★現代主義小說先驅康拉德逝世一百週年紀念版
★專研康拉德的翻譯名家鄧鴻樹文學博士傾力譯注與導讀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中篇小說
★傳記家奧比:「非洲扼殺了水手康拉德,但塑造了小說家康拉德。」
在泰晤士河的霧氣中,黃昏的寧靜彷彿將時光凍結,船長馬羅卻被心底深處的一段記憶拉回到過去。那是一片神祕的土地、一條蜿蜒的大河,還有一個名叫庫茲的傳奇人物。他到底是英雄,還是被力量與野心吞噬的惡魔?
馬羅受命駕船駛入非洲叢林深處,探尋並營救重病的貿易站經理庫茲。途中所有文明的面具逐漸剝落,暴露出荒誕與殘酷的內核。庫茲的聲名響徹殖民地,他的一切充滿誘惑與矛盾。然而,當馬羅真正與庫茲相遇時,那深埋於「英雄」靈魂深處的黑暗與扭曲卻震撼了他的世界。
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巧妙地交織了多重敘事視角,敘事者在主角馬羅與匿名旁觀者間交替,深刻揭示了人性黑暗的普世性。本書誕生於殖民主義盛行和佛洛依德心理學興起的時代,不僅是對殖民主義的尖銳批判,更是對道德和權力的深刻省思。康拉德以精緻而深沉的筆觸,塑造了一部探討文明表象下荒謬真相的不朽文學傑作。
▍名家讚譽
文化學者薩依德:「《黑暗之心》以堅定無畏之姿處理非理性的題材,遠勝於任何文學作品。《黑暗之心》以短短四萬字的篇幅揭發文明之貪婪與好鬥,正如湯馬士.曼所言,預言性地揭開了20世紀的序幕。」
作者簡介:
約瑟夫.康拉德 Joseph Conrad(1857-1924)
波蘭裔英國作家。出生於波蘭波多利亞的詩人家庭。自幼雙親死於政治迫害,17歲前往馬賽學習航海,從水手升為大副、船長,航海生活達20餘載。37歲時,因為對寫作的痴迷而放棄海上生活。在寫第一本小說前僅自學10多年的英文,卻成為以英語寫作的偉大小說家之一。
康拉德是英文現代小說的先驅,他的創作兼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手法,擅長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一生共寫作13部長篇小說和28部短篇小說,作品根據題材可分為海洋小說、叢林小說和社會政治小說。美國蘭登書屋當代文庫評選「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康拉德以四部作品《吉姆爺》、《諾斯特羅莫》、《間諜》、《黑暗之心》入選,一舉超過其他歐美小說名家。
他的小說具有探索、風格和所追求的生命意義,也深刻影響了T.S.艾略特、D.H.勞倫斯、費茲傑羅、福克納、海明威、波赫士、卡爾維諾、索爾.貝婁、馬奎斯、V.S.奈波爾等多位文學大師。
譯者簡介:
鄧鴻樹
臺灣臺東人,倫敦大學英國文學博士,臺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講授英國文學、西洋文學欣賞等課程,致力推廣經典文學的閱讀教育。曾任臺東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任、《開卷.歐美書房》專欄執筆、教育電台臺東分台「英詩與小說」節目主講、國科會「西洋經典與現代人生—文學系列」講座講者。
譯有《吉姆爺:一段軼事》、《浮世畫家》;著有《船長徹夜未眠:當代歐美文學的閱讀進行式》等書。
章節試閱
1
奈麗號帆船徐行下錨,連帆也不抖,就靜泊不動。潮已漲,風亦止,欲往下行的它只能在此靜待潮水退去,再逐浪而行。
泰晤士河的出海口十分遼闊,有如源頭般導向錯綜複雜的水路。放眼望去,海天一線,波光粼粼,舢板隨波逐流,高聳的紅色帆布群裡,斑駁的船帆似乎靜止不動,乍現青光。茫茫薄霧中,近海河岸往海延伸,低垂不見。墓角城上空一片漆黑,城後遠方的黑暗凝聚愁雲慘霧,籠罩著世上最大、也是最偉大的城市。
招待我們的是董事長,也是我們的船長。他站在船首留意前方,而我們一行四人則在後敬愛地望著他的身影。這條河上就算他最具航海的氣息了。他猶如舵手,對船員來說,是信賴的化身。很難理解為什麼他工作的地方不在前方閃爍的河口外,而是在身後,在那片揮之不去的陰霾裡。
如我上回所說,我們這夥人之間有著海的聯繫。聚少離多,我們靠海維繫情誼;海也讓我們更有耐心傾聽彼此軼事――甚至包容不同信念。老友律師先生,德高望重,臥在船上僅有的毯子上,享用僅有的椅墊。會計先生早已拿出多米諾骨牌,像蓋房子般把玩著。馬羅則靠著後桅桿盤腿坐於船尾。他雙頰凹陷,面色泛黃,背脊硬挺,一副苦修神態,垂手掌心朝外,狀若神像。董事長穩固錨繩後就朝船尾走來,同我們一起坐著休息。大夥兒慵懶聊了幾句。船上隨後一陣沉默。不知怎麼,沒人想玩牌。大家都若有所思,靜靜凝視前方。賞心悅目的光輝中,一天也將寧靜地落幕。波平如鏡,穹蒼輝煌,萬里無雲;愛瑟克沼澤地上空的雲霧如同光彩炫麗的薄紗,輕柔飄渺,從內陸林地一路籠罩至河岸。只有西天那塊盤旋於上游的陰霾,彷彿被迫近的太陽所激怒,愈顯陰沉。
太陽終於沿曲線般隱約沉落,閃爍的白光逐漸轉為冰冷的暗紅,似乎轉眼間即將消失,好像一觸到籠罩在眾人上空的那團陰霾就會死去。
這時河面乍然起變,周遭的寧靜變得較不懾人,但更深邃。長日將盡,寬廣的老河為歷代濱河維生的民族效命,年長月久,此時依舊穩健地流著,並以內河航道慣有的泰然之姿,流向天涯海角。望著可敬的滾滾大江,我們不以浮光掠影視之,而是內心肅然,懷抱恆久的回憶。也只有崇拜海的「討海人」 才能於泰晤士河下游喚起思古懷舊之情。潮起潮落,鞠躬盡瘁的河浪湧現回憶,充滿賦歸或出征的人物與船艦。它曾效命於許多民族英雄麾下,從德雷克爵士至富蘭克林爵士,各路英雄騎士――有名無名的海上遊俠。它曾運載的船艦皆為曠世奇葩,威名遠播,如滿載寶藏而歸的金馬號,女皇親校後,功成身退;或如黑神號與勇懼號,出征後即音訊全無。這些船艦與人物,它都熟稔。他們曾從迪福堡、格林威治、愛瑞思等處啟航――冒險家、移民;軍艦、商船;船長、將領,從事東方貿易的投機客,以及東印度公司船隊的「委任將軍」。不論是尋寶者或是追求名利者,皆曾順流而下,一手拿劍,另手則舉著火把,替大君下召,遠傳文明聖火。多少英雄曾於此破浪而行,航向神祕未知的世界!……俗世的夢想,邦聯的萌芽,帝國的興起。
太陽西沉;夜幕降臨河上,沿岸萬家燈火開始此起彼落地照耀著。三腳柱上的卓門燈塔在沙洲上發出耀眼光芒。河道裡船燈點點――燈火隨潮流上下遊走。上游的那座大城此刻依然不祥地返照於西天,既是夕照下虎視眈眈的陰霾,亦是星空下炫目的光源。
「這裡,」馬羅突然說,「也曾是世上黑暗的地方。」
我們這夥人中,只剩他還在「跑船」。如果他有什麼引人非議之處,莫過於他一點也不像他所代表的階級。他是水手沒錯,不過也是流浪者,而水手大都過著――容我直說――久坐不動的生活。水手多半待在家裡,與家――他們的船――形影不離;也離不開他們的國度――海。各艘船都大同小異,而海總是不變的。正因周遭不變,異域、異客、花樣人生在他們心中就此悄悄逝去,不帶一絲神祕,反倒摻雜些許輕藐無知;畢竟海才是最神祕的,掌控生命,如命運一樣不可預知。對普通船員來說,下工後到岸上逛街或狂歡就足以揭開異域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通常他都覺得不足為奇。水手常道的奇聞逸事皆單純得很,其涵義就如被軋開的堅果,核心唾手可得。可是馬羅與其他水手不同(除了愛說故事外),他認為一個故事並不具有核心意義,其涵義不像堅果的核心,而是如同外殼包覆著整個故事;而故事點出涵義如同殘光照射出薄霧,又如鬼魅月光勾勒出朦朧的光暈。
他剛說的話一點也不突兀。那句話正如馬羅。大夥以沉默應之。沒人吭聲;他接著慢慢地說道――
「我指的是很久以前,一千九百年前,當羅馬人初次登陸時――好像就在昨天一樣……從此光明就在這條河上誕生了――你說騎士﹖沒錯;但這光明有如燎原星火,烏雲閃電。我們都活在轉瞬間――願轉瞬光陰能與世永存!話說回來,昨日這裡還是一片黑暗。試想當將領的心情――要怎麼說,地中海人所謂的戰船指揮官,接獲密令北上;連夜趕路穿越高盧;前去指揮戰船――如果古書記載沒錯的話,那是一艘百人衛隊短短一兩個月就造好的戰船。試想他在這裡的樣子――在世界的盡頭,海色如鉛,天色如煙,船如手風琴般堅固耐操――在此逆流而上,帶滿補給,背負任務及其他林林總總的東西。沙洲、沼澤、密林、野人――文明人吃的食物少得可憐,渴了也只能喝泰晤士河河水。上不了岸,沒酒可喝。軍營深陷原野,如海底之針音訊全無――風雪、濃霧、暴雨、瘴癘、放逐、死亡――空中、水中、草叢裡皆死氣沉沉。勇士們紛紛倒下。唉,沒錯――他終究完成任務。毫不猶豫下圓滿達成任務,只在事後自我吹噓一番。這些好漢夠勇,足以面對黑暗。他如能死裡逃生,在羅馬又有貴人相助,就有機會派至拉文納晉升為艦隊司令,可能會暗自竊喜一番。要不然就試想一位身著托加袍、體面的年輕人――可能賭輸了――隨首長、稅務官、或貿易商一行人到此試試運氣。登陸沼澤,穿越密林,到內陸基地才發覺野蠻,十足的野蠻,已將他團團圍住――那種在森林、叢林,以及野人心中騷動著的神祕野性。要適應這種野蠻生活是沒有新生訓練的。他必須在深不可測的事物中求生存,而這些東西往往也十分可憎。不過這些影響他的東西也有其魅力。厭惡所致之迷戀84――你知道嗎,想想他心中日益增長的悔恨、對逃脫的渴望、於事無補的反感、屈服、恨。」
他停頓一下。
「要知道,」他又開始說,舉起手來、掌心朝外,盤腿而坐的他有如身著歐服傳道的佛陀,只欠蓮花――「要知道,我們不會這個樣子。保住我們的是效率――為效率所做的奉獻。老實講,那些人微不足道。他們不是殖民者;單靠壓榨來治理,如此而已。他們是征服者,有蠻力就行――其實也沒什麼好跩的,因為力量只不過是意外一場,由別人的懦弱而得的。他們到處搜刮,有什麼就搶什麼。這僅是打劫、大肆殺戮、盲從――對付黑暗的人總是這樣。仔細研究的話,征服世界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往往就是搶奪膚色不同或鼻子比我們稍扁的人。只能靠信念來救贖我們了。在征服背後的信念;不是矯揉造作的藉口,而是真的信念;再加上對信念無私的信仰――可以樹立、膜拜、為之犧牲的東西……」
他打住不說。燈火遊走河上,許多小燭火,綠色、紅色、白色的,彼此追逐,來回穿梭――然後再以不同步調各自分散。漸暗的夜色裡,不眠不休的河上有著大城川流不息的交通。大夥兒在旁凝望,耐心等待――漲潮時也沒事可幹;不過,當馬羅打破沉默、欲言又止地說:「你們該記得我曾在河上跑過船,」大夥兒才知道,退潮前註定要聽他講一段沒有結果的經歷。
「我不想拿自己的遭遇煩你們,」他開始說,講故事的人常犯這種毛病,不知道聽眾就是愛聽這類故事:「要弄清楚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就要先了解我怎麼到那邊、看到了什麼、如何溯河而上到那裡見到那個可憐蟲。那兒沒有航道可達,而整件事的高潮就在那發生。不知怎麼,這件事讓我看清周遭事物――也讓我更了解自己。整件事蠻陰沉的――還很可憐――沒什麼特別――也不太明朗。對,不太明朗。可是又讓人有所領悟。
「你們記得我那次回倫敦,跑遍印度洋、太平洋、中國海――定期的東方之旅――六年多前,整天閒混,打擾大家工作,到處串門子,好像負有神聖任務要感化你們。這樣過一陣子還不錯,但不久就閒得發慌。就想找條船――最難辦不過了。但沒船要我。我也就不玩了。
「小時候我很愛地圖。常盯著圖上南美洲、非洲、或澳洲,渾然忘我,陷入光榮冒險的遐想。那時世上有許多空白的地方,我在圖上看到一塊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每個地方都是如此),就會指著說,長大一定要去那邊。記得北極就是這種地方。我當然沒去過,以後也不會去。沒有魅力了。而其他空白之處分散於赤道附近,南北兩半球各角落也還有。我去過其中一些地方,而……還是別提了。不過有一個地方――可說是最大、最空白的――我很想去。
「沒錯,現在那裡已不再空白。從童年那段日子以來,那裡就填滿許多河名、湖名、地名。那裡已不再是引人入勝的神祕空白――地圖上可讓小男生做美夢的白色缺塊。那裡變成了黑暗之處。不過圖上可看到那裡有條大河,好像伸直身子的大蛇,頭埋入海,慵懶的軀體蜿蜒於荒野,尾巴消失於內陸深處。在櫥窗裡看見那裡的地圖就深深吸引著我,如獵鳥被蛇迷住般――真是傻鳥一隻。記得那時有某大企業在那條河設有貿易站。哈!我就想到,要在大河貿易,總要有交通工具吧――蒸汽船!何不弄艘船試試?我在艦隊街閒逛,滿腦子都是這個想法。蛇終究把我迷住了。
「你們知道那家企業是歐陸的,那個貿易集團;可是我有很多親戚移民到歐洲大陸,據說那邊生活費低,沒想像中的差。我覺得我該不擇手段到那裡去。我就找女的親戚試試。我有位阿姨,很熱心,她決定不計一切弄艘蒸汽船讓我當船長。
「當然,我終於獲得這個職位;很快就得到了。有一天公司接獲消息,有位船長與土人爭吵時喪命。機會來了,我就迫不及待出發。直到好幾個月後,當我試著找尋屍首的殘骸時,我才聽說那次爭吵原因是有關雞的誤會。沒錯,兩隻黑母雞。費士烈文――那傢伙的名字,丹麥人――覺得交易時吃了悶虧,就拿棍子一股腦走上岸把村長毒打一頓。唉,聽到此事,我一點也不意外;而當我知道費士烈文是公認最溫文儒雅的人時,我也不覺奇怪。沒錯,他是好人;不過你們要知道,他已在那邊為崇高的目標奮鬥了好幾年,也許他終於發覺要以某種方式維護自尊。沒料到這段悲慘事件反倒讓我獲得職位。
「我倉皇準備,搭法國籍的蒸汽船出發,這艘船一一停靠他們在那邊所有的爛港,就我所知,只為運送士兵及海關人員。我看著海岸。看船外逐漸遠離的海岸有如思索著謎團。就在眼前――或喜、或怒、誘人、高傲、刻薄、枯燥、或野蠻,總是不吭一聲,卻又像在喃喃自語:你過來,就會知道。這片海岸平淡無奇,似乎尚未定型,單調、陰森。岸邊的巨大叢林,深綠黝黑,沿白浪筆直延伸,薄霧低垂,海色碧藍朦朧。陽光炙熱,大地似乎充滿熱氣,閃閃發亮,水汽晶瑩。
「往內地航行30天後,我終於看見那條大河的河口。我們在政府所在地外海下錨停泊。但我還要到200百哩外的地方才能展開工作。旅隊一行60人,開始兩百哩路的長途跋涉。第十五天終於再看到那條大河,我蹣跚地走向中央貿易站。我表明身分,其中一個留鬍子的壯丁東扯西扯地告訴我,我的蒸汽船沉在河底。真是大吃一驚。什麼,怎麼會這樣?喔,船『沒什麼問題。』那位『經理本人』在場。消息不會假的。『大家都表現得很棒!很棒!』――『你應該,』他焦急地說,『馬上去見經理。他在等你!』
「第一次與經理會面的過程很奇特。他一見到我馬上就開口說話。我一路耽擱太久,他等不及,沒有我也要啟程。上游的貿易站得需救援。遲遲沒有消息,根本不知誰死誰生,過得怎樣也不清楚――等等,等等。我聽到有人講庫茲的名字,還有一些話,『要利用這個不幸的意外。』其中一位是經理。我跟他問好。他隨後邀請我到他房間,在貿易站的主屋裡。我忽然發覺這傢伙想要知道某件事情――說穿了,向我刺探消息。隨後我看到畫板上有一幅小油畫,畫一位女子披著衣、蒙眼、手持熊熊火把。背景昏暗――幾乎全黑。女子姿態莊重,而火光打在她臉上的效果是不祥的氣氛。
「這幅畫深深吸引我注意,而他則有禮地站在旁邊,拿著空的半品脫香檳酒瓶(原有舒適療效),瓶口插根蠟燭。我問是誰畫的,他回答說是庫茲先生――就在這個貿易站,一年多前――當他在等運輸工具前往交易站時。『告訴我,拜託,』我就說,『這位庫茲先生到底是什麼人物?』
「『內陸基地的主任,』他簡短回答,臉撇向一邊。『真感謝你的回答,』我笑著說。『而你是中央貿易站的製磚師。大家都知道。』他沉默好一會兒。『他是奇才,』他最後終於開口說。『他是憐憫、科學、進步的使者,鬼知道另外還代表什麼。我們需要,』他突然慷慨激昂地說,『指引,來領導我們發起歐洲所託付的運動;換句話說,我們要的是崇高睿智、普世同情、一心一意。』『是誰說的?』我問道。『他們都這樣說,』他答。『有些人甚至出版文宣;很自然,他就到這裡,非凡之人,你應該知道。』『我為什麼應該要知道?』我很驚訝地打斷他。他不理我。『對。今天他是模範貿易站的主任,過一年就會升任助理經理,再過兩年……我敢說你知道兩年後他會變怎樣。你屬新派――道德派。把他調來的那幫人也特別推薦你。喔,別否認。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恍然大悟。我親愛阿姨所認識的有力人士已對這位年輕人造成意外的效果。我差點笑死。『你看過公司密件?』我問。他無言以對。真好玩。『當庫茲先生,』我不苟言笑地繼續說,『一旦成為經理,你就沒機會偷看了。』
「你們現在看出來了吧,他打算在現任經理下做事,想快點升任助理經理,我知道那庫茲的到來讓他們倆有點不爽。他嘰哩呱啦地講,不知道眼前無語的浩瀚大地代表的是魅力或威脅。迷失在此的我們算什麼?我們果真能駕馭那個啞物,或者反被控制?我覺得那個不能說話的東西真是巨大,巨大無窮,還可能對周遭充耳不聞。那裡面有什麼東西?我知道有一些象牙從那裡冒出來,還聽說庫茲先生在裡邊。關於那裡的事我也聽膩了。我相信那裡的存在,如同你們之間或許有人相信火星上有人住一樣。我雖然不至於會為庫茲而戰,但是我為了他差點說謊。你們知道我討厭、憎恨謊言,受不了謊話,並非我比較正直,而是謊言讓我膽寒。謊言藏有死亡的跡象,宿命的氣氛――正是我所討厭與憎恨的――是我想忘卻的。謊言常讓我過得很苦、感到噁心,好像咬了口爛掉的東西。話說回來,我幾乎說謊,因為我讓那年輕傻子相信他的胡思亂想,以為我在歐洲果真認識權威人士。我突然變得跟那群著魔的朝聖者一樣虛偽。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想這樣做會對未曾謀面的庫茲有所幫助――你該了解。對我而言,他只是一個字而已。跟你們一樣,我根本看不到這個人。你們看到他了嗎?你們看清這個故事嗎?看到了什麼?我覺得我在訴說一段夢境――徒勞無功,因為夢的故事無法傳達夢幻的感覺,那種混雜在一陣驚夢掙扎中荒唐、驚愕、困惑的感覺,那種被無以言宣的東西所制伏的感覺、夢的本質……」
四周一片漆黑,我們這些聽眾根本看不見彼此。馬羅沒跟我們坐一起,對我們而言,他早已化為聲音。大家都沉默不語。可能睡著了,但我仍十分清醒。我聽著,專心傾聽一字一句,那些透露出蛛絲馬跡的字句,以了解這故事所激發的隱約不安,這故事在夜幕深沉的河上自然成形,好像不需訴說般。
1
奈麗號帆船徐行下錨,連帆也不抖,就靜泊不動。潮已漲,風亦止,欲往下行的它只能在此靜待潮水退去,再逐浪而行。
泰晤士河的出海口十分遼闊,有如源頭般導向錯綜複雜的水路。放眼望去,海天一線,波光粼粼,舢板隨波逐流,高聳的紅色帆布群裡,斑駁的船帆似乎靜止不動,乍現青光。茫茫薄霧中,近海河岸往海延伸,低垂不見。墓角城上空一片漆黑,城後遠方的黑暗凝聚愁雲慘霧,籠罩著世上最大、也是最偉大的城市。
招待我們的是董事長,也是我們的船長。他站在船首留意前方,而我們一行四人則在後敬愛地望著他的身影。這條河上就算他最...
推薦序
譯序
讀了再說
鄧鴻樹
如果只讀一本現代英國文學的作品,要選哪個作品才能闡示「現代」的多變、「英國」的相貌、「文學」的特質?《黑暗之心》不僅會是首選,也很可能是唯一的選擇。乍看之下,這種選擇好像出自期末試卷或死心塌地授課的學究。很少人會喜歡考試,很少人會喜歡嚴肅的經典文學。文學作品一旦被冠上「經典」的標籤,就必須背負原罪,如同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有待不食人間煙火的專家去研究。尤其對後現代的讀者而言,閱讀的樂趣早已被上網的刺激所取代,就算一輩子只讀這本經典小說,面對書中怪異的情節,相信仍有許多人怎麼讀都讀不懂,查了滿滿的單字還是不解,最後只能草草放棄,上網去吧。
不過,耐得住性子的讀者將會發覺,《黑暗之心》的故事背景為遙遠的19世紀末葉,一點也不「現代」;內容敘述殖民異域的一段陰謀故事,題材其實一點也不「英國」。作者康拉德原為波蘭裔的英籍船長,自學英文十餘年就半路改行寫作,文體自成一格,不像一般的「文學」作品。然而,這些質異相斥的要素有其魔力,催化出嶄新的變異,讓百思不解的讀者有所領悟,懵懂中又有所體認,並促使讀者以全新的眼界審視文明、歷史與人性:這就是經典的魔力。
譯者希望藉由《黑暗之心》的譯注,讓讀者都能耐得住性子體驗這股魔力。有興趣的讀者可先參看〈緒論〉部分,從傳記、歷史、文本等層面了解《黑暗之心》的時代意義。譯者考量《黑暗之心》的敘事手法與文化歷史背景之複雜,特針對晦澀處詳加注解,盼對讀者有所助益。在不影響中文語法的前提下,譯文盡可能忠實呈現原作獨有的語氣,並全數保有原文所用的破折號與刪節號,使讀者能感受到《黑暗之心》的異質性,並與百年前的英國讀者一樣,愈讀愈「怪」。
如果吃西瓜如羅青所言就有六種方法,解讀「愈讀愈怪」的經典必定是更加嚴苛的挑戰。但其中最有效的依舊是第一種方法——先讀再說。
本書為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的研究成果,在文學前途堪憂的時日能順利出版,首先特別要感謝國科會的補助與兩位審查人的寶貴意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林文寶教授鼓勵有加,希望本書不辜負他的期許。承蒙英美語文學系溫宏悅主任提攜,感謝同仁王本瑛教授、柯文博教授、蔡欣純教授一路支持。英美系行政助理曾姜怡儀小姐、人文學院林淑芬專員、理工學院許淑珠專員的工作熱情,也一併致謝。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有人最後謝天去了;在此則要謝謝眼前這片溫暖平靜的蔚藍大海,每當譯注工作告一段落之餘,讓我得以洗淨那揮之不去的「黑暗之心」。
譯序
讀了再說
鄧鴻樹
如果只讀一本現代英國文學的作品,要選哪個作品才能闡示「現代」的多變、「英國」的相貌、「文學」的特質?《黑暗之心》不僅會是首選,也很可能是唯一的選擇。乍看之下,這種選擇好像出自期末試卷或死心塌地授課的學究。很少人會喜歡考試,很少人會喜歡嚴肅的經典文學。文學作品一旦被冠上「經典」的標籤,就必須背負原罪,如同瀕臨絕種的保育動物,有待不食人間煙火的專家去研究。尤其對後現代的讀者而言,閱讀的樂趣早已被上網的刺激所取代,就算一輩子只讀這本經典小說,面對書中怪異的情節,相信仍有許多人怎...
目錄
譯序──讀了再說
中譯導讀
一、〈黑暗之心〉的經典地位
二、康拉德的黑暗之旅
三、「俗世的夢想,邦聯的萌芽,帝國的興起」
四、「整個歐洲造就了庫茲的誕生」
五、「無法言傳的恐怖黑暗處」
六、「一個故事並不具有核心意義」
附錄一、〈黑暗之心〉的版本與國內現行中譯本之評介
附錄二、關鍵用語的翻譯說明
附錄三、關鍵情節頁碼對照
附錄四、康拉德年表
附錄五、重要研究書目提要
黑暗之心
1
2
3
譯序──讀了再說
中譯導讀
一、〈黑暗之心〉的經典地位
二、康拉德的黑暗之旅
三、「俗世的夢想,邦聯的萌芽,帝國的興起」
四、「整個歐洲造就了庫茲的誕生」
五、「無法言傳的恐怖黑暗處」
六、「一個故事並不具有核心意義」
附錄一、〈黑暗之心〉的版本與國內現行中譯本之評介
附錄二、關鍵用語的翻譯說明
附錄三、關鍵情節頁碼對照
附錄四、康拉德年表
附錄五、重要研究書目提要
黑暗之心
1
2
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