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末文士們被迫成為民國之遺民,在現代╱惡世界的情境裡,為何還要抒情(寫詩)?本書擇定樊增祥、沈曾植、易順鼎、王國維等個案,緒論則及於陳三立──他們的抒情自我分別呈現出樂、哭、怒、悲、慟等的精神癥狀,詩歌裡滿溢著「現代的感覺」,堪堪表現出「不壓抑的現代性」。抒情是風雲時代激盪下的天風海濤之曲,也是詩人感官情意昇華的抒情靈視,更是見證苦難的幽咽怨斷之音,成為賴以傳世的幽微心曲―詩是危機狀態下的語言。
作者簡介:
曾守仁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專長和研究興趣涵括:中國詩學、晚清文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評點。已出版《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等專書,並發表二十多篇論文。
章節試閱
導論(摘錄)
情之必要:本書問題與章次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苦難足以當之這生命情感的試煉,是以本書名之以:《惡世界裡的抒情:清末民初詩學研究》。抒情是風雲時代激盪下的天風海濤之曲,也是詩人感官情意的昇華靈視,更是見證苦難的幽咽怨斷之音,「史亡而後詩作」,成為賴以傳世的幽微心史。以抒情為方法重新蠡測清季至民初的詩學,除了可以再思五四所確立的文學典律之外,亦不免有對於抒情起源重探的意義,雖則那是傳統已經被判定(必須掃入茅坑)死亡的終點。
本書以抒情傳統為方法,擇定樊增祥、沈曾植、易順鼎、王國維等個案,緒論則頗及於陳三立,他們的抒情自我分別呈現出樂、哭、怒、悲、慟等的精神癥狀,詩歌裡滿溢著現代的感覺,舊體詩堪堪表現出的是「不壓抑的現代性」,以之重探在清民之際古典詩學的理論維度。首先探測的是詩語言的寫作技術,陳世驤在〈中國抒情傳統〉宣言裡特別強調的「言詞樂章所具備的形式結構」,高友工所強調的「美典」;本書首章以樊增祥為例,探討晚清「可能的」新詩學,從這名通脫樂觀又具吏才的文士,著眼於他擅長的豔情、滑稽詩作,析論這種「餘之餘」書寫本身是一種欲望生產,因難見巧、逆反其意,因此頗能容受現代裡千奇百怪、紛然雜遝的新事物,甚至透出對現代性的反思。他後出的〈今別離〉四章逆寫悲愁,歌頌新科技,不襲舊情,是真正的翻新之作。然而在他最負盛名的前後〈彩雲曲〉裡,面對男女歡愛、家國興亡及個人主義、民族主義擴張等,以前所未有的複雜形成多元矛盾的現代事件,而這已非紅顏禍水的詩史所能處理,詩雖已擴增為「詩史」,但已無法如明清易鼎之際形成一致一色的抒情之音,此已是舊詩裡縛不住者,內中形成不一致的抒情異響,本章以此重估樊增祥詩裡所透出的不壓抑的現代性,是為第一章〈詩之「餘」:樊增祥的「新」詩學〉。
第二個重要個案是同光魁傑沈曾植。乙盦早年即被陳衍推為同光體之魁傑,晚年自述一己平生志業全部體現在詩(詞)之中;更何況,當年張爾田就已對乙盦之史學、佛學成就作出「積薪之嘆」的判斷;顯然,沈曾植的詩歌成就、詩學理想值得進一步分析。沈曾植的學人修養使他得以調動傳統字形、字義之學,轉俗為雅,藉以表徵出其詩學理想。其佛學根柢使他的詩學思考成為內向反溯一途,易三元為三關,形成一種沉潛反思、靜謐觀想的詩學形態,是身處惡世界裡寂然不動的般若蓮華。沈曾植在1899年以詩人的知幾,敏銳與世紀末劫毀有相當的應和,沈曾植隱然也將自己的病身轉成病維摩之說法示道,那是一種雅人之憂的救劫與承擔,由一己通向了國體,以出世之說法,而行入世之悲願。他的「瘣木詩學」是抒情詩的靈視與超越,是詩境的圓滿與和諧,更是由一己而通向大我,在風雨飄搖的惡世界裡,一個昂揚而積極奮起的詩人「怒觀」,完成了士人的政治倫理之承擔;是為本書第二章〈支離瘣木撐風煙:論同光魁傑沈曾植〉。
易順鼎在當時即詩名卓著,作詩既速又富,是堪比樊山的另一「作詩機器」。其與生俱來的早慧靈心,使他感知到時代將變的末世氛圍,然而他只能以哭泣來回應這種「若創巨痛深之在體」的切身之痛,竟自號「哭盦」。早年即有幽臲鬼語之作,堪稱末世詩讖,抒情異化成為一曲穠豔哀歌。五上公車不售,繼而國變、母喪,激起他內在的死亡欲力,表現在乙未年墨絰從戎之舉,顯示古中國原有的般若空寂已經無法安頓他的靈魂,詩歌不免呈現刺怒相尋的變風變雅之作。易鼎改元,在時代風會與詩歌神思的激盪下,以「舊人物而入新世界」,他創作出具有抒情靈視的七古歌行,總結了舊時代的風華,回應了他對新世界的思考――那是愛與死結合所長養出的「惡之華」。不過,這個世界已無舊派文人施展的空間,國變釋放了內在原欲,生命呈現一種自毀傾向,詩歌滿溢抒情異響,他愈見頹唐,只能在「假得十分真」的梨園戲場裡,尋求一種可感的真實,直至「才盡」,方復歸於最後的「平靜」,是為本書第三章〈惡之華:易順鼎的抒情挽歌〉。
王國維身歷清末民初,他遭遇的不是舊時「易鼎」而是全新「革命」,當被迫進入現代,既有的價值塌陷崩毀,王國維的意義危機伴隨著他對現代體驗洶湧而至。在全新的「現代大觀」裡,王國維竟也以「觀」,予之積極回應;他的學問裡對「觀看」十分側重,從〈叔本華像贊〉裡「天眼所觀,萬物一身」的超越之道,迄於《人間詞》裡「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自我救贖之失敗,其中體現的是王國維遭遇現代極限經驗的驚詫,「人間」兼具的煉獄與道場的意義,以及詞作中雖承襲傳統體式、充斥著古典的象徵,究其實是一種「死之凝視」,透出現代的斷零經驗。從叔本華與席勒處所獲取的美學資源,既是時代的解方,也是他自救之道,向西方借來的火種具有啟蒙意味的視覺意象,但從「天眼所觀」的拔昇迄於「身是眼中人」的身外身之反視,最終無處安頓的人生價值,使之破滅成為不可承受之輕的楊花點點,是為本書第四章〈悲歡零星:王國維的現代斷零體驗〉。
從「觀」字所透出的,正是充滿末世情調的悲劇「之眼」。「憂生、憂世」,對世界有如是先在悲劇的認識,那是身處世變之際王國維的切身感受,也成為他由此超越末世的反思之道,於是他對傳統文學有了具哲理悲劇的「隻眼」創造。他在1911年以前的文學活動儘管型態互異,但悲劇「之眼」貫穿了文學批評、詩詞創作與劇本研究。本章從抉發《紅樓夢》的解脫精神,而至《人間詞話》裡因醒與痛之交嬗不息而頓生崇高之感,再迄於《宋元戲曲史》中對悲劇人物行動倫理道德價值之張揚,在在都顯現了他因應現代、重塑中體的努力,其以「悲劇之眼」打開新的文學批評境界。
王國維的文學活動既是國體的救亡,也是個人的超越,因而他在〈紅樓夢評論〉裡抉發的美學直觀,原也要通向倫理價值,也因此讓他對叔本華個人小乘式的解脫不能滿意,加之又無宗教終極信仰,第一期哲理探索遂無能為繼;轉向填詞之後,卻意外在詞話批評的斷簡裡,以文字的跳躍、近乎詩語的引譬聯想,打開新的中西混融的藝術境界。然而文學境界終究不能成為實際生活的等值之物,只能是在象徵層面上肯定了苦難的意義與價值;於是他又只能「遁而作他體」,進而以先行者之姿進入全新的劇曲研究,而終於抉發出、成就了中國悲劇,可謂隻眼,這些考察突出了他文論中的「視覺現代性」,由是說明了他在激進時代裡的先行者身分。在王國維美學—倫理學的理論視野裡,他始終更偏向了後者,本章揭開了王國維從〈紅樓夢評論〉解脫,迄於《宋元戲曲史》裡對悲劇倫理之肯定,其中所開展與完成的當不止有文學批評上的意義,那還讓王國維成為古中國「招魂人」,「三綱六紀」已然依附於其上,那即是陳寅恪所稱的「文化託命之人」,是為本書第五章〈悲劇之/隻眼:王國維的視覺現代性〉。
綜上,這一系列研究,關注到明、清、民國的遺民議題,涉及到歷史真實的重建、思想史、心態史、文學史、詩學研究等學術領域,從斷零主體、盜火者、招魂人迄於狂暴之我,抒情自我在現代裡有其多副「面孔」;另也意在探索抒情傳統論的邊界,澄清箇中的國族意識形態,檢測抒情傳統的現代解釋效力,重新開發數個個案的詩學成就及理想;在揭開這一段抒情光焰的同時,古老的「文」在危急狀態下,迸發出強大的能量,這既是傳統之發明,卻也是自我的反思,更是與當代的積極對話。
導論(摘錄)
情之必要:本書問題與章次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苦難足以當之這生命情感的試煉,是以本書名之以:《惡世界裡的抒情:清末民初詩學研究》。抒情是風雲時代激盪下的天風海濤之曲,也是詩人感官情意的昇華靈視,更是見證苦難的幽咽怨斷之音,「史亡而後詩作」,成為賴以傳世的幽微心史。以抒情為方法重新蠡測清季至民初的詩學,除了可以再思五四所確立的文學典律之外,亦不免有對於抒情起源重探的意義,雖則那是傳統已經被判定(必須掃入茅坑)死亡的終點。
本書以抒情傳統為方法,擇定樊增祥、沈曾植、易順鼎、王國維等...
作者序
跋
2024年6月,疫情後重訪義大利。矗立於聖彼得大教堂廣場(St. Peter’s Square)上的難民船塑像令我印象深刻。有別於以白色大理石為基調的教堂與廣場建物,名為《Angels Unaware》黑色的青銅雕像尤其顯得突兀,船上匯聚的140位難民,遷移流徙於不同時代、不同區域,再現了人類史重複的苦難。隱身於當中的天使僅露出一對翅膀,而朝向大教堂的船身,似乎隱喻著微渺希望。Unaware或意謂著流人前途未卜的將來,或者也暗示著人們應該以更開放的胸懷來接納陌生人,因為無人所知曉的天使即隱伏其中。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裡,再次凝視著聖者St. Bartholomew的雕像。被剝去皮膚,露出筋脈、血管、肌肉的殉道者身體,在雕刻家Marco D’Adrate 的手下已非鮮血淋漓、支離破碎的可怖之態。盡去表皮的遮蔽之後,展露賁張的血脈、或顯或隱的骨骼,隨著身體各部位而起伏的肌肉組織,復以完美比例的S型站姿身軀挺現一切,經由藝化之後,本質(Essence)噴薄湧現而出,透顯柏拉圖絕對的理型(Ideas)。痛昇華為美—我想著,這正是王國維所企慕的壯美;美足以止痛,即是其所追求的美術之功。
彷彿是本書的兩個主題,苦難與詩歌。
學術這條路很孤獨,但並不寂寞。這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鄭毓瑜老師的期許與催促,不僅是出版上的,老師對抒情理論的補充,自也有理論思辨上的精進與提點。我也要感謝張淑香老師領我進了抒情傳統之門,老師對抒情本質的粹煉,有其敏銳的直感;黃錦樹老師教會了我如何看問題與思考,追問抒情主體與邊界何在,形構了本書的問題視域與方法。學術研究的路上,得力於太多師長的協助與啟發,感念廖棟樑老師的拉拔、曾守正老師的關懷、陳國球老師的善解、蔡英俊老師的引導、顏崑陽老師的訓勉、廖肇亨老師的提示,在不同的階段裡,刺激了本書的思考,深化了問題的層次。
無法不記得這些年身邊勞苦功高的助理們,全帆、子恩、旻亨、雅婷、仕軒,包辦了所有計畫的庶務,讓我無後顧之憂,可以專注在研究與教學;培凱視託如己務的態度令我感動;琬紫、鈴棋跨校持續的協助與支援;劉宇體貼我需書恐切,總是第一時間幫我借好借滿,十分感謝。本書裡的各篇受惠於國科會的補助計畫,後又得到人社中心的出版補助,在此一併致謝!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學術書主編紀淑玲小姐及游紫玲小姐,尤其是紫玲,感謝你以絕大的耐心承接了業務與脾氣,是作者的福氣。謝謝美雲老師設計封面,以動態水瀑的停格表達了抒情的spots of time;謝謝葉瑞芬校長與鄭端容校長,予我行義路以更多的勇氣,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最後,還有我的家人,曉君及兩個弟弟,對我花那麼多的時間在那一方孤燈之下,謝謝你們極大的成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跋
2024年6月,疫情後重訪義大利。矗立於聖彼得大教堂廣場(St. Peter’s Square)上的難民船塑像令我印象深刻。有別於以白色大理石為基調的教堂與廣場建物,名為《Angels Unaware》黑色的青銅雕像尤其顯得突兀,船上匯聚的140位難民,遷移流徙於不同時代、不同區域,再現了人類史重複的苦難。隱身於當中的天使僅露出一對翅膀,而朝向大教堂的船身,似乎隱喻著微渺希望。Unaware或意謂著流人前途未卜的將來,或者也暗示著人們應該以更開放的胸懷來接納陌生人,因為無人所知曉的天使即隱伏其中。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裡,再...
目錄
圖片目錄
導論 世變與抒情
一、到今日山殘水剩
二、此身合是詩人未?
三、晚清「新」詩學
四、末世之試煉/情:以抒情傳統為方法
五、抒情之必要:本書問題與章次
第一章 詩之「餘」:樊增祥的「新」詩學
一、引論
二、餘之餘:豔情與滑稽
三、餘與有:以舊人物而詠新世界
四、慷慨有餘音:詩史的變奏
五、結語:不壓抑的現代性
第二章 支離瘣木撐風煙:論同光魁傑沈曾植
一、乾淨土與惡世界
二、詩以史為
三、脫縛、解執與「活」六朝
四、乙盦「示疾」:末世的瘣木詩學
五、結語
第三章 惡之華:易順鼎的抒情挽歌
一、引論
二、凄豔鬼語:異化的抒情
三、人天俱淚垂:悲劇的展演
四、法華一部即離騷:末世裡的抒情.
五、結語
第四章 悲歡零星:王國維的現代斷零體驗
一、睜眼看世界
二、天眼的超越:觀(堂)對現代之超克
三、死之凝視:現代的斷零體驗
四、結語
第五章 悲劇之/隻眼:王國維的視覺現代性
一、引論:現代的迫近
二、凝視死亡:欲的解脫
三、詩人之眼:人間的詩學救贖
四、悲劇的視角:成為文化託命之人
五、結語
結論 遺與餘:餘與有
跋
徵引文獻
圖片出處
索引
圖片目錄
導論 世變與抒情
一、到今日山殘水剩
二、此身合是詩人未?
三、晚清「新」詩學
四、末世之試煉/情:以抒情傳統為方法
五、抒情之必要:本書問題與章次
第一章 詩之「餘」:樊增祥的「新」詩學
一、引論
二、餘之餘:豔情與滑稽
三、餘與有:以舊人物而詠新世界
四、慷慨有餘音:詩史的變奏
五、結語:不壓抑的現代性
第二章 支離瘣木撐風煙:論同光魁傑沈曾植
一、乾淨土與惡世界
二、詩以史為
三、脫縛、解執與「活」六朝
四、乙盦「示疾」:末世的瘣木詩學
五、結語
第三章 惡之華:易順鼎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