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列維納斯的思想為骨幹,並以關注生命的尼采精神為底蘊,
從批判西方形上學所含蘊的死亡氛圍開始,提問帶著肉身超越的可能性。
在蘇格拉底犧牲自己的身體,成就理性為哲學主體之後,西方傳統哲學的超越,完成於感受及身體的缺如中。從此向度而言,如果要使人類的眼光從背反生命的超越高度,轉向自身的生命與現世的生存;那麼,藉著重新詮釋超越意涵而深入西方形上學否定生命的根源,將生存從存在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將是戮力於以人性與生命為基礎開展哲學思維的人,所無法迴避的工作。
楊婉儀專著《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秉持著對人性與生命的關懷,所涉及的不只是對於西方傳統哲學之超越的簡單否定,而是在重塑超越意涵的詮釋中,開展以「人性的超越」為名的倫理行動。本書的發展主軸,環繞對於西方哲學思想與宗教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超越」這一概念。從對於死亡(mort)、死 (mourir)與生存(exister)的區分著手,除了劃開足以毀滅生命的死與在思想中的死亡之外,更嘗試說明思想中的死亡與生存的關係,藉以凸顯內在於人類思想中的否定性,如何成為構建西方形上學傳統的重要因素。透過對於上述三者的釐清,闡釋超越這一概念對於人所產生的影響,在呈顯肯定超越的西方思想傳統忽略生存與人性的事實中,以「人性的超越」(transcendance humaine)為名,為否定生命的西方形上學注入生氣,重新賦予超越性以新意。
延伸閱讀
《泰鄂提得斯》
《個體論:一本描述性形上學的論文》
《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
《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
《對態度的了解與社會行為的預測》
作者簡介:
楊婉儀
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以法國當代哲學、列維納斯思想、尼采研究、現象學以及視覺文化為主。近年來致力於發展哲學跨領域研究,希望能將思想的分析與詮釋力,應用到不同的場域。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焦慮與激動:從共時性到歷時性
我們嘗試比較海德格的存有論與列維納斯的倫理,藉以強調關心存在與關心人的哲學之差異;在此意涵上,對於「此在」(Dasein)與人的區分就特別顯得不容忽視。為什麼在海德格的學說裡生存的主體變為此在,而非人?我們對照比較海德格式的焦慮(angoisse/Angst),與列維納斯分析〈斐多〉所揭示的面對他人之死的激動(émotion),以便區分兩位哲學家因著對「死亡」的不同詮釋,而分別開展出的存有論(ontologie)與倫理(le éthique)。對「死亡」(mort)的焦慮是想像死(le mourir)的產物,藉此我們隱約窺見生存與死亡的共時性(synchronie)。而在他人之死所引起的激動中被打擊的主體,是處於他人之死的創傷經歷中的主體性;此被焦慮與激動所分別標示的共時性與歷時性(diachronie)將如何被闡明?
列維納斯曾經如此批評海德格:「對海德格來說,人類學的問題不是最至關重要的。海德格自身對人的生存意義並不感興趣。人之本性不會出現在諸如存在與存在史詩有關的那類思維裡。存在在人身上出問題,而人是必須的因為存在出問題,人是存在的一種模態。此在是與所提到的存在相同的事實。」在海德格的學說裡,人並未以其本意出現在海德格的存在研究中。只有當人涉及存在的問題時,才引出研究人的必要性。因而列維納斯說:「海德格的論點在於提出存在是一切意義的根源,這立刻表示我們不能在存在之外思考,所有一切合理的都會回到存在的理解中。」列維納斯指出了海德格式的存有論之限制,它使得在存在之外思考人類學問題的嘗試變得不可能。依照列維納斯的詮釋,似乎意味著在海德格哲學的視域中,人不可能在對於存在的關注之外發現自身;由此觀點而言,雖然海德格式的哲學「提及」人,但卻非真正關注人。在此以存在為優先所建構的存有論中,人的問題並非首要的考量,因而也將無法從中求取涉及人與人關係之倫理的答案。
因為缺乏對於人的關注,以至於在海德格的存有論中,他人之死被其視為二手經驗;不同於列維納斯在他人之死中感受到人性,海德格式的存有論並不從人之本性,以及人性的向度討論死亡。究竟兩者的差異如何發展為不同的關懷,並因而開展出存有論與倫理的差異?這是以下嘗試討論的主題。
1.焦慮與「我的」死亡
在進入海德格以焦慮所開展的此在與死亡的關係之前,嘗試理解死亡的意義是必要的。但這卻使我們想起列維納斯引述海德格的一句話:「我們不能問『時間是什麼?』,因為我們會立刻將時間設定得像存在一樣。」列維納斯引用海德格的這句話,似乎想要呈顯時間不同於被本質所限定的存在,由此類推,時間性的此在是否也不能被視為存在呢?從以變動為特質的時間性或生命的觀點而言,死的可怖在於它不僅不是存在,甚至顯現為毀壞存在的瞬間;這毀滅性無法被概念所限制,因而任何嘗試對於生命、死與時間本身提問的人,都該意識到不論所給出的定義為何,生命、死與時間本身的意涵都將比詮釋它們的概念更豐富。因為概念無法把捉流變為永恆,在變化中被掌握的已然是過去的遺產;因而不僅無法提問時間本質,也將無法簡單地將死把握為存在。
那麼此並非本質可以限定的死,這被依比鳩魯(Epicure)描述為:「如果你在,死亡(死)就不在;如果它在,你就不在。」的死,將如何以其缺席呈顯意義,並以此意義喚醒此在的屬己性(Eigentlichkeit)?列維納斯如此詮釋:「海德格從一群衍生概念(終結與全體性)開始界定此在的概念,以呈現終結如何能在與此在相同,而非與手頭現成(Vorhandenes)相同的秩序裡被思考,也就是說,終結如何能在他的此在的模式中被思考,一個如此的終結如何能構成一個整體,而這整體又如何能聚集。」對於未曾來臨的死有所思考的哲學家,將存在的意義聚攏於「人皆有死」這一概念的前提之下。以「終將一死」為此在的「本質」特性所給出的存在意義,已將死生同一。未曾經歷死的在此─存在(Da-sein)已然「知道」他自身的死亡,必死性的概念先驗地存在於生命之上/先。但如果海德格認為時間不該被視為存在,因而不問時間是什麼;那麼為何允以必死性這一先驗原則,賦予時間性的此在以存在意義?以時間性呈顯自身的人,如何可能被此在這一存在模態所限制?他不總比此在所「是」的更多嗎?以下將從這一列維納斯引領我們發現的問題開始,探問被焦慮所詮釋的死亡,與在他人之死的激動中所遭遇的死之差異;並嘗試由此差異分析存有論與倫理所分別涉及的問題。
1.1對於《存在與時間》中的死亡與死的差異之劃分
依比鳩魯論定生與死不可能共存,海德格似乎也並不排斥這個觀點。在《存在與時間》中,他說到:「此在在死亡中達到整全同時就喪失了此之在。向不在此的過渡恰恰使此在不可能去經驗這種過渡,不可能把它當作經驗過的過渡來加以領會。」在這段引述中,海德格清楚表明此在不可能擁有關於自身之死的經驗,如同依比鳩魯,他確立了死與生的絕對區別。但弔詭的是,在其關於死亡的理論中,卻未見他區分生死為絕對的差異。究竟是什麼理由使得與依比鳩魯有著相同立場的海德格,未能直接劃開生與死的絕對距離?
在海德格理論中,死不再等同於毀滅生命的事實,他以死亡的「尚未」(Noch-nicht)取代死,以此偏移死與生的絕對對立,並以此淡化死亡並不等於死這一事實。死亡的「尚未」使得未曾經歷死的此在,存在於向死而在(être-à-la-mort/Sein zum Tode)的焦慮中;如同海德格所言:「從他的『尚未』被堆積成整體的那一刻起,此在不『是』一個整體,他離存在如此的遠,以致此時,他不再是。此在每次總是以他尚未『參與其中』的方式存在。」已經意識到死與生之絕對差異的海德格,並不著眼於區分死與生的差異,反而致力於將死轉化為與生共存的死亡,將「尚未」來臨的死亡視為此在生存的一部分,將此在的死亡包含「在」他的生命裡。似乎,海德格所致力的正是消弭死與生之間的對立,並以死亡彌補死在生命中的缺席,據此展示死亡的面貌於生命中。
第一章 焦慮與激動:從共時性到歷時性
我們嘗試比較海德格的存有論與列維納斯的倫理,藉以強調關心存在與關心人的哲學之差異;在此意涵上,對於「此在」(Dasein)與人的區分就特別顯得不容忽視。為什麼在海德格的學說裡生存的主體變為此在,而非人?我們對照比較海德格式的焦慮(angoisse/Angst),與列維納斯分析〈斐多〉所揭示的面對他人之死的激動(émotion),以便區分兩位哲學家因著對「死亡」的不同詮釋,而分別開展出的存有論(ontologie)與倫理(le éthique)。對「死亡」(mort)的焦慮是想像死(le mourir)的產物,藉此我們...
作者序
問題意識
本書的發展主軸,環繞對於西方哲學思想與宗教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超越」這一概念。從對於死亡(mort)、死(mourir)與生存(exister)的區分著手,除了劃開足以毀滅生命的死與在思想中的死亡之外,更嘗試說明思想中的死亡與生存的關係,藉以凸顯內在於人類思想中的否定性,如何成為建構西方形上學傳統的重要因素。透過對於上述三者的釐清,闡釋超越這一概念對於人所產生的影響,在呈顯肯定超越的西方思想傳統忽略生存與人性的事實中,以「人性的超越」(transcendance humaine)為名,為否定生命的西方形上學注入生氣,重新賦予超越性以新意。
依照西方傳統哲學,形上學並不成就於一種經驗的偶然性,而必然需要援引超越為其實現手段。此以超越實現形上學的方式,意謂著將我們從具體的生活經驗帶離開,使我們從作為動詞的生存變成存有,超越於是意謂著朝向生命之外。在柏拉圖的〈斐多篇〉(Phédon)這個以死亡為主題的篇章中,蘇格拉底以理性的語言論說著死亡,試圖說服他的門徒莫要哀痛於他的死。最終在蘇格拉底犧牲他自己的身體,成就理性為哲學主體之後,哲學的超越完成於感受及身體的闕如中。此以去除生命為手段而實現的靈魂的純粹性,造就了西方形上學,但也同時將哲學帶向生命之外,而實現為以純粹理性為主體而建構的世界觀。在如此的背景之下所發展的文明,其所遭遇的困難顯示於當代西方哲學對於虛無主義的關注中。不論肯定他方否定現世,抑或既不相信來世與他方也不肯定現世而流於虛無,人們對於生命價值的輕忽,似乎與否定生命的形上學傳統有著微妙的關聯。從此向度而言,如果要使人類的眼光從背反生命的超越高度轉向自身的生命與現世的生存,那麼藉著重新詮釋超越意涵而深入西方形上學否定生命的根源,將生存從存在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將是戮力於以人性與生命為基礎展開哲學思維的本書,所無法迴避的工作。因而從批判西方形上學所含蘊的死亡氛圍開始,所開展的以「人性的超越」為名的倫理行動,顯得必要且刻不容緩。
傳統形上學與超越的關係密不可分,而超越對於生命的背離,也使得人在西方哲學傳統中的地位並未受到重視。基於上述思考所鋪陳而出的問題意識,本書除了對於傳統西方形上學進行批判、反省外,更積極關注建成屬於人的哲學之可能性。蘇格拉底認為人必須脫離身體的囚禁才能使靈魂上升到永恆天堂,但此種否定生命的超越所成就的形上學,不正是人自我否定的產物嗎?也因此尼采認為這樣的哲學是不健康的。延續尼采對於起始於蘇格拉底的西方哲學傳統的批判,本書援以精神分析的方法論,以及法國哲學所慣用的文本詮釋,對哲學經典展開有別於傳統的閱讀(特別是柏拉圖語錄中,關乎死、死亡與超越的,蘇格拉底與其門徒對話場景之分析)。嘗試在權威的閱讀方式之外,賦予經典詮釋有別於傳統的意義,並借助此分析成果開展出以生命為基礎的超越。此以人為核心的哲學所實現的人性的超越,將存在的意義開展於以生命為基礎的時間形式中,其所涉及的不僅僅只是理性論證,更是關乎生命的內在之旅。本書旨在確立以人為主體的哲學架構,在人之生命與死亡的真實當中,重新反省海德格的死亡議題與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的人性觀點;最終的研究目標設定在對於西方形上學的重新反省,以現象學的觀點重新提問究竟什麼才是人的善與幸福。
研究方法
本書借助精神分析的方法,以及法國哲學所慣用的文本詮釋方式,對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Être et temps)、柏拉圖之〈斐多篇〉進行分析。這些分析環繞著列維納斯思想形成論文骨幹,並以關注生命力的尼采精神為底蘊,架構出以人之生存為基礎的超越,並從現象學的觀點對人之真實做出詮釋。除了以哲學家的文本為解析題材,更試圖深入海德格與列維納斯的思想內部,與兩位哲學家一同思考,而不以複述哲學家理論或相關研究的方式開展本書。以此深受德希達影響的研究方式,創造出獨特的哲學語彙與思路,在拆解文本的行動中展示思想行進的軌跡,讓讀者窺見哲學思維的發生歷程。
章節概要
本書藉著比較分析海德格與列維納斯的思想,說明海德格與列維納斯之存有論與倫理關懷之差異,並由此差異說明兩種時間觀。論證海德格存有論之基礎──焦慮,所展示的正是生存與死亡的「共時性」(synchronie),而在列維納斯所提示我們面對他人之死的激動中所揭示的人性,則開展了被「歷時性」(diachronie)所詮釋的倫理。並在比較「思考中的死」與「毀滅我們生命的死亡」的歷程中,劃分可被思想所「思」的死亡,以及另一種在他人之死的打擊之下,癱瘓了思想的君權後,所乍現的人性與倫理。
此外,本書也嘗試對存在與生存進行比較,進而區分兩者之差異。不同於存在之永恆不變,生存並不具有傳統形上學所描繪的寧靜、穩定等特徵。無能為力於生命境遇的不安,以及遭受命運擺弄等諸般經驗,在在顯示出人是暴露於生存威脅中的有限存在,就彷若一個出了問題的存在,陷落到生存的恐懼中。這一不同於絕對君權的自我(moi),是以生命為創作素材的美學體驗者,此以生命體驗、再現前人思想或創造思想新境界的行動,呈顯了人與思想的發生學關係,此將愛智的意涵從記誦知識引向以生命實現所知的原初衝動的回返,呈顯了騷動於理性之下的生命力。
從生存與生命力的關係看生存,將發現生存並不是一個現成的答案,而顯示為沒有答案的提問;生命,就是這個無法被回答的論題。此以生命為基礎的存在方式,同時揭示了身體性作為思想根基的事實。列維納斯以身體性以及「有」(l’il y a)這一物質性(matérialité)區分出不同於以物化形態被思考的身體,並藉此說明生命力與生存的關係。在生活中,生命力支撐卻也打擊著我們的理性思考,其無處不在的影響,呈顯出以理性為基礎的哲學另有其根源,因而顯示出從生命力開展另一種超越的可能性。本書試圖從這一向度重申尼采對於生命力的肯定,回應當代西方哲學對於傳統形上學的批判與省思。從此意涵而言,如何可能帶著肉身超越的提問,所涉及的將不是對於超越的否定,而是在對於傳統超越意涵的批判中重塑超越,同時也是在肯定純粹精神的西方哲學領域中,帶入與人相關的議題。
本書的問題意識與論述展開,除了回應當代西方哲學家對其文化及社會的關懷外,也企圖將西方哲學的方法論與其面對問題的省察方式,帶到對於人的議題的反省中。從人的觀點跨越中西,從反思西方哲學與人的關係這一基本立場出發,進一步將超越問題提升到人必須共同面對的層面。屬於人的哲學的建立,所涉及的不只是西方哲學的創新,更是人自我肯定這一正面思考的確立。依循著尼采所關注的健康,而在對於超越的重新詮釋中,反省面對當代虛無主義所導致的價值崩壞的困境,使人的生命與價值在人自身的反省中有機會重現光明。
向列維納斯致敬
在書寫本書的歷程中,列維納斯《整體與無限:論外在性》(Totalité et infini:essai sur l’extériorité)前言的最後一段話,時不時閃現於我的腦海。他說到︰「然而,試圖打通由書本身橫亙在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屏障的前言,並不表現為諾言。它只屬於語言的本質本身,後者通過前─言(avant-propos)或注釋時時刻刻瓦解著它的語句,反駁著所說,努力不拘禮節地重述那在不可避免的繁文縟節中已被誤解之物,而所說卻在這種繁文縟節中心滿意足。」這段文字警醒著我,關於內在之旅的描繪如同不得不的言說。列維納斯在其重要著作的引言的最後一段所寫下的這段話,是否為了避免文字與概念僵化了原初的言說(le Dire)?其寫在前言的叮嚀,這試圖保有歧異與多重意義發生之源的努力,或許正是為了提醒讀者小心地閱讀他的語言,不只是盲目地跟隨他的經驗與價值,而是以體驗去詮釋,盡可能地從其文本中閱讀出對自身生命有意義的諸般可能性。
如同生存是無可選擇卻必須承擔的事實,即使說不盡卻渴望說,這一表達的欲望是迎向他者的行動,是內在之旅發生,也是本書的起點。在看似為了建構的語言中流浪,以放棄占有的方式呈顯思之流傳,只盼如風思想所及之處,能吹起一陣心之漣漪。
問題意識
本書的發展主軸,環繞對於西方哲學思想與宗教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超越」這一概念。從對於死亡(mort)、死(mourir)與生存(exister)的區分著手,除了劃開足以毀滅生命的死與在思想中的死亡之外,更嘗試說明思想中的死亡與生存的關係,藉以凸顯內在於人類思想中的否定性,如何成為建構西方形上學傳統的重要因素。透過對於上述三者的釐清,闡釋超越這一概念對於人所產生的影響,在呈顯肯定超越的西方思想傳統忽略生存與人性的事實中,以「人性的超越」(transcendance humaine)為名,為否定生命的西方形上學注入生氣,重新賦予...
目錄
前言
問題意識
研究方法
章節概要
向列維納斯致敬
內在之旅
1. 「我」(Je)的遜位
2. 從傳統形上學到列維納斯式的倫理
3. 倫理的時間性──未來與瞬間
4. 從超越到人性的超越
第一章 焦慮與激動:從共時性到歷時性
1. 焦慮與「我的」死亡
1.1 對於《存在與時間》中的死亡與死的差異之劃分
1.2 共時性的意涵
1.3 認識論或存有論──從此在與死亡的關係談起
1.4 倫理或存有論
2. 死與他人之死
2.1 倒轉的詮釋
2.2 對於蘇格拉底之死的另一種詮釋
2.3 亡故和死──海德格式的區分
3. 歷時性──不可能被主體吸納的相異性(altérité)
3.1 耐心──對以相異性為特徵的他人之尊重
3.2 關於同一性的分析
4. 人之本性與真實
4.1 真理與真實
4.2 人之本性
第二章 生存與溯源(transdescendance)
1. 懶惰
1.1 被懶惰所詮釋的生存悲劇
1.2 真理(vérité)與人
1.3 生存與倫理
2. 溯源(transdescendance)
2.1 感覺與內在性
2.2 感覺與身體性
2.3 以感覺形態顯現的虛無──恐懼(horreur)
2.4 虛無之體驗(experience vecue)
2.4.1 沉浸在身體性中的異域感
2.4.2 感性(aisthesis)與異國情調(exotisme)
2.4.3 物質性與異國情調
2.4.3.1 刺激感官的色彩:印象派
2.4.3.2 赤裸的線條:抽象繪畫
第三章 在「生存的基礎」(la base de l’exister)上尋回生命力(la force de la vie)1. 對於「我的死亡」(ma mort)的領會
1.1 對於海德格式的Angst的分析
1.2 海德格環繞Angst所開展的存有論與傳統存有論之關係──從〈斐多〉中的蘇格拉底之死談起
2. 〈斐多〉中共在的旋律──蘇格拉底的理性與他人的眼淚
2.1 從他人的觀點進入〈斐多〉
2.2 蘇格拉底對於「生命」所持的觀點
2.3 柏拉圖之病
3. 〈斐多〉中的情感、生命與死
3.1 表象死亡與直面他人之死
3.2 理性與生命力之衝突
3.3 生命力與身體:惡之顯現
第四章 感覺與惡
1. 主體意涵的轉變──從笛卡兒的思想到康德的理性
2. 除了人性,在〈斐多〉中還可發現什麼?
3. 理性與情感的矛盾──人
4. 感覺的雙重意義
5. 為何康德得以避開哲學的戈爾狄厄斯之結?
6. 理性、感覺與身體
7. 自身作為戈爾狄厄斯之結而存在的英雄──人
第五章 倫理與超越
1. 溯源之後──超越性與內在性的關係
1.1 亞伯拉罕之愛
1.2 亞伯拉罕與責任(devoir)
1.3 內在性(immanence)與超越性(transcendance)的關係──以亞伯拉罕為例
1.4 作為理性本原(arché)的身體性
2. 存在模態與以耐心開展自身的時間性存在──人
2.1 海德格的「存有論差異」(différence ontologique)
2.2 海德格對於存在(être)與存在者(étant)劃分之缺漏
2.3 有待反駁的言說
2.4 小結
3. 以人之本性為基礎的超越
3.1 德希達的形上觀點──從德希達詮釋列維納斯思想中的「臉」的意涵談起
3.2 再談「他人的臉」(visage d’autrui)
4. 倫理的相遇:人之本性以及人性展現的時刻
4.1 激動與他人之死
4.2 痛苦(souffrance)──被理性與情感的互斥張力所撐開的拓樸空間
4.3 小結
結論
1. 思想的倫理向度
2. 人性、倫理與人性的超越
3. 善與幸福
引用書目
前言
問題意識
研究方法
章節概要
向列維納斯致敬
內在之旅
1. 「我」(Je)的遜位
2. 從傳統形上學到列維納斯式的倫理
3. 倫理的時間性──未來與瞬間
4. 從超越到人性的超越
第一章 焦慮與激動:從共時性到歷時性
1. 焦慮與「我的」死亡
1.1 對於《存在與時間》中的死亡與死的差異之劃分
1.2 共時性的意涵
1.3 認識論或存有論──從此在與死亡的關係談起
1.4 倫理或存有論
2. 死與他人之死
2.1 倒轉的詮釋
2.2 對於蘇格拉底之死的另一種詮釋
2.3 亡故和死──海德格式的區分
3. 歷時性──不可能被主體吸納的相異性(altérité)
3.1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