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客觀的歷史高度,深入剖析臺灣百年來的政治發展。從日本殖民臺灣51年的統治下,曾引發的抗爭,以及皇民化效應;臺灣光復初期的228事件與土地改革等措施,對臺獨運動與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1949年的大遷徙,如何帶來臺灣巨大的衝擊與融合,並促使中華民國重建與再生。歷任總統的領導風格與時代意義,如蔣介石、蔣經國的「溫和威權主義」;李登輝代表的本土政權;陳水扁象徵的政黨輪替與民主化意義;馬英九力挽對立的兩岸關係與撕裂的族群意識,都在本書中精闢剖析,是了解臺灣史、臺灣在地意識的最新研究著作。
作者簡介:
李功勤
祖籍熱河省平泉縣,滿族。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輔仁大學西洋史碩士、東吳大學歷史系、世界新專編採科。
曾擔任國家考試命題委員,現任教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並獲得世新大學傑出研究獎、教學特優獎。
近期主要作品有《艱困與榮光——臺灣政治發展史論》、《西洋史大事長編》、《百年大業──中華民國發展史》等優良大學研究基礎入門專書。
章節試閱
第四章 開明專制
第一節 自由中國事件
1950年3月22日,蔣經國擔任新近成立的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1952年11月,成立「政工幹部學校」,由於在軍中推展政治體制,造成當時陸軍總司令孫立人不滿,並與蔣經國發生衝突。另一方面,蔣經國在1952年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負責高中以上學校的軍訓,並成為高中行政體制的一環。其為動員青年學生與完成執政者政治社會化目標的重要組織,並推動以主義及領袖作為效忠的對象。然而救國團的成立卻引起省主席吳國楨反對,他消極的拒撥經費,因而引發蔣經國的不滿。
1953年4月10日,吳國楨因與蔣經國發生衝突辭去省主席的職位,隨後即赴美不歸;孫立人也於1955年8月20日被指控策畫武力政變而遭軟禁。孫、吳二人的失勢,正反應出蔣介石總統的強人威權體制在臺灣建立。建構強人威權體制架構的要素如:軍中政戰系統、救國團、黨化教育等,都與《自由中國》雜誌的主張不同。嗣後雙方衝突益趨激烈,遂爆發1960年的雷震事件。
政府遷臺之後,50年代自由主義者的大本營是《自由中國》雜誌,該雜誌1949年11月20日於臺北創刊,雖然由胡適擔任形式上的發行人,但當時在美國的胡適並不能經常回來,因此在「省政府新聞處的註冊上」,即註明雷震是發行人胡適的代表,雷震後來在回憶中即說「實際的發行人」由他擔任。
雷震在政府遷臺之初,與蔣介石總統之間曾有一段蜜月期,他於1950年3月31日被聘為國策顧問,同年8月又被委任為國民黨改造設計委員會委員,1951年更奉派赴港與滯留香港的反共人士接觸,代表總統慰問他們。在這段期間,雷震於《自由中國》執筆,而文章內容涉及批評蔣介石的殷海光(任教臺大哲學系),被雷震以當時大環境需要擁蔣為由而退回,並表示「今日不能毀他,反共全靠他」。
雷震當時推動自由中國運動有兩個基本目的:
一、雷震認為在與中共的戰爭中,在臺灣的國民黨應該聯合所有的反共人士來對抗共產黨。
二、雷震反對國民黨內有主張「組織與作風必須仿照共產黨,才能對抗共產黨」的說法。他認為來臺後的國民黨「不可採用俄國辦法,須用民主政黨方式,且不可用二元辦法制定專任政綱政策,不可專喊三民主義,以免失信國人」。但從爾後發展上來看,國民黨與雷震的理想及願景爆發嚴重的對立,並以雷震遭逮捕繫獄收場。
在《自由中國》的撰文上,由於雷震反對軍中設立黨部及學校設置三民主義課
程,引發蔣介石總統和蔣經國對雷震的駁斥。而《自由中國》與當局正式爆發激烈衝突的導火線,正是刊登在第五卷五期(1951年9月1日出版)上的胡適來函,針對「軍事機關」干涉言論自由所提出的抗議。這封信函引發國民黨改造委員會對雷震的公審,保安司令部並給雷震1張傳票,要他到保安司令部軍法處出庭應訊。
《自由中國》首創者之一的王世杰(時任總統府祕書長)也對《自由中國》刊登胡適的信而「對此甚為傷心」,他認為「臺灣今日風雨飄搖,受不起這風浪」。雷震也因為老長官(王世杰)為此與他疏離,「心中感觸萬分,一日心中皆不
舒服」。其後,由於《自由中國》不斷批評政府,蔣總統於1953年下令免除雷震國策顧問一職,王世杰亦勸雷震主動辭職,以免「在外面不好看」。雷震拒絕其建議,並認為這正顯示「蔣無容人之量」。1953年11月17日,王世杰因「陳納德民航隊欠款案」被蔣介石免除總統府祕書長一職。
胡適在返國參加國民大會選舉第2屆總統時,對王世杰被免職一事始終耿耿
於懷。因此,雖然有部分人士擬推舉他出馬競選副總統,但蔣介石總統卻表示若提名胡適擔任副總統,他將感到「芒刺在背」。1954年底,雷震因為《自由中國》刊載反對救國團、反對黨化教育的讀者投書,而被開除黨籍。與此同時,蔣介石在宣傳會報席上公開罵雷震「混帳王八蛋」,並指責雷震是美國武官處間諜、漢奸。副總統陳誠亦於1955年1月11日司法節10週年紀念大會上,公開罵雷震等人為「文化流氓、文化敗類、製造矛盾、為匪張目、假借民主自由之名、投機政客、惡意攻擊政府」,並詢問「法律上有什麼方法可以對付文化敗類」。
1956年10月,雷震與一些有其他主張的人士開始籌畫在《自由中國》上刊出一系列文章,針對國事提出意見。這個專輯便是日後連出13版的「祝壽專號」。第一篇是於1957年7月1日出版的第十七卷第一期的社論〈今日的司法〉,文中指出「今日臺灣的司法,比日據時代還不如」。在這15篇文章中,臺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執筆〈反攻大陸問題〉,在文中分析「反攻大陸」的勝算在相當時間內並不太大,也不可能「馬上就要回大陸」,因此提出「實事求是、持久穩健、實質反共」的原則。在該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反對黨問題〉中,不顧當時的政治禁忌,要求成立一個新的反對黨。
針對《自由中國》對當時政治禁忌的挑戰,警備總部兩度提到將雷震案視為與中共勾結的叛亂案。根據《蔣中正總統檔案》中記載:「去年(1960年)6月,香港共匪統戰機構之『聯合評論社』,曾祕密集會討論雷震寄港之『奪取政權之策略』;以及同年9月,發現匪諜劉子英係受雷震掩蔽潛伏工作。」而蔣經國(時兼任國防會議副祕書長)早已對《自由中國》的言論不滿,認其危及政局的穩定;1959年5月12日,蔣經國認為雷震的言論,「就是過去民盟與匪黨叛國行動的勾結」;同年12月
第四章 開明專制
第一節 自由中國事件
1950年3月22日,蔣經國擔任新近成立的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1952年11月,成立「政工幹部學校」,由於在軍中推展政治體制,造成當時陸軍總司令孫立人不滿,並與蔣經國發生衝突。另一方面,蔣經國在1952年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負責高中以上學校的軍訓,並成為高中行政體制的一環。其為動員青年學生與完成執政者政治社會化目標的重要組織,並推動以主義及領袖作為效忠的對象。然而救國團的成立卻引起省主席吳國楨反對,他消極的拒撥經費,因而引發蔣經國的不滿。
1953年4月10日,吳國楨...
作者序
臺灣是「南島語族」發源地之一,可以概要分類為「高山族」與生活在平地的「平埔族」。而自南宋以來,已有漢人及其他少數民族陸續遷居臺灣,例如今日居住在彰化一帶的粘姓,在學者考證之下就是女真族的後裔;而居住在雲林縣臺西鄉一帶的丁姓,根據丁姓族譜記載,臺西鄉丁氏是阿拉伯人後裔。祖先丁蘇在兩百多年前自福建省渡海到臺灣,由於不斷漢化通婚後,目前子孫已沒有伊斯蘭教習俗。彰化秀水鄉也有一個陝西村,村內供奉一「烏面大將軍」石碑。有日本學者研究臺灣平埔族,認為與中國大陸西南一帶少數民族有關聯。在漢人早期移民中,其祖籍分布以來自福建及粵東(即客家)一帶人士最多,他們帶來原鄉的風俗習慣;在鄭氏家族與清朝治臺期間,中國的科舉考試、典章制度等都直接在臺實施,使臺灣社會的漢文化與中國大陸銜接及傳承,形成「中國化」(或稱內地化)集體意識。由於臺灣是移民社會,人民遷臺後,歷經時間轉移,在祖籍的認同、祭祀圈的統一(媽祖、保生大帝、開漳聖王、三山國王、開臺祖),與原住民通婚(主要是平埔族)等方面,也產生「臺灣化」(又稱本土化)現象。他們在臺灣繁衍家族,認同現居地等,與文化典章制度上的中國化(內地化)現象,在政治力尚未介入前,兩者並行而無直接的衝突。
臺灣由於地理位置重要,不但銜接東南亞與東北亞航運要道並扼守大陸近海省份之咽喉,因此在地理大發現之後曾被歐洲的西班牙與荷蘭統治,其中尤以日本長達51年(1895~1945年)殖民統治影響最為深遠。日本在臺灣的基礎化設施和若干制度文明規範,例如守時、守法、衛生觀念推廣以及傳染病的醫療防治等措施都提升臺灣現代化程度;但皇民化運動則影響若干菁英階級對「祖國」認同的混淆,1947年臺灣光復後的「228事件」,終於埋下與日後省籍與統獨意識衝突之導火線。
1949年國府遷臺,在冷戰體系及國共對峙的歲月中,臺灣在大批美援和政治菁英以及技術專家的領導下,政治穩定並躋身「亞洲四小龍」,社會上沒有對岸「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而保存完整的中華傳統,而眷村文化也豐富臺灣在地的多元文化。近年來,由於政治民主化和宗教團體發揮社教功能,使臺灣逐漸形成「富而好禮」的社會;並擺脫在民主化過程中因群眾運動所造成的社會動盪。
在臺灣近代發展史上,傳統與在地文化的相融、公民社會素質提升,都使臺灣成為華人社會的一座燈塔及典範;尤其近年在馬政府「親美、友日、和中」的外交及兩岸策略下,已經達成近130餘國的免簽證,持中華民國護照即可昂首走入世界;成功破除長久困擾社會發展的所謂「臺灣悲情」。百國免簽證,幾乎包括美國、歐盟及日本在內所有世界大國,象徵國民整體實力與素質符合普世標準的認可;但近年來由於臺灣在政治、社會以及新聞媒體等領域過分「民粹化」操弄所帶來的虛耗及空轉下,已經形成另一種社會普世價值的墮落和人心的焦慮,也使政府施政效率大幅降低,這就是享受民主成果後所要面對的沉重代價。
臺灣人民必須要在民主化社會中重建道德標準,並且認真思考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社會,就像2006年的「紅衫軍運動」所樹立的反貪腐和廉能政府標準;而不應該將上一世代打拚的民主化成果,成為後世子孫無窮的負債,這正是當前全民所應當努力的目標。
李功勤
2013年7月
臺灣是「南島語族」發源地之一,可以概要分類為「高山族」與生活在平地的「平埔族」。而自南宋以來,已有漢人及其他少數民族陸續遷居臺灣,例如今日居住在彰化一帶的粘姓,在學者考證之下就是女真族的後裔;而居住在雲林縣臺西鄉一帶的丁姓,根據丁姓族譜記載,臺西鄉丁氏是阿拉伯人後裔。祖先丁蘇在兩百多年前自福建省渡海到臺灣,由於不斷漢化通婚後,目前子孫已沒有伊斯蘭教習俗。彰化秀水鄉也有一個陝西村,村內供奉一「烏面大將軍」石碑。有日本學者研究臺灣平埔族,認為與中國大陸西南一帶少數民族有關聯。在漢人早期移民中,其祖籍...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日本殖臺(1895~1945年)
第一節 新帝國主義下東亞秩序的重整
第二節 統治權的確立
第三節 抗爭與收編
第四節 皇民化運動
第五節 日人殖民臺灣的影響
第二章 分裂與認同
第一節 228事件
第二節 危機處理
第三節 文獻觀點
第四節 土地改革
第五節 大遷徙
第三章 韓戰與臺灣
第一節 韓戰爆發
第二節 韓戰對國、共兩黨的影響
第三節 韓戰後美國對華政策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開明專制
第一節 自由中國事件
第二節 臺獨運動挑戰
第三節 退出聯合國
第四節 美麗島事件
第五節 蔣氏父子建設臺灣
第五章 本土政權
第一節 李登輝政權
第二節 陳水扁政權
第三節 馬英九政權
第四節 兩岸新局
第五節 富強之道
附錄一 臺灣早期文化與原住民
附錄二 臺灣地名的舊稱與由來
附錄三 臺灣人社會運動
附錄四 臺灣近代史重要人物與事件
附錄五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大事年表(1895~1945)
附錄六 中國近代(含臺灣史)大事年表
自序
第一章 日本殖臺(1895~1945年)
第一節 新帝國主義下東亞秩序的重整
第二節 統治權的確立
第三節 抗爭與收編
第四節 皇民化運動
第五節 日人殖民臺灣的影響
第二章 分裂與認同
第一節 228事件
第二節 危機處理
第三節 文獻觀點
第四節 土地改革
第五節 大遷徙
第三章 韓戰與臺灣
第一節 韓戰爆發
第二節 韓戰對國、共兩黨的影響
第三節 韓戰後美國對華政策
第四節 結論
第四章 開明專制
第一節 自由中國事件
第二節 臺獨運動挑戰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