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論述的風格
本刊是一本人文科學刊物。每年舉辦論壇,邀請各界人士就香港本土具爭議性的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本土論述網羅了多種風格。除了香港本土化問題之外,亦有來自台灣的夏鑄九教授為都市化把脈。同時,也有香港左派人士凌文海細談殖民地的另一種生活。另外,本刊也未忽視本土學者的中國視野和情懷,反省了港資公司壓迫中國工人的做法。
有老有嫩、有軟有硬、有中有西、有左有右,就是本土論述的風格!
作者簡介:
馬家輝
傳媒人、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生於香港,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著作於兩岸三地出版。
梁文道
身兼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時事評論員、牛棚書院院長等多重角色。評時事、寫文化、講飲食、參與文化及社會運動。近年,於內地出版著作、主持節目;但他依舊家在香港,留守香港。
王慧麟
文字工作者,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傳媒及學術機構,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法律系哲學博士。
目錄
本土論述的風格 王慧麟
研討會背後的「本土精神」 馬家輝
第一部分︰抗爭與秩序
1.都市抵抗、市民認同、以及城市的營造—夏鑄九
2.香港論述:不只維多利亞港—郭恩慈
3.城市與自然的和解︰香港的郊野公園—杜立基
4.由「功能城市」到「宜居城市」—馬傑偉
建構本土論述論壇2009
第一節︰台下討論節錄
第二部分︰教育與秩序
5.「大政府」的殖民教育制度—王永平
6.教學語言政策:管或不管?—張灼祥
7.殖民統治與愛國學校—葉健民
8.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殖民地教育經驗—葉建源
建構本土論述論壇2009
第二節︰台下討論節錄
第三部分︰創造身份與秩序
9.從移民政策的歷史軌跡看香港身分認同的構成(1950-80)—谷淑美
10.香港殖民生活的「冷經驗」—呂大樂
11.殖民地時期,傳統左派對「港人身份」的認知和感受—凌文海
12.殖民政治文化下的香港身份—李植悅
建構本土論述論壇2009
第三節:台下討論節錄
專題文章︰香港視野
13.從殖民史尋找未來—孔誥烽
14.大埔差館山──殖民政權的前哨陣地—朱凱迪
15.「戲夢巴黎」式的香港管治─鄒崇銘
16.從來存在、且命定回歸的幽靈—周思中
17.獅子山精神的批判—許煜
18.伊肯貝里主義與港美關係—沈旭暉
專題文章︰中國視野
19.暴力的根源—揭開建築業拖欠工資的面紗—潘毅、
盧暉臨
20.香港金融發展:中國崛起與世界轉變—陳智傑
專題文章︰八十後
21.家常便飯—譚迪詩
22.當我見到天上星星—黃培烽
23.文化學習,還是政治工具?國情遊學隊的前世今生—黃偉國
24.香港夢的傳承—方志恒
書評
25.書評︰《清代外務部中外關係檔案史料──中英關係卷》—王慧麟
本土論述的風格 王慧麟
研討會背後的「本土精神」 馬家輝
第一部分︰抗爭與秩序
1.都市抵抗、市民認同、以及城市的營造—夏鑄九
2.香港論述:不只維多利亞港—郭恩慈
3.城市與自然的和解︰香港的郊野公園—杜立基
4.由「功能城市」到「宜居城市」—馬傑偉
建構本土論述論壇2009
第一節︰台下討論節錄
第二部分︰教育與秩序
5.「大政府」的殖民教育制度—王永平
6.教學語言政策:管或不管?—張灼祥
7.殖民統治與愛國學校—葉健民
8.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殖民地教育經驗—葉建源
建構本土論述論壇2009
第二節︰台下討論節錄
第三部分︰...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