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歐巴馬2024夏季必讀書單!
★榮獲《經濟學人》、《紐約客》2022最佳書籍!
★亞馬遜4.5星,超過1,000則評分
★Goodreads 4.1星,超過5,000則評分
★海外授權11國,《紐約時報》將本書形容為「里程碑」。
「一本里程碑式的書籍,今年最重要的書之一。」——《紐約時報》失落、不滿、漫無目的。
離群、孤僻、無所適從。
這麼多男孩和男人發生了什麼事?
經濟學家悲嘆,男性勞動力參與率莫名其妙的下跌。
「死於絕望」(自殺或藥物過量)的男性多到不成比例,
父母看到兒子很掙扎,擔心這對他們的未來有何意義。
作為三個兒子的父親、記者和布魯金斯學會學者,
理查.V.李維花了25年,在家裡和工作關注男孩和男人的問題。
本書探討男性面臨的緊迫危機,並提出大膽的解決之道。
▍無人知曉的男性困境……
男孩在校園過得苦、男人在勞動市場失去地位,父親與小孩失去親情;
如今,大多數男性的薪資都比1979年還低;
每5位父親中,就有1位沒跟孩子一起生活;
死於絕望的人中,男性占了近4分之3……
▍男子氣概,是生而為「男」的原罪?
左派告訴男人:「你要更像你的姊妹。」右派說:「你要更像你的父親。」
其實,男子氣概比你想得更脆弱,因為它必須被贏得、也容易失去,
關於這種痛苦,可以形容為——
「一種無聲的絕望感,似乎源自一種漫無目的所造成的折磨感受。」
▍我們需要有利社會的男子氣概,現在就要
作者李維作為政策專家,分別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三個領域,
提供了務實且有證據的解方:
①. 針對教育體系,男孩必須在教室多待1年;
②. 利用HEAL(健康、教育、行政和讀寫),讓男人走進未來的職場;
③. 最後,將父親塑造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制度。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1949年寫:
「男人永遠沒有起過念頭,去寫書探討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
但現在,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急需我們關注。
作者簡介:
理查.V.李維(Richard V. Reeves)
布魯金斯學會經濟研究的資深研究員,他在這個部門負責指揮「男孩和男人計畫」(Boys and Men Project),並擔任該學會的John C. and Nancy D. Whitehead主席。他著有《約翰.斯圖爾特.彌爾:維多利亞時代的煽動者》(John Stuart Mill: Victorian Firebrand)(2007年)、《夢想囤積者》(Dream Hoarders)(2017年)。
譯者簡介:
廖桓偉
淡江大學經營決策系、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曾任網路電玩編譯、出版社編輯,希望引進更多有趣(且暢銷)的書,透過翻譯來感動讀者,譯作有《成功預測交易的專業盤勢判讀》(方舟文化出版)、《自由選擇的錯覺》、《蹚渾水的理由》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身為致力於性別平等的女性主義者及兩名年輕男性的母親,我非常推薦本書。李維證實了許多父母養育男孩的經驗,並提供真正的解方,以打造一個對我們所有人都更好的世界,橫跨性別光譜。」
——安妮-瑪麗.斯魯特,新美國基金會執行長,《未竟之業》作者
「已開發世界有著男孩危機。李維熟練地穿越性別的文化戰爭地雷區,給予我們事實、原因及驚人的解方。他不只說進我們的心坎,也說進我們腦中。一本既強力又重要的書。」
——喬納森.海特,紐約大學,《正義之心》作者
「在這本激勵人心、有說服力、眾人迫切需要的書中,李維主張廢除『有害』男子氣概這種傷人的說法,並對於該怎麼幫助男孩和男人提出具體建議。」
——卡洛爾.胡文,哈佛大學,《睪酮》作者
「本書經過審慎又嚴謹的研究,李維提醒我們,男性不滿和成就不佳的問題正在惡化,並且點出理智、人道和務實的解方。」
——克里斯蒂娜.霍夫.薩默斯,美國企業研究院
「終於有一份對於男孩和男人危機的分析是在指點迷津、而不是火上加油。李維以勇氣和憐憫之心承擔男性如今面臨的問題,並提供整個政治光譜都會贊同、又行得通的解方。我們非常需要這本書。」
——亞瑟.布魯克斯,哈佛甘迺迪學院和哈佛商學院
「一本傑作,以基於證據的推論和改革,取代有害男子氣概的觀念。」
——湯米.柯瑞教授,《非男人》的作者
「一本關於男孩和男人問題的權威性概述──以及最重要的,解決這些問題的大膽想法。」
——安德魯.楊,前進黨創立者,2020年總統候選人
名人推薦:「身為致力於性別平等的女性主義者及兩名年輕男性的母親,我非常推薦本書。李維證實了許多父母養育男孩的經驗,並提供真正的解方,以打造一個對我們所有人都更好的世界,橫跨性別光譜。」
——安妮-瑪麗.斯魯特,新美國基金會執行長,《未竟之業》作者
「已開發世界有著男孩危機。李維熟練地穿越性別的文化戰爭地雷區,給予我們事實、原因及驚人的解方。他不只說進我們的心坎,也說進我們腦中。一本既強力又重要的書。」
——喬納森.海特,紐約大學,《正義之心》作者
「在這本激勵人心、有說服力、眾人迫切需要的書...
章節試閱
【摘文1】魚世界中的腳踏車
伊琳娜.鄧恩(Irina Dunn)宣稱:「女性需要男性,就像魚需要腳踏車。」這句話後來因為斯泰納姆而廣為人知,成為女性運動中難忘的號召,令人聯想到一個女性不需要男性的世界。「只要能夠自力更生,就能出於愛情而選擇結婚,而不只是為了經濟依賴。」斯泰納姆在2004年說道。
如今美國家庭有41%都是女性當家,其中有些是單親媽媽,但絕對不是全部;每10位妻子就有3位賺得比丈夫還多,這個比例是1981年的兩倍。大多數母親現在都從事全職工作,而雙親都從事全職工作的家庭,將近一半是母親賺得比父親多。母親也受到越來越多來自福利制度的支持,就連低收入或沒收入的母親,都不需要找個老公養家。英國政治人物兼學者大衛.威立茲(David Willetts)在《緊要關頭》(The Pinch)中寫道:「福利制度的原意來用來補償失去薪水的男性,但現在正緩慢且雜亂地重新設計為補償『失去男性』的女性。」
若以更正向的角度來評論這件事,就是政府逐漸認清自己的角色是「支持女性養育小孩」,這有一部分是因為這樣她們才不會困在依賴男性的關係中。與此同時,離婚法也已經解放,「無過失」或「單方」離婚興起之後,無論哪一方都可以用任何理由終止婚姻。這幾條法律依然被吵得很凶,但顯然已被普遍接受。
婚姻和母親身分(motherhood)不再是同義詞。如今美國有40%的新生兒是未婚生子,而1970年只有11%。有個特別驚人的趨勢,就是「奉子成婚」的人變少了。50年前,未婚懷孕就很常見了,但情侶會去戶籍登記處或教堂結婚,再去產科病房生小孩,但現在不再如此。
事實上,根據聯合經濟委員會(Joint Economic Committee)的研究,奉子成婚的人減少,就是1960年以來,未婚生子的新手媽媽變多的最大原因。最大的變化發生於社會經濟階級的底層,1977年,低教育程度的懷孕女性當中,有26%先結婚再生產;到了2007年,這個數字只剩2%。
對於母親就業的社會規範已經迅速轉變,以至於在職媽媽(working mother)這個名詞聽起來已經過時。根據社會概況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如今有4分之3(74%)的美國成人同意,在職媽媽可以和家庭主婦一樣,和孩子建立「既溫暖又安全」的關係;相較之下,1977年只有48%。
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發展,但這些發展對男性的意義是什麼?舊的劇本(多半是以養家糊口為主軸)被撕碎了。社會學家威廉.古德(William Goode)在1980年寫了一篇影響深遠的散文〈男人為何抵抗〉(Why Men Resist),其中提到:「潛在的轉變正在減少男性的邊際效用。」他並沒有說錯,但看了好令人心痛。
許多男人被拋下,覺得自己無所適從。他們的父親和祖父都有清楚的方向可以遵循:工作,妻子,小孩。但現在該怎麼辦?一個屬於魚的世界,要腳踏車幹麼?50年對一個人來說或許是很長的時間,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尤其如此,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這只是區區一瞬。男女之間經濟關係的轉變實在太快,以至於我們的文化跟不上。
【摘文2】階級天花板
當男人過得掙扎,家庭就會變窮。關於近期的經濟史,其中一個最驚人的事實就是,過去幾十年來,只有女性維持著美國家庭的財務能力。而且就算是這樣,也只是勉強維持而已。除了最有錢的家庭(也就是前5分之1),自從1979年以來,家庭收入的成長,全都來自工時增加和女性薪資增加。2021年受指派進入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海瑟.鮑希(Heather Boushey)和卡維亞.瓦古爾(Kavya Vaghul)寫道:「女性的貢獻拯救了低收入和中產階級家庭,使其收入不至於暴跌。」
我們不應該誤以為女人是違背自身意願、為求溫飽才被迫工作。當然有些情況無疑是如此,但大多數女性(包括母親)都想賺錢維生,而且肯定想要有這種選項,而不是依靠男人。這裡的重點很簡單:男人表現好一點的話,大多數的家庭都會受益。
由於女性繼續承擔大部分育兒責任,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從事「第二輪班」(second shift,出自社會學家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也就是做家事。當然,這種雙重輪班對於獨自養育小孩的女性來說,是最沉重的。在美國,18歲以下的小孩中有4分之1被單親父母養大,而且82%是由母親帶大。按照定義,這些女性肩負的負擔更重,但她們通常也不太想認真進入一段關係。
社會學家凱瑟琳.艾汀(Kathryn Edin)和瑪莉亞.克法拉斯(Maria Kefalas)在著作《我能遵守的承諾:為什麼窮女人把母親身分看得比婚姻重要?》(Promises I Can Keep: Why Poor Women Put Motherhood before Marriage)中表示,貧困社區中有許多女人已經把男人(包括孩子的父親)當成「只是另一個要餵養的人」,這與男人被期望的角色剛好相反。由於女性的收入能力提高,男人就必須通過更高的門檻,才能成為丈夫候選人。與其跟一個經濟地位很差的男人交往,女人更可能選擇單身。正如艾汀和克拉法斯的民族誌研究闡明,許多女人認為「如果是要過得慘,我一個人就做得到了」。
位於所得分配最低5分之1的那群人當中,有10分之7的母親現在是主要養家者──通常因為家裡只有一個人在養家。這種家庭生活中逐漸變大的階級落差,顯示出經濟因素──尤其是男人的地位,無論是絕對的定義還是相對於女人而言──會影響家庭組成。根據經濟學家奧托和華澤曼表示,沒讀大學的男性收入能力下降,就是結婚率下跌的原因之一。
就算婚姻作為經濟制度已經弱化,它仍保有大部分的象徵性力量。2015年,經過長期抗爭之後,同性戀情侶終於贏得在美國結婚的權利。同婚合法的兩年內,同居同性戀情侶結婚的比例為5分之3。不過,一個落差消失了,社會階級卻出現另一個落差。受過良好教育的富裕美國人,結婚率穩定維持在高水準,其他人卻全部下跌。1979年,各社會階級的結婚率幾乎沒有差異,如今卻有很大的落差。教育程度為高中以下、40到44歲男性,結婚率在過去40年來已經下跌20%以上,相較之下,受過大學教育的同年齡男性只跌了6%。我的同事伊莎貝爾.索希爾(Isabel Sawhill)寫道:「家庭組成是美國階級結構的全新斷層線。」
只有高中文憑的女性,生產時大多數都未婚(59%)。但有4年制大學學位的女性,生產時只有10分之1是如此。切林的研究顯示,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就算生一個小孩時未婚,生第二個小孩時還是很有可能已婚,而且對象通常是這兩個孩子的父親。「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比起沒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重視婚姻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切林做出結論。這裡有一個矛盾之處。經濟獨立程度最大、教育程度和收入潛力很高的女性,如今也是最可能結婚、最能維持婚姻的女性。我不認為斯泰納姆等人有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就連斯泰納姆最後也在66歲時結婚,她解釋道:「我們這個時代,婚姻是可以選擇,而不是被期望的。」
【摘文3】脆弱的男子氣概
人類學家全都同意:男性氣質很脆弱。女性氣質更穩固,因為女性在生殖方面的特定角色使其更堅定。女性主義人類學家雪莉.奧特納(Sherry Ortner)寫道:「事實很簡單,女性的身體空間有較大的比例、壽命當中有較多百分比的時間,都耗費在物種生殖的相關自然過程。」女性氣質多半由生物學決定,男性氣質多半由社會結構決定,這就是為什麼男性氣質比女性氣質更脆弱。上一次發生「女性氣質危機」是什麼時候?沒錯,從來沒發生過。
男性氣質受到行為定義的程度,就跟生物學一樣。「我很早就學到,一名男性做了什麼……比他是誰更重要。」英國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克萊爾(Anthony Clare)在其著作《關於男人:男性氣質的危機》(On Men: Masculinity in Crisis)中寫道。克萊爾特別提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有薪工作,但這個總體觀察幾乎適用於所有已知人類社會。男性氣質是一種持續性的成就,而不只是一個里程碑。在許多文化中,成年儀式(通常涉及身體方面的威脅或風險)是表示男孩轉變成為男人的過程。正如美國詩人倫納德.克里格爾(Leonard Kriegel)所寫:「在所有年齡層,男性氣質都必須被贏得。」
但有可能贏得的東西,就有可能失去,所以才會脆弱。男性氣質的形成,對任何社會(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社會迅速變化時期)都是重要的文化事務。「男性氣質是一份象徵性的劇本,一個文化結構。」人類學家吉爾摩寫道;他同時也說:「真男人並不只是像蝴蝶一樣,隨著時間自然而然地從男孩子氣的蛹之中羽化;他們一定是從青春的殼當中,被別人千方百計哄騙出來,再被塑造、培養、勸告、督促成為男人。」這並不是在暗示,男人的養成只有一份藍圖。「男人必須被養成」不代表指導方法只有一套,成為「真男人」的條件會因為文化而產生極大的差異。
人類行為受到各種先天(我們在生物學上的本能)、後天(周遭文化給我們的指示)以及動力(我們的個人主動性)的驅使。人類生活中大部分的戲劇性場面,都源自這三股力量之間的張力。正如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在《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中宣稱:「我永遠不會當個服從本能的臭小子,而是一個頂天立地、自己做主的男人,而且六親不認。」
他試圖無視自身的天性──那如同雛鵝般的本能──以及對親人的社會責任,一意孤行地走自己的路。當然,他失敗了。沒人能夠擺脫生物學或文化,成為完全自主的原動力。就連受到啟蒙的現代人,骨子裡仍是動物,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取得適當的平衡。好消息是,隨著社會進步,先是文化、再來是個體動力,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的人生選擇變得更多采多姿,但我們不應該犯下科利奧蘭納斯的錯誤,認為自己能夠逃離文化。鮑梅斯特在《文化動物》(The Cultural Animal)中主張,我們是為了文化而演化:「人類是被塑造出來的──先被基因塑造,再被社會環境塑造,只為了活在文化中。」
文化扮演著特別重要的角色,將男人的精力導向正面的社會目標,尤其是教導他們照顧別人。但米德警告:「這種學來的行為很脆弱,在不再有效傳授它的社會條件下,可能會輕易消失。」我們應該聽從這個警告。
【摘文1】魚世界中的腳踏車
伊琳娜.鄧恩(Irina Dunn)宣稱:「女性需要男性,就像魚需要腳踏車。」這句話後來因為斯泰納姆而廣為人知,成為女性運動中難忘的號召,令人聯想到一個女性不需要男性的世界。「只要能夠自力更生,就能出於愛情而選擇結婚,而不只是為了經濟依賴。」斯泰納姆在2004年說道。
如今美國家庭有41%都是女性當家,其中有些是單親媽媽,但絕對不是全部;每10位妻子就有3位賺得比丈夫還多,這個比例是1981年的兩倍。大多數母親現在都從事全職工作,而雙親都從事全職工作的家庭,將近一半是母親賺得比父親多。母親也...
推薦序
【推薦序一】人類史上首波「女強男躺」的社會現象
作家/彭菊仙
敢寫這樣主題的作者可真大膽啊!站在不斷追求「女男平等」的性平浪頭上,膽敢提出如此不符主流期待、很不討好、卻很討打的呼喊:現今男性的地位江河日下,在快速銳變的社會文化結構中進退失據,岌岌可危,甚至需要外援助力才得以逆轉頹勢。
談到性別不平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之主流奮鬥方向絕對仍是「為女性而戰」,畢竟,當今女性在政經濟社會各層面的參與度仍居下風,父權主義依然隱性發威,不少女性仍必須比男性更加拚搏方能占得一席之地。男女依然同工不同酬,就拿臺灣來說,2023年,男性平均時薪是373元,女性則為318元,差距為14.7%;男性新鮮人平均薪資為3.7萬,女性僅為3.4萬,這數據亮出來,連我這三個男孩的媽也想幫女兒的爸媽們捶心肝了!甚且,世界經濟論壇於2020年發現,女性在教育、健康、經濟機會、政治賦權四大領域中的性別差距,需耗費135.6年才能追平男性。
然而,本書作者竟逆勢操作,直言不諱地點出現今男性在教育、職場、親職中節節敗退的趨向。是不是在男尊女卑時代中成長的作者,主觀上容易偏斜袒護自己的性別?身為三個男孩的父親,作者有沒有因護子心切而不自覺放大了男性困境?
還沒閱讀此書前,我曾隨口問了幾位家長朋友:「你們覺得現在的男孩比起我們這一代男性如何?」有幾個普遍的回答:
「這一代男孩比較溫柔,滿好的,但好像少了些雄性氣概,不知是好是壞。」
「這一代男孩想法很天馬行空,感覺企圖心與擔當都逐漸下降。」
我又問家裡同時有男孩和女孩的家長,對男女差異的看法,得到幾個雷同的回應:
「女孩比較樂於溝通,男孩較沒想法。」
「女孩比較會幫忙,男孩有空就打電動。」
雖然只是簡單的田野訪問,但似乎隱隱勾勒出新的男女形象:女孩朝向大人認定之正向發展的比例較高,男孩則剛好相反。當我質疑這些直觀評價過於簡單粗暴時,卻在本書讀到一個個令我驚訝的數據。
過去有句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然而,崛起的女力及與生俱來的「軟實力」,讓女性既能在家庭中擔綱溫暖的守護者,也能搖身變成能幹的女漢子,女性一雙纖纖小手竟能撐起整片天?!未來,「男難入行,女不嫁郎」會不會愈發接近現實?此外,不論在美國、韓國、日本或臺灣,尼特族、啃老族,或是中高年齡的繭居族、遊民,男性皆多於女性,不少社會學家已經注意到人類史上此波「女強男躺」的怪奇社會現象。
作者拿出雄厚的諸多證據證明:性別不平等是「雙向」的,女性透過提高學力與學歷、敦促職場友善,已經逐漸擺脫弱者的態勢,這是絕對正確的發展方向,也勢不可當,但不代表男性需要萎縮或退守。作者從生物機制、身心發展歷程、學習模式、教育方式、社會文化變遷各角度,仔細拆解男性面臨的困境並提供解救方向。
我特別推薦給家有男孩的父母及男孩們的老師,這本書能幫助你們思考如何阻擋男孩的頹勢,當然,我更期盼女性朋友也能閱讀,因為,在某些層面,如今的你們反而是強者,需要裝備新的認知,才能讓兩性都受惠,達到雙向的平衡。
【推薦序二】以「失敗男性」的身分活著
某個靠YouTube維生的人/鍾佳播
其實,一開始受邀寫推薦序的時候,我有點受寵若驚,畢竟我不是什麼知識分子,也不符合所謂文字工作者該有的樣子。但也許就是因為這層關係,我反而更適合從所謂「廢男」的角度來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概念。
我的人生中,有很長一部分都是以「失敗男性」的身分活著,而這樣的苦悶,非常難以表達,甚至連自身的「苦悶」都難以意識。因為我們往往會覺得,成敗取決於自身夠不夠努力,如果沒有獲得成功,那所有失敗的原因,合理該歸咎於自身。
本書提出了很多案例、數據,來解釋「廢男」的掙扎,不單單只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已,這是由一套包括生理、教育、社會文化及經濟結構的複雜因素所造成。
當然,我知道身為男性,在當今社會,依然相對容易獲得資源,或者可以說是比較容易「成功」;但就是因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反而容易忽略掉男性所面臨的困境。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教育改革方式,就是延遲入學。作者指出,男孩的大腦發育通常比女孩慢,這種發育差異導致男孩在自我調節、衝動控制和未來導向等方面能力較弱,從而影響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
我剛好因為求學時期曾經休學、留級,導致大學同學都比我小兩歲,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延遲入學。可能是因為這種誤打誤撞,我在大學時期學習到的知識,扎實地影響了我的一生。
但我之所以能以這麼自在地「輸」在起跑點,只是因為我很幸運地出生在一個包容我的家庭,很多人─應該說是大部分的人─不一定有這樣的運氣。
所以我覺得這份包容,應該要延伸到整個社會,畢竟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世界。
我認為傳統上對於男性的期待與框架,正是失敗男性感到痛苦的根源,這種苦悶就像是卡在鞋子裡的小石頭一樣,每走一步路,它都在用微妙的方式折磨著你。
要擺脫這種折磨,只要把鞋子脫了,然後把石頭拿出來而已,就這麼簡單。不過,若是要擺脫傳統男性框架,應該不可能這麼簡單吧?錯!其實這並不困難。我們只要每個人都對其他人更包容一點,不要用傳統意義上的成敗來評論一個人的價值,只要大家再稍微溫柔一點,一點點就好,這份包容就能延伸到整個社會。
我相信在這樣的世界,不論任何人,都可以活得再多開心一點吧。
【推薦序三】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真實男性寫照
正向心理學家、作家/劉軒
過去一年,我的Podcast節目《劉軒的How to人生學》推出了【解鎖青春情緒】系列,專注於探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在準備這個系列時,我注意到這本書,當時,它在美國引發了熱烈討論,尤其是在川普成功連任總統之後,許多學者開始探討,為什麼年輕一代,無論族裔,男性支持川普的比例會遠高於女性?
這現象並不僅限於美國,而是全球許多已開發國家都在發生的趨勢:年輕男性越來越傾向支持保守主義和右翼政策。這背後反映的,或許正是他們對自身處境的焦慮與不滿。
作者的觀察發人深省,他指出在當代社會,特別是已開發國家,年輕男性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認同危機。從教育現場男學生普遍的低成就表現,到職場上對非傳統工作的適應困難,再到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位,每一個面向都在考驗現代男性的應對能力。
兩年前,我與詹斯敦合著了《超男進化論》,希望為臺灣男性提供一些心理支持的管道。坦白說,我們起初並未抱太大期待,畢竟一本專為男性撰寫的心理成長書並不被市場看好。然而,這本書竟在全臺各地催生了35個自發性的讀書會。每週五晚上,來自不同背景的男性聚在一起,不只討論書中內容,更分享各自生命中的困惑與掙扎。到了2025年,這些讀書會預計還會擴展到東南亞。此外,我們也開辦了專為男性設計的超男訓練營,透過心理學理論,為男性創造更深度的交流空間。
一路走來,我聽到了太多男性的故事。很多人其實每天都在壓力中努力生活,卻不敢坦露自己的迷茫。這就像紐約客的一句建議:「即使迷路了,也要假裝自己知道要去哪。」這種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狀態,是許多現代男性的真實寫照。
我很高興可以看到本書的臺灣中文版上市。這本書最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只點出問題,更提出了具體的解方。雖然這些建議基於美國經驗,但對正在經歷相似轉型的臺灣社會,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對正在翻閱這本書的你,我相信你會在書中找到許多共鳴。也許是那些關於男孩教育的討論,讓你想起自己或身邊孩子的成長經歷;也許是職場轉型的分析,觸動了你對未來的焦慮;又或者是家庭角色的探討,道出了你心中未曾說出口的疑問。
而我也非常確認,本書一定會成為我們超男讀書會在2025年的重點書籍。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加入超男讀書會,與其他男性們一起交流,共同探討現代男性該如何活出自己的價值。想了解更多關於超男計畫的資訊,也歡迎造訪超男官網:chaoman.org,讓我們一同書寫屬於現代男性的新定義。
【推薦序四】我希望兒子是一名紳士
性別平權研究者/林志潔教授
當方舟文化詢問我,是否有意願讀本書並撰寫分享時,我絲毫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原因無他,我是一個少年的媽媽。我兒包包是一個早產兒,出生不到兩千克,歷經類亞斯診斷、早療、各種生長曲線落後,國中因疫情而決定自學,到如今是一個一百七十八公分的少年,這一路,為娘真是百般艱難,萬般感觸。
在讀這本書時,屢屢讓我覺得:「啊!真的!」、「沒錯,就是這樣。」例如作者提到,目前美國高等教育中,女生的學習成果遠優於男生;我任教的陽明交大科法所,每次在甄試時,都快改成「女子科技法律研究所」,女性考生在口說上的流利和書審上的用心,都遠優於男性考生。
又比如作者提到母職概念的轉變,與父親定位的模糊。過去父親在家庭中是養家者,負責主導一家事務、撐起家中經濟並提供家庭的安全網建構;但在性別平權的推動下,女性就業大增,母親也分擔了家中的經濟,甚至比父親收入還高,而社會福利制度本在補償失去薪水的男性,也逐漸變成補償和支持「失去男性」的母親。
母親的角色在當代已經多元又豐富,父親的角色卻依然卡在過去,與如今的家庭結構和平權社會格格不入,不但讓成年男性無所適從,也讓成長中的男孩,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找到可以學習的典範角色。這些男性萎靡、廢退的現況,不只在美國,在很多其他國家也一樣,這導致了廢退男性對女性的仇視、憤怒,也增長了錯誤的男子氣概,更不利於少年們的成長。
作者並非只是觀察,也提出建議,他認為少男們的前額葉發育較慢,應該有一年的緩衝期,讓男孩可以用自己的速度逐步跟上,學習同理心、克制、反省和成為一位紳士。我和先生也非常認同此概念,因此,我們曾試圖要求學校讓包包留級一年,因為包包作為早產兒,其實本應在後一學年度入學,卻變成該年級最小的孩子,我們很希望有機會能讓他多讀一次國一或小六。
但結論是無法,與國民教育的體制不合,這也是後來我們決定在疫情中,直接讓包包申請自學的原因。變相地和緩了上課年限和壓力後,包包確實健康快樂許多,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而落後的成長曲線不但追上,甚至短短三年內長高了二十幾公分,這與充分睡飽、營養充足有很大關係。
我想本書對性別研究最大的幫助在於,我們做得還不夠,因為除了培力女性之外,我們也應注意男性在平權歷程中的改變,那些屬於正面成熟的男性特質,作為一名紳士應有的教養和能量,應該要隨著平權而被珍惜,而非被打壓或忽略。謹以本段導讀期許自己,不論就一位平權推動者,或是一名母親,對少年的教育,我還需要繼續努力。
【推薦序一】人類史上首波「女強男躺」的社會現象
作家/彭菊仙
敢寫這樣主題的作者可真大膽啊!站在不斷追求「女男平等」的性平浪頭上,膽敢提出如此不符主流期待、很不討好、卻很討打的呼喊:現今男性的地位江河日下,在快速銳變的社會文化結構中進退失據,岌岌可危,甚至需要外援助力才得以逆轉頹勢。
談到性別不平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之主流奮鬥方向絕對仍是「為女性而戰」,畢竟,當今女性在政經濟社會各層面的參與度仍居下風,父權主義依然隱性發威,不少女性仍必須比男性更加拚搏方能占得一席之地。男女依然同...
作者序
【序】從擔心老爸到擔心專家
我已經擔心男人和男孩25年了。當你要養大3個男孩,就必定會有這種心情;他們現在都長大成人了。喬治(George)、布萊斯(Bryce)、卡麥隆(Cameron):我對你們的愛深得無法計量。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到現在,我有時還是會擔心你們;但我的焦慮現在已經蔓延到職場。
我是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學者,研究多半聚焦於機會的平等,或不平等。直到現在,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花在社會階級和種族的分歧,但我變得越來越擔心性別落差,而且或許和你所想的擔憂不同。我已經清楚了解到,越來越多男孩和男人,在學校、職場和家裡都過得很掙扎。我以前只需要為3個男孩(年輕男人)煩惱,現在我的擔憂延展至好幾百萬人。
但就算如此,我本來是不想寫這本書的,已經有多到數不清的人反對我寫。在目前的政治氣氛中,強調男孩和男人遇到的問題,還真是一項危險的任務。我有一位朋友是報紙專欄作家,他說:「如果能閃躲這個議題,我就一定不會去碰,這種議題只會令人痛苦。」有些人則辯稱,我這樣做會使人分心,無法繼續關注女孩和女人仍在面對的挑戰。
但我認為避而不談才是錯的。身為性別平等支持者,關於該怎麼消除男女之間的薪資落差(男人每賺100美元,女人只賺82美元),我思考了很多。正如你即將看到的,我認為這裡提供的解方,包含了更平等的育兒分配──只要同時提高父母的有薪假,就能協助達成這個目標;但我也很擔心「女高男低」的大學學歷落差──這只是教育面大型性別落差(而且越來越大)的症狀之一(每100位女性獲得學士學位,只有74個男性獲得同樣學位)。這裡我提議一個簡單但激進的改革方式:男孩在學校的起步時間,應該要比女孩晚一年。
換言之,就是重新設計職場架構,使其對女性更公平,並同時改革學校,使其對男孩更公平。
這兩個想法可以並存。我們可以對女性的權利表達熱情,也可以對脆弱的男孩和男人表達同情。
我當然不是第一個寫書討論男孩和男人的人。我追隨許多人的腳步,包括漢納.羅森(Hanna Rosin,著有《男人末日》〔The End of Men〕)、安德魯.亞羅(Andrew Yarrow,著有《男人出局》〔Man Out〕)、凱.海莫維茲(Kay Hymowitz,著有《MAN起來》〔Manning Up〕)、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尼基塔.庫隆比(Nikita Coulombe,著有《男人被打斷》〔Man, Interrupted〕)、華倫.法雷爾(Warren Farrell)和約翰.格雷(John Gray,著有《男孩危機》〔The Boy Crisis〕)。那麼我為什麼現在要寫這本書?真希望我只有一個簡單的動機。但我有6個主要理由。
第一,事情比我想得還糟糕。我知道一些頭條新聞,報導男孩在校園過得很掙扎、男人在勞動市場失去地位,父親與小孩失去親情。我本來想說,其中有些頭條或許太誇張。但我越仔細觀察,景象就越灰暗。如今大學學歷的性別落差比1970年代初期更大,但男女剛好反過來。如今大多數男性的薪資都比1979年還低,但女性薪資已經全面上漲。每5位父親中,就有1位沒跟孩子一起生活。「死於絕望」的人(自殺或藥物過量)當中,男性占了近4分之3。
第二,承受其他極度不平等處境(尤其是階級和種族)的男孩和男人掙扎得最苦。我最擔心的男孩和男人,就是位於經濟和社會階級底層的那一群。大多數男人都不是菁英,至於注定要當上菁英的男孩就更少了。1979年,高中畢業的一般美國人,每週收入等於今日的1,017美元;但現在比當時還低14%,只有881美元。
正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所言:「最高階級都由男性占據,這個事實對於底層的男性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安慰。」頂層的男性仍然飛黃騰達,但一般的男性可不是。
如果他們是黑人,那又更慘:「貧窮的非裔美國男性,每天都要面對很深的種族歧視,這種歧視存在於所有社會制度。」我的同事卡米爾.布塞特(Camille Busette)寫道。「沒有其他人口群體有如此糟糕、持續、長期的遭遇。」黑人男性不只要面對制度上的種族歧視,還得面對性別上的種族歧視,其中包括勞動市場和刑事司法體系內部的歧視。
第三,我清楚了解到男孩和男人的問題,本質上是結構性,而非個人的,但這些問題卻很少被當成結構性看待。男性遇到的問題,通常被說成是男性自己的問題;該被修正的是男性,而且一次修正一個男人或男孩。但,這種個人主義的方法是錯的。男孩在學校落後,是因為教育體系的結構使他們處於劣勢。男人在勞動市場痛苦掙扎,是因為經濟轉型讓傳統的男性工作消失。父親無所適從,是因為「一家之主」這個文化角色已經被掏空。男性的委靡並不是大規模心理崩潰的結果,而是深度結構性挑戰的後果。
「當我越深入思考男性失去的事物──公共生活中的有用角色、賺取像樣且可靠的薪資的方式、家人的感激、文化中的尊敬對待,」女性主義作家蘇珊.法露迪(Susan Faludi)在1999年的著作《僵硬》(Stiffed)中寫道:「我就越覺得,二十世紀末期男性的地位,跟中世紀女性出奇地相似。」
第四,我驚訝地發現,許多社會政策介入(包括一些最受吹捧的)都沒有幫到男孩和男人。第一個吸引我目光的,是密西根州卡拉馬祖市的一項大學學費全免計畫。根據評估團隊表示:「在完成大學學業方面,女性有非常大的收穫(增加了將近50%),但男性似乎完全沒受益。」這還真是驚人的發現。
大學學費全免,對男性居然完全沒影響。但沒想到,還有數十個計畫只對女孩和女性有益,而男孩和男性沒受益:德州沃斯堡市的一項學生輔導計畫、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的一項選校計畫,以及紐約市一項提升低薪人士所得的計畫,諸如此類。這些介入措施在幫助男孩或男人時徹底失敗,但這樣的失敗卻被正面的平均成果(因為女孩或女人得到正面的影響)淡化。單獨來看,這種性別落差或許只是某個特定措施中的偶然現象;但是,這是反覆出現的模式,所以許多男孩和男人不但掙扎度日,也很少受到政策介入的幫助。
第五,性和性別議題上出現了政治僵局。雙方都陷入意識形態上的立場,不敢做出真正的改變。進步派拒絕承認「重大的性別不平等可能是雙向的」,並很快就替男性問題貼標籤,說這些是「有害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的症狀之一。保守派顯然更能感受到男孩和男人的掙扎,但他們只是想找個正當理由,倒轉時間並恢復傳統的性別角色。左派告訴男人:「要更像你的姊妹。」右派則說:「要更像你的父親。」這兩種祈願都沒有幫助。我們需要的是「對於男子氣概的正面眼光」,能與性別平等共存。身為文化戰爭中的拒絕參戰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我希望能提供一種對於男孩和男人境況的評估,進而吸引到廣泛的支持。
第六,身為政策專家,我認為自己有資格提供一些正面的構想來處理這些問題,而不只是覺得惋惜,我已經乾著急夠久了。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三個領域,我都提供了務實且有證據的解方,幫助那些最掙扎的男孩和男人(坦白一點可能比較好,我的重點在於順性別異性戀男性面臨的挑戰,他們占全體男性的95%)。
在第一部中,我提出男性萎靡的證據,說明有多少男孩和男人正在學校(第一章)、勞動市場(第二章)和家庭生活中(第三章)掙扎。第二部當中,我會強調黑人男孩和男人面臨的雙重劣勢,他們因為性別化種族歧視而受苦(第四章),而經濟階級底層的男孩和男人也面臨同樣的劣勢(第五章)。我也會提出越來越多證據,證實許多政策介入對男孩和男人沒有奏效(第六章)。第三部中,我回答性別差異的疑問,主張先天和後天一樣重要(第七章)。
在第四部,我描述我們的政治僵局,說明政治人物並沒有挺身面對這個挑戰,反而還讓事情更糟糕。進步左派無視對於男孩和男人的合理擔心,還把男子氣概當成一種病(第八章)。民粹主義的右派則將男性的無所適從當成武器,並提供錯誤的承諾(第九章)。對於黨派來說,不是對女性開戰,就是對男性開戰。最後,在第五部當中,我提供一些解方。我很具體地提議教育體系應對男性友善(第十章);幫助男人轉行到健康、教育、行政和讀寫(這四個領域簡稱「HEAL」)等成長中的領域(第十一章);以及支撐「父親」這個獨立的社會制度(第十二章)。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寫道:「男人永遠沒有念頭去寫書探討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但那是1949年。現在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急需關注。我們必須幫助男人適應近幾十年來的劇烈改變,而不是要求他們不當男人。在這個後女性主義的世界,我們需要有利於社會的男子氣概,而且非常迫切。
【序】從擔心老爸到擔心專家
我已經擔心男人和男孩25年了。當你要養大3個男孩,就必定會有這種心情;他們現在都長大成人了。喬治(George)、布萊斯(Bryce)、卡麥隆(Cameron):我對你們的愛深得無法計量。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到現在,我有時還是會擔心你們;但我的焦慮現在已經蔓延到職場。
我是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學者,研究多半聚焦於機會的平等,或不平等。直到現在,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花在社會階級和種族的分歧,但我變得越來越擔心性別落差,而且或許和你所想的擔憂不同。我已經清楚了解到,越來越多男孩...
目錄
推薦序一 人類史上首波「女強男躺」的社會現象/彭菊仙
推薦序二 以「失敗男性」的身分活著/鍾佳播
推薦序三 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真實男性寫照/劉軒
推薦序四 我希望兒子是一名紳士/林志潔教授
序 從擔心老爸到擔心專家
第一部 男性萎靡
第一章 女孩得第一:男孩學業落後
第二章 男性勞工好憂鬱:男性失去勞動市場地位
第三章 無所適從的老爸:父親失去傳統家庭角色
第二部 雙重劣勢
第四章 德懷特的眼鏡:黑人男孩和男性面臨的劇烈挑戰
第五章 階級天花板:貧窮男孩和男性正在受苦
第六章 無人聞問:政策沒有幫到男孩和男人
第三部 生物學與文化
第七章 養成男人:先天和後天一樣重要
第四部 政治僵局
第八章 進步派的盲目:政治左翼在否定現實
第九章 保守派的怒火:政治右翼想倒轉時間
第五部 我們能怎麼做
第十章 為男孩披上紅衫:男孩必須在教室多待一年
第十一章 男人可以HEAL:讓男人走進未來的職場
第十二章 新老爸:父親這個獨立社會制度
後記
致謝
推薦序一 人類史上首波「女強男躺」的社會現象/彭菊仙
推薦序二 以「失敗男性」的身分活著/鍾佳播
推薦序三 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真實男性寫照/劉軒
推薦序四 我希望兒子是一名紳士/林志潔教授
序 從擔心老爸到擔心專家
第一部 男性萎靡
第一章 女孩得第一:男孩學業落後
第二章 男性勞工好憂鬱:男性失去勞動市場地位
第三章 無所適從的老爸:父親失去傳統家庭角色
第二部 雙重劣勢
第四章 德懷特的眼鏡:黑人男孩和男性面臨的劇烈挑戰
第五章 階級天花板:貧窮男孩和男性正在受苦
第六章 無人聞問:政策沒有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