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15位哈佛商學院名師,分享自己的經歷與省思,篇篇精彩、發人深省。不必踏進名校,你也可以親炙名師的經典演說。
◎ 從管理自我到領導他人;從人生視野到處世原則,內容多元豐富。無論是準備踏出校園、初入職場,還是晉升主管,甚至是爬上職場頂端當上執行長,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與抉擇情境,這些故事都可以給你極富深意的提醒。
◎ 一段真誠的分享,將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可能是一次瀕死獲救的登山、一場看不到聽眾的演講、一次痛苦的裁員決策……。
離開校園多年後,文憑、理論都不再重要。
面對困難的抉擇時,我總會想起那一席話,
讓我重新看見人生中該有的勇敢、價值、無限的可能…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
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學生七嘴八舌爭相發言的情景,
只有任課教授對台下這群菁英學生,說一段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而這每一個故事,都可能
成為你一生中面臨困難抉擇時的重要指引
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
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
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 無論你多麼熱愛工作,工作都不會愛你。
‧ 不需要保有自我,但必須做到表裡如一。
‧ 當好運降臨在妳身上,別忘了也造福他人。
‧ 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
‧ 問問自己,員工勤奮工作,是因為擔心考績不好、或怕被你羞辱嗎?
‧ 晉升執行長之後,再也得不到兩樣東西:粗茶淡飯和肺腑之言。
15位名師最溫暖動人的分享
這是你不必走過跌撞的人生路,也能領受的智者風景
本書共分為四部。
第一部為「開拓視野」。一場只能憑著兩隻露出來的腳和羽毛的鳥類標本來作答的動物學期末考,跟你的人生決策有什麼關係?登山遇難獲救的瀕死經驗,如何徹底改變一位大學教授的人生觀?
第二部為「管理自我」。為什麼一句閒聊居然讓一間營業所關門大吉,嚇壞了菜鳥執行長?還沒戴上畢業方帽,為什麼教授就苦口婆心勸告你:若是收到校友會邀請函,千萬別去!
第三部為「領導他人」。一個大學時代熱衷籃球、總在教室最後一排打瞌睡的學生,為何成了哈佛商學院人人聞之色變的嚴格教授?當上主管後,你是否為了控管風險、確保績效,變成以恐嚇威權壓制員工創意的暴君?
第四部為「建立原則」。考高分、進哈佛、拿獎學金,真的就能保證數十年後的成就嗎?當金融崩潰,華爾街金童變身過街老鼠的時刻,管理者該如何省思自己所學所為?
作者簡介:
戴西.魏德蔓(Daisy Wademan)
1996年畢業於布朗大學歷史系,2002年獲哈佛企管碩士。就讀企管研究所以前,曾在摩根大通證券公司(J. P. Morgan & Company)投資業務及商業放款部門任職四年。生於紐約,長於紐約,本書是她的首部作品。
譯者簡介:
譚家瑜
自由譯者,譯作題材不拘,計有《創意成真》、《小腳與西服》、《夢憶非洲》、《醫院裡的哲學家》、《漫步在海邊》、《挑戰大師》、《日產反敗為勝》、《心中的天使》、《植物的療癒力量》、《幸福工作法則》、《改變世界的6℃》、《崩裂的天空》等數十本。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宋學仁(前高盛集團亞洲區副董事長)
吳思華(政治大學校長)
洪茂蔚(台大講座教授)
李家同(清大榮譽講座教授)
策略的人生
吳思華
這本書裡的哈佛教授都活得很精采,有攀登上喜馬拉雅山挑戰極限的冒險王,有轉戰跨國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實踐家,若是與書中十五篇精采故事比較起來,我的人生歷程相對平凡,沒有太多事情可以和大家分享,但因教授管理課程多年,深深感到管理學是一門經過百年錘鍊與考驗發展出來的工具和方法,學了這門有用的工具,若能適當運用,也可以發生很大的效果。
我在拙作《策略九說》中提到企業策略的哲學觀,拿來用在人生,也可見互通的巧妙。
「企業的成敗,一部分來自策略決策者精明的算計,一部分來自本身長期的執著與努力,還有一部分則決定於天命。精於算計、執著於理想、接受命運的安排,是企業經營的重要準則。」(摘自吳思華《策略九說》,臉譜出版)。
上面這段話中,「企業」兩字換成「人生」也很適用,算計、執著與命定在我看來缺一不可,短期、階段 性目標需要精確算計,例如打算明年考上研究所,就得有效管理時間,按部就班執行;中、長程的人生抉擇則需要執著,例如事業上的決策,要堅持自己的興趣與理想;至於在命定這方面,看的就是大環境,例如我的同輩朋友,很多都受到台灣大環境進步的福蔭,各擁一片天,都不是強求來的。
追求成長與利潤是企業的天職,但我期許上我「策略學」的學生,以及每位讀者,將策略用在人生時,要有更寬宏的氣度,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換句話說,除了熟悉工具和方法,更要用在適當的地方,也就是要有一份屬於你自己的終極關懷和價值理念。
教書至今超過二十個年頭,指導了不同世代的畢業生。這些年我教企管系大四的「企業政策」課程,和這本書描述的哈佛傳統一樣,我也有個習慣,在學期最後一堂課開放同學討論一些人生和策略的課題。我會發給學生一份名為「策略的人生」問卷,請學生活用我課堂上講過的論點,分組討論,再做五分鐘報告。或許你的主修不是管理學,或許你已離開校園多年,「策略的人生」應該都對你有所幫助,我很願意和讀者分享以下這幾個問題。
一、人生的盤點:你認為自己在專業技能、廣博知識與人際關係各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成果或挫折?這些成就對未來的發展有何影響?
二、人生的未來:
1.算計的人生:在學業、事業、家庭各方面,你追求的是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與歷程為何?
2.執著的人生:在人生歷程中,面對各種不同的誘惑或挫折時,你認為不變的堅持應該是什麼?
3.隨緣的人生:在人生歷程中,你認為在「命運與努力」、「過程與結果」間應如何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
三、人生的終極目標:人生追求的是什麼?請為「幸福」、「快樂」或「成就」下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定義。
不斷充實自己的內涵,不限定自己的角色,碰到機會要把握,大方向掌穩,只要大環境不太糟,成就可期。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
挑戰人生,登峰造極
洪茂蔚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曾說過「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人生不經思省,不如省得此生)。透過每日反省思考,淬煉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累積人生中的寶貴經驗。但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實難以完全親身體驗所有的事情,此時就更需要家人、好友、同事,或是一本好書來相伴。
本書搜羅十五位哈佛管理專家人生中的精采片段,有感人的勵志小故事、有語帶玄機的智慧箴言,更有對於這些未來管理界佼佼者耳提面命的叮嚀——在追尋夢想的同時,別忘了自己心中那把尺,勿隨波逐流、迷失方向。篇篇深入人心,期盼這些文章能啟發大家不同的想像空間,並從中思考生命的價值所在。
本書從個人如何與世界為「舞」的觀念做為開頭,強調如何在公、私生活中取得平衡點,優游於其中仍樂此不疲。如同翟庫馬教授因著山難事件而領悟到「凡事放輕鬆」的人生觀,更認清自己在世界上所佔的優勢地位,將成功視為一種幸運,所以在好運來到時,就必須以感恩、謙卑的心來迎接所繼起的責任;而麥可羅教授則鼓勵人們在做決策之前,應先徹底翻出自己過去舊有的框框,了解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進而做出最睿智的判斷。
我一直覺得,人生就這樣短短數十載,不好好利用實在可惜,但往往在求學時期就因著父母的期望、社會既有的觀點,在讀書、升學與補習奔波中逐漸埋沒了原有的潛能與才華,待走入職場後卻又隨著社會某些扭曲的價值觀而左右,終於失去了鬥志。
其實,每個人都有夢想,有人會朝夢想前進,有人卻怯步了。曾有人說,「行動是夢想的開始」,一個人有夢想是最幸福的,少了夢想的人就如同一個枯乾的軀體、了無生氣,但是有了夢想卻沒有行動就只是紙上談兵、毫無意義。我很喜歡一段話(可能我的學生也都曾聽我說過),這段話也影響我極深:
"Listen to the little voice from within. Your life's dreams won't be left unfulfilled."
你如果靜下來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並朝著夢想前進,會得到什麼?你如果不去理會你的夢想、甚至放棄它,會得到什麼?這本書或許能夠為你解答。
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細細品嘗,事情的挫敗、不順遂,其實只是為了創造下一個機會的開始,不是為了打擊你,只須等待適當時機。各位,懷抱你的夢想、靜下心來好好思想這些管理大師的人生哲學吧!你將會發現,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美好的。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我從不做生涯規劃
李家同
《天下雜誌》要出一本書,書中全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現身說法,說他們自己的故事。《天下雜誌》也請我寫一篇文章,講講我的故事,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一生也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遭遇,我想了半天,決定寫一個我的特色:我從不立志,也不做什麼人生規劃。
我很小的時候,有過志向,那時最想做的是當警察,因為警察的制服很漂亮,在街上一副很神氣的樣子。再長幾歲,我就不再立志了。因為我從小就發現一點點立志沒有什麼用,如果我立志做一個非常普通的人,那個志願一定可以達到,我在小學的時候,就發現要有非常大的成就,絕非易事,只有少數人會表現得非常傑出,我何必立志去做偉大的科學家或是文學家呢?也虧得如此,我現在已是快七十歲的老頭了,如果當年曾經立志要出人頭地,現在是要宣布失敗的時間了。
我不但沒有立過大志,也從未分析過我的興趣,說實話,我從來不知道最適合我的工作是什麼,我念中學的時候,沒有生涯規劃這個玩意兒,更沒有興趣分析這一門。回想起來,沒有做這種分析,我也沒有蒙受太大的損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事實上是不太可能知道興趣之所在的。
舉一個例,我當年念電機,是因為對無線電有興趣,不懂電磁波是怎麼一回事,等到念了電機系,才知道念電機必須數學非常好,電磁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數學不好,休想搞懂電磁波。很多同學在高中時數學考得不錯,就以為他將來可以念數學,其實大學的數學非常抽象,很少中學生在中學的時候,就能了解數學系念的是什麼東西。
有的時候,我們即使非常清楚地知道興趣何在,也用不上。舉例來說,很多人喜歡寫作,但是誰能靠寫作為生呢?
我雖然不做生涯規劃,卻有一個好處,總把目前的工作做好,我認為這樣就夠了,做學生的時候,我好好地念書,這使得我比較輕鬆地拿到了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以後,我沒有四處找事,第一個單位給我一個工作,我就去做了。那個工作是要做研究的,我就全力以赴,使我在研究上開始小有名氣。當時我在美國,幾乎所有在美國的留學生都不肯回國工作,理由很簡單,當時國內的環境太差,和美國沒得比。我回國以前毫無規劃,只知道我喜歡替中國人做事。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回國以後,在清華大學的幾十年內,我的學術聲望提高了很多,如果我留在美國,決不會有現在的學術聲望。
我做暨南大學校長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可以做很久,沒有想到,沒幾個月就鞠躬下台了,這也是無法規劃的事,但是我也無所謂,我現在是一個陽春教授,就全心全意地將書教好,我從來沒有料到,可以在短短幾年內,學了不少新學問。
總結一句話,生涯是很難規劃的,我們通常會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抓緊機會,將目前的工作做好,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出人頭地矣。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校友推薦
我在哈佛商學院的最後一堂課
宋學仁
一九八二年五月,我在哈佛商學院的最後一堂課,情景歷歷,彷彿昨日。課程是貨幣與資本市場。華倫教授會以個人經歷為例,臨別贈言。
對即將畢業的準哈佛企管碩士,這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之一。通過層層考驗,已證明你是一流人才。每人有五個高薪工作機會。這個世界等待被你征服。世界五百大企業中,有12%的執行長是在這一群人中產生。你自覺比天下大多數人優秀,走在路上會有幻覺,以為大家都在注視你。自信滿滿,何需贈言。
華倫教授理論與實務並重,是大師級人物。他緩緩開始他的經歷:二次大戰後順利完成博士學位。戰後機會多,競爭少,一帆風順。很早就有終身教職。游走華爾街及哈佛,成就不凡。後來遭受一些事業及個人挫折,忽然能醒覺:自己的成功有部分歸因於機運。過去十年來,被他否決終身教職的申請者,才華可能在他之上。時代不停進步,唯有努力不懈,努力做一個更好的人。他的態度誠懇,印象格外深刻。
畢業後,我開始了二十多年的金融生涯。先做交易員,在香港、倫敦、東京及雪梨從事套利、套匯。後改行公司理財,協助企業上市、分析及併購。身為少數民族在國際機構任職,學校所學的知識及觀念,幫助甚大,但受益更多的,則是如華倫教授的贈言。過去十年,投資銀行在亞洲風起雲湧,吸引各方人才。每年我看著新進人員的履歷表,個個出類拔萃,深自慶幸早生多年,不然何以和這一代青年競爭?回想起華倫教授所言,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本書共收錄了十五位教授的臨別贈言。正如同書名所指:記得你是誰。哈佛商學院除了希望訓練出一流的執行長外,也希望造就更好的人;對自己、對周圍的人、對社會、對世界有貢獻的人。我身受這些教誨之恩,故撰文推薦。
(本文作者為前高盛集團亞洲區副董事長)
媒體推薦:
★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
★博客來年度百大
★誠品書店年度暢銷熱賣
名人推薦:宋學仁(前高盛集團亞洲區副董事長)
吳思華(政治大學校長)
洪茂蔚(台大講座教授)
李家同(清大榮譽講座教授)
策略的人生
吳思華
這本書裡的哈佛教授都活得很精采,有攀登上喜馬拉雅山挑戰極限的冒險王,有轉戰跨國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實踐家,若是與書中十五篇精采故事比較起來,我的人生歷程相對平凡,沒有太多事情可以和大家分享,但因教授管理課程多年,深深感到管理學是一門經過百年錘鍊與考驗發展出來的工具和方法,學了這門有用的工具,若能適當運用,也可以發生很大的效果。
我在拙作《策略九說》...
章節試閱
有時,人生就像場荒謬的考試
要抓住眼前機會有所作為,實在需要勇氣——勇於抗拒別人製造的喧囂與狂熱,勇於藉助科技開發種種可以創造永恆價值的新商務模式。想做到這點,還要發揮個人的毅力、操守、自信、企圖心,以及認真從正面改造世界的欲望。這對任何冀望在不夠明確、甚至極不明確的情況下謀取機會完成決策的人來說,都是艱鉅的任務。
由此觀之,在網路時代開創某個企業或事業所要面臨的挑戰,也跟其他時代的創業情況完全一樣——只多不少。今日商場變化速度之猛烈尤甚於五年以前,世界也變得更加混亂與茫然。穩定不變的決策即使曾經存在過,現在也只能視為一種空想。
每次提到這些挑戰,我就時常想起我讀哈佛大學時的一場期末考經驗,下面就跟各位分享這段頗富戲劇效果的陳年往事。
動物學期末測驗
我曾在大二下學期莫名其妙修了一門動物學。當初為何幹這種事,我也不清楚,因為我對這個學科沒什麼特殊興趣,只是一向很喜歡拇指與其他四指對生、尾巴捲成一圈的狐猴,還有另外幾種靈長類動物。不過,我倒是知道我這輩子只打算稍事涉獵或完全不碰生命科學,既然動物學還算有趣,我乾脆隨隨便便把它列入選修,達到學校當時的修課規定就行啦。
期末考時,這門課的測驗方法有點古怪。學生魚貫走入當時學校最大的一間考場,也就是紀念堂的交誼廳(現已改做新生餐廳)。這間蓋得像天主堂的大廳四面都是木板牆,部分建材為磚石,是為了紀念南北戰爭時期陣亡的師生而建造。大廳這頭有座能容納一千多人的圓形劇場,那頭則是面積好比足球場、從這片牆到那片牆之間全長可以排好五百張大桌的餐廳。以那時的標準來看,這地方大得讓人很不自在,除了偶爾舉行校友晚會,只有兩種活動用得到:一是歡迎沒見過社交大場面的膽怯新鮮人初次參加校園提供的一系列無聊課外活動;一是拿來考試。
負責監考的傢伙是個大肥仔,我們只知道他叫「監考博士」。謠傳監考博士是位老研究生,還被戲稱為「G17」,意思是十七年前他就進了博士班,至今還沒完成論文。得天獨厚、前途無量的大學部學生就成了監考博士的眼中釘,無法討他歡心。
詭異的考題
監考博士跟一大群考生保持距離,透過一具震耳欲聾、連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用了也要得意萬分的擴音裝置,通知大家考試何時開始與結束,藉此鞏固他的權威感。他會握住一根長長的金屬支架頂端,對著一根長得像一九三○年代那種早期收音機麥克風的玩意兒講話,當然也用同樣的擴音器「好心」提醒大家考試過了多少時間。這些提示的次數實在太多,音量也實在太大,以至於他一發聲,立刻引來陣陣痛苦的哀嚎。
在這種地方考動物學,感覺特別詭異,因為修那門課的學生不過二十來位,只佔用了這間大考場的兩張短桌。就在考試即將開始,監考博士也準備對著麥克風喊出第一聲號令之際,我們的研究生助教帶著平常那副心不在焉、蓬頭垢面的調調,推著一輛上頭好像擺著一隻大鳥標本的手推車穿過考場一扇側門。我說「好像」,是因為那隻站得直挺挺的大鳥從腦袋到接近羽毛末端處都被一只麻布袋罩住。
兩條鳥腿和一小撮羽毛
這位研究生助教無疑是監考博士的最佳拍檔,只見他將手推車送到我們這張桌子旁邊,用蚊子似的聲音宣布:「這是你們期末考的題目。」大家聞言立刻發出一陣惶亂的呼號,發愁得快要抓狂。這時他又宣布:考生在作答的時候,要運用這學期學到的知識,儘量以專家口氣描述這座標本的特徵,並根據眼前線索推斷這隻鳥的遷徙模式、日常食物、交配習性、溝通方式、群居本能,最好也把牠的屬名和種名交代一下。考試時間跟往常一樣是四小時,我們可以近距離觀察標本,唯一條件是:不能拿掉麻布袋。
這點實在不合情理。為了證明一整學期課都沒有白上,我們除了看得見這隻標本的兩條細腿、固定在基座上的一對爪子、垂在麻袋邊那幾根大約一吋長的羽毛,什麼線索也沒有。當然,我們還是可以測量那隻鳥大概的體積和形狀,但這麼做依然無助於抒解焦慮情緒,因為我們還得花四個小時針對這隻既看不清楚也難以分類的動物寫篇評論。大家儘管慌了手腳,仍舊老老實實開始仔細端詳那隻大鳥。
考試進行了約一小時後,多數人都在猛搖筆桿寫下個人觀察心得和結論,有位同學卻揀在這時候大發雷霆。由於這老兄平常性子很急,所以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拖了一個鐘頭才發飆。反正他就這麼忽然從椅子上跳起來,衝著監考的研究生助教破口大罵:「這種考試真過分!簡直是侮辱人!我不考了!」那位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的研究生助教只是滿頭霧水看著他,這位同學則是繼續咆哮,口沫橫飛地說這學期在課堂上看了幾百個標本、在布滿灰塵的實驗室裡花了多少個小時做作業、他父母花了多少鈔票替這門課付學費等等。有人認為應該約束一下這傢伙,於是監考博士數度拿起麥克風,從考場彼端以魔音穿腦的高分貝勒令他停止干擾,研究生助教則以驚人毅力嚴守立場,態度冷靜地說道:「這是你的期末考,回去寫考卷!」
目睹這場突發狀況愈演愈烈,我才警覺除非有人當場擺平,否則沒人會再多寫一個字,因為大家都在聚精會神看好戲。這位同學不肯退讓,反而大聲宣布:對他來說,考試已經結束;他不打算交卷;如果他得到很爛的分數,就要控告學校。接著又說,他要把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這時,研究生助教和費了好大勁兒才走過來的監考博士雙雙站到他面前,異口同聲要求他坐下。他拒絕聽人使喚,他們又吆喝他坐下,他就乾脆披上夾克準備離開。他們扯著嗓門再命令他坐下,他竟頭也不回朝大門走去。
研究生助教氣得滿臉通紅,對著考場那頭嚷著:「你以為你是誰啊?憑什麼耍大牌?」
這位同學的反應是:猛然一轉身,舉起一隻腳,將褲管拉到膝蓋處,仿照我們看到的標本只把一截小腿露給研究生助教看,然後衝著他吼了回去:「我不知道!你告訴我!」
說完就揚長而去。
具備堅定的信心
這或許是個不太正經,也不大成熟的小故事,但我告訴各位的用意,卻是想傳遞一個非常嚴肅的訊息。
人生或事業變幻無常,也無法保證能有一定的結果。我們常在資料不足或錯誤的情況下做決 定——通常是關鍵而危險的決定,世界上也充滿各種擾亂情緒的噪音,讓人無法專心完成手邊工作。
要在極不確定和劇烈變動的局面下——這是所有商界人士愈來愈常遭遇的情況——為某個企業或事業勾勒發展路線,正如同要你們在考卷上描述一隻無法辨認形體的鳥類標本。除了運用過去的知識、經驗和直覺,所能依靠的資訊極少,阻擋視線的因素卻很多。生活和事業中的創造行動,都得依靠勇氣和信心去完成。尋找各種理由不去求創新、不去做決定、不去起而行,往往活得比較輕鬆;衝出考場或安於現狀,也比較容易辦到。但要改變現狀,則要對自己的智慧、能力、操守懷抱信心。操守就是心中那根重要的指南針,它會從企業、經濟、道德及倫理各個層面告訴你們什麼是對的。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們會遇到種種可以贏得大好前途與機會、但不太確定最佳行進路線的狀況,也會經常面臨類似那場期末考的難題,你們必須運用身邊少許資料做判斷、下結論。一旦發生這情形,就要發揮勇氣和信心——對自己的才賦有信心、對事業夥伴的才幹有信心、對創新的潛力有信心、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機會有信心。
最後,我只想給各位一句簡單的訓勉:保持自信。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浪費大好時機,也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別去理會身邊的噪音,拒絕接受別人的煽動。鼓起勇氣循序漸進,忠於自己熱愛的事物,遵守個人的是非標準,思考自身和人類的處境,然後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第二章
有時,人生就像場荒謬的考試
要抓住眼前機會有所作為,實在需要勇氣——勇於抗拒別人製造的喧囂與狂熱,勇於藉助科技開發種種可以創造永恆價值的新商務模式。想做到這點,還要發揮個人的毅力、操守、自信、企圖心,以及認真從正面改造世界的欲望。這對任何冀望在不夠明確、甚至極不明確的情況下謀取機會完成決策的人來說,都是艱鉅的任務。
由此觀之,在網路時代開創某個企業或事業所要面臨的挑戰,也跟其他時代的創業情況完全一樣——只多不少。今日商場變化速度之猛烈尤甚於五年以前,世界也變得更加混亂與茫然。穩定不變的...
作者序
話說從頭
我蓋上筆套,雙手托腮,傾身坐定,心中熱切期待著下一刻的來臨。
時間是我就讀哈佛商學院第三學期最後一天。坦白說,前幾個月我過得不是挺順——活到二十七歲的我生平頭一遭嘗到經濟拮据的況味。為了謀份差事,校內舉辦的企業徵才說明會我幾乎每場都到,現場那幾名稀稀落落的招募人員先是眉飛色舞地介紹他們工作的地方有多棒,隨即又說他們才正準備申請暑期實習,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另一方面,我又不想重回老東家的懷抱,那家公司最近剛被併購,早已陸續請員工走路。
當學期接近尾聲,我卻陷入天人交戰。雖然心裡明白我很幸運,也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求學時間較長,受過高等教育,交到一群摯友——心存感激,但還是不由自主地感到憂心忡忡和些許恐懼。我懶得思索畢業在即的我將要如何償還已經高達六位數字的助學貸款,總是迫切渴望有人領我坐到餐桌前,為我斟上一杯咖啡,然後和顏悅色、語氣堅定地告訴我,一切都會否極泰來。我開始懷疑本身的能力和志趣,不知自己究竟適不適合走入商界。為了繼續邁向個人選擇的職業生涯,我當然需要一份工作,但也需要重拾一些信心,肯定我在商場上的領導潛力,更需要再度獲得鼓勵和啟發。
正因如此,我才迫不及待坐在椅子上等著教授開口。
猶如學校每一科的最後一節課,這堂課也瀰漫著一股異樣氣氛。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典型上課情景——教授每拋出一個問題,就有二十人舉手,學生們你來我往,七嘴八舌,爭相發言,並以個案當事人自居,逐步將各類意見攤開討論。今天,教授在摘述課業重點和講解期末考形式的過程中,始終未在黑板寫下隻字片語。教室裡坐著百來位學生,大家抄好筆記,收起紙張,關上隨身電腦,便一一保持安靜,因為課還沒結束。在這最後幾分鐘,老師將對同學傾訴自己的人生經歷,還要對我們曉以大義,提出諍言。
那是哈佛的傳統,我進研究所頭兩學期便已聽過十來篇這樣的結業辭,起先覺得意外,後來就沈醉其中。那些教授提到自己面對過哪些挑戰、成就與過失;他們也曾和我一樣經歷過不少壓力沈重、大惑不解的時刻。我還聽到一些趣聞軼事、透過多年反省的深刻見地、讓同學熱淚盈眶的感人故事。有位教授一派輕鬆倚著講桌,一面用精密的PowerPoint軟體放映幻燈片,一面以充滿自信的口吻侃侃而談;另一位教授聳著肩膀在教室裡踱來踱去,手中還抓著一張寫在黃色活頁紙上的小抄。有幾名教授說著說著心思就飄遠了,彷彿也跟我們一樣初次耳聞自己的往事;有些教授講起話來漫不經心,不時吐幾個幽默笑話。所有談話內容無一雷同,差異之大不亞於敘事者本人的個性。然而,那些故事又有一貫的主題,都在說明身為領導人應當如何創造更美好的優質生活。
每次聽完演講,我總要花好幾天時間反覆咀嚼箇中意涵。當我聽見同窗們在校內餐廳享用午餐和在校外酒吧暢飲啤酒之際依然再三複誦那些故事,就知道他們也深受感召。在這十二月的冬日裡,當我坐在教室等著教授打開話匣那一刻,心裡不禁好奇:光聽一個故事,是否就能讓我重新振作?聽過十來個精采閱歷以後,可能帶給我或其他人什麼樣的影響?驟然之間,有個主意在我腦中閃現。
我想,應該有人好好把這些故事寫下來。
在頂著傾盆大雨參加畢業典禮之前,我已著手進行這項工作。一年半後,終於完成此書,其中收錄了多位哈佛商學院教授披露的十五則獨特生活教訓,有些教授是我的授課老師,所有教授都是培育領導能力的專家。
這些文章的靈感雖然都來自正處於某個特殊人生階段的MBA年輕學子們從課堂裡聽到的諄諄教誨,但也適用於一心想要增進個人領導才華,或在面對一份充滿挑戰的職業之時渴望尋求某種指引的讀者。(無論你是第一天向工作崗位報到,還是已經擁有個人專屬辦公室,都需要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鼓勵。)所有故事重點都在強調企業領導能力,但也能夠激發各種場合——醫院、教室、公司或家庭——領導人的高昂鬥志。
我趁著炎熱的暑假逐一拜會列位教授,向他們提出寫作構想。書中挑選的故事都是讓我感受特別深刻,或帶給同學極大影響的題材,有些則出自我所崇拜的幾位恩師,他們提供的觀念及忠告正好符合本書的精神。成書之前,我捨棄以錄音、抄寫方式記下他們最後一堂課的講話內容,而是先進行個人訪談,再與每位教授通力合作,將他們敘述的概念和主題從口語「轉化」為文字。一位做過記者的教授從頭到尾親自下筆,另一位教授的文字素材則由三位過去的門生代為捉刀。
當我看著那些手稿逐步成形,才發現每篇文章的主題——全都繞著個人領導能力的概念打轉——雖然互有關聯與重疊,但也無從分類,就像錯綜複雜的人間百態。不過,在持續進行寫作期間,我仍然刻意把它們分成獨立的四大類,並據此安排書寫順序。
在「開拓視野」這部分,教授們談到如何思考個人在世界上的定位。翟庫馬教授對於幸運的真諦,以及人為什麼應當「享受和歌頌自己的生活」做了一番詮釋;雷波特教授透過有趣的小故事幫助大家在困惑和懷疑的時刻找到自信;邰德洛教授探討在工作中「保有自我」的真實含意;麥可羅教授建議大家在放眼未來以前,必先了解自己的過去。
「管理自我」這部分可為正在進行生涯規劃的人提供若干兼顧策略和心理層面的技巧與方法。寇夫曼教授談到我們在攀爬事業階梯時將會遇到哪些陷阱;貝爾教授指點大家如何不畏艱難,勇於冒險;孔安教授帶領大家認識不完整、不完美的自我;侃特教授描述她如何藉著自比為某位好萊塢巨星的方式完成了一席響亮清晰的電話演說。
在「領導他人」這部分,每位教授都提到我們應當如何鞭策、鼓勵、了解與自己共事的人。波恩教授一針見血提醒大家,職業無貴賤,完全繫於個人選擇;傅蕾教授主張,要求嚴格就是幫助別人——無論在球場或職場都不例外;巴特勒教授談到如何善用員工熱忱與才華,讓他們能夠勤奮工作;狄隆教授描述如何每天對周遭同事發揮正面影響力。
有三位教授在「建立原則」這部分剖析「做得好」和「做得對」的意義,以及事業與良知應當並行不悖的原因。賴林教授闡述賽車和領導能力的關係;諾瑞亞教授提出一項維護個人操守的獨特方法;柯拉克教授期勉大家「別忘了你是誰」,讓人產生勇往直前的動力。
讀者在翻閱每個篇章時,都會聽到別具一格的真知灼見。每位教授傾吐的故事分別透露了不同的個性、背景、訊息和作風,有些意見能立即攫獲讀者的心,一語道中讀者眼前的處境和過往的經歷;有些可能觸及讀者無法苟同的觀點,或不費吹灰之力即能理解的領導問題。許多訓誡讀者從未聽過;有些則可能是各位早就得知,卻已拋諸腦後的忠告。
但願讀者在掩卷之餘,能從本書得到意想不到的豐盛收穫,並在傾聽這些彼此殊異的由衷之言時能夠自問:作為領導人的意義何在?也希望讀者和我一樣能從這些故事當中深獲啟發。
話說從頭
我蓋上筆套,雙手托腮,傾身坐定,心中熱切期待著下一刻的來臨。
時間是我就讀哈佛商學院第三學期最後一天。坦白說,前幾個月我過得不是挺順——活到二十七歲的我生平頭一遭嘗到經濟拮据的況味。為了謀份差事,校內舉辦的企業徵才說明會我幾乎每場都到,現場那幾名稀稀落落的招募人員先是眉飛色舞地介紹他們工作的地方有多棒,隨即又說他們才正準備申請暑期實習,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另一方面,我又不想重回老東家的懷抱,那家公司最近剛被併購,早已陸續請員工走路。
當學期接近尾聲,我卻陷入天人交戰。雖...
目錄
推薦序 策略的人生 吳思華
推薦序 挑戰人生,登峰造極 洪茂蔚
推薦序 我從不做生涯規劃 李家同
校友推薦 我在哈佛商學院的最後一堂課 宋學仁
前言 話說從頭
第一部 開拓視野
第一章 體會生命最脆弱的一刻
你是否想過,今天的自己,是多少的好運累積而來?
一場瀕死經驗教會我一件事……
第二章 有時,人生就像一場荒謬的考試
你難免將碰到一些莫名其妙又荒謬難解的情況,
請記得相信自己,別理會身邊的噪音,勇敢向前吧!
第三章 兩個真正的「我」
職場上明槍暗箭,求生不易,
別讓工作時的人格傷害了你內心的柔軟溫暖。
第四章 跳脫非黑即白的框框
你可曾想過,你的生長年代、父母、出身、偏見,
如何左右你的決策?
第二部 管理自我
第五章 容許下屬跟你作對
別忘了,三十年後的你即使當上執行長,
仍然是現在的這個「你」。
第六章 別去參加校友會
如果校友會淪為同學間彼此炫耀比較的場合,
奉勸你直接撕掉那張邀請函。
第七章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你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人,才是真實且完整的「人」。
第八章 打動人心的祕訣
開口說話前,務必先聆聽。
唯有先細心感受聽眾的需要,你才能打動人心。
第三部 領導他人
第九章 員工,不只是一堆數字
這些你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基層員工,
都在為你的公司打拚,也正在為自己的家人奮鬥犧牲。
第十章 你比自己想像的更有能力
我對學生嚴厲又固執,
因為我相信,你們絕對能發揮超乎自己想像的影響力。
第十一章 勇於授權,激發員工創造力
採取恐嚇或控制手段,就能讓別人有最好的表現嗎?
授權與同理,反而能讓員工樂意為你賣命。
第十二章 女兒教會我的事
別忽視你的影響力。請思考兩個問題:
別人怎麼看你?當別人和你相處時,又怎樣看自己?
第四部 建立原則
第十三章 人生好比賽車
這是一場長程競賽,其中有太多因素影響成敗。
你,擁有哪些強項?
第十四章 破除仇商迷思
企業醜聞排山倒海而來,
但是這回我不打算保持沈默。
第十五章 記得你是誰
走出家門時,提醒自己明辨是非,別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要記得你是誰!
推薦序 策略的人生 吳思華
推薦序 挑戰人生,登峰造極 洪茂蔚
推薦序 我從不做生涯規劃 李家同
校友推薦 我在哈佛商學院的最後一堂課 宋學仁
前言 話說從頭
第一部 開拓視野
第一章 體會生命最脆弱的一刻
你是否想過,今天的自己,是多少的好運累積而來?
一場瀕死經驗教會我一件事……
第二章 有時,人生就像一場荒謬的考試
你難免將碰到一些莫名其妙又荒謬難解的情況,
請記得相信自己,別理會身邊的噪音,勇敢向前吧!
第三章 兩個真正的「我」
職場上明槍暗箭,求生不易,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