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萬女性粉絲力挺!
過去50年「速食業」崛起,
漢堡、炸雞與薯條讓你跟孩子得癌症及過敏的機率成長數十倍,
因此,未來50年你該如何改變?
在這速食當道的時代,有很多我們明明知道有些食物對身體並沒好處,但我們卻常常狼吞虎嚥,好像這些食物是必要之惡,需要盡可能地迅速扼殺。這樣最不容易讓內心備受煎熬的好方法,就是快速地吃掉食物(不然為什麼稱這些食物為「速食」呢?),尤其是在你明知這些食物對身體不好的時候。
但我們和食物的關係不應該是這麼「快速」又見不得光的吧!因此:
如果我們可以在面對食物時慢下來,會怎麼樣?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與食物保持正向的關係,該如何做呢?
若我們與食物的關係,由羞愧與罪惡感轉換成驕傲與覺察,會怎麼樣?
若我們謹慎的品嘗每一口我們咀嚼的食物,會怎麼樣?
若我們關心自己身體,讓進食獲得健康,該怎麼做呢?
如果我們想要徹底調整吃東西的方式,就必須先自問這些問題,弄清楚食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妳我都得開始學習身體對食物的感覺,如此一來,我們便會發覺我們能夠支配食物,接著開始從好奇的角度觀察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而控制食欲。唯有這麼做我們才能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為什麼要改變呢?
過去美國人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把速食當正餐,吃進大量不健康的食物,導致生病、肥胖、糖尿病的人口急速增加,另一種則是把食物當作萬惡淵藪,不吃任何熱量及錯誤的減肥方式,導致營養不均衡,而造成憂鬱、厭食症等病狀。
她曾是病人如今成為健康專家
亞歷珊卓‧傑明森是一位深具使命感的健康專家,曾經罹患食物成癮症,因此造成健康(年輕時罹患憂鬱症)與體重問題。在康復的過程中,她領悟到足以改變人生的道理:傾聽身體的渴望,就能踏上深層的療癒之路。十多年來,她投身於幫助身邊的女性,教導她們傾聽渴望背後的深層意涵,把食物轉變成最好的盟友,帶著真正的熱情走入生命。
傳達美國最新流行的食物新觀念,就是讓食物變得健康、美味!
作者身為保健與營養學顧問,她用新的觀念帶領我們探究人們對於食物、睡眠、性愛、運動、伴侶關係和心靈成長的渴望,並教導我們如何傾聽身體的需求,成就健康美滿的人生。也希望從今天起,我們開始徹底調整吃東西的方式,弄清楚食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更要注意身體對食物的感覺,如此一來,我們便會發覺我們能夠支配食物,接著重新觀察自己的飲食習慣。唯有這麼做我們才能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長期健康瘦,你得聽聽她的方法
我們會從書裡找到許多解決方案,諸如:六周的排毒計畫、更好的睡眠品質、走出辦公室,走進陽光裡,與食物建立新關係,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還有重新思考什麼可以帶給你更長久的快樂。你會獲得愉快地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此時此刻,該是時候找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找出你的真實欲望。
結論
亞歷珊卓畢業於紐約市的天然美食烹飪學校,但在義大利米蘭開始了她的烹飪事業。她希望透過飲食來改善人們的健康,她的客戶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壓、不孕症患者與受到食物過敏所苦的人,並為他們提供量身訂製的飲食計畫。因此,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她走遍全美宣講健康飲食的理念,在各個會議與學校傳遞關於渴望的深層意涵,透過網路研討會、靜修和一對一課程指導數以千計的人。你可以透過臉書和她的網站AlexandraJamieson.com與她聯絡。她期待透過網路、書籍,宣揚健康飲食觀念,讓數以百萬人因此受惠,從美國,到全世界都能掀起「飲食大革命」!
因此,無論我們的年齡、體重、感情狀況為何,無論我們的戶頭有多少錢,每一個人都應該自問這個問題,並以行動回應。你想要什麼?你想要感受什麼?《飲食大革命》是一塊敲門磚,讓你放下傷害自己的武裝面具,與身體和平共處,讓你能夠在真實的世界裡真正自在地生活。
作者簡介:
亞歷珊卓.傑明森(Alexandra Jamieson)
美國知名健康飲食廚師、作家,演講家,電視名人,和整體健康顧問。曾經上過歐普拉(Oprah)節目秀、有線電視新聞(CNN)、MSNBC、MindBodyGreen.com、Dr. Oz’s Sharecare.com與其他電視、廣播和網站節目。
亞歷珊卓畢業於紐約市的天然美食烹飪學校,但在義大利米蘭開始了她的烹飪事業。她希望透過飲食來改善人們的健康,她的客戶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壓、不孕症患者與受到食物過敏所苦的人,為他們提供量身訂製的飲食計畫。
亞歷珊卓走遍全美宣講她的理念,在各個會議與學校傳遞關於渴望的深層意涵,透過網路研討會、靜修和一對一課程指導數以千計的人。你可以透過臉書和她的網站AlexandraJamieson.com與她聯絡。亞歷珊卓目前住在紐約布魯克林。
譯者簡介:
聞翊均
淡水人,熱愛文字、動物、電影、紙本書籍。現為自由譯者,擅長文學、運動健身、科普翻譯。聯絡信箱:andorawen@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亞歷珊卓‧傑明森十分了解個人生命與食物之間的複雜關係,也懂得透過「自我批判」這個畢生課題來療癒身心。──瑪莉•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演員、作者、演說家、母親
◎欲望是新觀念、新產物和新生命的基石。我們帶著欲望出生,卻常常說服自己丟棄欲望。一旦理解欲望,你就能夠發現內在的嚮導。《飲食大革命》會告訴你如何做到。真好。──克里斯蒂安‧諾斯魯普博士(Dr. Christiane Northrup),《紐約時報》暢銷書《女性身體,女性智慧》《更年期的智慧》作者
◎《飲食大革命》是必讀之作!身為一位醫生,我深知思維與食物對我們的腰圍有多大的影響力。我一直在等待這本書:把官能、情感和營養學彼此結合。亞歷珊卓‧傑明森出色的作品讓女性能夠面對她們的負面思想與飲食習慣……。同時讓女性能從簡化的路徑走向具體、愉快且生動的人生。──莎拉‧葛特夫(Dr. Sara Gottfried, MD),醫學博士
◎幽默坦率的亞歷珊卓‧傑明森利用聰明且具科學根據的方法,幫助你達成更健康、性感、有活力的生活。她提出實際並易於實行的策略,告訴你如何跨越障礙,觸碰到你心底的意志。本書會改變你的一生!──JJ‧薇金(JJ Virgin),營養學家、健身專家、名人飲食健身專家、暢銷書《薇金飲食法》作者
◎終於有人讓我們能夠面對自身的渴望與欲望了!亞歷珊卓邀請我們進行一趟自我的深度之旅,利用我們試圖逃避的『渴望』來創造確實的改變。在這個教導我們隱藏心底欲望的世界,每個陷入困境、想重獲自由的女人都應該要翻開這本書!──辛西亞‧派絲葵拉(Cynthia Pasquella),臨床營養師、《PINK方法》、《飢餓辣妹食譜》暢銷作家、營養轉化學會創辦人
◎閱讀亞歷珊卓的書時,請拿出你的螢光筆。每一頁都充滿智慧、機智與溫暖。──唐娜‧蓋茲(Donna Gates),教育學碩士、美國抗衰老產業從業者、《生態飲食法》暢銷作者
◎愉快是一種靈魂的必須養分,我們藉由愉快感受完整而活躍的生命,進而愛上生活。本書會去除所有阻擋你做自己的障礙,讓你掌握力量,回歸最真實的自己,並開拓內心最深欲望的道路。──梅根‧沃特森(Meggan Watterson),《讓心靈一絲不掛的真實寶典》作者
名人推薦:◎亞歷珊卓‧傑明森十分了解個人生命與食物之間的複雜關係,也懂得透過「自我批判」這個畢生課題來療癒身心。──瑪莉•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演員、作者、演說家、母親
◎欲望是新觀念、新產物和新生命的基石。我們帶著欲望出生,卻常常說服自己丟棄欲望。一旦理解欲望,你就能夠發現內在的嚮導。《飲食大革命》會告訴你如何做到。真好。──克里斯蒂安‧諾斯魯普博士(Dr. Christiane Northrup),《紐約時報》暢銷書《女性身體,女性智慧》《更年期的智慧》作者
◎《飲食大革命》是必讀之作!身為一位醫生,我...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試著成為「渴望」的最佳管理者
渴望
名詞:對某事或某物抱有迫切的欲望。
動詞:渴求,急切地追求。
我們都有渴望。每一個人類都想要和其他事物有所連結,讓自己感到完整、充滿活力、被愛和滿足。在我看來,事實上我們人類是以渴望為基石,進而建構出我們的文化。畢竟人的天性就是渴求、追尋、盼望、欲望。
所以,我想以單純的好奇與關心請你回答我:你最深的渴望為何?
我很確定你最渴望的不會是你藏在汽車置物櫃裡的花生巧克力,也不會是你為了舒緩工作壓力而買的特大杯三倍濃縮拿鐵加糖漿。
也絕對不會是在度過疲憊的一天後,為了放鬆而不自覺地拿到手中的那杯酒。更不是餅乾、蛋糕和任何讓你浪費大把時間空想的零食。
你最渴望的不是逃離你的伴侶、對孩子大吼,或者馬上辭掉不適合的工作──雖然我們也都曾很渴望能這麼做。
我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讓你感到刺癢與不適。有哪些必不可少需求,是你沒有達到、沒有注意到、沒有滿足的?你的食物、你的生活環境、你的生命中缺乏了哪些東西,導致你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過度進食、過度工作、表現異常、孤立、耗盡心力?
換句話說,你最渴望的是什麼?什麼最能燃起你生命中的熱情?我相信這些問題是最重要的自我提問,而答案就在我們的渴望中。
無論你渴望的是什麼,都不太可能會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但你吃下肚的東西、你每天做的事、你的言語甚至思想都會對你的渴望有重大的影響。如果你吃的食物和你的思考方式都只是讓自己飽足,而非滿足的話,嗯,這就表示你還沒有接收到埋藏在渴望之下的訊息。
我的客戶中,大多數人的渴望是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她們希望能夠在每天早上起床後,用率真的態度面對生活,確定自己所做的事、所決定的選擇都能完全符合自己真正的價值觀。她們想要自靈魂深處相信自己是有價值而珍貴的,相信自己的決定是重要的。想要達到上述的自我協調其實不難,關鍵在於學習傾聽自身的渴望。做起來容易,但要學會怎麼做卻並非易事,因為對多數人來說,這種把自我擺在第一的方式是前所未聞的,甚至可能令人害怕。一直以來,你總是試圖阻止你的渴望干擾自己,是時候該停止這種無謂的舉動了。因為矛盾的是,唯有停止阻擋,並開始傾聽與學習,才能讓渴望放鬆對我們的綑綁,進而接露出渴望的本質,並讓渴望成為最好的老師。
在本書中,我會教你如何傾聽渴望。我會幫助你與身心和平共處,讓你感受到真正的平靜。因為,到頭來那才是我們女人真正渴望的:我們渴望發自內心地感到有所依靠、被愛與美好。無論我們的外在、喜好與致力於何事,我們都想讓確定自己能成為理想中完美的人。我們都曾失去大好時光,與自己的身體奮鬥,在社會壓力告訴我們只要「這樣就好」的同時放棄一些東西,也因為這樣,我們都在對自己、對周圍所有人隱瞞真正的自我。我們都花了太多的時間蜷縮於羞愧之中。
是時候了。是時候卸下傷害自己的武裝,是時候該成為內心深處渴望的最佳管理者。
為了要達成目標,我們必須理解、尊重並擁抱我們的渴望。
我們像個溺水的人,不斷向減肥專家要飲食計畫
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向世界伸長雙手,渴望用所有感官體驗這個世界。在還是新生兒時,吸引我們的是甜美豐足的營養母乳,因此在幼年時期,我們將「甜」的味覺與愛、養育、安全感和滿足做連結。這是件美好的事。
但接著有些事情改變了。我們長大了一點,有些事不一樣了。母親的奶水被換成製糖工廠生產的麥片、加了巧克力的牛奶,還有包裝完善的烘焙食品,裡面加了一大堆糖,只要想到就讓我牙痛。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食品跟母乳一樣嘗起來很甜,但就營養成分來說與母乳完全相反,因此,這種惡性反饋推翻了我們自然而然對甜食產生的正常渴望。我們對甜味的需求被綁架了,被深埋在成堆的糖分之下。所以我們對甜味的渴望不再帶來健康,這種渴望轉而引導我們前往錯誤的方向,遠離我們真正需要的甜味。
惡性循環就此開始。我們渴望食物。我們渴望甜的食物。而回應渴望的方法是選擇任何一件擺在面前的東西,可能是巧克力棒、運動飲料或者辦公室廚房裡的最後一片生日蛋糕。我們嘗到「甜味」後感覺好多了──但只是暫時的。極為短暫的暫時。沒過多久,我們就再次陷入循環。我們碰到各種壞事,耗費非常多心神與努力讓自己恢復,接著,無法避免地,渴望再次出現了,比之前更強烈,而且持續更久。我們對渴望投降了,吃下糖分超多但完全沒有營養的食物。我們不斷重複這個循環,直到有一天在起床時,突然發現自己又胖又疲倦,像個廢物一樣。
這時我們開始恐慌。我們決定不能再對渴望做出任何妥協。我們不再滿足煩人的「負面」渴望。當對甜食的渴望再次出現時,我們努力視而不見。但渴望不會就此離開。渴望會跟著我們,讓我們坐立不安、易怒、緊張。渴望不斷尖聲大叫,像故障的汽車警報器,吼叫著我們需要甜食。瘋了似的,我們把其他東西丟給渴望,各種鹹的、油膩的、酥脆的食物。除了忽略對甜食的渴望之外,現在我們又引發了另一種渴望。這次是對鹹味的渴望,而這些鹹食也一樣缺乏營養。
現在我們深陷悲慘的困境中,覺得疲憊不堪。通常我們會在這時轉向專家與飲食大師(diet gurus)求救,我們像溺水的人,為了寶貴的人生把任何現正流行的飲食計畫當做救生圈,緊抓不放,說服自己這個飲食計畫將拯救我們。我們當然有可能被拯救的──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但根據統計,更大的機率是,大部分的人在一開始成功減重後,又會開始增重,甚至有些人會持續增重很長一段時間。也就是說,這個飲食計畫是失敗的。我相信這是因為大部分的飲食計畫或多或少都會要你禁食。這些計畫會要你剔除不少東西,一般來說都會要你壓抑渴望的感覺,甚至是忽略渴望。
最近我看到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該研究指出,飲食計畫失敗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因為心理壓力。換句話說,在執行飲食計畫時,我們的思想忙著記錄自己在控制食物的成績、卡路里和總量上是成功還是失敗,以至於我們耗盡意志力,沒有能力抵抗渴望的蜂鳴。事實上,近來有心理學家發現,相較於沒有在節食的人,節食中的人會以較高的頻率創造渴望,陷入對不該吃的食物的幻想。這就是飲食計畫中的潛規則,第二十二條軍規:一旦過度在意你吃了什麼,就會削弱你對飲食的控制。
我認為,當你決定停下那些飲食計畫,開始傾聽你的渴望時,你自然會與己身建立起的良好關係。禁食只是徒勞。接受你的欲望和真正的需求,你才能成功。找到你最熱切的渴望是什麼,你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聽起來簡單明瞭,對吧?但過往的經驗讓我們知道,要清楚辨認並實踐最深沉的渴望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我們已經養成隱藏渴望的條件反射──尤其當這些渴望被視為墮落、放縱或奢侈時更是如此。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地方出現,尤其是與愉悅相關的區塊。當然,在本書中我會逐一探討這些主題,但現在我要先談食物,因為女人最常對自己在食物方面的渴望感到羞愧、懷疑與排斥。
一直灌輸我們這種概念的,一開始是家人,再來是社會,然後是說服力最高的飲食計畫產業與食品製造聯合產業,他們說我們的渴望不好,不能信任渴望,一旦沉迷於渴望,一定會增胖、生病、變得糟糕、沒人愛又孤單。
我們會失敗是理所當然的。我的意思是,大部分的連鎖超市每次都把有機蘋果塞在偏僻的角落,再把一山又一山的垃圾食物擋在路上,有誰能毫不遲疑地拒絕停下腳步?當然,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蘋果才是對的選擇,但當我們身陷渴望的掌控中,「正確判斷」通常就容易被拋到九雲霄外。渴望太過強烈時,我們的內建營養導航系統會失靈並發出靜電噪音,於是我們很輕易地就被簡單、便宜和便利這些不可抗拒的呼喚牽引,前往一點也不健康的方向。
所以,儘管有一股下墜感在提醒我們已脫離正軌,我們還是屈服了,買下餅乾或冰淇淋,暫時讓渴望滿足。但結果呢?若我們用迫切、緊急的心態回應渴望的呼喚的話,我們很容易會反應過度並過於沉迷。可是,如果我們換一個完全相反的方針,決定完全不予回應的話,又會引發另一種新的、更迫切的渴望(而且也一樣不健康)。只要對渴望做出極端的反應(無論是過度還是不及),就表示我們的理解出錯了。
但我們的渴望並沒有錯。通常,這只是因為我們不懂得要如何做出正確的反應。我會幫助你學會渴望的語言,讓你尊重渴望,一旦你這麼做,你就會發現自己正邁向耀眼的健康與快樂。
當渴望引導我們去吃不健康的食品時……
常常有人問我,如果渴望會出現是因為我們需要某些東西,那為何渴望又要引導我們去吃那些不健康的食物呢?換句話說,為什麼我們渴望的是巧克力或可頌甜甜圈,而非羽衣甘藍或紅蘿蔔?如果身體需要營養,為什麼我會被那些毫無營養的食物吸引?
答案其實有點複雜,在本章後段我會深入探索分析渴望。但首先,我先給你一個簡短的答案,讓你有個大略的概念:大腦會對它所接收的刺激做出同等強度的回應。也就是說,你在一個飢腸轆轆的人面前放一盤綴有椒鹽脆餅的冰淇淋,她的大腦會亮得像一棵聖誕樹,因為這個刺激──一杯充滿糖、鹽、脂肪的致命雞尾酒──很強烈。如果在這個人面前放一堆紅蘿蔔,她的大腦則會回以較和緩的反應(我可以告訴你,她會在面對紅蘿蔔時感到放鬆,甚至可能全身心都感到平靜,而不會像面對巧克力時那麼不安興奮)。我們對渴望的反應其實是天生的制約行為,最近研究人員做了一些有趣的研究,主題是以腦神經科學探討渴望,和人在感到渴望時大腦如何活動。
腦神經科學家說,當我們吃下糖鹽脂肪會讓大腦達到「極樂點」
「為什麼我的大腦總想殺掉我?」蘇珊悶悶不樂地低著頭,向我問道。我們在一家咖啡廳喝茶,而我的新客戶在和我分享她的失意、挫折與失望。她花費了大半的人生在減重,試圖減掉的重量大概落在四十到一百二十磅間(約十八‧一公斤到五十四‧四公斤)。現在她在離理想體重一百磅(約四十五‧四公斤)的地方「卡住」了,她不懂為什麼。
我對她同情地點頭以示同意。她的問題一針見血。
蘇珊對糖分與脂肪的渴望很典型。只要她的生活中出現任何一絲壓力,她就開始強烈渴望冰品與甜食,所以,一次又一次,她投向男友──班傑瑞冰淇淋(Ben & Jerry)的懷抱。她告訴我:「我在下班回家後覺得壓力很大,既疲憊又挫折,所以我打開一品脫裝(約零‧五公升)的冰淇淋,大吃特吃。」
她說她曾把椒鹽脆餅棒攪在冰淇淋裡,這個動作不經意地增強了渴望。「我那時覺得只要用椒鹽脆餅破壞冰淇淋的口感,就可以,怎麼說呢?可以抵銷過量的卡路里。」
事實上,這種混和並沒有使冰淇淋對健康與士氣的傷害降低,反而讓問題更加嚴重。但蘇珊並不知道,她不自覺地沉迷於甜鹹混和的完美風暴,這種味道襲捲她的大腦,讓她失去所有理智、支配力與控制力。
科學家甚至將此現象命名為「極樂點」(bliss point),意指在我們吃下糖、鹽和脂肪這三種物質時,大腦所達到的恍惚狀態。一旦這三種成分相互混和,大腦分辨各種成分多寡的能力就會短路。舉個實際的例子,想像你面前擺了三個小玻璃碗。一碗是常見的調味鹽,另一碗是精緻白糖,第三碗是脂肪。如果有人要你把碗裡的東西吃掉,你一定會覺得他瘋了,因為這三種成分單獨存在時,連一小口都會讓人覺得口味太重。但當你把這些成分混和,再加上一些讓人難以抗拒的調味(巧克力是渴望之王,女人的最愛)時,你看!你得到了一塊餅乾,美味又帶有極樂的誘惑,向大腦挑釁要你吃了它。當糖、脂肪和鹽這三大巨頭混和後,所有對策都失效了,我們的大腦失去辨別力,不知道自己吃下的是一團美味的垃圾。
食品老大哥是我對食品聯合產業的簡稱,此產業不斷提供我們毫無營養價值,但經過高度巧妙加工的食物。食品老大哥雇有好幾組科學家致力於發明創新,其中一例就是奇多餅乾(Cheetos)的溶解因子,食品科學家稱之為「消除卡路里的密度」,這種特性會讓大腦誤以為你沒有攝入任何卡路里。就大腦中的受器而言,加工食品帶來的愉悅感,和高品質毒品帶來的恍惚感是一樣的。食品加工業在追求致命的「極樂點」。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越多科學家了解大腦如何對食物做出反應,我們就越容易被操縱。
我的意思是,哪個正常人可以抗拒鹹味焦糖巧克力呢?尤其是把鹹味焦糖巧克力攪進冰淇淋或是加到柔軟厚實的餅乾中後,就更令人難以抗拒了。
但先別絕望。因為知識即力量,雖然那些殘酷的人不斷推出新的口味與口感誘發渴望,讓我們必須十分努力才能拒絕,但我們也可以用才智與之抗衡。關鍵在於弄清楚你的頭腦在被垃圾誘惑時會如何運作。只要知道嗜甜神經被點燃的運作機制,你就可以做出正確的應對。
節食時,大腦會對於禁止的食物發出強大的渴望
為什麼我們深愛那些油膩、重鹹、重甜的食物?有個簡單的生物化學解釋。這些口味重的成分會使大腦分泌類鴉片(這個化學物質和它的名字一樣像毒品又吸引人)到血液中,當這些化學物質與腦中的受器結合時,我們會體驗到強烈的愉悅,甚至接近吸毒的恍惚感。這時候,我們滿足了欲望,而且感到快樂。雖然這種快樂可能很短暫(有的甚至只有在進食的當下才能感覺到,例如吃一顆糖),但這種體驗會被記憶在系統中。等我們再次看到引發愉悅的物質,就有可能激發渴望。
有趣的是,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們甚至可能在沒有看到導致愉悅「襲來」的物質時,就感到渴望。例如我們在節食、不能吃某些特定食物時,會在腦中想像那些我們禁食的點心,進而引發強大的渴望。也就是說,節食的人只要將他嚮往或喜歡的食物都視為他所缺乏的,他就可以單靠想像創造出強烈渴望。(比如說,在轉角那家烘焙坊的櫥窗裡擺著杏仁水果派,這三天你都很想買來吃。或是下禮拜要跟朋友一起去的那家餐廳的菜單上有一道巧克力舒芙蕾。只要看到行事曆上那家餐廳的名字,就會讓你想到那道甜點,口水直流。)聯想的影響力很強大,只要想到食物就能引發你的渴望。夜間電視臺對此最清楚不過。
大腦的數個重要部分都受到渴望影響,導致我們難以約束渴望。包括海馬迴,這個區域處理並辨別嗅覺、味覺與觸覺,將資訊儲存成長期或短期記憶。腦島是大腦的基本結構,可以辨認你的物理狀態(你覺得飢餓、口渴、疲倦還是寒冷),告知你需要哪些社會情感。尾核是位於大腦中心的愉悅中樞,可以控制多巴胺的分泌,這是大腦的獎勵核心,每當你因為吃下甜食或奶油感到愉悅時,就是這裡在運作。多巴胺是「高潮」的荷爾蒙,能使你體驗一場美好的性愛、願意冒險吸毒或不小心過度沉迷於不好的食物。
感受壓力時,身體會發出強烈的賀爾蒙,因此……
我們很容易在脆弱、意志力不堅定時被渴望影響,而最容易讓我們脆弱的就是壓力。現代人的生活十分複雜,對多數人來說,處於壓力之下已經變成常態。但長期處於輕微壓力之下其實並不正常,也不健康,會影響你的身體與你以健康的方式回應渴望的能力。
在感受到壓力時,身體會釋放強烈的荷爾蒙,通常這會讓我們覺得迫切、緊急。當這些荷爾蒙(例如皮質醇)在血液中奔流時,意志力會迅速變得薄弱,大腦會告訴我們,只有滿足渴望才能減緩壓力,於是拒絕渴望變成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當然,其實拒絕沒有那麼難,但當你心中充滿不安,理智與耐心又都好像離你而去時,任誰都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想要聽懂渴望的深層涵義,首先你要做的是減少生活中的壓力。在本書中,我會告訴你們可以透過哪些不同的層面與工具應付壓力。
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渴望影響
研究指出女人比男人容易受渴望影響,部分學者提出的比率為十比七,落在顯著差異的範圍內。以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較容易受渴望影響是因為生物學上的差異:身為下一代的孕育者,我們天生就要為另一個生命進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渴望會在月經週期的排卵期變得強烈,因為荷爾蒙大量增加時會引發「需要」的訊號,喚醒大腦最原始的反應,讓我們想預先囤積食物和變胖,以備不時之需。此外,月經週期還會將體內的葡萄糖輸送到生殖器官,讓大腦缺乏它最愛的燃料,強化我們對食物的渴望。在排卵期間,荷爾蒙的濃度達到最高,而子宮內膜尚未脫落,很多女人的體重會在此時增加。排卵期就像大腦裡最原始的區域在說:「等等!肚子裡說不定快要有個小生命了──不如把投資在大腦的籌碼分一半給子宮吧!」接著,月經來了,大腦再次放鬆並拿回應有的葡萄糖總量,需要囤積的感覺消失了。這種每月一次的繁殖備戰十分有趣,我們的內在循環會外顯於渴望上,表現出一種有趣的、女性獨有的,而且具有強烈個人特色的特質。我總是很樂意讓客戶告訴我,她們在生理期時非吃不可的食物有哪些,還有她們的身體為什麼尖叫著要過另一種人生。
接著,當然還有傳說中的孕婦的渴望。科學家推測這些奇怪的渴望起因於我們在體內養育生命時,會坐上瘋狂荷爾蒙雲霄飛車。此外,雖然冰淇淋加酸黃瓜聽起來很噁心,但這的確命中高糖、高油、高鹽三部曲的核心。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十分合理的。
人類天生構造就是能對抗飢餓,所以找出你的「飢餓邊緣」
我的工作也包含了幫助客戶理解渴望與飢餓的差別。渴望是大腦需要愉悅的懇求,飢餓則是身體需要營養的訊號。分辨渴望與飢餓的能力至關重要,但因為兩者有許多相同的特質,所以時常有人無法分辨出來。想要學會分辨這兩者間的差異,你需要一些知識與耐心。
由於我們的生活常常太忙太滿,導致真正的飢餓感變得不易被察覺,但這其實不難。飢餓,是身體在告訴你它需要燃料。渴望的訊號表示我們需要愉悅的體驗,真正飢餓的痛苦會讓我們知道身體需要補充能量。渴望來得猛烈快速,通常具有專一性(「我絕對要馬上吃一袋鹹甜爆米花!」),飢餓則出現得較緩慢,可以拖延到最後再解決,而且沒有專一性,對食物的選擇十分廣泛。難處就在於如何不要把我們的渴望──或任何一種口腹之欲──錯當成飢餓。
大家都知道人類在沒有水的狀況下活不了多久。但是你知道一般人可以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活一個月嗎?因為我們的身體在構造上就是用來儲存能量的,像是脂肪細胞和對飢荒的預防機制。過去的人類──很遺憾的,還有現在世界上的許多人也一樣──要歷盡艱辛才能吃飽。對我們的祖先來說,吃飽代表的是快速、強壯、警覺,一旦成功抓到獵物他們就會大吃特吃,像今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一樣,因為很有可能真的是最後一天──除非他們能再次找到新鮮又營養的食物。
所以,飢餓曾是,也可以再次成為一種常態。身體的功能本就是運作,就算囤積的能量耗盡了也可以運作得很好。但想要在進食與滿足飢餓的同時達到運作的最大效能,有一項先決條件,那就是學會如何進食才能造就你理想中的身體、感受和外表。找到傾聽身體的方法,找到你的「飢餓邊緣」在哪裡,你就可以重建與食物間的關係。我最希望的,就是你能與自己獨一無二的渴望(包括對有益的愉悅、營養、休息、工作與娛樂的渴望)建立良好關係,並引導自己擁抱最深層的欲望。
你可以把渴望當成思想的詭計。而飢餓則是真正出自於身體,但並不像眾人所以為的只是吃進食物、排出食物這麼簡單。與渴望不同,引發飢餓感的是荷爾蒙,特別是能夠調控糖代謝與能量代謝的胰島素,還有所謂的飢餓荷爾蒙:飢餓肽,這種荷爾蒙會在身體感到體內能量不足時生成於胃裡。這兩種荷爾蒙(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種類)會引發特定的渴望,若我們能理解其運作方式,就有較大機率能以適當的方式做出回應。比如說,科學家發現其實胃會定時分泌小量的飢餓肽,大約每二十分鐘一次,在身體分泌四次飢餓肽後,我們便以為自己感到飢餓。這種感覺大約每九十分鐘會出現一次,若我們的胃有一部分是空的,我們甚至會聽到胃在處理食物時發出「咕嚕」聲。但這並不代表我們餓了,而是表示肚子裡還有食物在消化。真正感到飢餓的時候,一杯水沒辦法讓我們振奮,而且想進食的感覺會隨時間增強(渴望通常會在十分鐘後消失,而飢餓則會持續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當饑餓變得太過強烈,我們會感到精神渙散或者暈眩,等到血糖(我稱之為「腦糖」)降到一定程度後,我們會很清楚地知道該停下來去吃東西了。
胰島素生成或攝取方面有問題的人可能會體重過重,卻一直處於飢餓的狀態。我有位名叫莎拉的客戶就是如此。她與很多人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都一樣,就是自己的身體會在不餓的時候產生飢餓的訊號。其實身體可能只是無法成功攝取儲存在細胞內的能量而已。
但是,不吃東西並不是解決之道──絕對不是。一旦大腦中的葡萄糖不夠,你的意志力也會跟著不夠。簡單地說,「腦糖」的量要維持一定濃度,才能維持堅定的意志力。當我們長期處於剝削和壓力之下時,大腦會為了得到燃料讓我們對卡路里產生狂熱。我親身體驗過,當你抗拒渴望或者忽視飢餓時,會對減重的努力產生多大的破壞。以我為例,在極度希望一切能好轉時,我徹底改變了進食的方式,讓我十分驚訝的是,改變對食物的選擇竟也帶來讓人開心的附加效果:減掉額外的體重。
唯一能改變身體的方法,是進食時保持規律、開心與謹慎。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與渴望和平共處,找出我們真正渴求的是什麼。
改變身體的唯一方法,喚起每一個食物的記憶
法國大文豪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曾針對蛋糕所帶來的強烈影響力做出精彩的敘述:「我舀一匙適才被浸泡過蛋糕的茶,放入口中。混和著蛋糕碎屑的溫暖液體馬上觸碰到我的上顎,我感到一陣顫慄,因此,我停下所有動作,專注於享受此種美妙絕倫的感覺。一股劇烈的愉悅入侵我所有的感官。」
每次我們吃到美味、危險或令人印象深刻的食物時,我們的大腦會變得活躍,尤其是在記憶、獎勵與愉悅的區塊。
試想:大部分人在生病時,都會想吃某些特定的「指向」食物。可能是雞湯麵、火烤起士三明治、薑汁汽水或者媽媽泡的魔法茶。無論是哪樣,通常那種食物都是在小時候,爸爸或媽媽曾準備給我們吃的。由此可知,我們認為某種食物有療癒的效果,其源頭都是被愛、被關心和被養育的感覺。
吃到壞掉的食物導致食物中毒也會有同樣的心理影響:大部分的人都記得自己肚子絞痛時人在哪裡、吃了什麼。如果症狀非常嚴重,甚至有可能讓不少人拒吃某些食物。
無論經驗是好是壞,記憶都深受食物的影響,有時甚至在許多年後我們對食物的聯想還是十分強烈。
不過當我們陷入對特定食物的渴望時,我們的記憶會發生一些有趣的變化:當食物讓我們感受到極度的愉悅時,記憶會變得比較模糊或者遲鈍。回想一下坐在漆黑的電影院中吃著沾滿奶油與鹽的爆米花的時候。在一百二十分鐘的電影結束時,你很有可能已經把上百卡路里的空熱量一點一點放入嘴裡──而且你對此毫無自覺。
另一種相同的食物「失憶症」出現於你放鬆心情處理睡前例行工作時。可能是收拾好廚房了,在關燈前你倒了「只要一杯就好」的紅酒,或者拿出為了不讓孩子找到而藏起來的巧克力。第二天早上,你很有可能不會記得那份睡前點心。
渴望的感覺──準確地說,是滿足渴望的感覺──會讓與食物相關的記憶變模糊。如果我們想要讓飲食習慣變好,就必須回想起這些記憶。
第一章 試著成為「渴望」的最佳管理者
渴望
名詞:對某事或某物抱有迫切的欲望。
動詞:渴求,急切地追求。
我們都有渴望。每一個人類都想要和其他事物有所連結,讓自己感到完整、充滿活力、被愛和滿足。在我看來,事實上我們人類是以渴望為基石,進而建構出我們的文化。畢竟人的天性就是渴求、追尋、盼望、欲望。
所以,我想以單純的好奇與關心請你回答我:你最深的渴望為何?
我很確定你最渴望的不會是你藏在汽車置物櫃裡的花生巧克力,也不會是你為了舒緩工作壓力而買的特大杯三倍濃縮拿鐵加糖漿。
也絕對不會是在度過疲憊...
作者序
今天起,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恐懼,是接近真相時的自然反應。──佩瑪‧丘卓(Pema Chodron)
你想要什麼?
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甚至有點幼稚。但是我相信,這個問題在每位女性的人生中都會出現。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很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與他人討論,甚至完全沒有問過自己。對多數人來說,這個問題很危險,因為回答的前提是坦率地面對真正的自己,並且告訴他人自己是怎樣的人。我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每次我人生的轉捩點,都是在我遇到生命中重大的轉折,不得不捫心自問這個問題,並坦率面對答案的時刻。我發現,當我終於鼓起勇氣,用近乎粗魯的坦率提出這個問題後,我就會走出懷疑,變得更有自信。身為女性,我靠自己得到了內心的力量,每次回答這個問題,我的人生立刻變得更有活力、更強烈也更加熱情。
隨著我年歲漸增,這些問題不再讓我恐懼萬分,過往的經驗終於讓我了解,藉由這個方法逼迫自己看清事實後,隨之而來的不會是壞事。只有理解欲望才能帶來這種突破,我想將這種體驗分享給其他女性,所以我窮盡畢生之力,探究她們的內心,並問她們:你心底的渴望是什麼?答案包羅萬象,從「我想再瘦二十五磅(約十一‧三公斤)。」「我想遇到我的真命天子。」「我想戒除糖癮。」到「我想恢復我的主體性和對世界有正面影響力。」這就是擔任整體健康顧問的美妙之處,我扮演的是可靠、知識淵博且值得信任的支柱,引導每位女人踏上尋找身心的道路,讓她們再次感到完整地活著。
新客戶常常因為我提出這項問題而當場落淚,就算我們只是初次見面也一樣。因為這個問題含意深遠,會跳過人們的理智,直達內心。另外讓她們驚訝的一點是,竟然有人單純因為關心她們而提出這個問題。一旦有人想要知道我們最私密的願望,我們會立即變得無比脆弱。那個人會看穿我們。如果我們誠實地回答這個問題,那麼,最讓人害怕的就是,那個人會洞悉一切。
某個人看穿並洞悉我們的一切──大概就是這件事,讓我們害怕到想避開欲望。用友善、順從、討人喜歡的態度對待他人是,或者說「好像是」相對簡單的方式。但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會讓我們滿足。我們之中有很多人浪費過多生命,試圖成為另一個人,試圖成為別人希望我們變成的樣子,導致這個問題在忙碌的生活中被掃進地毯下。但無論我們的年齡、體重、感情狀況為何,無論我們的戶頭有多少錢,每一個人都應該自問這個問題,並以行動回應。因為,如果我們不問自己這個問題的話,那麼……我們到底為何而活?
感覺良好是首要目標。──丹妮爾‧萊波特(Danielle LaPorte)
下一個我們該問的問題是:你想要的是什麼感覺?女人因為感覺不對,所以來找我。她們覺得活在自己的身體裡十分不自在的理由很多,但追本溯源,都是因為失去了相信自己的能力。
多數的女人只會把這種自信心缺乏的原因,歸咎於她們的外表或感覺。一旦感到超載、疲乏,一旦覺得被剝奪了感動、性愛、歡笑或陽光,自我防禦的本能就會在此時介入。就在這個時刻,你可以提出並回答問題。通常我會聽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我要如何自在地面對食物?」
跟食物的關係,不該這麼「快速」又見不得光
我堅信,食物除了提供營養的燃料,讓我們表現優異外,也應該讓我們感到愉悅。沒錯:食物應該讓我們開心,讓我們發光,讓我們感覺很棒。真的、真的很棒。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獲取食物的方法卻正好相反。食物讓我們覺得肥胖。食物讓我們覺得羞愧。食物讓我們覺得自己變醜、不受歡迎。食物讓我們覺得不舒服,連自己的身體都不喜歡。我們擁有權力能掌控自己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一旦忘了這點,食物便成了我們逃避生活的途徑。在食物面前,我們成了逃避生活的流亡者。
在現今文化中,食物成為另一個「F」開頭的字。我們和食物的互動大多充滿了羞愧、罪惡和不適感。吃東西的時候,特別是吃太多,或者吃下明知對身體不好的食物時,我們常常會狼吞虎嚥,好像這些食物是必要之惡,需要盡可能地迅速扼殺。最不容易讓內心備受煎熬的方法,就是快速地吃掉食物(不然為什麼稱這些食物為「速食」呢?),尤其是在你明知這些食物對身體不好的時候。
但我們和食物的關係不應該是這麼「快速」又見不得光的。如果我們可以在面對食物時慢下來,會怎麼樣?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與食物保持正向的關係,我們複雜的需求與多變的生命,會如何變化?若我們決定要改變與食物的關係,將羞愧與罪惡感轉換成驕傲與覺察,會怎麼樣?若我們付諸行動,謹慎確實的品嘗並體驗每一口我們咀嚼的食物,會怎麼樣?若我們關心自己身體的程度,讓我們在進食的每一刻都活在當下,會怎麼樣?想要徹底調整我們吃東西的方式,就必須先自問這些問題,弄清楚食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要注意身體對食物的感覺,注意我們希望身體如何感覺,如此一來,我們便會發覺我們能夠支配食物,接著開始從好奇的角度觀察自己的飲食習慣。唯有這麼做我們才能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但是,不只這樣。需要補救的並非只有與食物間的關係,還有其他我們必須面對的需求。像是我們還需要有意義的工作、釋放壓力的娛樂、滿足的性愛、伴侶關係、吸收新知還有休息,該怎麼辦?這些需求和我們對食物的需求是一樣的,都應該給予持續的高度重視。否則,我們會被困在自身的渴望中,心煩意亂到無法注意最深層的真實渴望。
當我們飲食過度、睡眠不足、娛樂過少、缺乏性愛或親密的肢體接觸,並且花太多時間在沒有成就感的工作上時,我們會失去心靈裡某些脆弱的特質。我們順從於「不能擁有」,於是失去與心底那個自己的連結。我們不再理解自己,變得對事情──尤其是對食物──反應過大或毫無反應,因此讓自己失去平衡,偏離健康的狀態。當我們不再留意自己的感覺時,反應會漸漸變得極端。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讓渴望得逞。讓渴望掌權等同於在我們需要羽毛般的輕觸時,來的是一記重擊。一旦被渴望蒙蔽,我們便失去對於細節、分寸、步伐和呼吸的感受能力──這些特質都存在於女性欲望的中心。被渴望主導時,我們聽不見自己的聲音,聽不見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食物的渴望吞沒
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法句經》
巧克力成癮者可以用令他癡迷的細節描述他最喜歡的蛋糕。熱愛起士的人則在回想起溫熱的布利乾酪時,陶醉地喃喃自語。對所愛食物的渴望使我們體驗無與倫比的享受,因為食物觸動感官的力量是其他事物難以匹敵的。只要服從我們的最愛,就能得到充滿身心靈的狂喜。不過,再好的事物也有過多的時候,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曾被欲望壓垮。
我們之中有不少人,常常在毫無所覺之下被渴望吞沒。當我們陷入與純手工冰淇淋或香醇的手工咖啡的拉鋸戰時,我們對自身真正感覺的注意力會渙散。因為渴望引導我們只看到滿足感所帶來的即時效果,所以渴望可以輕而易舉地藏身於此,接著設計我們陷入各種習慣,於是我們沉淪,再也無法觸及自我。最後,我們忙得不可開交,而渴望的循環接管一切。
只要我們不停被分散注意力,忙著在渴望的樂園中玩耍,我們就不用辛苦地追尋自我。這是躲在渴望洞窟中的潛在利益,我們不再忙著進行積極又有意義的自我照顧。
但是,有幾個方法可以打破這種循環,擺脫渴望的魔咒。在本書裡,我們會發現許多解決方法,諸如找到喊停的勇氣、保持自由、保持清醒,還有重新思考什麼可以帶給你更長久的快樂。你會獲得愉快地在自己的身體裡生活的能力,就如同現在,此時此刻。是時候了。是時候你該找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找出你真實的欲望。
禁食,不開心;試著學習傾聽渴望會怎樣?
我們選擇這樣進食,只為害怕真正的去感受。——簡寧‧羅斯(Geneen Roth)
啊,禁止食用的警報聲。這是我們都聽過的聲音。因為覺得不太開心,所以我們轉向食物尋求安慰。我們進食,在進食的同時,我們對於自身感覺的注意力渙散,在這個片刻鬆了一口氣。但在吃光餅乾,丟掉袋子之後,我們感覺如何?只剩下沒有滿足的渴望和食糖興奮感(sugar high),緊接著便轉變成食糖宿醉(sugar hang-over)。所以,渴望再次探出頭,大聲命令我們:「餵我!」再一次,我們選擇了簡單的途徑,用食物把渴望擠回去。我們試了,不顧一切地用食物壓抑自己,而非用傾聽。渴望的這種習性──這的確是個習性──在我們來得及細細檢視之前就已成為我們的習慣,在生活中時不時留下沉重的心情、倦怠、寂寞和困境。
但是,如果我們學著去傾聽渴望,會怎麼樣?如果我們學著在放棄前詢問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會怎麼樣?如果我們學著控制聽到真正的答案時的不適感,會怎麼樣?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以為的渴望和真正的渴望,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一旦我們能真誠地傾聽渴望的智慧,就會發生足以扭轉生命的魔法。尊重渴望原本的樣子──渴望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訊息──可以促使真正的改變、真正的轉型發生。只要我們不再是渴望的奴隸,我們最真實、最深沉的欲望便會浮上心頭。然後──如果我們願意展現脆弱、緊張、懼怕、廣闊的心胸和勇敢──我們就能讓渴望滿足。
我的一連串成功的失敗,讓我……
我的人生被我稱之為一連串「成功的失敗」。回溯到二十多歲時,我轉換事業跑道三至四次,試圖找到能讓我充滿熱情與忙碌的工作。每一次我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至少持續整整一年,因為我覺得一年的時間能讓我知道這份工作適不適合我。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中擔任媒體策畫助理,這一年讓我意識到,我根本不在意高樂氏(Colox)的清潔產品,我連漂白水都沒用過,我又怎麼會想要花時間把這些產品賣給其他人呢?我開始和朋友談他們的規畫與工作,接著遇到一個大學時期的好友,他在太浩湖的滑雪暨高爾夫度假村工作。我花了一個周末在那裡四處看看,確認度假村的職缺,我知道我想要離開城市,前往山區,在那裡我有大半的時間都可以待在室外。我的心告訴我,我想要在滑雪勝地打零工賺錢,而不是當大公司裡的小零件。我要辭去費盡心血得來的大好工作了,想到要告訴父母這件事我就怕得要命。我爸當初還出錢讓我搬到舊金山,連面試這份工作他都買機票讓我搭飛機去。他會不會覺得我缺乏毅力或很失敗?我認真考慮過後,覺得我爸應該會支持我的決定,因為就算我放棄了成功的表象(不可或缺的工作套裝、每天通勤),我還是可以在滑雪度假村賺取相當的收入。
在下定決心前,我不得不生活在恐懼中。我用了非常多時間質疑自己、責怪自己。但是當我遞出辭呈,開始重新定義我的人生的時候,我發覺自己更有活力,更興奮地期待未來。我甚至覺得更有自信了,這讓我很驚訝。我開始慢慢學習,藉由完成願望清單和嘗試新事物,我距離真正的自己更近了。
從那時候開始,每當我離開一間公司、一座城市甚至一位伴侶,每當我踏進那個寬廣的未知空間,我都確信會有奇蹟發生。這個空間裡,有為所有人而存在的可能性。要抵達那裡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對抗渴望,渴望讓習慣不再受我們控制,進而困住我們。
對我來說,這個「介於兩者間的空間」一直都屬於深層身體的認知。一旦我決定要改變,我的身體就會以暗號回應我:「對!很好!就這麼做!」每一次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一步,無論多小步,我都在逐漸脫離恐懼。我離開習慣的圈子,迎向各種可能。
所以,我搬去太浩湖,在美麗的賽拉里昂度假村找到一份活動策畫部的工作。我很愛策畫派對,處於新職位置讓我可以利用策畫的技巧,而且這份工作還提供完整的福利和滑雪通行證。同時,我身邊不少二十多歲來度假打工的英俊青年,他們正處於生命中外型最完美的時刻,通常都把時間花在抽大麻跟玩滑雪板上。和他們一起玩樂的前幾個月充滿樂趣,不過我很快就厭倦了他們口中的「生活」。
在我花了一年的生命在搬運裝滿檢討會文件的盒子、和「雪地男」約會,並應付讓人壓力過大的會議協調工作,然後我才發現,連策畫也不是我的天職。因此,我搬到紐約,當時我哥哥住在那裡。頭幾個月,我住在我哥哥位在東村的公司的空房,在聖馬克街上一間有名的愛爾蘭酒吧當日間調酒師。這裡是時尚勝地,我每天都在替知名作家和演員倒酒,但沒過多久,我的身體開始有種搔癢感,有種衝動讓我非常想伸展雙腳開始奔跑。外面一片陽光閃耀時,我卻在一片黑暗中顧吧檯,這讓我的腦袋變得像漿糊一樣,所以我去了小姑的娛樂法律師事務所應徵法務助理一職。
天天吃精緻食物,讓身體出現警訊
你聽過久坐不動是新時代的菸癮嗎?我就是個絕佳的範例,在企業的辦公桌前工作簡直快要了我的命。在我工作的律師事務所,我坐在人工照明下,辦公桌前的椅子導致我的背痠痛至極。我被禁止上網,因為我可能會「濫用」特權(我猜這個規定不適用於某些人,我有好幾次都看到他們在用電腦看色情影片)。一天工作十小時是常態而非例外。我想過要考個法律學校試試,但在經歷幾個月漫長又無趣的工作後,我開始有種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我能考慮的只剩下要怎麼讓自己舒服一點。我深受偏頭痛所苦,一周多達三到四次,還曾經徒勞地試圖以大把的布洛分止痛藥緩解疼痛。就算在周末睡了十到十二個小時,我還是感到筋疲力竭。我的背狀況慘烈,我整天都在吃巧克力和西點,攝取咖啡因,想藉此控制所有的不適感。
最後,因為沒辦法忍受頭痛,我只能去看醫生。我媽媽告訴過我,她的姐姐和爸爸都是因為過量濫用布洛分止痛藥而自殺的,每次吞下兩、三顆布洛芬止痛藥時,我都會想起這件事,而且我明白,頭痛次數這麼頻繁代表有些事很不對勁。在醫師的診療室,我花了了幾分鐘簡述我的症狀,醫生只遞給我兩張單子:一張是止痛藥的處方箋,一張是百憂解的。我呆若木雞,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喊著:「我不需要處方箋。我需要痊癒!」
我把處方箋放在包包裡,離開診所,並不打算去買藥。我四處打聽,有人推薦我一位比較「全面」的醫生,他同意在隔天替我看診。坐在那間診所的等候室時,我環顧四周,這裡有佛像、一面潺潺水幕,營養學書報架旁還有蕨類正蓬勃生長。這不像任何一間我去過的診療間,但牆上的一張張證書讓我稍微安心一點。一位護士帶我進去診療間,我便坐在診療椅上等待。
醫生走進來,跟我面對面坐著。他向我自我介紹,並請我描述我的憂慮。幾分鐘後,他問我都吃什麼。我有點驚訝。從來沒有醫生問過這個問題。我告訴他我的飲食習慣:早餐是一個可頌和一杯脫脂香草拿鐵,午餐是勝百味(Subway)或麥當勞(McDonald’s)的速食配汽水(雙層吉士堡是我的最愛),晚餐則是中式外賣或是義大利麵。
「難怪你會生病。你會頭痛就是因為你吃的都是精緻食品。」他向我解釋精緻食品中有糖和各種添加物,這些東西會導致假絲酵母在我體內大量生長,導致頭痛。臨走前,他給了我一張單子,上面寫著我該吃的食物(新鮮的蔬食類)和我不該吃的食物(乳製品、咖啡、糖類、小麥、玉米、肉類),他還建議我攝取一些維他命,以補充過去飲食缺乏的營養。
沒有糖?沒有咖啡因?沒有麥當勞?這位醫生是在告訴我,應該把現在飲食中八五%的習慣都改掉,我才會感覺好一點。「嚇到」這兩個字還不足以描述我聽到建議時的感覺:驚慌失措比較貼切。但是,因為我的狀況真的太慘,所以我什麼都願意嘗試,離開診所後,我便去了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我找到一些食譜專門介紹這種新式的「清新」飲食法,還有幾本介紹保健營養學的書。我在到處找書的時候,發現圖書館中有一個區域全部都是屬於保健飲食的。
我就這樣開始改變我的飲食。從最容易捨去的部分開始,像是西點、速食和奢侈的品牌咖啡。我改變的飲食習慣很快就超過了醫生的建議,我開始了一○○%蔬食飲食。在一到兩周內,我從頭到腳都開始轉變。我不再頭痛了。也不再感到沮喪或疲憊。我開始重溫專注、輕盈和堅強的感覺。維持這種飲食習慣幾個月後,我在離開滑雪勝地的工作後所增加的二十五磅(約十一‧三公斤),都不知不覺消失了。然後,某天我起床時突然發現,我感覺棒--極--了!
我知道,如果我想維持這種神奇的飲食習慣,我必須學習更多方法,而不是只知道把沙拉和豆腐拌在一起。我找到一間名為天然美食家協會的廚藝學校,位於曼哈頓,校內開設的晚間和周末課程所用的食材中,絕大部分都是蔬食。我報名了周末的基礎廚藝班。在課程結束時,我已經無法自拔了。「我能以製作這種食物維生」這個想法在心中浮現,所以我去要了這所學校的專業訓練課程的詳細內容。
在我父親和繼母的幫助之下,我又申請了一次就學貸款,辭掉法務工作,進入廚藝學校。之後,我協助了奧斯卡提名紀錄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的構思與拍攝、考取營養轉型學會的證照、出版三本營養學相關書籍、在數不清的雜誌、新聞節目、紀錄片中分享我的故事和對食物的全新觀點。我在紐約和「大純素主義者」同行,上臺演說關於以純素養育小孩的主題。我嫁給一位有名的製作人,旅行到世界各地,陪他走過紅毯。
離婚讓我的月經,半個月就來一次
接著,一切都坍塌了。在我們的兒子出生不久後,我發現我不能信任我先生,所以我們開始進行諮詢。治療師讓我們之間破碎的關係稍微好轉,接著我們便進入了冗長緩慢的離婚程序。我的事業正面臨困難,而婚姻的結束讓我成為了單親媽媽。這時,我體內的某個部分開始改變,我的月經周期變快了,每十四到十六天就來一次月經。我感到空虛、筋疲力竭而且被束縛,陷入愁雲慘霧中。
我開始渴望肉類。還有性愛。但因為我已經太久沒有接觸這兩樣東西了,所以連續好幾個月我都沒有發現,這種渴望其實正在我體內引發不適感。我常常在雜貨店的走道間徘徊,想找東西填補這種深刻的不足感,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一天,我走進布魯克林區我那間超級嬉皮的雜貨合作公司,逛了十分鐘後,我發現自己的籃子還是空的。我看起來一定像一個瘋癲的女遊民,因為我才剛把我兒子載到學前教育班,而且我已經好幾天沒有洗澡了。我穿著寬鬆的瑜珈長褲,拖著腳步喃喃自語著,想要找到可以滿足我的東西,任何東西都好,但離開時我一樣也沒買。我拿了巧克力、冰淇淋、薯片,甚至拿了甘藍菜,可是,沒有一樣是我感覺想要的。
我想要──我需要──某樣東西,但我卻無法指認那樣東西是什麼。
這段時間裡,有一次,我跟幾個曼哈頓的朋友一起去吃晚餐,他們點了牛排和魚。我的餐點則是蔬食義大利麵,配上豆腐和菜葉,一杯紅酒,還有一盤西班牙番茄冷湯。主餐上桌時,我的視線停留在朋友面前的肉上。我的身體和前額躁熱而渴望。我的嘴包開始分泌唾液。我想要吃他們面前的肉。
這很糟糕。
我不該想要吃肉啊!我是純素主義者保健顧問耶,我的天!我試著忽略這種「噁心」的感覺,專注於我的義大利麵,喝更多紅酒。談話內容轉到愛情史,朋友問我目前有沒有打算要談感情。基於我當時的狀況,我向他們聲明,談感情還太早了。我也是一直這樣告訴自己的,但當我朋友帶著同情的理解點頭時,我卻覺得氣惱。我氣的是他們沒有試著說服我開始談感情,我氣的是他們的食物看起來比我的好得多。
我想要肉丸。我還想要一個男人。
之後不久的某一天晚上,我在整理內衣櫃的時候突然翻出了我的按摩棒。我太久沒有用它了,一開始我甚至不太確定怎麼會有按摩棒在這裡。我困惑地站在那裡,直到我意識到一絲模糊但不容錯認的感覺。雖然我的大腦不想承認,但我的身體告訴我它想要娛樂。幸好,我聽從我的身體而非大腦。我找到幾顆新電池,開始動手。
每一餐都是跟自己對話的機會
所有的挫折和「死路」,都是讓我詢問自己想要什麼的機會。工作讓你提不起興趣,那麼你想要什麼?城鎮太小,那麼你想住在哪?覺得伴侶關係不穩定或不滿足,那麼你想和哪種人在一起?什麼會讓你覺得舒適?
你願意再試一次嗎?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我願意。答案一直以來,也一直都會是「我願意」。
因為每嘗試一次新事物,我都學到一些重要的事。換一個新男人?我有機會學到自己的身體喜歡什麼,還有如何得到我想要的。換一種新的飲食方法?我有機會學到我受哪些食物影響,沉迷於哪些食物,並戒除這些食物。換一個新工作?學習新工作的技巧?我有機會找到新的、更能實現自我的工作,更能支援我的網絡且更有意義的職業。
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如果男朋友、飲食或工作都沒有成功呢?失敗會帶來寶貴的資訊: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我收集到我需要的資料,拼湊出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秘訣是隨時做好再試一次的準備。因為每一次我冒險去尋找真實的自我和真正想要的東西後,我都往目標更進一步。
我不斷練習對自己的渴求、渴望和欲望說好,所以我找回我所愛的生命與身體。我聽從「她」,也就是我的身體。我問她,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每一餐都是和自我對話的機會,告訴自己食物會幫助我感覺更良好──不只是此時此刻,還有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幾天,或者未來幾年。我不為燃燒卡路里或者前一晚的點心而做懲罰性的運動。現在我善用時間,用運動和伸展讓自己更堅韌、更放鬆和更迷人。現在開始,我如何使用時間、我吃什麼、我做什麼工作、我和誰一起消磨時間,都取決於我想要什麼樣的感覺。而我想要的感覺,是安全、迷人和自由。加入我的行列吧。
今天起,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恐懼,是接近真相時的自然反應。──佩瑪‧丘卓(Pema Chodron)
你想要什麼?
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甚至有點幼稚。但是我相信,這個問題在每位女性的人生中都會出現。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很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與他人討論,甚至完全沒有問過自己。對多數人來說,這個問題很危險,因為回答的前提是坦率地面對真正的自己,並且告訴他人自己是怎樣的人。我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每次我人生的轉捩點,都是在我遇到生命中重大的轉折,不得不捫心自問這個問題,並坦率面對答案的時刻。我發現,當我...
目錄
前 言 今天起,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跟食物的關係,不該這麼「快速」又見不得光
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食物的渴望吞沒
禁食,不開心;試著學習傾聽渴望會怎樣?
我的一連串成功的失敗,讓我……
天天吃精緻食物,讓身體出現警訊
離婚讓我的月經,半個月就來一次
每一餐都是跟自己對話的機會
第一章 試著成為「渴望」的最佳管理者
我們像個溺水的人,不斷向減肥專家要飲食計畫
當渴望引導我們去吃不健康的食品時……
腦神經科學家說,當我們吃下糖鹽脂肪會讓大腦達到「極樂點」
節食時,大腦會對於禁止的食物發出強大的渴望
感受壓力時,身體會發出強烈的賀爾蒙,因此……
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渴望影響
人類天生構造就是能對抗飢餓,所以找出你的「飢餓邊緣」
改變身體的唯一方法,喚起每一個食物的記憶
第二章 食物上癮的行為,是因為我們想逃離痛苦與壓力
焦慮、恐懼與他人的評論,因此用食物讓她逃離痛苦
一周戒除飲食壞習慣,竟然從不吃下午茶開始
不要打破習慣,而是去改變習慣
別靠意志力減肥,因為它雖然強大但容易磨損
剖析習慣的養成,是封閉循環與渴望引擎的關係
時間到了就得吃飯嗎?這時你得分辨到底是飢餓還是習慣
第三章 妳沒有比較胖,而是那些明星太瘦了
大腦與身體的連結點,是你的內心
美女身材的圖片,逼妳的大腦得跟她們一樣嗎?
停止挑剔身體的思考模式
選擇相信你的身體,才能拿回主導權
威脅身體沒有用,不如寫下你愛身體的哪十個部位?
修行來自印度的阿育吠陀完全健康準則,找出你是哪一種體質
女人有三種體型,輕盈之羽、燃火之炬與大地之母
抱怨自己有多胖,不如追求自己夢想的生活
第四章 5種訓練法,讓思考靜下來就能瘦
一旦讓思考靜下來,你就聽得到身體的聲音
按壓穴道,是有效的情緒釋放技巧
皮拉提斯訓練,能矯正脊椎及骨盆的位置
控制呼吸放慢心跳,回歸本源的解毒方法
引導式圖像冥想法,能降低甜食…等嚴重成癮的渴望
看清楚渴望背後的意義
第五章 六周就能完成的,飲食排毒法
身體排毒只是手段,目的是讓你看清對各種食物的感覺
思想排毒能釋放恐懼,找到與生俱來的力量
不要你禁食,只是要你掌控食物的力量
超驚人的排毒五大效能
你也能六周完成的排毒計畫
找一群人跟妳一起努力打破習慣,強化努力的成果
排毒讓我瘦了20磅的真實案例
第六章 放下罪惡感,你該開始與食物和解
一周的噪音排毒及一顆青蘋果的啟示
下定決心,遠離「過度」食物
攝取當下需要的食物
面對食物,你得慢慢來
用健康食材的尋寶遊戲,破除習慣循環
吃的文藝復興時代,就是大家開始注意產地、有機、天然
直覺飲食,活出最美滿的人生
第七章 科學家證實,腸胃的神經元素比大腦還多
高度的加工飲食,讓小孩的健康細菌逐年減少
動物裡的殘留抗生素,正在殺掉我們體內的微生物
真實案例:一套整腸健胃的飲食計畫,讓漢娜排便正常
保護消化道的5個方法
美好的早餐是,一把甘藍、一顆蘋果加上一些優質蛋白質
飲食的最好態度,是從容不迫
午餐是,花一小時坐在陽光下,享受家裡帶來的食物
晚餐吃一點輕食,是你絕佳的排毒時機
第八章 解放身體,享受食物與性欲的愉悅
女人最怕被批評身材,請停止憎恨自己的身體
掌握權力,因為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享受性愛與享受食欲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性愛讓你保持肌肉強健,維持甲狀腺的健康
性高潮讓你的代謝系統,變得極為活躍
愉悅,帶來更多愉悅
第九章 睡眠,大腦的糧食瘦身絕招
有三分之一的健康問題,都是睡眠不足引起
如何睡出苗條體態?
睡滿8小時,一個月減去七磅
策略性午睡,竟然也能減重
良好睡眠品質五要件
第十章 走出辦公室,走進陽光裡
維生素D,讓減重事半功倍
久坐不動造成問題
跟辦公室午餐說再見
找到讓自己快樂的運動
踏出家門,開始玩樂吧!
第十一章 和食物重新開始、認識與接觸
以求知的心態接觸食物
為了什麼而吃?千萬別因為寂寞、壓力而進食
勿信「安慰型食物」,因為真正的平靜不在冰箱裡
哪裡買?買什麼?總之就是別去便利商店買!
只吃真正的食物,別吃加工食品
購物時,要問自己什麼食物可以讓我感覺健康?
廚房是你的神聖空間,千萬別堆雜物
廚房排毒斷捨離,遠離任何原料多於五種的食物
烹飪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藝術
和自己所愛之人一起吃飯,是件美好的事
第十二章 釋放欲望,找到最好的自己
恐懼,讓自己的欲望深深埋藏
改變,讓你的心盡情解放
別讓食品工業,推你離開天然食品與健康
人生是一連串成功的失敗,因此試著與人交流吧!
渴望是動詞:發現、了解、行動
找到最好的自己
前 言 今天起,用全新的方式對待食物
跟食物的關係,不該這麼「快速」又見不得光
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食物的渴望吞沒
禁食,不開心;試著學習傾聽渴望會怎樣?
我的一連串成功的失敗,讓我……
天天吃精緻食物,讓身體出現警訊
離婚讓我的月經,半個月就來一次
每一餐都是跟自己對話的機會
第一章 試著成為「渴望」的最佳管理者
我們像個溺水的人,不斷向減肥專家要飲食計畫
當渴望引導我們去吃不健康的食品時……
腦神經科學家說,當我們吃下糖鹽脂肪會讓大腦達到「極樂點」
節食時,大腦會對於禁止的食物發出強大...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