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於工業機械的小型化、數位化(數位化製造)與個人活動間的網絡連結──即所謂的「工業個人化」、首度由FabLab Japan的發起人編纂而成的書籍。
本書介紹了MIT媒體實驗室人氣課程「(幾乎)萬物皆可做的方法」、經驗談、世界各地的FabLab活動等第一手消息。
謹將本書推薦給對於這種受到工程師、設計師、藝術家、Maker等多數人支持並持續成長的運動有興趣且有參與意願的讀者。
本書特色:
我想強烈地推薦本書。正如同網路與個人電腦改變了資訊與媒體的本質,這項運動未來也將改變我們身處的世界。──麻省理工學院 伊藤穰一 推薦
這是FabLab Japan發起人所撰寫的第一本書。作者配合個人的經驗,將因工業機械的小型化以及透過網路串聯的個人而生的新型運動「工業個人化」寫成本書。同時收錄MIT MediaLab的人氣課程「(幾乎)萬物皆可做的方法」的體驗記錄。
田中浩也以MediaLab為起點,將FabLab運動推廣至日本。身為這項運動的領導者,以及擔任全球性活動聯絡人的他將告訴我們,數位製造的技術發展與活動內容究竟是什麼,也將帶領我們進入數位製造的世界。
作者簡介:
田中 浩也
生於1975年,北海道札幌市人。京都大學綜合人類學系畢業,東京大學工學研究所研究科博士後課程畢業,取得工學博士學位。
歷任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中心助手等職,2005年於慶應義塾大學擔任環境情報學系專任講師,2008年任副教授。2010年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客座研究員。曾獲頒2002年度經濟產業未開發軟體開發支援事業超級程式設計創新獎、新領域部門優良設計獎等,獲獎無數。他也是Maker據點的世界性網絡FabLab的日本地區發起人,並在2011年以鐮倉市為據點開設了「FabLab鐮倉」。
譯者簡介:
許郁文
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畢業。曾翻譯電腦、電子、機械、料理、美食、攝影等方面書籍,並期許自己日文日益精進。現職為專職譯者,也從事日語免費教學。歡迎大家透過臉書認識我facebook:baristahsu
章節試閱
第1章 個人製造生活的緣起
①個人製造的破曉時分
二○○六年,某天漫步逛過某家書店時,有本書留住了我的目光。那本書的封面印著《ものづくり革命――パーソナル・ファブリケーションの夜明け(製造業革命──個人製造的黎明)》(尼爾‧格申斐德(Neil Gershenfeld)著)的書名。
在日常生活中,書名裡的「製造」都是如何地解釋的呢?直到與這本書相遇之前,我對「製造」這詞有兩種較為強烈的認識。
其中一種是傳統工藝達人利用鋸子或刨刀製作的「民俗工藝」,而這種手工藝類的實地體驗文化,也在當地綿延傳承著。另一種認識就是在工廠裡利用車床與銑床進行生產的「工業、製造業」,也就是工業革命之後俗稱的大量生產。
但前述這本書所介紹的「製造」,完全與我所認識的「製造」無關,是一種我不曾見聞的製造方法,而在這本書裡出現的都是「電腦周邊的工具機」,例如3D成型機(3D Printer)、切割機、銑床、電腦控制縫紉機。
利用這些工具機以及五花八門的加工法,就有可能讓電腦裡的數位資料與紙張、木頭、布料、樹脂與金屬這類的材料,產生直接或間接的連接,而在透過電腦搭起素材與加工方式之間的關係,以及探索兩者之間的加乘效果之際,同時製造「資料」與「物品」的手法也就油然而生。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生產手法,它讓抽象的資料與具體的材料這兩種互為極端的東西產生連結,並在兩造之間建立了雙向交流的關係。從此生產手法的涵義所衍生的技術稱為「數位個人製造」,而這樣的生產手法也以這個名稱逐漸滲透整個世界。
歷久彌新的工具機
數位工具機並不是這幾年突然迸地而生的工具,早在三十年前數位工具機就已存在,在工廠裡都將它們稱為「NC(Numerical Control)」、「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也常使用「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這個名詞。
自從九○年代後半開始,這個使用電腦控制工具機的領域開始產生緩慢而細微的變化,也就是工具機(Fabricator)變得更為精緻輕巧,隨著技術的創新,這類工具機變得像張桌子一樣大,甚至可以靈巧地直接擺在桌上使用,最終讓我們得以看見列印紙張的印表機,旁邊就擺著一臺輸出立體物品的3D成型機的光景。當處理「資料」的電腦與操作「物質」的工具機相連之後,我們變得可以像是在操作印表機或繪圖機一樣,不斷地嘗試各種「Try and Error」的製造過程,於是桌上小型工廠就此誕生。
工具機變得如此輕巧的情況也被稱為「桌面製造(Desktop Fabrication)」,「桌面」這個字讓我們想起二十年前(約莫一九九○年代初期)的情況。當時的音樂、圖像、影像以及出版界都掀起了「數位化」與「桌面化」的新浪潮,而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電腦進行創作的這件事,已經屬於哲學或甚至是美學與感官的問題。「Desktop Music」(DTM與「Desktop Publishing」(DTP)就是這此波浪潮而生的產物。
而同樣的狀況也正擴散至物理性(物質性)的領域裡。如今將「資訊」與「物質」一分為二或許已不具任何意義了。位元與原子已是互為表裡、雙向交流的關係,不管是「原子(物質)轉換成位元(資訊)」或是「位元流向原子」都已不是單行道,然後對如何連接兩者的探求以及如何建立兩者之間的關係,正是我們所該研究的主題。創造包含資訊的物質以及取得整合物質性的資訊,都是充滿野心與展望的研究題材。
這幾年,關心這類研究主題的氣氛開始在專業設計社群裡蔓延,商品、家具、服飾、建築、料理這些領域的創意人員也漸漸開始探索數位與桌面製造技術的應用方式。
而且另一波屬於「演算法設計」,也就是應用電腦運算處理與程式設計的成型技術也開始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嘗試(我本身原本也是這方面的研究人員)。
每一個人都可以「想做就做」
數位和桌面製造技術潛藏著極為多元的可能性,因此這方面技術的深入研究當然也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不過即便是如此先進的現代也不能忘記觀察新技術將如何改變社會,而社會又是如何應用這些新技術。
「數位工具機的個人化」絕不會止於研究人員或創意人員,一定會無止盡地於一般市民之間普及,而且不管是在網路裡,還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資訊與知識都將變得開放而共享。當「工具機的個人化」與「製造技術的交換與分享」開始兩軌並行,原本不是設計師與創意人員的一般大眾也開始有機會參與「製造」這項行為,而這項「製造行為」背後的主軸包含了創意、技能、事件(待解決的課題)、專案這些項目,而這項行為的背後推手正是普羅大眾。
而這些參與製造的人們脫離原本大企業員工或組織成員的身分,開始以「個人」的角度看待「製造」這件事,也開始以自由的創意發想為商品開發或交易訂下目標,同時向外推廣數位和桌面製造技術,藉此進一步拓寬社會與文化原有的圍籬。每個人現在都希望能依照自己的個性與需要來打造專屬自己的作品,而數位和桌面製造技術就是能讓這些人的個性與創造性產生強韌連結的技術之一,然後人們所認知的常識或是非主流的世界裡將產生五花八門的連結與社群,而許多專案也將得到實踐的機會。
在諸多專案被實踐的過程中,「製造」一詞的多元意義與角色應該會被重新定義吧。有些人將製造本身視為「目的」,但今後也可能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將「製造」視為是一種手段,也應該會有人開始思考民俗與工業技術、手工藝與工業製品、工廠與機械與數位製造該如何產生連動與折衷吧,今後「製造」將成為觸媒,讓現存的元素之間產生新的結構與連結。
而在此發展之下,「業餘」這個字眼將被重新定義為「擁有創意且能開拓各種可能的大眾」,而所謂的「專家」當然也會以「成熟市民」的姿態,共同參與各種可能性的開發。
這整體狀況的發展就叫做「個人製造」。
「個人製造」這個名詞是從「個人電腦」這個名詞聯想而來,因為兩個名詞之間具有十分相近的性質。不過「個人製造」並不單指工具機而已。電腦原本是因為軍事目的而開發,然後應用於研究與商業,最後演變為個人工具而進入一般大眾的家庭。在經歷上述過程後,電腦成為一種包羅萬象的媒體,連工作、娛樂、學習這些領域也被納於其中,甚至某段時期為了表達電腦的多元性與複合性,還產生了「多媒體」與「複合式媒體」這樣的名詞。而現在同樣的,工具機總算演變成個人的工具,逐漸進化成能重新定義工作、娛樂與學習的媒體。從演進的脈絡來看,「個人製造」一詞所代表的不僅是工具與機械,更是一種融合各種製造經驗與文化而成的綜合體。
第1章 個人製造生活的緣起
①個人製造的破曉時分
二○○六年,某天漫步逛過某家書店時,有本書留住了我的目光。那本書的封面印著《ものづくり革命――パーソナル・ファブリケーションの夜明け(製造業革命──個人製造的黎明)》(尼爾‧格申斐德(Neil Gershenfeld)著)的書名。
在日常生活中,書名裡的「製造」都是如何地解釋的呢?直到與這本書相遇之前,我對「製造」這詞有兩種較為強烈的認識。
其中一種是傳統工藝達人利用鋸子或刨刀製作的「民俗工藝」,而這種手工藝類的實地體驗文化,也在當地綿延傳承著。另一種認識就是在工廠...
作者序
時代的巨流裡,或許潛藏著不可見的「周期」。大約每十五年為一期,技術就會與社會碰撞出火花。專家開發的技術推廣至一般人的生活裡,而社會原有的脈絡與意義,也有了煥然一新的機會。
於一九七五年出生的我,首次「技術社會化」的經驗,是來自一九八○前後問世的「個人電腦」。原本只限專家使用的電腦,在那時成為個人掌中的玩物,也進入了一般人的家庭生活裡。
而第二次的經驗,則是一九九五年前後的「網際網路」。從來只在專家的世界裡使用的網路,也成為個人的世界,讓每個家庭與全世界產生連繫。
隨著二○一○年的到來,「技術社會化」的機會又開始萌生新芽。原因就在「個人製造」──工業的個人化即將開始。原本只有專家才能操作的「數位工業機具」,現在成了個人所能操作的裝置,也開始全方面地進入一般人的家庭裡。而且不僅是機械進入家庭,就連「製造」這個行為,也準備捲土重來地回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裡。
本書於二○一二年開始撰筆,而此時「個人製造」堪稱是草創時期,樂觀地說,仍處於渾沌不明的階段。不同的試作品與實驗正在世界遍地開花,也有許多人開始討論有關「個人製造」的未來。這項「個人製造」的運動將為社會催生何種變化?又將創造出何種文化?目前一切的摸索都還處在現在進行式的階段裡。
筆者在遇見如此嶄新的可能性之後,以個人的觀點將截至目前為止的經驗寫成本書。推動「個人製造」活動的團體之一「FabLab」,一直以來都在探索「Fab」這項新型的製造方式,而本書的主旨就在於希望讓這項新型的製造方式能於日常的實驗與親身經驗裡紮根。
我的世界FabLab巡迴之旅開始三年之後,也在日本設立了FabLab,並住在FabLab長達一年。現在仍過著與到訪的訪客每天討論「個人製造」的生活,以「從無製造到有」、「因為不懂,所以要嘗試地做」的信念,不斷地摸索目前仍未能得知全貌的「個人製造」。
在「個人製造」的實踐過程中,有件事總是讓我時有所感,那就是愈來愈多人在解釋「個人製造」的涵義,而「個人製造」也在這些人的解釋之下產生了不同的故事與面相,觸角也伸往更多元與更豐富的方向。
提出「媒介即是訊息」一說的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也曾提出「媒體四大律」的架構。若將此架構套用在「個人製造」上,「個人製造」也屬於媒體的一種,將使某種傳統擴張、將使某種事物衰亡,將使某種事物復興,也將使某種事物顛覆。就宏觀的角度來看,恐怕他的預測是一針見血的。
但媒體若不是個體,而是一種不斷讓既存於社會的技術、文化與人類的個性與自發性融合,不斷讓上述這些元素產生化學連鎖反應的觸媒,媒體又該是什麼樣的風貌?恐怕麥克魯漢那擁擠的四象限就不足以形容這樣的媒體,應該要以更立體的角度才能描述媒體本身的質變。
今後的我們應該將這樣的質變化為有意義的事物,如果本書能成為此波浪潮的推手,那將是我的榮幸。
時代的巨流裡,或許潛藏著不可見的「周期」。大約每十五年為一期,技術就會與社會碰撞出火花。專家開發的技術推廣至一般人的生活裡,而社會原有的脈絡與意義,也有了煥然一新的機會。
於一九七五年出生的我,首次「技術社會化」的經驗,是來自一九八○前後問世的「個人電腦」。原本只限專家使用的電腦,在那時成為個人掌中的玩物,也進入了一般人的家庭生活裡。
而第二次的經驗,則是一九九五年前後的「網際網路」。從來只在專家的世界裡使用的網路,也成為個人的世界,讓每個家庭與全世界產生連繫。
隨著二○一○年的到來,「技術社會...
目錄
第1章 個人製造生活的緣起
1個人製造的破曉時分
歷久彌新的工具機/每一個人都可以「想做就做」/有多少人參與,就衍生出多少個專案/分享機械交換知識的「現場」/讓世代產生連結的交流據點/連結過去與未來的「製造」方法
2往印度的FabLab出發
一同參加FabLab會議的市民工程師們/領導工作坊的導師級人物/帕巴魯村的有趣技術/讓「製造者」與「使用者」重修舊好
3在世界的FabLab裡
電腦玩家薈萃之地──波士頓的FabLab/催生Fab建築的巴塞隆納/開放原始碼與設計的交會點──荷蘭/培育菜單的FabLab式餐廳/「Creative Hack」文化/可移動的FabLab
4網路化的FabLab
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有某個人在從事製作/與瑞士共同製作災區用機器
5FabLab現場
備有工具機的工作坊/讓網路與物理世界一同製造/從嚴肅到愚蠢全面囊括的「Fab」/Fab是「共同創作」的結果/邊製作邊交流的實驗工坊
對談1 巾嶋 良幸╳田中 浩也 「日本或世界的FabLab每天都在製造什麼呢?」
第2章(幾乎)萬物皆可做的方法
1讓創意具體成型的課程
吞下「叫聲」的包包/年屆三十歲中期,我卻願意回歸學生身分
2從零開始製作的14週
奇妙的修課學生選拔/行程滿檔的一週學生生活/要趁新鮮的時候讓創意具體成型/創意從工具與素材而生/透過打造原型來培育創意
3潛入子彈型課程
第1週 序論、介紹設計工具/所謂「製造行為的開放化」就是一種知識的傳達/第2週 成型1──紙類切割機、雷射切割機/破解切割機器/製作模型玩具/第3週 實作1──小型銑床與電子線路製作/為什麼要從頭製作電子線路/逃離禁箱的電子線路/第4週 成型2──水刀與銑床/第5週 機具設計(自製銑床)/第6週 實作2──電子線路設計與程式設計/設計與藝術領域的學生發現二進位的世界/第7週 成型3──3D掃描器、3D成型機/全身是粉的「遺跡」挖掘作業/第8週 實作3──輸入裝置、感應器與視覺效果
利用銑床自製Fabduino/第9週 成型4──塑模、鑄造、材料混合/第10週 實作4──輸出裝置、致動器/第11週 成型5──元件、連結零件/第12週 實作5──網路與傳輸/對談時間為慌亂的一週帶來一股清流/第13、14週 最終課題的製作與發表/讓程式碼轉換成具體可見之物的工具機
4結束全身是粉的課程
最棒的收穫就是「缺什麼就做什麼」/為什麼是「幾乎」什麼都可自行製作的方法
對談2 遠藤 謙╳田中 浩也 「FabLab與D-Lab──Fab之間產生有機連結的末來」
第3章 建造FabLab
1日本的FabLab
筑波與鎌倉,雙胞胎的FabLab/為什麼FabLab會誕生於鎌倉呢?/有多種材料的小鎮/在野外採集素材/透過拆解取得素材/FabLab也能創造工作嗎?/兼具訊息傳遞功能的製造行為/無法在店面購得的小東西們/善用從網路下載的資料/「工作」、「玩樂」、「學習」的交會
2人們為什麼把電腦塞進「東西」裡?
將電腦塞進盆栽裡/與羊群網絡連接的心相世界小道具/將技術拉回自己身邊
3未來「物品」的製造方式
FabLab的現在──Fab可以轉換成數位手工作業嗎?/從快速成型到反覆成型/工具機才能創造的質感與觸感/分享設計資料的開放原始碼設計/既非大量生產也非單品生產的「適切生產」、「變量生產」/FabLab不遠的未來──工具機將會複製自己/再遠一點的FabLab──(幾乎)萬物皆可組裝的未來/讓資源再生的環保式製造/未來的FabLab──(幾乎)萬物皆可自律而動/議論未來、批評技術的精神
4開放原始碼文化與設計
工程師、設計師以及各自領域的開放原始碼化/個人也可參與企劃的開放原始碼硬體/以原創為起點不斷複製衍生的開放原始碼內容/開放原始碼內容的公共授權條款(Creative Commons)/為什麼叉子的牙齒是四根/授權制度也逐步完整
對談3 SUSUTAWARI╳田中 浩也 「各種實驗性製造與開放原始碼文化」
後記
參考連結
參考文獻
謝辭
第1章 個人製造生活的緣起
1個人製造的破曉時分
歷久彌新的工具機/每一個人都可以「想做就做」/有多少人參與,就衍生出多少個專案/分享機械交換知識的「現場」/讓世代產生連結的交流據點/連結過去與未來的「製造」方法
2往印度的FabLab出發
一同參加FabLab會議的市民工程師們/領導工作坊的導師級人物/帕巴魯村的有趣技術/讓「製造者」與「使用者」重修舊好
3在世界的FabLab裡
電腦玩家薈萃之地──波士頓的FabLab/催生Fab建築的巴塞隆納/開放原始碼與設計的交會點──荷蘭/培育菜單的FabLab式餐廳/「Creative Hac...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