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國孩子的心智發展較成熟,
語言能力較強、表達能力較好,
而且還有一輩子的學習動機?
不當「幫孩子作決定」的人,
要當「陪伴孩子長大」的媽媽!
一個台灣國小退職老師,
與先生帶著女兒在法國南方生活著。
她專心記錄在法國養育孩子的心情,
比較著台法兩種不同文化的差異。
為什麼當法國媽媽們在為孩子建立文字的堡壘、
培養孩子對抗盲目潮流的反思能力時,
依然能讓孩子,只當孩子呢?
為什麼法國人的家庭關係既緊密而又能彼此獨立?
孩子如何適應雙語的環境與文化的衝擊?
一定要去學閱讀、一定要刻意訓練音感嗎?
也許少塞一點東西、把事情變少,
擁有更多時間與空間的孩子,
反而能為自己人生作決定、
能把握符合自己性向的每個機會!
作者簡介:
王元芳
喜歡旅行,走過歐洲不少城市與地方。
享有如在大自然般的清靜生活,同時深具波西米亞人的流浪性格。在變與不變之間,在法國文化的美好與不美好之中,怡然自得地享受身為母親的甘甜滋味。
擁有倫敦聖馬丁設計學院平面設計系入學許可,原本計畫準備赴英深造,因緣際會的被另一半拎往法國巴黎,在羅馬大獎得主法國古典版畫家喬耶.侯胥(JOEL .ROCHE)推薦下,以特殊生身分進入國立巴黎高等建築學院研習繪畫創作。熱愛繪畫、旅行、攝影、設計、電影與美食,是個慵懶型插畫家與愛用文字說話的作家。
2000年榮獲奇摩網站電子賀卡設計首獎,2001年獲奇摩網站電子賀卡設計第三名。個人專欄與圖文作品散見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國語日報、樂多新文創,曾與聯經、大田、法鼓文化、傳統色、企鵝等多家出版社合作。作品包括兒童圖畫書、禮物書、口袋小書與旅遊書插畫、卡片與刊頭設計等,超過十本。
部落格:Caprice Comme Nuages
http://blog.roodo.com/capricecommenuages
MAISY'S NOTEBOOK
http://maisylepetit.blogspot.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
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主編 魏伶如
【專文推薦】
樂多育兒版編輯 許惠茹
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 蔣秀娟
【推薦序】
養小孩也可以很愜意
樂多育兒版編輯 許惠茹
初在「樂多育兒版」發現元芳的部落格,內心是充滿驚喜的,因為元芳的文章思路清晰,教育觀點又富涵學理依據,而她與女兒的互動與對話,總是顯得那麼幽默寫意,令人會心一笑。不禁讓我感到好奇,獨自身處於異鄉,又是新手媽媽的元芳,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何能如此悠然自得?
從這本書中,透過元芳對於法國教育環境的觀察,看到了與台灣截然不同的視野與觀點,了解到法國是如何經由醫療機構與教育制度的整合,幫助家長減輕養兒育女的負擔,掌握孩童各方面身心發展與日常狀況,並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特質與步調去探索與學習,培養個人主體價值。而法國人熱愛閱讀、重視家庭生活的態度,更將藝術文化以及傳統價值觀自然地根植到下一代身上。
難得的是,這本書不是只有呈現法國美好的一面,元芳也以平實的筆觸,記錄了法國在完善體制下,因為階級意識以及社會變遷所導致的困境。由於法國面臨許多外來移民的加入,引發對於新移民子女雙語教育的研究與關注,澄清了語言學習的迷思。此外,法國當局也開始反思貧富差距懸殊、精英階級再製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並試圖透過機制的改善,讓弱勢的孩子也享有平等的權益,在無憂無慮的狀態下長大。
反觀台灣,由於整個社會形態的發展、凡事講求效率與競爭,也將這樣的步調充分反映在教養孩子的節奏上。許多家長不僅背負著沉重的育兒壓力,更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即使台灣並不具備雙語的環境與條件,仍執意送孩子就讀雙語機構,或是學習各種才藝與課程,過著與時間賽跑的生活,無形中也剝奪了親子共處的時間。因此,誠摯地跟大家推薦這本書,相信從元芳記敘的教養經驗中,能領略到不同的育兒光景:養小孩不用這麼戰戰兢兢,其實是可以很輕鬆愜意的。
【推薦序】
遇見元芳
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 蔣秀娟
三年前接編家庭版時,從眾多投稿中,看到元芳寄了三、四篇以法國家庭生活為主題的文章,頓時讓我眼睛一亮,當時的心情就像挖到一塊璞玉似的好開心!元芳的文章開啟了我對法國人的認識,知性中又不失趣味,於是透過伊媚兒和元芳聯絡上,從此,展開了我和元芳的合作關係。
一開始是邀她開闢「法國家庭面面觀」的專欄,談法國的環保生活、教養問題、孩子的語言學習等等。後來,進一步得知她是學藝術的,早年在臺灣也有不少插畫作品發表在報刊上,於是當專欄結束後,便邀她再為家庭版畫插畫,這層夥伴關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她的文字作品結集成書,讓身為工作夥伴的我也與有榮焉。
元芳在這本新書中謙稱自己是個「懶惰媽媽」,只管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其他一切的學習都順其自然。其實,我認為懶惰媽媽才是最有智慧的,因為她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學習,而這正是現代父母最難修習的學分。
雖然對孩子的學習發展順其自然,但元芳十分重視孩子的身體狀況,為了照護有過敏體質的女兒,她花費了極大的心力和時間,經常帶著女兒向家庭醫師報到,並認真上網搜尋相關醫療資訊。在我看來,她真是個盡責的好媽媽。學齡前的孩子抵抗力本來就比較弱,發燒、感冒、生小病是常有的事,元芳也在這本新書中分享了法國人如何看待及處理小小孩生病這件事,很值得新手爸媽參考。
教養是藝術也是學問,何妨慢一點、從容一點。看到元芳在法國可以如此優雅浪漫地陪伴孩子成長,羨慕之餘,也欣賞她的用心。希望你看了這本書以後,也能因感動而行動,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優質浪漫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名人推薦:【國內推薦】
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主編 魏伶如
【專文推薦】
樂多育兒版編輯 許惠茹
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 蔣秀娟
【推薦序】
養小孩也可以很愜意
樂多育兒版編輯 許惠茹
初在「樂多育兒版」發現元芳的部落格,內心是充滿驚喜的,因為元芳的文章思路清晰,教育觀點又富涵學理依據,而她與女兒的互動與對話,總是顯得那麼幽默寫意,令人會心一笑。不禁讓我感到好奇,獨自身處於異鄉,又是新手媽媽的元芳,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何能如此悠然自得?
從這本書中,透過元芳對於法國教育環境的觀察,看到了與台灣截...
章節試閱
給孩子獨處的機會
猶記當時孩子剛出生時,快樂心情的強度遠遠大於剛生產完、極度疲憊的身軀,讓我的視線怎麼都離不開她,生怕錯過她每一個珍貴的成長鏡頭!之後,我也幫孩子準備了不少玩具,其中不少是兼具趣味性與挑戰性,甚至有她將來可以玩的,以備不時之需。三不五時,我還想些劇場極興演出的戲碼,好娛樂孩子一番;此外還有繪畫遊戲、圖畫書閱讀或音樂欣賞等,也在孩子的活動節目單上。這一切,除了怕孩子無聊,無非是希望自己能給孩子一個充實愉快的童年生活。
媽媽隨時在旁邊,一定好嗎?
但不久前,我改變了那樣的想法,為什麼呢?
正因為愛孩子,身為媽媽的人時時刻刻都會自動打開全身的偵查機制,即使再怎麼疲累,也不想漏接眼前畫面上的每一秒。時間一久,百忙中還要進行回憶、統整、分析、演譯與歸納的工作。日積月累後,我頓時懷疑自己有時候是不是該離開孩子一下?是不是該給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是不是該讓孩子自己想點子跟時間共處?是不是該讓孩子自己培養自己獨立的個性與能力?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與體認,正是從孩子身上長期觀察出來的結果。
當女兒八到十個月大時,她便會疊高三個小型紙盒積木,而且還會想辦法讓積木穩定不倒下。或是當積木幾乎快掉進她身旁的座位內時,她也會自己花時間想辦法阻擋,除非無法順利阻擋時,才會向在一旁的我求救。但是,她從自己想辦法阻擋,到因阻擋無效而向我求救的時間似乎日漸縮短,尤其當她一歲三個月大到一歲四個月大間,我更訝異地發現,本來可以得心應手、疊好九個由大到小如同八十公分高積木的她,只要我不在場,她便無法好好完成!而且當她做不好時,人在不遠處的我還會看見她心浮氣躁、毫無耐心地將手上的積木丟在地上,自個兒在那裡生悶氣。
大人給的,孩子不一定有興趣
當時也發生了另一個讓我不得不思考的小插曲。當時孩子去做定期健康檢查,醫生測出的頭圍與前四個月相較,竟完全沒有任何增加。頭圍的成長與否,意味著適當且有用的腦細胞的發展是否正常,不僅可以作為孩子智力發展方面的指標,也可以作為感覺統合發展是否正常的預防偵測之一。一般而言,剛出生的嬰兒,第一年的頭圍發展相當迅速,平均每個月成長1公分;滿一歲後,頭圍每三個月平均成長1~2公分。因此,經歷四個月,女兒頭圍方面毫無成長,讓醫生與我都對此感到有些擔心。
頭圍的毫無成長,意味著最近四個月當中,我給孩子的生活方式,對孩子而言並不如我所想的那麼有趣,因此,孩子得不到新的思考與好的刺激。儘管她心智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手眼協調與語言理解力都很不錯,但她在生活裡頭似乎還沒有找到她想要的,或者說讓她有興趣的嘗試。雖然我們一起活動的時間是那麼悠緩,我也從不要求孩子今天要比昨天多會什麼,她也樂於自己決定這、決定那地玩個不停,可以說毫無壓力,可是她沒有得到太多刺激卻是事實。
太多陪伴、太多依賴
某天,在法文版《ELLE》雜誌中,我看見一個法國媽媽的現身說法,她說:「我很怕孩子無聊,想辦法幫孩子填滿所有空白的時間,結果把自己和孩子都累壞了。有天看到某個兒童心理學家的說法,才知道應該給孩子一些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我試著做做看,驗證了那樣的建議對孩子的確是好的。」
因此,我開始反思檢討,自己是不是給孩子太多陪伴的時間,讓她有太多可以依賴的時候,反而造成孩子無法自己去獨立面對、獨自適應、獨自思考與獨自創造一些想法。這間接造成孩子「遺忘」如何從生活中挖掘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放棄」尋找自己樂趣的天賦。我想若長久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對孩子的獨立自主與日後面臨人事物所需的社會性發展,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以往,每天早晨她醒來時,因我認為這段起床時光非常珍貴,所以總會快速出現在她的臥房門口;現在我會假裝賴床,讓她等個至少二、三十分鐘,我再出現。我在臥房傾聽孩子一個人在小床裡頭的各種舉動聲響,剛開始時,女兒似乎只是靜靜地等候;慢慢地,她開始會在小床裡活動,接著開始交錯出現一些原始與有意義的語彙(原始語彙居多)。最後,她會跟自己或跟周遭的環境對話般地自言自語,還會與離她不遠的玩具們聊天。
獨處與獨立
那樣的變化非常有趣,更有趣的是,自從這麼做之後,當她滿二十個月大,走在路上或在公園裡遊戲時,她便不會如以往般地賴在我身邊,或一直要我跟隨在一旁,更不會緊牽著我的手寸步不離。她會自個兒靜待一旁,觀察其他孩子的活動遊戲;慢慢地,她會自己決定從哪一項遊戲設施開始玩,還會積極主動地跟其他孩子一起互動。之後更會進一步主動與別人打招呼、握手、行親吻禮與說再見。
當然,在家裡更自在的她,已經幾乎可以完全獨立地自己播放音樂、自己選擇玩具與活動項目、自己翻閱並整理書籍。偶爾,她還會跑到廚房探望正在幫她做午餐的我,之後再自己回到遊戲的地方,繼續自己正在進行的遊戲活動。她的語言發展明顯進步,發音不但清晰準確許多,單字也增加得更迅速。
看來,讓孩子獨處對孩子來說,的確很重要。
給孩子獨處的機會
猶記當時孩子剛出生時,快樂心情的強度遠遠大於剛生產完、極度疲憊的身軀,讓我的視線怎麼都離不開她,生怕錯過她每一個珍貴的成長鏡頭!之後,我也幫孩子準備了不少玩具,其中不少是兼具趣味性與挑戰性,甚至有她將來可以玩的,以備不時之需。三不五時,我還想些劇場極興演出的戲碼,好娛樂孩子一番;此外還有繪畫遊戲、圖畫書閱讀或音樂欣賞等,也在孩子的活動節目單上。這一切,除了怕孩子無聊,無非是希望自己能給孩子一個充實愉快的童年生活。
媽媽隨時在旁邊,一定好嗎?
但不久前,我改變了那樣的想法,為...
作者序
你所不知道的法國:
我在法國教養孩子的生活扎記
從懷孕開始,我便感受到一股無法形容的莫大的喜悅,不論何時,在家中、在路上、在任何地點,這喜悅的心都不曾間斷。沉浸在這喜悅之心的我,總是喜孜孜地享受懷孕的每一天。懷孕的日子,就這樣飛快過去!
直到孩子即將出生的最後一個月,我才真正意識到,我即將面對一個新生命的來臨,而且是生命力十足的小生命!她將在我的懷抱中成長與茁壯,除了食衣住行,她還有快樂與悲傷的時候。想到這裡,我開始有點慌張,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照顧、陪伴她度過。
法國教會我的事:體驗孩子的心
慶幸的是,法國有照顧孕婦、產婦與新生兒的完善制度與補助,讓每個家庭在孩子的食衣住行這些方面,都能得到相當有用的協助。這讓我們這對獨自在異鄉、沒有親友協助的新手父母,免於走進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
在法國家庭醫生、相關護理人員與LA PMI(母親與嬰兒保護機構)人員的協力幫助下,我們這對新手父母很快就抓到照顧孩子的方法與節奏。此外,可能是懷孕時期的好狀態與好心情,寶寶的性情相當溫和,是個好照顧的孩子,讓我們養育之路走得相當順暢。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只得到有用的育兒知識,包括概念與實作,同時也有機會並有充分的時間領略到「如何體驗孩子的心」。而這也是當時LA PMI的人員給我最感人最難忘的一句話!是的!「體驗孩子的心」便成為我生活最大的樂趣之一!
就在一天又一天不間斷的教養過程中,我不但越來越能體驗孩子的心,也越來越懂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發現有一股神祕的力量深蘊在孩子與我之間,我知道她要什麼,她也知道該給我什麼。日升與日落間,她的身體內彷彿有一個充滿奧祕的鐘,每天活力十足地滴答滴答、向前邁進。每天她都在大小肌肉之間努力四處探險,當到達某一個時刻,這個奧祕的鐘就會告知她可以試試看做什麼,與可以做到什麼。我自己「內在的聲音」,也在女兒那神祕時鐘的力量下成形。
很快地,我認識到,尊重孩子身體內那個奇特的鐘是多麼的必要。也很快地,我把自己定位為「陪伴孩子的人」,而不是「幫她作決定的人」。在我的心裡,孩子永遠是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的擁有品,我們應該賦予他們自己體驗生命的權力,從中培養獨立自主所需的各種能力。從出生後回家的第一天開始,我們便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房間,讓她在自己的房間睡覺、活動;之後學走、學跑、跌倒,即使我心疼不已,但還是靜候一旁,等待她自己爬起,再給她一個大大、溫暖的擁抱。甚至每天選擇音樂,我也都賦與她「參與的權力」,在「我們共同討論與決定」之間,讓她慢慢建立起自己對聲音的想法與品味,同時培養她與人互動、互重與互助的待人處世法則。
陪伴的同時,我力求實踐「建立孩子行為必須有限度」的觀念,透過「與現實吻合,且非過度的讚美」,在孩子「好奇心最強烈,與行為表現最應該被指正的重要時間點作機會教育」,讓孩子長時間、漸次累積每個先備經驗。希冀以此轉化為孩子內在的思考、演繹與歸納,進而建立應該具備的是非價值觀、行為規範與自我反省能力。慢慢地,孩子會展現出神奇的一面。就像女兒,一歲半左右便會清楚分辨好與不好、對與不對、是與不是、要與不要的意義與用法;兩歲前後便能掌握代表主體意識的圓;才三歲,就懂得如何跟我明確協商,討論一些她個人的想法與意願,並願意遵守協商的結果。例如,還需要幾分鐘完成手邊的活動、再給幾次玩蹺蹺板的機會才離開公園回家,或這個週末想去健行還是騎小馬等。
愛自己才能愛孩子
陪伴孩子的時間雖然已占據我許多時間,但生性喜歡自由、喜歡吸收新知的我,還是無法忘情於「給自己獨處充實的時間」。愛孩子的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對「愛自己的重要性」有所感受。儘管身體因照顧孩子而時感疲累,但那份強烈愛自己的心,讓我依然有十足的活力沉浸於自己有興趣的人事物當中。我沒有因為照顧孩子的忙碌而與老朋友疏遠,不但保有一直以來的老朋友,也持續認識新朋友。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也沒有因身為母親而出現明顯的斷層,自己日後回到工作的過程也頗為順利。
自我充實的重要性實在很大,除了為自己,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也有無形且巨大的幫助。孩子的五種感官總是不斷在活動著,在它們的合作下,父母的生活內容與經驗,自然而然就是孩子最親近且最具效能的學習教材。這份教材可以是對孩子幫助多多的滋養劑,卻也能變成傷害孩子潛能的殺手。父母熱愛閱讀,孩子愛閱讀的機率倍增;但若父母生活型態繁忙,造成生活品質不佳,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日後的生活態度與品質,也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就像我愛畫圖,工作之一也正是畫圖,因此女兒不但喜歡觀賞圖畫,也熱愛畫圖。不但如此,每當走在街頭或站在商店櫥窗前,甚至經過藝廊時,她都會積極主動地注意、欣賞各種有趣的色彩、造型與影像,還出人意表地常帶給我創作上的好想法。
另外,陪伴孩子的成長不只需要育兒知識的幫助,更需要來自社會文化的薰陶,尤其須有父母與社會環境之間的良性互動。如果父母願意投注心力,不斷充實自己生活文化的深廣度,對孩子不但是最好的學習示範,尤其對他們心智成長將有非常正面積極的影響。我目前所身處的法國,正是因為其文化生活的高度發展,造就人們普遍對文化的格外重視。孩子在父母的長期薰陶下,其生活文化的累積便十分豐富。長大後,當他們身為父母時,自然而然會把這份價值傳承給他們的孩子,一代一代地豐富孩子的生活。相對於台灣同齡的孩子,法國孩子們的心智發展不但比較成熟良好,尤其在慎思明辨與表達能力上,的確都明顯且普遍優於台灣孩子,著實可以端倪一二。
願每個孩子都能做自己
因此,在本書中,不只希望呈現我個人在法國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想把曾與我接觸的法國醫護人員、專業育兒指導人員與朋友鄰居的互動,以及來自法國社會大眾的多元觀點、實際經驗與好收穫,轉化成文字,分享給有需要的爸爸媽媽。此外,也多所著墨於法國文化在孩子身上的無形作用力,希望能帶給台灣的爸爸媽媽不一樣的教養觀點,延伸不同教養觸角的可能。同時,希望我們一起發掘,教養孩子的方式是否有其他思考與面向,並破除個人可能不經意產生的盲點。
但願我們的孩子們,不是在被規劃的跑道上,不知所以且疲累地跑著。但願我們的孩子們在更悠緩、更多關懷與樂趣中度過。但願他們不但有時間與空間,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而且能掌握符合自己性向的每個機會,並可進而獲得個人生命的內在熱情,懷抱自我存在與生活的價值。
你所不知道的法國:
我在法國教養孩子的生活扎記
從懷孕開始,我便感受到一股無法形容的莫大的喜悅,不論何時,在家中、在路上、在任何地點,這喜悅的心都不曾間斷。沉浸在這喜悅之心的我,總是喜孜孜地享受懷孕的每一天。懷孕的日子,就這樣飛快過去!
直到孩子即將出生的最後一個月,我才真正意識到,我即將面對一個新生命的來臨,而且是生命力十足的小生命!她將在我的懷抱中成長與茁壯,除了食衣住行,她還有快樂與悲傷的時候。想到這裡,我開始有點慌張,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照顧、陪伴她度過。
法國教會我的...
目錄
序言
愛在法國記錄你
1. 愛竟沒有停止的一天
2. 孩子在法國生病了!
3. 瓶子就是孩子的玩具
4. 還不要睡覺覺?
5.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6. 給孩子獨處的機會
7. 幽默感,時間與耐心的三角習題
8. 不能沒有音樂的日子
9. 法國孩子可以不懂事?
10. 廣場聽見我愛你
法國教育真奇妙
1. 法國人怎麼培養主我意識?
2. 法國學制概談
3. 歡心進幼稚園的代價
4. 她與她的生存之道:我女兒與她的老師
5. 法國幼稚園的課程教學(1)
6. 法國幼稚園的課程教學(2)
7. 上課前的拔河
8. 三歲法國孩子校外教學記
9. 別讓比較傷了孩子的潛能
雙語,真的比較好?
1. 為孩子建築文字的堡壘
2. 雙多語環境對孩子的挑戰
3. 從法國看台灣語言學習的迷思
4. 有外語能力就會有國際觀嗎?
5. 如何打開雙多語的學習之門?
6. 讓孩子學好中文更重要
法國不只有浪漫
1. 現代與緩慢的矛盾
2. 慢還可以再慢
3. 紅燈?綠燈?過馬路!
4. 如影隨形的階級文化
5. 法國人的生活快樂嗎?
6. 台灣人的樂園在哪裡?
序言
愛在法國記錄你
1. 愛竟沒有停止的一天
2. 孩子在法國生病了!
3. 瓶子就是孩子的玩具
4. 還不要睡覺覺?
5.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6. 給孩子獨處的機會
7. 幽默感,時間與耐心的三角習題
8. 不能沒有音樂的日子
9. 法國孩子可以不懂事?
10. 廣場聽見我愛你
法國教育真奇妙
1. 法國人怎麼培養主我意識?
2. 法國學制概談
3. 歡心進幼稚園的代價
4. 她與她的生存之道:我女兒與她的老師
5. 法國幼稚園的課程教學(1)
6. 法國幼稚園的課程教學(2)
7. 上課前的拔河
8. 三歲法國孩子校外教學記
9. 別讓比較傷了...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