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尤應以台灣為中心、為主體,去同心連結、整合創新世界……
◎一位成功企業家的玄妙靈感,解構歷史上的神秘符碼,帶領讀者通達運命之門。
◎結合世界文化與特殊歷史境遇,開創台灣、中國與世界華人文明的新里程碑。
◎在天地開闔的世紀齒輪中,在迷惘意識中找回新使命。
◎重新建構台灣神話主體,展開「天、地、神、人」的奇幻旅程。
2015年,台灣命運正悄悄流動,社會公義之力也隨時間不斷往前,如何抓住命運之勢,迸發更巨大能量的善與美,創造出全新傳說。做為擁有特殊命運齒輪的台灣人,還不知道握有命運之鑰的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遙不可及的神話究竟與台灣有何關聯?世界文明的巨輪,如何能運轉到你我身邊?掌握時機,作者描繪並帶領讀者認識孕育宇宙能量的母親──台灣島。
蔡八來,以自身不凡的機遇揭開台灣的運命之謎,耗費10年傳寫此一系列書,預見做為台灣人的自己,即將被賦予不凡的任務──也就是將文明流轉的秘密,傳達給台灣大眾,因此決心扛下重擔,從命運符碼之中揭開台灣歷史的暗示,台灣不再是「亞細亞孤兒」,而是具有不同文明力與開創力的新華人。
作者解構了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分與合,進而了解到分合不盡然是絕對必然,而是分合而一。又如南方封神運動的進程,是再一次見證文明從邊陲向中心移動的新脈絡,創造「命運與運命」、「話神與神話」之間的連結。
本書再次闡述台灣島的生命之歌,律動的命運之流和聚集不同文化與文明的命脈。從南島語系的祖靈信仰,到中國伏羲女窩交合圖的結合,再流轉到近代台灣庶民信仰的大宗:關公、媽祖、母娘、王爺信仰,不可思議的運命匯流,將在本書全部呈現。
作者簡介:
蔡八來
原名蔡保皚,1954年生,台中清水人,自小在牛罵頭的古蹟裡遊玩、思考,小學時迷戀的是電影「勇士們」,週末則是在教堂中聽聖經領聖餐,是個會乖乖坐在大人堆中聆聽四個小時的孩子。
青少年時期開始探索自己的創造力,於是開始創作散文與詩歌,也開始寫文學批評。考上成大中文系後,在大三發現文字創作不能滿足豐沛的創造欲望,因此立志從商。二十七歲進入房地產業創業成功,期許自己以不動產空間現象學做為生命創造的場域。
三十九歲時開發關仔嶺休閒事業,進入更深的生命智慧的探索與試煉,發現所有的創造都是來自於所有宇宙眾生的生命大聯結,因此重新定義「永續經營」的核心思想,即是「全我」生命系統的創造與管理。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從邊陲到中心,重拾台灣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蔡八來先生和余海倫女士長期在中部地區推動教育工作,建置「新臺中教育論壇」,每年邀集各界菁英,舉辦系列演講,試圖為台灣的教育匯聚共識、找尋出路,不但投入大量資源,個人也勞心勞力,令人敬佩!
在掌理實業、推動教育之餘,蔡八來先生更勤於著述,發展全新史觀,從地域、神話、歷史,和文化的多元角度,帶給讀者一個全新的台灣概念。的確,從17世紀上半葉荷蘭人及西班牙人分治台灣開始,到鄭成功的攻略、清朝的收編、日本的統治、國民政府的接收,直到今天,不同的管轄和文化的更替,創造出一個具有獨特文化和心靈氛圍的地方。
也就是因為自然資源的缺乏,戰略和經濟條件的不足,使得我們這一代從小就少了那一點民族自尊心,無論是廟堂上的政治走向,或是巷弄中的糖果衣食,都需要也習慣仰望美日英歐,這種長年的「邊陲」心態,有無可能改換為「中心」?
從科博館生命科學廳的大門進來,不多遠就看到一隻龐然大物的骨架子立在陽光過道的正下方,許多小朋友看到了兩根長長的往上捲揚的牙齒,就會興奮的叫出來:「長毛象」!但那不是長毛象,而是「古菱齒象」,是近幾十年來澎湖水道打撈上來的諸多大型哺乳類動物化石之一。這頭象和許許多多其他大小動物是數萬年前曾經生活在台灣周邊的生物族群,但是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小島上怎麼會有大型動物?一般生在小島上的動物,代代相傳在形體上通常會越來越小,仔細思量,當年的「台灣」,其實是「大陸」,現在的「台灣」,實際上也還是「大陸」!
我們常說,我們所居的這個地塊是在四百萬到五百萬年前,從海下浮出水面,才有了今日的台灣,這個抬升現象來自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撞擊擠壓,但是浮出水面之前呢?其實這塊土地早就存在,只是逐漸抬升,在台灣露出水面之後,當冰河期來臨,海峽的水面降低,就露出了連接的陸地,此時大型動物朝溫暖而食物豐沛的南方遷徙,台灣就成為了一個生物避難的桃花源!等到冰河期結束,溫度上升,海峽中的水重新漫過大地,台灣又成了一個獨自兀立於大洋之中的小島,但實際上我們知道,台灣一直是歐亞大陸的一部分!
從地質科學的角度上,我們瞭解了台灣不是一個蕞爾小島,而是歐亞大陸的最前緣,但我們在心態上是否也能跟著調整?雖然我們在八零到九零年代的經濟榮景已經成為過往雲煙,但是台灣今天的教育和文化在世界上卻是獨樹一幟的!在這個自由思考的環境中,許許多多的想法作法,讓台灣的教育逐漸走向世界華人的前沿,即使我們自己覺得處處不足,覺得改革遲慢,多所抱怨,但是多年來教育的發展和改革仍然持續前進。
這個感覺在科博館特別明顯,科博館負擔的是「社會教育」的面向,這一體制外的教育環境多年來並不受重視,大家總覺得「教育」在學校中就完成了,從學校畢了業,和學習也就斷了連結,殊不知人的一生,在學校的時間只佔總學習時數的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是在社會大學中成長的,而社會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博物館、科技館,和美術館!而台灣的社會教育近年來的進展驚人,無論是環境還是內容,都提供了民眾內涵豐富的終身學習。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長期累積的教育經驗和能量,其實是華人世界的珍寶,但是許多人都沒有感覺到。
蔡先生在本書中,從天時地利人和的多元角度,分析台灣幾百年來的積累和發展,也不斷苦口婆心地提醒讀者,化邊陲為中心,台灣正在為世界華人創造新文明!這個海洋文明與陸地文明交會之處,這個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之地,所產生的平民社會、生活方式,與多元文明,可以發展成數千年來中華文化追求的王道之地!這個期許高遠而神聖,就看何時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體悟了!
名人推薦:從邊陲到中心,重拾台灣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蔡八來先生和余海倫女士長期在中部地區推動教育工作,建置「新臺中教育論壇」,每年邀集各界菁英,舉辦系列演講,試圖為台灣的教育匯聚共識、找尋出路,不但投入大量資源,個人也勞心勞力,令人敬佩!
在掌理實業、推動教育之餘,蔡八來先生更勤於著述,發展全新史觀,從地域、神話、歷史,和文化的多元角度,帶給讀者一個全新的台灣概念。的確,從17世紀上半葉荷蘭人及西班牙人分治台灣開始,到鄭成功的攻略、清朝的收編、日本的統治、...
章節試閱
緒言
永續之「宴」
冬日午後,我來到菲律賓馬尼拉的一家觀光旅館。這是一家座落在馬尼拉市中心,鄰近馬尼拉灣與菲律賓民族英雄黎剎公園(Rizal Park)的國際連鎖旅館。Check-in後,我看看時間還早,便在旅館四周隨意散步舒展筋骨,徐徐吹來的海風在南國溫暖冬陽照射下,濾掉了空氣中大半的溼鹹味更覺暖意,一路的旅途疲憊因而消去大半,想到晚上要與中國合夥人C先生商討海外拓展據點,心情不由自主地振奮起來,彷彿一個新王國即將誕生。
這一年是1992年的2月底,當時39歲的我在台灣事業有成進而投資中國,更有意進軍國際,菲律賓是我夢想建造事業新王國的起點,於是我們相約在馬尼拉會面做初步考察,C先生告知他會帶一位T先生來,我滿懷期待前往赴約。
晚餐後,我們3人轉到咖啡廳。眼前的C先生年紀雖已近半百,但和我1989年底初識他時,依舊神采飛揚,也維持著高大俊美身材。與C先生一起來的T先生,年紀大我20歲,是上海一家國際連鎖觀光旅館的董事長,儀表、談吐都溫文儒雅,後來得知他曾擔任過前海協會長汪道涵的幕僚,讓我很是驚訝。
我會認識C先生,緣分要追溯到台南關仔嶺。80年代中,我因開發關仔嶺土地與房地產,財富迅速累積後,進而體認到開發土地,應該將人、土地與社會環境結合一起,像生命有機體一樣的永續經營。我心目中的理想社區,不只是住家,還要包含休閒娛樂、養生健康、教育人文等功能。於是我轉投資其他與土地開發相關的事業,其中之一是台灣第一家獲得GMP認證的中醫製藥工廠。我的構想是將中醫轉化為草本養生,並且納入於房地產開發事業裡,如此一來可以獲取更多土地開發的附加效益,吸引擁有更多資金者進入土地開發,並且實現永續經營的理念。
台灣的中醫市場規模小、藥材研發也不夠,加上國內中醫藥商競爭激烈,以致利潤很少,因此取得這家中醫藥廠經營權後,我認為應該與執世界中醫科學牛耳的中國尋求策略合作,恰好當初介紹我到關仔嶺開發土地的朋友有意前往中國投資考察,進而促成1989年11月的中國之行。
1979年中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及厦門試辦經濟特區,正式吹起改革開放號角,10年進一步將沿海省府140個縣市納入改革開放區域,未料1989年4月北京學生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在短短幾天內演變為全國性示威抗議活動,從而爆發震驚全球的天安門事件。
天安門事件受到國際社會嚴厲譴責,外資紛紛撤除在中國資金以為制裁,大大削弱了改革開放的動能,黨內反對改革開放的保守勢力大為抬頭,情勢十分險峻,爭取外資進入中國,成為延續改革開放腳步的當務之急,加上我們具有「台商」身分,所到之處備受禮遇。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往杭州,安排住進專門接待國賓的花家山賓館,我被告知周恩來、美國總統尼克森都曾在此入住過。隔天,搭船遊西湖,陪同的人除了浙江省政府一級主管外,還有紅軍將領,他們還告訴我,這艘船原是特別為毛澤東訂做,專供其遊湖,但做好之後,毛澤東並沒有搭乘過,這是它第一次下水。
那一次中國之行,前後3個月成果豐碩,簽訂了41家國賓館以及黑龍江第一製藥廠、浙江第二製藥廠合作意向備忘錄,這是我與C先生相識的由來。1988年C先生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家男子性功能康復治療中心,一年之後在蘇州設立第一家國內分中心,我去的時候,海外第一家設於泰國曼谷的分中心也即將開張營業了。他向我陳述性功能產業規模遠景,也認同我的構想,將中醫提升為休閒養生,並與房地產開發結合,兩人初見面相談甚歡,彼此都有合作意願,一年之後我再次造訪,雙方談妥合作拓展海外市場。
我們在咖啡廳閒聊時,C先生想起第二次相遇時,聽我闡述房地產永續經營理念時,他說我好像不是用腦袋去經營關仔嶺的土地開發,而像是用靈魂投入後,當場他提手運氣隨手寫了「宴」送給我。「宴」,安居樂業、安逸安閒,賓主盡歡,也有天下太平的喻意,很是恭維,讓我受寵若驚。C先生重提舊事,我遂順勢講到上海一別後,一年多來對永續經營的進一步體會,認為「宴」有多重含意,其要義在於「和合」,和合為一,即是永續。我們三人相視會心一笑。
接著我們聊到中國局勢與前景,我們都認為改革開放不太可能會走回頭路,這是大勢所趨。當時我還不清楚鄧小平「南巡」 談話內容。事實上,有關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直到2月底中共中央才正式下達文件要求儘速傳達各階層,那已是在我們結束馬尼拉之行後了。然而從開發與經營角度來看,我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一定會從沿海延伸至內陸,而華中地區 有長江做為動能,而且鄰近兩浙沿海包括上海等在內的重要城市。同時,華中也是中國南北連結的樞紐位置,將會是下一波重點區域。要建設華中地區,並將長江轉化為推動中國的經濟動能,就要有鐵路、電力等基礎設施。鐵路,既是以連結南北的京九鐵路 ;電力,我則談到孫文很早就在他寫的《建國方略》裡就提出在長江興建水力發電廠的構想,有了鐵路、電力等基礎建設,華中很快就會崛起,而華中崛起,中國才真正在世界崛起。我大膽斷言,華中的崛起將改變長久以來中國以北方為中心的黃河文明形態,取而代之的是南方興起的長江文明形態。
C先生認為,華中地區基礎建設不足,時間沒那麼快。T先生卻說,只要國家有意識到華中地區重要的話,建設的腳步就會加快。我補充,華中地區發展,可以調和中國南北、東西區域發展不均衡及其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中國區域發展不均衡是造成農村人口盲流的原因之一,因此,京九鐵路勢在必行,而且時間不會太久。當時我完全沒料到日後中國興建交通網絡,包括快速鐵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前所未見,但從台灣經驗來看,1910年代的日治時期國土規劃裡,優先打造縱貫公路、縱貫鐵路是促成1920至1930年代經濟快速成長,統合台灣南北資源及地理差距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國歷史的經驗中也顯示開鑿南北大運河,南糧北送紓解北方社會與經濟壓力,也更加促成南方經濟的上升,因而敢於斷言,華中崛起之要在於鐵路。
T先生很認同國土規劃不只注重發展經濟,也要包含社會、人口、城鄉
等各層面,他略帶高亢語氣說:「蔡先生你的國土規劃概念,是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們一起來做。」
隔天我們互道再見,各自返回家鄉。3月18日,我接到C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興奮的聲音:「蔡先生,被你說中了,國務院核定京九鐵路即將動工!」緊接著,4月初,中共人大會也通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
其實我的推測其來有自,只是多了參酌人文地理形勢,以及歷史經驗。
京九鐵路之前,中國只有一條貫穿南北交通大動脈,也就是全長2,284公里的京廣鐵路。嚴格來說,京廣鐵路其實是在湖北武漢興建長江大橋,將原有的京漢鐵路(北京至漢口)與粵漢鐵路(武昌至廣州)銜接起來。京廣鐵路負荷量很快便達到飽和,因此70年代初便已計畫再興建另一條南北鐵路,同時一併化解上海以東、武漢以西華中地區因缺乏鐵路而導致地區發展落後的問題,京九鐵路即由此而來。
當然,京九鐵路還涉及到中國民族情感。
京九鐵路所牽涉的,其中之一便是共產黨革命情結。共產黨發跡於江西,但經濟發展卻一直遲緩,興建京九鐵路目的之一,便是促進「革命老區」的發展,因此,京九鐵路的重點工程、全長7,696公尺的九江長江大橋,率先在1970年代動工,但因財務等問題,開工未幾便停工。
另一個是中國歷史情結,1984年中英政府發表聯合聲明,確定香港於1997年回歸中國,中國也旋即決定將京九鐵路延伸至香港九龍,政治象徵十分強烈。光是這兩點,我就確信京九鐵路勢在必行,而且時間不會很久。
至於三峽工程,包括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的葛洲壩水電站以及位於秭歸縣的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水壩與水利工程,自計畫提出之後爭議不斷,但歷經17年工期的葛洲壩水電站於1988年完工後,掀起另一波更大反對興建三峽大壩聲浪,但各界大都預料三峽大壩動工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最後中國罕見採取送交人大會表決處理方式,化解爭議,三峽大壩終於拍板定案。
到了10月中,中國共產黨第14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寫進黨章裡,代表著鄧小平主導的經濟改革開放路線取得全面勝利,這一年鄧小平被《時代雜誌》(Time)選為1992年度風雲人物。
1993年初,三峽大壩開始動工;5月初,京九鐵路全線開工,我意識到中國即將有一番巨變,而這個巨變將會牽動台灣、全球的未來。
「命運」與「運命」的連帶
同樣的,從馬尼拉回到台灣後不久,我的生命也出現巨變癥兆。一方面,在這一年的4月我接收到來自上天的啟示,及祖靈的召喚,領悟到台灣319神秘密碼,亦即1644年農曆3月19日,明思宗朱由儉自縊於北京煤山。明朝覆亡的那一天,注定了台灣成為華人新興民族的源頭。另一方面,事業突然出現瓶頸,進而爆發危機,最終不得不於1997年結束關仔嶺土地開發事業,我從宗教領域切入,投入於催生新台灣的誕生工程。
我在《台灣大運命序曲:諸神相遇奇幻島────我與台灣島、地球島、宇宙島的生命旅程》與大家分享個人這段長達20年生命歷程,也見證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與時代息息互動,但通常大都注重於時代的影響,乃至於改變我們的命運,而較忽略了我們也會主動影響他者,甚而改變時代。前者是命運注定觀;後者是運命創造觀。命運、運命,彼此相互關聯,但要臣服命運,還是改變命運,最終關鍵在我們每一個人手裡。
命運化為運命,需要創造新的神話,從神話中將我們每一個連結起來,形成集體意識。
從「話神到神話」 從「命運到運命」
集體意識,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層,它來自於山川大地、歷史人文、社會環境,我稱之為「心靈母土」。這是孕育新文明的胚芽,雖然不易察覺,但它確實存在。就像看似天馬行空、荒誕怪離的神話,只有當它將每一個人命運連結一起,神話才變得有意義,否則它只是個流傳千古,沒有生命的故事。古今中外歷史顯示,一個偉大文明誕生之前,一定先有偉大的神話,它是大家的集體夢想,而當神話失去意義後,文明也就失去再創新的動能。我很是同意存在主義大師羅洛梅(Rollo May )的看法。他在生前最後一部重要著作《哭喊神話》(The Cry for Myth)一書裡,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論述,神話讓我們每一個人意識到自身存在及找到生命的意義,也是我們對內在自我與外在關係的詮釋與整合,而當我們遺忘了神話,就等於沒有意識自身的存在。因是之故,羅洛梅大聲疾呼祈求(Cry for)我們需要神話的論點,以解決當代社會心靈困惑的問題。我認為同樣也適用於文明創造範疇裡,稱為從「話神到神話」,它與從「命運到運命」是建構台灣新文明的兩大主軸。
大約在2000年的一個早上,我到台北市新生南路一家美式餐廳吃早餐時,巧遇周姓高中美術老師,他也是清水人,善於雕塑,常到家裡坐客,與家父聊天。1992年清水紫雲巖第一次返回浙江普陀山進香謁祖後,他應紫雲巖之邀,雕塑南海觀世音菩薩聖像,以茲紀念進香謁祖之行。作品完成後,周老師心想棄置南海觀世音菩薩模型,恐對神明有所不敬,因而放在家中供奉。數年後,他與師母前往阿里山旅遊時,沒想到師母因為喉嚨被痰卡住,瀕臨休克,緊急下山送醫搶救。周老師描述,下山途中,他瞥見車窗外好像有觀世音菩薩,一路隨行,當下坐在車內的他,不由思索的一路誦唸觀世音菩薩法號,到了平地,師母竟然奇蹟般咳出痰來,還沒到醫院前便不醫而癒,周老師因而發願恭塑觀世音菩薩像,以謝觀音媽。
周老師向我講述這段奇妙故事時,因才剛開始著手進行雕塑,而沒有多談其細節。大約3年後,周老師拜訪家父時又說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故事。周老師向家父說,在他完成觀世音菩薩雕像模型後,兩位素眜平生自稱通靈人士的婦人找上門來,她們說奉觀世音菩薩指令要幫周老師完成雕像。周老師百思不解她們怎麼會知道他在做觀世音菩薩雕像,並且在模型做好沒多久,到家裡主動表明相助態度,還說已經籌募了一筆錢供他塑像。
周老師的故事,其實就是從「話神到神話」、從「命運到運命」的佐證,它顯示出神話之所以無所不在,是來自於我們集體意識的連動現象。集體意識小至日常生活、信仰、土地,大至祖先、社會、歷史,甚而地球、宇宙的生命網絡裡,每個人都會有相同交集的部分而產生意識連動,通常以神秘現象表現出來。集體意識的連動現象愈大,其召喚出來的力量就愈強。吳老師、家父與我、婦人、清水、台灣、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彼此間的直接與間接連動,讓原有的運命與神話,注入新的運命、新的神話意義。這樣的創造過程,我稱為從「話神到神話」、從「命運到運命」,涵蓋了小至個人、社會,大至人類、文明各層面。
同樣的,馬尼拉之行後,T先生說的,投資中國、進軍海外,共創偉大事業的夢想戛然而止,關仔嶺事業也從高峰跌入谷底,馬尼拉之行竟成了我生命轉折的前兆,也同時是誘發我投入推動另一種「新王國」,它不是事業上的新王國,而是你我每一個台灣人的「新王國」,一個你我每一個台灣人共同一起孕育未來人類新文明的「新王國」。
大歷史的運命之行
在菲律賓時,我感受最深之一是菲律賓與台灣兩地相鄰,兩地的原住民同樣都屬於南島語族,也都有華人移民,華人移居菲律賓的時間比台灣還要早上好幾個世紀,但兩地華人卻有不同的命運。菲律賓華人擁有舉足輕重的經濟實力,卻沒有相對比例的政治地位;台灣的華人建立國家,1970年代起後,先是創造經濟奇蹟,超越了菲律賓,其後又有政治奇蹟,遠遠將菲律賓拋諸於腦後,什麼樣的因素導致這兩個國家走向不同的運命?
從地理上來看,台灣與菲律賓都屬於東亞島弧群島 ,最遲在宋代,閩南泉、漳人及少部分的粵人便移居菲律賓間經商貿易,他們幾乎主導了舊稱東洋航線,亦即現在通稱南海地區的貿易網絡。即使到了16世紀地理大發現,掀開太平洋時代來臨序幕後,西方海上列強國家取代了華人的貿易主導權,但仍然必須仰仗閩南人、粵人,沒有他們的協助,東西方世界的貿易網路就無法進行。
西方人以「生理人」(Sangley或Sanglei)形容這群往來於南海地區經商的閩南人。因為「生理」一詞乃是閩南話「生意」的音譯,意譯是指「海商」或「華商」,他們足跡遍及南海諸國,但主要集中於馬尼拉,根據估計光是馬尼拉就有3000至5000人間,勢力龐大,其後海上貿易興盛,凡是從事貿易者,概稱為「生意人」。
目前菲律賓華人約有百萬人之多,他們祖籍絕大多數都是泉州、厦門與漳州三地,泉、厦、漳也正是台灣的最多族群人口。就血緣宗親來看,菲律賓與台灣系出同門,兩地也都曾經歷西方海上列強國家佔據或是統治時期。
16世紀中,葡萄牙水手取名台灣為福爾摩沙,台灣首度出現在西方地圖中,時間並不比菲律賓晚,西班牙人麥哲倫雖然早在1521年就發現菲律賓,但要到40年後才正式佔據,展開為期長達三個多世紀的殖民統治,直至19世紀末,才由美國接手統治。
至於台灣,1626年西班牙先後在北台灣基隆、淡水興建城堡,展開為期16年的殖民統治,時間很短,也沒有用心經營,最後被荷蘭人摧毀基隆和平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淡水的聖多明哥城而撤離台灣。以致現在我們幾乎找不到西班牙的蹤跡,即眾所皆知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聖多明哥城遺址重建,取名為安東尼堡。
西班牙佔據北台灣之前,就已有以閩南為主的華人足跡,他們大都與居住在基隆、淡水北海岸的巴賽(Basay、Basai)人 ,採取以物易物的貿易形態,硫磺、鹿皮與黃金是其主要交易商品,然後再分別轉賣至中國、日本。西班牙之所以佔據北台灣,主要是抗衡佔據南台灣的荷蘭,對其貿易航線所造成的威脅。
15世紀初葡萄牙率先佔據摩鹿加群島(Maluku Islands) ,進而前進印尼爪哇。摩鹿加群島泛指東印度群島,盛產辛香料植物,因歐洲人喜愛香料,為了獲得香料貿易鉅額利潤,是促成地理大發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又稱為香料群島,它是馬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 的一部分。
馬來群島是史前時期南島語族的活動範圍,中世紀印度、阿拉伯人貿易開始活躍,其後華商也前進駐印尼,造成馬來群島文化十分多元化。1619年,新興的荷蘭海上強權,擊退葡萄牙人,在爪哇設立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興建巴達維亞城(Batavia) (今雅加達),其後又登陸日本長崎,設立商館,做為與中國貿易的基地,但因為明朝鎖國政策,1624年荷蘭人只好佔據台灣,先後於大員(安平)、赤崁(台南市區民族路、永福路)興建城堡,即大家熟知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與普羅岷遮城(赤崁樓)做為中國、日本與南洋貿易轉運站,展開為期38年的殖民統治。
荷蘭人無論在瓜哇還是台灣,都比西班牙在菲律賓經營南海貿易更仰賴閩南「生理人」,他們與荷蘭人形成一種特殊的合作夥伴關係,學者稱為共構殖民(Co-colonization),大致上來說閩南人與荷蘭人訂定契約,閩南人提供貿易、生物物品與供勞力,繳納稅金,獲得荷蘭人武裝力量保護,其主要貿易物品為鹿皮、沙糖與高經濟魚穫。 此一新興殖民貿易形態,讓台灣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獲利最大的據點,因而促成大批閩南人前往台灣與印尼,間接帶動南海貿易熱絡興盛,閩南「生理人」勢力達到空前頂峰,這也是何以如今印尼華人只占總人口數不到4%,但卻掌控了印尼經濟絕對優勢的背景。在這一波南海貿易興盛時代裡,實力最強大,也影響台灣日後發展的是鄭芝龍、鄭成功父子二人 。
鄭氏父子於最盛時期擁有近30萬人武裝部隊、百艘船艦與商船,來往於中、日、台、菲律賓與印尼諸地的各國商船都要向他繳交保護費,以確保航行安全,連當時實力最強的荷蘭,幾度與明朝政府聯手攻擊鄭芝龍,迫使其臣服卻未能得逞,最後不得不也要鄭芝龍合作。到了1662年,鄭成功還進而將荷蘭人趕離台灣,鄭氏海上王國版圖更為擴大,甚至鄭成功一度計畫攻取馬尼拉,震驚南海。
學者湯錦台在其《閩南人的海上世紀》一書裡生動描述,自16世紀起閩南「生理人」活躍於南海諸國留貿易,到鄭氏父子時期及於巔峰,他引用1610年所繪的航海圖顯示,閩南「生理人」海上版圖以漳泉為中心向外投射出去,北起朝鮮半島、日本本州中北部,南至爪哇全島和東帝汶,東至香料群島的安汶,西至蘇門答臘島亞齊與印度洋的安達曼與尼可巴群島。在這廣大區域裡:
以鄭氏家族為代表的閩南人的這種軍經實力和商業網絡,在從東亞到東南亞的廣闊海域及其周邊地域,結成了一個龐大而又無形的閩南人帝國。這個帝國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因為它並無國家力量的支撐;它的組成成員也只是操著同一種方言的商人、農民和工匠而已,並不是有組織的武力。但是,他們是中國封閉時期國力向外和平延伸與疆土擴張(台灣)的主力,是歐洲人賴以在亞洲存在和拓展的依恃力量。在其帝國範圍內,世界最大宗的商品幾乎都有他們參與生產、製造或流通,他們經手運輸的瓷器、絲綢、香料、茶葉和白糖等,不斷流向日本、墨西哥和歐洲;反過來作為世界貨幣的白銀,又透過商品的交易,從日本、墨西哥和歐洲人的各個據點源源流入他們的手中。
他因而提出「南海文明」論述指出:
「在十六、七世紀閩南人和歐洲人勢力的互動下,在東亞和東南亞出現了可稱之為「南海文明」的一個新型文明。它是立足於海洋與島嶼的文明,有別於中國傳統的陸地文明;它揉合了中國、日本、歐洲和東南亞文明中的海洋活動元素,是儒家、佛教、印度教、伊斯蘭與基督教等世界最主要文明首次交會碰撞的產物,是當時在一個地域內集合了最多元種族與語言的商業文明。它以圍繞南海海域的邦國為其組成單元,以海洋貿易為活動核心,以島嶼口岸為依託,以中國商品和熱帶產物為主要貿易內涵,成為推動人類第一波全球化的最重要基地。」
這個揉合中國、日本、歐洲和東南亞文明,推動人類第一波全球化的南海文明,表面上看來由於鄭氏王朝投降,台灣納入清朝版圖,以及清朝沿襲舊有的「閉關鎖國政策」和西方國家快速崛起等等複合因素而沒落,但我認為,實際上是由台灣接捧扮演延續「南海文明」的角色。
從1683年清朝收復台灣起至1885年台灣設省,長達兩個多世紀,其實是採取嚴格控管、消極治理的政策,而這段期間恰好是東、西方世界逆轉,西方文明挾船堅炮利,嚴重衝擊東方世界國家主權、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各層面之際,只有台灣發光耀眼,也正是因為如此,清朝才改變治理台灣政策,但為時已晚。10年後,台灣割讓給日本,經過一段震盪時期,台灣又活躍於全球舞台。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退台灣,同樣也是在經過震盪後,恢復了昔日活力,甚至還更上一層樓,舉凡政治、社會、經濟、文化,都創造了華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顯然的,光是地理位置,不能解釋台灣、菲律賓、印尼三地華人,為何只有台灣化命運為運命、化話神為神話。
菲律賓也位居東亞島弧戰略地位,她是美國全球戰略──太平洋第一島鏈──最前方的重要基地,而身處印度、太平洋交接處的印尼,是東西方文化最早接觸地域,有著多元化的文明,現在印尼還是全球信奉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樣的,光是經濟實力也不足以說明,只占近1億的菲律賓總人數約10%的華人,以及只占2億多的印尼總人數不到4%的華人,他們是南海文明的啟動者,而現在菲律賓、印尼華人掌控的經濟規模,並不亞於台灣。
在我看來,主要差別在於一一主觀意識。閩南華人多半抱持闖蕩江湖、建立新家園意識來到台灣生根落葉,沒有像菲律賓、印尼華人即使已移居數代,仍有客居意識;此外,台灣以中華文明為主體,也同時注入包括南島語族、西方等文明,這點尤其是在宗教信仰格外明顯,不像菲律賓、印尼華人較著重於保有中華文明。換言之,多元包容,讓台灣擁有強勁的適應力與創造力,因應不同時代的挑戰,一次次撞擊出亮麗火花。
其次才是地理位置與時代幸運。16世紀後,東、西方世界出現巨大變化之際,因為日本幕府將軍豐臣秀吉政策改變,走向鎖國,沒有進佔台灣;因為明朝覆亡,鄭芝龍崛起、鄭成功進取台灣;因為清朝視台灣邊陲附屬,台灣得以不受傳統大陸文明思維束縛,放手一搏,等待時代幸運,讓東亞島弧戰略要地的台灣得以發揮最大優勢。這好比是兩千多年前,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穿越紅海到上帝的應許之地(Promise Land)建國一樣,台灣也是上天挑選,做為華人新興民族的應允之地。
然而,問題在於我們並沒有察覺台灣是在創造新文明元素,將邊陲之地化為中心,也沒有察覺到台灣也在譜寫新的神話樂章,成為中華文明新興之地;更沒有意識到在以資本主義為主流的西方文明開始顯現危機時,台灣能提供解決問題之道,成為未來新文明典範的機遇,反而在面對中國崛起之勢,缺乏自信,甚而悲觀,忽略了台灣發展出來的平民社會、生活方式與信仰、文明,才是真正實現數千年來中華文化追求的天道、王道與聖道的境界。
數百年來台灣已蓄積許多海洋與陸地文明及東方與西方文明的能量,如果再把時間拉到8千年前,做為南島語族起源地之一的台灣,已有無數南島語族人遨遊往來於東至非洲馬達加斯加、西抵復活島,這片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廣達2萬6千平方公里海域裡。如果這是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也是最初的海洋民族的話,台灣蓄積的能量更是難以估算。
因此,我可以這樣說,所謂台灣化,其實就是等同於全球化,只是我們的認知與意識還未覺醒,視野和格局沒有拉高。現在的台灣,即將面臨關鍵時刻,也是歷史機緣來臨的時刻。
在馬尼拉向C先生與T先生暢述華中崛起,中國才算真正崛起論點時,我並沒有吐露全部想法,部分原因是想法還未成熟。2009年底三峽水利工程完工前,我先後數次前往上海、南京、廬山、武當山及宜昌三峽大壩、重慶旅遊,體驗三峽水利工程開始運轉,帶動華中地區成長,孕育新的長江文明。
長江自古以來是中國北南分界線,從黃帝蚩尤逐鹿之戰、劉邦項羽楚漢相爭、魏蜀吳三國鼎立、南宋偏安臨安,都是北方勝出,但是中國經濟重心卻是逐漸南移越過長江,南方長江也等於是一條中國無形的意識障礙,從杭州、廬山、武漢至重慶象徵著北方、南方文明的分野。面對北方強勢陸地文明,南方帶有海洋文明的因子始終無法彰顯,它逃離不了北方牢籠,卻又想振翅高飛,這種矛盾意識情結,是中國困境的重要根源。此一困境不會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蔚為全球強國而消失,相反的,有可能是加深困境。
台灣既有強烈海洋文明性格,也傳承了陸地文明,兩者結合讓台灣很早就建立起以東亞──太平洋為中心的全球化思維。從全球化角度來看,我認為,台灣化、或是台灣意識,並沒有海洋v.s. 陸地文明,北方v.s.南方意識的衝突,這正可以提供解決中國困境之道,也是華人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大共同價值。
當時我在馬尼拉只說華中崛起、中國才崛起,沒有說出口的是華中崛起,台灣就會崛起,中國崛起,形成一個以廬山至日月潭為中軸線,北連向歐亞大陸、南伸至太平洋的新文明核心圈。
如今,上天再給台灣另一次機緣,論述新神話、新國度。早在數十年前,萬華龍山寺裡的一副對聯,就已很貼切比喻了。對聯是這樣寫著:「龍渡滄海而東、五百年來成樂土;山環瀛洲之北、大千世界闢沙門。」
以上內容節錄自《台灣大運命三部曲》新世界奇航:蓬萊島超夢樂園 蔡八來◎著.台灣之路文化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
緒言
永續之「宴」
冬日午後,我來到菲律賓馬尼拉的一家觀光旅館。這是一家座落在馬尼拉市中心,鄰近馬尼拉灣與菲律賓民族英雄黎剎公園(Rizal Park)的國際連鎖旅館。Check-in後,我看看時間還早,便在旅館四周隨意散步舒展筋骨,徐徐吹來的海風在南國溫暖冬陽照射下,濾掉了空氣中大半的溼鹹味更覺暖意,一路的旅途疲憊因而消去大半,想到晚上要與中國合夥人C先生商討海外拓展據點,心情不由自主地振奮起來,彷彿一個新王國即將誕生。
這一年是1992年的2月底,當時39歲的我在台灣事業有成進而投資中國,更有意進軍國際,菲律...
作者序
航向新世界的奇幻旅程
花了十年終於寫成「聖境、神國、新世界」台灣大運命系列第四部曲「新世界奇航」,除感嘆自身青春能量逐漸消逝,也為這期間台灣靈魂生命在混沌世象中仍然隱晦不明而隱憂。
本書中我仍然嘗試從「天、地、神、人」四重整體構成世界,描繪台灣新世界的生命圖像;也不斷的善勸大家用更深刻的宗教感去召喚深層生命時,應該進一步去面對自己內在的永恆生命。
我是在事業創造歷程,體驗出生命活在整體的奧妙,只有從整體生命感才能找出事業永續之道;也因此我看見自己和祖靈們共同書寫的新世界台灣:
1.公元1992年台灣成為華人新世界的生活文化中心。
2.公元2010年台灣成為東亞新世界的運籌樞紐。
3.公元2026年台灣成為亞太新世界的出入門戶。
4.公元2041年台灣成為地球新世界的文明新起點。
從地緣政治、經濟學和人文地理學來看,台灣島嶼在全球化、智慧化、生命化、永續化、共同體化的新世界發展過程中,其因緣際會理當有此成就;惟台灣人尤應以台灣為中心、為主體,去同心連結、整合創新世界。
余德慧教授在為「哈咯.卜倫千禧之兆」寫推薦序文有一段精彩的話可佐證:
我們仿造「開物成務」的進程,當事物變成事務的時候,事務就向我們開顯一個世界,我們就有了另一個層次的活著─那不再是事務向我們顯現什麼東西,而是我們在「成務」的世界裡知道了什麼東西,知道我們要「務」什麼。
整個過程的關鍵就在「知道」。這是貌似簡單,卻是最複雜的過程,許多學者在這個關鍵之處卻輕輕放過,以致錯失了發展新方向的機會。
新世界誕生,舊世界毀滅,在出生入死間,我們知道我們為什麼活著和如何活著;電影「復仇者聯盟第二集:奧創紀元」,有一段廣告詞寫得真實而奇幻:「世界浩劫,天人交戰」。
我看見台灣新世界,並展開雙臂迎向它,但我知道自己必需激勵更非凡的勇氣,啟行航向另一段「天、地、神、人﹂交戰世界的生命奇幻旅程。
航向新世界的奇幻旅程
花了十年終於寫成「聖境、神國、新世界」台灣大運命系列第四部曲「新世界奇航」,除感嘆自身青春能量逐漸消逝,也為這期間台灣靈魂生命在混沌世象中仍然隱晦不明而隱憂。
本書中我仍然嘗試從「天、地、神、人」四重整體構成世界,描繪台灣新世界的生命圖像;也不斷的善勸大家用更深刻的宗教感去召喚深層生命時,應該進一步去面對自己內在的永恆生命。
我是在事業創造歷程,體驗出生命活在整體的奧妙,只有從整體生命感才能找出事業永續之道;也因此我看見自己和祖靈們共同書寫的新世界台灣:
1.公元1992...
目錄
推薦序
從邊陲到中心,重拾台灣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孫維新
自序
航向新世界的奇幻旅程── 蔡八來
緒言
邊陲變中心 新文明崛起
永續之「宴」
「命運」與「運命」的連帶
從「話神到神話」 從「命運到運命」
大歷史的運命之行
第一章 天籟
台灣獻給世界最美的禮物
1-1繚繞天際的晶瑩歌聲
1-2南島語族的連帶基因
1-3「射日」神話的演繹
1-4救贖與重生 開展台灣集體意識
第二章 匯聚
推動新文明的先驅
2-1與「伏羲女窩交合圖」的因緣
2-2追尋生命臻美
2-3庶民信仰力的崛起
2-4南方封神運動的影響
2-5從邊陲變中心的再次顯現
第三章 新猷
諸神降福 融合創新之地
3-1承先啟後
3-2 南方困局的突破
3-3 開枝散葉
3-4孕育生命之力
3-5再造與傳承
第四章 超越
新文明的創造與實現
4-1新世紀全球化的中心
4-2人文與自然的持久性
4-3生命傳承與永續能量
4-4多元包容的文化動能
4-5公義力量的實現
第五章 典範
神國聖地 蓬來新世界
5-1 文明力輪轉 海、陸與東、西文明統合
5-2文明所宗「天人合一」
5-3庶民信仰合一之強大能量
5-4從「中國夢」到「世界夢」
推薦序
從邊陲到中心,重拾台灣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孫維新
自序
航向新世界的奇幻旅程── 蔡八來
緒言
邊陲變中心 新文明崛起
永續之「宴」
「命運」與「運命」的連帶
從「話神到神話」 從「命運到運命」
大歷史的運命之行
第一章 天籟
台灣獻給世界最美的禮物
1-1繚繞天際的晶瑩歌聲
1-2南島語族的連帶基因
1-3「射日」神話的演繹
1-4救贖與重生 開展台灣集體意識
第二章 匯聚
推動新文明的先驅
2-1與「伏羲女窩交合圖」的因緣
2-2追尋生命臻美
2-3庶民信仰力的崛起
2-4南方封神運動的影響
2-5從...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