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共收錄16篇論文,為2014年「航行與定錨: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後修訂之論文集結。本書包含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等五大主題類型。
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之辦理,乃為提供臺灣民俗研究領域青年發表論文、相互切磋之平臺,由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豐饒文化社等單位合力籌措規劃,期許藉此累積臺灣民俗學發展之能量。
本書付梓,期能給予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共構未來之想像,也提供社會大眾得以認識臺灣民俗學,亦希冀藉此長期穩定辦理青年會議,從各類型研究題材與關懷中,日漸形塑累積深入嚴謹且充實豐富的學科路徑及方法,讓臺灣民俗文化價值觀,健全地在當代社會中被理解、互動與交流,乃至於促成臺灣民俗學體制化得能健全發展。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
楊玉君
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專攻歐美漢學、明清小說、民俗學、民間文學。現任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民俗亂彈電子報執行編輯。
洪瑩發
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長期從事臺灣民俗研究與田野調查,專攻王爺信仰、媽祖信仰、民俗飲食、民間儀式、道壇與儀式。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中央研究院臺灣宗教文化數位平臺聯絡人、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民俗亂彈電子報執行編輯、民俗與文化半年刊執行編輯。
溫宗翰
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候選人,專攻無形文化資產、臺灣民俗學、節日文化、口述歷史、地方志編寫實務。現任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電子報執行編輯、聯合新聞鳴人堂專欄作家、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豐饒文化社總編輯。
【會議籌備委員】
彭瑞金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兼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張 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茂賢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邱彥貴 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
王見川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楊玉君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范純武 佛光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所長
林培雅 中山醫學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承緯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黃敦厚 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
林敬智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瑩發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蔡武晃 世界武財神趙玄壇信仰文化史料文獻研究中心執行長
温宗翰 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
(以上含第一、二屆會議籌備委員)
章節試閱
導言
文/溫宗翰
2012年年初,我與洪瑩發在中研院參加「漢人社會與宗教研習營」,席間尚有五、六國不同校約二十餘名博士、博士後之青年學者參與,幾日研習交流、倍受啟發,我倆藉此談論起有關臺灣民俗學領域發展的議題。這被教育體制邊緣化的學科,即使有著學術研究傳統,且廣大社會群體以及當前國家制度,都亟需這門學術專業來貢獻深厚的學養基礎,但由於體制內的「不在場」,使民俗學大多遊走、寄生於其他學門。
當時,我想起與瑩發,以及楊玉君老師、邱彥貴老師、蔡武晃老師等師長們,曾不約而同參與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經驗,那是由一群中國民俗學專業的青年學者,從2002年起每年辦理的常態會議,讓不少青年學者有交流見習的機會。另方面,有鑒於臺灣文學領域,早已獲得國家力量協助,經年辦理青年學者會議,亦累積不少研究能量,促進一代又一代年輕學者成長。故此,我便向瑩發提起,應該要有場為青年人而辦的民俗學會議,激勵臺灣民俗學領域的生命力。意想不到,我們一拍即合,他也有相同理念。
最終,這場會議仰賴瑩發天生樂於服務、分享,沛然「強壯」的執行力,並受張珣老師、王見川老師、楊玉君老師等人支持,藉由新港奉天宮當時願意尊重學術專業,運用社會善款協助學術交流的情況下,使第一屆會議順利誕生。本屆徵稿結果,總計有39篇論文摘要投稿,一如民俗學在臺灣未有專門學科,分散學門研究的結果,投稿者學科背景相異甚大,有大傳、設計、宗教、中文、客文、臺文、語教、民族、政治、文資、建築、民間文學等不同學科類型研究生、青年學者投稿。
即使會議論文徵求時,即有對民俗學方法與相關領域的設定,但綜觀來稿39篇摘要,絕大多數依然以信仰、節日研究主題居多,次之為民間文學之討論,少數涉及民俗學理論、民俗學發展史、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之主題,顯見現下有關民俗學方法論、學理發展之主題,都大有可為。這也暗示著,臺灣民俗學專業縱然於1985年就有阮昌銳教授倡設專屬機構,1993年林美容教授提出臺灣民俗學設系,並經歷1990年代迄今不絕的地方文史、區域研究熱潮,以及2000年左右臺灣學領域爭相設立系所風潮,臺灣民俗學學科體制化依然路程迢迢,僅有零星課程開設,定義民俗學有別於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學、戲劇等學科疆界的討論,乃至於設立學科課程,依然有待努力。
論文摘要初審會議,經半數以上籌備委員出席,於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會議室召開,評選過程多採共識決,較無使用爭議投票來選定論文。結果,依照總召集人張珣老師會前建議,秉持鼓勵新秀投入民俗學研究的態度,僅篩除三分之一作品不錄用;最後錄取24篇論文,並採錄3篇大學生投稿論文進行現場壁報發表。初審錄取的會議論文,論著方向大致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發展論述、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媽祖信仰、節日文化、漢人民間信仰與社會、信仰傳說與民間歌謠、信仰空間與文物等主題。各篇論文於2014年5月30日至6月1日期間,在新港藝術高中會場,分就三日議程進行發表,並因留學生歸國積極參與,使本次會議也有著跨國研究的參照契機,吸引眾多嘉賓、學者蒞臨對談。就首次辦理民俗學青年會議而言,顯現諸方熱烈盛情。
除論文發表以外,本次會議並設立一場專題演講,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葉濤教授,以「中國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況分析」為題進行演說,並闢設一場「建立臺灣民俗學學科體制的構思」專題,由中正大學楊玉君教授、臺北藝術大學林承緯教授、臺北大學林曜同教授,以及東華大學蔡昇德、溫宗翰兩位博士生,進行綜合座談。會中舉諸民俗學發展的現實困境,具體如科技部分類中,民俗學研究經常得於人類學、歷史學、文學等學門中遊走,研究方法與主題內涵,卻又橫跨學門領域,變得莫衷一是。又,現有教學體制裡,各層級民俗學相關課程稀薄,與現實社會需求脫節,高等教育與底層社會大眾脫節等問題。除此之外,本場次亦討論了民俗學知識論,以及無形文化資產自2005年新法修正實施以後,一直缺乏民俗學學理專業作為體質骨幹的困境。以上種種,雖非一時片刻得以解決,卻也顯現21世紀當下的臺灣民俗學界,正逐漸摸索、探求學科建置的位置與可能性。
本冊論集之論文,是於2014年年底,再開論文審查會議後的結果。每篇論文皆由兩位以上委員,於審查會議前進行審閱,提供審查意見,再交作者修正後,正式收錄出版。部分會議論文,於發表後有因未能修正完成,或屬性不合,或另轉介其他刊物收錄之情形,是故未能完全將三日會議所有論文收錄於本論集。最終結果,概分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等五大主題類型,依序總介如下:
▌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首批口傳與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另於2003年推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自此,帶動全球護衛無形文化資產護衛風潮。臺灣雖於1982年即首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法,並定有民俗資產的保護律令,卻遲於2005年新法修正以後,才因世界潮流,開始有具體措施,不到十年期間,迅速擴張全臺,引發熱議與爭逐熱潮,同時也帶來各種衝擊與變化。相近現象,在亞洲或全球各地也都有產生,比如中國大陸也從2005年起,推出相關法規,非遺申報熱潮便在其國內引起相互競逐的騷動。
本論集收錄林敬智〈誰來申請傳承人?從兩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爭議看文化資產保護的問題〉一文,是以河南滑縣木版年畫、山東端鼓腔的非遺登錄為主題,探討「傳承人」出現代表性不足的問題,林文指出制度性工作的缺失,以及研究知識建構不足,凸顯非遺保護工作亟需監督系統的確立,用以防止為謀求利益,於制度工作中找尋漏洞。此兩案例,正可提供臺灣無形文化資產在制度工作上的借鏡。另一篇相近主題論文,則為溫宗翰〈當民俗成為文化資產——論當前國家政策對民間信仰的介入與影響〉,該文關切民俗邏輯與無形文化資產本質的差異,尤其臺灣現有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中,民俗文化資產大量偏重民間信仰,一連串制度工作,在有意、無意間,都顯現當代國家力量對民間信仰介入與影響的手法,具體反應則可在制度工作,以及信仰儀式產生異化現象來察覺。
以上兩篇契合當前文化政策與民俗學的互動來進行思考,臺灣與中國大陸即便法規制度不同,護衛工作手法也相異,卻可同時發現,民俗學專業在當前文資工作中,扮演的特殊矛盾角色。一方面需要站在官方立場,提供登錄與否的學理依據,另方面,因著民俗學穿梭於各種階級文化間的身份,需要站在民間主體性的角度,提出政策反省。而臺灣無形文化資產最大的困境,恐怕就在於民俗學未有體制化,因此自2005年新法修正執行迄今十年期間,無形文化資產制度討論,全由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參與,對於何為民俗文化資產,幾乎未有累積共識,無法深度對話,便會影響護衛細節,更別說要因此累積民俗領域的「文化資產學」,進而提供全面性的社會啟蒙或促進修法健全。
▌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
在臺灣民俗學尚未體制化的當下,民俗學學科發展與理論是本次會議期許拋擲的重要主題,透過民俗研究青年的盛大參與,企盼共同關注臺灣民俗學組織化的可能。林承緯所撰專題論文〈戰後臺灣民俗研究的發展歷程與展望:邁向臺灣民俗學之路〉,即回顧臺灣民俗研究成果,並從教育場域、學術組織、研究者等面向,揭示臺灣民俗學迄今尚未建立完整的學科場域及疆界,並指出民俗研究與民俗學屬於兩種不同概念,臺灣民俗學不僅在體制上需要組織化,建立學科方法論、系統性的學術理論等主題,也都是臺灣民俗學亟待發展的重點要項。
另一論文為盧佳慧〈民俗、技藝與認同:美國民俗學研究〉,以美國民俗學多元、多向性發展為探討主軸,在不同時期,美國民俗研究有相異關切的主題面向,使得美國對「民俗學」概念上的定義顯得多元,其最終認為,民俗學的建立形成、或長程發展,其實需要提出明確焦點、認同主題,作為學科建立與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並非僅有臺灣遇到民俗學多義性原則的問題。
有關臺灣民俗的研究、書寫,最早可以推至大航海時代,眾多探險筆記形成今日民俗學考究的基本素材。進入日本時代以後,近代學科體制也以法學、醫學、考古、人類學、文學、史學等多個領域,為民俗學建立了發展地基,戰後,則持續眾多學科面向,民俗一直被視為「副業」,遲遲未能建立學科體制。這個新興學科,起肇於殖民統治與文化帝國知識體制,帶動著民族國家文化認同建構的任務,因此有人說,殖民地臺灣就是因為飽受不同帝國政權統治,是以甚難建立民俗學制度。事實上,無論是否站在構築民族大義,或「一國民俗學」的角度思考,光是臺灣島嶼積累豐富多樣性的風俗民情,獨特海洋文化特徵、民俗標幟,臺灣島史觀底下的民俗社會,也足以誕生所謂的「臺灣民俗學」。又何以「臺灣學」縱覽了歷史、文學、社會、經濟等等,卻獨漏民俗學的著根開花?
▌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
日本民俗學發展,曾受學科領導者在學理基礎上,帶動民俗學主題來擴張發展,相近情況,也出現在中國民俗學體制。日本民俗學領導者如:柳田國男,中國則如:鍾敬文等。這示喻著民俗學體制建設,可能有需要為「同業者」找到參照典範與對象。同時,學術社群組成與機關刊物的推動,扮演著凝聚角色,也是學科體制建備的一環,本論集收錄蔡昇德與卓佳賢兩人之論文,恰巧延續性地探討著戰前、戰後兩個政治體底下的文化刊物,知識份子如何透過「民俗書寫」與「民俗思辯」,進行文化主體性與知識系統的申述與思維建構。
蔡昇德〈旨趣與權力:日治晚期《民俗臺灣》的知識政治學解析〉,溯自日治時期,以被視為開啟臺灣民俗學的代表性文獻《民俗臺灣》為研究對象,其分析主要談論《民俗臺灣》隱藏著知識政治學的角力議題。從日本殖民政府視角,日本文人主編的《民俗臺灣》,一方面展現著統治者意圖,帶著皇民化色彩,以建立大東亞民俗學,形構大東亞共榮圈為目的,卻同時在深入瞭解臺灣、紀錄臺灣、保存臺灣過程中,產生認知系統的灰色地帶。從臺籍知識份子投入《民俗臺灣》撰文編輯工作的目的而言,即是有欲藉此刊物,來重新建立臺灣民俗知識,產生文化主體性的具體效果,進一步以民俗文化形構自我認同,建設在地意識,使臺灣民族性能有所醒覺。
卓佳賢〈民俗再發現:戰後初期《臺灣文化》表述之文化主體性〉,則是探究「本省」人士於1945年11月18日成立的「臺灣文化協進會」,其機關雜誌《臺灣文化》,在戰後初期,一方面引介中國文化論述,希望兩邊接軌,另方面有限地探討臺灣民俗知識與民俗思維,雖然該機關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外圍組織,但仍盡力保有編輯主導權,以庶民大眾為主題,去談論解殖議題與重新建構臺灣文化。卓佳賢有意詮釋《臺灣文化》是《民俗臺灣》的戰後版本,並稱之為「2.0版」,因此論題以「民俗再發現」為名,指出《臺灣文化》不僅提供園地,供戰前民俗研究者刊登發表,也以民俗為戰後臺灣人重建臺灣文化根基的論述思維,且兩刊物最終都因「戰時體制」而產生轉向、變化。
除了刊物對民俗學建構的討論,劉韋廷〈臺灣民俗學研究典範——以劉枝萬、陳奇祿為討論對象〉,關切兩位臺灣民俗學研究先驅,探討其兩人分別於宗教信仰、物質文化與原住民族研究之主題,建立豐厚的學養知識,在方法論、調查實務與理論方面,都形成民俗學研究者的典範。
▌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
前述三大主題、七篇論文,係屬民俗學科建構相關的討論,本論集並收錄其他民俗學主題研究之論文。在民間文學研究方面,李淑如〈貓鼠相告作品在民間俗曲中的地位與價值〉一文,採取版本與題材研究並重的方式,透過廈門會文堂本《最新貓鼠相告全歌》的披露,探討其與在臺發行版本:臺中瑞成書局《最新貓鼠相告歌》之間的缺漏、互補關係,並藉此延伸比較分析,理解貓鼠宿敵主題,在民間俗曲中具有強烈的普遍性,又同時具有區域殊異性變化。周舜瑾〈澎湖七夕節俗與女性民俗文化〉,則以七夕節日文化為主題,爬梳古籍文獻,探討了解七夕源由發展,並以澎湖為主要田野調查範圍,探討澎湖七夕節對母性崇拜與母性精神特別彰顯發揮的情形,田野與文獻並重,深入分析民間文學作品、民間儀式中的女性心理。
吳家銓〈雲林地區白沙屯媽祖聯誼會的發展與變化〉一文,透過田野調查分析白沙屯媽祖進香所經之苗栗、臺中、嘉義、雲林四縣市,並以其中白沙屯媽祖聯誼會組織最多的雲林縣為主,細論各聯誼會發展史脈,從中了解白沙屯媽祖如何藉由儀式表現、靈驗傳說與重複性極高之進香史,深入庶民記憶,創造眾多忠實信徒,進而組織化。同為信仰文化研究主題之論文,尚有周慈吟〈探討臺灣中南地區犬崇拜及造型分析〉,周文以全臺各地犬信仰的形成傳說、歷史為背景,探討其神像造型與信仰功能,進一步析理出臺灣犬崇拜、犬文化的信仰心理。林全洲〈金面媽祖駕返臺北城: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十年觀察〉,則以屬於「創造傳統」的「北臺灣媽祖文化節」為例,觀察媽祖信仰進出官場與庶民間的變化,以及十年來臺北市政府再造儀式傳統的過程。
除此之外,本論集特別收錄兩篇學士論文作品,都是有關民間信仰研究的論題。其一,蔡承甫〈厲鬼變正神:論後龍赤土崎「媽靈宮」大眾媽信仰的變異〉,其以苗栗縣後龍鎮媽靈宮為例,探討陰鬼晉升為神的神格化歷程,藉著分析媽靈宮祭祀型態,觸及民間信仰對神鬼定位的民俗思維。另一論文則為林纓宣〈流言的興起與沉寂:豐原地區城隍雙包案研究〉,本文探究臺中首座城隍廟──墩腳城隍廟──出現的祀神爭議,釐清信仰發展脈絡,並藉此闡釋豐原城隍信仰的在地特色。這兩篇論文雖都是初習者的練習之作,卻都頗能感受到面對調查對象的深入與付出。
▌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
常民生活文化,是民俗學探討的重要母題,本論集最後兩篇論文,不約而同地切入常民生活空間中的信仰文化現象,進行探討解讀。林建育〈金門傳統聚落領域空間之界定:以遶境鎮營為概念〉,對金門傳統聚落有相當成熟、豐富的地方知識脈絡,透過「鎮營」信仰儀式透攝出來的民俗思維、民間價值觀,去深入理解金門傳統聚落中的空間意識。藉由儀式進行無形空間的安頓確立,使居民感應居住環境與超自然、宇宙間的調適,進而得以找到或確立「安適其所」,安身立命的有形空間聚落範圍。林文的討論雖以金門為主,卻頗能提供各地漢人生活空間與聚落形構探討的思維參考。
至於林俞彣、林明美〈想像的防禦——澎湖七美民宅照牆初探〉,對七美照牆有非常大量的調查成果,不僅對146座民宅照牆、2座殘跡,進行建設材質、建築方式的基本資料建構,並進行建築緣由的口述訪談紀錄,提供非常豐富的參照資源。顯見,生活空間中的風水地理、神聖或污穢,在生活民俗內涵裡,就有近乎信仰儀式般的防禦體系,來安頓人心,也確保生活居所之安寧。藉此使我們得以延伸思考,有形物質與無形文化在民眾生活實體中,並非截然二分;兩者之間互相牽引,有深度的文化互動關係。
▌結語
總結而言,以上論文都嘗試透過不同方法,碰觸民俗研究主題,仍顯現著臺灣民俗學研究方法與學科分立的特徵,諸多論文對於現象詮釋、儀式分析,都有獨到的一面,也很懂得透過民間詮釋觀點,來與文獻進行比對論析,不至於落入「民俗考古」的文獻研究裡去。然則,要同時兼顧歷時性發展,與共時性特徵,進而從中建構出屬於臺灣民俗學原理,甚或促進民俗學理論、未來研究者參照依循的方法論等等,作為學科發展堅強的疆界厚牆,顯然還有需要更多人參與投入,才能增繁這片民俗學研究的花園。建構民俗學學科體制,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深入、更嚴謹、更便利、更充實且快速地去理解常民文化,同時,也將使臺灣民俗與文化價值觀,能夠更為健全地在當代社會中被詮釋論述、互動與交流。
航行與定錨,形容的是青年學者在臺灣民俗學學海航行,縱使民俗研究風氣興盛,至今卻未有民俗學系設立,學科方法與學門分類更漂泊於各學科領域,此次會議仰賴眾多師友參與、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的籌備,以及「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的後續工作,首開先例,讓民俗學青年有個「定錨養備、蓄勢啟航」的學術交流平臺,吾人不免趁此向媽祖祈願,此次民俗學青年的學術聚會,只是開始而非結束。
導言
文/溫宗翰
2012年年初,我與洪瑩發在中研院參加「漢人社會與宗教研習營」,席間尚有五、六國不同校約二十餘名博士、博士後之青年學者參與,幾日研習交流、倍受啟發,我倆藉此談論起有關臺灣民俗學領域發展的議題。這被教育體制邊緣化的學科,即使有著學術研究傳統,且廣大社會群體以及當前國家制度,都亟需這門學術專業來貢獻深厚的學養基礎,但由於體制內的「不在場」,使民俗學大多遊走、寄生於其他學門。
當時,我想起與瑩發,以及楊玉君老師、邱彥貴老師、蔡武晃老師等師長們,曾不約而同參與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經驗,那是由...
作者序
主編序
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民俗學在臺灣一直是個妾身未明的學科,在各個學科之間,像孤兒一樣輾轉寄人籬下。由於研究者散落在各個不同學系之間,研究資源也無法集中。沒有制度上被認可的學科,研究者的研究計畫審查常常被歸屬到非專業領域的學者手中,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學生,學位口試時不容易找到專長相符的口試委員,在升學進修的選項上也很難找到適合的出路。在這充滿種種不利的因素的大環境之中,我們仍然認為,為了臺灣民俗學的學科發展,應該籌辦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來培育新一輩的民俗學者。希望即使在沒有民俗學系支持的現況下,仍有新血不絕如縷地加入我們耕耘的行列。
在國內,這是第一個以民俗研究青年學者為主題的研討會,意義非凡。即便幾乎每一年都有學術研討會以民俗作為會議主題,然而發表人多半是已在教學、研究機構任職、且小有成績的學者。對於就學中、或剛畢業的學子而言,並無一個主題相符、可以發表研究成果、與同行切磋的園地。本會議主要補足這個缺口,希望能加強民俗研究的學術風氣,也藉著此次會議的舉辦,瞭解臺灣民俗研究的強項及不足之處。以中青代民俗研究者為主體的籌備委員會,希望在鼓勵青年學者的同時,也能維護相當的學術品質。因此會後所收入本論文集的論文,均經過初審、會議現場發表評論、以及會後再次的審查,由審查人提供修改意見,投稿人修訂之後方予刊登。
在三天的會議中,我們見到了來自不同科系的年輕學子自不同的領域專長來針對各種民俗現象進行研究,一方面廣泛的參與角度令人欣喜,另一方面,論題未能有效聚焦也顯示了臺灣民俗學界缺乏方法論及學術理論的缺點。這一點,在民俗學尚未能成為體制內學科前,我輩應以之自我提醒,致力精進。同時,本會議的籌備及出版過程,均由民間團體主動集資籌辦,由於缺乏專職人員及穩定經費的支持,會議雖然順利完成,然而出版過程屢經挫折,多有延宕。可知政府單位對於民俗學及民俗教育的缺乏重視,未能適時以資源挹注支持,而使得培育民俗研究青年的這條道路,前進時腳步偶見蹣跚。
距離第一屆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已經兩年,這本論文集終於要結集出版。同時,第二屆的會議也已在徵稿中,我們樂於見到大家的積極參與,也希望與會的討論能有助於發表人知性上的成長。
民俗素養實在攸關一個社會的文明,深化的民俗素養代表了對己身歷史文化的認同,公民擁有足夠的民俗素養才能有互相尊重、和諧且充滿創意的社會。在未能達到這樣的理想之前,我們仍應努力不懈。
主編序
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民俗學在臺灣一直是個妾身未明的學科,在各個學科之間,像孤兒一樣輾轉寄人籬下。由於研究者散落在各個不同學系之間,研究資源也無法集中。沒有制度上被認可的學科,研究者的研究計畫審查常常被歸屬到非專業領域的學者手中,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學生,學位口試時不容易找到專長相符的口試委員,在升學進修的選項上也很難找到適合的出路。在這充滿種種不利的因素的大環境之中,我們仍然認為,為了臺灣民俗學的學科發展,應該籌辦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來培育新一輩的民俗學者。希望即使在...
目錄
主編序 楊玉君
導言 溫宗翰
▌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 ▌
誰來申請傳承人?從兩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爭議看文化資產保護的問題 林敬智
當民俗成為文化資產:論當前國家政策對民間信仰的介入與影響 溫宗翰
▌民俗學學科發展與理論 ▌
戰後臺灣民俗研究的發展歷程及展望:邁向臺灣民俗學之路 林承緯
技藝、認同與美國民俗學 盧佳慧
▌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 ▌
旨趣與權力:日治晚期《民俗臺灣》的知識政治學解析 蔡昇德
民俗再發現:戰後初期《臺灣文化》表述之文化主體性 卓佳賢
臺灣民俗學研究典範—以劉枝萬、陳奇祿為討論對象 劉韋廷
▌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 ▌
貓鼠相告作品在民間俗曲中的地位與價值 李淑如
澎湖七夕節俗與女性民俗文化 周舜瑾
雲林地區白沙屯媽祖聯誼會的發展與變化 吳家銓
探討臺灣中南地區犬崇拜及造型分析 周慈吟
金面媽祖駕返臺北城-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十年觀察 林全洲
厲鬼變正神-論後龍赤土崎「媽靈宮」大眾媽信仰的變異 蔡承甫
流言的興起與沉寂-豐原地區城隍雙包案研究 林纓宣
▌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 ▌
金門傳統聚落領域空間之界定:以遶境鎮營為概念 林建育
想像的防禦-澎湖七美民宅照牆初探 林俞彣、林明美
主編序 楊玉君
導言 溫宗翰
▌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 ▌
誰來申請傳承人?從兩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爭議看文化資產保護的問題 林敬智
當民俗成為文化資產:論當前國家政策對民間信仰的介入與影響 溫宗翰
▌民俗學學科發展與理論 ▌
戰後臺灣民俗研究的發展歷程及展望:邁向臺灣民俗學之路 林承緯
技藝、認同與美國民俗學 盧佳慧
▌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 ▌
旨趣與權力:日治晚期《民俗臺灣》的知識政治學解析 蔡昇德
民俗再發現:戰後初期《臺灣文化》表述之文化主體性 卓佳賢
臺灣民俗學研究典範—以劉枝萬、陳奇祿為討論對象...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