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台灣微軟的「未來生涯體驗計劃」招收了近千名學生進入公司各部門實習。
這些年輕人打破了「草莓族」、「抗壓性低」、「徬徨不負責」的刻板印象,完整的一年中,這一群大學或研究所學生,經過筆試面試重重關卡進入後,兼顧了學業及職場的不同學習、陌生領域的挑戰,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書中訪談了他們的心路歷程及體驗心得,帶領這群實習生的主管們,以及微軟的高階主管,也無私地分享了他們的觀察和建議,對即將邁入職場卻對社會了解有限的年輕人,很有參考價值。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要先看地圖;
進入人生的新階段,更複雜,更多變,又怎能空手而去?
真槍實彈的職場,要求哪些態度?11個人生體驗報告,幫你少走冤枉路。
除了單打獨鬥,怎麼向前輩借力?三位帶領過無數新鮮人的職場導師,無私分享彼此的互動和觀察。
成功的工作人在重要關鍵如何選擇?總字輩的資深老鳥,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路。
作者簡介:
李翠卿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CAREER職場情報誌》副總編輯、《遠見雜誌》資深記者。著有《信任帶來新幸福:信義房屋的故事》、《聽你 挺你》、《住在希望的國度》等,現為自由撰稿。
羅婉鈴
熱愛聽故事與說故事的自由撰稿,輔仁大學大傳系廣電組畢業。曾任TVBS-N無線新聞台節目執行製作、ELLE雜誌國際中文版執行編輯。目前為多家財經平面媒體與企業之特約採訪編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嚴長壽(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楊瑪利(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曾志朗
嚴長壽
年輕人的希望工程
十六年前,我寫了一本《總裁獅子心》,這對那時於正值職場巔峰期的我而言,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挑戰,但這也是深埋我心的一個願望。
在書上,我告訴年輕人要勇於面對挑戰,遇到事情與困難要「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多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同時我也陸陸續續在書中告訴年輕人要培養各種不同的專長,因為要做一位成功的領導人,必須具備知人善用與人事管理的能力、財務管理的能力、行銷的能力,以及對所從事的職務擁有專業的知識與技術的能力。
對於從未進入大學就讀的我來說,這些概念絕大部分都是我在1971年進入美國運通從傳達小弟做起,一直到擔任副總經理所經歷的摸索體驗。而這段摸索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念就是一家國際公司能夠以如此寬闊的胸襟與大量的資源,開放給有潛力以及對自己有所期許的青年一個學習的管道。也因為在美國運通經過八年半的培育,造就了我日後「工作與公益」發展的基石。
當數年前,我應台灣微軟的邀請為其內部與外部進行不同主題的演講,這才開始真正更深入地認識台灣微軟的企業文化。
在台灣微軟所舉辦的眾多活動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這項開放給年輕學子的全年實習計劃。
這十年來,每年就有一百名來自台灣各個不同大學與科系的同學被挑選出來,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同學並非每位都是出自名校,微軟是根據他們的態度、熱忱與自信,分別安置在四個不同領域的工作環境。
台灣微軟願意無私地把公司的資源開放出來,我必須說這真是企業以行動為社會造就人才的最佳典範。在短短的十年中,等於台灣有了一千名幸運的同學接受了這樣的磨練與洗禮,他們不但能一窺微軟這個世界級公司的組織運作模式,同時也為自己未來的工作打下非常扎實的基礎。
更令人興奮的是,微軟終於決定把這十年來的經驗與成就和更廣大的讀者分享。
在初讀書稿後,我十分感動,因為每一位主管所分享的經驗,都是最真實的職場現狀,這也是每一位主管對未來夥伴所懷有的期許。
徐園程經理說研發的人一定要有技術的底子,但也同時必須懂得生活的藝術,「所有的優化都是一種創新」,而且不能「太宅」,要有正向的態度與熱情,甚至溝通的能力。
張寶玲副總經理強調行銷絕對不是天馬行空、順著感覺走,必須具備蹲馬步打基礎的能力,而且要有「專心、細心、耐心」等三心才能走得長遠。
負責行銷營運的周文英總經理更直接告訴站在第一線的業務戰士,你必須打從心裡愛上你所經手的產品,不但要了解而且必須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她更直指一個能夠勝任業務工作的人員,其人格特質遠比科系背景更加重要。
談到行政,蔡文宜經理更說出在行政工作上最重要的觀念,即使是研發、業務、工程的人才,也必須有專業行政的磨練機會,「把每一件小事做得完美,就是一件大事」,這也是任何一位專業人員所必須持有的態度。
感佩微軟一直以來對於社會關懷與發展所做的努力,更期盼台灣的企業也能以同樣的熱忱及使命感,參與這項讓年輕人更有方向、讓社會更和諧的希望工程!
名人推薦:嚴長壽(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楊瑪利(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曾志朗
嚴長壽
年輕人的希望工程
十六年前,我寫了一本《總裁獅子心》,這對那時於正值職場巔峰期的我而言,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挑戰,但這也是深埋我心的一個願望。
在書上,我告訴年輕人要勇於面對挑戰,遇到事情與困難要「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多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同時我也陸陸續續在書中告訴年輕人要培養各種不同的專長,因為要做一位成功的領導人,必須具備知人善用與人事管理的能力、財務管理的能力、行銷...
章節試閱
蔡恩全(台灣微軟總經理)
做個「硬功夫」與「軟實力」兼具的人
我出生於民國五十年代,成長的背景,跟年輕的各位很不一樣。當年的經濟發展還沒有現在這樣成熟,物質生活是比較匱乏的。
我父母親那一輩,根本沒有機會受太多教育,每天為了溫飽就已經疲於奔命,自然也沒辦法提供孩子什麼生涯建議。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在選擇科系時的首要考量,多半是求生存。換句話說,就是找一個「將來比較好找工作」的科系,什麼夢想啊,興趣啊,只能排在這個實用考量之後。
我們是先填志願再考大學,當時,正是科技業剛萌芽的時候,「最好找工作」的科系「電機系」,成為我們甲組(理工組)學生的第一志願,將來出社會,只要跟電路設計或硬體設計有關的行業,我們都可以做。
我就是基於這樣的考量,進了清大電機系。
雖說如願以償進了明星學校的明星科系,但坦白說,我念得並不快樂。電機系的課很重,許多科目像是工程數學、電磁學……,對我來說都很抽象,讀起來頗吃力。
偏偏我們班有很多聰明絕頂的同學,他們的腦袋瓜子真是靈光,我看他們一派輕鬆,邊叼著菸邊翻書,考試就可以考得很好;相形之下,我雖然不至於念不來,但就得花很多力氣,才有辦法消化那些硬邦邦的知識。
回想我大學時代,最讓我快樂的事,應該是辦活動吧。我是住宿生,常主辦寢室聯誼,最高紀錄曾辦過17間寢室聯誼,在當時可是好大的陣仗!除了辦聯誼,我也很會辦舞會。對當時的大學生來說,舞會可是一件很「夯」的事,我非常樂於做這件「為民服務」的事。
不能小看辦舞會這件事,主辦人得安排場地、準備音樂、聯絡各路人馬、宣傳、炒熱氣氛、控制活動節奏等,也不是件簡單任務!
別看我這麼熱中於辦活動,就以為我是那種非常外向、人來瘋型的「high咖」,其實,我原本的個性甚至可以說是害羞、內向的。我之所以喜歡辦活動,並不是愛現想秀,而是因為我很享受過程中那種「being with people」(與大家同在)的感覺。如果就生涯性向而言,我想,比起念電機、做工程師,我應該更適合念企管、做跟人有關係的工作。
不過,在「求生存」的時代氣氛下,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比較「認命」,即使不喜歡那個科系,還是會勉強自己把學業完成,再找一份相關的工作。
我要一輩子待在舒適圈嗎?
我退伍後的第一個工作,是在一家台灣公司做研發,負責寫控制機械手臂的組合語言。不過,這工作我做了一個星期就沒做了。一方面是剛退伍,心還不定,公司裡也沒有人帶新人,我常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感覺;而且,我很明白自己真的不是適合做研發的料,不如早一點離開。
隔了四個多月,我應徵上了惠普支援工程師的工作,這個工作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非常適合的。
從職能面來看,支援工程師並不需要做艱深的「研發」,主要任務是為客戶做服務跟維護,正好吻合我的個人特質;再從組織條件來看,惠普是知名的國際企業,制度完整,又對「人」很重視,對社會新鮮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因為我喜歡這家公司、這份工作,所以格外珍惜這個機會,在新人期間非常努力。做支援工程師是可以準時上、下班的,可是我都會自願留下來學習,補強專業知識。
我原本只打算做兩年工程師,但是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實在做得太愉快,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竟然一做就是5年多,轉眼已經來到30歲大關。
人生在這種逢「十」關卡前,總會感觸特別多,加上我當時也結婚生子了,「成家」以後,自然會開始思考「立業」的事。雖然,支援工程師的工作我勝任愉快,但是,我難道要一直待在這個舒適圈嗎?當初不是打定主意,不要一輩子做工程師的嗎?
當年有一個跟我一起進惠普的要好「同梯」(同一年進入公司的人),早幾年就離開了,後來獨當一面,成為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他的經歷也讓我忍不住反思:我的職涯,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嗎?
板凳變一軍
我當時能想到的選擇,就是轉去做業務。說實話,那時我並不是很確定業務到底在做哪些事情,於是請教了另一位當業務的「同梯」。他很嚴肅地警告我:「業務一天到晚都在追單子,每天早上醒來,還睡眼惺忪,壓力就來了。」
我一開始有點掙扎,為什麼要放棄安逸選擇勞碌?但經過長考,還是決定一試。
剛好IBM在找業務,我投履歷過去,順利被錄取了。當了業務以後,我才知道,我那位業務「同梯」所言不假,壓力真的如影隨形,而且,我30歲才轉型,要跟一堆比我年輕的人競爭,格外辛苦。
直到第三年,我的機會來了。當時,我們想爭取一個很大的行庫客戶,可是對方並不是很願意買IBM的帳,公司派出好幾個「一軍」等級的業務精銳都無法攻下這座山頭。我遇到一個很好的主管,她大膽起用了我這個「板凳球員」,這是我「逆轉勝」的開端。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主管去向客戶打招呼,那位主管還揶揄我們:「嗄?又換人了嗎?」接著便打發我們走人;後來,我又去拜訪,對方連正眼都不看我一眼,只是冷冷丟下一句:「跟你們講話,是火星撞月球啦。」我一開始一頭霧水,後來才明白,他的意思是,跟我們公司對話根本是彼此毫不相干,不需要溝通。
那個客戶的主事人員覺得我們那種知名外商很會端架子,總是有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為了扭轉他們的看法,我把姿態壓低,希望他們再給我們一個機會。每天早上八點,我就到他們公司報到,在那裡「蹲點」蹲了六個月,跟每個人搏感情,上至主管下至工友,都能聊上幾句。
慢慢的,正面能量開始累積,挺IBM的聲音變多了,就連當初最反IBM的那個主管,雖然不願意馬上改變立場,但他竟也承諾我:「看在你的份上,我開會時不開口就是了。」
最後,我成功攻下了這個讓大家束手無策的大客戶,從板凳球員,成功躋身一軍行列。
這個轉捩點讓我學會一件事:知識、技能這些「硬功夫」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讓你在職涯路上受用無窮的,是態度、溝通、人際關係等「軟實力」。
軟實力須因情境而制宜
而所謂的「軟實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並沒有固定的套路與規則,必須因時、因地、因情境而制宜。
我們拿「態度」為例。有些人說,在職場上就是要「有強烈企圖心」,但是,在一些特別講究資歷、倫理的地方,態度太aggressive(激進),只會讓人覺得你張牙舞爪;也有些人說,要「謙卑虛心」,可是,如果在一個競爭文化很強的公司,「溫、良、恭、儉、讓」這種特質又會顯得溫吞。
除非你一輩子都待在同一個地方、跟同一群人共事,否則,隨著歷練加深,一定會面臨各種變化,當然,你的應對方式也要隨時做調整。
我在微軟任職多年,歷經過好幾位來自不同國籍的上司,有台灣人、有委內瑞拉人、香港人……而現在則是德國人。文化背景各異,加上每一個老闆的個性也都不一樣,他們跟員工相處的方式自然也不同。
東方人講話比較含蓄、迂迴,跟台灣老闆共事,用一般台灣人陳述事情的邏輯或口氣對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些老闆作風比較西化,他們期待員工報告時直指核心,提出解決方案,至於其他,不必鋪陳太多,如果不做調整,有些老闆可能會失去耐性,直接打斷。我也是摸索了好久,才拿捏出最恰當的分寸。
我想告訴年輕人的是,當情境變化,外界對你的期待也會跟著改變,如果你希望職涯路走得更順利,就必須培養更敏銳的觀察力與適應環境的彈性。
君子不器
我1995年進微軟,在2007年以前的這12年中,一共換了10個位置,而且部門功能差異很大,包括:技術支援、業務、諮詢、大型事業、營運行銷……,這些異動中,有好幾次都是臨危授命,接手一個有問題或處於危機狀態下的團隊,扮演「救火隊」的角色。
坦白說,就像求學時代一樣,就個別專業,我從來就不是團隊中最聰明的那一個,微軟人才濟濟,隨便掐指一算,多得是比我優秀厲害的人,為什麼上級會選擇我來扮演這個角色?
我自己大概可以歸納出兩個原因,第一,在「事」的方面,我一直是個思慮縝密、自我要求很高的人。雖然我本來可能不見得非常熟悉該團隊的事務,但是,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全面性的瞭解,並且把每個相關的環節都搞清楚。
第二,在「人」的方面,我會設法把一群人「兜攏」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重新出發。這跟我的人格特質有關,就像我一開始提過的,我真的很喜歡「being with people」的感覺,當我接一個團隊,特別是那個團隊原本有一些問題時,我絕不會「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接手就來個雷厲風行的掃蕩或改革。
我曾奉命接管一個人心浮散、搖搖欲墜的團隊,我本來的職級比他們部門的主管低,年紀也比他小了10歲,因為被公司派去「救火」,突然被拔擢成該部門主管的頂頭上司,可以想見,面臨這個改變,大家一開始一定是憂懼參半。
我的做法是:先用一種有同理心的包容態度,跟團隊裡的每一個人深談,聆聽大家的想法,讓他們理解,我是誠心誠意來幫忙的,把人心先安頓下來,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接著,則是努力幫助團隊創造立竿見影的勝利或轉變,以重建信心。
當這些小小的「勝利」累積到一個程度,量變就會帶來質變,組織裡的氣氛就會由負轉正,浴火重生。
我說這些並不是要強調自己的戰功,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職場上需要的能力是很多元的,你不必為了自己在某項專業上不夠頂尖而自卑,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擁有更強大的變革適應能力。
我很喜歡孔子《論語》為政篇裡的一句話:「君子不器。」
這句話從字面上來解釋,意思是,君子不像器皿一樣,僅僅只有一種特定的用途。我覺得,這句話也很適合用來勉勵所有在職場上奮鬥的人,一個有競爭力的職場人,必須是個有彈性、能接受不同挑戰的人,他(她)是不會劃地自限,認為自己只能做某一種工作、扮演某一種角色。
江山代有才人出
最後,我想要鼓勵年輕人,不管大環境有多艱困,都不要懷憂喪志。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英雄。
我以前有一個很要好的同學,他爸爸是個很能幹的生意人,經營了六家有歌星駐唱的西餐廳,在三十幾年前那個進口車還不多的年代,就經以賓士車代步了。我剛退伍時,有一段待業期,某天我去同學家找他敘舊,剛好有機會跟他父親聊天,我忍不住發了一點小牢騷,說現在實在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比起來,他們那個時代的機會說不定還多些。
這位長輩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說:「你知道嗎?我當初來台北打拚時,可是從飯店門僮做起的,一路奮鬥,才做到今天的規模。你不要那麼悲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只是你要準備好,機會來了才能抓住。」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舊清楚記得那位伯父說過的話。
很多人崛起,有時的確是因為「時也運也命也」,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否定自己,認為「那個人不會是我」而不願付出行動,那麼即使機會到了眼前,你也無法抓住!
我常聽年輕人用一種「明天沒有希望」的口氣抱怨大環境很差,花了多年時間求學,出社會只能領到22K的微薄薪水。
我同意,年輕人面臨的處境真的不好,但是,我也真心相信,在這些22K的年輕人中,若干年後,還是會跳出許多各領風騷的傳奇人物。也許,他們就是下一個科技界名人或甚至比爾蓋茲。
你,怎麼知道你不是其中之一?
蔡恩全(台灣微軟總經理)
做個「硬功夫」與「軟實力」兼具的人
我出生於民國五十年代,成長的背景,跟年輕的各位很不一樣。當年的經濟發展還沒有現在這樣成熟,物質生活是比較匱乏的。
我父母親那一輩,根本沒有機會受太多教育,每天為了溫飽就已經疲於奔命,自然也沒辦法提供孩子什麼生涯建議。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在選擇科系時的首要考量,多半是求生存。換句話說,就是找一個「將來比較好找工作」的科系,什麼夢想啊,興趣啊,只能排在這個實用考量之後。
我們是先填志願再考大學,當時,正是科技業剛萌芽的時候,...
作者序
李翠卿
用最小的成本了解職場
我曾在職場雜誌任職多年,這本刊物每年都會在求職季前製作「社會新鮮人專題」,訪問各產業人資主管、職場專家,請他們為即將踏出校門的年輕人指點迷津。
問他們除了學歷以外,什麼樣的條件,可以增加社會新鮮人脫穎而出的機率?除了社團參與與打工經驗以外,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實習經驗」。
有一位企業主管是這麼說的:「有實習經驗的年輕人,腦袋比較清楚,心態比較正確。」
去年,我與朋友婉玲合作,採訪、撰寫這本談「微軟未來生涯體驗計劃」的書,我深深理解,當年那個企業主管為什麼會這麼說。
基本上,會主動去報名實習計劃的學生,多半都是對生涯比較有「危機意識」、人格特質比較積極的年輕人,他們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為將來鋪路。
換句話說,在心態上,他們已經有所預備了。
實習有一個極大的好處,是幫助這些還稚氣未脫的年輕孩子,用最小的成本,瞭解職場這個「大人的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雖說實習生也是一個企業的參與者,但他們畢竟沒有肩負業務的成敗,就算犯一些小錯,也是無傷大雅的,不會因此而「黑掉」。但他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何謂職場文化,何謂職場倫理。
等到真的要出社會的時候,在心理層次,他們是準備好要上場打仗的戰士,而不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企業開門做生意也不是,老闆想要的人絕對不會是小白兔,而是戰士。
從一個比較「功利」或「實用」的角度來看,實習經驗對成功取得職場門票,確實有加分。不過,在整個採訪製作的過程中,最讓我有感觸的,並不是這一點,而是這些實習生們在過程中的「自我覺醒」。
台灣的教育並不重視生涯探索,許多人根本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只是聯考(或指考)考到哪裡就念什麼科系,渾渾噩噩念畢業了,便渾渾噩噩出社會,接著是成家、生子。日子就被生活一直往前推,可能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好好想過,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又或者更悲慘的是,花費了十年、二十年在做自己其實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某一天猛然醒悟,卻已經不再年輕,加上也有家累牽絆了,沒有太多籌碼可以為自己的人生翻盤了。
可是,我看到許多實習生因為提前把自己丟到職場上,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涯,他們的真實身份畢竟是學生,此時醒悟,還有好大把的青春可以重新調整方向。不管是要強化原本的專業,或者是尋覓另一個全新的可能性。
覺悟這件事情,來得愈晚,機會成本就愈高,看到這些熱血的年輕人,在他們年華正好的時候,就開始嚴肅思考要怎麼經營自己的人生,真的很為他們高興。
不管將來是否會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某某領域翹楚,至少,他們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過著一個自己滿意的人生。
期盼年輕的讀者們,都能夠找到值得自己挹注一生熱情的事情,就是我們寫這本書的最大期待吧。
李翠卿
用最小的成本了解職場
我曾在職場雜誌任職多年,這本刊物每年都會在求職季前製作「社會新鮮人專題」,訪問各產業人資主管、職場專家,請他們為即將踏出校門的年輕人指點迷津。
問他們除了學歷以外,什麼樣的條件,可以增加社會新鮮人脫穎而出的機率?除了社團參與與打工經驗以外,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實習經驗」。
有一位企業主管是這麼說的:「有實習經驗的年輕人,腦袋比較清楚,心態比較正確。」
去年,我與朋友婉玲合作,採訪、撰寫這本談「微軟未來生涯體驗計劃」的書,我深深理解,當年那個企業主管為什麼會這麼說。...
目錄
第一部 本領大不同
台灣微軟四大高階主管,親自揭開四大主流職務的真實面貌。
1. 研發
徐園程(企業服務事業群資深技術支援經理)
誰說工程師都是阿宅?
2. 行銷
張寶玲(行銷傳播部營運暨行銷事業群副總經理)
行銷不是天馬行空的白日夢
3. 業務
周文英(消費通路事業群零售通路營運暨行銷業務部總經理)
你不必是個玩家,但要能說一口好遊戲!
4. 行政
蔡文宜(法務暨公共事務處資深法務經理)
把小事做得完美,就是大事
第二部 新人先修課
真槍實彈的職場,要求哪些態度?
1.心態就定位
高毓琇
我是企業戰士,我是來打仗的
2.正面迎向壓力
常自助
擺爛或逃走,那我就真的輸了
3. 機會是爭取來的
練蕙竹
資源無所不在,只是你得主動去尋找
4.使命必達
吳明政
不是爆肝卡,是特權卡!
5.打造自學力
劉盈孜
不放過任何一個練習的機會
6.合作力量大
邱子容・何怡慧・楊家瑜
先有團隊力,才有執行力
7.彎腰做溝通
林哲謙
求助絕不是丟臉的事
8.激勵領導學
張焜郁
沒權力,也能有影響力
9.追求自己的熱愛
林宜儒
就是忘不了創造的感覺
10.不怕做傻事
簡子復
賺錢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
11.尋找人生價值
吳建衡
我,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第三部 向前輩借力
除了單打獨鬥,怎麼向前輩借力?帶領過無數新鮮人的職場導師,無私分享。
1.擴大人生視野
熊健美(MSN線上服務事業部總編輯)╳江瑋屏(宸海科技行銷經理)
辣妹菜鳥變身記
2.看清問題背後的真相
張仁炯(研究開發處副總經理)×郭哲彣
能看見問題,就是成長的機會
3. 走出自己的小宇宙
張濱顯(西雅圖總部Office部門資深軟體設計工程師)
找三、五個好友一起成長
第四部 老手經驗談
重要的人生關鍵如何選擇?總字輩的資深老鳥娓娓道來。
1. 一輩子要做的事
蔡恩全(台灣微軟總經理)
做個「硬功夫」與「軟實力」兼具的人
2. 彈性的生涯規劃
施立成(台灣微軟法務暨公共事務處總經理暨法務長)
在職涯前期累積未來的成功能量
3.創造附加價值
張衣宜(台灣微軟公關副總經理)
讓團隊覺得「有你真好」
3.莫忘初衷
王秀芬(未來生涯體驗計劃發起人)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後記
張孝泓(社區公益事務資深經理)
但願你,成為有勇氣承諾的人……
附錄
新手上路FAQ
第一部 本領大不同
台灣微軟四大高階主管,親自揭開四大主流職務的真實面貌。
1. 研發
徐園程(企業服務事業群資深技術支援經理)
誰說工程師都是阿宅?
2. 行銷
張寶玲(行銷傳播部營運暨行銷事業群副總經理)
行銷不是天馬行空的白日夢
3. 業務
周文英(消費通路事業群零售通路營運暨行銷業務部總經理)
你不必是個玩家,但要能說一口好遊戲!
4. 行政
蔡文宜(法務暨公共事務處資深法務經理)
把小事做得完美,就是大事
第二部 新人先修課
真槍實彈的職場,要求哪些態度?
1.心態就定位
高毓琇
我是企業戰士,我是來...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