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世界歷史,只有中華民國在百餘年的建國歷史中,先後歷經了革命、遷徒與重建的三個巨大轉折。
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在辛亥革命後採行和解共生的轉型正義而邁向現代化,爾後在亞洲大陸對抗日本法西斯武力侵略,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但在1949年,卻因為內戰失敗而遷徒到臺灣。
中華民國在臺灣,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使它以不對等的實力與共產中國對峙長達近七十年,期間在體制上從威權邁向民主,以及推行「臺灣化」現象。然而這些變化,將與共產中國產生哪些衝突和影響?本書收錄豐富而詳實的史料,提供讀者深入認識中華民國的百年風雲,以及兩岸關係的最新發展。
作者簡介:
李功勤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輔仁大學西洋史碩士、東吳大學歷史系、世界新專編採科。
現任教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曾任國家考試命題委員,教育部高級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審定委員,並獲得世新大學教學特優獎、教學績優獎。
近期主要作品有:《蔣經國與後蔣時代的內隔政治菁英》、《百年大業──中華民國發展史》、《臺灣政治發展史(1895年迄今)》、《西洋史大事長編》等優良大學研究基礎入門專書。
作者足跡遍及中國大陸都市與鄉村,包括東北、內蒙、西藏以及新疆等地,對大陸在改革開放後發展有深入研究。
章節試閱
第一章走向共和
第一節 王朝崩潰
19世紀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閉關自守,從朝貢體制轉換為條約體制國家,並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韋伯(Max Weber)認為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過程,取決於對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在此前提下,清廷先後推行過自強運動、百日維新、庚子後新政及立憲運動等諸項政治革新,以尋求各方面的現代化。
1904年,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之後,派貝勒爺浦倫率領官方代表團參加在美國聖路易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並帶著慈禧的私函與親筆簽名玉照,赴華府晉見老羅斯福總統。一方面,中國館內展示了頤和園的模型及中國各地工藝品,其中河北唐山「啓新洋灰公司」的馬牌洋灰(水泥)還獲得賽會的頭等金獎,顯示中國在清末正努力追上工業革命的進展。另方面;老羅斯福總統於不久之後,派他女兒愛麗絲訪問中國並獲慈禧親切接待,而這段私人情誼直接促成美國國會於1908年通過老羅斯福提案,將未動用的庚子賠款退還中國,用於建造「清華學堂」,此即今日清華大學的前身。而慈禧此舉象徵中國正欲重返國際舞臺,並展現其開明統治的一面。
科曼隆(Meribeth E. Cameron)在其〈1898∼1912的中國改革運動〉一文中明白指出,1900年之前,清廷的失敗是受百日政變的影響,1900年之後的政治失敗,則是滿清皇族引用親貴及普遍貪汙所致。慈禧在庚子拳亂後,或許比1898年的光緒皇帝開明,但1908年後的隆裕則比1900年之前的慈禧更為腐化。因此,近年來西方學者大都將中國現代化的多數成果,歸功於慈禧及其庚子後新政所奠定的基礎。
到了1911年,滿清政局更形惡化。隆裕太后與攝政王載灃普遍起用親私及貪汙腐敗之輩,度支大臣載澤是隆裕姊夫,海軍與軍諮大臣載洵及載濤則是載灃兄弟;而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更以貪汙著名。此外,他們尚企圖以中央集權及高壓統治鞏固滿洲政權和利益,但清廷本身實在已不具備這種能力了。自太平天國亂事以來,清廷只能依賴重要地區的總督和巡撫來平息內亂,故從咸豐、同治以後,權力逐漸從中央轉移至各省(1840年滿清15個總督中,滿7漢8;但1864∼1866年,15位總督全是漢人。而南洋大臣例由湘軍系統出任,北洋大臣則例由淮軍系統擔任)。但地方分權在當時並非健全的制度,因此當中央無權又無能時,自然就問題百出了。
由於清末政局不穩以及立憲運動失敗,使原本欲結合傳統與王朝以尋求安穩狀態的士紳階層和王朝關係破裂,在適應新情勢的變遷下,對傳統的擁護遂降至最低點,等到革新的觸媒來到,便投身革命推翻滿清。
1911年,郵傳部尚書盛宣懷鑑於民間興辦鐵路效果不彰,宣布收回川漢及粵漢鐵路,為償還民間股本,清廷亦向英、美、法、德4國銀行團借款。由於清廷擬以公債償還當時以現金出資的鐵路公司,復傳言滿洲親貴欲趁借外債機會,收取回扣,引起川、鄂、粵、湘4省人民不滿。9月7日,四川哥老會組織「同志軍」包圍成都,實為辛亥的先聲,但四川為一盆地,對外影響不若爾後之武昌起義,故今人多謂辛亥革命的先聲為武昌起義。
由於湖北新軍部分被抽調至四川鎮壓保路運動,黨人預備於10月6日(陰曆8月15日)起事,風聲所播,市井間已流傳「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言。因此清吏於12日召集會議,決定自12∼16日實施戒嚴,中秋節也提前一日慶賀。黨人在此風聲鶴唳的狀態下,未敢猝發,乃再改期於10月9日(陰曆8月18日)起事。
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機關處製作炸彈,不慎引爆受傷,俄國巡捕聞風而至,許多黨人被捕,更重要的是黨人名冊被查獲。正當清廷準備大肆逮捕革命黨人之際,由於許多新軍牽涉在內,因此被迫採取行動。他們以文學社蔣翊武為總指揮,計畫當晚攻擊,然而由於信號錯誤,軍警搜查指揮部,劉堯澂及彭楚藩被捕,蔣翊武也受傷,遂再度延期至次日(陽曆10月10日)發難。
1911年10月10日夜12時,工程第八營黨人總代表熊秉坤,槍殺其哨官陶啟勝,這是辛亥革命第一槍。11日正午,總督瑞澂及統制張彪登「楚豫艦」,武昌全城光復;48天內,革命波及14省;81天後,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又42天(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詔退位,結束滿洲帝國在關內268年的統治。溥儀退位後,孫中山在列強與黨內的各種壓力下,將臨時大總統職位讓予袁世凱。
總括武昌起義的計畫,梁敬錞教授認為進行得十分倉卒,當時黨人所能集結的兵力,亦只有新軍中的工程營、輜重營以及城外的砲兵,總計不超過3,000人;另一方面,城外的清廷軍隊則超過10,000人 ,因此孫中山後來把這場革命的成功歸為純粹的偶然事件。他認為,如果當時瑞澂及張彪堅守武昌,清軍指揮系統便不會潰散,地方政府仍然可以控制局勢。由於湖北起事倉卒,同盟會領袖無人在現場,孫武受傷,蔣翊武與劉公也不在,於是發生了領導層權力真空現象。在起事前,共進會與文學社的聯合總部已有一個政府組織的規模,共進會在各部正副部長、參議及各處長人選中,即占了67%,文學社僅占10%,雙重身分占10%,其他者占13%,為此,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已甚不快。如今,在領導層的真空以及亟待穩定混亂情勢的前提下,黨人最後從兵士所俘虜的清廷軍官中,挑選一名叫黎元洪的俘虜,強迫他擔任軍政府都督。黎元洪最初拒絕以鄂軍都督的名義簽署任何官方文件,所以黨人不得不代他簽署。
其次,據梁敬錞教授的分析,辛亥革命後各省諮議局議長大多出任督軍 ;芮瑪麗女士(Mary C. Wright)在〈辛亥革命的本質〉一文中,更確切指出中國在辛亥革命後,並沒有產生一個新的組織階層或團體,仍然由各省的士紳及軍人掌握權力。因此革命後的中國依然是由一個舊的、封建性質的階級來控制共和體制。
革命在湖北能夠一舉成功的原因,蘇雲峰教授在所著的〈湖北與辛亥革命〉一文中,歸功於張之洞在湖北所從事的教育、新軍及財政政策。
一、留學與文武合一教育
張之洞鼓勵留學日本士官生回到湖北擔任新軍教官,由於這些新軍教官在日本受到同盟會革命思想及社會主義薰陶,連帶影響新軍內的思潮。其次,張之洞提倡「鄂軍鄂化」,使湖北軍隊與爾後起義的湖北會黨在意識及鄉土情懷上能夠認同。湖北新軍復在張之洞的「學兵制度」下,不但識字率大為提升(約為50%),而且管理亦較鬆弛,使革命刊物得以在營區內傳閱,增長革命意識。
二、先賠錢主義
張之洞在湖北以「先賠錢主義」為前提,擴充建設,創造就業機會,卻使繼任的湖廣總督瑞澂在905萬兩的債務下,採取緊縮政策。由於公、教、學生的津貼被減,導致其心生不滿,遂與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聯合,使湖北成為最有利的革命溫床。後人謂張之洞「欲為清室起衰運,卻為新邦奠始基」實不為過。
三、湖北革命團體
自1904∼1911年,在武漢地區出現33個革命團體,最早的是科學補習所與日知會,成員由文武學堂的學生領導,在被偵破後才潛入新軍中。爾後在湖北的主要革命團體為與同盟會關係較為淡薄,由蔣翊武所領導的文學社,以及由孫武所領導的共進會(其強調以平均人權取代同盟會的平均地權)。共進會似乎是比較獨立的革命團體,不過它與上海「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於1911年7月11日)關係密切,但是中部總會卻是一個未經正式討論及被孫總理所認可的分裂組織。雖然其成立時決議「仍奉東京為主體,認南方分會為友邦,分頭進行」,但在政治主張、成員及革命方略等方面,則與共進會較為接近,居正與焦達峰為雙方的共同領袖之一,宋教仁、譚人鳳等也與共進會有所聯繫。
中部總會對湖北的革命形勢一直不甚了解,宋教仁於1910年從革命難易的觀點提出「三區革命理論」:
(一)首都(北京)革命,雖最迅捷但也最艱難。
(二)中區革命,在華中各省發動革命,因接近北京,推翻舊政權容易,是為上策。
(三)邊區革命,由點擴及面,由小擴大,但衡諸從興中會以來的起義事實證明,效果不彰。
雖宋氏主張中區革命,但認為革命起義之地偏向湖南,實際則發生在湖北,足證宋教仁昧於湖北情勢。
黃興本人對於湖北的革命進展所知甚少,直迄起事前8日才接到居正的一份詳細報告,而孫中山先生於海外奔走革命,在僑界募款,對武昌的情勢也就更有隔閡,故於1911年12月30日(陰曆11月11日)電黎元洪,「文於中國革命雖奔走有年,而此次實行,並無寸力」。這一切都說明武昌起義是當地的共進會和文學社所領導,同盟會並無提供領導人才與經費。
武昌光復,孫中山適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Denver)為同盟會籌款,10月12日晨,方從報中得知起義消息,分析時局後決意從外交方面著手。孫先生按當時各國情形認為:「美國政府及輿論均大表同情於我;英國則民間多表同情,但政府則惟日本馬首是瞻;德、俄兩國之趨勢多傾向清政府。惟日本政府之方針虛實不可測,故當前之外交關鍵,可以舉足輕重為我成敗存亡所繫者,厥為英國。倘英國助我,則日本不能為患也。」於是孫先生啟程赴英,同時電粵督張鳴岐,勸其以廣州投降,革命軍保障其生命安全,此電文亦為有效。
孫先生自美赴英後,即前往倫敦會見英、法、德、美4國銀行團負責人,要求停付清廷的借款,並委託維克兵工廠(Messrs Vickers, Sons and Maxim)負責人道生(Sir Trevor Dawson)向英國外交部提出三項要求:一、停止清廷一切借款;二、制止日本援清;三、取消各地英屬政府之驅逐令,以便取道回國。這三件事英政府都同意了。孫先生在英國的成功交涉,切斷了清廷國外的財政支援,使其財政陷入空前危機,對於以軍事行動平定革命也就更加力不從心了。茲將交涉結果對革命的影響分析如下:
一、4國銀行團止絕清廷一切借款
據英國公使朱爾典(Sir John Jordan)向英外交部報告中指出,隆裕太后將慈禧傳下的33箱金條(共300萬兩)送往匯豐(香港)銀行,以換取現金交予軍隊鎮壓革命軍,盒上封條顯示已積存40年以上(歷中法、甲午、戊戌政變、八國聯軍而未動用),同時也顯示清廷財政已面臨極度難關,無力與革命軍作戰,可見孫中山英國之行對辛亥革命助益良多。
二、制止日本援助清廷
在武昌起義後,日本分別於10月15日、12月2日及12月18日聲明將干涉革命,以保障滿洲政權。英國深恐在中國的影響力被日本取代,遂接受孫中山之要求,向日本提出三次干預,阻止其出兵。
三、取消英屬各地政府對孫中山的驅逐令
孫中山在英國完成上述交涉後前往法國,在巴黎曾往見其朝野之士,孫中山認為,咸表同情中國革命者,以首相克里蒙梭(Clemenceau)最為誠摯。之後從法國取道返抵中國,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辛亥革命所帶來的歷史意義及缺失有如下數點:
一、意義
(一)民心歸趨:除南京、西安、福州及雲南滿清駐軍有激烈抵抗外,其他各省皆和平獨立。
(二)革命缺乏統一指揮:革命後各省政府所使用的名稱及年號多不相同(只有江蘇省採用「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參見表一。
(三)孫中山及同盟會並未控制革命:武昌起義初用雙圈旗,後各省皆用五色旗,並未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三色旗。
(四)雙重革命:一方面是民族革命,反抗異族及專制政權;另一方面則是藉民族革命形式,推動社會改革。梁敬錞教授認為中國歷史中的革命與英國克倫威爾革命、法國大革命及俄國革命均不相同,因為中國採取中庸之道,所以革命並不徹底。
(五)自秦始皇一統六國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革命:金耀基教授認為革命與叛亂的最大不同,是革命的目標為建立一個新的社會文化意理系統,而叛亂則僅達成社會系統消除內部緊張的一種調解機構。由此分析,中國歷史上只有秦統一六國及辛亥革命是為真正「革命」。
二、缺點
(一)滬、漢衝突︰黃興在前往湖北督戰失利後,埋怨湖北黨人不能合作與缺乏領導才能。於是在臨時政府的人事安排上,湖北首義黨人竟無一人入閣,只把4位次長安排給不在起義現場的湖北留日生,造成南方革命陣營分裂。
(二)權力分配不當︰武昌內部權力分配衝突,造成黎元洪崛起,使得同盟會勢力再也無法進入。
(三)缺乏能幹領袖及適當組織︰瑞肯(Mrs. Rakin)在她研究個案中下結論說:「秋瑾及徐錫麟的努力僅止於為革命信仰殉身,但沒有考慮將組織維繫下去。」楊格(Ernest P. Young)指出「革命非袁世凱所能承擔」。史扶鄰(Mr. Schiffrin)則認為孫中山不太重視革命運動的群眾基礎。
第一章走向共和
第一節 王朝崩潰
19世紀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閉關自守,從朝貢體制轉換為條約體制國家,並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韋伯(Max Weber)認為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過程,取決於對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在此前提下,清廷先後推行過自強運動、百日維新、庚子後新政及立憲運動等諸項政治革新,以尋求各方面的現代化。
1904年,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之後,派貝勒爺浦倫率領官方代表團參加在美國聖路易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並帶著慈禧的私函與親筆簽名玉照,赴華府晉見老羅斯福總統。一方面,中國館內展示了頤和園的模型及中國各地工藝...
推薦序
推薦序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雷家驥
李功勤博士著論民國歷史多年,新著《百年風雲——中華民國的革命、遷徙與重建》即將出版,囑余為序。
功勤此新著,是在舊有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需要修訂補充而成。其與先前所發表者最顯著的差別,是補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部分發展史,並附錄了一些相關資料。
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論述中國現代史時,理應先對近代西力東侵所引起中國的種種變化,作宏觀的考察;論民國史時,更不能缺少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這一塊。否則,所論必會失之偏頗,甚或竟成二、三年間即可丟入垃圾桶的政論文宣。為此,功勤博士近年對中國大陸勤於考察,將兩岸當代政治發展兩相比較,聚其心得,而對舊著作了補充,庶幾免於從臺灣論民國、從臺灣論臺灣之偏。
就中國近現代史而言,雖曾經歷過西方列強侵略的慘痛經驗,但幾經奮鬥努力,晚近臺灣的民主步伐,大陸的經濟發展,乃至兩岸的互相交流影響,成就已非昔日阿蒙。當前兩岸歷史教育之要務,須是撇開任何政治成見,面對現實,彼此客觀的、理性的、認真的了解對方,然後始可看清楚當代的發展,議論未來的歸趨。在此前提之下,功勤博士此新著據「中華民國」立場而進行主體論述,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與立場闡述對岸,可謂中立不倚,不卑不亢,既符合歷史事實,也纔是論述民國百年大業應有的立場,客觀理性觀察現代中國的基礎。
現代史的態勢是分裂的中國,將來走向尚未知之。魏、蜀、吳鼎足競雄,南、北朝二分爭長,英雄各為其國,各為其主,不因對方的否定而自貶,不因對方的壓力而自卑,以故不論國號為何,終究呈現的仍是一個華夏中國。目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峙,作為歷史研究者,從過往史實中尋求經驗,用以印證於今,正不必避諱於此,或自貶國格,或自我否定。蓋領土有時而變,中樞因變而遷,「中華民國」當年競爭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遷都臺北,此猶劉備移京成都而仍稱漢、趙構遷都臨安而仍稱宋而已,不妨礙漢、宋當時猶屹立於天壤之間。史家為論述方便而稱之為蜀漢和南宋,其用心並非如現今政客般險詐,將漢、宋視為已亡或流亡。
今日臺灣的本土「英雄」,在中華民國的卵護之下,儘管已然執政,高享厚祿,然而竟無敢稱漢稱吳者,甚者竟有墮落至反噬其母而謂中華民國已亡。此不僅是「英雄」氣短,且是喪心病狂,無視或逃避現代中國史的發展了。在這些氣短的人物中,上焉者自稱「中華民國在臺灣」,其實已如稱「蜀漢」——漢朝在巴蜀—般自貶,但猶未大違民國當前的現狀,只是目光短淺而已;至於其下焉者,竟詭稱臺灣尚待建國,此則不知漢、吳之頂立於天地之間了。休矣,本土的「英雄」們,面對劉備、孫權等真英雄,不知彼將何以自處!他們史識缺乏而又勇氣不足,或許功勤的新著,可以作為他們的參考。謹序。
推薦序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雷家驥
李功勤博士著論民國歷史多年,新著《百年風雲——中華民國的革命、遷徙與重建》即將出版,囑余為序。
功勤此新著,是在舊有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需要修訂補充而成。其與先前所發表者最顯著的差別,是補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部分發展史,並附錄了一些相關資料。
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論述中國現代史時,理應先對近代西力東侵所引起中國的種種變化,作宏觀的考察;論民國史時,更不能缺少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這一塊。否則,所論必會失之偏頗,甚或竟成二、三年間即可丟入垃圾桶的政論...
作者序
1940年,「敦克爾克(Dunkirk)大撤退」被譽為二戰期間英國政府最成功的海上撤軍行動,在納粹德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首相發揮鋼鐵意志,動員政府和民間之力共撤回近40萬困守沙灘的英法聯軍。相較之下,缺乏西方強勢媒體及電影工業宣傳的中華民國,卻被世人忽略一段歷史奇蹟,那就是在蔣介石總統的運籌帷幄下,從1949年至1950年間,於中國大陸進行因內戰失敗而撤守臺灣的「大遷徒」。在這場奇蹟式的遷徒過程中,有條不紊的將中華民國的歷史檔案、故宮瑰寶、國庫黃金;尤其是兩百餘萬軍隊與平民,其中包括許多傑出的菁英俊彥人士安全運抵臺灣,使國府有能力「重建」一個微型的中華民國。
誠如英國學者芮納‧米德(Rana Mitter)所言,中國的八年抗日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江精衛在民國初期即享有崇高聲譽,最後卻因為主張「聯日」成為今日兩岸華人公認的「千古罪人」;毛澤東則利用抗日拓展中共實力,在戰後由小黨黨魁一躍成為新中國的領袖;蔣介石則是贏了戰爭,卻輸掉了他的國家。然而在大遷徒與重建之後的中華民國,卻因冷戰以及國際局勢的牽引而無法重返大陸,因此有作者探索臺灣到底是一個「意外」或「必然」的國度?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可否稱得上是「意外的國父」?為了完整記錄不被意識形態所扭曲的史實,本人在民國99年(西元2010年)出版了《百年大業:中華民國發展史》,後適逢建國百年的民國熱,又於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再度推出了新版。
2015年,筆者受邀與白先勇、楊維真教授等人赴美國洛杉磯參加由「成舍我基金會」理事長成嘉玲博士所主辦的「戰爭與記憶」系列講座,在會場中看到兩岸同胞踴躍出席與熱情回應,內心不禁油然而起「不容青史盡成灰」之責任,更鄙視某些政客扭曲歷史之無知。因是之故,在增添若干新史料之後,於時隔6年之際再度編寫了《百年風雲——中華民國的革命、遷徙與重建》。近年來由於臺灣政治版圖變動,兩岸關係由武力對抗到馬英九政府的和解共生,再走向今日的冷對抗局面;另方面,雖然對岸快速崛起,但其內部的政治結構與法治基礎仍不夠成熟穩定,所以在2017年召開的中共第19屆全國代表大會能否順利解決政治接班人問題,以及本身制度性所衍生的諸多難題都將影響兩岸人民關係至鉅,因此這部中華民國史以紀事本末體再輔以歷史年表,將使讀者更容易釐清中華民國在歷經了革命、遷徙與重建的不同階段發展,以及對於這一代人所構成的影響。所以這部宏觀的專史也就對於世界華人去釐清歷史定位、身分認同與民族前途,提供了最佳的選擇。
值此文化出版產業環境正面臨嚴峻考驗的時期,感謝幼獅文化公司劉淑華總編輯大力支持本書的出版,也感謝編輯朱燕翔小姐的認真與細心,使全書更臻完善。謹在此致上誠摯的謝意。
李功勤
民國106年9月
《百年大業》原版序
中華民國推翻滿清,創建共和;在帝國主義和不平等條約的壓榨屈辱中,終於在1945年擊敗日本帝國長達20年的侵略,成功的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的完整,榮登世界四強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也是蔣介石總統一生事業的巔峰。
1949年,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潰敗遷臺,成為中國歷史上繼南北朝、五代十國、南宋、南明之後,又一個分裂局面;但在所有分裂時期,尤以臺北與北京在領土、人口、資源相比,實力最為懸殊。然而歷史的弔詭就在於此,拜冷戰之賜,中共倒向蘇聯,因為「抗美援朝」而成為美國敵人,也使得華府放棄毛為南斯拉夫「狄托主義」(Titoism,採中立親西方政策)的幻想。從此,臺灣成為美國「圍堵」共產主義的一環,在美國強大軍事協防下,中共無力攻臺,而國民政府也創造經濟奇蹟,而彼時的對岸,不但未把握建國良機,反而陷入毛澤東近20餘年的政治鬥爭與經濟衰敗,相對於大陸的動盪,在蔣介石總統過世時,臺灣已享有20多年的和平歲月。
1978年,臺灣與大陸分別由曾經同為留學蘇聯的蔣經國和鄧小平掌權,大陸在文革後的殘敗中,步履蹣跚的開始實施「改革開放」,引入市場經濟並揚棄毛思想(華國鋒「兩個凡是」失敗即為明證)。但在臺灣,則在經濟奇蹟的基礎上,由蔣經國主導民主化及兩岸交流,企圖在美國與北京建交後,替臺灣人民的生存尋找一條新方向;但蔣經國於1988年病逝,臺灣逐漸陷入內政上動盪。臺灣在李登輝及陳水扁時代,民主過程因為黑金、黑道、族群,甚至貪腐而蒙上陰影。但是臺灣人民於2008年選擇第二次政黨輪替,並且由司法單位將陳水扁因貪瀆等案收押起訴。2010年12月2日,陳水扁因龍潭弊案遭判刑17年6月確定,被移送臺北監獄執行;2011年10月13日,陳水扁因二次金改弊案遭高等法院二審判處有期徒刑18年,妻子吳淑珍判11年。2011年6月30日,李登輝及前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兩人,涉嫌侵占779萬餘美元,被依貪汙治罪條例侵占公有財物罪將兩人起訴。這證明民主政治已逐漸在臺灣成熟,人民可自由選舉總統,也同樣可由公開、透明的司法程序,將卸任總統關進普通監獄,使臺灣司法獨立於行政機關控制,也使得政治人物被要求更高的道德指標。
在即將邁入一百歲的中華民國,當前社會最大隱憂仍為民進黨的臺獨意識及族群議題操弄,但從2008年馬英九的勝選即可看出,維持現狀、兩岸和平開放、發展經貿、重返國際社會、領導者清廉、效率與社會穩定,才是臺灣的主流民意。相對於政治上每逢選舉的激情對立,臺灣已經發展出一個高公民素質且富而好禮的祥和社會,然而臺灣能否「維持現狀」甚至「質化大陸」,都有賴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個中國的分裂與對立,其最終歷史結局,目前無人可確切定論。馬英九繼承蔣經國的大陸政策,其國家發展策略在於爭取更多時間等待大陸制度更為開放、公民素質更為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在將來談判統一問題時,臺灣人民不會恐懼生活在落差太大的制度與生活環境之下。就這點來說,馬英九背後不只有蔣經國的影子,其肩頭上更承擔中華民國及其人民所有幸福所託的重責大任矣。
2011年北京中國社科院發行了全套共36冊的《中華民國史》,套書主編金以林指出,大陸重新看待民國史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中華民國史已成為兩岸共同歷史記憶」,而且承認蔣介石是一位抗戰領袖,是讓中國成為「戰後四強」的關鍵人物。大陸學界也開始傾向國共歷史矛盾只是「不同社會菁英做出不同選擇」,並強調雙方都是出於「讓中華民族更好」的共同期待。而我這本《百年大業》於2010年3月初版以來,即獲得讀者普遍好評,直接反映出我們首開兩岸研究「民國史」的熱潮。所以在一年多之後,本書又推出第二版,增加了大篇幅的新史料;另在附錄中的大事年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及地方領導名單都做了更新,使本書內文更豐富也更能回饋廣大讀者的期待。
為完整呈現中華民國百年建國大業,全書40萬字,力求客觀詳實,其最大特色有三:第一,參考最新史料,全書以編年史貫穿,歷史架構完整;第二,專章介紹中共崛起及當今的政治變遷;第三,書中有最新的兩岸年表和大陸中央領導人表;也是當今研究兩岸關係史不可或缺的專書及工具書。在撰寫期間,特別感謝雷家驥恩師及羅曉南、彭懷恩、張亞中、王曉波等老師的指正與督促;另外,也承蒙大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同濟大學、海協會和國臺辦的若干專家學者,幫助我進一步了解中國大陸在中共建政後這60年來的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尤其近幾年來,每年協辦寒、暑假的大陸文化研習營,使兩岸大學生透過交流互動,而有更深入的認識與同理心;對兩岸在未來的交往模式,奠定更成熟的基礎。最後,感謝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助理劉冠纓小姐和政大東亞所黃翔翔同學幫我蒐集資料及整理編排。再一次,向我的師長友朋,獻上最誠摯的感謝與祝福。
李功勤
民國100年10月
1940年,「敦克爾克(Dunkirk)大撤退」被譽為二戰期間英國政府最成功的海上撤軍行動,在納粹德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首相發揮鋼鐵意志,動員政府和民間之力共撤回近40萬困守沙灘的英法聯軍。相較之下,缺乏西方強勢媒體及電影工業宣傳的中華民國,卻被世人忽略一段歷史奇蹟,那就是在蔣介石總統的運籌帷幄下,從1949年至1950年間,於中國大陸進行因內戰失敗而撤守臺灣的「大遷徒」。在這場奇蹟式的遷徒過程中,有條不紊的將中華民國的歷史檔案、故宮瑰寶、國庫黃金;尤其是兩百餘萬軍隊與平民,其中包括許多傑出...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百年大業》原版序
第一章 走向共和
第一節 王朝崩潰
第二節 黨爭與國會
第三節 黨爭與內閣
第四節 洪憲帝制
第二章 革命再起
第一節 革命與護法
第二節 聯俄容共
第三節 新文化運動
第四節 巴黎和會與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
第五節 外蒙古與西藏問題
第三章 統一大業
第一節 蔣介石的崛起
第二節 北伐時期北洋政局
第三節 北伐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第四章 艱苦建國(1929~1937年)
第一節 裁軍大戰及廣州獨立
第二節 西安事變與其他動亂
第三節 十年建國中的外患
第四節 十年建國中的建設事業
第五章 八年抗戰
第一節 蔣介石戰略
第二節 內部陰謀
第三節 暗潮洶湧的1944年
第四節 駐華派遣軍的報恩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章 中共崛起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第二節 共產黨的發展
第三節 共產黨的挑戰
第四節 土地革命及意識型態勝利
第七章 內戰再起
第一節 政治協商會議
第二節 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
第三節 蘇聯對華政策
第八章 關鍵時刻
第一節 大遷徙
第二節 韓戰爆發
第三節 韓戰對國、共兩黨的影響
第四節 韓戰後美國對華政策
第五節 結論
第九章 蔣氏政權
第一節 自由中國事件
第二節 臺獨運動挑戰
第三節 美麗島事件
第四節 蔣氏父子建設臺彎
第五節 內控危機
第六節 力挽狂瀾
第七節 齎志以歿
第十章 民主時代 第一節 李登輝政權 第二節 醜聞總統 第三節 黎明與黑夜
第四節 結論
第十一章 今日兩岸
第一節 退出聯合國
第二節 中共政權
第三節 合作機制
第四節 結論
附錄一 中國近代(含臺灣史)大事年表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年表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表
附錄四 《臺灣關係法》全文
推薦序
自序
《百年大業》原版序
第一章 走向共和
第一節 王朝崩潰
第二節 黨爭與國會
第三節 黨爭與內閣
第四節 洪憲帝制
第二章 革命再起
第一節 革命與護法
第二節 聯俄容共
第三節 新文化運動
第四節 巴黎和會與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
第五節 外蒙古與西藏問題
第三章 統一大業
第一節 蔣介石的崛起
第二節 北伐時期北洋政局
第三節 北伐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第四章 艱苦建國(1929~1937年)
第一節 裁軍大戰及廣州獨立
第二節 西安事變與其他動亂
第三節 十年建國中的外患
第四節 十年...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