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史迪格.拉森的千禧三部曲後,最受國際矚目的瑞典推理小說
他發誓永遠不再為人催眠
當誓言違背了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結合了史迪格.拉森三部曲令人上癮的力量、《沉默的羔羊》的敘事張力、尤.奈斯博的驚悚刺激元素,讀者們,準備進入讓你腎上腺素激增的催眠世界吧。
《催眠》締造了瑞典書市的版權奇蹟
在原著尚未出版、作者尚未公布之前,單憑一份簡短的英文簡介,就售出超過20國國際版權,為瑞典小說所創最強的成績。截至目前為止,已售出37國版權,而且一出版即暢銷。
即將搬上大螢幕
由拉賽‧哈史托姆(Lasse Hallström)執導
(濃情巧克力、忠犬小八、最後一封情書)
你需要線索。你需要時間。你需要動機。而你一樣都沒有。
在漆黑的十二月深夜裡,精神科醫師艾瑞克.瑪利亞.巴克被一通來自斯德哥爾摩某醫院的電話吵醒。警探約拿.李納請求他立刻前來協助治療一名因急性創傷而陷入昏迷的病患。他希望艾瑞克能透過催眠與這個年輕男孩溝通,讓警方得以訊問他。他們必須找出是誰如此凶殘地殺害了他的雙親與妹妹,以便及時救出目前失蹤的姊姊。
但艾瑞克已經十年未曾施行催眠術,而且他也發過誓永遠不再為人催眠。當年痛苦的記憶仍深深影響著他,也使他決定不協助警方。
最後當艾瑞克被說服了,情況竟有如水閘門被一連串始料未及的洶湧波濤給沖開了。這一連串攻勢猛烈又不可思議的事件,就這樣毫無預警地震撼了艾瑞克的生活。他兒子失蹤,為了爭取救兒子的機會,艾瑞克必須面對過去,面對他的研究工作毀於一旦、婚姻也瀕臨破裂的那段時期。
《催眠》一書在原著作國瑞典積聚了不少讚譽,但作者卻是以筆名發表這部驚世的犯罪小說,報章與電視為了找出其真實身分耗費了相當大的心力,搜尋的結果更是戲劇化:在一次夜襲之後,發現「拉許.克卜勒」原來竟是一對夫妻檔文學作家雙人組,且在當地已頗具聲望。在國際間造成轟動的《催眠》已預計將在三十七個國家出版,而每到一處便登上暢銷排行榜,其中包括法國、荷蘭、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丹麥、美國。結合了史迪格.拉森三部曲那令人上癮的力量和《沉默的羔羊》的敘事張力,這本能讓腎上腺素激增的驚悚小說從第一頁開始就令人深深著迷。
作者簡介:
拉許.克卜勒 Lars Kepler
在拉許.克卜勒這個筆名與意外暢銷的犯罪小說《催眠》背後,其實是一對在社會上已具聲望的作家夫妻檔亞莉珊卓拉.柯艾盧.安多利(Alexandra Coelho Ahndoril)與亞力山大.安多利(Alexander Ahndoril)。
「我們兩人都很愛看懸疑小說與電影」,這是他們對本書背景的註解。「當我們決定試著合寫一本書,拉許.克卜勒這個筆名便誕生了。我們希望將這個新的作者身分和我們本身的身分加以區隔。當初以匿名方式將稿件寄給出版社,就是希望對方不抱任何先入為主之見閱讀、評斷。我們很以這部犯罪小說《催眠》為傲。寫作過程充滿樂趣也充滿創意。我們的企圖心是希望為這類小說帶來一種受電影啟發的新步調,以及意想不到的人物角色和謎團,將來拉許.克卜勒也會繼續以此為目標。」
亞莉珊卓拉.安多利的第一部小說《群星城堡》(Stjärneborg)已被譯為數種語言,至於亞力山大.安多利所寫關於柏格曼的小說《導演》(Regissören),更進入了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的決選名單。他們目前住在瑞典。《催眠》是約拿.李納探案系列的第一本小說,此系列將會全部以拉許.克卜勒之名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催眠》是一本有挑戰性、內容極長,卻絕對值得一讀的小說。書中處理了一些頗具煽動性的議題,不過作者最關心的還是同時具有正面與毀滅性潛在因素的家庭關係。這些嚴肅的議題以犯罪小說的形式呈現,而且緊張恐懼的氛圍與時俱增、毫無冷場,在這方面,克卜勒夫妻檔完全是箇中高手。這對夫妻說過他們受電影的影響比受其他小說家的影響來得深,而這的確是一本電影感十足的小說。約拿.李納也是個動人的主人翁。讀者們就準備好讓《催眠》為你催眠吧。
──英國亞馬遜
這本初試啼聲的驚悚小說傑作,一登場就是賭徒安德斯.艾柯、他的妻子和他的小女兒遭到殘殺……關於一群少男少女兇神惡煞的次要情節完美融入主要情節,也增添了故事的懸疑。讀者們將會引頸期盼再次看到約拿.李納,也希望接下來會有他的長篇系列。
──《出版家週刊》(重點書評)
最有可能成為今年夏天新的北歐暢銷書。
──《紐約時報》
多數驚悚小說作家約莫只能處理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精神異常者,但克卜勒卻寫了滿滿一屋子。這不由得令人懷疑這些時間以來,瑞典人都把他/他們藏到哪去了。我想像著一個由斯德哥爾摩的出版社組成的邪惡陰謀集團,將大批大批拉森的書搬上貨機運往美國,自己則對著一本蓋上「不得外銷」戳印的《催眠》滿意得直搓手。這書就是那麼好。這是會讓人上癮的毒品。
──《時代》雜誌
一顆新星躍上北歐驚悚界的蒼穹,加入了拉森、奈斯博與曼凱爾等人之列。
──《柯克斯書評》
世人真的還需要再多一本瑞典驚悚小說嗎?從警探約拿.李納與受他請託共同破解凶案的催眠師令人入迷的英勇事蹟看來,答案再清楚不過了。
──《時人》雜誌
實在太好看了……克卜勒讓人覺得假如殺人狂真的開始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斯德哥爾摩,情況肯定就像書中所描述。
──美國沙龍網站
令人忍不住毛骨悚然。
──《Vogue》雜誌
具備了經典作品的所有正字標記……氣氛緊張、敘述手法高明、層次分明……如此引人入勝的犯罪小說堪稱巔峰之作。
──《美麗佳人》雜誌(英國)
這本驚悚小說席捲了歐洲。作者是一對剛開始對身分嚴加保密的瑞典夫妻檔,此書很可能成為下一部《龍紋身的女孩》……受本能驅使的凶殘敘述手法將讀者籠照在一片幾乎絲毫不透光的黑暗中,卻仍滿足了想像力:了不起。
──《每日郵報》(英國)
假如史迪格.拉森後期榮景正在逐漸消退,此時激起一陣人魔漢尼拔的煙硝味的克卜勒,想必能重振這類小說的雄風……這部令人心跳怦然的處女作已經在原著作國造成轟動。
──《金融時報》
以瑞典作家的全球銷量而言,此書目前排名第二,僅次於史迪格的「千禧三部曲」……克卜勒遠比曼凱爾更具活力,和拉森一樣深入社會但文筆卻更傑出,其哥德風的刺激元素可媲美大師級的尤.奈斯博。
──《澳州人報》
史迪格.拉森善於掌控角色,但他的瑞典同胞克卜勒卻能直入人類靈魂深處的黑暗面。
──《時代》雜誌
名列所有國際犯罪小說迷的必讀書單。
──《書單》雜誌
如果你沒有沉迷於此書,問題應該在於你究竟喜不喜歡看犯罪驚悚小說。
──《Borsen》報(丹麥)
精彩出色、文筆流暢,非常令人滿意。一部傑出的驚悚小說。
──《電信報》(荷蘭)
《催眠》是罕見的奇珍異獸:這部瑞典驚悚小說位居國際高度,情節震撼、驚人,令人印象深刻,敘述手法高明、細膩、緊張刺激,文筆鋒利、具說服力,且豐富多層次。
──《克利欣斯塔日報》(瑞典)
沒錯,《催眠》讓人一讀便難以釋手。沒錯,《催眠》是以高超技術組裝而成,就像瑞士的手錶。沒錯!《催眠》太有趣了,甚至有趣得可怕。但書中也嚴肅地省思了人類的邪惡弱點、人心的永無止境與命運的反覆無常。我還沒把書看完就被妻子給偷走,而且一口氣看完。之後我又偷了回來,真是謝天謝地!
──科林.哈里森(Colin Harrison),《追蹤者》作者
不久便會有史迪格.拉森犯罪小說派和拉許.克卜勒犯罪小說派之分。而我從今天起將屬於後者。《催眠》相較於「千禧三部曲」毫不遜色:敘事的張力持久不衰、令人毛骨悚然卻又沉迷其中的刑事鑑定過程、北歐的存在性憂懼。但還不只如此:此書文章結構更出色、沒有漫畫式人物,而且在這一片黑暗底下充滿了舊式的心。
──克特.安德森(Kurt Andersen),《全盛時期》作者
拉許.克卜勒以《催眠》風靡讀者,一如史迪格.拉森的「千禧」系列……我就坐在那裡沉迷其中,同時絞盡腦汁想猜出拉許.克卜勒是何方神聖。此人以手中的魔術棒製造出一本頂尖的犯罪小說,又讓我犧牲了一夜好眠。
──《諾雪平報》(瑞典)
……這是個技巧純熟的說書人。
──《當日新聞報》
克卜勒極善於描述小錯誤如何導致大災難……一如書中的女性,我也愛上了這位芬蘭裔警探約拿.李納。
──《亞美莉亞》雜誌
精心羅織的懸疑網絡、尖銳的對話,並以極具創意的方式描述受折磨的大腦如何運作,再加上一點瑞典的冰雪,就成了拉許.克卜勒的創作。
──瑞典廣播電台
這本書的架構手法非常高明。懸疑與不安與時俱增,我的指甲也愈咬愈短。
──《Aftonbladet》報(瑞典)
《催眠》毫無冷場。全書以最快速度直衝終點。
──《文化雜誌》(瑞典)
拉許.克卜勒寫出了一本優秀的犯罪小說,一部令人屏息的驚悚作品,書中揭露人類心靈的許多黑暗面。作者打開了通往人性深淵的大門,而且令人難以抗拒。
──《波洛斯報》(瑞典)
驚悚、犯罪與恐怖小說的現代混合體。這是拉斯.諾倫(Lars Norén)、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和少數幾位瑞典的女性主義狂熱份子全部融合為一。至少可以這麼說。
──《貝林時報》(丹麥)
名人推薦:《催眠》是一本有挑戰性、內容極長,卻絕對值得一讀的小說。書中處理了一些頗具煽動性的議題,不過作者最關心的還是同時具有正面與毀滅性潛在因素的家庭關係。這些嚴肅的議題以犯罪小說的形式呈現,而且緊張恐懼的氛圍與時俱增、毫無冷場,在這方面,克卜勒夫妻檔完全是箇中高手。這對夫妻說過他們受電影的影響比受其他小說家的影響來得深,而這的確是一本電影感十足的小說。約拿.李納也是個動人的主人翁。讀者們就準備好讓《催眠》為你催眠吧。
──英國亞馬遜
這本初試啼聲的驚悚小說傑作,一登場就是賭徒安德斯.艾柯、...
章節試閱
「像火一樣,就像火一樣。」這是男孩被催眠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儘管遍體鱗傷性命垂危──臉上、腿上、前胸、後背、腳掌、頸背和頭上布滿無數刀傷──男孩仍進行深度催眠,以便試著用自己的雙眼重現事發經過。
「我努力地想眨眼睛。」他喃喃說道:「我走進廚房,可是情況不對;椅子之間發出畢畢剝剝的響聲,鮮紅的火焰蔓延過整片地板。」
他們在這間連棟住宅其他屍體當中發現他時,原以為他死了。他失血過多,處於休克狀態,直到七小時後,才恢復意識。他是唯一生還的目擊者。
警探約拿.李納確定男孩一定能提供寶貴資訊,甚至也許可以指認兇手。
但若非情況實在過於特殊,誰也不會想到要找催眠師。
1
十二月八日星期二,清晨
艾瑞克.瑪利亞.巴克被電話鈴聲強拉出夢鄉。在完全清醒之前,他聽到自己微笑著說:「氣球和彩帶。」
驚醒時,心怦怦跳得厲害。艾瑞克自己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夢境全都不見了,好像根本沒做過夢似的。
他摸索著找到在響的電話後,躡手躡腳走出臥室,隨手關上房門,以免吵醒西蒙娜。一位名叫約拿.李納的警探問他,是否已經清醒得足以聽取重要訊息。他一邊聽著,思緒卻仍處在夢醒後的黑暗空虛中。
「聽說你對於治療急性創傷非常拿手。」李納說。
「是的。」艾瑞克說。
他邊聽邊吞下一顆止痛劑。該名警探解釋說,他需要訊問一名十五歲的男孩,這孩子目睹了一樁雙屍命案,自己也深受重傷,並已經從胡丁格的神經科連夜被送往梭納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的神經外科。
「他狀況如何?」艾瑞克問道。
警探迅速地概述病患情況後,總結道:「他情況還不穩定,目前處於休克昏迷的狀態。」
「主治醫師是誰?」艾瑞克問道。
「丹妮耶拉.李察斯。」
「她醫術非常高明,我相信她能……」
「是她要我來找你的,她需要你的協助,情況很緊急。」
艾瑞克回房更衣時,西蒙娜仰躺在床上,用一種怪異而空洞的表情看著他。百葉窗扇間閃爍著一絲街燈光線。
「我不是故意要吵醒妳的。」他輕輕地說。
「誰啊?」她問道。
「警察……一個探員……我沒聽清楚名字。」
「什麼事?」
「我得去醫院一趟。」他回答:「有個男孩需要幫忙。」
「現在幾點了?」她看看鬧鐘,閉上眼睛。他注意到她布滿雀斑的肩上被發皺的床單壓出條紋。
「再睡吧,小西。」他喚著她的小名,輕聲說道。
艾瑞克拿了衣服走出房間,快速地在走廊換上。他瞥見身後有金屬片閃閃發光,轉身一看,原來是兒子把溜冰鞋掛在大門門把上,以免忘了帶。儘管時間急迫,艾瑞克還是從櫥櫃裡找出護墊套到鋒利的冰刀刃上。
上車時是凌晨三點,雪從漆黑的天空緩緩飄下。沒有一絲風,厚厚的雪花有如熟睡般躺在空盪盪的街道上。他轉動鑰匙,音樂彷彿溫柔的波浪般湧來:是邁爾士.戴維斯的「泛藍調調」專輯。
他在沉睡的市區中開了一小段路,駛離倫特馬卡街之後,沿著斯維亞路前往諾杜爾。雪幕背後,隱約可瞥見布倫灣一大片幽暗水域。進入廣闊院區後他放慢車速,行經人手短缺的阿斯特麗.林格倫婦幼醫院,接著經過放射科與精神醫學科來到神經外科,把車停在固定的停放位置。訪客停車場裡只有寥寥幾部車。街燈光線映射在高樓的窗玻璃上,黑鸝在黑暗中窸窸窣窣地穿梭於枝葉間。平常從這裡可以聽見公路上車輛轟鳴,艾瑞克心想,但在此深夜時刻則悄然無聲。
他插入通行證,按了六位密碼走進大廳,搭電梯上六樓後穿過走廊。藍色的樹脂地板像冰塊似的晶亮,走廊上瀰漫著消毒水味。直到此刻,他才意識到自己在接到電話後,腎上腺素急速竄升,現在疲倦感又重新襲來。本來睡得香香甜甜的,那愉快的餘味此時還意猶未盡。
他回想了一下警探在電話中告訴他的內容:一個男孩被送進醫院,全身血跡斑斑布滿刀傷,還流著汗;他不肯躺下,情緒焦躁不安而且非常口渴。警方試圖偵訊他,但他的情況卻迅速惡化,意識程度下降的同時心跳開始加速,主治醫師丹妮耶拉.李察斯做了正確的決定,不再讓警方與患者對話。
兩名制服警員站在N18號病房門外,艾瑞克走近時,察覺到他們臉上掠過某種不安的神情。也許只是累了吧,他暗忖,同時在他們面前站定表明自己的身分。他們瞄了一眼證件,按下按鈕,門嗡的一聲打開來。
艾瑞克走進房間,李察斯醫師正在記錄病歷。和她打招呼時,發現她緊抿的嘴邊出現皺紋,一舉一動都流露出無言的壓力。
「喝點咖啡吧。」她說。
「有時間嗎?」他問道。
「肝臟出血已經控制住了。」她回答道。
有一名年約四十五歲、穿著牛仔褲黑夾克的男子在捶著咖啡機。他一頭蓬亂的金髮,嘴唇嚴肅地緊閉。艾瑞克暗想那可能是丹妮耶拉的丈夫馬紐斯。他從未見過他,只看過她放在辦公室的照片。
「是妳先生嗎?」他朝男子的方向擺擺手,問道。
「什麼?」她似乎又驚訝又覺得好笑。
「我想說不定馬紐斯和妳一起來了。」
「不是。」她說著笑了一聲。
「我不信。」艾瑞克揶揄道,一面移步朝男子走去。「我去問他。」
丹妮耶拉的手機響起,她依舊帶著笑容掀開手機,先喊一句「別鬧了,艾瑞克」之後才接答道:「我是丹妮耶拉.李察斯。」傾聽著但沒有回應。「喂?」她等了幾分鐘,聳聳肩,語帶諷刺地說:「阿羅哈!」之後關上手機。
艾瑞克走向金髮男子。咖啡機正咻咻嘶嘶作響。「來杯咖啡吧。」男子伸手遞出一只馬克杯說道。
「不用了,謝謝。」
男子微微一笑,臉頰上出現酒窩,便自己啜了一口。「好喝。」他說著又想把杯子塞給艾瑞克。
「我不想喝。」
男子又啜飲一口,一邊打量艾瑞克。「能借用你的電話嗎?」他忽然問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把電話留在車上了。」
「所以你想借我的?」艾瑞克問話的語氣有些僵硬。
金髮男子點點頭看著他,一雙淺灰色的眼珠有如拋光後的花崗岩。
「我的可以再借你用一次。」丹妮耶拉從艾瑞克身後走過來說道。
他接過手機看了看,然後瞄她一眼。「我保證一定會還妳。」他說。
「反正也只有你在用。」她打趣著說。
他笑著走了開來。
「他肯定是妳先生。」艾瑞克說。
「女孩還是可以做做夢。」她淡淡一笑,望著那人瘦長的背影。
這瞬間她看起來好憔悴,剛才她揉過眼睛,臉頰上還留著銀灰色眼線弄髒的痕跡。
「我可以看看病患了嗎?」艾瑞克問道。
「請便。」她點頭答應。
「反正我人都來了。」他急忙補一句。
「艾瑞克,我真的想聽聽你的意見,這次我一點也不確定。」
2
十二月八日星期二,清晨
丹妮耶拉.李察斯推開厚重的門,他隨她進入病人離開手術室後要待的恢復室,裡頭很溫暖。有個纖瘦的男孩躺在床上,雖然傷痕累累,臉蛋依然好看。兩名護士正在處理他的傷口:他整個身體,腳掌上、胸腹上、頸背上、頭頂上、臉上布滿了數百處割傷與刺傷。
他的脈搏微弱卻異常快速,嘴唇蒼白得像鋁片,全身冒汗,雙眼緊閉。鼻梁好像斷了,表皮底下的出血,從喉嚨部位遍及整個胸腔,有如一大片烏雲。
丹妮耶拉開始講述男孩到目前為止依階段所接受的不同治療,忽然被敲門聲打斷。又是那名金髮男子,他透過玻璃窗向他們揮手。
「好吧,」艾瑞克說:「如果他不是馬紐斯,那這傢伙到底是誰?」
丹妮耶拉抓住他的胳臂,拉他離開恢復室。金髮男子已經又回到嘶嘶作響的咖啡機旁邊。
「來杯大杯的卡布奇諾吧。」他對艾瑞克說:「在你和第一個趕到現場的警員見面之前,應該會需要一杯。」
直到此刻,艾瑞克才明白這名金髮男子正是不到一個小時前吵醒他的警探。他說話拖拖拉拉的,電話中並不那麼明顯,但也或許是艾瑞克當時睡意太濃才沒注意到。
「我為什麼要見他?」
「好讓你了解為什麼我會急著訊問……」
約拿.李納忽然住口,因為丹妮耶拉的手機響了。他從口袋取出手機瞄了瞄螢幕,也不管她已向他伸手。
「反正八成也是找他的。」丹妮耶拉喃喃自語。
「是。」約拿說道:「不,我要他過來……好,不過那我可不在乎。」警探微笑聽著同事抗議。「雖然我的確留意到了些什麼。」他插了句話。
電話另一頭的人大聲咆哮。
「我要照我的方法做。」約拿平靜地說完這句便結束對話。他將電話交還給丹妮耶拉,並默默點頭致謝。「我得訊問這個病患。」他用嚴肅的口氣說。
「很抱歉。」艾瑞克說:「我的診斷和李察斯醫師一樣。」
「他什麼時候才能跟我說話?」約拿問道。
「只要還處於休克狀態就不行。」
「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約拿淡淡地說。
「情況還是非常危急,」丹妮耶拉解釋說:「他的胸腔受創,小腸、肝臟和……」
這時一名制服髒兮兮的警察走了進來,表情顯得不安。約拿招招手,走過去和他握手。他低聲不知說了些什麼,只見那警察抹抹嘴,面帶憂色地看著醫生。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不想談這個,」約拿說:「不過盡快讓醫生知道一下狀況應該會很有用。」
「好吧,」警察無力地清清嗓子說道:「我們接到無線電通報說,有個清潔工在吐恩巴球場的廁所發現一具男屍,那時我們的巡邏車已經在胡丁格公路上,所以只要轉往大湖的方向就可以了。其實,我們當時的推測是吸毒過量。我的夥伴楊進去查看,而我則待在外面向清潔工問話。結果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楊從更衣室出來的時候面無血色,甚至也不讓我進去。好多血,他連說三遍,然後就整個人跌坐在階梯上……」
警察沒有繼續往下說,只是坐在椅子上呆視前方。
「你還撐得住嗎?」約拿問道。
「還行……救護車來了,死者身分確認過後,我有責任通知家屬。因為人手有點不足,所以我就自己一個人去。長官說以楊目前的狀況,不想讓他出去,你們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
艾瑞克覷了一眼時鐘。
「你有時間可以聽一聽。」約拿說。
警察垂下雙眼,又接著說:「死者是吐恩巴高中的老師,住在山坡頂旁邊那個新社區。我打了三、四次電話,但都無人接聽。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決定繞過整棟屋子到背面去,然後拿手電筒往窗子裡照。」警察就此打住,嘴在顫抖,並開始用指甲刮椅背。
「請繼續說。」約拿說。
「非說不可嗎?我是說,我……我……」
「你發現了這個男孩、母親和一個五歲的小女孩。男孩約瑟是唯一的倖存者。」
「雖然我不覺得……」他又再度沉默,臉色慘白。
約拿動了惻隱之心。「謝謝你來,埃蘭德。」
警察很快地點點頭站起來,雙手不知所措地摸摸骯髒的夾克,然後衝出房間。
「他們全都是遭受刀子的攻擊。」約拿.李納說:「裡頭肯定慘不忍睹,屍體呢……整個狀況很可怕。不但被踢、被打,當然還被刀刺,刺了好幾刀,而那個小女孩……被剁成兩半,下半身放在電視機前面的扶手椅上。」
他似乎再也無法保持冷靜,盯著艾瑞克停頓片刻後,才又恢復鎮定。「我的感覺是兇手知道父親在球場,當時有一場足球賽,而他是裁判之一。兇手等到他落單之後才下手行兇,接著開始劈砍屍體,手段非常兇殘,最後才到家裡去殺死其他家人。」
「發生的順序是這樣嗎?」艾瑞克問道。
「依我的看法是的。」警探回答。
艾瑞克抹了抹嘴,並能感覺到手在發抖。父親、母親、兒子、女兒,他思考得極為緩慢,最後與約拿.李納四目交接。「歹徒是想除掉全家人。」
約拿揚起眉毛。「正是如此……還有一個孩子活著,是大女兒,今年二十三歲。我們認為兇手可能也會找上她,所以才想盡快詢問目擊者。」
「我進去做個徹底檢查。」艾瑞克說。
約拿點點頭。
「但是不能讓病患冒著生命危險……」
「這我明白。只不過進展的速度愈慢,兇手就有愈多時間找到姊姊。」
這回輪到艾瑞克點頭。
「為什麼不直接去找姊姊,警告她呢?」
「還沒找到她。她人不在松比柏的住處,也不在男友家。」
「也許應該讓你檢視一下犯罪現場。」丹妮耶拉說。
「已經在安排了。」
「你怎麼不過去叫他們動作快一點?」她帶著怒氣說。
「反正也得不到什麼結果。」警探說:「這兩個地方恐怕都有數百或甚至數千個DNA,而且還全部混在一起。」
「我進去看看病患。」艾瑞克說。
約拿直視著他,點了點頭。「只要能問幾個問題,或許就能救他姊姊一命。」
3
十二月八日星期二,清晨
艾瑞克.瑪利亞.巴克回到病患處,站在床前端詳那張蒼白、毀損的臉,淺促的呼吸,僵硬灰白的雙唇。艾瑞克喊了男孩的名字,只見他臉上似乎掠過一抹痛苦。
「約瑟,」他又輕輕喊一聲。「我叫艾瑞克.瑪利亞.巴克,我是醫生,現在要替你做檢查。你願意的話,你聽得懂我說的話,就點點頭。」
男孩完全靜止不動,上腹隨著短促呼吸往內凹。艾瑞克相信男孩明白他的話,但意識程度忽然驟降。聯繫中斷了。
艾瑞克在半小時後離開恢復室時,丹妮耶拉和警探都以企盼的目光望著他。艾瑞克搖搖頭。
「他是唯一的目擊者。」約拿再次說道:「有人殺死了他父親、母親和妹妹,而這個人現在幾乎肯定正要去找他姊姊。」
「這我們知道。」丹妮耶拉頂他一句。
艾瑞克舉起手制止兩人的爭論。「問他話很重要,我們明白,但真的不可能。總不能把他搖醒,告訴他說全家人都死了吧。」
「那麼催眠呢?」約拿幾乎是馬上反問。
四下頓時一陣靜默。
「不行。」艾瑞克低聲自語。
「催眠行不通嗎?」
「那個我一竅不通。」艾瑞克回答。
「怎麼可能?你本身曾經是很有名的催眠師,聽說是最傑出的。」
「我是個冒牌貨。」艾瑞克說。
「我不這麼認為。」約拿說:「而且這次狀況緊急。」
丹妮耶拉脹紅了臉,盯著地板,心中暗自竊笑。
「我沒辦法。」艾瑞克說。
「真正負責病患的人其實是我。」丹妮耶拉提高嗓音說:「我不太贊成讓他接受催眠。」
「可是依妳的判斷,如果對病患沒有危險呢?」約拿問道。
艾瑞克這才發覺這位警探打一開始就認為催眠是可行的捷徑。約拿.李納請他到醫院來,純粹是想說服他為病患催眠,而不是因為他擅長治療急性休克與創傷。
「我發過誓絕對不再做催眠。」艾瑞克說。
「好,我了解了。」約拿說:「我聽說你是最厲害的,不過……我也只能尊重你的決定。」
「很抱歉。」艾瑞克說著,透過門上的玻璃窗注視病患,然後轉身對丹妮耶拉說:「有給他desmopressin(迷你寧)嗎?」
「沒有,我想再等一等。」她回答道。
「為什麼?」
「我怕併發血栓栓塞。」
「這項爭議我一直都有在留意,但我不同意這種顧慮;我就常常給我兒子注射。」艾瑞克說。
「班雅明還好嗎?他都多大了,十五歲了吧?」
「十四。」艾瑞克說。
約拿費力地從椅子上起身,說道:「如果你能推薦另一位催眠師,我將感激不盡。」
「我們甚至不知道病患會不會恢復意識。」丹妮耶拉回答。
「但我想試試。」
「他一定要有意識才能接受催眠。」她微微嘟起嘴說道。
「艾瑞克跟他說話的時候,他都有在聽。」約拿說。
「我不這麼認為。」她喃喃地說。
艾瑞克反駁道:「他肯定聽得到我說話。」
「我們可以救他姊姊一命。」約拿接著又說。
「我要回家了。」艾瑞克輕聲說:「給病患注射desmopressin,順便考慮試試壓力室。」
走向電梯途中,艾瑞克輕巧地脫下白色外套。此時大廳已經有一些人,大門開了,天色也略微亮了些。駛離停車場時,他拿起隨身攜帶的小木盒,外盒上彩繪著一隻鸚鵡和一個面帶微笑的南洋土著,十分華麗。他一面盯著路一面彈開盒蓋,拿出三片藥錠,很快地吞下。今天早上他需要再多睡幾個小時,然後才叫醒班雅明替他打針。
「像火一樣,就像火一樣。」這是男孩被催眠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儘管遍體鱗傷性命垂危──臉上、腿上、前胸、後背、腳掌、頸背和頭上布滿無數刀傷──男孩仍進行深度催眠,以便試著用自己的雙眼重現事發經過。
「我努力地想眨眼睛。」他喃喃說道:「我走進廚房,可是情況不對;椅子之間發出畢畢剝剝的響聲,鮮紅的火焰蔓延過整片地板。」
他們在這間連棟住宅其他屍體當中發現他時,原以為他死了。他失血過多,處於休克狀態,直到七小時後,才恢復意識。他是唯一生還的目擊者。
警探約拿.李納確定男孩一定能提供寶貴資訊,甚至也許...
作者序
【作者問與答】
《催眠》是如何發想出來的?
我們剛好有幾年時間曾直接深入了解專業催眠,因此很自然便想到以催眠師作為主人翁。許多犯罪小說都是盡可能地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而我們覺得利用催眠師會很刺激,因為他能真正進入他人的記憶。
當我們決定合寫之後,便自我挑戰將一種電影的氛圍轉化為文字。我們希望讀者在讀拉許.克卜勒的小說時,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甚至幾乎相信自己能影響事件的發展。
你們對於國際間對這本小說的正面迴響有何看法?
當然是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確實需要某種內在的平靜才能繼續寫下去,所以我們盡可能不去想暢銷的事。《催眠》已經賣出超過三十七國的版權,而且只要一出版便是暢銷書。
導演拉賽‧哈史托姆正在籌拍這部片。真的很棒,不過我們有一位好友明白寫作時放鬆的重要性,便給了我們一個技術高明的催眠師的電話!
為了找出拉許.克卜勒的身分,在瑞典掀起一陣狂熱。你們為何要選用筆名呢?
作家經常會利用筆名來暗示自己將以新的聲音或新的類型寫作。在我們合寫之前都已各自寫作數年,一開始我們覺得用筆名掩藏真實身分是個很好的主意。
後來發生了兩件意想不到的事:首先,合寫小說是我們所經歷過最有創意也最愉快的事;其次,二○○九年《催眠》在瑞典出版後,媒體簡直為之瘋狂,忽然間,全國人都在找這個躲在拉許.克卜勒背後的人。
我們試圖隱瞞,但八月的某個黑夜,有兩名記者帶著閃光燈與照相機來到我們的夏日小屋找到了我們。第二天,我們就把三個女兒趕上車,開車回到斯德哥爾摩會見媒體與讀者。
你們如何合作寫書?有沒有因為夫妻關係而覺得備受挑戰之處?
如果你跟一對共同生活了將近二十年,還跟三個小女兒同住的夫妻說,接下來的幾年他們將要一起待在一間小書房裡合作寫小說,不管他們有多相愛,恐怕也只會一笑置之。
之前我們也曾試著合作過幾次,但每次都幾乎馬上就意見不和、大起爭執。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想到創造一個全新的作家。拉許.克卜勒不是亞力山大,也不是亞莉珊卓拉,他有他自己的生命。事實上,自從以拉許.克卜勒的身分開始寫作後,我們一次也沒有爭吵過。
許多作家合著時,若非交替章節地寫便是分配不同的角色。我們並不這麼做;我們全部都一起寫,就像兩人彈四手聯彈。
我們隨時都在討論情節,不管是去學校接孩子或是出去買晚餐,甚至還會在半夜叫醒對方討論轉捩點。若是一頁頁翻閱《催眠》或是續集,裡面找不到任何一句是我們當中一人單獨寫出來的。全部都是拉許的創作。
關於催眠術,你們做了哪些研究?
亞力山大的哥哥是專業催眠師,也寫過有關臨床催眠的書。他就是最佳資料來源。我們還讀了許多其他關於催眠的作品,亞力山大甚至親自體驗被催眠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你把選擇交給了催眠師,但催眠真的很舒服。
此外,當我們了解到催眠師本身在催眠過程中也會進入一種特殊的忘我狀態,著實相當驚訝。幾乎所有人都能被催眠,除非是自己不願意(例如亞莉珊卓拉)。被催眠的人會處於最深度的放鬆狀態,幾乎就像睡著一樣。
但假如去看這個人的大腦活動狀態,你會發現大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活躍而警覺。深度催眠是進入潛意識的超強力電梯。佛洛伊德曾使用過一陣子,但他認為深度催眠太快速地披露了太多訊息。
你們對於自己被拿來和史迪格.拉森相提並論怎麼想?對於北歐犯罪小說持續引發狂熱又有什麼想法?
事實上,拉許.克卜勒的名字「拉許」(Lars)就是向「拉森」(Larsson)致敬。我們和他有許多相同的理念。一方面,犯罪小說描繪的是一個非常暴力而黑暗的世界;另一方面,雖然一闔上書謎底便理應揭曉、歹徒也理應被制止,但卻能讓社會的缺點清楚明白地公開來接受討論。
我們也很喜愛拉森書中複雜的人物角色。因為不管你創造的情節多麼有趣,如果不琢磨角色,故事就不會好看。
關於北歐的寫作趨勢我們有個想法,那就是對黑暗的恐懼,因為所有驚悚小說的源頭都是那股恐懼。但身為作家,你幾乎可以確定自己能逮到歹徒,確保幸福圓滿的結局。因此寫作是暫時解除恐懼的方式,就好像雲霄飛車在行駛過程中,將對高度的恐懼轉化成一種樂趣。
人一直都是害怕黑暗的,不只有小孩……而事實上,要找到比冬天的北歐更黑暗的地方並不容易。在北部地區,甚至有三個月看不到太陽。所以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下,我們有如此堅定的犯罪小說寫作傳統或許並不奇怪。
接下來呢?你們還會繼續聯手寫作嗎?
我們的第二本拉許.克卜勒小說已經在二○一○年七月在瑞典出版,第三本也已進行得差不多,預計會在二○一一年十一月在瑞典上市。目前第四本的情節已經構思完畢,此外還有許多刺激有趣的調查、懸案、神祕事件與想法,應該至少還能寫上八本書。
每本關於警探約拿.李納的新書都是獨立的,書中的主要角色也都不同,不過約拿是這一系列的主角。
大多數的作家真的都很寂寞,寫小說時,長年都無法與人分享自己的內在世界。但如今拉許.克卜勒出現了,對我們而言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經過這番共同的創意激盪後,我們已不再嚮往一般作家的孤寂了。
【作者問與答】
《催眠》是如何發想出來的?
我們剛好有幾年時間曾直接深入了解專業催眠,因此很自然便想到以催眠師作為主人翁。許多犯罪小說都是盡可能地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而我們覺得利用催眠師會很刺激,因為他能真正進入他人的記憶。
當我們決定合寫之後,便自我挑戰將一種電影的氛圍轉化為文字。我們希望讀者在讀拉許.克卜勒的小說時,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甚至幾乎相信自己能影響事件的發展。
你們對於國際間對這本小說的正面迴響有何看法?
當然是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確實需要某種內在的平靜才能繼續寫下去,所以我...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