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讀者☆☆☆☆☆最高評價
完整揭露20年來華爾街金融殊死戰煙硝之後的內幕祕辛以及最新動向,當今重量級金融人士莫不與役。
一場史詩般的金融戰爭已在華爾街掀起,而且將如火如荼持續好多年。敵對雙方一邊是賣方(sellers):一支由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組成的大軍;一邊是買方(buyers):一隊由避險基金經理人與私募基金集團組成的勁旅。這場戰役關係著權力——也牽涉贏得投資人的心、思想與荷包。在《華爾街爭霸戰》中,有25年經驗的華爾街老兵高柏格,深入剖析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慘遭重創的傳統賣方金融機構,和新崛起的買方如何爭奪權力,並訴說這對你和你的財務前途有什麼意義以及帶來的影響。
高柏格解說過去100年來賣方如何獨攬所有權力:它們創造市場,控制市場資訊,大體上也管理市場,而買方則是勢單力薄、甚至毫無力量的市場投資人。買方如何因為資訊科技革命而能獲得與賣方相同的資料,並在錢潮泛濫使得資金更
容易取得的助力下,從市場迅速崛起成為同樣強大的勢力。作者探討各種推動大規模交易技術的力量,包括私募股權基金、避險基金、捐贈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改變的觸媒」,和快速發展成全球金融超級市場的大型交易所。
作者從一個圈內人的觀點檢視各類勢力龐大的公司為了爭奪優勢,汲汲於操控新一代的金融技術,採取形形色色的策略和作法;不時引述賣方與買方的「將領」在戰役中的許多經驗。
在不少知名賣方業者倒閉或黯然改組為商業銀行之際,高柏格預測有些業者前景堪慮,有些則會脫穎而出。他也解析創造未來贏家的因素,而那些能在這場變局中保持領先的人,將可從事業生涯和個人投資獲利。本書將指引你贏家之道。
作者簡介:
理查‧高柏格(Richard Goldberg)
25年經驗的華爾街老兵,曾在雷曼兄弟、拉扎德(Lazard)和華瑟史坦佩雷拉集團(Wasserstein Perella)等投資銀行擔任銀行家,並為數樁轉型金融服務的交易提供顧問。他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系教授,也曾在波士頓學院的卡羅爾管理學院,以及布蘭迪斯大學國際企業學院任教。
譯者簡介:
吳國卿
台北市人,1956年生。政大新聞系畢,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作包括:《新世紀道式理論》《箱子:貨運造就的全球貿易與現活代經濟生》《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債券天王葛洛斯》《有錢的秘密》《常識投資法》《共鳴領導學》《點子學》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一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
金融海嘯發生之後,許多人都在問:為什麼金融市場會出這麼大的問題?哪些環節出了狀況?這本《華爾街爭霸戰》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告訴你原因何在。
適者生存,在金融戰場上更是如此。在這個戰場上,用的武器五花八門,不斷推陳出新,書中,一一介紹各種金融商品的名稱與功能,以及它們應運而生的原因。金融戰場也有多個主戰場與分戰場,世界知名的證交所、期交所,以及衍生出來的各式金融工具的市場,每天都是戰火隆隆,戰況激烈,不但隨著世界經濟景氣起伏而變動,偶爾也有市場崩盤的危機蔓延,財源滾滾,危機處處。金融戰場的參與者無論是買方或賣方,以及為它們服務的中介商,與周邊的各式各樣訊息提供、分析、理財等機制具存。從散戶、投資大戶、到金融機構、各式的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戰場上有分有合,有輸有贏,也有不少淘汰出局者。書中成敗論英雄,列舉不少知名案例。
本書解釋為何金融市場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廣?為何金融機構的財務槓桿會高達30倍以上?始作俑者是誰?哪些金融創新惹的禍?市場如何創造出來的。證交所的變化,高科技如何帶來新的金融革命?銀行裡的錢如何轉變成為各種形態的金融工具,信用擴張的形式又有何種改變,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如何影響市場的轉型,金融避險操作與新的避險工具為何反而成為風險的禍源?主權財富基金又是如何在金融市場中冒出來的,在金融戰場上,誰主沉浮?
對投資者而言,可以經由本書一窺完整的金融市場的全貌為何,瞭解金融市場的運作,市場中不同人的分工與功能,哪些金融工具可以達到哪些投資目的。當然,投資者也可以深入的發現風險何在?這次金融風暴是哪些人玩砸了?
對台灣的金融業者而言,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傳統的金融市場如何的發展、進化為一個現代化的金融市場;在高科技之下,金融管理的方式與手段有哪些不同?風險管理的演進與問題,以及目前正在修正改變的方向。同時也可以發現世界最大的幾家金融機構一樣的陷入經營危機,它們的前車之鑑,足以為後來者之戒。而世界的金融版圖正在重組之中,未來前景已略現端倪。
對金融監理者而言,可以看到許多活生生的金融經營管理失敗與監理疏漏的案例,過去數年,台灣金融問題叢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先進國家的處理方式仍然有頗多可借鏡之處。
本書中將這次金融海嘯中,沒頂陣亡者與傷勢慘痛的主要金融機構一一比較評論,頗為精采,值得一讀。尤其是字裡行間對這場金融殊死戰的分析檢討,更是值回票價。
總之,無論是初入金融市場的新生或是在金融界打滾多年的老兵,這一本深入淺出,可以當做小說,也當做研究分析的對象的著作,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好書,是從事金融業者必讀的一本佳作。
推薦序 二
摩根大通台灣區總裁 錢國維
從2008 年開始,全球歷經到近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與經濟蕭條。無以數計的投資人血本無歸,畢生的積蓄無處追討;大型國際性的金融機構接連倒閉、被收購、由政府接管;全球股市慘跌崩盤。這一連串因金融動盪所引發的全球性經濟恐慌,骨牌效應從紐約無限擴展幾乎無一國倖免。政府與投資大眾開始研究原因並尋求解答,試圖了解整個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為何美國的次貸會導致全球金融體制近乎瓦解……。
本書作者在金融圈長達25 年,歷經各大小金融戰役,本身就是一本金融活教材。他將華爾街分為買方與賣方的角力戰場,兩方勢力的消長,能掌握資金流動性的就是贏家。本書另一大特色是對歷年來國際金融市場上重要案例的深度剖析,讀者不再只是粗淺地知道事件的表面,更能藉由作者對案件的抽絲剝繭,了解其興衰成敗的真正原因。期能將各個案例引以為借鏡,並從中獲得致勝先機,讓金融業導入更健全的機制中。
強力推薦大專院校能將本書納為學生的參考讀物,做為教育栽培未來台灣金融家的必讀寶典。
推薦序 三
前紐約銀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龔天益
2008年9月15日是個全球金融產業難以忘記的日子。在這天,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了破產保護。它一方面正式宣告著投資銀行自律機制失靈,另一方面也為標榜高報酬低風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敲響了喪鐘。而一年後的今天,我們閱讀這本《華爾街爭霸戰》,正好可以回顧,在這波巨大金融海嘯過後,究竟造成金融市場什麼樣的改變?
眾所皆知,金融市場是由買方(避險基金等業者)、與賣方(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所構成。買賣雙方以交易造就了市場的流動性,也共同競逐因市場不均衡而產生的有限利潤。本書的作者理查‧高伯格在金融界服務長達二十五年,在他分析中,以投資銀行為主的賣方陣營因長期掌握資金、流動性、資訊科技、人才、知識等優勢,囊括了金融市場大多數的利潤,造就投資銀行在金融市場數十年呼風喚雨的地位。但在近十年的物換星移及此次金融海嘯的衝擊下,投資銀行勢力土崩瓦解,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貝爾斯登,到今天只剩下兩家,且都無法以純投資銀行角色存在。相反的,由避險基金等業者組成的買方陣營,正一步一步蠶食了原先由賣方掌握的利潤,在下一個世代,買方終將成為這場金融戰場的主角。
基於作者以上的分析,我們或許可以再進一步思考,除了書中所言的種種外在環境因素外,是否還有其他內部因素造成
了投資銀行衰微?我認為,近年來投資銀行固有的穩健、正直的經營傳統難以維持,恐怕亦是主因。
在五、六○年代,大型投資銀行只與大型、頂尖企業客戶進行長期交易;銀行家們追求長期而穩定的利潤,並且篤信社會公義原則與企業長遠發展的信念。然而在長達十年的經濟榮景及網路狂潮中,投資銀行轉而一味追求巨大而且快速的利潤。而投資銀行因為追求利潤所創造出的複雜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竟可以遠遠脫離經濟本質而存在時,明眼人其實早已看出,其所隱含的巨大風險,必將使得投資銀行的榮景走向盡頭。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投資銀行樓起樓塌,以及買方市場的應運興起。然而,以避險基金為主的買方陣營是否真的可以長久維持他們現在所擁有的優勢嗎?恐怕關鍵仍在於能否把持追求長期穩定利潤的基本原則。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但脫去金融的專業面紗後,不過是人對「自我的要求」而已。對於已在金融業服務或有志進入這一行的讀者,或許應當思考,如何抗拒金錢的誘惑,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以誠信為本,利潤當前時仍維持專業的素養與判斷,方能在這遍地機會,卻也處處風險的金融市場中,獲得最終的成功。
名人推薦:推薦序 一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
金融海嘯發生之後,許多人都在問:為什麼金融市場會出這麼大的問題?哪些環節出了狀況?這本《華爾街爭霸戰》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告訴你原因何在。
適者生存,在金融戰場上更是如此。在這個戰場上,用的武器五花八門,不斷推陳出新,書中,一一介紹各種金融商品的名稱與功能,以及它們應運而生的原因。金融戰場也有多個主戰場與分戰場,世界知名的證交所、期交所,以及衍生出來的各式金融工具的市場,每天都是戰火隆隆,戰況激烈,不但隨著世界經濟景氣起伏而變動,偶爾也有市場崩...
章節試閱
我寫本書時,世界正烏雲密布。2007-2008年的次級房貸危機籠罩,占據媒體版面,人心惶惶,從柏南克(Ben Bernanke)到明尼蘇達的新婚夫婦都擔心惡化的住宅市場。給我一點胃藥吧。我對事件突然的轉變感到驚訝嗎?不,我並不驚訝。
在我的華爾街生涯中,也曾不幸遭逢其他金融危機。
1980年代的儲貸危機,和1990年代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我都恭逢其會,而這只是較顯著的兩個例子。
現在我又在這場信用危機中,思考我們怎麼會淪落到這般慘淡的境地。是監管當局疏忽了警訊?是這一路走來我們拐錯了幾個彎?或者我們的車子在黑暗中開得太快?
在本章,我要檢視放款機構、賣方和買方做了(或不應該做)哪些事,以致於我們偏離了正路如此遠。
交相指責
當然,在這種危機中,自然有人開始怪罪別人,而監管當局——那些負責保護我們的人——也首當其衝。
回顧發生的過程,有人會說一切都很清楚:監管當局應該預見這場危機。他們應該早知道會發生。
也有人說,怪罪監管當局不公平,畢竟他們也沒有水晶球。有一句格言說:「看不到問題,就無法解決問題。」諷刺的是,信用危機這是這種情況。為什麼?首先,風險散布在整個系統。有人說,連監管當局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這點來看,問題確實分散太廣,以致於指不出在哪裡。
在這場競局中,誰持有風險?是哪些人持有風險所在的擔保抵押貸款債權憑證(CMO)?沒有人知道。
再看看次貸戶房屋法拍。誰能為個別的案件怪罪監管當局?他們無法追蹤風險到某個住在俄克拉荷馬的傢伙、為了不知道什麼理由而未能支付抵押貸款。就這方面來說,監管當局可以宣稱:「有太多流動的風險碎片了,我們要監視的可能性太多了。」
他們也可以說,他們的職權無法阻止放款機構借錢給不應該借錢的人。如果沒有工作的老喬找到某銀行,要求借10萬美元,而該銀行同意借錢給他,應該怪罪的不是這家銀行嗎?萬一老喬的貸款違約,這家銀行不是應該自負損失嗎?
當然有人不同意這種想法。他們認為監管當局理應承擔一切成敗責任。他們不相信「看不到問題,就無法解決問題」的說詞。他們不接受問題分散在整個體系的藉口。他們甚至不問放款機構的責任,而直接追究監管當局。為什麼?
這一派人士想到的是警告訊號,一個不僅監管當局應該看到,其他人也不應錯過的危險訊號。這個危險訊號就是體系中的槓桿水準。
諷刺的是,直到2007年底,一切運作都很順利。大家都賺很多錢,經濟很好。反應可想而知,賣方和買方都認為:「東西如果沒有壞,何必修理?」
買方與賣方雨露均霑。賣方餵養買方,買方樂於接受餵養。體系裡的糖果讓所有人都很開心,人人都得了高血糖症。
然後突然出問題。血糖開始下降,買方和賣方開始後悔自己放縱過度。
現實情況是,槓桿水準已經太高。一切都已公開化,沒有人嘗試隱藏;沒有人違反規定。當貝爾斯登倒閉,你只需要看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就會發現槓桿有多高。追根究柢,這就是放任式資本主義的老套:「如果你想槓桿操作,那就槓桿操作。如果你選擇30比1的槓桿,結果栽了跟斗。這不過是你在自由市場付出的代價。」
放任式資本主義說:「抱歉,這就是人生。下次我們會學乖些。」
不過,我不太相信這一套,這是童話故事。理論上,如果你槓桿操作過了頭,摔得鼻青臉腫,你可以再爬起來——但在現實裡,人生已經被毀了。當你摔下來時,也帶了許多人跟你一起下來。
而我們的社會就是不能接受這一點。我們不是一群住在街頭或下水道的人。我們不是一群等著下一次革命爆發的人。我們是一個會收拾殘局的社會。我們的社會指望監管當局為我們收拾善後。我們對體系有一定程度的信心——當體系崩潰時,我們希望聽到解釋。
結論
次貸危機造成的戰場傷亡不限於華爾街兩方的冒險者,它也波及風險的保護者——監管華爾街的當局。毫無疑問的,法規的變革勢所難免,華爾街將跟隨著起變化,而且這些改變將具有高度政治性。
債信評級業者的傾倒
我寫本書時正值2008年大選年,現在尚難預測哪些牌會倒下,由民主黨或共和黨入主白宮將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不管誰贏得選舉,民主黨和共和黨可能都同意的一件事是,必須徹底整頓債信評級業者。債信業者向來是華爾街的標竿,是金融體系管控複雜的高風險資產必要的一環,但現在他們的功能遭到質疑。
檯面下,棒槌已經打在債信評級業者身上。我寫本章時,穆迪(Moody's)和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的總裁都已撤換。有人可能認為:「補救無濟於事,而且來得太遲。」
當然,是誰支付這些債信評級業者?是賣方——正是債信評級業者應該打分數的業者。難怪問題變得有點棘手。
這其中有一大堆問題,不只關係到風險。回到我們先前的討論,監管當局知不知道風險集中在哪裡?有人會說,債信評級業者和監管當局一樣,無法指出問題所在。為什麼?他們會看擔保抵押貸款債權憑證(CMO)的結構,如果文件上看起來沒有問題,就是沒有問題。債信評級業者看不到的是,CMO 結構底下的文件。
他們當然看不到。因為他們怎麼可能追蹤每一筆CMO的每一個組合,找到底下的每一項抵押貸款?
當然不是每一個組合都會出問題,我們只是不知道是否大部分的CMO組合會出問題——同樣的,有人會認為,要考慮的風險變數太多了。
我們知道有了麻煩,問題是,有沒有解決辦法?有沒有方法可以保護債信評級業者和投資人?
簡單的矯正方法是讓政府介入處理。山姆叔叔可以取代賣方,付錢給債信評級業者。如此可以避免支付評級業者的人,就是他們應該打分數的賣方公司。
這可能是很簡單的矯正辦法,但我不認為是好辦法。這麼做除了讓山姆叔叔介入是一種準國家式的解決方法外,政府也必須直接面對輿論的考驗。所以我是不是認為政府應該介入,開始監管並支付債信評級業者?我不認為。毫無疑問的,我們需要獨立營運的債信評級機構,不受外力的干擾和影響。
你可能想,你想魚與熊掌兼得,想得美。政府不介入,而要債信評級機構保持獨立客觀的完美模式,這怎麼行得通?
讓我們看看紐約州前州長史匹哲(Eliot Spitzer)。在他擔任紐約州檢察長期間,他協助解決了華爾街的一大問題:他找到解決賣方公司的投資銀行部與研究分析部間利益衝突的方法。
這種衝突可以用下述方式解釋:賣方「A」的分析師研究「B」公司的股票後說,「我不喜歡這檔股票」,並建議賣出它。
然後電話鈴響起來。在電話那頭,賣方「A」的投資銀行部門一位氣急敗壞的銀行家,(用曖昧的語句)提醒這位分析師,「B」公司是讓賣方賺大錢的大客戶。
糟糕。賣單取消了。儘管研究部門的分析師作了深入研究,公司仍繼續買進公司「B」。對讓賣方賺大錢的大客戶來說,這就像耶誕節和光明節(Hanukkah)在同一天過。記得恩龍(Enron)嗎?它的股票從最高點一路跌到最低點,但華爾街繼續買進,因為恩龍多年來一直是讓賣方財源滾滾的大客戶。
然後史匹哲介入,他執行後來大家都知道的全球和解(Global Settlement ),迫使華爾街公司把錢放進一個共有的基金,用來設立獨立的研究機構,目的在於避免利益衝突,這個方法被稱作「中國牆」(Chinese Walls)。
回到債信評級機構的主題,我們不難想像債信評級機構可以類似在全球和解中成立的研究公司。當然,我可以想像必須對賣方說:「猜猜看?你們必須付錢讓債信評級機構保持獨立!」抱歉,賣方,如果政府追究責任,再用全球和解來矯正次級房貸危機,賣方可能嚇得不敢接電話。賣方小心為妙。
至於買方?儘管抬頭挺胸,畢竟你們是買證券的人,不是從遭人非議的債信評級機構獲利的業者。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好的債信資訊,也許你願意出錢買它。也許你們可以撥出管理資產的半個或一個基點,貢獻給共有基金。買方應該牢記,你們在這方面的潛在損失較大。因此如果政府找上門來,你們絲毫不必心虛。
當然,買方會抗議要他們出錢。我說他們應該付錢好像很輕鬆,不是嗎?
讓我們回到前面章節討論過的避險基金。現在的避險基金家數實在太多,太多業者追逐太少的創意。我不確定這些避險基金是否有足夠的工具或聰明才智,來操作賣方銷售的大量產品。因此如果我是買方,我現在向賣方買產品可能有點驚惶未定。這些賣方的人真的了解他們賣什麼東西給我嗎?他們賣給我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到最後,買方不是得承受和所有人同樣的信用緊縮嗎?因此如果我站在他們的立場,我會付錢給債信評級機構。我自己也會採用一套評級機制,因為我知道長期來看對我有好處。
結論
買方應該設想保護自己領土的方法,而如果這意味付錢給獨立的債信評級機構,我可能寧可付錢。
從現狀解脫
美國政府是否需要以創紀錄的7,000億美元紓困方案解救華爾街?我認為不需要。
美國政府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個會計問題,以便恢復華爾街的信心?我認為需要。
這個會計問題就是通稱的依市價計值(mark-to-market)會計原則。依市價計值會計在2007-2008年賣方的財務災難,以及聯準會的7,000億美元紓困案扮演重大角色(本節所提的紓困方案指的是聯準會的初始版方案)。
讓我們退一步思考。依市價計值的會計原則原本有其實務上的理由。回溯到恩龍的年代,當時我們質疑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所有人都心存不信任。可想而知,有一股反彈的力量要求更嚴格的財務標準。
其中一個標準就是,資產的價值並非一種財務模型或理論,而是今日我能變賣他們的價值。這個標準就是依市價計值會計。
理論上,除了依市價計值以外,怎麼可以用其他標準計算資產的價值?如果你不依市價計值,你要用什麼標準為資產計值?以乳酪的價格?或別的東西?
當然,你應該以市價來為資產計值。除此之外,你如何為市價以外的其他計值方法辯護?不過,有些狀況下,市場卻無法發揮作用。在2008年,我們就身陷這種狀況。
在2008年,我們處在一個下跌的市場。因此,依市價計值會計被捲入一個死亡漩渦。簡單的說,如果你的資產必須遵守依市價計值的會計,而市場所處的狀況卻是沒有人想要買資產,所以當你出售資產時,價格便一路下跌。
隨著價格下跌,你的資本需求就愈迫切。你必須出售更多資產來提高資本。你賣得愈多,價格就跌得愈猛。資產的價值化為泡影,它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政府應該認清,依市價計值會計在下跌的市場和以及資產極複雜時行不通。當資產缺乏同質性且難以定價時,依市價計值就會失靈。
但聯準會已經帶著7,000億美元的紓困方案進場,開始收購那些理論上仍有價值的資產。聯準會對這種情況的說詞是:「投資人在2008年反應過度,這些抵押貸款資產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糟。美國的房貸不可能出現全面違約。」
「這些資產大部分都有固有的價值,以後的價值還會更高。美國政府有能力持有這些資產幾年,直到投資人和市場恢復理性。」
如果你順著聯準會的邏輯,也就是說,他們將持有今日被低估的資產,等日後再以高價出售,那麼政府就應該取消現在的依市價計值會計規範。
取消依市價計值的會計規範後,特別是賣方銀行就能持有這些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明日的較高價值記載,而不會嚴重削弱今日的資產負債表。
再根據這個邏輯往前推,如果沒有依市價計值會計準則和削弱資產負債表的問題,我們就用不著以7,000億美元的紓困計畫,來把賣方的資產倒給聯準會。
結論
這套紓困計畫花了多少人絞盡腦汁才想出來,但我們真正要做的只是暫停依市價計值會計,讓賣方銀行保留差價在資產項上,因而只需要提供遠少於7,000億美元的財務補貼。
以我的看法,光靠這三個措施就足以取代聯準會的紓困計畫,發揮提振投資人信心的效果。
金融危機屢見不鮮,這波信用危機終將度過,未來也還會有新的危機發生——這是絕對確定的事。但值得我們記住的是,危機總是會改變華爾街運作的方式。
這是無法避免的。
(本文摘自《華爾街爭霸戰》第十二章「監管改變的趨勢」)
我寫本書時,世界正烏雲密布。2007-2008年的次級房貸危機籠罩,占據媒體版面,人心惶惶,從柏南克(Ben Bernanke)到明尼蘇達的新婚夫婦都擔心惡化的住宅市場。給我一點胃藥吧。我對事件突然的轉變感到驚訝嗎?不,我並不驚訝。
在我的華爾街生涯中,也曾不幸遭逢其他金融危機。
1980年代的儲貸危機,和1990年代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我都恭逢其會,而這只是較顯著的兩個例子。
現在我又在這場信用危機中,思考我們怎麼會淪落到這般慘淡的境地。是監管當局疏忽了警訊?是這一路走來我們拐錯了幾個彎?或者我們的車子在...
目錄
引言:華爾街爭霸戰開打
推薦序一:殷乃平
推薦序二:錢國維
推薦序三:龔天益
第一篇:改變的工具
第一章:流動性之海
第二章:數位時代的金融資訊
第三章:初級經紀商會議廳
第二篇:改變的因子
第四章:避險基金:買方競逐者、賣方之敵
第五章:私募股權:買方競逐者、賣方盟友
第六章:從創業家到捐贈基金:買方觸媒
第七章:交易所:賣方喊盤、買方電子化
第八章:主權財富基金:今日賣方、明日買方
第三篇:金融版圖變遷的影響
第九章:賣方的傷亡、對買方的影響
第十章:買方死傷枕藉,對賣方的影響
第十一章:監管改變的趨勢
第十二章:未來的影響
引言:華爾街爭霸戰開打
推薦序一:殷乃平
推薦序二:錢國維
推薦序三:龔天益
第一篇:改變的工具
第一章:流動性之海
第二章:數位時代的金融資訊
第三章:初級經紀商會議廳
第二篇:改變的因子
第四章:避險基金:買方競逐者、賣方之敵
第五章:私募股權:買方競逐者、賣方盟友
第六章:從創業家到捐贈基金:買方觸媒
第七章:交易所:賣方喊盤、買方電子化
第八章:主權財富基金:今日賣方、明日買方
第三篇:金融版圖變遷的影響
第九章:賣方的傷亡、對買方的影響
第十章:買方死傷枕藉,對賣方的影響
第十一章:監...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