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決定壽命與健康,
用充實酵素的生活提高腸道的免疫力!
日本以長壽大國馳名世界。但很遺憾的是,「變長壽」這件事並不等於「很健康」!
本書從各種角度分析眼前環繞日本、不斷惡化與劣質化的飲食環境和生活環境。針對這些問題,作者認為,首先應該改善飲食習慣,促進腸胃健康。如果腸胃乾淨,血液也就變乾淨,並且能暢流到末梢的微血管。富含氧與營養素的血液如果能流遍全身細胞,不只是腸胃這一器官系統,健康與全身的免疫力自然都會提升。這也就是作者所強調的「腸、血液、細胞三位一體」。
中年之後,負責免疫力的組織由胸腺轉往腸道。而負責守護腸道的健康之源,就是酵素。酵素(代謝酵素)堪稱是「讓生命活動圓滑進行的工人」。就像欠缺電池,引擎就無法燃燒汽油一樣,如果沒有酵素,蛋白質、醣類、脂肪都不會產生化學變化和作用,這樣我們就無法生存下去。理解酵素與腸的關係、減少食品添加物與環境污染以保存酵素、以及如何由體外攝取酵素的方法,就能打造不生病的身體。
本書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疾病的成因,作者認為很多疾病與腸胃道免疫力的不足有關,故建議攝取各種能夠增加腸胃道酵素以及抗氧化壓力的各種食物,提高我們本身的免疫力。
四十歲以上提高免疫力的方法跟「腸」有關!
◎ 守護腸的「酵素」如果減少,就容易生病
◎ 保存「酵素」,食物纖維最有力
◎ 調整「進食次序」可讓腸道重拾青春
【亞馬遜讀者推薦】
◎這本書讓我學到健康之源,了解酵素的重要。我想要改變自己的日常飲食了,我勸大家無論無何都該閱讀此書。
◎在酵素熱潮中,我曾經懷疑為何酵素對現代人而言是必要之物。讀過這本書後總算非常了解酵素的作用和必要。讀完後我也留意到了,人生病一定有原因,而且自己一定找到解決的方法,能碰到這本書,真的很感謝。
◎從書中了解腸的偉大。對酵素與食物纖維的詳細介紹對我而言也很新鮮,書中教我們食物纖維對健康、身體的重要,我過去的飲食裡卻非常欠缺和不足。
書中最有趣的地方是,腸內細菌的工作。由腸內細菌分泌的酵素對健康方面有偉大的貢獻。因此要刻意重視並攝取糙米、梅干、味噌、辣韭、海藻、蔬菜生菜沙拉等食物。未來上大號時檢查自己的免疫力,此事也令人期待。
作者簡介:
鶴見隆史 Turumi takafumi
一九四八年生於石川縣,鶴見診所院長,醫學博士。日本第一位研究酵素營養學的人。金澤醫科大學畢業後到濱松醫科大學擔任研修工作,除了西洋醫學,也研究東洋醫學(中醫)、針灸、筋絡診斷法、食療法等。他採用結合西洋醫學與東洋醫學,以患者為先的「根治疾病的醫療」方法。一九九五年以後到美國休士頓與酵素營養學博士豪威爾(Dr. Edward Howell)密切交流,研修酵素營養學並帶回日本廣傳。基於「疾病的原因主要在於浪費酵素或酵素攝取不足的飲食生活」的考量,開始指導鶴見式半斷食、酵素飲食,利用酵素營養學來治療許多難治疾病的患者。主要著作與主編的書籍包括《『酵素』之謎》、《新發現!只在週末進行的酵素飲品斷食》、《『酵素』提升免疫力!》等多種。
譯者簡介:
呂美女
一九五七年生於台灣新北市,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 專職翻譯。譯著包括《稻盛和夫的哲學 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如何讓日本航空再生》、《一個人,最好》(以上均由天下雜誌出版)等四十餘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張承能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
歐陽英 生機食療權威
黃伯誠 中華民國酵素食品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大漢酵素創辦人
名人推薦:張承能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
歐陽英 生機食療權威
黃伯誠 中華民國酵素食品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大漢酵素創辦人
章節試閱
慢性病是從腸道腐敗開始的
+被毒素侵犯的腸道,會破壞體重的均衡
我先前有提到,急性病與慢性病的形成原因和過程不一樣,那麼慢性病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把人類看成樹木,就能夠瞭解這種原因的結構。從樹木各部分的功能來看,樹葉能進行光合作用、進行換氣,有如人類的肺部。枝幹就是身體,就人類而言就是骨頭、肌肉、和皮膚。那麼樹木的根部是人的哪個部位?立刻能想到的就是「腸」。
樹木的根深入地底、往外盤旋,吸取泥土中的養分或水分,然後送到樹木的所有部位。人類吸收營養的細胞所在的地方,就是小腸內部空腸和迴腸的絨毛。在腸內大約有三百萬根腸絨毛,每根絨毛上擁有大約五千個吸收營養的細胞。小腸內總共有一千五百億個吸收營養的細胞,數量如此龐大的細胞,就在腸內不斷吸收養分。同樣的,樹的汁液就是人類的血液或淋巴液。
如果土壤腐敗了,在這裡生長的樹木又會如何呢?毫無疑問,總有一天會枯死吧!對人也一樣,如果連結土壤的腸道也腐敗了,人類也會像枯朽的樹木一樣,整個身體都會遭受到壞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就跟生病連結在一起。
先前提到的抗癌劑就會破壞腸內絨毛上吸收營養的細胞。在此情況下,我們人體到底要如何繼續吸收必要的養分呢?光就這一點,就是我不想始用抗癌劑來治病的很大的理由。
曾經擔任英國國王御用外科醫師的連恩博士(譯註:Sir William Arbuthnot Lane,生於一八五六年~一九四三年),花費很長的時間在研究腸的各種障礙和毛病。他發現有一部分曾經接受過腸部手術的病患,在恢復期間內,很多跟手術完全不相干的病症也同時改善了。例如一位因關節炎必須坐過輪椅生活的少年,手術完半年之後,竟然可以靠自己的雙腳自由自在地行走;一位甲狀腺也有長瘤的女性病患,接受切除部分腸的手術,也是在大約半年後,甲狀腺瘤就消失了。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經驗之後,連恩博士知道被毒素冒犯的腸,跟其他器官的功能之間是有連結關係的。
連恩博士表示,「所有疾病的起因都是欠缺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特定的食物成分,或者纖維質不足,或是因為欠缺自然防禦菌(好菌)的叢(flora)等、能夠維持身體正常活動的必要防禦物質而發生的。當情況變成這樣時,壞菌就會趁機侵入大腸開始繁殖,因為這樣而產生的毒素就會汙染血液,慢慢侵蝕、破壞所有身體的組織、腺體和器官。」
還有一位在美國倡導清除髒污腸道、重拾青春的健康法的醫學博士詹森(譯註:Bernard Jensoen,生於一九O八年~二OO一年),他由連恩博士的臨床經驗,發現以下的事物。
「腸被證實是跟體內的器官聯合發揮功能。當腸陷入功能不齊全時,身體其他的器官也會受到感染,這就是由腸開始的實際發生的現象(Domino theory)」
這兩位前輩的話都可證實一項結論:「腸(小腸與大腸)的腐敗就是疾病的起點。
這也是我的經驗。我小的時候曾經罹患氣喘,祖母看到我非常痛苦,就在每天三餐當中切很多高麗菜絲讓我吃。因為她從收音機裡聽到「高麗菜對氣喘很有效」的說法。淋上醬汁的高麗菜非常美味,因此我無論早晚都大量的吃生的高麗菜。
我想是拜此之賜,我的氣喘聲音就在那時消失了。但是我出外念高中時氣喘又再度發作,當時的飲食生活主要是塗上植物奶油的吐司麵包,或者以速食麵、甜食如巧克力為主。只要我吃到這三樣東西的其中一樣,氣喘一定會發作。
由自身的經驗當中,我學到「氣喘在飲食不當時會發病,改善飲食之後就能治癒」的事實。這項少年時期的經驗,也大力支撐我眼前在推動的「酵素醫療」。
守護腸的酵素
+壽命長短依酵素而定
我的治療方法稱作「原因療法.根本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支撐我所採用的醫療方法的理論就是「酵素營養學」。
有關酵素的研究現在才開始,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還處於研究發展中途階段,但是已經了解酵素在決定健康、疾病之間,扮演重大的功能角色。本章節將會詳細介紹酵素所隱藏的秘密力量,接著介紹活用這股力量的生活技術。
人類還是到最近才普遍了解酵素的存在,例如日本是從二十一世紀初才開始,至今還不到十年。就算在發祥地美國,研究至今也不過三十年。
正式把酵素的真義用「酵素營養學」對世界發表的是美國的愛德華.豪威爾博士(Dr. Edward Howell,一八九六∼一九八六)。他將五十年的研究成果集結成《酵素營養學(Enzyme Nutrition)》,對外發表。博士的研究事實上具有突破性,他提出「疾病為何會出現」的根源問題並提出解答。他的解答就是,因為酵素不足導致疾病,嚴重的疾病是因為極端欠缺酵素的緣故。
他甚至提到酵素也是決定壽命的主要原因。到那時為止,很多人多把「壽命」這種東西看成是「命運」所致。但是博士卻這樣說,「壽命也被酵素的『潛在量』左右」。也就是說「隨酵素多寡,壽命能變長或變短」,這樣的理論真的很震撼。
+酵素是可以讓身體產生化學反應的觸媒
為了生存,我們得進食。接著將所吃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吸收到身體內部,轉化成能源。被轉化的能源有時變成人類行動時使用的能源,或者擊退疾病時會用到的免疫力。人類所需的能源,又可以用三大營養素來區分,就是蛋白質、醣類(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這些東西對身體的關係,就像汽油對汽車一樣。問題是汽車只注入汽油還是不能跑,為了讓汽油燃燒產生能源就得讓引擎旋轉,此刻需要的是電池的電力。
人類也跟汽車一樣,只是把三大營養素裝進身體裡是不能動的。我們必須適當地分解營養素這些燃料,消化、吸收,然後身體攝取必要的東西去利用,把不需要的東西排泄出體外,身體就能進行活動,這就是代謝。
用一句話來形容代謝就是「能源的生產與消費」,說得艱澀一點就是「為了維持生命,生物(有機體)進行的一連串化學反應」。所謂的生命能源就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產生的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就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這也是生命的本體或真相。
我們的身體就是產生這種化學反應的煉油槽(plant),至於健康,就是讓身體這個化學工廠的系統順利運轉的狀態。
經過上述這些化學反應,蛋白質會變成骨骼、細胞組織、黏膜黏液的原料;這是由醣類連結身體內的能源生產工廠—粒線體,直接產生作用。脂肪也是能源,同時也是形成細胞膜等生體膜的成分。
擔任上述這一連串化學反應活動的觸媒的就是酵素(代謝酵素),觸媒就是自己本身不會變,卻能讓周遭物質快速產生化學反應的東西。
我想以「燃燒的化學反應」為例進行說明,會比較容易理解吧!如果用火柴在方糖上點火,方糖不會燃燒,但是如果在方糖上放點「香菸的灰」再點火,火焰就會燒上來。過程中,香菸的灰就是觸媒,因為有觸媒協助方糖才能燃燒。
人類的身體由一百兆的細胞構成(通常說六十兆,現在美國已經把六十兆修正為一百兆),每個細胞每分鐘會進行一百萬次不同的化學反應,在身體每個部份連續產生化學反應,負責協助這些化學反應的就是酵素。
酵素(代謝酵素)堪稱是「讓生命活動圓滑進行的工人」。就像欠缺電池,引擎就無法燃燒汽油一樣,如果沒有酵素,蛋白質、醣類、脂肪都不會產生化學變化和作用,這樣我們就無法生存下去。因為如此的重要,酵素營養學之父豪威爾博士才會將酵素定名為「生命之光」
+角色功能與特徵互異的兩種酵素
酵素也被稱為第九大營養素。剛才提到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為三大營養素,三大之後為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水、植化素,接著是酵素。因此「第九大營養素」就是指食物酵素。
所有的酵素大致上可分兩類,「體內酵素(潛在酵素)」與「體外酵素」。(潛在酵素是豪威爾博士的命名,此書用體內酵素代表)接著,每種酵素又各自分成兩類酵素。體內酵素又分為「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體外酵素又分為「食物酵素」和「腸內細菌的酵素」。腸內細菌的酵素是我最近才放在體外酵素行列的酵素,將在本章最後介紹。
慢性病是從腸道腐敗開始的
+被毒素侵犯的腸道,會破壞體重的均衡
我先前有提到,急性病與慢性病的形成原因和過程不一樣,那麼慢性病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把人類看成樹木,就能夠瞭解這種原因的結構。從樹木各部分的功能來看,樹葉能進行光合作用、進行換氣,有如人類的肺部。枝幹就是身體,就人類而言就是骨頭、肌肉、和皮膚。那麼樹木的根部是人的哪個部位?立刻能想到的就是「腸」。
樹木的根深入地底、往外盤旋...
推薦序
【推薦序】了解酵素,不再生病 / 張承能
如何治療人類生病這一件事,實在很複雜,我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為什麼會生病。生病的原因很多,譬如說細菌微生物感染、退化、先天性遺傳、環境污染、外力傷害、基因突變⋯⋯等等。但是,一般人常常忽略另外兩個重要因素—人本身的天生抵抗力,還有人體體內是否為後天性容易生病的環境,也就是說人是否會生病,主要取決於三個重要的因素:病人本身先天性體質、後天性內在身體環境的變化、致病原因。這三個因素假使失去平衡,人就生病了。
作者談到了日本人近年來癌症增加的問題,其實台灣不也是這樣嗎?剛光復的時候,治病的原因,主要是外來的感染。隨著生活上的進步,感染被控制,可是外來的因素變成治癌的因子,譬如說大量進食紅肉,導致了大腸癌增加;大量的抽煙,增加了肺癌的機會。作者有另外一個觀點—腸胃道的細菌和酵素會改變人體的消化以及新陳代謝,進而造成人體免疫力的偏差,故主張應該以酵素的療法,改善人體生病的情況。
狹義而言,酵素等於酶,是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的一種觸媒,藉由酶的加入,人體才能進行各種新陳代謝,將各種營養品轉化、貯存,甚至於變成我們所需要的能量。這些酶都是所謂的「體內酵素」,外來的酵素無法取代「體內酵素」。但是廣義而言,酵素不只有酶,酵素的產品到人體內,可以協助體內的食物分解,作者也在書中舉例說明,譬如說日本料理的蘿蔔泥與烤秋刀魚或鯖魚一起吃的時候,蘿蔔泥的酵素可以協助分解米飯澱粉及魚肉的蛋白質。除此之外,作者也強調了腸內細菌具有體外酵素的力量,腸內的細菌,雖然不是本身的體內酵素,但是當食物進到腸胃的時候,腸內細菌可以幫助人體分解這些食物,再以整體的腸黏膜吸收、利用。當腸內菌消失的時候,人體的消化與新陳代謝酵素失去了平衡,這時人就會生病。
為了提升腸內的免疫力,鶴見醫師強調我們所吃的食物非常重要,具有纖維素的食物更是不可或缺,因為高纖維素的食物,是腸內細菌的餌,可以促進腸內細菌的繁殖,也會吸附腸胃道的毒素,將其排除。反之,也有一些食物對腸菌是有害的,譬如食品的添加物、含有高蛋白質的肉類、精緻的白糖、反式脂肪等,會阻礙人體的健康,必須盡量避免,免得我們的腸胃道受到飲食的汙染。此外飲食的習慣也很重要,譬如早上不要吃固體食物,偶爾斷食,讓腸胃休息一下,但是作者談到癌症或重症病人的長期斷食,我則採取保守的態度,因為根據我們放射腫瘤科的研究顯示,得了癌症的病人,其BMI指數(簡稱身體肥胖指數)超過正常(二十五)、屬於稍微肥胖的人,存活的時間較久。
最後,他更強調了必須保護身體,防止氧化,因為人體裡面有一種所謂的壓力物質,也就是氧化物質,這種氧化物指過多的游離電子,會破壞我們的細胞,所以我們應該盡量攝取抗氧化酵素,隨著年紀增長,體內的抗氧化酵素會降低,這時就必須攝取外來的食物,增加我們的抗氧化物質,譬如說維生素A、C、E,還有七色的蔬菜、茶、菇類等各種抗氧化的食物。
這本書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疾病的成因,作者認為很多疾病與腸胃道免疫力的不足有關,故建議攝取各種能夠增加腸胃道酵素以及抗氧化壓力的各種食物,提高我們本身的免疫力。本書提供我們另一種由根本治療疾病的思路,值得我們品味。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
【推薦序】酵素有多少,生命力就有多少 / 歐陽英
「身體」是我們的工具。要想用多少年?用五十年?七十年?一百年?一百二十年?全看我們懂不懂得保養,就如汽車一樣。汽車如果空有「汽油」,沒有「機油」,遲早會拋錨在路上,車開不到三年就報銷了。若懂得定期保養,不忘加「機油」,車可開十年、二十年……性能好得很,馬力十足。
「三餐飲食」對身體而言是「汽油」,酵素則如同「機油」。只要懂得常吃酵素,不僅能身體健康,「精、氣、神」也必然強人一等。
鶴見隆史博士是一位精通西洋醫學、東洋醫學(中醫)、針灸、筋絡、食療的醫學博士,具有真知灼見,他所編著的這本《酵素打造腸免疫力》是沉澱多年的觀察、反思、檢討而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是延年益壽的寶典,值得細讀,並分享給家人、親友,這是一種「吃的智慧」,更需要傳承給後代子孫。
「腸」吸收營養,讓「血液」充滿營養,然後再生出人體內臟器官的細胞。細胞健康,人體就強壯、百毒不侵。想要「細胞的健康」,血液就必須健康;想要血液健康,腸子就必須健康。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邏輯。但是該如何讓腸子更健康呢?這就是養生保健的核心課題了。
這本《酵素打造腸免疫力》深入淺出地提出了解決方案,讓人們可以不生病過一生。我們每個家庭都盼望家族人丁旺盛、家運昌隆,但前提是人人都要健康。「家教」很重要,家教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教導子女如何做人處事,二是掌握吃的智慧,教導子女如何守住健康。
學校(小學、國中、高中、大學)沒有教導吃的智慧,只教技能。吃的智慧必須由家長教導,家長不教就沒人教了。子女就只能隨波逐流,他們是否能守住健康,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因此,身為家長的一定要努力學習,從社會的茫茫大海中挖掘重要的養生知識,要以身作則,不讓自己生病,守護每個家人。更重要的,還要形成家教,傳承給後代子孫。這是我們的責任。
這本《酵素打造腸免疫力》明示「酵素有多少,生命力就有多少」,深入淺出、簡單易懂,編寫者、出版者、傳播者皆在做功德。盼大家都能掌握吃的智慧,健康活到一百二十歲。
(本文作者為生機食療權威)
【推薦序】腸命百歲 一念之間 / 黃伯誠
如果生命是一株枝葉繁盛的樹木,那麼「腸胃健康」無疑就是穩實這棵大樹的根基。擔負著全身健康的重責大任,我們的「根」卻因藏在土壤下而經常被忽視。外在的飲食愈精緻、重調味,身體的消化負擔也就更加沉重,當樹根疲於應付多餘的營養或有害物質,就會加速其老化失能,根若不再健壯,再茂盛的樹木也難逃枯萎的命運。
一般人只重視消弭顯見的病痛,感冒了就看醫生、頭痛就吃止痛藥,雖維持了表面的和平,卻也讓現代人個個成了「盲健客」,容易因一次次對小症狀的輕忽,漠視了身體欲傳達的健康警訊,造成日後更複雜難解的慢性病、癌症問題。
鶴見先生貴為日本酵素營養界的先驅,於本書點出了腸胃道保健的根本關鍵—酵素力,舉凡身體能量的產生,如眨眼、呼吸、思考、運動及睡覺……等,都需仰賴酵素來完成,因此,縱使補充再多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若缺乏酵素的轉化,就無法被人體充分消化、吸收、代謝與利用。而隨著年齡增長,反覆經歷壓力、生病、康復等過程,都會加速體內原生酵素消耗的速度,因此,熟知如何從體外補充優質酵素,進而增加腸道與全身的免疫力,可說是現代人最重要的必修課。
為了延續生命,學習如何好好「養根」是對自己,亦是對所愛之人的責任,唯有摒棄治標的表面功夫,從飲食開始建立正確養生觀念,為自己打造強健的自體免疫能力,才能更加真誠、長久地擁抱健康。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酵素食品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大漢酵素創辦人)
【推薦序】了解酵素,不再生病 / 張承能
如何治療人類生病這一件事,實在很複雜,我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為什麼會生病。生病的原因很多,譬如說細菌微生物感染、退化、先天性遺傳、環境污染、外力傷害、基因突變⋯⋯等等。但是,一般人常常忽略另外兩個重要因素—人本身的天生抵抗力,還有人體體內是否為後天性容易生病的環境,也就是說人是否會生病,主要取決於三個重要的因素:病人本身先天性體質、後天性內在身體環境的變化、致病原因。這三個因素假使失去平衡,人就生病了。
作者談到了日本人近年來癌症增加的問題,其實台灣不...
作者序
眼前的日本以長壽大國馳名世界。年齡超過一百歲的長壽人口,在不知不覺間已突破五萬人。(譯註:日本的總人口數,二O一六年二月為一億兩千六百八十一萬人)毫無疑問地,這項統計數字將會逐年增加。問題是乍見之下讓人欣喜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悲慘的實況,也就是當中大約八成的人都是處於臥病在床、每天服藥的情況。
換句話說,「日本人變長壽」這件事並不等於「日本人很健康」!
從病患人數的變化,來看日本生病者增加的狀況吧!
首先是癌症。一九八O年,一年中因癌症死亡的人數大約是十六萬人,現在大約是三十五萬人。也就是說,在短短三十年間,每年死亡人數增加了二十萬人。因此坊間盛傳「兩人當中一人罹患癌症,三人當中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我的感覺是再這樣下去,日本離「兩人當中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的時代」也不遠了。
跟癌症同列為日本國民病的糖尿病又如何呢?眼前病患人數含準病人(預備軍)人數已經超過兩千萬人,五十年前的一九六O年代只有三萬人。現在的人工透析(俗稱洗腎)人數也超過三十萬人,根據日本透析醫學會統計調查委員會的統計,洗腎病患人數十年前還只停留在二十萬人,再回溯到四十年前的一九七O年代則只有一萬人左右。
高齡化社會特有的疾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患者在日本也急速增加當中。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二O一二年日本認知症患者總數約四百六十二萬人,其中阿茲海默症患者占了六八%。更甚的是,準患者、預備軍人數也高達四百萬人。然而在二OO五年時,准患者人數只有兩百萬人。
為何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新藥不斷問世的情況下,還會出現這種慘況呢?
日本的確是領先全世界的長壽大國,但同時也是應該感到羞恥的「生病大國」。
酵素生活=守護腸、守護身體
造成日本成為「生病大國」的根本原因,包括飲食的問題。幾乎所有的食物裡都含有的食品添加物、即化學物質橫行的狀況,令人目不暇給。環境污染問題也很嚴重,由稍早之前引發騷亂的戴奧辛事件,到最近的PM2.5微小粒子、砂塵引起的騷亂也非常嚴重。由中國傳來的還有充滿有毒物質的食物的問題。
在如此悲慘的狀況下,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呢?
置身在醫療現場的我,非常清楚了解日本為何變成生病大國的原因。
在這本書中,我將詳細說明日本眼前的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問題一一提出解決的方案。我認為除非先了解生病與身體不適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尋求對策,否則是無法確保自身健康的。
第四章的話題會離開「腸」,探討「氧化」的問題。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並無法脫離「活性氧」的威脅。健康並非由他人(醫師)給我們的,而是要自己去爭取,我們還是處於這樣的時代。
我目前進行的疾病治療,主要是①徹底指導病人採行可以讓病被治好的飲食療法、②指示病人攝取最好的營養補給品、③遠紅外線機器與針灸等物理治療方法。交互運用上述療法,我敢說幾乎所有的病情都可以獲得改善。
例如因為胃炎、腸炎所引起的腰痛、頸痛、膝蓋痛、坐骨神經痛等疼痛狀況都會消除,鼻炎、氣喘、頭痛的狀況也幾乎全部可以治癒。像癌症、關節炎等嚴重的病情,大半數病患也是可以被治癒的。
疾病能治癒,主要是因為運用可以從根本醫治的方法。必須先理解一定有原因才會生病的事實,糾正這些原因才能做好治療。
治療的根本方法就是「改善髒汙的腸道」。如果不這樣做,治好病的機率將會減少一半。其次,想要確保腸道的年輕,絕對不可缺的就是「滿滿酵素的飲食生活」。
我相信,這本書對各位讀者的健康保健一定會有所助益。
鶴見隆史
眼前的日本以長壽大國馳名世界。年齡超過一百歲的長壽人口,在不知不覺間已突破五萬人。(譯註:日本的總人口數,二O一六年二月為一億兩千六百八十一萬人)毫無疑問地,這項統計數字將會逐年增加。問題是乍見之下讓人欣喜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悲慘的實況,也就是當中大約八成的人都是處於臥病在床、每天服藥的情況。
換句話說,「日本人變長壽」這件事並不等於「日本人很健康」!
從病患人數的變化,來看日本生病者增加的狀況吧!
首先是癌症。一九八O年,一年中因癌症死亡的人數大約是十六萬人,現在大約是三十五萬人。也就是說,在短短三十...
目錄
推薦序 了解酵素,不再生病 張承能
推薦序 酵素有多少,生命力就有多少 歐陽英
推薦序 腸命百歲,一念之間 黃伯誠
前言
序章 生病的原因與免疫力
倚賴醫院容易生病
西方醫療忽視疾病的預防
病名是病的原因?醫療現場常見的型態
整合實質治療方法的自然療法
靠藥物無法治癒疾病
使用抗癌藥劑甚至會加重病情
就算癌症患部減少,病人還是提早死亡
持續使用藥物的風險
慢性病是從腸道腐敗開始的
被毒素侵犯的腸道,會破壞身體的功能
第一章 酵素決定壽命與健康
守護腸的酵素!
壽命長短依酵素而定
酵素是可以讓身體產生化學反應的觸媒
角色功能與特徵互異的兩種酵素
生命之源、體內酵素(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
產量一定的體內酵素
生產能源、消除活性氧的代謝酵素
謹慎使用酵素,可以活到一百五十歲
浪費體內酵素會引起身體不適
代謝酵素不足的原因
現代人的飲食生活有如被除掉胰液的狗兒
「吃完就睡」的習慣會讓酵素減少
不可以吃植物的「種子」
防止浪費消化酵素的方法
企鵝利用斷食保存體內的酵素
「進食順序」、「充分咀嚼」有利酵素的保存
用睡眠補充體內的酵素
可以補足體內酵素的體外酵素
「食物酵素與腸內細菌所具有的酵素」
「生之力」可補足體內酵素
因「生之力」而復甦的動物園
這樣的飲食生活會讓人生病
為何非洲地區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日本人的體質、日本人的飲食
高明攝取食物酵素的方法
空腹時喝現榨蔬果汁
用納豆或糖漬食物增加腸內細菌
對保存體內酵素有益的補充酵素食品
腸內細菌具有體外酵素的力量
腸內細菌會產生代謝物質
第二章 提升腸道免疫力的方法
腸部有無酵素支撐,決定人體會不會生病
活用酵素乃基本生活型態
人體跟隨血管走向衰老
是否健康依微血管的血流而定
酵素的力量會改善微血管的循環
血液是在腸製造的?!
為何腸與身體的免疫力具有很大的關係
腦是從腸的前端生出來的
跟隨年齡變化的免疫器官
日本人得霍亂,當地人卻沒事
由大便的顏色檢查腸的免疫力
可以提升腸免疫力的食物纖維
成人病的根由是因為飲食當中失去食物纖維
腳部的靜脈瘤就是因食物纖維不足造成的
食物纖維是腸內細菌的餌
腸內細菌不可思議之處
食物纖維具有防止自殺的意外力量
腸內發酵產生的有機酸可守護健康
可提升腸免疫力、打造強健體質的短鏈脂肪酸
由研究反芻動物理解到的短鏈脂肪酸
汙染腸的飲食型態
讓腸腐敗的毒物
消化不良也會引起過敏
導致消化不良的九種原因
早上不可吃固體食物的理由
可用斷食讓被汙染的細胞復原
肥胖是萬病之源,要消除細胞的便秘
酵素斷食沒有副作用
由酵素斷食得到的十種效果
第三章 保護腸道不受毒素侵犯
現代人恐怖的飲食環境讓腸受到汙染
日本的飲食狂亂始於一九七O年代
每天不知不覺就吃進添加物
讓蜜蜂絕跡的恐怖農藥
好吃的食物往往傷害身體
清潔腸道對策之一
又是食物纖維,其吸附毒素的能力
生食六O%、熟食四O%是理想的比率
洋蔥、花椰菜是排毒的蔬菜
清潔腸道對策之二
「烤焦」所謂古人的智慧
糙米、味噌對抗輻射線有效?!
從毒素排出量檢查腸的內部
日本古代繩紋人長壽的秘密
大便量減少的日本人
第四章 保護身體防止氧化
另外一種毒素:活性氧
日本進入大量氧化的時代
活性氧的產生量是三十年前的一千倍
由活性氧引起的兩百種疾病
拯救氧化的身體要靠酵素與維生素
隨年齡增加而減少的抗氧化酵素
借助「抗氧化維生素」的清道夫能耐
拯救氧化的身體要靠酵素與礦物質
江戶時代武士欠缺礦物質的原因
可幫助產生抗氧化酵素的礦物質
拯救氧化的身體要靠植化素
菠菜的葉黃素(Lutein)可以防癌
木炭所含礦物質的力量
讓「兩千年前」的遺體保持「死後四天」狀態的木炭
可遮擋電磁波,供給負電子
負電子可以防氧化
負離子讓身體維持中性
存在植物裡的負離子
抗氧化可讓生命力更活絡
抗氧化營養補充劑有其必要
為何沒有心臟癌或脾臟癌?
後記
推薦序 了解酵素,不再生病 張承能
推薦序 酵素有多少,生命力就有多少 歐陽英
推薦序 腸命百歲,一念之間 黃伯誠
前言
序章 生病的原因與免疫力
倚賴醫院容易生病
西方醫療忽視疾病的預防
病名是病的原因?醫療現場常見的型態
整合實質治療方法的自然療法
靠藥物無法治癒疾病
使用抗癌藥劑甚至會加重病情
就算癌症患部減少,病人還是提早死亡
持續使用藥物的風險
慢性病是從腸道腐敗開始的
被毒素侵犯的腸道,會破壞身體的功能
第一章 酵素決定壽命與健康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