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走山、颱風、水災、空氣汙染、乾旱……
人類利用大自然的同時是否也在增加自身的風險?
自然環境對我們社會的危害程度在逐漸升高還是下降?
個人、群體和政府機關有無能力因應環境的不測性?
具有致命性後果的自然災害,過去常常被定位為「天災」。到了今天,我們應該重視其背後的「人禍」成分,由於這些原因,才讓環境所帶來的災難成為人類永遠的苦痛。
了解《環境也是災害》將有助於對抗日漸增加的自然天災
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和颶風的毀滅性作用傳統上被視為具有不可抗拒的「上帝旨意」,《環境也是災害》可說是挑戰此一看法的經典論述。書中一再剖析全球各地群眾如何應付環境中有關空氣、水、地質和地形等地方性自然系統要素的劇烈波動。
全書從世界各國選出眾多樣本,以生動的案例比較發展中國家和高所得國家的自然災害,包括發生在孟加拉和美國的颶風、發生在尼加拉瓜和加州的地震等等。最後更提出不同發展水平下應付變動方式有何差異的理論。
台灣近年來天災不斷,成為社會上的最痛,本書可讓民眾知道防災和減災的重要性,並建立應有的防災意識,使未來的傷痛得以減輕,也提供給災害相關課程作為入門指引或組織框架,或針對更廣泛的環境識覺課程鋪設一個完好的補足性論述。
作者簡介:
伊恩‧波頓(Ian Burton)
芝加哥大學博士,1979年出任多倫多大學環境研究所主任,並曾擔任過聯合國氣候變化協會秘書及眾多國際組織的顧問,亦獲頒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對環境災害風險評估、水資源供應、環境和發展等研究,貢獻卓著。
羅伯‧凱特(Robert W. Kates)
克拉克大學榮譽教授,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並曾出任世界饑饉計畫中心主任。他先後參與多項全球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議題的研究與行政工作。1991年他因研究饑荒、環境,及自然災害等問題具有重大貢獻,而獲得國家科學獎。
吉爾伯‧懷特(Gilbert F. White)
亦為芝加哥大學博士。隨後在小羅斯福總統新政內閣任秘書職,襄理和國家環境資源有關的事務。1955年以後分別在芝加哥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任教。1970年代初期,他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屬下自然災害研究計畫撥款的主要評審人。並且在科羅拉多大學創辦了知名的自然災害研究中心。
譯者簡介:
黃朝恩
教育部國家地理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退休教授,並曾擔任環境教育中心組長及地理系系主任。之前,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並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研究。研究專長為自然地理、自然資源保育、自然災害防治,和環境教育等。先後主持過十五項國科會計畫,另發表學術論文及專書近五百種。
徐勝一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理學博士。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高級講師,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主任,講授氣候變遷、歷史氣候、環境汙染與管理等課程。2008年退休後,在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職。目前正從事客家研究及鄭和研究。
蘇淑娟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地理與人類學系博士,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是她的沃土,使她的地理學觀點趨於周延的則是其他社會學科與人文領域的挹注。她以地理學的空間概念作為觀看世界的方法論,研究大千世界的人與環境關係體現的各種議題。
廖學誠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地球資源系博士,現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研究專長為自然資源保育、坡地水文學、水土保持、集水區經營等,對森林生態及社區林業亦有研究。
翁叔平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氣象與地質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氣候動力與氣候變遷研究。
許嘉恩
英國亞伯丁大學動物學系博士,現職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生物地理學、環境生態學、地理資訊系統和環保教育。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近年來,天災不斷困擾著台灣,每隔若干時間總會發生一次大災難,不但搶占新聞頭版,也讓各界束手無策。當然,全球其他地方亦不寧靜,同樣也是天災頻仍,甚至變本加厲。在此氛圍下,《環境也是災害》一書的迻譯和引進,對我們未來的防災減災方向確實具有一定意義。本書檢視了人們如何因自身的作為或忽視,使得自然界的極端事件本質上益發危險,為吾人探究這方面整體趨勢的背景因素提供一個有效框架。書中一再剖析全球各地群眾如何應付環境中有關空氣、水、地質,和地形等地方性自然系要素的劇烈波動變化。自20世紀以來,肇因於這些災難性環境事件的傷亡數字明顯地出現變化,在重大事件的死亡率減少的同時,導致死亡100人以上事件的數目,以及財產損害的程度卻在穩定上升。
本書先闡釋了自然環境中所存在災害的發展趨勢及其危害性,並以七○年代發生在美國和孟加拉兩次災難為案例,對比分析災害何以日益嚴重和難以解決。接著再探討人類面對災害時的回應和選擇,特別強調認知和識覺於此所扮演的角色,進而介紹全球各國林林總總不同災害的特性。隨後,作者更分別就個人選擇、集體行動、國家政策,及國際合作等面向說明人類可以採取的防禦途徑。內容中剖析了個人和群體如何在眾多方案中選擇一個決策,然後再論述自然極端事件與社會回復力之間的關係。書中最後指出人類對自然災害研究的近期發展,配合學界、技術、社會與典範的轉變所產生的重要變化包括了:(1)相關的科學研究範疇有所擴展;(2)國際積極進行於防災減災的應用研究合作計畫;(3)全球環境變遷成為最具挑戰性的新研究與政策焦點; (4)永續發展成為人類因應和調適災害的新準則。
因此,《環境也是災害》提供了眾多對自然災害事件的扼要和明確說明。它可以作為災害相關課程的入門指引或組織框架,也可以針對更廣泛的環境識覺課程提供一個完好的補足性論述。總而言之,本書確可幫助大眾了解自然災害的重現或復發,只是地球環境進行調整而趨向均衡的過程,人們甚或政府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採取的應變策略與行動應具此基本認知。
綜觀全書,結構嚴謹、論述完整、資料豐富、圖文並茂,實為不可多得的學術經典譯作。本書1997年被國科會選定為人文社會經典叢書,堪稱實至名歸。而譯注工作委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團隊完成,亦復深慶得人。黃朝恩、徐勝一等教授為本人多年舊識,渠等地理學識淵博、語言能力優異,且長期從事自然災害研究,對翻譯本書投注鉅大心力,故樂以為序,並推薦給社會各界閱讀及參考。
台北市教育大學前校長
鄧國雄 謹誌 2010.4.22 世界地球日
譯 序
《環境也是災害》一書為地理學的經典名著。初版完成於1978年,在此之前,科學家有關自然災害的探討,大多以自然環境的角度切入,對災害的本質、形成、發展及時空特性,固然多所了解,但對災害的社經、政策、文化,和行為面向,較少著墨。本書為最早就此進行精闢論述的著作。全書最核心的主旨為:具有致命性後果的自然災害,過去常常被視為一項自然極端事件或「上帝的旨意」加以了解,定位為「天災」。但到了今天,吾人更應重視它們背後的「人禍」成分,也因為這個原因,自然所釀成的災難才會愈發慘痛。全書結構嚴謹、一氣呵成、論述完整、資料豐富、文字優美,將人類與自然災害彼此之間的複雜互動特性描繪得淋漓盡致。
本書的作者群為Ian Burton, Robert Kates and Gilbert White,皆為美、加兩國知名地理學大師,長期以來一直努力於自然災害和環境識覺的研究,為全球學術界所敬重。透過多年的學術探究和論證,他們終於針對自然災害現象建立眾多劃時代的新理論,特別就人類在災害中所扮演的角色,觀察入微,因而完成此一巨著。自此,地理學者在自然災害方面的研究,開啟了全新的一頁,書中所表達的觀念和精神至今仍被奉為圭臬,歷久不衰,就連相關學科的學者也多所參考。由於出版以來,備受各界重視,本書於1993年配合最新資料做出修訂,發表第二版。本譯注工作即依第二版內容完成,並將該書名迻譯為「環境也是災害」,以取環境「固然有著厚生利民的效用,但同時也會帶來災難和苦痛」的寓意。總之,本書的種種觀點,的確有助於全人類思考如何面對日益嚴峻的自然災害,並努力去達成趨吉避禍的目標,此乃本書最重要的貢獻。由此也可看出本書被挑選為國科會經典名著,獎勵譯注的原因。
本書譯者群皆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主持人黃朝恩專長為自然地理學、地形學、自然資源保育、自然災害防治、永續發展等領域;協同主持人徐勝一專長為氣候學、歷史氣候、氣候變遷和空氣汙染;蘇淑娟專長為人文地理、區域發展、環境識覺和經濟需求分析;廖學誠專長為水文學、森林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社區規劃;翁叔平專長為氣象學、全球氣候變遷、大氣海洋互動和氣候災害;許嘉恩專長為生物地理、生態保育和地理資訊系統。整個團隊均具中英文良好素養,盼能以「信、達、雅」為目標,將本書原作之內容及精神引介給國人閱讀參考。此外,翻譯期間,更得到台灣大學黃宗儀教授及世新大學王志弘教授慨允擔任諮詢顧問,提供眾多譯注方面的寶貴意見。博、碩士研究生張珍悅、涂函君、連音絜、陳俊愷、沈大均、周姿廷等則擔任研究助理,協助學術及行政工作,於此一併致謝。
本譯作問世後,可望指定為各大學相關系所環境和防災課程的重要讀本;譯注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延伸議題亦可作為學術論壇的題材。書內若干重要觀點和論述更可作為國內未來學術研究方向的參考,並可配合各相關學會進行國際交流工作,與國際學術界展開更積極的對話。誠然,譯注和校對過程中,容或有考慮不周、掛一漏萬之處,也請各界不吝賜教,待再版時作為修訂的依據。
譯者序於台北
媒體推薦:
翻譯團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群
黃朝恩•徐勝一•蘇淑娟•廖學誠•翁叔平•許嘉恩
聯合推薦
──本書為探討人類與自然災害互動關係的奠基之作,作者蒐集了全球無數自然災害案例,總結經驗,建立出寶貴的理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是一個災害頻繁的環境,大家不妨吸取書中教訓,竭力做好防災、抗災和減災。
──林肯大郡災難、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災、國道三號走山……等事件,殷鑑不遠,本書會告訴您,它們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本書可採用為大學相關科目的教科書或參考書,它提醒學生應該如何面對災害,同時儲備好足夠的知識、養成有效的能力、形塑應有的價值觀。
──本書給地理學、環境科學、都市規劃和公共政策等領域提供了學術研究上的框架和基礎;它寬廣的視野也對關心社會在面臨災害時如何做出反應的資源規劃師、危機處理人員、水利學者、土木工程師等專業人士有所幫助。
──《環境也是災害》反覆提醒民眾和政府:「地球浩劫時時降,生命無常日日臨!」要緊的是如何建立防災意識,做好充足準備。
名人推薦:推薦序
近年來,天災不斷困擾著台灣,每隔若干時間總會發生一次大災難,不但搶占新聞頭版,也讓各界束手無策。當然,全球其他地方亦不寧靜,同樣也是天災頻仍,甚至變本加厲。在此氛圍下,《環境也是災害》一書的迻譯和引進,對我們未來的防災減災方向確實具有一定意義。本書檢視了人們如何因自身的作為或忽視,使得自然界的極端事件本質上益發危險,為吾人探究這方面整體趨勢的背景因素提供一個有效框架。書中一再剖析全球各地群眾如何應付環境中有關空氣、水、地質,和地形等地方性自然系要素的劇烈波動變化。自20世紀以來,...
章節試閱
中譯導讀
一、前言
老子《道德經》中「民不畏威,則大威至」這兩句話,固然可以恰當地應用於人際關係,但也同樣可以應用於人地關係。的確,人類一直所面對的自然環境是那麼的無常和多變,儘管自稱為萬物之靈,並且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無比的意志,但是在複雜多端的大自然面前,人類依然是渺小的。我們今日無疑已經掌握住不少自然規律的道理,然而還有更多的自然規律我們仍然了解有限。因此,要是人類對自然界不能抱著一種崇敬和謙卑的心,尋求永恆的和諧協調,則禍福相倚的結局將會一再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由此看來,了解、認識和尊重環境,合理利用環境中的優勢,有效消除環境中的劣勢,應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而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正是履行此項責任之前必須首先加以貫通的兩個基本課題,前者著重興利、後者著重除弊,均能凸顯人地關係的微妙性,也與地理學的基本精神不謀而合。
其中,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一旦危害到人類生命財產或經濟活動時,就形成自然災害,簡稱天災。自然災害的發生,在時、空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有的發生在瞬間,帶有突發性的特色,受災面積可從數百平方公尺到數百平方公里不等,例如地震、山崩和火山爆發;也有的自然災害具有移動的趨勢,涉及的時間較長,而範圍亦較廣,包括颱風、洪水、森林火災和病蟲害;更有的過程十分長久,由數周至數年不等,受災面積往往達到數千平方公里以上,像旱災、瘟疫等都是代表。近二十年來全球所發生過的重大自然災害包括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2004年南亞印度洋大海嘯、2005年美國的卡翠娜颶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海地地震,無不災情慘重,震撼全球。1996年的賀伯颱風、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和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88水災則是國內近年來最可怕的大災難。
這些自然災害儘管猖獗,其實也尋常不過,因為地球環境與生俱來具有經由應有的調整而達成均衡的能力,而這時在應力長久不能宣洩並加重累積下,一旦超過某一臨界值,即會突然釋放出龐大能量,造成無法抵擋的震撼,尤其是火山爆發、地震、颱風,或洪水等都具有這樣的屬性。當然這種突發的調整本身並無所謂好壞之分,它只是幫助地球環境重新恢復新的平衡。可是當人類被捲入了這些極端事件成了受難者時,事情便變得複雜,嚴重時更會造成都市的毀滅和生命的損失。唯有透過深入的了解,努力去認識它們,才可提出有效的對策,去減輕、防治、預測,甚至控制其發生,以求自保。
無可否認,重現或復發確為自然災害的一大特性。我們除了要認識自然災害的成因、過程和空間規律外,更應該深入究明它們在時間上的變化特性。不過由於自然災害的復發性不如日月運行或潮汐漲退現象之韻律確實可靠,因此並不容易預測準確,以致自然災害不斷發生的同時,人類始終難以預知和躲避。期盼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未來自然災害的長程預報也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使人類能夠不再生活在自然災害的恐懼威脅之中。
然而,我們不能不憂慮,當我們仍無法應付自然災害之時,所面對的環境卻出現另一類型的自然災害──導因於人為因素的天災。近一世紀以來,人口不斷增加,生產不斷飆升,人類對自然界的開發和影響也不斷在擴大,而這種擴大往往又是在不加限制、不講求科學的情況下進行。於是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自然生態失去平衡,自然災害的發生趨於頻繁。大範圍的開山造田、濫伐森林、開築道路,均改變了原有的環境,導致水土流失,甚至氣候失調,一遇暴雨,即可出現大規模的洪水、山崩和土石流。再如草原大面積過度放牧,終致造成沙漠化,進而風沙為虐,危及鄰區的農業、交通和人類安全。據統計,從五○年代至七○年代,全球大範圍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增加約10%。今後在人口愈加擁擠、生產力愈發蓬勃、人類向大自然掠奪愈為嚴重的情況下,遇到的挑戰必然更會愈趨尖銳。
這也難怪1989年度《時代周刊》所選出的風雲人物就是「地球:瀕危的行星」。這是因為多年來所發生的天災實在眾多,《周刊》有意喚醒人類對地球行星和環境災害的關懷。因此,對未來自然災害的研究,應為當今科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類生活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程度和對自然災害的抗禦能力;也就是說,在今日雖然自然災害仍然是無法避免的,但人類可以採用正確的手段,維持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以提高其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研究自然災害的發生及發展規律,科學地制定合理的防災對策;有計畫地和有步驟地保育所有對國計民生帶來危害的國土。
二、自然災害的地理意義
古今中外,自然災害一直威脅著人類的生活品質和生存發展。不過,隨著經驗的累積和科技的發展,人類已愈來愈曉得如何與這些反覆重現的現象互相共處、互相調適。無疑地,地球上不同地方由於空間的差異,明顯暴露在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之下。西德的魯克出版社於1978年編製了一本《自然災害地圖集》,曾將這方面的資料用地圖方式表現出來,是非常值得參考的文獻。
自然災害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本世紀初期美國地理學者Barrows(1923)的理論工作。他曾多次探索人類如何針對環境做出調整適應和自我構築。在他的立論中,顯示出人類與環境之間主要存在著一種生態關係,並透過種種不同的文化作用將自己從不規則、不連續的環境威脅中自保。後繼的研究包括四○年代初期美國各界對洪水問題進行的一連串先驅計畫,然後其他自然災害的研究也接踵在各國展開。到了六○年代,興起以行為科學方法論探討自然災害的熱潮,本譯著的作者Kates、White和Burton,均為在這方面有重大貢獻的學者。與此同時,當然也有不少地球科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專注於自然災害的規模、成因和頻率研究,而社會科學家則致力於分析因應災害的經理管理策略。
無論如何,災害研究的確是地理學研究中一項明確易辨的課題,因為它是人地關係這項地理學本質中的基本要素。在這項素材中,有無數機會讓地理學者結合自然和人文兩大領域共冶一爐做深入的探討。Hewitt和Burton(1971)早已強調過人地關係有其正面效應(自然資源開發),也有其負面效應(自然災害損耗)。人地系統之複雜性和多變性可以使任一自然現象(例如河流)同時存在著正面和負面意義。其中災害依照Gardiner (1977)的界定,是「任何被人類認為會對社會帶來弊多於利的事件、事物或作用」。Burton和Kates (1964)的定義為一般研究者所採納:「自然環境中對人類有害而由外力所引起的一切要素。」1976年澳洲一次研討會則為:「某些規模和頻率皆大大超過人類預期的極端地球物理事件,可帶給人類明顯的物質破壞和生命的損失,從而造成人類的苦痛。」以此為準,可知自然災害的產生,實為地球物理事件和人類資源管理系統之間的一種交互作用,是自然事件和社會狀態兩者之函數。它們涉及人類對災害所採取的調適方式和防災的準備。自然災害之所以成為災害,乃因為人口膨脹、人類活動、財富累積,和人類所依賴的環境之間出現了衝突與互動並未此付出了代價所致。
關於這些災難事件的性質,其實可以分為純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大極端,而且中間有若干過渡型態,組成一系列的變化(見圖1)。當中,純自然災害指的是一些自然作用力,其能量急速由環境轉移至人類圈中,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其所以造成破壞,並不僅僅由於所涉及的總能量十分龐大,更在於這股能量相當集中,常常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釋放出來,以致它們的發生十分突然,並不容易預測。至於過渡型態,指的是環境中許多由人類作用導致自然系統出現變化而釀成的災害,這些均可視為是人類的結果。有些學者特別稱之為環境災害。Burton和Kates (1964)則另創「準自然災害」(Quasi-natural hazard)一詞用來加以形容。眾所周知,環境汙染正是這類災害的最佳代表。相對於純自然災害,汙染顯然是人為的,很大程度上能夠預測出來的,而且也不是突發性,反而呈現漸進和擴散的特色,理論上當然是較易於控制。近世由於這類公害同樣帶來財物上的破壞、健康上的惡化,甚至生命的損失,早已引起世人的關注。在看看純粹的人為災害,亦即純「人禍」,包括反社會活動、犯罪、暴動、恐怖主義,和戰爭等等;也包括科技性的災難,例如交通意外、火災、大爆炸等等。
地理學家通常還關心其他的一些議題,譬如:所有的災害並不只是在一個單一地點發生,而在很多環境相近的地點先後發生,顯然有其區位上的選擇性和空間時間上的一致性。這種規律和行為,若能加以掌握,應能提供給防災工作有用之參考。由此亦可得知,災害的衝擊將隨空間而有顯著差異,通常會有集中在小範圍的趨勢,而其他地區反而會絲毫未受影響。也由於災害有其地域性的偏好,各地的地方政府也愈來愈急切盼望專家們能提示一些指引,闡明當地自然災害的種類、選點、規模和頻率,從而作為土地利用規劃時的依據。這就是O'Riordan (1971) 所稱為的「環境協調」(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工作。不過,將研究成果傳輸至公眾決策者的策略必須謹慎從事,不然也會引起不良的後果。
三、人類對自然災害的回應
對自然災害的了解若只能從災害本身的理化特性著手是不夠的,必須同時深入認識人類如何介入此一過程。某些災害常常因為人的作用而變為頻密,都市地區洪患的激增就是很好的例子。這裡,人類砍伐森林、敷設路面,在在使降水大量化為逕流,注入溪流。也有不少災害本身強度並無改變,但卻因為人口集中而災情變得劇烈,例如地震就是這樣。
人類面對災害如何自保或自處,也是另一個饒有趣味的課題。很多人會逆來順受,接受既成的事實,或甘願冒著風險,在潛在災區活下去;最積極的就是去從頭估計環境的品質,對土地利用或布局做徹底的改變,甚至遷移外地去「避開災難」。對這種種不同的決策行為做深入研究,可有助於吾人創出更新更好的對策良方。上述兩種基本的人類反應策略,O'Rordan (1971) 稱前者為適應(adaptation),意指人類對於環境應力採取消極的態度,意即接受和忍受;後者則為調適(adjustment),利用科技或行為方向做出積極反應。Kates(1970)曾建立若干調適決策模式,頗能將人類面對災害所衍生出的問題表現出來。這其中,選擇方案及決策時所涉及的因素甚多,以致有許多調整方法不一定為潛在受害者所樂於接受,因此有必要針對個人及社會的認知、識覺和態度做更多的研究分析。Burton等(1968)更進一步以洪患和雪暴為例子,說明人類在調整上的理論可行範圍。而人們到底會採取哪種方法,在某一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之看法。凡此種種,皆為本譯著的重要內容。
昔日,環境風險的辨認均直接由人類對災害的累積經驗建立起來,但今日這種洞察已由科學家透過科學探究而提供給大眾。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在對抗災害的過程中,民眾和政府能夠齊心合力,勝算必會較大。當外患是來自人類圈以外的世界,亦即屬於純自然災害時,大家會比較一心一德。但如果災害至少有部分是人為的,情況就要複雜得多。正反意見肯定十分紛紜,抗災的實力也就大為削減。此時政府必須拿出魄力,一方面扮演溝通協調的角色,一方面更應努力做好決策,以最大的公眾利益為目標。在辨認出一項預期將會來臨的災害時,政府至少應設法做到下列幾方面:(1)出現徵兆時,需要進行密切監視,並安撫民心,避免公眾恐慌。(2)當危機已現,應立即發出警報,提醒民眾做好準備。(3)採取行動,禁止、取締和限制危險地帶的使用,撤離疏散計畫。(4)展開迅速有效的救災活動,以減輕災情。(5)發動賑災、醫療和重建工作,撫慰災民。
總之,人類和自然災害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其實也是《環境也是災害》論述的重點。但由於這方面的理論仍有待開拓,的確有需要做更多的學術研究,據以達成趨吉避凶,增進生活福祉的大目標。
四、台灣的自然災害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板塊以及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交界帶上,地質破碎且多斷層,加上氣溫高、溼度大、降雨量大、降雨集中等特性的影響,塑造出獨特的地景。因此,台灣號稱寶島,擁有許多特殊與珍貴的地理景觀和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但也由於地表作用頻繁而迅猛,台灣的地表景觀和生態環境卻一直呈現動態的變化,經常出現威力強大的地球物理事件。
再由於地狹人稠、人口集中,及都市化的成長,開發的步伐指向邊際土地(如山坡地、海埔地與河川地等),使土地開發的成本與壓力甚大。許多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常被民眾有意、無意的破壞。而颱風豪雨所帶來的破壞力,更引發地表的劇變,不但造成洪水、山崩、地滑、土石流、土壤沖蝕等災害,更使許多珍貴的地景無法回復,每年都要為了這些嚴重的災害付出極大的代價。
近年來台灣地區發生的自然災害,不僅頻率漸次增加,規模也一再加大。災害的發生,常常代表著許多有形、無形的損失。災害的威脅,則決定台灣是否能永續發展。在探討自然災害的問題時,我們發現有許多災害是可以避免或減輕的,因為這些災害常常是與天爭地、無視於地表作用潛在威脅的結果,致使許多開發帶來可怕夢魘,付出社會成本。尤其是1996年的賀伯颱風在阿里山測站的降雨資料竟已接近世界紀錄的24小時降雨量,在這種巨大的力量下,南投的陳有蘭溪一帶被沖刷出許多崩塌與土石流,死傷無數。另外,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亦創下總雨量超過3,000公釐的超大豪雨紀錄,造成多起滅村之痛。其他如921集集大地震與桃芝、象神、納莉、敏督利、辛樂克等颱風,也都災情慘重。
其實,大自然的作用,亙古以來便是如此。地殼造山運動的內營力作用一直持續進行著,而地表的風化、侵蝕與搬運作用,也未嘗一刻稍歇。對台灣而言,這些作用更是鮮明。加上地狹人稠,台灣民眾面對著各種土地利用與開發時,如何在災害發生前做好防災工作、在災害發生時能減少災害的損失、災害後能盡速復原,則是無可逃避和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基本課題。
然而,面對大自然的挑戰,人們並不能光以勇氣與財力去解決問題,更不宜以為人定勝天,以無知或明知故犯的態度去面對。了解大自然的運作,順天而為,才能將災害減到最小。
由此可見,大自然的作用對台灣的挑戰,必須以更多的智慧去面對。我們可以發現災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災害的損失是可以減小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些災害發生的頻率與規模,是否愈來愈高、愈大?面對這些威力龐大的自然作用,我們如何避開可能的危險呢?其實,我們與大自然潛在災害危險區常常只有一線之隔,許多保護區與住宅區毗鄰,有關方面能不能從自然生態的角度去安全的考量?為了追求永續發展,我們是不是應該更積極去面對大自然給我們的考驗?
對這些自然災害可能的危險與預防,必須更進一步加強,將各種防災教育包括自然環境的認識納入國民教育的一環。災害來臨時,民眾常常是恐慌的,也是無知的。政府有必要平時就提供相關的資訊與資源,而並不是災害來臨時才緊急應變。
由於台灣的土地使用非常集約,同時因為土地價格昂貴,為了達到土地使用的最高價值,常常造成土地的超限利用,並且釀成重大的災害。對於土地資源的特性進行調查,並劃設限制發展區,努力完成國土保育工作,提供民眾足夠的資訊,凡此皆是台灣進步的必須。
其實,世界各國都有防災與救災的單位,這些單位在該國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美國的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聯邦急難管理總署),不但在災害發生時,扮演救災的整合工作,同時也對平日的防災工作做了許多的努力。我們國家在防災的行政系統中,主要有行政院的災害防救委員會,也該賦予更多的任務,在自然災害的防治、減災與復建工作上,扮演更多的角色。
總而言之,我們常常發現台灣有許多的災害,在幾年內就被人們淡忘,許多救災與防災的經驗,並無法累積,甚至無法減少災害來臨時的損失。許多災害及其損失一再歷史重演,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此,如果能透過相關防災與救災資料的累積,相信在災害來臨時,當能減少災害發生時的損失。而本書確能在台灣地區防災工作上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參考。
五、本書的重要性
《環境也是災害》的作者Ian Burton, Robert Kates and Gilbert White,皆為20世紀下半葉美、加兩國知名大學的地理學大師。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努力於自然災害和環境識覺的研究,為全球學術界所敬重。本書初版完成於1978年,在此之前,科學家有關自然災害的探討,大多以自然環境的角度切入,對災害的本質、形成、發展及時空特性,固然多所了解,但對災害的社經和政策背景、文化和行為面向,以及其與災害規模之間的關係,較少著墨。Burton等學者透過多年的學術探究和論證,終於對後述的觀點獲致眾多嶄新的理論,特別就人類在災害中所扮演的角色,觀察入微,因而完成此一劃時代的巨著。自此,地理學者在自然災害方面的研究,開啟了全新的一頁,書中所表達的觀念和精神,至今仍被奉為圭臬,歷久不衰,就連相關學科的學者也多有效尤及參考之處。凡此種種,的確有助於全人類對抗日漸增加的自然災害時,達成趨吉避凶的目標,這應該就是本書最重要的貢獻,由此也可看出本書被挑選為國科會經典名著的原因。
本書的第一章開宗明義分析了自然環境中所存在災害的發展趨勢及其危害性,並證實其日益嚴重、難以解決。接著第二章旨在闡明人類面對災害時的回應和選擇,特別強調認知和識覺於此扮演的角色。到了第三章再介紹林林總總不同災害的特色。從第四章開始,作者分別就個人選擇、集體行動、國家政策及國際合作等面向說明人類可以採取的防禦途徑。內容中剖析了個人和群體如何在眾多方案中選擇一個決策。譬如個人層面方面,檢視其在覺知、評價災害和選擇方案時如何的不一樣。到了集體行動層次,辨識社區、社群和企業如何指導、管理或服務所有個體做出調適行動。最後在第八章再聚焦回自然極端事件與社會復原力之間的關係。到了第二版 (1993年),更提到許多新發生的環境事件、國際組織的新作為和學術界的最近研究範疇和方向等等,尤其納入了「永續發展」概念和論證,更是補充了1978年初版書中所沒提到的新思維。其中新增加的第九章「整合的新進展」(Emerging Synthesis) 是新增章節,給全書畫下更美好的句點。該章指出因為學界、技術、社會與典範的轉變而產生四個變化:(1)科學研究的範圍有所擴展;(2)國際合作計畫積極於減少環境災害的研究與應用;(3)全球環境變遷成為頗具挑戰的新研究與政策焦點;和(4)永續發展成為人類因應及調適災害的新準則。所以一個新的綜合分析的角度就需要被正視,這也是本章的主要目的。由第九章的內容我們也可一窺新版所擴展的新視野。
總之,本書結構嚴謹、一氣呵成、論述完整、資料豐富、文字優美,實為不可多得的地理學術巨著,將人類與自然災害彼此之間的複雜互動特性描繪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地理學者很早以前即已對於人類經常不顧歷史殷訓的行為感到好奇和訝異,不少民眾經歷過水災、旱災、震災或火山爆發之後,仍會冒險繼續堅守家園,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刻意忘記呢,是無奈接受呢,還是單純對土地的眷戀呢?又或者代表人們的愚昧無知、短視淺見?都值得深入探究。由於近代全球人口急劇增加,人類的活動遍布各處,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前所未見。對地球有限的資源而言,帶來莫大的壓力,致使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性也隨之不斷調整。在此一過程中,原本經濟價值較低不宜開發的邊際土地也成為民眾大肆利用的對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自然災害變得越來越不可測,也釀成一次比一次嚴重的災情。可見在論述人與環境的關係時,資源利用和災害防治經常是一體的兩面,成為地理學術非常核心的概念。唯有強調明智和有效的資源管理,以永續發展為終極目標,努力以赴,人地之間才能謀求永久的和諧。
作者群在字裡行間反覆追問:人類利用大自然的同時是否在增加自身的風險?環境對社會的危害的程度到底在升高抑或下降?個人、群體和國家機器有無能力因應環境的不測性?凡此問題,書中都有詳盡的申論和解答,終於促成了日後聯合國推動「國際減災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DNDR 1990-2000)。
綜觀全書最核心的主旨,應為:具有致命性後果的自然災害,過去常常被視為一項自然極端事件或「上帝的旨意」(Acts of God) 加以了解,定位為「天災」。但到了今天,吾人更應重視它們背後的「人禍」成分 (The acts or the neglect of people),也因為這個原因,大自然帶來的災難才會成為人類永遠的苦痛。
六、重要文獻評述
環境識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是人地關係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實在地理學研究中成為主要課題由來已久,譬如氣候影響(Climatic influences)、文化評估(Cultural appraisal)、區域意識(Regional consciousness)等議題,早就成為早期地理學家探討的內容。20世紀五○年代,美國AAG會長John Wright 曾倡議用“Geosophy”一詞涵蓋人們對一地環境的看法,指的就是地理識覺。然而,地理識覺或行為環境等用語似乎都不能盡其意,因而心理學家William Kirk從心理學的完形學派(Gestalt School)觀點中,區隔出現象環境和行為環境,並且將後者等同於一種識覺環境加以研究。至1961年,David Lowenthal在 Geograph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一書中更將心理學的識覺研究法引入地理學,展開有系統的探索,自此有關環境識覺的研究論文和書籍日漸增多,例如H. Sprout (1965) 、J. Sonnenfeld (1968)和R. Downs(1970)等都曾對此有過精闢的論述。
20世紀中葉,地理學之自然災害研究以美國芝加哥大學地理系為重鎮,Gilbert White (1942, 1958) 和Ian Burton (1968) 等學者將上述的環境識覺觀念納入該項研究中,作為探討資源管理及災害防治時的必要因素,獲致眾多重要的發現。在本階段中所進行的自然災害應用研究成果,無疑提供日後人類對環境識覺更深入的認識,藉以尋求更佳的災害防治策略。其實,早在1932年,地理學家Barrows就已經透過人地關係的理論基礎,從生態分析角度,提出環境調適的概念,注意到人類對災害的回應特色,Burton和White等可說是上承此一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在那個時代,美國官方對洪患問題的對策只是一味採取增加經費,興建防洪設施、加強工程結構,但成果不如預期,災害似乎並無大幅減少。Burton和White等學者試圖以非工程技術的防災方法去看待此一問題,加重社會結構性等因素的比重,從中而獲致重大突破,並開啟了災害識覺的研究風氣。隨後,Kates (1962, 1970), Hewitt(1971), O'Riordan (1971), Balchin (1976), Mitchell (1979), Perry (1971), Whyte (1986), Drabek (1986), Sarrinen (1989), Palm (1990), Alexander (1991), Kasperson and Dow (1993) 等賡續此一工作,將災害識覺研究帶入新的活力,直到今天,仍然蓬勃發展不已,同時也影響國內地理學者近20年來對此一研究領域的重視。大體上,近代西方的自然災害研究努力朝著下列幾大方向開拓出愈來愈多的新方法和新理論:(1)由純粹自然極端事件之取向轉為自然—社會複合取向,(2)由純粹突發現象加入更多的慢性和累積性災難,(3)由純粹地球科學災難(geophysical events)的關切外加入更多的生物和技術性災難,(4)由地方尺度的自然災害外加入更多的全球尺度的自然災害,(5)解決災害對策上,由個人因素之外加入更多的社會、國家和國際因素,(6)全球環境變遷成為具有挑戰的新焦點,(7)永續發展成為人類回應挑戰、調適生活方式、因應自然災害、改善環境品質日益惡化的新準則。
上述學術發展,不但促使Gilbert White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成立了全球自然災害研究中心,進行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學術研究,也對美國聯邦急難管理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並且促成了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的建立,有助於全球各國面對增加不已的自然災害時,擬定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中譯導讀
一、前言
老子《道德經》中「民不畏威,則大威至」這兩句話,固然可以恰當地應用於人際關係,但也同樣可以應用於人地關係。的確,人類一直所面對的自然環境是那麼的無常和多變,儘管自稱為萬物之靈,並且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無比的意志,但是在複雜多端的大自然面前,人類依然是渺小的。我們今日無疑已經掌握住不少自然規律的道理,然而還有更多的自然規律我們仍然了解有限。因此,要是人類對自然界不能抱著一種崇敬和謙卑的心,尋求永恆的和諧協調,則禍福相倚的結局將會一再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由此看來,了解、認識和尊重環...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譯序
中譯導讀
一、前言
二、自然災害的地理意義
三、人類對自然災害的回應
四、台灣的自然災害
五、本書的重要性
六、重要文獻評述
七、原著作者簡介
八、主要延伸閱讀書單
環境也是災害
原書序
一、再版序
二、初版序
第一章 環境是否愈來愈具有危害性?
孟加拉,1970年
熱帶風暴艾格尼斯,1972年
損失上的趨勢
全球事件
發生在美國的自然災害
政策和組織
孟加拉案例和艾格尼斯熱帶風暴的後續觀察
共同特色
關鍵時刻
第二章 災害、回應和選擇
自然界的極端事件和自然災害
人類回應所依據的環境參數
對災害的回應
選擇和決定
第三章 各種災害經驗
農業乾旱
洪水
熱帶氣旋
空氣汙染
災害與國際經驗
發展與國際經驗
第四章 個人選擇
人們如何選擇調整方法?
選擇過程的要素
比較研究的地點
評估災害
特質的評估與選擇
四種行為模式
個人抉擇的意涵
第五章 集體行動
集體生活
調適
選擇的過程
災害評定
調適的識覺與創造
調適的採取
維護與改變
第六章 國家政策
全國性的災害評估
國家因應災害的經驗
國家政策的類型
第七章 國際行動
什麼事值得分享?
值得在什麼面向合作?
第八章 自然極端事件與社會回復力
各種應對災害的模式
調適方式的組合
影響組合行為模式的因素
自然災害的成因
環境變遷
社會變遷
較少災害的環境是可能的嗎?
摘要
第九章 整合的新進展
研究的範疇
國際減災十年
全球環境變遷的挑戰
附錄 的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索引
目次
推薦序
譯序
中譯導讀
一、前言
二、自然災害的地理意義
三、人類對自然災害的回應
四、台灣的自然災害
五、本書的重要性
六、重要文獻評述
七、原著作者簡介
八、主要延伸閱讀書單
環境也是災害
原書序
一、再版序
二、初版序
第一章 環境是否愈來愈具有危害性?
孟加拉,1970年
熱帶風暴艾格尼斯,1972年
損失上的趨勢
全球事件
發生在美國的自然災害
政策和組織
孟加拉案例和艾格尼斯熱帶風暴的後續觀察
共同特色
關鍵時刻
第二章 災害、回應和選擇
自然界的極端事件和自然災害
人類回應...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