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日本建築史家合力編撰,一本獨一無二的嶄新西洋建築史!
◆5段時序,再現追溯建築史的樂趣!
◆75個有趣主題,盡覽經典建築、建築樣式與建築故事!
◆500多幅珍貴圖版,圖文並茂、易懂易讀,重現建築之美!
本書是日本非常著名的權威西洋建築史。從史前時代人類首批建築誕生,到希臘羅馬時代百花齊放,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西洋建築流派演進,書中都以嚴謹的介紹,搭配豐富的建築圖和結構圖來解說。
本書分為五章,每章設定十五項主題,每項主題各以跨頁的兩頁內容構成。各章開頭先解說提綱,說明各時代的主要潮流。其他主題的選定較自由隨興,嘗試編入既有書籍中闕如的新觀點,或精采生動的有趣話題。
書中豐富的建築知識和圖畫史料,如城市圖、建築圖、庭園圖等,讓我們循著建築的軌跡,一窺輝煌時期的光華和氛圍:追求永恆的建築「金字塔」,盡現希臘建築之美的「神廟」,風景中的建築「庭園」;王權的建築,市民的建築;水都威尼斯的生活空間,比薩的塔狀住宅,安達魯西亞的迷宮城市,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從貴族到世俗的咖啡館和歌劇院,反映異國趣味的溫室,向高處挑戰的尖塔;建築的文法「柱式」,建築的美學,專業工匠的設計技法,建築師的角色變遷;矯飾主義,人文主義,風景如畫主義……。建築是居所,也是歷史的軌跡。
七位日本建築史家帶領我們漫遊建築之旅,遍覽引人入勝的建築故事、開創新局的建築大師、精密的建築工法,是一本充滿樂趣、不可多得的西洋建築史入門。
章節試閱
前言
歐洲的存在
在全球頻繁討論地球暖化現象之際,筆者不禁經常想起美國建築師富勒所倡導的「太空船地球號」說法。他說,乘坐這艘太空船地球號的所有乘客,必須分享這個有限環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需要同舟共濟,絕不能起鬨內亂。
在地球上的社會中,最能展現成熟風貌的應該是歐洲吧。若以人來譬喻,這位人士其實絕非天天過著和平光榮的日子,而是經歷過無數的爭鬥、病痛與毀滅;雖然如此,在各項歷史悠久、典雅的物品環繞下,他還能泰然悠閒地過日子,不忘持續挑戰嘗新,就像一位滿腹經綸、充滿知性魅力的長者。當然,在積蓄久遠的文化與富庶的社會背景中,還藏著過往從殖民地巧取豪奪的黑暗面,但時至今日,這些過往似乎已經不再被追究。接下來,筆者將以窺探自己心儀人士般的心情,帶領讀者概觀歐洲歷史。
〈古代〉的主要舞台是地中海周邊地區,繼埃及文明之後,愛琴海文明崛起,然後是歐洲精神發源地的優雅希臘文化開花結果,最後歸於古代羅馬文化圈中。歐洲內陸最初只是一片鬱鬱蒼蒼的蠻荒森林邊境地帶,後來逐漸納入羅馬的統屬領地。
其後,日耳曼民族展開大遷徙,而羅馬帝國逐漸踏上衰亡之途;羅馬帝國分裂東西之後,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發展出獨特的拜占庭文化。東羅馬帝國存續了約一千年,在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消滅。另一方面,西歐則在混沌當中,以基督教和封建制度為中心,建立了中世紀社會。
〈中世紀〉在中期以前,以農村社會為主;但從12世紀開始,城市明顯地發展起來,隨著手工業與商業的繁榮,城市文化興盛。15世紀初,開啟了新時代〈文藝復興〉的序幕。16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便是新教徒的抬頭,引發了宗教戰爭;但17世紀時,天主教勢力力挽狂瀾,發起復興運動,在此同時產生〈巴洛克〉樣式,這是一個絕對主義王政的時代。18世紀時,歐洲文化在各方面日趨成熟,在啟蒙主義風潮中,〈新古典主義〉抬頭,而經過法國大革命等事件之後,進入19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現代社會。
歐洲的魅力在於這些遺跡與歷史建築默默地佐證歷史軌跡。這些曾位居歷史重心的歐洲城市,至今依舊展現輝煌時期的光華和氛圍。此外,豐富的書籍及繪畫史料(城市圖、建築圖、庭園圖等),都有利於建築史的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嘗試修復遭到破壞的建築物和街道。這些修復工程都細心留存古物,並詳加記錄;這種對古物保存的執著精神,不僅值得特別一提,更有值得學習之處。
追溯建築史的樂趣
這是一本「西洋建築史」的入門書。本書不以「歐洲建築史」為名,而以「西洋建築史」命名,主要是依據日本明治時代所確立的,分別為日本、東洋、西洋、近代的建築史區分法。在西洋建築的劇烈變遷中,樣式的發展史已經歸納完整,追溯發展史趣味十足,這也是本書希望傳達給讀者的。但是筆者在此必須提醒讀者,在這棵發展史體系主幹之外,已經不斷延伸發展出眾多分枝,而且枝葉茂盛。因此,本書的敘述除了追隨主要脈絡之外,也將同時說明這些枝葉茂盛的分枝重點,以便增添更多學習建築史的樂趣,這也是當初撰寫本書所設定的目標。
因此,本書分為五章,分別是〈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19世紀〉;每章設定十五項主題,每項主題各以跨頁的兩頁內容構成。各章開頭有解說,說明各個時代的主要潮流。其他主題的選定較為自由,編入既有書籍中沒有的新觀點,或是較能引起興趣的話題。
本書的企畫誕生於彰國社的中山重捷先生與陣內秀信先生討論之際。其他六位撰稿作者由陣內先生召集。陣內先生堅持以七人平等的方式撰寫本書,所以在決定書籍製作方針和負責章節的會議中,非常民主且氣氛愉快。陣內先生堅辭監修者職務,但是他對所有撰稿作者來說,永遠都是中心人物。即使其他成員缺席,他仍一定親自出席每場會議。他就像小型樂團中的大提琴手,除了親自上陣演奏之外,還身兼樂團指揮。這個小型樂團的每位演奏者都熱情洋溢,全力演出。至於演奏成績是否美妙和諧,就交由各位讀者評斷了。
2005年2月
渡邊真弓
中產階級的聚會場所
在《咖啡清唱劇》中,喝咖啡成癮的女兒,為了能夠享用當時流行的咖啡,絞盡腦汁地糾纏頑固的父親。父女之間你來我往的對唱,十分有趣;這是嚴謹的巴哈難得的詼諧輕鬆作品。當時咖啡是不入流的飲料;但是為了享用咖啡,新建築類型問世,成為多數市民聚集的場所。
I.咖啡館與歌劇院
17世紀,咖啡和紅茶開始在歐洲流行。許多城市出現相關設施,提供營業及飲用。這些設施成為文人與思想家的逗留聚集場所,交換各式資訊。倫敦勞埃德保險社,就是在咖啡館成立的(1688)。
此外,室內樂傑作原本只在宮廷中專為少數王侯貴族演奏;這時也開始在這些設施為多數市民公開演奏。市民只需付費,即可前往這些設施聆聽音樂演奏。「音樂會」成為市民接觸音樂的形式,始於17世紀末葉的倫敦,18世紀時普及歐洲各國,甚至德國萊比錫等地方中心城市都開始經營咖啡館;身為當地教堂音樂總監的巴哈,也開始在這些地方為市民演奏世俗音樂。
但直到民權高漲的19世紀,這些市民逗留聚集的場所,才出現真正值得一提的建築傑作。義大利帕多瓦地方的佩多奇之家(1816-1831),外觀正面是新古典主義神廟風格的獨特建築,兩側是新哥德樣式,展現19世紀各種歷史樣式薈萃於一身的風情。
1760年代,restaurant(餐廳,原為容易消化的清湯之意)問世,開放給市民利用。市民只需付費就能入內享受不受干涉的私人空間,這種不同於咖啡館的「公共空間」,在19世紀初成為不可或缺的設施。
另一方面,專為音樂會建造的設施,如維也納樂友協會音樂廳(1866-1870,新希臘樣式),廳內的「鞋箱」式長方形大廳,至今仍享有盛名。
其實在音樂廳出現之前,自古就已存在的公共設施――劇院,不只是貴族,一般市民只需支付入場費,即可入內。除了以莎士比亞聞名的倫敦環球劇院(1599),1637年,威尼斯出現歌劇專用的劇院。深邃寬闊的舞台,巴洛克時期的歌劇院型態――U字型或馬蹄形的包廂式觀眾席,依舊沿用。美輪美奐的劇院傑作範例,是加布里埃爾設計的凡爾賽宮附屬歌劇院(-1770)。
18世紀後半至19世紀,建築師積極嘗試非巴洛克式的新劇院建築。例如,勒杜的貝桑松歌劇院(1775/78-1784)、辛克爾的柏林皇家劇院(1818-1821,→新7)、桑珀的德勒斯登歌劇院(1838-1841、1871-1878,→新10)、維也納的城堡劇院(1874-1888,→新12)等。
義大利和維也納等歌劇發源地,有眾多著名的歌劇團,但歌劇院建築卻少有傑作。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1776-1778)算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維也納國立歌劇院(1861-1868)則偏向折衷主義建築,其他各地的大小歌劇院,多半沿襲巴洛克時期的劇院形式。
巴黎歌劇院(1861-1874)是劇院建築的高品質傑作。但在巴士底廣場的新歌劇院完成之後,為了區別,以設計者加尼埃之名,暱稱「加尼埃劇院」。
第二帝政時期之前,巴黎市內重新規畫主要幹道等幹線道路網和廣場,巴黎歌劇院與周邊道路都在改造計畫內。這項城市規畫,主要是為了拿破崙三世的巴黎登基儀式。1860年的競稿比賽中,在拿破崙三世寵愛的建築師與王妃的御用建築師杜克之間,沒沒無名的年輕新銳加尼埃脫穎而出。
巴黎歌劇院最大的特色,並不是沿襲巴洛克劇院樣式的建築外觀,而是內部燦爛奪目的彩色大理石和天花板畫裝飾的中央大階梯,以及正門入口穿堂。前來聆聽音樂會的中產階級,坐在大階梯兩旁的包廂,個個盛裝打扮,爭奇鬥豔;一般市民坐在包廂下方。以往劇院的觀眾席位顯現社會階級,現在歌劇院也成為另一種社會階級縮影的顯像地方。
II.世紀教堂、近代宮殿、近代……
19世紀時,美術館或博物館成為公開展示王侯貴族私藏美術作品的地方。羅浮宮原是藝術家活動居住的場所,在拿破崙一世時規畫為美術館。目前玻璃金字塔所在中庭旁的建築,是柏西埃和方丹籌畫,兩人還同時籌備騎兵凱旋門(1806-1807)。兩項建築工程在拿破崙三世時代(1852-1857)完成。
大英博物館、桑珀和哈森瑙爾建造的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及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1872-1881),也是著名的博物館。哈森瑙爾負責新霍夫堡等維也納市中心的環狀道路規畫事業。
近代的新建築類型還有車站大樓和商業設施。前者有希托夫設計的巴黎北站(1861-1865),其他如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車站(1881-1889)、安特衛普的中央車站(1895-1905);商業設施如艾曼紐二世拱廊(1865-1877)。(中島智章)
建築與古今之爭
18世紀的法國文人伏爾泰曾在著作《路易十四時代》中提到,人類歷史上有四次黃金時期,分別是伯里克利到亞歷山大大帝的古希臘時代、凱撒到奧古斯都的古羅馬時代、麥第奇家族時代的佛羅倫斯、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其中,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是最光輝燦爛的時期。
I.古典主義與太陽王治世
古典主義意指向古人看齊的美學態度,特別是有「Pax Romana」(羅馬和平)美譽的羅馬帝國,更是古典主義的最高理想,具有絕對的價值。因此,「現代人」若要師法古典主義,唯一能盡的努力,便是盡量拉近與古典美學之間的距離。
路易十四時代是法國絕對王政的最盛時期,當時已經認為「太陽王」治世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貢獻,或許超越前人的成就。古典主義的絕對權威地位受到撼動。於是,一場「Moderne」(現代派)與奉古典主義為圭臬的「Ancient」(古代派)的爭論就此展開。
在文壇方面,查理•佩羅編纂童話短篇集《鵝媽媽故事集》,收錄〈穿著長靴的貓〉、〈小紅帽〉、〈灰姑娘〉等故事,是著名的現代派先鋒;古典派則以詩人評論家布瓦洛、悲劇大師拉辛為代表。這場爭論稱為「古今之爭」。
王室當然隸屬於現代派陣營。1674年,凡爾賽宮舉行戶外慶典,佩羅推出盧利作曲、基諾編劇的音樂悲劇《阿爾西斯特》,並上演拉辛的悲劇《伊菲格涅亞》。後來,前者成為宮廷藝術的主流。
1618年設計的凡爾賽宮鏡廳天花板畫,最初以古代神話的太陽神阿波羅為主題,但實際上卻以大力士海克力斯借題發揮,誇耀路易十四的豐功偉業;宣揚國王事蹟的展示板,摒棄代表古典的拉丁文,使用現代法文。
II.絕對之美與恣意之美
古今之爭的戰火延燒至建築界,柱式美感首當其衝。法國皇家建築學院(1671年設立)院長布龍德認為,古代奠定的柱式是普遍而不朽的美感,比例不容改變。相對地,查理•佩羅的建築師兄長克勞德•佩羅,卻認為柱式是「恣意之美」(無根據之美)。他認為柱式的比例和服裝、髮型一樣,都會受到流行左右,並非超越時代、具普遍性的「絕對之美」(有根據之美)。克勞德精通醫學與科學,還參與設計羅浮宮的東側柱廊,並將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翻譯成法文(1673)。
文藝復興時期以後,陸續進行羅馬建築的實地測量調查,發現古代建築的建造方法,並非依照現存唯一建築古籍所制訂的柱式比例。17世紀時,法國的錢伯瑞撰寫《古代建築與現代建築之比較》一書(1650),提醒建築界重視古今柱式的多樣比例。德戈德斯曾奉財務大臣柯爾貝爾之命,遠赴羅馬測量調查古代遺跡(1676-1678)。德戈德斯回國後,出版《古羅馬建築》(1682)。
克勞德提倡的「恣意之美」概念,有其脈絡可循。《古代的五大柱式規則》(1683)中,提及以圓柱直徑的三分之一(通常是二分之一)為基準單位等柱式比例體系。此外,假設審美基準並非古人制訂的絕對體系,而是隨著時代變遷,表示審美基準是「制度之美」。換句話說,制訂審美基準的不是古人,而是王權,所以克勞德的「恣意之美」說法屬於現代派。
布龍德領導的建築學院積極策畫建築教育和巴黎的城市營造等;不過,學院從未參與象徵王權的凡爾賽宮營造工程。宮殿內部與知性藝術活動的建設,例如天花板畫、庭院雕刻,皆是由小學院(後來的法蘭西學院古文史學院)負責。小學院與查理•佩羅等現代派關係匪淺。
古典主義的絕對權威受到挑戰,但洛吉耶的《建築論文》(第二版,1755,),主張以理性態度探討建築本質與起源,而非一味地合理理想化古典古代;他還提倡必須實地考察古代遺跡,以考古學的角度還原古代建築的真相。這種講究實際的研究態度,開啟通往近代的大門。(中島智章)
前言歐洲的存在在全球頻繁討論地球暖化現象之際,筆者不禁經常想起美國建築師富勒所倡導的「太空船地球號」說法。他說,乘坐這艘太空船地球號的所有乘客,必須分享這個有限環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需要同舟共濟,絕不能起鬨內亂。在地球上的社會中,最能展現成熟風貌的應該是歐洲吧。若以人來譬喻,這位人士其實絕非天天過著和平光榮的日子,而是經歷過無數的爭鬥、病痛與毀滅;雖然如此,在各項歷史悠久、典雅的物品環繞下,他還能泰然悠閒地過日子,不忘持續挑戰嘗新,就像一位滿腹經綸、充滿知性魅力的長者。當然,在積蓄久遠的文化與...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