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自然修復力竟然都和溫度有關?遺傳、免疫、醫療因素也和溫度有關?
★ 榮登中國10大健康類書籍排行榜Top1
★ 暢銷80萬本的自我保健、中醫治療寶典
★ 創造性提出國人健康養生新概念
★《不生病的智慧》作者馬悅凌精心佳作!
運動、勞動、活動都能讓身體產生熱量,使人溫暖起來;
但現代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活動也就越來越少,當然身體產熱的效果也就越差;
加上常年躲在密閉空間中,貪圖冷暖氣所帶來的舒爽,同時還吃著反季節的蔬菜水果……
你知道自己正在違反大自然的規律嗎?
現代人企圖用各種方法為身體降溫,但此舉卻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整天都陰雨連綿」,
以致於抵抗力不足、容易生病、動不動就過敏、心情鬱悶,還老是筋骨痠痛……
其實,這一切都與「溫度」有關!
一本自己與全家人都應該擁有的好書,讓你了解:
‧你應該知道的醫界隱情和就醫智慧
‧你的「生命銀行」是否達到收支平衡
‧食物如何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家中掌廚之人掌握全家生死大權
‧99%的病都能透過正確的食療治好
作者簡介:
馬悅凌
從事醫療工作二十餘年,廣泛涉獵中外醫藥典籍,
結合工作中累積的大量經驗和個人身體調治心得,
總結出一套切實可用、效果明顯的保健強身之法,
有中國當代「健康教母」之稱。
其著作均是她多年研究、實踐的結晶,
以其實用性和平民性的特點,受到中外讀者的好評,更曾入選中國十大健康好書。
另著有暢銷書《不生病的智慧》(評選為2007年度中國優秀健康圖書)、
《問病:馬悅凌細說問診單》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如果失去了溫度,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
體溫降低造成動脈硬化
一位朋友住院開刀,術後輸血的時候我看到輸血管的過濾網上有一層黃色的脂肪。我這位朋友是個胖子,血脂高,愛吃肉又不喜歡運動,怕熱,特別貪涼,一到夏天就離不開空調,喜歡喝冰鎮的啤酒、飲料,冬天還喝冷飲。
現在正好可以給他上一課。我就指著過濾網上的那層脂肪對他說,捐血給你的人一定是一個血脂高的人。什麼是血脂高?就是血裡的油多。你看只輸送給你200西西的血,過濾網上卻濾出了厚約2公釐的油,那麼這個人的血管裡可以說到處都有油。一旦遇上體溫下降,就比如來了寒流,受了涼或者寒涼的東西吃多了,油遇冷凝結、沉澱,就會堆積在血管壁上,而冷的同時血管又會收縮。如果這種情形長期、反復出現,就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如果堵的是心臟的血管,輕者心肌缺血、心絞痛,重者心臟因大面積缺血而停跳造成人猝死;如果堵塞在腦部血管,輕者頭昏、頭痛、肢體麻木,重者腦部長期缺血、缺氧,結果自然也是導致死亡。動脈硬化(即動脈粥樣硬化),指的是血管裡看起來似粥樣的黃色東西——也就是膽固醇等脂質——積聚、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增厚,使血管管腔變小。動脈粥樣硬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是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在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
血管內的血脂多,就如四處飄動的雪花慢慢堆積,使血管壁的內徑變小,造成淤堵,更加重了各個臟器的供血不足。肝臟的供血減少,功能下降,脂肪不能完全代謝,堆在肝臟裡形成脂肪肝,堆在血管裡又加重了血管的淤堵。
目前治療高血脂的方法,多數是設法將血管中的血脂排掉,就像用各種方法去掃雪。但在掃雪、排雪的過程中,用的都是瀉的方法,久而久之不但傷了身體的正氣,還造成血液虧損,而且很多降脂藥物屬性寒涼,反過來又加重了身體內的寒濕,造成了惡性循環。這就是為什麼目前血脂異常的人越來越多,卻沒有特效藥的根本原因。
我的治療理念不是將雪掃掉、排掉,而是給大地升溫,讓雪融化,融化後的雪水去滋養大地,不但疏通了交通,還能變廢為寶。
第二章 給生命銀行增加儲蓄
防病和治病原則相同,方法有別
大家已經知道,充足的血液、暢通的經絡和適宜的溫度,是我們的身體健康不生病的保證。而一旦生病了,也一定是這三方面出了問題。這時只要我們將血液補足,將經絡疏通,將寒濕祛除了,我們的身體就有可能回到健康、平衡、和諧的狀態。
比如我們常見的感冒,多數是在身體疲勞時受了寒涼而發病的。那麼我們在平時就要注意用食物補足血液,並通過每晚睡前的泡腳讓身體放鬆,緩解一天疲勞同時起到祛寒的作用,再注意保暖,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勞逸結合,就會減少得感冒的機會。即使得了感冒,仍用食療補足血液,注意休息,同時食用生薑紅糖水,並用泡腳發汗的方法祛寒,再配合適當的按摩疏通經絡,感冒很快就能治癒。
以前我身體差時,常年感冒不斷,而且每次都要拖上好長時間,最後總要發展到咳嗽。現在已經很少感冒了。因為只要有感冒症狀,就是身體在提醒我最近累了,疲勞了,抵抗力下降了,受寒涼了,我就及時用食療補足血液並祛除寒濕。原來我一天吃一次當歸粉,感冒後一天吃三次;再喝上生薑紅糖水暖胃腸、祛寒濕。原來泡腳只是讓身體感到發熱,微微出汗就行了,這時我會用艾葉水泡腳,多出汗,排出寒氣;同時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感冒的不適症狀很快就消失了,不會超過兩天。
因此正確的食療、保健、按摩不但能防病,同樣也是治病的最好方法。不管你得了什麼疾病,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醫生指導下檢查自己的身體是否血液虧虛,是否寒濕重,是否經絡不通(在書中我已經教給了大家,用簡單的方法就能很快知道身體的狀況)。比如查出了心臟病,除了按時服藥,還要搞清楚為什麼會生病。當心裡有數了,就及時地去補足血液,祛掉寒濕,疏通經絡。然後注意觀察心臟不適的症狀是否緩解,緩解了就說明對症了,這樣堅持下去,心臟病就會得到有效預防。
不管你得的是大病還是小病,只要不是意外傷害,便有可能與你的血液虧少、經絡不通、寒濕重有關。只要補足血液,疏通經絡,祛除寒濕,病自然就更容易治好。長期堅持這些保健方法,你就不會生病。
第三章 讀懂身體的「求救」信號
手部診病很實用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認為,諸內必形於外。全身臟腑、經絡、氣血的狀況,都可以在人體的每一個局部(如舌、耳、鼻、眼、皮膚、毛髮、手、腳、骨骼等)看到它們的訊息。所以中醫診病的「望、聞、問、切」,就是將各種訊息全面、系統、準確地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判斷病情,治療疾病。
近二十年來,介紹手診、面診、耳診、舌診等診療方法的書籍非常多。我就廣泛閱讀,經常對照著書上的方法,為自己、家人、朋友以及病人看病。經過反復實踐,慢慢摸索出我自己診病的一套方法,比如通過觀察舌頭、眼睛、耳朵、皮膚、頭髮、牙齦等的變化,以及通過早晨起床後的各種身體不適來判斷身體狀況,這些在後面都做了介紹。而在這些方法之外,我更看重手診。
因為人的手就像一個顯示器,全身的臟器、四肢關節,都如小小的微縮景觀,在手上占有一席之地。通過看手紋,不但讓你全方位地瞭解到全身各臟器現在大致的健康狀況,還可以通過手本身的色澤、紋理、青筋的變化,知道身體相應臟腑病變時間的長短。甚至可以瞭解到人體的先天素質,小時候得過什麼病,營養吸收好不好等眾多訊息,還能大致預測身體將來的情況。這些立體的、透明的、穿越時空的訊息都放在你的面前,只要能進行正確的綜合分析,就能從患病的根源著手、直達病灶來處理疾病。這樣就不會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也不可能去犯不知病因、稀裡糊塗亂用藥的庸醫們所犯的低級錯誤。
自古就有「相家必良醫」的俗語。手相所反映出的訊息可以使你跳出通過局部、細節來看病的思維,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掌握醫家防病、治病的大道。
下面就把我這十幾年總結出來的手部診病的方法教給大家。這些都是最簡單、最直觀的方法,不是很全面,但很實用。
第四章 做好自己的營養師
巧食五味保健康
和近代營養學相比,中醫對食物的認識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要全面深刻得多。
中醫將食物的味道分為辛甘酸苦鹹,稱為五味。辛,就是辛辣。甘,就是甘甜。此外還有淡味、澀味,習慣上把淡附於甘味,把澀附於鹹味。
中醫的歸經理論講:「五味入口,各有所歸」,這個「歸」是指五味在進入人體後喜歡進入哪個臟器,具體來講就是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鹹入腎。進入人體的臟器不一樣,對身體所起的功效就不一樣。食物同藥物一樣,有的歸一種臟器,有的歸兩個或三個臟器。具體每種食物所歸臟器請參考中醫的食療著作。在這裡只介紹五味的歸經。
※辛辣的食物
辛辣的食物都是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生薑、辣椒、蔥、蒜等,在進入人體後所起的作用是通血脈、行氣,有宣散的功能,還能促進腸胃的蠕動,增強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身體內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並能祛散風寒,疏通經絡。當身體受到風寒侵入時,吃些辛辣的生薑、蔥、蒜等食物就能使身體發汗,宣散外寒,就能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頭痛、感冒、咳嗽、胃痛、腹痛、腹瀉。當遇到因寒凝血脈不暢引起的腰痛、腿痛、關節痛及胃痛、腹痛、背痛、痛經、心絞痛時,吃些辛辣的生薑、辣椒、蔥、蒜等,能行氣、祛寒、通經絡、止痛。
但辛辣的食物主要是入肺,而中醫理論中肺為嬌臟,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與秋氣相通等等,如果辛辣的食物吃得過多,肺就容易燥熱、上火。肺熱重了,一是容易胸悶、燥咳,二是容易口、鼻、皮膚長癤瘡,三是容易大便乾燥、便秘。秋天氣候多乾燥,所以秋天應該以潤肺為主,辛辣的食物就要少吃了。
※甘甜的食物
甘甜的食物在中醫的食物分類中是非常多的,幾乎占了常用食物的80~90%,如:
性平的食物有:
大米、玉米、南瓜、黃豆、豬肉、雞肉、鯉魚、鮭魚、花生、山藥、胡蘿蔔、大白菜、土豆、芋頭、香菇等。
性溫、性熱的食物有:
糯米、燕麥、牛肉、羊肉、烏骨雞、羊奶、鱔魚、淡菜、帶魚、桃子、核桃仁、櫻桃、紅糖、人參、杜仲、當歸等。
性涼的食物有:
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綠豆、鴨肉、蘋果、茄子、金針菜、豆腐、藕、絲瓜、黃瓜、冬瓜、金針菇、蜂蜜等。
性寒的食物有:
烏魚、香蕉、桑葚、西瓜、荸薺、空心菜等。
甘甜味的食物有補益、強壯身體的作用,凡血虛、五臟虛弱的人都比較適宜。甘甜能消除肌肉緊張,緩解疲勞,補充能量。
甘甜味是入脾的;脾臟為後天之本,是血液生化之源,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都要依賴脾臟所生化的水穀精微來濡養。脾有一個特點就是喜燥怕濕,最能養脾胃的是那些性平、性溫的甘甜食物,而經常使用性涼、性寒的甘甜食物就會傷脾。
當你已經感覺疲勞乏力,出現了脘腹脹滿、痰多、腹瀉、便溏、水腫以及頭暈眼花、面色蒼白、萎黃、唇、舌、指甲無華等脾虛、血虛症狀時,說明你的脾胃已經受傷,變得非常虛弱了,身體已經是血少了。這時千萬要警惕那些香甜味的,可口、誘人卻是寒性的甘甜食物,如香蕉、桑葚、西瓜、甜瓜、荸薺等都不要再吃了。除了夏季,上面提到的涼性甜味食品也儘量不要吃了,這是保護脾胃最好、最省事的方法。只要管住入口食物的品質,提供給身體它需要的食物,你的脾胃就會好好地為你工作。保護脾胃是保證健康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矛盾,越是香甜誘人的食物,越是藏有重大隱患;而越是平淡的食物,卻越是你身體最需要的。
※酸味的食物
酸味的食物除了醋、優酪乳外,大多數都是水果,而且同時多伴有甜味,如性平的葡萄、山楂、李子、花紅;性溫的杏子、荔枝、檸檬、金橘、楊梅、石榴、木瓜;性涼的梨子、蘆柑、柳丁、草莓、芒果、枇杷、番茄;性寒的柚子、楊桃、獼猴桃等。
酸性食物有增進食欲、健脾開胃、舒肝理氣、增強肝臟功能的作用。酸味是入肝的,中醫認為肝的功能除了藏血之外,肝還主疏泄,具有維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鬱的作用。肝同時分泌膽汁,有助於油脂類食物的消化吸收。肝喜舒暢、通達,而酸性食物多具有舒肝、理氣、順氣的功效。所以肝臟不好、肝火旺的人不適宜吃辛辣上火的食物,而酸甜性平、性涼、性寒的食物對肝火旺的人最好,性溫的酸甜食物如杏子、荔枝、檸檬、石榴就要儘量少吃。但如果病人在肝火旺的同時脾胃已很虛弱,那麼性寒、性涼的酸甜食物就不要吃了,只吃性平的酸甜食物就可以了。
※苦味的食物
苦味的食物有性寒的苦瓜,性涼的蓮子心、苦丁茶,還有苦中微帶甘甜的性平的白果,苦中微帶甘甜的性涼的百合、芹菜、慈姑、綠茶、啤酒、菊花、西洋參、決明子,性溫的咖啡等。
苦味具有清熱、除燥濕的功能,就如人們最常吃的苦瓜,就有祛暑解熱、明目清心的作用;蓮子心性涼味苦,有清心火、降血壓、止汗、養心神的作用;咖啡性溫,功效是強心、興奮、提神醒腦。
苦味是入心的。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具有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的作用;心主神志,主神明;心為陽臟,主陽氣,在四季中與夏氣是相同的。心本身為陽臟,夏天是陽氣最旺的季節,所以夏天最容易心火旺,症狀有目赤、發燒、舌尖紅腫、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有的心火旺的病人還伴有心悸、失眠、煩悶、急躁等症狀。而苦入心經,苦味的食物多數寒涼,所以到了夏天人們都喜歡吃一些帶有苦味的食物以降心火、除煩悶、解暑熱。所以苦味食物只適合夏天或平時遇到內熱大、心火旺的時候適當食用。如果將苦味食物作為保健品常年使用,雖然瀉了心火,卻也導致了心的陽氣不足,心臟跳動的力量就會減弱,血液運行的速度就會減慢,全身的供血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有句話叫「苦寒傷心」,大量的苦寒食物是能損壞心臟的,是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速度的。
咖啡是溫性的苦味食物,有強心的功效,但心臟過於興奮不利於睡眠,所以只能適當地喝一些,不能大量長期飲用,否則將加速心臟的內耗。
※鹹味的食物
鹹味的食物除了鹽、醬油、麵醬外,多為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藻、海蜇等。除了海蜇性平之外,大多是大寒的食物。
鹹味入腎經,鹹的代表是鹽,功效有補腎、引火下行、潤燥祛風、清熱滲濕、明目。李時珍說:「鹽為百病之主,百病無不用之。故服補腎藥用鹽湯者,鹹歸腎,引藥氣入本臟也。」適當的食用能補腎強腰,強化骨骼,使身體有勁,充滿活力。但吃了過多的鹹味食物反而傷腎。鹹味食物多是大寒,久食大寒食物不但傷腎,降腎火,同時也損傷脾胃。所以,鹹味是維持生命活動中必須的,但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每天少量食用對身體是極為有利的。
第一章 如果失去了溫度,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
體溫降低造成動脈硬化
一位朋友住院開刀,術後輸血的時候我看到輸血管的過濾網上有一層黃色的脂肪。我這位朋友是個胖子,血脂高,愛吃肉又不喜歡運動,怕熱,特別貪涼,一到夏天就離不開空調,喜歡喝冰鎮的啤酒、飲料,冬天還喝冷飲。
現在正好可以給他上一課。我就指著過濾網上的那層脂肪對他說,捐血給你的人一定是一個血脂高的人。什麼是血脂高?就是血裡的油多。你看只輸送給你200西西的血,過濾網上卻濾出了厚約2公釐的油,那麼這個人的血管裡可以說到處都有油。一旦遇...
作者序
前言
我所理解的溫度
談到溫度,大家並不陌生。雖然溫度無處不在,而且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只是一個氣象學上的概念,只在天氣預報時才會去關注。至於溫度在維持我們的健康中到底起到什麼作用,溫度怎樣決定我們的生老病死,我們又該怎樣利用溫度來預防和治療疾病,恐怕就很少有人去思考、去探究了。那麼就讓我帶你踏上神奇的生命探索之旅,去發現溫度的決定性作用,去運用溫度來保證健康、應對疾病、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吧。
人類生存的地球,有著常年平均17℃的溫度,為萬物生長提供了最好的生長條件。因為有了適宜的溫度,才有了美麗的山川、河流……,才有了生命的誕生,所以溫度決定了地球上萬物的存在。而太陽系其他行星沒有生命跡象,並不是缺水,缺的是適宜的溫度。像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00多℃,水都蒸發了;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等,因溫度在零下100多℃,水結成了冰。
只有適宜的溫度才能使毫無生機的冰塊變成充滿活力、滋養萬物、源源不斷流動的水,又是溫度使水變成了水蒸氣,從而使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滋潤。溫度不但使水的外形發生了徹底的變化,而且還使它的功能發生了改變。
這個水在我們的人體就是血液,它營養和滋潤著我們全身。而同樣是溫度,才使血液有了向前湧動的力量,並且使血液在全身循環不息,維持著各個臟器的生理活動,生命才有了保障。溫度降低,血液流速就會減慢,出現滯澀、淤堵等改變;溫度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
體溫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人類的生存。當體溫在35℃~41℃時,人的意識尚清醒;當體溫超過41℃時,人體的肝、腎、腦等器官將發生功能性障礙,連續幾天42℃的高燒,足以使成年人死去;而當體溫下降到35℃時,人的死亡率約為30%;低於25℃度時,生還的希望非常渺茫。人類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已總結出一套使體溫保持37℃左右的相對恆定的方法。當天氣寒冷時,就通過增添衣服、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以及積極的運動來產生熱量,並運用各種設備取暖;當天氣炎熱時,就通過減少衣服、吃一些清涼的食物以及出汗來調節體溫。這樣就為生命提供了最佳的溫度環境。
臨床上常規測體溫,主要是測幾個部位,一個就是腋窩,另外就是口腔和直腸。一般說來,直腸的溫度最高,大概是在36.9℃~37.9℃,口腔的溫度略低,腋窩的溫度最低;但是腋窩由於測量起來比較方便,所以用的是最多的,正常人的腋窩的溫度一般是36℃~37.2℃。
可見人體不同部位的溫度是不同的。代表人體真實溫度的內臟如腎臟、心臟、腦部等的溫度,到目前還無法臨床測量。就因為我們無法測出身體內部主要臟器的實際溫度,常規測量的體溫不能反映身體內部的真實情況。就如人類死亡率最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無論是發病的初期還是嚴重到隨時危及生命的時候,常規測量的體溫都不會發生明顯變化。所以這就很難讓我們察覺出溫度對身體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更不會想到溫度能夠決定人的生老病死了。
要想對此有深刻的瞭解,我們可以先觀察身邊的農作物。雖然施肥、澆水和鬆土是保證農作物生長的最基本條件,可是,農民並不能指望一年辛苦勞作下來,農作物肯定生長旺盛,肯定能豐收,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每天都是陽光明媚,每年都是風調雨順。一場寒流下來,再茁壯的農作物也會遭殃。冬季來了,再怎麼澆水、施肥、鬆土,植物也不會生長;只有等到萬物復蘇的春季,種子才會發芽。
大自然的溫度決定了農作物的生長和收成。因此,只有保證農作物所需要的溫度,再加上農民的辛勤勞作,才能看到生機勃勃的田間景象。
對於人來說,日常飲食就等同於對農作物澆水、施肥,是賴以生存的基本保證;運動和疏通經絡就等同於為農作物鬆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保證體內各種管道的暢通,使體內的廢物及時排出體外。可是,當你的身體營養供應充足、新陳代謝良好時,你是不是就不會生病,是不是就能延緩衰老,是不是就能到了百歲高齡依然充滿活力呢?絕對不是。因為同農作物和其他萬物一樣,人也是大自然的產物,在排除了意外傷害後,人同樣需要一個適宜的、四季如春的溫度為身體保駕護航。
這從我們的傳統醫學中也可窺見一斑。中醫指出,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通俗地講,血就是流動在血管內的紅色液體,營養、滋潤著全身;經絡就是遍布全身的各種通道,這都很好理解。但是何為氣?氣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由「先天之精氣」、「水穀之精華」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禦和固攝,也就是具有推動血液、津液的生成和運行以及維持臟腑組織的各種生理活動的作用。也就是說,中醫學上的氣與溫度的功能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除了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外,剩下的先天之精氣和水穀之精華就都能用溫度輕易地解釋了。
先天之精氣實際上代表了「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孩子被稱為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氣足。腎氣足體溫就高,孩子火力旺,代謝就旺盛,因此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老人腎氣衰了,體溫就偏低,火力不足,代謝也就變緩了,身體狀況逐漸衰弱。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全身熱量和能量,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腎就是人的根,如大樹的根一樣,只有在根上施肥、鬆土,植物才能生長旺盛。只要根能不斷吸收營養,樹就能不斷強壯,同時它的根又會向大地更深、更遠的地方伸長,就能抵禦風沙等自然災害。即使樹幹給吹斷了、吹折了,只要有根在,大樹還會發新枝、長新葉。只要保住樹根,大樹就能萬古長青。
人也是一樣,只要保住生命之根——腎,就能永遠健康,永遠充滿活力。腎氣足,我們的體內就每天陽光明媚,充滿生機,血液運行暢快,各臟器在充足血液的供應下運轉正常。而當腎氣虛、腎陽不足的時候,身體內就出現了陰天,體溫就會降低,陰天持續時間越長,體溫就會降得越低,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血液凝滯,運行速度變慢。寒和濕又是連在一起的,當溫度下降後,水不易蒸發,濕氣就大,濕的沉重反過來又加重了血液的凝滯,使血液運行的速度更加緩慢,這樣,各臟器的供血就會減少,臟器的功能就會下降。再加上身體內長期烏雲密布,很容易造成細菌繁殖,使體內「發黴」、「潰爛」,引發各個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果腎氣不能得到及時補充,體內始終見不到陽光,各種臟器缺血、慢性炎症就會久治不癒。最後從量變到質變,血管被嚴重阻塞,各臟器功能衰竭,慢性炎症發展為各種腫瘤。解決這一切的根本是盼望著人體內重新升起太陽,也就是讓腎臟重新充滿朝氣,讓我們的身體在充足腎陽的照耀下溫度上升,濕氣蒸發,這樣血液流動自然就暢快了,臟器的供血又恢復了,「黴、爛」的地方乾爽了……
而給人的「根」不斷補充營養、添加燃料,讓腎火不滅的就是被稱為「後天之本」的胃。正是胃使吃進去的水、穀和其他高品質的食物產生了熱量,轉化成了血液。只有保證充足的血液,才能保證身體有充足的能量,才會有溫度,而溫度又反過來融化血液,使血液向前湧動的力量更足。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這個「氣」就是熱量,就是溫度。
因此一日三餐吃進去的食物成了保證身體溫度最重要的來源,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而吃的食物中有溫熱屬性的,也有寒涼屬性的。比如冬天喝下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你會感到全身從內到外都溫暖,都舒展開了;喝下一瓶冰鎮飲料,那種透心涼會讓你身體發寒、蜷縮。溫熱的食物在溫暖全身的同時也溫補了腎陽,而腎臟永遠只存在著補,從沒有瀉的說法。什麼是補?溫熱是補。什麼是瀉?寒涼是瀉。這個寒涼有吃進去的寒涼,也有身體受到的寒涼。腎怕寒涼,腎臟不能瀉,你不能給它撤火,也不能在上面潑灑冷水,只能通過不斷地、適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讓腎火燒得旺、燒得久。
但是,現在的人們大量地吃著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依舊飽餐原來在夏天才能生長的,用於清熱、解暑、降溫的食物;在人體最需要熱量、最能儲存熱量的季節反倒大幅度降溫。還有,夏天普遍使用空調,不但會加重體內的寒濕,而且直接降低了體溫。
既然上天安排了春夏秋冬,那麼我們只有順應季節的變化,順勢而為,才能對身體有好處。夏季高溫的作用就像對最適宜作物生長的農家肥進行發酵、漚化一樣,被處理過的肥料施入土壤後,不但肥效穩定長久,而且能使土壤疏鬆、防止板結。夏季還能把人體在其他季節裡未消化、未排出的各種代謝產物經過發酵、漚化後,該利用的利用,沒用的就通過大量的汗液排出體外,從而使這些廢物不至於堆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管壁的增厚,加重動脈硬化,不至於堆在經絡裡造成患癌症的機率大增。因此,夏季是人們排出寒濕的最好季節,也是清理人體內部環境的最好時機。但現在的人們就怕出汗,都躲在冷氣房裡,而且夏季人們的汗毛孔不像冬季是閉合的,都是張開的,這樣就更容易讓寒濕直接侵入體內,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體內溫度不斷下降,體內垃圾不斷增多。
當你隨時隨地吃著反季節的蔬菜瓜果,當你常年躲在密閉的房間裡、享受著空調帶給你的清涼時,你卻正在違背大自然的規律。人只不過是宇宙間不起眼的塵埃,因為無知而以微小的身軀與大自然相對抗,就如同雞蛋撞石頭,結果只能是自取滅亡。
所以,直接影響人體溫度的因素與飲食有關,與外界環境的溫度有關,還與身體的運動有關。多吃高熱量的、高能量的食物就能直接給身體增溫,長期吃各種寒涼的食物就是在給身體降溫。外界環境溫度下降時要及時增添衣服給身體保溫,可有不少人為了美而少穿衣服讓身體受凍。夏季各種降溫設施的大量使用,也是導致體溫下降的重要途徑。運動、勞動、活動肢體能讓身體產生熱量,溫暖起來,而現代人生活條件越好,活動的就越少,身體的產熱也就越少。
現在的人們是通過各種途徑為身體降溫,自然就造成身體內整天都陰雨連綿。長期的陰沉,帶給我們的就是心情壓抑、不舒展,身體沉重、乏力,疾病頻發等一系列問題。
雖然我們也還不能用儀器測出身體實際的溫度變化以及腎陽是否充足,但我們可以通過身體外部的表現來推斷體內的溫度情況,其中觀察血液是否充足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因為血液不僅能保證體溫,而且給腎臟輸送了充足的能源,讓腎陽不衰,所以我在書中教你用十三種最簡單、最直觀的方法來判斷自己是否血液充足。只要身體內有了血液不足的表現,你就要及時運用書中教給你的食療補血、補腎的方法,及時給身體補上能源,腎火才會不衰。還有,身體內寒濕重同樣會降低體溫,影響血液循環,因此我在書中也詳細介紹了寒濕重的具體表現,以及各種祛除寒濕的方法,目的仍是確保腎火不衰。
當我們根據身體出現的各種警報及時通過各種措施為身體保溫的時候,就是在為我們的身體保駕護航,就是為我們身體內的血管、臟器提供最適宜它們生長及工作的環境。這樣,決定我們身體生老病死的腎臟就能永遠腎火不衰,永遠腎陽充足,我們就能充滿朝氣、長命百歲。
前言
我所理解的溫度
談到溫度,大家並不陌生。雖然溫度無處不在,而且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只是一個氣象學上的概念,只在天氣預報時才會去關注。至於溫度在維持我們的健康中到底起到什麼作用,溫度怎樣決定我們的生老病死,我們又該怎樣利用溫度來預防和治療疾病,恐怕就很少有人去思考、去探究了。那麼就讓我帶你踏上神奇的生命探索之旅,去發現溫度的決定性作用,去運用溫度來保證健康、應對疾病、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吧。
人類生存的地球,有著常年平均17℃的溫度,為萬物生長提供了最好的生長...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如果失去了溫度,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
第二章 給生命銀行增加儲蓄
第三章 讀懂身體的「求救」信號
第四章 做好自己的營養師
第五章 做自己的按摩師——輕鬆掌握經絡按摩法
第六章 做自己的保健師——小活動大功效
第七章 做自己的醫師——常見病速治法
附錄
全科醫生才是最好的醫生
人體穴位圖
後記
前言
第一章 如果失去了溫度,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
第二章 給生命銀行增加儲蓄
第三章 讀懂身體的「求救」信號
第四章 做好自己的營養師
第五章 做自己的按摩師——輕鬆掌握經絡按摩法
第六章 做自己的保健師——小活動大功效
第七章 做自己的醫師——常見病速治法
附錄
全科醫生才是最好的醫生
人體穴位圖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