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賴其萬醫師自二○○一年起於經典雜誌【杏林筆記】專欄執筆,在行醫路上未曾停止自省,不遺餘力改善醫病關係、注重醫學倫理中的人文關懷,榮獲二○○六年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於二○一○年出版《杏林筆記》,廣受各界迴響。
《杏林筆記2》延續集結二○一○年至二○一六年之專欄文章,感性記錄作者在面對病人及家屬時的將心比心,在教育現場面對醫學生時的殷切叮嚀,以及面對自己退休與否的心路歷程。共分成「醫生與病人、家屬」、「醫師的培育與人文教育」及「醫者的自省與生老病死的沉思」三大主題。作者以「醫生」、「醫師」、「醫者」不同的稱謂區別,以多元的角度,深切思考人生的價值以及老、病、死等嚴肅議題,與讀者討論當前醫療環境的困境、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期能重建醫病關係的和諧文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陳榮基
曾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
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張上淳
台大醫學院院長
潘美玲
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陳榮基
曾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
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張上淳
台大醫學院院長
潘美玲
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推薦序
視病猶親:如果病人是我的親人,我會作何抉擇?
文/陳榮基 (曾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賴其萬醫生是我多年台大醫院的同事老友。當他完成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升任主治醫師後,計畫攜眷(同科服務的張燕惠醫師)赴美進修,他保證完成訓練後一定回國服務。我也幫他「作保」,才讓主任同意他們夫婦一起自費留職停薪赴美進修。二十多年後,終於候鳥知返,回國服務。我因為機緣介紹他去參觀花蓮慈濟醫學院解剖科成功的人道教學屍體勸募,讓他選擇落腳慈濟服務與教學,還擔任慈濟醫學院院長,後轉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醫教會)服務,從醫教會秘書到主委,多年主持全國醫學院評鑑,持續為台灣的醫學教育品質的提升而努力;他不但博讀好書,常常撰寫書評並介紹給好友們閱讀;也不斷發表注重醫學倫理醫病關係的卓越文章,並持續出書,期待提升台灣的醫療環境與醫病關係。欣見這本《杏林筆記2》的問世,承蒙他讓我有幸先行拜讀。感佩之餘,只好答應寫序強力推薦。
本書分成「醫生與病人、家屬」,「醫師的培育與人文教育」及「醫者的自省與生老病死的沈思」三大章節。很細膩與用心的分析醫生的熱心工作與無奈及病人/家屬的徬徨與無助。
本書第一章第一篇「多了解病人家屬的感受」,提到曾經在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與我共事的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悉心照顧失智症的夫人的經驗,他所說的「照顧這種病人是極端的身心俱疲,因此真正有效的照顧需要能夠使照顧者本身得到實質上與感情上的支持。」一語道破病人家屬的無助。當家屬為親人的病緊張無助的時候,心理上很容易受到挫折。此時醫護人員,不經意的應對進退的小疏失,都可能誘發激烈的不滿與反應!在醫生還沒有弄清楚緣由時,醫病糾紛已經爆發了。醫師乃至所有醫療人員要隨時很細膩的去了解病人/家屬的恐懼與無助的感受,適時提供「實質上與感情上的支持」,真是談何容易!但卻是很重要的。
在「讓我難忘的一位老病人」一文提到的肌無力症的病人的經驗,病人對醫師二十幾年的感念,使賴醫師提到「醫師對病人所做的『事』與病人被醫師所感動的『情』」。「這位讓我難忘的老病人使我找到工作的意義,也了解為什麼有人堅
信『當醫生是一種福氣』。」我也曾經有位患威爾遜氏病(肝腦病變)的病人,為她做出正確診斷後,因為當時台灣沒有進口該病的有效用藥,我介紹她到美國海軍研究所去接受長期免費治療。其後二十多年,雖然我沒有直接治療她,但是每年過年,她們夫婦都會帶一盒水果來向我拜早年,讓我一直感受到賴醫師說的「當醫生是一種福氣」。
在門診,有時候透過朋友或親戚的介紹,不得不在已經很繁忙的時段,為病人「加號」,有些加了號的病人,下一步會要求可否提前先看!我在不得不提前先看後(對不起已經候診很久的病人),有時會告訴病人,我自己在台大醫院應診,雖然看診醫師是我的學生,我看他實在很忙,病人太多,我還是「乖乖的」坐在候診室一兩小時,等到輪到我的號碼!真希望病人能夠多體諒醫師!
為了促進醫病和諧,讓醫師與病人間多做溝通,賴醫師號召好友們,共同在民報開設「醫病平台」的專欄,期待更多的醫療人員以及病人/家屬,能夠把自己的經驗,發表在這個「平台」,透過一再的溝通,讓我們的醫療環境,除了跟得上科技發展,更能夠彼此多了解,互相信任與諒解,越來越和諧。我在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醫病平台】發表了一篇「如果他是我的親人,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容我在此引用一段敘述,分享本書的讀者朋友們:
「醫師常被要求要視病猶親,要用同理心(empathy)來面對病人。醫師應該與病人/家屬,仔細說明病情,治療/處置的各種選擇,每種選擇的可能後果,不要讓病人/家屬有錯誤的期待。如果那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應該設身處地,為病人/家屬設想,如果病人是我的親人(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時,我會做何選擇。然後協助病人/家屬做成可能是最好、至少是最不會後悔的選擇。」
「我常教育我的學生,設身處地告訴病人/家屬,「如果他是我的親人,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為什麼?」我也常告訴病人/家屬,可以請問醫師:「如果病人是你的親人,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為什麼?」
期待這本書可以使更多的醫師,能夠將病人當作親人;更多的病人/家屬能夠將醫師當作可以信任的朋友或親人!
視病猶親:如果病人是我的親人,我會作何抉擇?
文/陳榮基 (曾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賴其萬醫生是我多年台大醫院的同事老友。當他完成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升任主治醫師後,計畫攜眷(同科服務的張燕惠醫師)赴美進修,他保證完成訓練後一定回國服務。我也幫他「作保」,才讓主任同意他們夫婦一起自費留職停薪赴美進修。二十多年後,終於候鳥知返,回國服務。我因為機緣介紹他去參觀花蓮慈濟醫學院解剖科成功的人道教學屍體勸募,讓他選擇落腳慈濟服務與教學,還擔任慈濟...
作者序
杏林筆記又一章 文/賴其萬
二○○一年承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先生的邀請,我開始撰寫「杏林筆記」專欄。二○一○年王總編邀請我將這專欄發表的文章,扣除收錄於已出版的書冊外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了「杏林筆記」。今(二○一六)年六月底當我即將赴美休假時,心血來潮,發現這專欄又已積下不少文章,而在經典雜誌編輯同仁的幫忙下,促成了這本《杏林筆記2》的問世。
本書將這些文章歸類為三個主題:
「醫生與病人、家屬」:這一直是我回國將近二十年來持續關懷的議題。事實上,我回國後第一次接到邀稿就是老友戴正德教授想要編撰一部國內學者集體創作的醫學倫理教科書,而當時我就以醫學倫理探討「醫病關係」。這幾年來,我也深感在台灣談「醫病關係」,「病人的家屬」是不容忽視的一環。
「醫師的培育與人文教育」:如何培育下一代的醫師對將來台灣社會大眾所接受的醫療品質具有深遠的影響。令人擔心的是台灣在健保制度的不合理給付以及醫院的經營方式,醫界與社會大眾都已習慣於醫師沒時間好好看病,而過度依賴高科技檢查,導致醫療費用的激增,但卻沒有帶來醫療品質的改善。因此醫學教育的重視同理心與人文關懷,應是扭轉當前偏差的醫療行為的重要方針。但這也不是醫界一廂情願即可達成,台灣社會環境也需要改變,「醫生要有醫德,病人也要有病德。」當前醫療大環境一定要改善,才能鼓勵有心做對的事的年輕醫師繼續堅持理想,也更希望台灣更多的病人與家屬能接受醫學生參與他們的照護,讓他們學到臨床醫學的精髓,將來我們的兒子、孫子才會有好醫生照顧。
「醫者的自省與生老病死的沈思」:醫師這職業往往只看到一些感激我們的病人與家屬,但卻無從由那些對我們的服務不滿意而離開的病人與家屬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缺點,也因此「醫者的自省」是非常重要的修養。同時隨著自己年紀的增長,加上這十幾年來在癌症醫院的工作環境,更使我深切思考人生的價值、老、病、死等嚴肅的議題。
我也要在此特別說明在不同主題,我使用「醫生」、「醫師」、「醫者」不同的字眼,因為我認為,在與病人應對時,「醫生」比較近乎民間行之有年的稱謂;在論及醫學教育或職業,還是使用「醫師」;而就個人的行為,則以「醫者」較為貼切。
回國最大的收穫毫無疑問的是我因此能夠陪伴父親度過他一百零一年人生的最後十年,補償去國二十幾年無法晨昏定省的遺憾,並從他身上學到許多生命的智慧。同時也因此,我才有緣認識許多國內的良師益友,踏上醫學教育這條路,而展開新的人生旅程。更沒有想到的是,透過一些機緣,我開始定期撰寫專欄、讀好書、寫書摘,而使自己的觸角更敏銳。這些因緣際會使我在回國的這段歲月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
最後我要在此向三位在百忙中答應幫我寫序的朋友,表達我誠摯的謝意。
陳榮基教授是我當年進入台大神經精神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的啟蒙老師之一。他對台灣的貢獻不只是在神經學界,最近幾十年來他投入蓮花基金會所做的各種有關生命末期的照護,以及為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與推廣所做的努力更是令人感佩。
張上淳教授是台大醫學院院長,是當前台灣醫學教育的龍頭老大。這幾年來他在醫學教育方面的努力、對醫學人文團隊的支持以及醫學教育制度的建立是有目共睹。他在日理萬機的工作壓力下,居然對我的不情之請,二話不說就答應幫我寫序,讓我由衷感激。
潘美玲小姐是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也是「杏林筆記」專欄的「美容師」。她的敬業精神以及經常撰寫的專題報導令我深感佩服。我期待她從「籬笆的另一邊」,幫忙我們更深入了解病人與家屬對醫生的期待,從而引導醫界思考醫師培育與醫者自省的方向。
最後我還要感謝經典雜誌王志宏總編輯、蔡文村叢書主編、何祺婷叢書編輯的幫忙以及我的秘書楊書安小姐。同時我也要特別感謝內人張燕惠醫師長年對我無怨無悔的支持。
杏林筆記又一章 文/賴其萬
二○○一年承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先生的邀請,我開始撰寫「杏林筆記」專欄。二○一○年王總編邀請我將這專欄發表的文章,扣除收錄於已出版的書冊外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了「杏林筆記」。今(二○一六)年六月底當我即將赴美休假時,心血來潮,發現這專欄又已積下不少文章,而在經典雜誌編輯同仁的幫忙下,促成了這本《杏林筆記2》的問世。
本書將這些文章歸類為三個主題:
「醫生與病人、家屬」:這一直是我回國將近二十年來持續關懷的議題。事實上,我回國後第一次接到邀稿就是老友戴正德教授想要編撰一...
目錄
《杏林筆記2》目錄
推薦序
視病猶親:如果病人是我的親人,我會作何抉擇? 陳榮基
推薦序
身教言教的良醫良師 張上淳
推薦序
醫病又醫心的謙遜仁者 潘美玲
自序
杏林筆記又一章
醫生與病人、家屬
多了解病人家屬的感受
醫生,你什麼時候要退休?
對病人家屬產生同理心的頓悟
病人與家屬對護理人員的尊重
關懷、溝通與信任
推薦比自己更適合的醫生給病人
傾聽病人心聲
病人家屬對醫療疏失的感受
病人家屬與醫生的關係
讓我難忘的一位老病人
病人的喜怒哀樂
病人或家屬的心事,醫生知多少?
當醫師真是一種福氣
改變醫界缺乏尊重別人的風氣
一位罹患癲癇的孕婦給我的省思
再談癲癇女病人的懷孕
黯淡的三月天
醫病易位有感
再談醫者的盲點
醫生與病人家屬
病人與家屬的感激
讓親友陪同溝通困難的病人看病
為病人尋求比自己更適合的醫生
共同建構台灣的醫病溝通平台
醫師的培育與人文教育
殘而不廢,老而不休的醫界典範
培養醫學生的服務精神
醫事科技人員的人文素養
如何讓醫學生感受病人的痛苦
教導醫學生對病人的關懷
醫學生的老師責任重大
找尋工作的意義
病人出院後的照顧問題
讓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醫療品質
為醫學教育把關的重要與困難
你的學生從我身上學到些什麼?
與醫界新血的對話
令我由衷佩服的學生
使醫學生繼續保持熱情的大環境
床邊教學記趣
這病人是裝病的嗎?
傾聽學習照護病人的醫學生
醫師兼教師的福氣
如何教得出下一代的好醫生?
床邊教學的教與學
醫護之間的相互包容與尊重
利用同理心幫忙困難的醫療抉擇
關懷無法治癒的病人
對病人的關懷與尊重真的很難教
陪伴醫學生一起成長
醫者的自省與生老病死的沉思
為什麼「放得下」是那麼困難?
加護病房的等候室
當老人變孤兒時
如何面對不可避免的人生終點
醫者的病中自省
很難學會的醫道
老友,謝謝您給我上的課
一位智障病人的老父給我的啟示
只問播種,休問何日發芽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由註生娘娘的謝恩談起
向退休之念暫說聲再見
病人是看機器還是看醫生?
老年失智的夢魘
失而復得又再得
醫病體認的更上一層樓
人生的最後一程
慢慢走呀 慢慢看呀
一種米養百種人
過世病人的家屬心事有誰知?
生老病死
幾位先輩給我的啟示
讀書之樂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杏林筆記2》目錄
推薦序
視病猶親:如果病人是我的親人,我會作何抉擇? 陳榮基
推薦序
身教言教的良醫良師 張上淳
推薦序
醫病又醫心的謙遜仁者 潘美玲
自序
杏林筆記又一章
醫生與病人、家屬
多了解病人家屬的感受
醫生,你什麼時候要退休?
對病人家屬產生同理心的頓悟
病人與家屬對護理人員的尊重
關懷、溝通與信任
推薦比自己更適合的醫生給病人
傾聽病人心聲
病人家屬對醫療疏失的感受
病人家屬與醫生的關係
讓我難忘的一位老病人
病人的喜怒哀樂
病人或家屬的心事,醫生知多少?
當醫師...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