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動物如此不同,能夠為了共善與許多不是家庭成員的人共同合作?薩繆爾.鮑爾斯和赫伯特.金提斯在《合作的物種》中說明,基因與文化的共同演化如何催生了這樣一個物種,讓多數成員願意為了維繫倫理規範而犧牲與幫助陌生人。他們指出,在數千個世代裡,生存關鍵就是和群體同胞攜手合作。要是能夠建立起制度,保護熱心公益的成員不受自私自利者的剝削,就可以在衝突中勝過比較不合作的群體,並且成長茁壯。本書利用實驗、考古學、遺傳學和民族誌方面的資料以及電腦模擬,以創新且有說服力的方式說明人類為什麼會有道德並且願意合作。
作者簡介:
薩繆爾.鮑爾斯
Samuel Bowles
在聖塔菲學院主持行為科學計畫,並在錫耶納大學教授經濟學。
赫伯特.金提斯
Herbert Gintis
在聖塔菲學院、中歐大學和錫耶納大學擔任教職。
目錄
前 言 I
第一章 合作的物種 1
第二章 人類利他行為的演化 9
第一節 偏好、信念與限制 10
第二節 社會偏好與社會困境 12
第三節 基因、文化、族群與制度 16
第四節 預告 21
第三章 社會偏好 23
第一節 相當普遍的強相互性 25
第二節 搭便車行為有害於合作 27
第三節 利他懲罰支持合作 29
第四節 有效懲罰需要正當性 32
第五節 純屬象徵性質的懲罰也有效 35
第六節 人會懲罰傷害他人的人 37
第七節 社會偏好並不是非理性的 38
第八節 文化與制度的重要 39
第九節 行為會受到群體成員身分的限制 42
第十節 人喜歡合作,也喜歡處罰搭便車的人 45
第十一節 實驗室與自然環境中的社會偏好 47
第十二節 其他解釋 50
第四章 人類合作的社會生物學 55
第一節 概括適應性與人類合作 57
第二節 建立多層次選擇的模型 64
第三節 均衡選擇 68
第四節 互惠利他 71
第五節 大型群體中的互惠利他 76
第六節 名聲:間接互惠 81
第七節 利他作為品質保證的信號 85
第八節 正向聚合 86
第九節 機制與動機 90
第五章 合作的經濟人 95
第一節 無名氏定理與演化動態 97
第二節 公開的不完全訊息下的無名氏定理 100
第三節 私人資訊下的無名氏定理 104
第四節 與演化無關的均衡 105
第五節 社會規範及相關均衡 108
第六節 消失的編舞家 109
第六章 人類祖先社會 113
第一節 見多識廣的祖先 115
第二節 基因證據 120
第三節 史前戰爭 124
第四節 社會秩序的基礎 129
第五節 合作的考驗 134
第七章 制度與行為的共同演化 135
第一節 選擇性滅絕 139
第二節 繁衍均等 143
第三節 群體之間的遺傳分化 146
第四節 亞族群滅絕以及利他行為的演化 147
第五節 澳洲實驗室 149
第六節 制度與利他行為的共同演化 151
第七節 基因與文化共同演化之模擬 154
第八節 平等主義者與戰士 157
第八章 本位、利他以及戰爭 161
第一節 本位利他與戰爭 164
第二節 本位利他與戰爭的興起 167
第三節 本位利他的模擬與實驗 172
第四節 「紅牙血爪」的遺緒 176
第九章 強相互性的演化 179
第一節 協同懲罰 181
第二節 現實人口中的利他懲罰 189
第三節 強相互性的興起 192
第四節 為何協同懲罰可以成功 196
第五節 分權式的社會秩序 197
第十章 社會化 201
第一節 文化傳播 202
第二節 社會化以及降低適應性的規範的生存 206
第三節 基因、文化與規範內化 209
第四節 透過搭便車讓規範得以內化 213
第五節 降低適應性的規範如何在基因與文化方面共同演化 216
第六節 如何使內化規範具有利他性質? 218
第七節 可程式化的大腦 222
第十一章 社會情緒 225
第一節 相互性、羞恥感與懲罰 228
第二節 社會情緒的演化 231
第三節 生活的主宰 233
第十二章 結論:人類的合作及其演化 237
第一節 人類合作的起源 238
第二節 合作行為的展望 241
附 錄 245
第一節 定義利他行為 245
第二節 代理人基模型 247
第三節 賽局理論 252
第四節 動態系統 255
第五節 複製動態 258
第六節 繼續機率與時間折現因子 260
第七節 聲望模型的替代選擇 261
第八節 公開信號和私人信號下的囚犯困境 263
第九節 兩種實驗對象:學生與非學生 266
第十節 普萊斯方程式 268
第十一節 弱多層次選擇 273
第十二節 有群聚效應時的合作與懲罰 274
參考文獻 277
主題索引 307
作者索引 315
前 言 I
第一章 合作的物種 1
第二章 人類利他行為的演化 9
第一節 偏好、信念與限制 10
第二節 社會偏好與社會困境 12
第三節 基因、文化、族群與制度 16
第四節 預告 21
第三章 社會偏好 23
第一節 相當普遍的強相互性 25
第二節 搭便車行為有害於合作 27
第三節 利他懲罰支持合作 29
第四節 有效懲罰需要正當性 32
第五節 純屬象徵性質的懲罰也有效 35
第六節 人會懲罰傷害他人的人 37
第七節 社會偏好並不是非理性的 38
第八節 文化與制度的重要 39
第九節 行為會受...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