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只剩下低頭認輸的份?
面對人生的里程碑與隱藏的年齡焦慮
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
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20歲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想像過自己30歲的模樣?
是事業有成?成家立業?還是夢想達成?
一晃眼30歲了,結果曾經以為的大人模樣卻和想像大不同。
內心總有一個聲音說:「可以的,30歲還有本錢,還能繼續追求夢想。」
卻也有另一個聲音說:「都已經30歲了,還以為自己擁有什麼可能。」
所以重覆過著每一天,不前進使你覺得焦慮;
即便想做些什麼挑戰,改變卻使你感到不安。
當焦慮和不安的情緒滿溢出來,整個人就陷入了無力的狀態……
其實,這種無力感是種好的提醒,
提醒你該成長、移動到新的人生階段了。
◎成長,就是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無力感有些時候,我們會被既有的生活或成就牽絆,不敢放手去做內心一直想做的事。
或是受限於社會上的主流價值與責任感,卡在僵化的思考模式中。
生活中的無力感就像是感冒病毒,越是抗拒、置之不理越容易造成嚴重的問題。
唯有投入能讓人生變得豐饒、具有生產性的事,人們才能戰勝混亂、感覺幸福、獲得成長。
如果可以坦然面對焦慮與無力感,就能引發正面強大的力量。
◎有意義的成長,總是在動搖的時刻發生很多人會把目標動搖、中途修正的狀態,誤解成計畫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的努力。
魯爾夫.杜伯里曾說:「就算出發時已將飛行軌道設定好目的地,也必須配合風向變化不停調整操縱桿。」所以比起從有利的起跑點出發,更重要的是懂得在途中不斷做出修正。
實際上,每當人生周期產生變化,從學生到社會人士,從未婚到結婚、成為父母,當扮演的角色改變時,必然會歷經不安且混亂的時期。
然而這種混亂並不是不好的現象,反而是一個成長的契機。
◎先認同自己,即使只是改變一點點也很好40歲的英旭是個典型工作狂,對他來說,如果無法在工作上獲得認同,就會感到自我崩毀。
沒想到他忙出了病來,在休息時靜下心檢視自己的狀況,進而看見了以前看不見的新事物。現在的他不再因為失眠或壓力而搞得心力交瘁,反而懂得適時放鬆才會成長。
英旭說:「如果說以前是為了被認同而拚命,現在則是為了變得更幸福而工作。」
專職家庭主婦美善總是在等待老公和小孩回家,覺得每天只會嘮叨生活大小事過得很空虛。
自從她送給自己一個書櫃後,培養起閱讀的興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算沒有大聲疾呼身為一個媽媽、一個妻子所需要的尊重,家人們也自動自發地學會尊重媽媽的時間了。
美善說:「以前總是為了老公和小孩,把自己擺在後面,我不知道原來為自己作些什麼,可以感到如此充實。」
作者曾在人生高峰期拋下一切,跑到美國進修精神分析課程,轉換工作跑道。他認為人生的可能性不應該受到年齡限制,就算是「大人」也有追尋夢想、即刻改變的權利,前提就是不要放棄改變。
本書要為面臨世代焦慮、處於人生混亂期的人們,提供陷入對生活茫然時該如何自處的方法,為你注入能安然帶領自己到人生後半的新動力。
作者簡介:
韓星姬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與專業精神分析師。韓國高麗大學醫學博士,曾任職於國立首爾醫院21年,並遠赴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醫學系擔任客座教授,以及韓國精神分析學會副會長、大韓兒童青少年精神學會公關理事。目前為高麗大學及成均館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並開設YIHAN MIND CLINIC,致力於諮詢治療心靈受創的患者。
著有《為什麼,你的人生填滿別人的待辦清單?》
譯者簡介:
徐小為
政治大學韓語系畢業。愛好閱讀,樂於生活。因為喜歡把看懂的什麼說給人聽,所以開始翻譯的日子。期許有一天能靠翻譯養活自己和貓。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蔡明淳 明淳說創辦人
雪兒CHER 旅人作家
【有感推薦】
如果你覺得你現在的人生一團混亂、充滿焦慮不安,請拾起這本書讀一讀吧!你會獲得無比的勇氣,繼續走下去。
──蔡明淳 明淳說創辦人
名人推薦:蔡明淳 明淳說創辦人
雪兒CHER 旅人作家
【有感推薦】
如果你覺得你現在的人生一團混亂、充滿焦慮不安,請拾起這本書讀一讀吧!你會獲得無比的勇氣,繼續走下去。
──蔡明淳 明淳說創辦人
章節試閱
替自己準備一個可以跳脫現實的私人空間
「我很害怕自己什麼都作不了,我可不是為了當無名企業的員工度過一生才被生下來的……」陷入深深無力的民哲,帶著接近灰階的淡薄存在感和疑問來找我。
他雖然畢業於不錯的大學,在穩健的中小企業一直晉升到處長,但他還是疑惑自己要在這個地方待到什麼時候,抱怨了好一陣子才離去。
看著被壓力和不安壓垮的他,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了「興趣」這個字。為什麼不找一個和工作一樣,可以深深投入的興趣呢?
因為沒辦法拋下經營已久的職涯突然轉換跑道,也沒辦法立刻開始準備司法考試。然而,實際去尋找能增加存在感的方法,比繼續無力地按兵不動要來得有效多了。
所以那些擁有等同於第二職涯(Job)等級興趣的人,我想大力讚美他們是非常進步的人。
具體化之後就會產生動力
「最好的沉思就是留意生活,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這是中國心理學家李子勛在《煩惱過剩》一書中提到的思考方式。
他把反覆思考自己現在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的舉動,定義為「沉思」。我想在此補充,這是為了養成沉思的習慣,把抽象還原成具象的一種作業。
人的心理是抽象的,會對肉眼看不見的事物或價值產生怠惰。不然明明到處都是刺激末梢神經的遊戲,為什麼還要玩那種拚命仔細看才看得懂意思的遊戲呢?
如果可以把「沉思」量化,不僅更容易有所感受,也可以增強實踐的意志力。比方說讀三頁書、一天走一公里、一天散步十分鐘、吵架的時候沉默五分鐘等等。
如果讀書的時候只專注於書的內容,散步的時候只專注在步伐上,就叫作「沉思」的話,那麼加上單位讓它成為更具體的系統,就是將「沉思」量化。雖然這感覺好像不算什麼,但整整一個星期,一天不少地實踐之後,就會發現生命的品質變得截然不同。
為了把人生過得更有趣,就要有更多「可以獨自進行的有趣事物」。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個角落,都要準備好作為消遣的事物。
若你不想再對工作和人際關係那麼敏感
用「十二年愛書人」介紹自己的美善,是一個專職家庭主婦。
有一天,她送給自己一個書櫃。因為她時不時就買書,家裡幾乎快要沒有放書的地方了,於是便瞞著家裡人偷偷買了書櫃。
剛開始的頭兩年,她只讀簡單的書,等到她開始有了喜歡的領域,便接二連三地持續閱讀,最後一頭栽進了書本的世界。她說,在那段閱讀時光裡,人生的滋味也自然而然變得深邃起來。
第一個發現她變化的人,自然是她的家人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美善在看書,家人就不會呼喚她。雖然一開始試著叫了幾次媽媽,不過看到沉浸在書裡的美善根本沒聽見,家人們也開始學會尊重媽媽的時間了。即使沒有大聲疾呼身為一個媽媽、妻子所需要的尊重,家人們也自動自發地改變了。
美善說:「人家都說女人的命運就是為了老公和小孩,把自己擺在後面,但我不知道原來為自己作些什麼,可以讓人感到這麼充實。」
像美善一樣擁有興趣,漸漸開始塑造自己的領域之後,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自在起來。不同於從前總是在看時間等老公和小孩回家,現在的她因為沉浸在興趣中,嘮叨也減少為從前的一半,彼此之間漸漸培養出健康的距離。
最重要的是,所謂興趣就是你能以自己為中心,完全掌控的少數領域之一。不管是工作還是人際關係,都無法以單一的力量完成些什麼,其中一定會有變數,或是被不曾預想過的雜音打亂計畫,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興趣是對自己的投資,即使沒有人知道自己享受的東西,也會帶來幸福的滋味。比方說,運動時邊汗流浹背,邊感受到的成就感;練舞時舞步全都準確對上拍子時的滿足,這些都不會輸給在奧運中得到金牌的選手。
像這樣試著享受幸福的時光,就會變得不那麼在意工作或人際帶來的壓力。「因為我要幸福,所以那件事就PASS吧。」你就能變得如此泰然。而那些看到你變化的人們,則會對你抱持深深的好感。
怎麼樣?一個興趣就可以帶來這樣的正面循環。興趣就是這樣替人生製造緩衝空間,不僅在人際關係中,也在你的整個人生中準備了讓你喘息的空間。
每天十五分鐘,像存錢一樣投入興趣吧
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活在主幹之中,這裡的主幹指的是什麼呢?
法律人的話就是每天要忙於官司,商人是每天要一直賣東西,醫生則是要每天面對各種病人,這就是他們的主幹。不過怎麼可能從不休息,一直這樣生活下去呢。
興趣可以讓人暫時忘記現實的自己,將你帶去一個過渡空間(Transitional Space)。過渡空間是連結現實和幻想的假想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可以放飛自己在現實中飽經風霜的心靈,遇見人類原有的純潔,進而得到快樂。創意、藝術、文學等都是在過渡空間發生的事。
能夠好好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就能作為一個「享有私人的人」,感到加倍地快樂。並不是非得坐上飛機,飛到什麼地方度假才算休息。只要能暫時逃離現實,把自己放進一個專屬自己的私密空間就好,即便是一個多麼平價的逃離日常方法,但我認為這才是具有真正意義的休息。
更何況,興趣還能具備學習的價值。舉例來說,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學了大提琴,到現在都還在慢慢琢磨,在我投入一個一個的音階,拉出巧妙琴音的過程中,常常得到許多書中讀不到的智慧。一味想拉出聲音而胡亂用力的時候,拉出來的聲音就很糟糕,只要順著自然的節奏去拉,就會發出美妙的音色。
有過幾次經驗,我便明白必須捨棄「用力」的習慣。只要人為介入,事情總是會搞砸,但我活了這麼久,卻好像從來都沒有明白過這點。值得感謝的是,我終於透過大提琴明白了。
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投入休閒活動,我們硬是太過用力的話,就會發生意外。要養成放鬆的習慣,才可以嘗試各種事物,也才能有耐心等待這件事物變得屬於自己。
有一次,一個女生朋友跟我說她想把學油畫當成興趣,結果她買了各種油畫工具後,還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她問我:「如果不想要三天捕魚兩天曬網,該怎麼辦?」
我跟她說,不要讓休閒生活占掉太多比重,也就是要試著放鬆一點力氣。如果不是一次用太多力了,她也不會一次買齊所有的油畫工具。不管什麼事情,如果一開始太刻意的話,就會被那種刻意擊倒。如此一來別說享受了,反而會讓這件事變成一種壓力,最終沒辦法持續太久,只得放棄。
把策略改成一天十五分鐘,每天不間斷地持續進行吧。十五分鐘可以練熟八小節的大提琴,或是讀四頁書左右,至少也足夠好好地畫完一條線,只要是在我們人生中足以意識到休閒娛樂的時間就可以了。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這句話的意思,跟「欲速則不達」很像。我想在這句話裡指出的重點,不是「慢慢地」(Slow)而是「穩定地」(Steady)。就用這個「Steady and slow」的策略,讓興趣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吧。
如果一天十五分鐘很困難,也可以改成每兩天十五分鐘,甚至一個禮拜十五分鐘也不錯。最重要的是,要在和人生中密不可分的某個角落中享有「熱愛的興趣」。
現在這個世代的人們,是第一個可以製造出各種身份定義自己的世代。以前的人只能為家人犧牲自己,過著如果沒了名片,就沒辦法再為自己做些什麼的人生,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應該再這樣下去。
我們應該要用愉快的心,發掘出可以做一輩子的「興趣」;找到自己喜歡,而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反覆進行,感受到快樂的事。擁有這樣的興趣,可以透過它確認自己的喜悅與存在感的人,就可以過得很幸福,這些興趣便成了我們一輩子的朋友。
朝一個目標不停奔跑是件嚴肅的事,會讓人生變得沉重。一旦變得沉重的話,就很難保有創造力,也會無法感到快樂。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要向前奔跑,也不該只看著前方巨大的目標,而應該和小小的快樂一起同行的理由。
不是我的門,就絕對不會打開
大部分的人一提到頂點,就只會想到「最尖端的頂上」,但真正意義上的頂點,應該要再加上「在自己想要的領域裡」這個條件。
假如真的是在自己想要的領域步上頂點,就算過了人生的全盛期,也必定會是一個幸福的人。
幾年前,一位在江南頗有名望的資產家曾來找我。這位七十歲的老紳士擁有人人欣羨的財富和人品,但當事人卻搖著手連連否認。
「我從來沒有過過自己想要的人生。想要的東西沒有來,沒想過的事情卻接二連三地來了,投入進去之後,不知不覺就變成老人了。這大概就是我的命吧。」老紳士為自己七十年的人生下了這樣一個結論。據說他原本想當一個神父,以宗教人的身分度過人生,卻因為家人反對而放棄了這條路,在那之前也曾經歷過一段長長的心靈創傷。
老紳士在最後的對談中,留下了一段字字珠玉的話:「不管年紀長到幾歲,不是我的門,就絕對不會打開。相對地,那些不用拚命努力也會來的東西,就會輕易地來臨。我想,這大概就是生命碩大的規則吧。」我認為,那些為不安和憂鬱症所苦的人,有必要好好品味一下這段話。
憂鬱總是伴隨著失落,不安總是伴隨著恐懼而來。想要小孩卻不孕的夫妻、錯失升遷機會的上班族、沒抽中預售屋的夫妻,他們都和無法度過宗教人生的老紳士沒什麼兩樣,都曾經體會過相似的憂鬱及不安。
也有放棄之後,才能守護的人生
一般來說,人們在四十歲前會被認為是為了外在成長必須孤軍奮鬥的時期,所以大概聽不進這位老紳士的話。但我們還是應該仔細品味一番,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認真生活,不變得愚昧。
不管是靠自己的實力成功,還是搶走別人成果而成功,甚至是善於權謀最後攀上高位的人,他們最終到達的頂點都跟過程沒有關係,只是包含了最後的界限而已。我的頭上有著天頂,而在頭頂碰到這個界限之前,唯有先弄清自己的極限,才能讓過程不那麼痛。
「認真生活,不變得愚昧。」這句話裡有兩個意思,第一是不要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總是使用不道德的方法。第二則是像老紳士說的,「不要在人生沒為你開的門前站得太久」。
就像損失不見得是損失一樣,放棄也不全然是件不好的事。反而也有經歷損失、放棄之後,才能守護好的人生。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一兩件不小心錯過,沒有被選擇的東西。這些東西並非完全消失了,反而因為沒有選擇它們、讓它流逝了,我們的人生才得以守住現在的樣子。
韓國通用汽車向承包商員工提出提議,付八千萬韓圓就能成為正式職員,當賣職弊案爆發後,曾在韓國入口網站上造成一陣騷動。據說這種買賣持續了十年以上,表示一定有人曾經接受過這樣的條件。我搜尋了新聞,發現那些人受到了懲罰。從結果上來看,那些拒絕賣職條件的人,就是因為沒有選擇變成正職,才得以避免人生出現污點。
說不定我們的人生不是被選擇影響,反而那些沒有被選擇的,才真正劇烈地影響著人生。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看見,所以不知道而已。
狀態放鬆的時候,進度才能超前
很多人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我也是那其中之一。
小時候想成為音樂家,但現實則是連一點邊都沾不上。雖然我想要的人生沒有到來,可是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卻發生了,其中最棒的,大概就是能夠出版自己的書了。
我的上一本著作《為什麼,你的人生填滿別人的待辦清單?》意外受到許多人喜愛,這本書其實花了兩年以上的時間才出版。雖然一開始是想要寫關係的心理學,我卻沒能專注在這個主題上面。
寫書這件事讓我壓力很大,尤其是不特定多數人會讀到我的書,這點讓我非常緊張。剛好我的女兒在準備結婚,忙得昏頭轉向,讓我對交稿時間也毫無想法。那時根本沒想到,這件事會成為我轉換寫作方向的契機。
「醫師,文章內容太沉重了。」
「可能是因為我心情很沉重吧,我的女兒要結婚搬去美國了。」
「那要換成這個主題嗎?把想告訴女兒的話寫成信的形式。」
「給我女兒的嗎?」
「對啊,把它想成身為一個媽媽,要對這個時代的女兒們嘮叨一下的內容,您覺得如何呢?」
「這樣的話……我好像不用太花力氣也寫得出來耶。」
然後,我的上一本書就這樣誕生了。把寫書當成只是寫信給女兒而已,想說的話便源源不絕地湧出。看來身為一個媽媽,苦於無法對女兒嘮叨而鬱悶的本能可不能被小看。
對我來說,寫書這件事是讓我社會化的一個過程,但寫信則是發發牢騷罷了,這兩件事所帶來的壓力自然有很大的不同。我在那時學到,比起緊張,反而是處於放鬆狀態時,才能實現我們想要的成長。
放鬆力氣,進度就會順利往前,而進度越順利,靈感就會在過程中到來,提高作品的完成度。就像要保持適度緊張,也必須適度注意放鬆的道理一樣。但這裡所說的放鬆,指的並不是純粹讓身體放鬆。放鬆不是單純的休息,而是要放下想做好每件事、想要無所不能的執念。
以教會用語來說,可以完成任何事情的絕對能力被稱為「全能」。如果無能是零,那全能就是一百。我們會因為想要抓住那個渴望的機會,即便在那個領域還不是很有經驗,卻還是可能出現「渴望全能的執念」。過高的標準和執念反倒妨礙了進度,延後起步的時機。
從擁有的人生,到存在的人生
當這種執念出現的時候,稍微「作弊」一下會比較好。也就是說,把期待值降低到自己覺得「能做到這地步算不錯了」,不要看得太重而耿耿於懷。
就像我一想到要寫書就會很緊張,但想成是寫信給女兒,就感覺能放鬆了。所以我一天寫一封信,刻意不讓自己思考出版的事,只當成是寫信或寫日記,把它放在每天日常的高度上,持續寫作。
在這個過程中,對全能的執念便隨之消失了,算是我額外得到的獎勵。像這樣放下完美主義和對全能的執著,人生就會變得饒富趣味。
「我們生活在史無前例的長壽社會,沒有生存方式的範本可供參考,必須在黑暗中摸索。首先要開發吃早餐的方法,然後各自做出選擇。」這句話摘錄自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無用的日子》一書中。
今天的韓國年輕人,是第一個無法承襲過去成長方式的世代。因為無法參考已經失效的範本,所以必須在黑暗中揮著雙手,找出準備早飯的方法。所以我下定決心,如果有下一本書,就要為他們寫一些加油的隊呼。
因為在這個高齡化社會中,我們的成長比以前的世代要來得更長久,所以前前後後想說的意見也變多了。
「想要一直成長下去的話,需要什麼呢?」我把這樣的想法寫在便利貼上,然後貼在電腦螢幕上,隨時努力尋找答案。
最後我把答案大致整理成兩類:第一,能接受原本應該到來的事物沒有來的寬大之心。第二,明白體力和機會漸漸減少是自然常理,因此得從全盛期開始,訓練如何放鬆力氣成長的決心。
只要做好這兩點,就可以將人生從「擁有的人生」轉換為「存在的人生」,創造出全新的成長模式。
替自己準備一個可以跳脫現實的私人空間
「我很害怕自己什麼都作不了,我可不是為了當無名企業的員工度過一生才被生下來的……」陷入深深無力的民哲,帶著接近灰階的淡薄存在感和疑問來找我。
他雖然畢業於不錯的大學,在穩健的中小企業一直晉升到處長,但他還是疑惑自己要在這個地方待到什麼時候,抱怨了好一陣子才離去。
看著被壓力和不安壓垮的他,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了「興趣」這個字。為什麼不找一個和工作一樣,可以深深投入的興趣呢?
因為沒辦法拋下經營已久的職涯突然轉換跑道,也沒辦法立刻開始準備司法考試。然而,實際去...
作者序
前言
每當人生劇烈震盪的時候,穩穩守護著我的是……
我在過去兩年,離開韓國到美國進修精神分析課程。現在即將要回國,已經把出發前的茫然不安拋在腦後,心情上可說是輕鬆了許多。
離鄉背井的生活不容易,到了晚年才繼續進修讀書,果然不是輕鬆就能應付的。一開始告訴朋友我決定要去留學,他們不約而同地用無法理解的擔憂眼神看我:「不是啊,妳都這把年紀了幹嘛還去讀書?到了這個年紀,不是應該要出去旅行,到處玩玩嗎?」
我也不是完全不懂周圍的人說這些話的意思,我的女兒在五年前結婚,照理說我現在該是抱孫子的年紀了,所以他們有這種反應其實再正常不過。
不斷重複的日常生活,讓人感到舒適和安穩。我們總希望今天、明天都可以重複一樣的日常,不要發生任何事情。不過,雖然期盼著可以維持現在的安穩生活,但對變化的渴求總是在某個地方蠢蠢欲動。
那是無論小孩或老人,只要是人類都擁有的潛在屬性。這種渴望是與貪婪不同的慾望,是一種能讓自己往更好的方向成長,生命的力量。
我們每一個人,皆是直到死為止都持續成長的存在。我也想藉由年輕時的經驗,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這正是我會在別人都說太遲了的時候,踏上留學之路的原因。
到了人生的中間,不安和茫然阻擋了前進的腳步
人生途中,我們會遇到改變人生方向的轉捩點。感覺好像有某個人推著我,說以前的衣服已經不合身,該是換身新衣服的時候了。雖然經歷大大小小幾個轉捩點,但我覺得成為大人之後最讓我震撼的轉捩點,大概是在四十幾歲的時候。
那是說不上年輕,也還不算老的年紀。超過三十歲中段之後,我隱約感覺到人們對時間的概念會漸漸變得不太一樣。年輕的時候,感覺好像擁有無限的時間,未來總是充滿可能性。雖然這段無限的時間讓年輕的我感到不安、徬徨,但同樣也安心地以為還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實現夢想,讓我得以不失去希望。
只不過光顧看著前方奔跑了好一陣子,不知不覺到了人生的中間點,才發現剩下的時間和機會已經沒有那麼多了。即使想展開新的夢想,卻對已經消磨了太多的人生感到不安,只感覺到一陣好像無法再往前邁進的茫然若失。
「我現在有在好好生活嗎」、「別人都過得好好的,為什麼只有我這麼累呢」、「到了這個地步,還有可能再開始作些什麼嗎」,我在這些真切的疑問中,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混亂。
然而,不需要用負面的態度看待這個時期。因為這是轉換期來臨的信號,也是你內心的聲音在呼喚你踏入下一個新的人生階段。
對於和熟悉的事物道別,你勢必會感到不安,也會害怕未知的變化,所以這時候的混亂會以空虛、憂鬱、無力等形式到來。
但就像要先有破壞,才能再創造;先解體,才能重新統合一樣,我們也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往稍微成長邁進。因此不需要在這個混亂期徬徨地停下腳步,而是要試著想一想,該怎麼做才能好好度過這個階段。
從愛自己開始,才能迎來真正的成長
我想透過這本書,告訴那些跟我一樣在三、四十歲面臨混亂期的年輕人們,在這個時期應該試試看的念頭、具體的行動,還有該如何去尋找能帶領自己前往人生後半的新成長動力。
我曾在三十歲後半時,艱辛地前往美國研修,在那裡為了未來的前途陷入深深的煩惱。一方面想要嘗試新的職場、新的身分,另一方面卻想安於現況,兩種心情糾結萬分。也曾誤以為在未來人生中被允許的時間和機會所剩不多,這樣的錯覺使我痛苦不已。
當時間過去我才知道,那時的混亂造就了現在的自己。身處混亂之中時,只能感受到隧道好像永無止盡地一直延伸下去的恐懼。一旦開始孤軍奮鬥,不知不覺就會發現已經通過那段長長的黑暗,然後便可以用和從前截然不同的嶄新視角,用更加成熟的心情去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
我們就是這樣度過人生中疲憊的區間,變成更好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不失去每天都要成長一點點的心情,還有可以自我擁抱的健全的自戀心,那麼不管在什麼時候、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成功克服。
想要走到這裡,就必須知道現在自己來到了哪裡、想作什麼、想達成什麼,每個瞬間都必須能夠捫心自問才行。
很多人拚命努力成為別人眼中耀眼的星星,卻忽略了自己內在正在茁壯的東西。現在就對拚命往前奔跑,來不及好好照顧的自己說一聲:「你辛苦了。走到這裡真的已經作得很好了。」
別再督促或責備明明想做得更好,卻只有這點能耐的自己。相對地,應該要給作了這麼多的自己,一段好好擁抱自我的時間。等到那個時候,曾經以為自己好像沒有完成什麼的空虛感,還有不曉得未來該何去何從的茫然感,都不會再讓你感到痛苦。
這時,你才能了解「自己」這個存在有多麼珍貴,才能抱持希望,相信自己會成長為更好的人。
前言
每當人生劇烈震盪的時候,穩穩守護著我的是……
我在過去兩年,離開韓國到美國進修精神分析課程。現在即將要回國,已經把出發前的茫然不安拋在腦後,心情上可說是輕鬆了許多。
離鄉背井的生活不容易,到了晚年才繼續進修讀書,果然不是輕鬆就能應付的。一開始告訴朋友我決定要去留學,他們不約而同地用無法理解的擔憂眼神看我:「不是啊,妳都這把年紀了幹嘛還去讀書?到了這個年紀,不是應該要出去旅行,到處玩玩嗎?」
我也不是完全不懂周圍的人說這些話的意思,我的女兒在五年前結婚,照理說我現在該是抱孫子的年紀了,...
目錄
前言 每當人生劇烈震盪的時候,穩穩守護著我的是……
第1章 現在我來到了哪裡
某天突然覺得人生茫然起來
替自己準備一個可以跳脫現實的私人空間
不是我的門,就絕對不會打開
無論同舟共濟或獨自一人,沒有不需要熱烈煩惱的人生
無需比較,用自己的步調向前邁進
關於每天變好一點點
第2章 有意義的成長總是在動搖時到來
在人生的中間點,任何人都會迎來混亂期
改變觀點,人生就會變得更有意義
嘗遍人生酸甜苦辣,才能長成大人
世界本就不會照你期盼的順序給予
當你用更廣闊的視角看向自己
現在,試著找到外在和內在的平衡
第3章 今天的我也正在變得更好
透過休息好好款待自己
變得普通,也不是件普通的小事
可以跟自己獨處,才能一起快樂
替人生加入樂觀的方法
興味盎然的人生需要體力的支持
種下一顆讓自己重新奔跑的種子
第4章 把你自己放在所有關係的中心
不是核心的就斷然捨去吧
沒有愛恨交錯,就不是真正的關係
仔細檢視自己的心,才不會任由關係擺布
夫妻是得花一輩子完成的關係
當你能真正理解父母的人生,才能成長為大人
男人變成父親的意義
第5章 該是好好擁抱自己的時候了
無力是在提醒你要移動到新的人生階段
別讓對方隨意對待自己
「暴躁」一次可能讓你失去一切
沒有一種情感比不安更能推動自己
是時候別再依附那虛假的自尊心了
大人的成長是要求得來的
前言 每當人生劇烈震盪的時候,穩穩守護著我的是……
第1章 現在我來到了哪裡
某天突然覺得人生茫然起來
替自己準備一個可以跳脫現實的私人空間
不是我的門,就絕對不會打開
無論同舟共濟或獨自一人,沒有不需要熱烈煩惱的人生
無需比較,用自己的步調向前邁進
關於每天變好一點點
第2章 有意義的成長總是在動搖時到來
在人生的中間點,任何人都會迎來混亂期
改變觀點,人生就會變得更有意義
嘗遍人生酸甜苦辣,才能長成大人
世界本就不會照你期盼的順序給予
當你用更廣闊的視角看向自己
現在,試著找到外在和內在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