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炙那一代知識份子的凜然與追尋
白先勇、林懷民、黃春明、尉天驄 推薦
一九六○年代以降,為台灣各種文學刊物/文化出版生氣蓬勃的奠基期。鄭樹森教授自一香港僑生的身分負笈台灣起,即深入參與台灣、香港兩地的重要人文刊物,如《大學雜誌》、《文學季刊》、《現代文學》、《聯合文學》、《八方》,以及環宇、晨鐘、允晨等多家出版社編務。其後往返台、港,陸續串連起兩岸三地的人文及思想交流。
本書追憶當年交往文友、師長間的文學因緣,以及「白色恐怖」環境下的艱辛歷程;而居間協調台、港、中三地文學交流,促成報章媒體與世界性文學的密切連結,是華文文學發展史上一位重要推手的精彩記述。
《結緣兩地 ─ 台港文壇瑣憶》的出版,除了追憶、記錄精彩的知性年代之外,也期讓讀者重溫、重新認識到,當年那群充滿理想的文化人,是如何在壓抑、箝制的環境中,透過文字的力量奮力突圍,一點一滴傳遞自由的思潮與智識,實踐改善個人思維與群體社會的抱負。
作者簡介:
鄭樹森
福建廈門人,一九四八年生,成長於香港。一九六○年代末負笈台灣,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英文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比較文學博士。現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榮休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香港嶺南大學特聘教授。出版有文藝論評《藝文綴語》、《從諾貝爾到張愛玲》、《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等十多種;文學選本《現代中國小說選》、《世界文學大師選》等二十多種;另與黃繼持、盧瑋鑾合編有《香港新文學年表》等香港文學史料十多種。
目錄
推薦語
一 《大學雜誌》與白色恐怖
二 《文學季刊》點滴
三 《現代文學》與「晨鐘」及「遠景」
四 海峽兩岸間的《八方》
五 一九八○年代的三地互動
六 《聯合副刊》與諾貝爾文學獎
七 比較文學因緣
後記
推薦語
一 《大學雜誌》與白色恐怖
二 《文學季刊》點滴
三 《現代文學》與「晨鐘」及「遠景」
四 海峽兩岸間的《八方》
五 一九八○年代的三地互動
六 《聯合副刊》與諾貝爾文學獎
七 比較文學因緣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