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保持距離,又不讓對方發覺;
想拉近關係,但不為對方帶來壓力;
怎麼說、怎麼做,讓你的人際關係不委屈、不失禮又得體?★上市即占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說話術暢銷榜
★讀者評價高達9.1顆星
你一定也遇過這樣的困擾──
.逢年過節,親戚老愛問學業、工作、對象……
.同事把聊私事當做搏感情,踩線踩不停
.跟對方不熟偏要裝熟,禮貌回應還得寸進尺
.長輩或主管什麼都要問,不能失禮又不想繼續挨悶棍
.想跟對方交朋友,卻擔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韓國溝通專家金範俊,在各大企業和公家機關舉辦人際溝通講座,
他發現,現代人認為要維持不必要的人際關係是一種精神消磨,
因此,他透過各式各樣的對話情境,
教你如何不失禮又有智慧的方式達成想要的人際關係。
◎ 這樣巧秒回應,有效拒絕也不得罪‧主管臨時提議下班後聚餐
得體應對→「機會難得,可惜我今天頭痛,需要休息。」
‧不熟的人要向你借錢
「原本有點閒錢,但剛好都拿去投資股票,下個月可能要換我跟你借了。」
‧對方希望你有一樣的宗教或政治傾向
「若是改變心意的話,我會考慮看看,但不是現在。」
>◎ 一句話化解尷尬,秒速拉近關係
用不經意的舉動引起對方注意,像是請對方幫你拿個東西、幫個小忙;
用具體的話題延續對話,像是談論天氣、交通、周邊環境。
對話時,別忘了傾聽,而非自顧自地說,也別干涉他人的私領域。
本書還有更多適用於主管、同事、下屬、父母、親戚、朋友等各種關係,
教你如何漂亮應對這些傻眼、棘手、無言的狀況──
.交往對象要求分享手機的密碼:「不告訴我,難道是有什麼事瞞著我嗎?」
.剛認識的朋友請你免費提供協助:「大家朋友一場,就幫個忙!」
.只不過正面回擊了對方的失禮問題,卻被說:「這樣就生氣喔,真小氣!」
.準時下班,卻被上司說:「看來你最近比較閒喔?」
作者除了教你透過簡單的一句話給出漂亮回應,
也示範在對話中避開失禮的字眼和稱呼,能更圓滑有效的處理和他人的關係,
讓你想保持距離時,不讓對方發覺;想更親密時,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遠離負面的人際關係,你才有時間、心力去遇見更好的人。
作者簡介:
金範俊(김범준)
高麗大學經濟學系畢業,曾在SK寬頻、三星SDS工作,目前任職於LGU+電信。於各大企業及公家單位舉辦人際溝通講座,從LG集團、三星集團,到KB國民銀行、MG新村金庫,以及KIRD韓國研究開發人力教育院和KIST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皆能看見作者演說身影。致力於分析和改善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流動」,找出讓自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他人也能夠幸福的溝通方法。
現就讀於韓國技術教育大學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正為新的未來做準備,即便生活忙碌,也會利用週末時間陪伴家人,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真正的幸福。
譯者簡介:
林建豪(Bryan Lin)
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曾於韓國的安東大學當交換學生;曾任職半導體公司與遊戲公司的韓文翻譯;漫畫譯作已超過六百本。目前為專職翻譯,主要翻譯線上遊戲與各類書籍。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Becky貝姬│OUIFIE歐洲家飾創辦人、作家
洪培芸│《人際剝削》 作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鄭E子│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版主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勇敢的定義,是可以對付『口無遮掩』和『任意妄為』的人。透過這本書,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Becky貝姬│OUIFIE歐洲家飾創辦人、作家
「人際關係讓你頭痛莫名?逢年過節讓人份外想死?別怕別急,這本書教你保持距離的方法,還有面對惱人問題的招式,不只維護自尊,還能回得漂亮又得體。」──洪培芸│《人際剝削》 作者、臨床心理師
「我常被問到,如何拒絕他人不當的要求?拒絕了,似乎冒犯到對方,不拒絕,又讓自己感到委屈不已。我發現,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有這樣的煩惱——如何明確地拒絕或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又不會造成誤會、尷尬或令對方受傷。我很期待這本好書,將會是有這類困擾人們的人際相處葵花寶典。」──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年過三十後,每次回台灣最容易遇到親戚長輩的『關愛』,而那些關愛往往總是讓身為聽者的我感到十分不適。而我也從二十代後半只會忍著不回話,一直到而立之年,終於忍不住回話,然後我就被我媽念了一頓,說我不該這樣對長輩回話。其實就傳統的觀念來看,身為後輩的人的確該無條件忍讓,但我認為長輩也沒有權利無條件說出一些『會讓人感到難過』的話。而這個道理不只套用在家人身上,更套用在更多生活的環節上。人與人的相處、對應,一直到現在都是我的課題,我相信也是許多人正在面對或曾經面對過的課題。這本書告訴你的建議回答,我想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選擇推薦這本書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面對這樣的課題,有時會忽略一些該怎麼應對的反應』,透過每個章節、每個話題,我們會發現自己忽略的部分與可以學習的部分。但願看過這本書的各位,也能從中找到一些解答。」──鄭E子│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版主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Becky貝姬│OUIFIE歐洲家飾創辦人、作家
洪培芸│《人際剝削》 作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鄭E子│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版主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勇敢的定義,是可以對付『口無遮掩』和『任意妄為』的人。透過這本書,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Becky貝姬│OUIFIE歐洲家飾創辦人、作家
「人際關係讓你頭痛莫名?逢年過節讓人份外想死?別怕別急,這本書教你保持距離的方法,還有面對惱人問題的招式,不只維護自尊,還能回得漂亮又得體。」──洪培芸...
章節試閱
前言:只想遇見對的人
「為何要離開韓國呢?」
我這麼問目前已移居加拿大的某位朋友,他回答:「現在,沒有一堆社交上的顧慮,不會再互相干涉彼此的生活,我覺得輕鬆多了。」
在韓國,通常初次見面時會問:「請問你幾歲呢?」;第二次見面:「你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呢?」;第三次見面:「你是哪裡人?」;第四次見面:「你是哪所大學畢業的呢?」;第五次見面則問:「你結婚了吧?嗯?還沒結婚?為什麼呢?」;第六次見面……因為已經受夠沒完沒了的疑問,於是便正式展開回應。
「你對現在的工作覺得滿意嗎?聽說最近那一行的景氣不太好耶,我們這一行的前景不錯,你可以試著研究一下」、「你不是正職?看來還需要多努力一點才行啊」、「你不是讀首爾的大學?沒關係啦,研究所再努力就好了」、「你還沒結婚?唉,這樣怎麼行呢?當然要結婚呀」、「你不想生小孩?那幹嘛要結婚啊」……習慣性「盲目地提出疑問」和「盲目地解釋」的人都有一項特徵,就是總喜歡費盡心思和他人比較。我住的大樓是否有比別人更好、我是否過得比其他人更好……每天腦子裡都充滿這一類的雜念。
如果只是自己私下比較就算了,但有些人會鎖定對象比較且樂在其中,更進一步造成了各式各樣的問題。通常這類人不懂得想維持良好的關係就必須保持適當距離,而這一類「不懂得保持距離」的人,通常都會讓我覺得不自在且厭煩。我討厭那些喜歡依自己喜好把「無謂的比較」當作家常便飯,且不懂得與他人保持距離的那些人。
或許有人會說:「講討厭這種話未免也太不負責任了吧?至少給點具體一點的理由呀!」,老實說,我討厭那一類人的心態,討厭真的非得要有理由嗎?討厭是一種保護身心的最基本防禦措施。我只想為自己而活、只想要愛自己,因此我希望自己的領域能受到尊重。倘若有人擅自破壞和我之間的距離,無論對方是誰,我都有權利討厭,正確來說是我們都能表示討厭。
我並不是盲目討厭所有人,只是討厭那種不懂得保持適當距離的人而已。我喜歡與他人來往,我之所以想要認真度過每一天,就是因為想要認識更好的人。我只是想要增加和「懂得與他人維持適當距離的人」一起相處的時間。
當氣候變涼時,為了防禦寒冷與提升體溫,刺蝟會聚集在一起取暖。此時如果太靠近,可能會被其他刺蝟刺傷,但如果距離太遠就會難以維持體溫而冷死。於是,刺蝟會下意識避免刺傷其他同伴,懂得尋找能互相取暖的「適當距離」。生存關鍵就在於「不會因為太接近而刺傷對方,同時還能利用彼此的體溫戰勝寒冷的距離」。
具備智慧是人類專屬的特權,我認為智慧的真正涵義也包括了「能向刺蝟學習的謙虛之心」。倘若懂得從刺蝟的生存方式中找出「增進關係的方法」,那就能證明我們具備智慧,我從刺蝟保持距離的行為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時也該保持距離的道理。
就如同刺蝟保持適當距離創造生存條件一樣,人與人之間保持的距離將會決定生命的恆定性與完整性。縮短距離、保持距離以及增加距離的過程,讓我們的生命能趨向健全,藉由尊重彼此能讓社會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常言道:「若是想要優質的生活,只要多做好事,並且少做壞事即可。」我相當認同,在此我想要補充一句話:「若想要和好人締結良好的關係,就要多認識一些優質的人,並且少和劣質的人來往。」因此,我想要藉由這本書談談「人際關係的理想距離」,與其尋找和日常生活毫不相干的理論,我想要從生活「當下」發生的無數事例中,找出讓世界更美好的「保持距離之道」。透過「保持距離」消弭我們和他人之間的分歧,倘若世界能因此變得更溫暖一點,身為本書作者的我將感到非常欣慰。
〈好壞由我評斷〉
懂得保持距離固然重要,但也並不是要和世上每一個人保持冷淡的距離。輕易放棄對人的信賴是錯誤的行為,我們周圍多的是能縮小距離且締結親密關係的好人,只是我們太遲鈍沒能察覺罷了。過度專注於保持距離,最後會演變成未能拉近和真好人之間的關係。我也曾是那樣的人,就算是明明能縮短的距離,我卻冷眼看待。當他人主動接近我時,我都會先採取懷疑的態度。
有一陣子我很常去某間位於南營站附近的咖啡廳,就在龍山警察局前。每天上班前,我會專程來買一杯濃縮咖啡做為一天的開始,這是一種我專屬的儀式。將咖啡放置在窗邊,感受溫暖陽光映照進來,就這樣坐著觀看通勤的上班族以及前往學校的大學生,內心就會慢慢沉澱,趨向平靜。清晨的一杯咖啡,是為了日常生活中平凡的我所準備的小小慰藉。
有一天下午我的腦袋突然打結了,原本只有上班時間才會去那間咖啡廳,但為了轉換心情,我認為自己需要攝取咖啡因,於是便前往那間咖啡廳點了一杯濃縮咖啡。過了一會兒,我的咖啡送來了,不過旁邊卻擺了三個小巧的咖啡豆麵包。當下腦中浮現:「我又沒有點麵包,該不會要我付錢吧?」這樣的想法,我問老闆:「喔?我沒有點麵包呀?」。老闆一派輕鬆且面帶笑容地回答:「如果只喝濃縮咖啡,腸胃應該會不舒服,麵包讓你搭配著咖啡一起吃吧!」。
我一邊感受著在口中融化的咖啡豆麵包,另一方面也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心思不夠細膩的人,連好人的一個小小親切舉動也無法輕易接受,我對這樣心胸狹隘的自己感到相當羞愧。為何接受他人的好意會讓我如此不自在呢?為何我的想法會如此狹隘呢?在短暫的羞愧感結束後,我頓時覺得自己和這家咖啡廳之間的距離變近了。並不是「顧客與老闆」之間的關係,而是「你和我」的溫馨感覺。
和好人之間的距離越近越好,虛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則是一種能力。若是想完整接納來自他人的愛、尊敬、體貼,使之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總是與別人拉開「冷淡距離」的話,就不可能實現。敞開溫暖的胸懷後,需要付諸努力傾聽他人的言語和行動。若是一味的保持「距離」,導致無法察覺到身邊有不錯的人,真的會讓人感到很遺憾。
不要像隻憤怒的刺蝟一樣亟於向全世界展現身上的刺,應該要努力尋找周圍好人的溫暖言語和行動才對。
話雖如此,也不是要各位連同不好的事物也一起美化,我出社會後聽到最糟糕的一句話就是「對大家好就是好」,這句話同時包含了「不要針對某件事做文章」的意思,我想大概沒有比這更殘忍的一句話了。我認為這句話充滿虛偽,刻意省略了「確實不好,但這個情況下你就稍微忍耐一下吧」的意思。現在只要有人對我說這句話,我都一定會反問對方說:「這樣不好吧?」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回問對方,應該要直接告訴對方說:「那是不對的!」。
因為我明白習慣性忽視劣質的事物,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成劣質的人,因此我不會再因循苟且了。我知道好的事物要一起分享,但同時也需要擁有拒絕劣質事物的勇氣,而判定好壞的人是我自己。
有些人無禮、不懂得察言觀色,而且也無法用言語溝通,若是沒有必要特別和這類人牽扯上關係,視而不見會是最好的方法,不須刻意把時間花費在那類人身上。通常一開始都是「算了,這次我就忍耐一點吧!」,默默地讓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靜,但日後某一天卻突然後悔「唉,早知道就不該忍耐!」,就這樣壓力在潛意識中層層堆疊。
「將劣質事物視為美好事物的人生」實在太不幸了,那樣並不能帶來和平,只能算是暫時的平靜罷了。
堆積在潛意識中的那些記憶會讓人逐漸變憂鬱,最後往往會惡化變成心病。從現在起,勇敢說出口吧!若是聽見有人說:「你今天心情不好喔?對大家好就是好不是嗎?」,就該回答對方說:「那樣一點都不好!」。忍受錯誤的事物,就和接受對方的無禮沒有兩樣。「對大家好並不代表就對我好!重要的是對我好!」唯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守護自己的身心。
沒有任何一件事比珍視與照顧自己更重要,不需要為了獲得某人的認同而委屈自己,更不該因此而美化劣質的事物折磨自己。應該以安撫、鼓勵和保護自己為優先。忠實於「體恤自我」的人也會懂得勇敢保持距離,不會因為畏懼對方而甘願選擇當個弱者。
曾幾何時,我的人生觀中已經形成了「我就是自己的主人」的自我體恤意識,但願你也是如此。
希望各位不要盲目地靠近那些冒然侵犯你的生活的人,因為我很清楚光憑善良與人來往時,雙方會發生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希望大家也能鼓起勇氣大聲說出口。
「別聽信他人的評論,好壞與否應該由我自己來判斷。」
〈善意謊言的必要性〉
所有人皆有私生活不該受到侵犯的權利,但尊重他人的私生活且認同關係距離的人並不容易遇見。無論是蓄意或無知,我們三不五時就會遇見擅自闖入他人領域的人,因此,假設一直都會有人冒然侵犯我的領域,最好能先學會和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的表達方法,必要時就算說謊也無妨,當然,說謊並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完美對策。不過,如果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說謊,為了享受應有的自由,偶爾是能夠被允許的,以下試著舉例來說明吧。
有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女性,因為喜歡到拉丁舞酒吧放鬆而開始學習拉丁舞的她,某天,指導她跳舞的老師來電說:「我突然有急需,但剛好戶頭沒有錢了,上次我無意間聽到妳似乎有點存款,我不需要太多,妳可以匯四百萬韓幣到我的戶頭嗎?這個月內我會連同利息一起還給妳。」,她猶豫了一下回答說:
「啊,您聽見我上次和別人的談話了呀,那筆錢已經拿去投資股票了,而且我還得付下個月的房租呢……下個月如果您手頭寬裕的話,我似乎得跟您借錢,到時候請您稍微借我一點錢吧。」
當然後來那名老師就沒有任何聯絡了。
我們偶爾需要「善意的謊言」,若是有人問:「善意的謊言不也是說謊嗎?」,其實我沒辦法反駁。它確實是謊言,但站在弱者的立場,守護自身距離的謊言不該遭受批評,而是該受尊重。假設你是一名上班族,相信上司一定曾在你準備下班時提議一起去吃晚餐,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邀約,不對,正確來說是「強迫」,只好傳訊息取消原本跟朋友的約定:「抱歉,因為部長突然說要一起吃飯!」。相信各位一定有遇過類似的情況。只因為區區的「請客」而逼不得已被強迫參加,現在仔細想想,這是不該被允許發生的事情吧?現在別再被這一類的提議擺佈了。話雖如此,你不需要生氣地說:「為什麼?我不要!」之類的話,可以先露出一臉遺憾的表情,接著說:
「雖然是久違的聚餐,但真是太可惜了。我妹妹說她身體不舒服,我得回家照顧她。」
「機會難得,但怎麼辦呢?我的頭好痛,看來得回去休息才行。」
若是嚴格計較「擅自侵犯我個人私領域的提議」和「善意謊言」這兩者的錯誤程度,擅踩私領域明顯較為嚴重。那種情況下就該透過「保持適當距離的謊言」扭轉情況才是正確之道,遠勝於因為將正直視為人生重要價值而回答「聚餐至少要三天前取得大家的同意!」的方式。
對於勢力權衡下難以啟齒的無數弱者們來說,善意謊言並不是一般的謊言,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生活智慧」,因此不需要因為說謊而感到自責。
小說《最後一片常春藤葉》敘述一位無名的女畫家罹患重病遊走在死亡邊緣,她對人生徹底感到絕望,認為外面的常春藤葉子全部掉光時,自己的生命也將會結束,就在這個時候,某人在夜晚時偷偷在圍牆上早已掉光的常春藤上畫了一片葉子,受到那幅畫的影響後,罹患重病的畫家頓時對生命燃起希望。這個故事可說是善加運用善意謊言的例子。
就算無法幫承受煎熬和痛苦的某人畫葉片,也沒有理由把僅存的葉片摘掉,與其說些會觸及對方傷痛的言語,靜靜使用繃帶包覆傷口,這才是不摧毀彼此距離的方法。
裝模作樣且毫不掩飾地說出自認為正確的話反而會惹人厭,最後只會換來一句:「我是為了聽你說那種話才問的嗎?惹人厭的傢伙!」。與其讓這種情況發生,倒不如利用明智與成熟的善意謊言,適當地調整自己與對方之間的距離。
〈針對莫名疑問給予適當回答〉
有些人會讓我覺得難過,就是「明明不清楚」卻又隨便發言的人,我討厭和膚淺、利用錯誤訊息冒然評論我的人交談。他們通常都會說「這是為了你著想」、「只有我才會這麼告訴你」、「考慮到你」、「因為是我」……等的言論很可笑,但另一方面也很殘忍。這些言論對我來說就如同是每天都會遇見的巨大垃圾堆一樣,現在我想鄭重拒絕那些垃圾般的言論,因為就算他們是基於「體貼」,但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將「無禮」的單字排列在一起罷了。
每個人、每天都會因為無禮之徒的言行而導致內心受創和痛苦,難道沒有辦法能和無禮侵犯領域的人維持適當距離嗎?能適當維持我和對方之間的關係距離,同時也能掌握自身領域的主導權,並且保護自己。雖然無法涵蓋生活裡可能會遇到的一切情況,但我想透過幾個事例談論適當保持距離說話訣竅,這並非模範答案,僅提供參考!
【人際應對案例1】
假設妳是一名單身女性,有人問說:「妳有男朋友嗎?」,妳會怎麼回答呢?先設定為兩種情況,如果提問者是男性且是公司的前輩,那就以這樣的方式回答吧。
「有,下個月就是我們交往第3年,他是一個相當可靠的男朋友!」
就算是說謊,只要以這種方式回答就不會有「煩人的後續問題」,有許多男性都明顯存在著「歸屬權」的觀念。雖然有人說過「難道有守門員就無法踢進球得分嗎?」這麼一句話,但令人意外的是,「當發現如果有守門員時,乾脆連球都不願意踢的」的男性相當多。因此若是覺得提問者的意圖存在著一絲絲不軌之意,直接回答有男朋友也沒關係。
倘若提問者是女性同事呢?
「妳要找我去聯誼嗎?謝謝!」
【人際應對案例2】
你正在和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談戀愛,正確來說是「曖昧」階段,此時有人問說:「你們在交往嗎?」,提問者如果是前輩的話,該怎麼回答呢?
「不是啦!只是會幫忙解決困難的好同事而已。」
對方若是對「我們的交往」處於不清楚的狀態,那就維持在那個狀態吧!反正又不是要幫忙出約會的費用。如果提問者是同事,就毅然決然劃清界線吧!
「很羨慕嗎?要怎麼想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希望你不要誤會!停止毫無意義的關心!」
【人際應對案例3】
若已經有交往對象,有人問說:「妳男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呢?」,無論提問者是男性、女性、前輩或同事,只要說另一半就職公司的相關領域即可。
「他在遊戲公司的行銷部門工作。」
倘若對方再次問說:「喔?我也有很多朋友在遊戲公司,是哪一個公司呢?」,那就依照下列的方式回答。
「會在一起多久都還不知道呢,如果有更深入交往,到時我再告訴你,我們先去吃午餐吧?」
【人際應對案例4】
談戀愛已經好一段時間了,若是有人問說:「何時要結婚呢?」,這種時候該如何回答呢?提問者如果是公司的前輩,那就回答「我想要先專注在工作上」。最好不要談論尚未確定的事情,有一項統計顯示結婚的人當中有三分之一會離婚,「只不過是在談戀愛」而已,要論及婚嫁還早得很。如果提問者是同事呢?
「你要包多少禮金呢?」
對於毫無意義挖掘他人私生活的問題,稍微厚臉皮一點也沒關係。
建議可透過適當的台詞和對方維持健康的距離,有時候迴避會是答案,但必要時直接應對也無妨。心理學中有一個用詞是「面質」(confrontation),不要迴避自己錯誤的目標與信念,而是要正面意識它。我、你以及我們經常因為社會的錯誤信念和態度感到痛苦,越是掩飾越會對內心造成傷痛,當這一類的傷痛累積起來後,就會妨礙我們適應這個社會,以及引導我們做出自我毀滅的行動。因此,對於侵犯個人領域的錯誤言語和行動,現在試著正視它且理直氣壯表達吧!這不該受到譴責,而是值得獎勵的行為。
前言:只想遇見對的人
「為何要離開韓國呢?」
我這麼問目前已移居加拿大的某位朋友,他回答:「現在,沒有一堆社交上的顧慮,不會再互相干涉彼此的生活,我覺得輕鬆多了。」
在韓國,通常初次見面時會問:「請問你幾歲呢?」;第二次見面:「你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呢?」;第三次見面:「你是哪裡人?」;第四次見面:「你是哪所大學畢業的呢?」;第五次見面則問:「你結婚了吧?嗯?還沒結婚?為什麼呢?」;第六次見面……因為已經受夠沒完沒了的疑問,於是便正式展開回應。
「你對現在的工作覺得滿意嗎?聽說最近那一行的景氣不太...
目錄
前言│向刺蝟學習人際關係的理想距離
第1章 零距離傷感情,有點距離剛剛好
1. ○.○一公分的距離,讓關係保鮮
2. 距離感反而提升人際智力
3. 適當距離,巧妙調節關係溫度
4. 與自己無關的事物,不評論對錯優劣
5. 學會曖昧美學,關係更有趣、協調
6. 遠近親疏,得保有彈性
第2章 這些事,更須保持人際距離
7. 對侵犯你時間的人設下界線
8. 尊重他人宗教信仰,不表態
9. 不清楚對方狀況,不表示意見
10. 關係越熟悉,更要有界線
11. 私領域被侵犯,別將就
12. 勇敢回應不懂尊重你的人
第3章 懂得拿捏分寸,不踩線
13. 伸出援手前,先詢問對方的意願
14. 用「您」稱呼看似禮貌,卻很疏離
15. 有時對方的肯定是種否定
16. 無論交情,都得遵守最基本禮儀
17. 沉默傾聽,反而讓人更親近
18. 停止「弓裔風格」,改善關係
19. 隨時檢視關係的健全,適時修正
第4章 拒絕騷擾、不被打擾的聰明應對法
20. 一句話阻絕令人厭煩的炫耀
21. 善意謊言,是保護自己的生活智慧
22. 面對無禮提問,與其迴避不如正面回應
23. 用有格調的方式回應沒品的「偽強者」
24. 這樣做,抵制言語霸凌的惡習
25. 不破壞關係的真心道歉
26. 讓討厭的人遠離生活範圍的好方法
第5章 為了遇見更好的人,遠離不良關係
27. 別為錯的人耗費心力與時間
28. 有時,絕交是必要之惡
29. 三階段打發低水準的人際關係
30. 討厭直說無妨,避免人際距離惡化
31. 不必犧牲自己情緒防線的兩個方法
第6章 這樣說,不造成傷害也避免被傷害
32. 這些打壞關係的話,不該說出口
33. 不輕易判斷他人的行為與言語
34. 平靜的撫慰勝於盲目鼓勵
35. 讓關係變冷淡的「為什麼」
36. 不拖泥帶水,留下美好的回憶
37. 改用正向言語,情勢轉負為正
第7章 用一句話破冰
38. 初次見面也能一見如故
39. 透過說話技巧,消弭無意義爭執
40. 談自己的失敗,比成功更有共鳴
41. 同一句話用對方的立場說出口
42. 承認錯誤,讓關係更有彈性
43. 適時使用感嘆詞縮短距離
結語│保持好關係的關鍵祕訣
前言│向刺蝟學習人際關係的理想距離
第1章 零距離傷感情,有點距離剛剛好
1. ○.○一公分的距離,讓關係保鮮
2. 距離感反而提升人際智力
3. 適當距離,巧妙調節關係溫度
4. 與自己無關的事物,不評論對錯優劣
5. 學會曖昧美學,關係更有趣、協調
6. 遠近親疏,得保有彈性
第2章 這些事,更須保持人際距離
7. 對侵犯你時間的人設下界線
8. 尊重他人宗教信仰,不表態
9. 不清楚對方狀況,不表示意見
10. 關係越熟悉,更要有界線
11. 私領域被侵犯,別將就
12. 勇敢回應不懂尊重你的人
第3章 懂得拿捏分寸,不踩線
1...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