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許多角色。
但若你沒有自己,就永遠只能活在角色裡。
卸下所有角色後,你……認識自己嗎?★高壓教養之下,她不被允許表達真正感受,學會了心口不一……
★以為是老公外遇引發的失眠、憂鬱,孰知關鍵竟在自己身上?
★從小厭惡爸媽的相處模式,卻在走入婚姻後,赫然發現自己複製他們的行徑!家,是愛與創傷的源頭。本書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多年治療、教學歷程的真誠分享,每個故事都標記著華人家庭的關鍵字:掌控、權威、以愛為名、義務、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賴杞豐從童年痛絕的傷中走出來,陪伴受傷的人找回自己,還有與家人的愛。
他的學生說:沒見過這麼「不正經」的老師。
他從來就不正經:身為老么,卻中學就扛起家計;在同志議題不見天日的年代,將同志酒吧經營得有聲有色;更投身諮詢工作,人稱「同志教父」。
四十歲,更大的翻轉等著他:一頭栽入家族治療,跟著瑪莉亞.葛莫利等大師學習,走上治療師之路,認真地不正經起來。
他的教學風格獨樹一格,嘻笑怒罵,信手拈來。朋友說:「你天生就是要當治療師的。」他搖頭:「我懂那種痛有多苦,我無法替他們苦,但我可以陪伴。」
光是陪伴,就能打開糾結的心,讓改變滲透到身體裡,一切便慢慢不一樣了。
Jerry是個性情中人,總是那麼願意去陪伴來到他前面的人。Jerry也是個充滿理念和經驗的老師,在他的關懷中,人們有了好多的變化和進展,能有他的在,真的很好。Jerry能將他多年陪伴不同家庭的經驗整理成書,實在是大家的福氣。這是一本貼近華人家庭文化的好書,極具啟發性,值得好好閱讀。――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Jerry是江湖中人,獨樹一格的治療手法,有時舞大刀,有時細繡花,撩撥著在人生舞台上受苦的人,在嬉笑怒罵間,讓人丟盔棄甲,臣服在娑婆世界的不得不。前半生的經歷,讓他在提起、放下之間增添了直面逆境的坦然和勇氣,因此學院派的人可能無法領略各種不按牌理出牌的痛快,因為他心中自有洞天,可以容納五湖四海。――楊蓓(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書籍重點★最不正經的家族治療師,最正經的感動分享!
★直指華人家庭核心議題的療癒故事,碰觸你我心中最脆弱的傷口
★犀利嘴賤又堅定陪伴的治療風格,讓個案又哭又笑,穿越傷痛遇見真正的自己
作者簡介:
賴杞豐
在台灣同志運動界,只要提到「二哥」賴杞豐,無人不曉。
出身金山漁村,經營最負盛名的同志酒吧FUNKY多年,「二哥」是他的綽號,英文名字Jerry,很少人叫他的本名「賴杞豐」。四十歲初次參加個人成長工作坊,他經歷前所未有的震撼,深刻體驗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根深柢固地伴隨著生命,從童年延伸到學校、職場,以及日後組成的家庭。從此他開始參與與家庭有關的專業訓練,專心投入心理學教學及個人成長課程,這幾年在大陸開課、演講等的簡介資料上,他是「賴杞豐博士」。
他學習、教導心理學二十餘年,不只專精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並融會貫通結構家庭治療、系統家庭治療、敘事治療、完形治療、心理劇和動力學、客體關係等。取得博士學位後,他來回於大陸、臺灣的學府教育及醫療單位,從事教學和培訓專業人員,也協助企業和個人的家庭治療團體。
曾任臺灣實踐大學特聘助理教授、呂旭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現任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國際組副祕書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專家委員、上海高校薩提爾研究發展中心臨床督導、陝西省衛生協會家庭治療專業委員會文化顧問、臺灣華人心理研究發展基金會顧問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超正經推薦
王浩威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熙琄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林亮吟 心禾診所負責人
林麗純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家族治療師
洪素珍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楊蓓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劉丹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
謝文宜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名人推薦:超正經推薦
王浩威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熙琄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林亮吟 心禾診所負責人
林麗純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家族治療師
洪素珍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楊蓓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劉丹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
謝文宜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章節試閱
愛,剛剛好就好
家庭裡隨時都上演著掌控的遊戲:父母希望孩子乖巧聽話,孩子希望得到父母認可讚許;夫妻關係,常在誰贏誰輸中爭得傷痕累累,各展神通,使出渾身解數,這一切都是希望別人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如果能夠給予彼此多一份理解與尊重,在自由的空間裡,家就會有更多的和諧與幸福。
依賴也要有界線
這堂課的學員來自各階層,幾天下來平淡無奇,就在最後一天,課程即將結束前兩個小時,一個清瘦略帶憔悴的女生舉手了,但支支吾吾的,感覺有口難言,隔壁一個爽朗的大嬸似乎比她還心急,「快說,就要下課了,你不說我就幫你說囉!」我走近她,告訴她我願意等她說完才下課,她安心了,做了一個深呼吸,娓娓道出心中的傷痛。
小筠的父親年紀大,體弱多病,在親戚的規勸下,心不甘情不願地住進安養院。父親希望女兒每天去看他,小筠告訴他:「我有空就會來看你,你安心住下,你臨時有狀況,這裡有醫護人員可以協助,我上班也比較安心。」她在公司擔任要職,每天得加班,但父親要求她「天天」到安養院探望。
初期小筠不論加班多晚都過去,安養院一片漆黑,她搭上電梯,發現父親倚在門口等她,「爸,這麼晚了,你怎麼不進去休息呢?」他說:「我怕你以為燈熄了,你就不進來了。」「怎麼會呢,既然到安養院來就一定會看到你才離開啊!」父親見到女兒很欣慰,兩、三分鐘就睡著了,她才離開。這時已近午夜十二點。
搭不上最末班車,她只好搭計程車。一個月的舟車勞頓,令她身心俱疲。
某日她告訴父親,因為工作量大,恐怕無法天天來,父親表示諒解。但是女兒不再每天探望,讓他非常焦慮,情緒更是不穩,揚言割腕自殘,安養院立刻打電話通知正在開會的小筠。
她十萬火急地趕到安養院,父親看到她,安心了,放下刀子,乖乖的吃飯,不吵也不鬧。「爸,你知道年底我特別忙碌,但只要一有空我就會來,帶你愛吃的東西,你好好待在這兒!」父親微笑點頭說好:「我體諒你,你工作能力強,我女兒好棒。」
父親嘴裡說體諒,但心裡並沒有。
其實很多父母到了一個年紀會轉而依賴子女,若得不到及時滿足,會用一些「招數」讓子女們就範;小筠的爸爸就是如此。
三不五時的,父親會突如其來打電話給她,跟她說自己哪些部位不舒服。她信了,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安養院時卻發現父親人好好的。後來次數多了,她才知道,父親在虛張聲勢,只想獲取她的關注而已。
小筠說,她每次看完父親心裡就特別悶,一方面是不能親自照顧上了年紀的父親而感到的愧疚,另一方面是對給自己帶來這種愧疚的父親感到憤怒。她常覺得委屈,想想自己一個人在外工作,經歷很多挫折,父親不但不理解不支持,反而給她壓力。
接下來的日子,小筠會接到安養院打來說父親要割腕、跳樓、絕食等的電話,甚至轉述父親的「威脅」,倘若不立刻趕過去就見不到父親,但每每到了安養院卻什麼事都沒發生。
這種事情多了就像放羊的孩子,她聽聞就想「又來了!」置之不理,繼續開會……沒想到那一次父親「真的」跳樓自殺了,她嚇得倉皇失措,趕過去,看到一灘血和白布覆蓋的屍體,父親已經氣絕,她頓時崩潰,痛不欲生……「我只是沒有按父親的意思每天探望而已,怎麼會這樣?」說到這兒,她放聲大哭,全身顫抖,有些人也跟著哭了。
「我該怎麼辦?」
感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我安慰她:「我相信沒有任何人希望看到這個結局。但你已經盡力,只是你們沒有找到兩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千萬不要自責。」
這是兩個人對生命的選擇。
老一輩的人常把孩子當產物,視孩子為自己的財產—這是社會上常見父母「掌控」兒女的心態。這位父親對女兒的掌控就是「你得按照我的意思天天來看我」,女兒不是小孩,她已經四十幾歲,有自主權,後來衍生出一種「反控制」行為,就是不理不睬;沒想到父親發現再也無法控制女兒,最後用結束生命這個極端方法抗議女兒不受控。他們都以控制和反控制的方式處理對方的要求,這種方法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沒想到真的就發生了萬一。
我對她說:「你可以悲傷,可以緬懷,讓你不自責是不可能的,但千萬不要內疚。內疚會消弱你的能量,要你想法子彌補,最後立於萬劫不復的深淵。事情發生了,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只是沒能滿足對方的需求罷了。」
那麼身為兒女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父母這種依賴?
其實,當父母親(將來我們也會如此)慢慢地變老,身體愈來愈不如從前,甚至開始生病的時候,內心也會隨之變化:他們覺得自己的價值感正在喪失,正被推向社會的邊緣。為了讓自己感覺仍有力量,仍是社會或者家庭的中心,他們就會用各種方式來尋求這種證明,比如,繼續干涉孩子們的生活,以期在孩子生活中仍握有掌控權。當這種方式不奏效時,他們就會尋求其他方式,比如像小筠的父親,所有舉措無非是想引起孩子的關注。
家庭的序位非常重要,長幼有序,各得其位,一個家庭才可能朝著正常、健康的方向運轉。
至於什麼才是合適和各得其位呢?簡單的說,就是父親在父親的位置,母親在母親的位置,孩子在孩子的位置……各司其職,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扮演」這個詞非常重要,即便是一個孩子已成年、成家,在父母親面前仍要「扮演」孩子的角色。當然,你可以有自己的主見、價值觀、不同於父母親的做事準則和方式。比如,小筠打電話問候父親,讓自己回歸到「女兒」的身分,不再只是一個傾聽的角色,而是試著與父親分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讓他覺得在你生命中,他的價值仍然存在。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方面,你給予了父親潛意識中想要的東西——「我仍有價值!」另一方面,你也釋放自己的一些壓力和委屈,如此一來慢慢就會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至於你到底要不要按照父親給予的建議去做,或是作為一個參考,對你的工作和生活總是有益無害。
無論父母是什麼樣類型的依賴,你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方法讓雙方都好過,一個人想要完全脫離父母的依賴和控制,最終極的辦法是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成人」,標準就是學會自我負責。
有人曾經問我,當父母親老了,我們不應該成為他們的依靠嗎?不應該「反哺」嗎?
實際上,扮演「孩子」是一種讓父母和自己進入良性互動的方法,因為只有順暢的關係才能讓彼此更親密,這就是所謂「健康依賴」。
中國人講孝道,我們可以「孝」,但不一定要「順」。孝是情感上「我能為你做的」,但在不合理的地方,不必順從。例如有些父母跟孩子要錢,如果孩子沒錢,難道要他們去搶銀行?對不合情理的要求,如何在孝的情感下,雖然不順從,卻不造成忤逆、衝突,這是為人子女者需要拿捏的分寸了。
沒有誰該聽誰的話
這天,一位老先生帶著太太和女兒一起來;不,應該說,太太和女兒攙扶著他來,他是我到目前為止授課學生中年紀最大的。
下課後,這位老先生私下來找我,姑且稱呼他楊老,看起來很傷心。
楊老雖然看起來身體虛弱,但說起話來中氣十足。他說,自己的家庭跟別人家很不一樣,太太不賢慧,女兒脾氣暴躁,不像鄰居的女兒般乖巧聽話,「如果我可以把他們治好,付出生命代價都可以。總之,為了他們,我什麼都可以做。」聽起來很壯烈。
「你想要什麼?」
「我年紀大了,我想要『安安靜靜,平平常常』的生活。我都已經八十幾的人,連基本的條件都達不到,唉!」
楊老傾訴了很多生活上的不如意,最後忍不住說了一句,「如果他們(包括太太和孩子)都『照我的話去做』,我就能『安安靜靜,平平常常』的生活。」我把目光轉向陪同他來的太太和女兒,她們的眼神流露出不屑。老先生繼續說:「我也不要求你們給我錢,我自己有錢,我的標準很低,只要我說的話你們都聽,我就能達到『安安靜靜,平平常常』的生活。」那八個字,他重複說了好幾次。
我說:「這要求太高了,所有人都按你的方式生活,那是一種『掌控』。她們都有自己的人生,怎麼可能聽命於你一個人的指令生活呢?」
「怎麼不可以呢?我的年紀比她們都大,我過的橋比她們走的路多,我比她們有生活經驗,聽我的話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總不會錯……」
老先生說完想說的話,默默離開。
這是典型的「掌控」。
相反的,如果這個孩子以自己對父親的了解,聽父親的話,做父親期待的事,那也是一種掌控;更小的孩子以哭鬧讓大人看到自己的需要,那也是一種掌控。另一種是面對這問題不處理,不言不語,甚至聲東擊西,要對方就範,這也是一種掌控。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該聽誰的話,即使你是對方的先生或父親,都一樣。
「孝」很重要,「順」看情況
我想起另一個個案「大個兒」。
「大個兒」是位長得高壯帥氣的律師,在團體裡總是鶴立雞群,我很難忽略他。上課前他主動過來閒聊,我問他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他收起笑容,取代的是嚴肅的神情:「我缺乏自信,想從壓力中走出來。」
大個兒娓娓道出自己的成長軌跡:三歲那年,爸媽出國,他由爺爺奶奶照顧,直到六歲,因上小學學區關係搬去外公外婆家。高中畢業,父母希望他到美國念書,這才跟父母住一起。
大個兒的媽媽是個博士,在美國擔任翻譯;爸爸大學畢業,在美國做生意。到了美國,他成了媽媽工作之外的生活重心,媽媽將他佔為己有,一切都聽從他,但大個兒一見媽媽就想逃,感覺快要窒息了。儘管他在美國的收入豐碩,卻不快樂,便毅然決然返回大陸。無奈,媽媽仍每天越洋電話遙控。「我該怎麼辦?好像永遠逃不掉媽媽的掌控……」
聽完大個兒的描述,我對他說:「感覺你們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點頭如搗蒜。
我請一位學員扮演大個兒媽媽,看看這對母子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一臉無奈的大個兒對媽媽說:「這個……唉,我都不知道怎麼說好,就是,你太關心我,我受不了。每次你接近我的時候,我就覺得快被抽乾了。如果我這兒有一些風吹草動,你那兒就大風大浪,你讓我感覺壓力特別大……」這時媽媽哭了,大個兒繼續說:「如果我讓媽難受,我也會難受。」
看著痛哭的媽媽和無奈的大個兒,我對大個兒說:「她當然知道,因為你是她生的,她利用她的難受讓你難受,因為你會不忍心讓她難受,她就可以藉此控制你,這是你們兩個的雙人舞啊!懂嗎?」
媽:「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大個兒:「媽,我知道你愛我,我也很愛你,我不會離開你,我也不會忘記你,即使我結婚有家有老婆了,你照樣是我媽,我時時刻刻都會想著你,有好的東西也會分享給你,你不需要擔心那麼多……」
我:「這樣說應該可以讓媽媽稍微放心一點。」
大個兒:「反正,你就不要給我那麼多壓力,一天到晚打電話,擔心這擔心那的,其實都沒有必要;你想要的我都已經給了,以後也會繼續給,所以不要怕,我不會消失,我會一直孝順你的。」
我:「『孝』跟『順』其實不一樣。『孝』是一種情感,可以一輩子孝敬你,給你,
愛你;但依我看你們的相處模式,『順』,很危險,也許你可以『孝』,但不一定要『順』。」
大個兒:「嗯(點頭,對媽說),我會一輩子孝敬你,但不會順著你的方式,我可不可以做自己?」
我:「對,你應該將你的界限再告訴她一遍。」
大個兒:「媽,我會一輩子盡孝道,可是我不會順著你。」
我:「聽起來還滿篤定的。」
我轉向媽媽,問她:「請問媽媽是什麼感覺?」
媽:「剛開始聽到他會盡孝道,這讓我放心,知道他還是愛我,心裡輕鬆一些;後來說是用他的那種方式,我又覺得害怕起來了,怕他過得不夠幸福。還有,嗯……不想讓他離開我的生活範圍。」
我對大個兒說:「她怎麼可能放得開呢?你是她手上那一塊肉,隨她揉隨她搓,你要這樣嗎?告訴她你不要。」
大個兒:「媽,我絕對愛你,但我不會順你,我要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我:「管你放不放心。」
大個兒:「對啊,放不放心是你的事嘛!但愛不愛你是我的事。」
媽:「這個……我……我還接不住這感覺。」
我對大個兒說:「你管她接得住接不住,勇敢的做出來,她不接也得接。」
大個兒:「嗯!」
我:「不然她又開始使伎倆,隨便一句『唉喲!我快死了!』你一順她你就完啦!」
大個兒:「明白!」
我:「你的人生,自己才是主角。當你覺得該讓她靠近的時候,允許她靠近;不該讓她靠近的時候,堅決篤定地不讓她靠近。所謂的『界限』,從英文來講比較清楚——boundary,是有彈性的,不是硬綁綁的。」
大個兒點頭示意:「YES!THAT SOUNDS GREAT !(聽起來很棒)」
我:「告訴你媽,『你別想跨進我的未來,我會擋住你的!』」
大個兒:「對!」
我對媽媽說:「他現在這麼篤定,你什麼感覺?」
媽:「我還是不太能接受,因為心裡有點疼。」
我對大個兒說明:「一定要給她時間,明白嗎?」
我把自己理解的說給大個兒聽,希望幫助他覺察自己與媽媽之間的關係。在這過程中我試著與大個兒確認,扮演者所說的內容是否像他媽媽(他認為八九不離十),並讓大個兒了解什麼是「孝順」,什麼時候該「劃清界限」,我不斷讓大個兒再說一遍,為的是加深印象,使這件事在大個兒內在發酵,知道自己不需要為媽媽的情緒負責,如此才能自在的生活。
一張椅子的溝通——母與女
我每次到一個團體上課,進入主題之前,都會請每個人簡單自我介紹、是什麼原因讓她(他)想參加課程,以及談談自己的困擾、希望學到什麼……學員的問題五花八門,但半數直指「人際關係」,大部分都說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例如:伴侶孩子或者父母不了解自己。
我聽完後,請大家做個體驗練習,兩人一組,一個人站在椅子上,另一人坐在地上,盡量挨著椅子,「兩人對視,不管發生什麼都不要說話……」幾分鐘後,互換位置。
練習結束後,我請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想。
其中一位女學員書喬舉手發言。她自認為家庭工作都很順利,沒什麼需要改變的,直到她認識一位優秀的女性友人來上課,她覺得也許需要自我提升,就跟著報名上課。
後來她發現自己的問題是和孩子溝通不暢通,總是希望孩子按照她的想法去做,如果孩子不依她就發脾氣,並強制要求孩子執行,最終鬧得雙方都不開心。
就在前一天,她還為了要求女兒把早餐吃完才去上學,兩人又大吵一架,女兒甩門而出,她留在沙發上痛哭流涕。
她說,這個練習結束後,她開始頭疼,情緒一直失控,我鼓勵她試著說出來。
書喬說:一開始她選擇站在椅子上,不知道我要他們做什麼,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內心算平靜但有所期待。當同組的朋友坐下去的一瞬間,「我臉紅耳熱,心跳加速,但還能努力控制,並且忍住……可是當同組朋友的眼睛和我對視時,我完全失控,因為那一剎那我感覺她就是我的孩子,自己平時對孩子說話就是這樣居高臨下的態度!我看到她仰望我的眼神,那麼的委屈,那麼的無助,那麼的無奈!我一刻也不想在凳子上站著,我要下來!我要拉她起來!我不要這樣對話!」雖然時間只有三分鐘,書喬感覺好像過了一個世紀之久,直到她從椅子上下來,和她平視,情緒才稍微平復。
「幾分鐘後,我們交換位置,我坐在地毯上仰望她時,脖子很酸,很累,感覺她那麼的遙不可及,我相信我孩子心裡一定也這樣想,『你高高在上倒是舒服,有沒有體會下面我的感受?』是呀,現實生活中,我的孩子就是感受這樣的折磨,平時我和孩子溝通都是用盡各種方法,威脅逼迫利誘讓孩子按照我的要求和計劃進行,我是多麼可惡的一個媽媽……我真的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沒有!總覺得我所做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她以後會明白並感謝我所做的一切。可是我錯了,我終於知道我該怎麼做了,我一定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再也不要居高臨下!」
「一張椅子的溝通」是我上課常使用的一個工具,我發現雖然只是一張椅子,但每個學員的體會和感覺都不一樣。
愛,剛剛好就好
家庭裡隨時都上演著掌控的遊戲:父母希望孩子乖巧聽話,孩子希望得到父母認可讚許;夫妻關係,常在誰贏誰輸中爭得傷痕累累,各展神通,使出渾身解數,這一切都是希望別人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如果能夠給予彼此多一份理解與尊重,在自由的空間裡,家就會有更多的和諧與幸福。
依賴也要有界線
這堂課的學員來自各階層,幾天下來平淡無奇,就在最後一天,課程即將結束前兩個小時,一個清瘦略帶憔悴的女生舉手了,但支支吾吾的,感覺有口難言,隔壁一個爽朗的大嬸似乎比她還心急,「快說,就要下課了,你不說我就幫你說囉...
推薦序
序一
一雙擁抱人間的老繭手
楊蓓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賴杞豐,是個傳奇,終於出書了。
本以為這是一本自傳,看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他多年來的工作心得。像一個離家多年的遊子,用一雙歷盡風霜的雙手,捧著這些無形的珍寶,帶回給家人分享。
讀內文期間,腦海還會浮出他時而喟嘆、時而得意、時而哽咽的表情,無限唏噓。
多年來,總在他出外雲遊回台時,相約喝咖啡,聽著他或眉飛色舞,或深情款款,或感慨萬千地敘說在外的種種境遇,深深感受他在生命的轉折中,走進家族治療的滿足。這一門技藝,是他尋找生命出路中,用以安定自己,也回饋這個時代的獻禮。
唯有經歷苦境的人才深知苦為何物。年少時心裡的漂泊無依,渾然不覺,反而扛起照顧家人的責任,其中的艱難,總是在滿足他人和希冀天下太平之間擺盪,讓我想起常在治療現場聽到的一句話:只要全家平安無事,我才心安。走過一些歲月的人都知道,全家人即使平安無事,畢竟是多少的逐浪起伏之後的福德因緣所致。可是Jerry一番領悟之後,決定帶著自己的心酸,去擁抱更多人的辛酸,化淚水為清醒的引介,重新燃起前行的力量,在亦師亦友的道路上,互相為伴。
江湖永遠都存在,也永遠是最接地氣的,Jerry是江湖中人,獨樹一格的治療手法,有時舞大刀,有時細繡花,撩撥著在人生舞台上受苦的人,在嬉笑怒罵間,讓人丟盔棄甲,臣服在娑婆世界的不得不。他前半生的經歷,讓他在提起放下之間增添了直面逆境的坦然和勇氣,因此學院派的人可能無法領略各種不按牌理出牌的痛快,因為他心中自有洞天,可以容納五湖四海。所以他的書中硬要歸納出「外遇」、「掌控」等等專業視角,我頗不以為然,只期許他下一本書可以用賴氏風格的語言來說故事。
這是一個華人文化尚未找回自信的年代,Jerry承襲幾位西方家庭治療前輩的教導,為了承諾,兢兢業業遊走在個人風格與西方思維之間,希冀在傳統家庭文化之間注入「成為自己」的元素,為現代家庭在不中不西之間找一條平衡的出路,我想,這是我輩華人治療師無法迴避的宿命,因此我反而在他的書中,不時敏覺到家人關係中的「安忍」與「圓滿」。Jerry用一雙繭手挽著雙方,秤斤論兩的討價還價,「成為自己」只是過程,到頭來雙方會領悟到關係要走向整合,學習到的是如何不委屈自己的智慧,這又何嘗不是華人治療師在本土化過程中所體現的智慧。
這本書是個逗點,希望還有下一個逗點,因為有人就有江湖,江湖中人才能擁抱江湖。
序一
一雙擁抱人間的老繭手
楊蓓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賴杞豐,是個傳奇,終於出書了。
本以為這是一本自傳,看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他多年來的工作心得。像一個離家多年的遊子,用一雙歷盡風霜的雙手,捧著這些無形的珍寶,帶回給家人分享。
讀內文期間,腦海還會浮出他時而喟嘆、時而得意、時而哽咽的表情,無限唏噓。
多年來,總在他出外雲遊回台時,相約喝咖啡,聽著他或眉飛色舞,或深情款款,或感慨萬千地敘說在外的種種境遇,深深感受他在生命的轉折中,走進家族治療的滿足。這一門技藝,是他尋找生命出路中,用以安定自己...
作者序
無盡的感謝
翻遍書櫃上所有典籍的自序,無不是興奮、感動莫名、侃侃而談,我卻由於自身的自卑、害羞,轉變而成的孤傲與不屑,反而如履薄冰,不知怎樣才最適確。
早年的機緣,沒有能力一路在學術殿堂學習;幾近中年,因工作關係,才開始對自己以及專業的探討。不料無心插柳,有緣走上心理及家庭治療的道途。將近三十年的浸泡,追隨老師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前進泰國、新加坡和大陸等地,從助教到即席翻譯,進而教授體驗性的自我成長及家庭治療。藉由所受的各種專業訓練課程的證書,進一步取得加拿大國際學院(Canadian International College)與斯里蘭卡公開大學(Open University of Sri Lanka)合頒的博士學位。即使不見得被學術單位所認可與接納,不可否認,有了這個頭銜方便許多,憑著自己的努力與實力,還是行走江湖,自以為做了不少利益眾生的工作。
二○○四年,我隨著老師到大陸,原來只是單純陪伴年紀不小的她,機緣巧合成了即席翻譯,進而開始教學工作。十幾年來陪伴了各式各樣的家庭,簡直就是多變的萬花筒,雖然各有其獨特的展現方式,細看卻又如此相似的千絲萬縷,更是深切感受到家對人一生的影響。遺傳固然是人生的部分,也有相當高的百分比是來自家庭的耳濡目染,不自覺的在時間的洪流裡,逐漸內化成為生活中的習性。特別在面對壓力時剎那間的即時反應,經常重複的是過去不經意的學習。
這些年,工作的範疇遍及城鄉,到今年為止,除了海南,已經行遍神州大地,來上課的學生自一般普羅大眾到學校老師、精神科工作人員等,也有幸在研究所裡兼任教職,這段期間總覺得是不是該把這些經驗分享出去,或許多少能對某些人起一個反思的作用,也說不定能幫助人們開啟另一面向的思考?
實務工作我比較擅長,書寫成書卻是天敵。要如何把這麼多相似又不同的故事揉在一起,不失真實卻又能顧及他人的隱私,實在是一件大工程;生命的故事,本多相似,你硬要在某個故事中對號入座,是誰也無法否定的。幾次都想放棄,不願意好心做壞事,是幾個好友催促,只好硬著頭皮把經驗分享出來。
感謝許多朋友的支援,願意讓故事在修剪後與大家共用,也希望他們的慷慨奉獻,能引起某些人的共
鳴。特別是書後收集的幾篇學員們的回饋,都得到他們的允許,得以在書中呈現;再次閱讀,自己老淚縱橫!
這本書的生成,好多人要感謝。
首先,感謝莊慧秋。她理解我對書寫的恐懼與無能,幫我找到陳芸英,替我為故事建構初稿。
芸英的文筆細緻、樸實是我喜歡的,但她對心理治療不熟悉。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喝遍大街小巷好喝的咖啡,每次我細說各種故事的過程,她細心地幫我把骨架建構起來,我再依據她的骨架,慢慢地,一步步把血肉鋪陳上去,來回琢磨,怎樣才適切。期間有不同見解,總能討論、修正,用我的專業與語言把故事給完成,她尊重,也能適時提點。沒有她,根本就沒有成書的可能。
好友周旻君答應編輯此書,更加穩住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多年的朋友,她懂我的「怪」,全力幫我潤飾把關,當她把編輯好的初稿要我校對時,一口氣看完的我,已是淚眼婆娑,情緒激動不已!告訴旻君說出版吧,至少它已經感動我自己了!
讀著稿子,每一個故事活生生的畫面浮現眼前,在生命交會的時刻,每一個痛都是如此真實,相互共振,與其說我幫了他們,更不如說是他們教會了我看到生命百態,真真正正體會到教學相長。課程結束時我經常對學員深深鞠躬,感謝他們的信任與分享,讓我有更多的學習可以幫到他人。
把故事變成文字,字句斟酌,深怕一個閃失對故事的主人不敬,更不希望因此扭曲或是曲解。書寫不是滿足個人的需要,而是願意藉由這樣的方式,傳遞一些生命的共性以及改變的可能。相信還是會有百密一疏,無法盡善,期待能得到理解。
書完成了,胸中情感波瀾。
如果說對於此書的出版有所期許,也許就是無功無過,盡量少錯,能為有緣人提供個人的實務經驗,還有一些不同的可能,去面對生命。在每個當下,所有的人都是對的,互動中如果堅持自己的對,缺乏好奇的眼光,有可能兩個對的人會促成一個錯的家。家是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重要處所,一個良好的家庭(夫妻)關係,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榜樣,也是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
行筆至此,我還是要感謝生命的幾個重要他人。
最早是民歌詞曲創作人兼歌手蘇來,在我工作壓力大時推我進入心理探索的路途。
後來幸運地遇見了我的再生父親——加拿大海文學院(The Haven Institute)的黃喚祥先生(Bennet Wong M.D.),是他的啟蒙,讓我看到家庭對人的影響至深,從此走上探索自己與家庭的不歸路。
瑪莉亞老師,亦師亦友,早期如忘年莫逆,相互陪伴各地教學,野雞博士學位也是她跟我的伴侶黃明忠先生一路陪伴,逼迫出來的。
不可不提的還有李維榕。當年仰慕她對家庭治療專業的神奇,與伴侶遠至紐約,坐在結構大師米紐慶(Saluador Minuchin, 1921-2017)位於紐約的家族治療中心辦公室,誠摯邀請老師到台灣開設培訓家族治療的專業課程。期間她的嚴厲與刻薄、挑剔,是我專業學習最重要的里程碑。有瑪莉亞老師的溫柔呵護、維榕的嚴厲教誨,猶如嚴父慈母在專業與生活中給予我最大的幫助。
約翰.貝曼(John Banmen)是教我薩提爾學問的另一個老師,他清晰的理論教學,使我獲益良多,早期跟隨時,瑪莉亞與貝曼都極其信任地在他們的工作坊中給出機會讓我試教,並從旁監督,學習的過程中我更覺得像個幸運的學徒而不是學生。
遇見敘事治療的麥可.懷特(Michael White)與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深深覺得敘事的世界觀開啟我對治療的另一個重要視窗,更加尊重案主,更多的陪伴與跟隨。
實踐大學謝文宜與高雄師範大學的丁原郁教授最早的信任,提供我教學機會,我才有機會回到台灣,與學生教學相長。
文中每一位缺一不可,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今天的經歷,在此獻上我最誠摯的感謝。
對自己我已滿意,也相信會有不同的聲音,秉持著誠懇,真心接受所有一切的可能!
無盡的感謝
翻遍書櫃上所有典籍的自序,無不是興奮、感動莫名、侃侃而談,我卻由於自身的自卑、害羞,轉變而成的孤傲與不屑,反而如履薄冰,不知怎樣才最適確。
早年的機緣,沒有能力一路在學術殿堂學習;幾近中年,因工作關係,才開始對自己以及專業的探討。不料無心插柳,有緣走上心理及家庭治療的道途。將近三十年的浸泡,追隨老師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前進泰國、新加坡和大陸等地,從助教到即席翻譯,進而教授體驗性的自我成長及家庭治療。藉由所受的各種專業訓練課程的證書,進一步取得加拿大國際學院(Canadian Inter...
目錄
【推薦序1】一雙擁抱人間的老繭手/楊蓓
【推薦序2】又輕盈又厚重的靈魂/劉丹
【推薦序3】我們共同的願景/林麗純
【自序】無盡的感謝
【前言】我從來沒想到會當治療師
Part I點化
愛,剛剛好就好
退一步的婚姻良藥
誰先外遇?
Part II引導
換位思考
與自己相遇
跟過去的自己道別
Part III陪伴
陪伴的力量
當親人是「同性戀」……
Part IV重塑
我是誰?
Part V 體悟
借著他帶來的光,向前行
彼岸,不在遠方
為自己出征
從怨恨到接納
未完待續
我們都已上路
【延伸閱讀】
【推薦序1】一雙擁抱人間的老繭手/楊蓓
【推薦序2】又輕盈又厚重的靈魂/劉丹
【推薦序3】我們共同的願景/林麗純
【自序】無盡的感謝
【前言】我從來沒想到會當治療師
Part I點化
愛,剛剛好就好
退一步的婚姻良藥
誰先外遇?
Part II引導
換位思考
與自己相遇
跟過去的自己道別
Part III陪伴
陪伴的力量
當親人是「同性戀」……
Part IV重塑
我是誰?
Part V 體悟
借著他帶來的光,向前行
彼岸,不在遠方
為自己出征
從怨恨到接納
未完待續
我們都已上路
【延伸閱讀】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