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5》將2011年獲獎的二十多位傑出教師身教言教的故事集結出版,展現傑出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熱忱。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產生,同學的意見是主要依據,這些備受學生肯定、愛戴的老師,將他們與學生互動的故事編寫成書,目的是發生在師生間的這些故事,也很可能日後會發生在每位老師周遭;屆時,這些老師的應對經驗,將會產生重要參考作用。
李隆獻是三十年儒雅,三十年樂在教學;許文僊想做一位自己希望遇到的老師;江金倉任謙稱自己教給學生的並不多,只是全心陪他們;鄧茂華認為年輕人「草莓」其實是正確應對;胡植慶將恩師「利他」的美好特質傳承下去;姚開屏希望做個推學生一把的人;王業立認為上臺一如準備高飛的氣球;張錦華認為以學生為中心就對了;郭鐘金表示學務求避免疏誤,故請嚴謹以對;賴鴻緒認為不能只看病,更要看病人;婁培人不要把學生訓練成老師的複製品;林淑文將專業知識與生活情境連結;陳俊杉表示尊重偶然,勇於接受挑戰;丁肇隆表示能夠保有熱情,就是好的決定;林順福不在意受不受歡迎,在意同學收穫滿囊;葉德銘讓學生知道為何而戰;沈立言告誡同學決定修這堂課,就要修好;陳靜枝表示枯燥困難的章節常是最重要的;丁志音稱興趣使人對生命保持不懈的熱情;方啟泰認為與其讓學生摸索,何不告訴他重點;呂良鴻打好基本功,才可能舉一反三;林軒田藉競賽激發學生鬥志及創意;曾宛如了解學生特質,是良師也能是益友;陳瑞芬告訴學生去教別人,就能快速進步。
傑出教師們都盡力發掘出同學的特質,在同學特質的基礎上予以加值,塑造出各有不同特色的秀異人才,而不是像鑄造業翻模般的師徒制,只是把老師的模樣複製在學生身上。這需要極大的用心、耐心與愛心,包括針對學生特質的教學設計,以及研究方向的誘導。
作者簡介:
由臺大新聞所林麗雲教授主編,卓亞雄教授擔任編審,臺大新聞所採訪小組盧詠珏、李雅筑、陳 寧、郭芝榕、楊念穎、張傳佳、林琦敏、黃湘淇、賴昭男、林巧璉、王韻智、蔡紀眉、陳佑婷、潘紀寧、賴子歆、陳筱晶、柯喬齡、邱柏勝、黃盈盈、尹智剛、馬安奇等採訪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本段文字引自:《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5》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序
先要恭喜今年二十四位獲得「教學傑出教師」榮譽的老師們,他們有的是執教才三、五年的年輕老師,有的是兩鬢飛霜、奉獻三十年歲月的資深教師,共同的特點,是把同學的學習與生活當成全部,以教學及生活輔導,讓同學跨出校門後有更成熟的智能以及態度,面對人生、社會與國家。
教學傑出教師的產生,同學的意見是主要依據,這些備受學生肯定、愛戴的老師,將他們與學生互動的故事編寫成書,目的是發生在師生間的這些故事,也很可能日後會發生在每位老師周遭;屆時,這些老師的應對經驗,將會產生重要參考作用。
六月我在畢業典禮對畢業同學,提出「態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格局……」的話供參考,讀教學傑出的故事時,發現書中提到的不少情境與我給同學參考的話遙相呼應,也讓我深深受益。
例如,許多教學傑出教師就是立志要成為好老師,不管在國外有多麼令人稱羨的工作與豐厚收入,一有機會回來,全都可以放棄。例如有老師自我期許「做一位自己希望遇到的老師」,這顯示進步是永無止境的。
教學傑出教師揭示的一些觀念也值得參考。例如,學習的目的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別人更快、更廣的學習能力,這絕非死背課本內容就足以獲致;而且,學習絕不輕鬆,「有時枯燥的東西是最重要的」,沒有經過一番艱辛的淬鍊,學得的知識並不牢靠;「既然決定學,就必須學好。」
還有位老師對同學期許更高: 「臺大畢業不是要找個好工作, 而是創造一些好工作。」所謂千斤重擔擔上肩,這是臺大人的社會責任。臺大學生資賦優異,又享受相對較多的資源,當然該負比較重的責任。
老師之所以受到學生歡迎,絕對不是迎合同學或放水,例如,有老師晨間第一堂小考,目的是提醒同學「你的責任是學習」;至於學期給分,更是透明到同學可以自己計算,該多少就多少,沒有私下請託的那扇門。
老師們提到的一些情境,也顯示同學的轉變。例如學校降低了必修學分數,有些課程由必修改為選修,有老師發現,一些打底、很關鍵的基礎課程卻被同學所忽略,但得提醒同學,這樣做受到損失的將是自己。
有老師談到研究所為培養將才所在,我以為,做學問重在基本功,一通百通;也沒有冷門、熱門之分,現在的冷門,可能是以後的熱門,不致力基本功,卻汲汲營營於算計,少了豪氣,少了涵容,則成不了將才。
再一次恭喜教學傑出教師們,感謝有你,讓臺大能繼續追求卓越。
敬祝各位身體健康!
================
本段文字引自:《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5》國立臺灣大學教務長蔣丙煌序
新聞研究所師生冒著溽暑,在有限的時間完成《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第五集初稿,殊為不易,我首先要對新聞所表示敬意及謝意。
二十四位獲得教學傑出榮譽的老師,我驚訝於幾位任教才四、五年的年輕老師已是再次得獎;而不論年輕的獲獎者,或者資深老師,一個共同特色是「及早準備、準備好了」。有老師在首次步上講臺前,先把那門課全學期要講的內容、哪些輔助教材、課後作業都規劃的一清二楚,上台前再在腦子裡推演一遍,有了十足的準備,加上臨場反應,學生一定受惠甚多。
傑出老師另個共同特色是身教更甚言教,例如上課不帶手機,因為必須全神貫注,手機響鈴會破壞自己以及學生的專注;也有老師上課鈴響就鎖上教室門,因為遲到同學的走動,會干擾其他同學的專心,那是不禮貌的。老師以虔敬的態度看待知識傳授,同學也將襲染專注於學習的氣氛。
幾位老師引用韓愈的《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麼引述,重點在解惑。同學面對抉擇,不管是研究方向、生活、人生…,難免會有徨惑的時刻,多位傑出教師們協助同學走出徨惑有些共同處,不是指引,只是陪著同學度過,開竅得靠同學自己。
所以傑出教師們都盡力發掘出同學的特質,在同學特質的基礎上予以加值,塑造出各有不同特色的秀異人才,而不是像鑄造業翻模般的師徒制,只是把老師的模樣複製在學生身上。這需要極大的用心、耐心與愛心,包括針對學生特質的教學設計,以及研究方向的誘導。
鼓勵學生多多嘗試也是傑出教師的共同點。不必斤斤計較冷門熱門,不要在意有沒有市場,「人生不能預測,你只能準備。機會到了就勇敢去嘗試,才有發光發亮的可能。人生的重大決定,用心去下、用腦去實踐,因為這是再怎麼先進的模型都計算不出來的。」沒錯,機會是提供給準備好的人。
無可諱言,許多臺大學生是在世俗約制下,沒有選擇地跟著所謂主流價值走,不曾去想自己的興趣在哪裡,真正喜歡些什麼?至少進臺大前沒作過夢,甚至成為臺大人後,還是被世俗的金錢、名聲,甚至權力追逐綁住,物質生活或許富裕,精神上卻是極度貧窮。看到傑出教師提醒學生要保有自由心靈,要能「築夢踏實」,確實是臺大人該好好思考的。
學業精進、奉獻社會外,我注意到老師共通的提醒,是期許學生「作個好人」,幫別人設想、在乎他人,從小地方表達出來。的確,作人是一切的起步,不作個好人,其他都是奢談。
感謝傑出教師們的奉獻,這本書將是顆種子,散播進步的動力。
祝大家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穫!
媒體推薦:本段文字引自:《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5》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序
先要恭喜今年二十四位獲得「教學傑出教師」榮譽的老師們,他們有的是執教才三、五年的年輕老師,有的是兩鬢飛霜、奉獻三十年歲月的資深教師,共同的特點,是把同學的學習與生活當成全部,以教學及生活輔導,讓同學跨出校門後有更成熟的智能以及態度,面對人生、社會與國家。
教學傑出教師的產生,同學的意見是主要依據,這些備受學生肯定、愛戴的老師,將他們與學生互動的故事編寫成書,目的是發生在師生間的這些故事,也很可能日後會發生在每位老師周遭...
章節試閱
李隆獻
三十年儒雅,三十年樂在教學
米蘭‧昆德拉曾說,
「我也不知道筆下的人物是對是錯」。
李隆獻教學生,正是透過小說人物了解現實世界。
從求學到教學,徘徊在新與舊之間,看盡了椰林大道的枯黃嫩綠。李隆獻教授執教三十餘載,桃李滿遍天下,縱使兩鬢早已綴上幾抹銀霜,卻仍舊懷有一顆儒雅的心,未曾後悔踏上教育之路,更不忘身為知識分子的初衷。
在臺大中文系一路念到博士,畢業後選擇在母校執教,李隆獻這一待竟是四十年的光陰。「變化是一定有的,現在是3C時代。」李隆獻早在六、七年前便察覺出學生的表達方法和曩昔大為不同:「現在都用講的、用短訊、用網路,寫作能力下降是很難避免的現象。」看著學生寫作由手寫轉移至鍵盤,他頗為感慨地表示:「很難說新和舊誰好誰壞,既然時代要你這樣,就只能適應。」
李隆獻的研究室散發著典型人文學者的氣息,與門等高的木質書櫃上,再放上與天花板相及的書櫃,裡頭滿滿盡是書籍。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國文學,但也同樣樂於和學生
相處,他說:「我很重視與學生溝通,很想了解他們想學些什麼,想從我的課程得到什麼。」因此,他在每一學期開學之際,都會要學生寫一篇自我介紹,以期達到自己「在兩星期內,對學生有基本認識」的想法。
為學生備好時令食材
《左傳》、《說文解字》、《論語》、中國四大古典小說……書櫃裡層層古文與史書之間,夾有一、兩排現代小說和翻譯小說。李隆獻自己編寫授課講義、課程計畫,不斷地為學生增添新東西,就像一位貼心且力求完美的大廚,蒐羅最好的食材以備學生挑選,進而烹煮出一道道完美的菜式。他說:「要吸引學生的興趣,是順著他們喜愛的題材,讓他們選擇有興趣的學,他們可以參與,會比較投入。」
李隆獻開設現代小說課時,會先列舉出魯迅、老舍、張愛玲、白先勇、張大春……幾十位作家,讓學生挑選出十幾位,再針對選出的作家,挑出二十多篇作品讓學生細讀。而開設《左傳》課時,他則先擬出幾十個專題,讓學生選擇五、六個研讀。他說:「現在學生對五四時代的作家已不太感興趣,多半喜歡白先勇、黃春明、陳映真、王禎和,或者更年輕一輩的作家,例如李昂、朱天心、駱以軍、郝譽翔。」
李隆獻認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可以因應時代而調整,「以前我們查資料、上課筆記、讀書重點都得用手抄。現在學生都用電腦、網路來查資料。」不過,他認為老師應有的態度是歷久不變的,「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應清楚對社會,對國家要盡什麼本分。」李隆獻在大學時期規劃未來出路時,曾想過當老師或者記者,「可是當記者有時難講真話,而且生活複雜,我不太喜歡複雜。當老師,知識性的東西可以傾囊相授,毋須顧慮太多。」於是他選擇執教,「不管時代怎樣變,有些要傳授給學生的東西是不會變的,例如:做人態度、價值觀等。」
桃李滿門 學生成同事
「印象深刻的學生多到數不清,每年都有。」能讓李隆獻印象深刻的學生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求甚解的學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會鍥而不捨地追問;第二類是超出他期待的學生,「我還記得二十幾年前,有個財金系學生叫鄭雅仁,課堂討論時,分析了很多日本推理小說與中國推理小說的差異,提出本格派、變格派等日本推理小說派別的特色,見解很深刻。真的每學期都會碰到這類超乎預期的學生,讓人既喜悅又感動。」
李隆獻的教學熱忱深深影響著學生。有次他到師大演講,英文系蘇席瑤老師特地來找他,並致上一封感謝函,內容是說她高中時成績都名列前三名,但一直缺乏自信。上大學之後,她在一篇讀書報告裡分析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因為她分析得很好,所以李隆獻肯定她、稱讚她,自此她就敢於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李隆獻為自己能帶給學生這麼大的影響,感到很欣慰,他說:「很高興看到學生重拾自信,這讓我更堅定一直以來的信念── 尊重學生的想法。」桃李滿門,許多學生後來成了他的同事,「前幾年在校級會議裡遇到朱文儀,她是我二十多年前工管系的學生,現在已升任教授,去年更榮獲教學傑出教師。近年的助理林宏佳、魏千鈞、蔡瑩瑩,他們都修過我的課。林宏佳已拿到博士學位,進入中文系任教。」
文人風範與人生觀的映照
李隆獻喜歡跟學生討論文學作品裡的人物,他說:「我開《左傳》課程,會一個個人物講授,通過人物與學生討論怎樣選擇生活,怎樣跟人相處,怎樣面對自己。」他對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深有同感,「小說、電影我看了不下十次,我喜歡男主角托馬斯面對人生的態度,他對一些做人的原則非常堅持;他很自私,常常只為自己,但有時也會為太太設想,最後他放棄都市生活,與妻子回歸田園,既是忠於自我,也是對妻子的深愛。」李隆獻喜歡簡樸的生活,「我最大的樂趣是當個上課與學生討論、批改作業的陽春老師」。
出身農家,李隆獻愛讀田園詩人陶淵明,他說:「我三十歲以前都要下田幫忙,除草、插秧、收割,尤其風災雨災前得搶收,所以喜歡農民文學。我覺得我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教書是傳授知識,比較不受晴天雨天的影響,不像農夫一樣辛苦。」
中國文學作品中李隆獻最愛道家的《莊子》:「道家思想比較開放,特別是講『用』的態度,大用和小用,有用和無用,都值得現代人仔細思考。」他覺得人本來就各有所長:「我常跟學生說,職業沒有好壞,只要不傷害別人或自己就可以。我希望學生能像《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鳥,只要機會來了,隨時可以展翅高飛,發揮長才。」
對學生的期望,李隆獻說:「希望學生學習批判的精神,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人做事不能出賣良心,即使需要讓步也要有原則。」他認為做事要堅持原則,知識分子更要為良心把好關,「人生總會遇到一些不想做的事,但有時為了和諧也得勉強去做,底線是不能出賣良心和身分,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合情合理地把事情做好」。他覺得人生常會面對抉擇,「就算是當老師,也要面對工作壓力,例如要接受評鑑,要寫研究論文,甚至還要兼行政職務,但既然選了這條路,就要努力往前走,才能無怨無悔。」
戲如人生 反思電影與世界
李隆獻表示,生活中不能沒有文學、藝術、音樂、電影。他空閒時,可以待在家中連聽七、八個小時的古典音樂;有事忙的話,也邊聽邊工作,「特別是聽莫扎特、3B︵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馬勒……有時也會聽爵士和搖滾樂。」李隆獻最喜歡的演奏家是李希特︵Richter︶,「他的演奏都很宏偉、深刻、令人動容,他彈莫扎特二十號鋼琴協奏曲,簡直是天堂的音樂。」
談起電影,李隆獻滔滔不絕,「克林伊斯威特很不錯,不論是主演,還是執導,都很有意思。幾年前他拍的《經典老爺車》,講種族問題很深刻;而他拍二戰的兩部電影也很好,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他欣賞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觀點,「我也跟學生說,我傳達一個觀點給你,你不一定要認同,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觀點, 這樣才可以比較和討論,甚至說服對方。」他認為,就算商業電影,也有讓人反思的作用,「基努李維的《駭客任務》處理很多問題,既可以當娛樂,也可學習人生課題,如人被控制,到什麼時候要選擇犧牲等。」
不過,李隆獻並不太喜歡看以教育或老師為題材的制式電影,「因為那些電影通常都想表達一個道理,承載太多教訓。反而一些能讓人靜靜思考的片子更合我的口味」,他印象中講教育的電影,較為深刻的是茱麗亞羅伯茲主演的《 蒙娜麗莎的微笑》,「羅伯茲任教的學校很保守,只許女學生穿裙子,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淑女、太太;羅伯茲卻用很多方法試圖改變學生。我覺得學生受到啟發的過程很有創意。」至於引起不少爭議的日本電影《告白》,李隆獻並不認同松隆子在電影中的報復行為:「故事、畫面、配樂都很精采,但我不喜歡,太黑暗了!那位老師有愧於她的職業,因為老師不僅是一份職業,還是一種志業,必須對社會要有貢獻。本著報復心去教學的老師,我不能接受。」
攝影也是是李隆獻的興趣,研究室中擺設他多張放大的攝影作品。其中有兩張偌大的黑白照片,一張是王叔岷老師的獨照,另一張是李隆獻夫婦與王叔岷的合照。王叔岷一九五○年代曾在臺大中文系任教,後來轉到新加坡教學。李隆獻認識王叔岷是在他七十歲重回臺灣任教的時候,李隆獻說:「他對學生很好,課堂內外,都常常幫助學生。我受他影響很深。」牆上還掛了王叔岷贈他的法書,詩末「倚天頑石三千歲,那管繁花謝與飛」。不知不覺,李隆獻也在椰林大道旁度過了四十年的悠悠歲月……
李隆獻
三十年儒雅,三十年樂在教學
米蘭‧昆德拉曾說,
「我也不知道筆下的人物是對是錯」。
李隆獻教學生,正是透過小說人物了解現實世界。
從求學到教學,徘徊在新與舊之間,看盡了椰林大道的枯黃嫩綠。李隆獻教授執教三十餘載,桃李滿遍天下,縱使兩鬢早已綴上幾抹銀霜,卻仍舊懷有一顆儒雅的心,未曾後悔踏上教育之路,更不忘身為知識分子的初衷。
在臺大中文系一路念到博士,畢業後選擇在母校執教,李隆獻這一待竟是四十年的光陰。「變化是一定有的,現在是3C時代。」李隆獻早在六、七年前便察覺出學生的表達方法和曩昔大為...
目錄
校長序
教務長序
李隆獻
三十年儒雅 三十年樂在教學
許文僊
做一位自己希望遇到的老師
江金倉
教給學生的並不多 只是全心陪他們
鄧茂華
年輕人「草莓」其實是正確應對
胡植慶
將恩師「利他」的美好特質傳承下去
姚開屏
做個推學生一把的人
王業立
上臺 一如準備高飛的氣球
張錦華
以學生為中心就對了
郭鐘金
學務求避免疏誤 故請嚴謹以對
賴鴻緒
不能只看病 更要看病人
婁培人
不要把學生訓練成老師的複製品
林淑文
將專業知識與生活情境連結
陳俊杉
尊重偶然 勇於接受挑戰
丁肇隆
能夠保有熱情 就是好的決定
林順福
不在意受不受歡迎 在意同學收穫滿囊
葉德銘
讓學生知道為何而戰
沈立言
決定修這堂課 就要修好
陳靜枝
枯燥困難的章節常是最重要的
丁志音
興趣使人對生命保持不懈的熱情
方啟泰
與其讓學生摸索 何不告訴他重點
呂良鴻
打好基本功 才可能舉一反三
林軒田
藉競賽激發學生鬥志及創意
曾宛如
了解學生特質 良師也能是益友
陳瑞芬
去教別人 就能快速進步
校長序
教務長序
李隆獻
三十年儒雅 三十年樂在教學
許文僊
做一位自己希望遇到的老師
江金倉
教給學生的並不多 只是全心陪他們
鄧茂華
年輕人「草莓」其實是正確應對
胡植慶
將恩師「利他」的美好特質傳承下去
姚開屏
做個推學生一把的人
王業立
上臺 一如準備高飛的氣球
張錦華
以學生為中心就對了
郭鐘金
學務求避免疏誤 故請嚴謹以對
賴鴻緒
不能只看病 更要看病人
婁培人
不要把學生訓練成老師的複製品
林淑文
將專業知識與生活情境連結
陳俊杉
尊重偶然 勇於接受挑戰
丁肇隆
能夠保有熱情 就是好...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