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本來就有三種限制:一是人,二是地,三是時。非其人不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得其時,而不是說話的地方,仍是不必說。
話說得體,則讓人高興;反之,只會讓人傷心。
禍從口出而使人身敗名裂,福自心生而使人添色增光。有時說話的人並無惡意,但對聽者而言,卻可能是傷及他的惡語。人們說話應謹慎,只說該說的話。
古代印度有一位國王要考考他的一位大臣是否聰明。他給這位大臣高矮、大小、胖瘦、色澤全同的三個小金人,叫他辨明三座「金人」的各自特點。這大臣苦思冥想,心無旁騖,也不知所以。叫下面人看,個個搔首語塞。一個年輕人聽說了,自告奮勇來辨認。他凝思片刻,要了三根稻草。他將第一根從小人左耳通入,從口中出來;將第二根通入小人右耳,從另一耳出來;將第三根通入小人之耳,稻草伸入肚中。然後他說:第一個「人」的嘴淺,聽到什麼便說出去,不受人歡迎;第二個「人」心不在焉,聽了什麼這耳進那耳出,他始終生活平庸;第三個「人」深沉,謹慎,聽進什麼藏在心中,不輕易表現自己,所以他容易成功。年輕人話音未落,滿座為之叫絕。
作者序
前言
每一種談話,無論怎樣瑣碎,總要保持中心點,這也是所謂談話目的,其目的就是能夠促進你和對方的關係。你必須使人覺察你是一個有思想觀點的人,絕非是個糊塗蟲。單單無聊空談,是絕不能使對方對你有一點良好印象的,更不能顯出你說話的水準。
當你們談話正用閒語來進行時,你必須要不失為「虛心」者,不可自傲。
如果具有豐富的一般知識,你可以拿出來隨時應付。怎樣可以得到這些知識,以便在你談話之時有所幫助呢?唯一的最好方法,便是每天閱讀報紙。還有一個方法,是隨時留意你周圍所發生的事,雖然只是極瑣碎的事也不要輕易放過它。另外還有個方法便是時常和人談話。你和別人閒著無事時聊聊天,次數愈多,不單腦子裡可以貯藏起許多知識,可當成下次談話的資料,而且也可以使你對談話有興趣,甚至談話的技術因而會更加熟練起來。
世界著名的談話藝術專家切司脫•費爾特先生,曾經教人談話時注意下列一些問題。他說道:
「你應該時常說話,但不必說得太長。少敘述故事,除了真正貼切而簡短之外,總以絕對不講為妙。」
「和人談話,同時也要注意到態度。切不要拉住別人的衣袖,手腳亂畫的講話,應當和順一些,切忌妄自尊大,平常的話要避免爭論。談話最好要一般化,勿作自我的宣傳,把自己捧上天去。外表應該坦白而率直,內心應該謹慎而仔細。」
「談話的時候,姿態可以表現你的誠意,所以要正面向著人家,不要隨隨便便,不要刻意模仿他人。」
「和人家開口賭咒,閉口發毒誓,是既壞又蠢而且粗鄙拙劣的事。高聲的哄笑,是文化素養不高的表現,真實的機智和健全的理性,絕不會引人哄笑的。此外,沒有再比咬人耳朵,像蚊蟲叫似的談話態度,更叫人難受的了!」
這位談話藝術專家以上列的各條警戒人的談話藝術,除開「禁止大家哄笑」這一條外,大多都是可以同意的。因為粗聲喧鬧固然有失常態,但是出自情感挑動的大笑,是不會妨害到任何人的。
在任何談話之中,必須記住,切不可以說到會觸怒他人的話題上去。因為凡是在你面前聽你談話的人,一定會從你談話上窺測你的個性,同時也在留意你日後是否會說他本人的許多壞話。
前言
每一種談話,無論怎樣瑣碎,總要保持中心點,這也是所謂談話目的,其目的就是能夠促進你和對方的關係。你必須使人覺察你是一個有思想觀點的人,絕非是個糊塗蟲。單單無聊空談,是絕不能使對方對你有一點良好印象的,更不能顯出你說話的水準。
當你們談話正用閒語來進行時,你必須要不失為「虛心」者,不可自傲。
如果具有豐富的一般知識,你可以拿出來隨時應付。怎樣可以得到這些知識,以便在你談話之時有所幫助呢?唯一的最好方法,便是每天閱讀報紙。還有一個方法,是隨時留意你周圍所發生的事,雖然只是極瑣碎的事也不要輕...
目錄
&第1章說話自嘲術
自嘲,顧名思義就是自我嘲弄,就是運用嘲諷的語言和語氣,自己戲弄自己,自己貶低自己,自己嘲弄自己。適時適度的「自嘲」會收到妙趣橫生、意味深長的效果。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溢於言表的是嘲弄自己,而言語中卻另有韻味,具有表裡相悖、言此及彼的特點。運用自嘲往往能使自己的缺點、毛病和不足由大變小、由重變輕,並在別人會心的一笑中得以淡化。自嘲既是一種構成幽默的方式,也是一種優化自身性格魅力的獨特而有效的方法,它在交談中具有特殊的表達功能和使用價值。
$1.想笑別人,先笑自己
$2.嘲笑自己也能讓他人臉紅
$3.自嘲也能委婉拒絕
$4.自暴其醜最高明
$5.自嘲的最佳說法
&第2章說話沉默術
我們常說:「言多必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的講話,說得多了,話裡就自然而然的會暴露出許多問題。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特別是人多的場合,你一不小心,一旦失言,你的話就可能中傷或傷害到某個人,這自然會讓你招惹禍端。
由於「言多必失」的教訓很多,不少人將「三緘其口」作為處世的座右銘。那些成功的人,說話就會注意方式、把握分寸感,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是落落大方,說話的時候,說得很充分,不該說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
有的人口齒伶俐,在交際場合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固然是不少人所嚮往的。但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無遮攔,說錯了話,說漏了嘴,也是很難補救的。所以在人多的場合儘量少講話,並講究「忌口」。否則,若因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臺,或把事情搞糟,那是最不划算的事。
$6.沉默是金
$7.適時沉默是一種明智行為
$8.言多必失,言多壞事
$9.不到時候不開口
$10.沉默有時比論理更有說服力
$11.沉默是制勝的武器
&第3章說話客套術
場合對說話的影響,與場合對交際者的心態和情緒的折射作用分不開。場合不同,氛圍不同,人們的心情心緒也不同。他們對一些問題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不大一樣。同樣一句話,在這個場合會被認為合理,有見解,在另外一個場合則會引起人家的厭惡和反感。因此,在不同的場合就要說符合場景氣氛的話,說話要特別注意分寸,否則,不看場合說不合情景的話就必然要碰壁。
$12.說話要注意場合
$13.嚴肅場合不能開玩笑
$14.社交場合說好第一句話
$15.公關場合不忘「客套」與「敦促」
$16.不同場合下的不同用語
&第4章說話批評術
我們在溝通中,既需要熱情的讚美,也需要中肯的批評,批評是為了説明對方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積極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要制服別人或把別人一棍子打死,更不是為了拿別人出氣或顯示自己的威風。所以批評時態度要誠懇,語氣要委婉,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以關懷、愛護、誠心誠意的態度來待他,而不要擺出一副嚴肅或陰沉的面孔,鄭重其事的用指責和強硬的口氣說話,因為這樣會造成緊張的氣氛,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
批評之所以被人拒絕,有兩種原因:其一是批評者不瞭解當事人的處境和造成錯誤的原因,使當事人感到委屈;其二是批評者採用了權威性的立場,暗示當事人行為的「笨拙」或「愚昧」性質,引起了當事人的反感。基於誠懇的批評,應能避免這兩種錯誤,講究批評方法和批評藝術。
$17.切莫輕易指責別人
$18.批評他人要真誠
$19.忠言逆耳利於行
$20.何妨批評也風趣
$21.批評要就事論事
$22.批評的十三種方式
$23.批評的四大內容
$24.聲東擊西法
&第5章說話分寸術
分寸就是尺度,把握說話的分寸就是說話時要留有餘地。
留餘地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給別人留餘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要把別人推向絕路,萬不可逼人於死地,迫使對方做出極端的反抗,這樣一來,事情的結果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另一方面,給自己留餘地,讓自己行不至於絕處,言不至於極端,有進有退,以便日後更能機動靈活的處理事情,解決複雜多變的問題。
$25.把握好說話的分寸
$26.識破別說破
$27.說話辦事多留餘地
$28.只說該說的話
$29.奉承有度
$30.話到嘴邊留下半句
$31.少在背後議論別人
$32.口無遮攔,話不投機
$33.給自己留一些秘密
$34.逢人只說三分話
$35.不碰觸別人的痛處
$36.避開衝突的焦點
&第6章說話形象術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說話時:能從新的角度看事物,能就眾人熟知的事物提出獨到的觀點;有廣闊的視野,談論的題材超越自身生活的範疇;充滿熱情,讓人感覺到,他們對於生活中所從事的種種活動懷有強烈的情感,而且使人對他的話題興趣盎然;不是喋喋不休的談論自己;好奇心強,對許多事都有探究的興致;有同情心,他們會設身處的去思索你所告訴他們的事情;有幽默感,也不介意開自己的玩笑;有自己的說話風格……
這些表現就是掌握了說話的細節。只要用心把握這些細節,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演說家、口才大師、說話高手。
$37.優雅的談吐討人喜歡
$38.照顧對方的自尊
$39.與人稱呼要恰當
$40.有話好好說
$41.微笑為你添光彩
$42.眼睛會說話
$43.眉毛傳遞心理資訊
$44.五彩繽紛的嘴部動作
$45.鼻子的無聲語言
&第7章說話體態術
體態就是肢體語言,這是一種無聲語言,是一種比有聲語言更能表現一個人的情感和個性欲望的語言。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柯爾在他的《肢體語言》一書中說:「肢體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很多。」
$46.肢體語言的類型
$47.說話時的姿態禮儀
$48.說話時的手勢禮儀
$49.說話時的握手禮儀
$50.說話時的揮手禮儀
&第1章說話自嘲術
自嘲,顧名思義就是自我嘲弄,就是運用嘲諷的語言和語氣,自己戲弄自己,自己貶低自己,自己嘲弄自己。適時適度的「自嘲」會收到妙趣橫生、意味深長的效果。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溢於言表的是嘲弄自己,而言語中卻另有韻味,具有表裡相悖、言此及彼的特點。運用自嘲往往能使自己的缺點、毛病和不足由大變小、由重變輕,並在別人會心的一笑中得以淡化。自嘲既是一種構成幽默的方式,也是一種優化自身性格魅力的獨特而有效的方法,它在交談中具有特殊的表達功能和使用價值。
$1.想笑別人,先笑自己
$2.嘲笑自己也能讓...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