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已經完全數位化了嗎?
如果是的話,小心,你可能得了「網路淺薄症候群」!◇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 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決選入圍
◇ Amazon讀者126篇書評,四顆星好評推薦!
趕快檢查一下,你是不是潛在的高危險群:□ 每天都會使用Google之類的搜尋引擎
□ 同時開啟的網頁常超過10個
□ 文章還未細讀就先轉貼到自己的塗鴉牆
□ 一發表文章就期待有人按讚回應
□ 離開電腦或手機就無法安排生活
□ 很久沒有讀完一整本書了
Google、Yahoo、Facebook......
你每天使用的網路,正在悄悄改變你的大腦「Google讓我們變笨了嗎?」本書作者卡爾曾在二○○八年於著名的《大西洋月刊》提出這個問題,獲得了廣大的回響,也讓當今一項重要的爭辯成形:我們在享受網路帶來的寶藏之餘,是否犧牲了深度思考和閱讀的能力?
現在,卡爾把他的論點發展成至今最吸引人的探索之作,探討網際網路在智能和文化層面造成的影響。數百年來,人類的思考不斷被種種「智能科技」重新塑造(包括字母系統、地圖、時鐘、印刷術和網際網路),從各種歷史和科學證據來看,大腦會因應我們的經驗而改變。我們用來尋找、儲存和分享資訊的科技,確確實實改變了我們的神經通道。
廣博還是淺薄?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卡爾彙整了從柏拉圖到麥克魯漢等各個思想家的觀點,說明印刷的書籍如何讓我們集中注意力,促成深度又有創造力的思考;相反地,網際網路鼓勵我們用打游擊的方式到處採集細碎的資訊,並且讓我們不斷被其他東西干擾。如今我們愈來愈習慣快速略讀,卻失去了專注與沉思的能力。
現代人與網路的關係愈來愈密不可分,我們有愈來愈多的人生體驗,是透過電腦螢幕上閃爍搖曳的符號來完成的;我們也把大腦的工作自動化,把思想和記憶交付給強大的雲端系統。人類在享受便利的網路生活之際,卻面臨了更大的思想危機:我們身而為人的知性與感性,正在慢慢消逝。
《網路讓我們變笨?》結合了人類智能史、大眾科學和文化評論,全面且深入地探究了現代人的心智狀態。這本書將會永遠改變我們對於媒體和頭腦的想法。
作者簡介:
卡爾(Nicholas Carr)
知名作家與思想家,專研商業策略、資訊科技及兩者的交叉點,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金融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月刊》《連線》《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富比士》《財星》等報章雜誌。
著有暢銷書《IT有什麼明天?》(Does IT Matter?)與《大轉變》(The Big Switch),本書是他的最新著作,不僅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也入圍二○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作品決選名單。
譯者簡介:
王年愷
台灣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現從事專業翻譯工作,譯著包括《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等,文章亦散見於《PAR表演藝術》和《繆斯客》雜誌。
在翻譯之餘,亦以大提琴家身分穿梭在台北的藝文表演場所之中,或是當免費好人,處理各種電腦和3C產品的疑難雜症。畢生最大的夢想是一直宅在家裡上網,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Google笨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智弘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李家同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 親子作家暨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張碧娟 北一女中校長
梁文道 知名文化評論家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創辦人
電腦網路迷人風貌下,潛藏著風險。本書指出了這令人心驚的風險。——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每當史上任何一種新技術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合時宜地唱出刺耳的反調。也許事後大家會嘲笑這種聲音的落伍與可笑;但是更久之後,我們往往才能發現原來這是一段把握到時代變化之關鍵的冷靜低音。說不定這本書就是如此一盆冷水,能夠稍息我們過度火熱而淺薄的情緒。——梁文道,知名文化評論家
這本書既非不斷堅持憂慮立場的悲嘆之作,亦不是天真樂觀的數位頌歌;卡爾的《網路讓我們變笨?》是一部有深度又充滿驚奇的作品,探索我們「急躁」的性靈在網路時代下的樣貌。不論你透過書頁或螢幕來閱讀,都一定要讀這本書。——范德比爾特,《馬路學》作者
卡爾仔細地檢視了當代文化最重要的議題:新的數位環境造成的心智和社會變遷。他在書中不偏離重大的議題,以鎮靜的步調拆解了網際網路相關討論時經常出現的陳腔濫調。《網路讓我們變笨?》充滿機智、企圖心,又淺顯易懂,亦真正描述了我們當今詭異的人工新世界。——喬歐亞,詩人、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前主席
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出專心一致的能力。這種能力結成的果實,我們稱為文明。但這一切有可能都要結束了。歡迎進入膚淺時代,人類的反教育過程正要開始。在這本傑作裡,卡爾統合了近年來的認知相關研究,同時委婉地反駁了把科技進展過度理想化的人,真正點出線上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危險:我們的頭腦會被重組。讀者將會逐漸發現一個冷酷的事實:我們好像真的把自己搞砸了。——柯勞佛,《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
總結來說,《網路讓我們變笨?》試圖留住人類深思遠慮的心智能力,這些能力在當今看來受到愈來愈大的威脅。卡爾的陳述發人深省,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網際網路這個媒體如何改變我們現在的思考方式,以及未來的世代會如何思考,或是不用哪些方式思考。幾乎沒有別的作品比這本書更重要。——沃夫,《普魯斯特與烏賊》作者
卡爾寫了一本很重要的書,來得也正是時候。試試看你能不能離線得夠久,好把這本書讀完!——寇柏兒特,《災難現場筆記》作者
名人推薦:王智弘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李家同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 親子作家暨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洪 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張碧娟 北一女中校長
梁文道 知名文化評論家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創辦人
電腦網路迷人風貌下,潛藏著風險。本書指出了這令人心驚的風險。——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
每當史上任何一種新技術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合時宜地唱出刺耳的反調。也許事後大家會嘲笑這種聲音的落伍與可笑;但是更久之後,我們...
章節試閱
在一天的生活裡,大多數可以連線上網的人至少都會花上幾個小時在線上,有時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我們通常會一再重複相同或相似的動作;這些動作重複的速度通常很快,而且經常是接收到螢幕或喇叭傳送的提示後所做出的回應。我們會在電腦鍵盤上打字、拖動滑鼠、按下滑鼠左右鍵或捲動滾輪、用指尖在觸控板上滑動、在手機或黑莓機上的實體或虛擬鍵盤上用大拇指輸入簡訊,也會旋轉我們的iPhone、iPod和iPad來切換直立和橫擺模式,同時操作觸控螢幕上的圖示。
我們做這些動作時,網路會傳送一連串的刺激到我們大腦的視覺、體感和聽覺皮質裡。這些包括我們按滑鼠按鍵、捲動滾輪、打字、觸控時從手和指尖傳來的觸感,收到新電子郵件或即時訊息的提示聲、手機對各種事件的提示鈴聲等等由雙耳傳送的聽覺提示,當然還有在線上世界遨遊時閃過視網膜的各種視覺提示:除了不停變換的文字、圖片和影片外,還有以底線或顏色區隔出來的超連結、隨著功能改變形狀的滑鼠游標、以粗體字顯得更醒目的電子郵件主旨、呼喚我們去點擊的虛擬按鍵、懇求我們在螢幕上到處拖放的圖示和其他元件、需要我們填寫的表單,以及需要我們閱讀或關閉的彈跳廣告和視窗。網路會要我們投入幾乎所有的感官,而且要全部同時投入。
回應和獎勵(即心理學所稱「正增強」)也可以透過網路以高速傳送,這也連帶促使我們一再重複同樣的生理和心理行為。我們每點一個連結,就會得到一個新的東西來觀看或檢視。我們每用Google查一個關鍵字,就會在轉眼間得到一長串有趣的資料來讓我們評判。我們每發送一則簡訊、即時訊息或電子郵件,經常在幾秒或幾分鐘內就得到回應。我們使用臉書時,會找到新的朋友,或是與老朋友的關係更密切。我們每用推特發布新的消息,就會得到新的追蹤者。我們每在部落格發表新文章,就會從其他部落客得到回應或是連結。網路的互動性讓我們得到強而有力的新工具,用來找資料、表現自我,以及和他人交談;但這也把我們變成實驗室的白老鼠,必須不停地按下開關來獲取一塊又一塊的社交或知識養分。
跟電視、廣播或早上的報紙比起來,網路比這些媒體形式更能抓住我們的注意力。若要印證這點,只需要看一個小孩子發送簡訊給朋友、一位大學生檢查她在臉書上的新訊息或交友請求、一位商務人士在黑莓機上翻閱他的電子郵件,甚至是你自己在Google的搜尋列打關鍵字後跟著連結一路點下去:此間一再看到的是被一種媒體全然掌控的腦袋。我們上線的時候,經常會完全忽略周遭的其他事物。我們處理由各種裝置傳來的符號和刺激時,現實世界會漸漸退縮消失。
網路的互動性也會增強這種效果。由於我們經常為了社交而使用電腦,我們的社交地位就某種程度而言永遠不會靜止不動,也永遠處在危機邊緣。由此而生的自我意識,更會增強我們使用這個媒體的密集度。這點對世人皆然,但對年輕人最為嚴重,因為他們使用手機發送簡訊、電腦傳送即時訊息的強迫傾向通常最強烈。今日的青少年在每天清醒的時間裡,常常每幾分鐘就會收到或傳送一則訊息。如心理治療師豪瑟爾所說,青少年和青壯人士「對於同儕的生活十分關注,同時也極端恐懼自己落在社交圈外。」他們一旦不再發布訊息,就有變成隱形人的危險。
我們使用網路的行為本身充滿各種矛盾之處,不過對我們思考方式改變最大的一個可能是這個:網路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卻又將其打散。我們聚精會神在媒體本身(即不停閃爍的螢幕)上面,但是這個媒體帶來快速連發的訊息和感官刺激,又使我們分心。不論我們在何時何地上線,網路都呈現一副誘人的混沌景象。瑞典神經科學家柯林伯格寫道,人類「想要更多的資訊、更多的印象、更高的複雜性」,我們習慣「找出需要同時進行多種事情,或是被資訊淹沒的情境。」假如紙本頁面上緩慢行進的文字降低了我們大腦被各種刺激淹沒的渴望,網路反而讓我們沉迷其中。網路讓我們回到由下而上分心的原始狀態,同時也提供了更多讓我們分心的事物,數量之多遠高過我們老祖宗需要應付的紛擾。
這些紛擾也並非全是壞事。大多數人從經驗上會知道,如果太過專注在一個困難的問題上,我們的思緒會陷入坑洞裡無法自拔。我們的思考會漸趨狹隘,也不易出現新的想法。不過,如果把問題放下來一段時間,「睡一覺再說」的話,常常會有全新的觀點和突發的創造力。荷蘭奈美恩大學潛意識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狄克思特修斯從研究中發現,這樣讓專注力暫時休息可以讓大腦的潛意識有時間處理問題,帶來有意識思考無法得到的資訊和認知過程。他的實驗發現,我們如果把注意力從難題上移開一段時間,通常會做出更明智的抉擇。不過,狄克思特修斯的研究也顯示,在有意識地辨識出問題以前,我們的潛意識思考不會介入。根據他的說法,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考目標,「潛意識思考就不會發生。」
網路助長的持續分心狀態,若再借用艾略特〈四首四重奏〉的詩句,可謂「以分心自分心裡分心」,這和我們在衡量抉擇時刻意、有功能地轉移注意力大大不同。網路各種感官刺激的喧囂讓有意識和潛意識思考都短路,使我們的大腦無法進行深入或有創造性的思考。我們的大腦變成只能簡單處理訊號的工具,把資訊匆匆帶進有意識思考裡再匆匆帶出。
莫山尼克於二○○五年受訪時,討論到網路不只會讓大腦組成有微幅改變,甚至還會使其出現根本變化。他指出,「每當我們習得一項新技能或發展出一套新能力時,我們的大腦在生理上和功能上都會被大幅修改」,並且形容網路為「近代文明特化」裡最新的一項發明:「現代人類可在其中經歷數百萬次的『練習』事件,一千年前的一般人完全不可能暴露於這種狀態中。」他最後下了結論,認為「我們的大腦在這種暴露下會大幅重整。」二○○八年,他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文再次討論這個主題,使用了大寫字母來強調他的重點。他說,「當文化讓我們使用大腦的方式改變時,它會產生出不同的大腦」,更指出我們的頭腦會「強化重度使用的特定思考過程。」他雖然承認現今很難想像沒有網際網路和線上工具的生活,卻也強調「過度使用它們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
我們上線時沒有在做的事,也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一起發動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同理,沒有一起發動的神經元就不會連結在一起。如果我們瀏覽網頁的時間多過閱讀書籍的時間、互相傳遞簡短文字訊息的時間多過寫出完整章句的時間、在網路超連結裡跳來跳去的時間多過寧靜沉思的時間,這些舊有的心智功能和思想追求就會變得脆弱,並且開始瓦解。大腦會回收無用的神經元和突觸,用在更迫切的工作上。我們會得到新的技能和觀點,但會喪失舊的。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兼記憶與老化中心主任史莫,研究了數位媒體對心理和神經造成的影響,他的發現證實了莫山尼克的看法:網際網路確實會讓大腦產生劇烈變化。他說:「當今的數位科技大爆炸不僅改變了我們生活和溝通的方式,更在我們的大腦裡造成驟然劇變。」每天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搜尋引擎和其他工具「會促使腦細胞變化和神經遞質的釋放,並且會在強化新的神經通道時逐漸削弱舊的通道。」
二○○八年時,史莫和兩位同僚進行了一項實驗,首度證實人類大腦會因為使用網路而出現變化。研究人員找來了二十四位受試者,十二位有豐富的網路瀏覽經驗,另外十二位則是網路初學者;受試者使用Google搜尋時,由研究人員掃描他們的大腦。掃描結果可以看出經常使用Google的人,腦內活動的範圍遠比新手來得廣大。更具體來說,「受試者裡的電腦高手使用了左腦前方的特定網路,即背外側前額葉皮質,而網路新手在此區的腦內活動甚少,甚至完全沒有活動。」研究人員也請受試者閱讀單純的文字,以模擬閱讀書籍的方式來做對照;在這一方面,兩組受試者的腦部活動沒有明顯的差異。顯然,網路高手特有的神經道路是因為他們使用網路而形成的。
這項實驗最驚人之處,是六日之後重複相同實驗流程的結果。在這六天期間,研究人員要求網路新手每天在線上待一個小時,到處在網路上搜尋。新的掃描結果顯示他們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原本沒有什麼活動的地方現在有了大量的活動,就跟長期瀏覽網路的人一樣。史莫在實驗結果中說明:「在短短五天的練習之後,不熟悉網路的受試者在大腦前方的同一個神經迴路也變得活躍。這些受試者只在網際網路上待了五個小時而已,大腦卻已經重新布局了。」他接著提出問題:「如果我們的大腦真的這麼敏感,只要每天一小時就有反應,我們花更多時間〔在線上〕又會發生什麼事?」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揭露了閱讀網頁和書本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發現,我們在網路上搜索的時候,腦部活動的模式與閱讀書本樣式的文字時非常不同。讀書本的人在大腦處理語言、記憶和視覺的區域有大量活動,但在與做出決定、解決問題相關的前額葉區域動態甚少。相反的,上網經驗豐富的人在瀏覽、搜尋網路頁面時,前額葉區有大量的反應。好消息是,由於瀏覽網路會動用腦部許多功能,因此有可能幫助老人維持頭腦的靈活度。史莫說,網路搜尋與瀏覽似乎和填字遊戲一樣會「運動」腦部。
但是網路使用者廣布大腦的腦內活動也說明為何在線上時,閱讀和其他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行為顯得那麼難。瀏覽網路時需要衡量眾多連結、做出瀏覽相關網頁的決定,同時又要處理無數稍縱即逝的感官刺激;這需要腦部各區不斷互相協調、下決定,同時讓大腦沒有辦法全力解讀文字和其他資訊。我們身為閱讀網頁的人,在看到連結時必須稍稍暫停,讓前額葉皮質衡量到底要不要去點。我們把閱讀文字的腦部資源改分配到下判斷與決定上;也許我們並沒有發現這件事,畢竟大腦的速度很快,但是已有人證實這樣會干擾認知與記憶能力,若是經常重複則干擾更深。當前額葉皮質的管理功能開始作用時,我們的大腦不只在運作,甚至會被操勞過度。網路以非常真實的方式讓我們回到連續書寫的時代,當時閱讀是一件認知上的大工程。沃夫認為,我們在線上閱讀時,犧牲了讓我們有辦法進行深度閱讀的能力,退化成為「單純的資訊解讀者」。我們進行深度、不受干擾的閱讀時可以在思考上創造出豐富的連結,但這項能力大多被我們棄而不用。
《開機:電視,電腦,電玩占據生命,怎麼辦?》一書中,史蒂芬.強森拿電腦使用者滿布大腦的神經活動,與書籍讀者較為平靜的腦內活動做對照。這樣的比較使得他認為使用電腦對大腦的刺激比閱讀書籍來得強烈。強森認為,從神經科學來看,甚至可以讓人得出「閱讀書籍對感官的刺激嚴重不足」的結論。但是,雖然強森的分析是對的,他對不同腦內活動模式的解讀是錯的。正因為閱讀書本「對感官的刺激嚴重不足」,從事這個行為的知識收穫才會這麼豐富。深度閱讀可以讓我們除去紛擾,讓額葉的解題功能休息,也使得深度閱讀成一種深度思考。經常讀書的人的大腦是平靜的,不是一直吱吱作響的。就啟動神經元來說,並不是數量愈多就愈好。
澳洲教育心理學家史威勒花了三十年的時間研究我們的頭腦如何處理資訊,研究內容特別針對學習的過程。他的研究像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到網路和其他媒體如何影響我們思考的風格和深度。他解釋道,我們的大腦有兩種不同的記憶,分別是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我們把即時的印象、感受和想法存在短期記憶裡,這些記憶通常只會保留數秒。我們在世界上有意識和無意識學習到的各種事情則會存在長期記憶裡,這樣的記憶可能會保留數天、數年,甚至是一輩子。短期記憶有一種稱為工作記憶,在把資訊轉移到長期記憶的過程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時時刻刻讓我們意識的內容成形。史威勒說:「我們只對工作記憶裡的東西有意識,對其他的東西毫無知覺。」
如果工作記憶是大腦的塗鴉板,長期記憶便是檔案收納系統。長期記憶的內容大部分存在我們的意識之外,如果我們需要回想以前曾學習或經歷過的事,大腦必須把這項回憶從長期記憶移回工作記憶裡。據史威勒的解釋:「只有在記憶被搬回工作記憶時,我們才會知道這項記憶其實保存在長期記憶中。」長期記憶曾被人認為只是一個大型倉庫,儲存各種常識、印象和事件,「幾乎沒有參與思考和解題等複雜認知過程。」但研究大腦的科學家已發現,對所有事物的理解其實就存在長期記憶裡。長期記憶儲存的不只有常識,還有複雜的概念,或稱「基模」。基模會把各種分散的資訊片段組織成有脈絡的知識,使我們的思想有深度、有內容。依史威勒所言:「我們的心智能力大部分是從日積月累的基模得來的。我們比較容易理解自己所屬專業領域裡的概念,因為我們有與這些概念相關的基模。」
智力的深度有賴我們把工作記憶裡的資訊轉移到長期記憶裡,並將其織成各種基模概念的能力。但這個從工作記憶到長期記憶的通道也是大腦裡最大的瓶頸。工作記憶與長期記憶不同:長期記憶的容量幾乎廣無邊際,但工作記憶只能存放非常少量的資訊。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米勒於一九五六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神奇數字七加減二〉的著名論文,在文中提出觀察,認為工作記憶通常只能存放七項資訊(或稱「元件」)。現在,連這樣的說法都被認為是太誇大了。根據史威勒的看法,當今的資料顯示「我們同時最多只能處理二到四個元件,實際上可能還是較低的數量,而非較高的。」再者,我們有辦法存放在工作記憶裡的元件也會很快就消失,除非「我們能藉由反覆練習來將它們翻新。」
想像一下用裁縫用的頂針裝水灌滿浴缸,這個挑戰就跟把資訊從工作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裡一樣。傳播媒體會操縱資訊流動的速度和強度,因此對這個過程影響甚大。我們在閱讀書籍時,資訊的水龍頭會緩慢持續流出水滴,我們也能藉由閱讀速度控制滴落的速度。由於我們完全專注在文字上,我們可以把資訊用頂針般的小容量慢慢舀起,把全部的資訊放進長期記憶裡,並鑄造出豐富的交互關聯,這是形成基模的必要條件。但在網路上,我們面對的是許多資訊水龍頭,每個都開到最大的流量。我們只能把一小部分的資訊轉移到長期記憶裡,而且是來自許多水龍頭的點點滴滴,不是由單一源頭來的持續一致水流。
時時刻刻流進我們工作記憶的資訊稱為「認知負荷」。當這個負荷超出頭腦儲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時(換句話說,就像是水滿出頂針來),我們就沒辦法保存這些資訊,或是讓它與長期記憶裡的資訊產生連結,亦即我們無法把新的資訊轉譯為基模。我們的學習能力大減,對事物的理解也無法深入。由於工作記憶也跟我們保持注意力的能力相關,一如柯林伯格所述,「我們必須記得自己要專注在什麼上面」;過高的認知負荷會加強我們感受到的紛擾。大腦負載過量時,我們便覺得「讓人分心的事物更會讓人分心」。實驗證實我們在到達工作記憶上限時,更難分辨要緊與不要緊的資訊,容易把真正的訊號和雜音搞混。我們於是成為無腦的資料使用者。
依史威勒的看法,對某個主題或概念如果理解有困難,可能「與工作記憶的負荷高度相關」,而且我們想學的東西愈複雜,頭腦過載造成的傷害愈大。認知負荷過載的原因很多,但史威勒認為最重要的兩個是「額外的解題工作」與「注意力分散」;這正好是網路這個資訊媒體的兩個主要特徵。使用網路也許會和填字遊戲一樣運動腦部,一如史莫的見解,但是當如此激烈的運動變成我們主要的思考模式時,會干擾深度學習和思考。試試看一邊讀書一邊玩填字遊戲: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心智環境。
在一天的生活裡,大多數可以連線上網的人至少都會花上幾個小時在線上,有時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我們通常會一再重複相同或相似的動作;這些動作重複的速度通常很快,而且經常是接收到螢幕或喇叭傳送的提示後所做出的回應。我們會在電腦鍵盤上打字、拖動滑鼠、按下滑鼠左右鍵或捲動滾輪、用指尖在觸控板上滑動、在手機或黑莓機上的實體或虛擬鍵盤上用大拇指輸入簡訊,也會旋轉我們的iPhone、iPod和iPad來切換直立和橫擺模式,同時操作觸控螢幕上的圖示。我們做這些動作時,網路會傳送一連串的刺激到我們大腦的視覺、體感和聽覺皮質裡。這些...
目錄
前 言 看門狗與小偷
第一章 HAL與我
第二章 必經之路
插曲 大腦自我思考時在想什麼
第三章 思考的工具
第四章 逐漸加深的頁面
插曲 佛萊斯和他的神奇球型管
第五章 就本質而言最為通用的媒體
第六章 書籍本身的形象
第七章 雜耍的大腦
插曲 智力測驗分數的浮動性
第八章 Google教會
第九章 搜尋,記憶
插曲 關於寫這本書的動機
第十章 像我一樣的東西
後 記 人性元素
前 言 看門狗與小偷
第一章 HAL與我
第二章 必經之路
插曲 大腦自我思考時在想什麼
第三章 思考的工具
第四章 逐漸加深的頁面
插曲 佛萊斯和他的神奇球型管
第五章 就本質而言最為通用的媒體
第六章 書籍本身的形象
第七章 雜耍的大腦
插曲 智力測驗分數的浮動性
第八章 Google教會
第九章 搜尋,記憶
插曲 關於寫這本書的動機
第十章 像我一樣的東西
後 記 人性元素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