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語言季遠流五十陳重銘精準顯化刻意進化碳水循環季暢銷5折起泰絲格里森讀冊選讀湊佳苗松浦彌太郎歐威爾之妻請支援搜尋反PUA林郁婷校園性平侯文詠迎財神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陳弱水

評價
3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54 NT$ 349 NT$ 650

教科書校系檢索:台中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教科書學科檢索:人文學門>中國語文學類
賣家:saspursliao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88 572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65 423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本書計收10篇論文,既有綜合性較強的,也有專題性明顯的。但所有文章都和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變化有關。
先秦的「軸心突破」,是古代中國思想起源的關鍵,可以稱作「思想」的這種東西,從古代的文化與心態中浮現成形。而經學在漢代的成立,儒教取得了正統的地位,則是中國思想史上關鍵性的發展。

漢晉之際的思潮以及玄學的興起,是中國自儒教取得正統地位後的第一次思想巨變。而來自印度的佛教在兩晉以後壯大以及道教的形成,是中古時期的另一變局,為中國的思想世界帶來結構性的改易。

理學在宋代的崛起是中國思想史上之一大事因緣,透過宋明理學尊崇的《大學》、《近思錄》和《傳習錄》,可以解析理學家道德觀的特質;而以王陽明為首要代表人物的心學在15、16世紀出現乃至於領時代風騷,則是理學傳統的一大波動。
清初禮治思想的崛起,是明清之際思想變化中的一個重要面向;盛清考據學的興起與理學的沒落,則是傳統中國最後一個重大的思想變動。而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以下的禁書重出,則為晚清思想新局及近現代的大變局提供了一個本土來源。
讀畢本書,應該可以對19世紀中期以前中國思想史上大部分的重要變局有所認識。

作者簡介:

陳弱水
1956年生於臺灣屏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並長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行政服務方面,曾任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臺大共同教育中心副主任、臺大文學院院長。專長為中國中古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著有《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等學術專書四種及論文數十篇。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