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關21世紀建築美學與全球永續發展之新命題!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綠建築領航者之集體創見!
何謂永續建築?
永續建築能協調我們的居住與自然環境,亦能改善社區群體機能、降低營建活動對有限自然資源的衝擊,並促進人類身心的福祉。
《永續建築白皮書》是本卓越的論文選集。由多位站在時代尖端的建築師、設計師、規劃者與教育專家,共同提出嶄新的建築思考策略,以及共同探索建築與自然環境間的重大關聯。永續建築原則教導我們,創意執行的過程中若涉及到社會、文化與環境體系,建築物仍可在不犧牲下一代生存條件的前提下,同時滿足當今美觀與實務上的需求。
本書從水文地理、生態復甦、地貌重塑、森林保育、都市更新、能源再生、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社區營造分頭並進,內容涵蓋公共政策、經濟效益、社會關懷、科技法律等人文面向。
作者簡介:
地球宣言組織 EarthPledge創始於1991年,乃與私人機構合作發展永續性計畫之非營利性組織,致力協助提升永續生活品質,讓人們得以在繁榮與健康的環境中生活與工作。該組織宗旨在於強調藝術、建築、科技、民主、美食、旅遊、媒體與環境等不同領域範疇之間的相互關連性,在與合夥單位、贊助單位與業主共同合作之下,「地球宣言組織」透過印刷品、媒體、特別活動、教育課程、公關與行銷,讓永續性資源隨處可得。陳重仁1970年生,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碩士、美國綠建築協會「能源與環境設計」專業認證(LEEDAccreditProfessional)。曾任職於美國Carter&Burgess建築與工程顧問公司、波士頓TK&A建築師事務所,現任職於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並擔任中華綠建築暨景觀環境學會學術副主任委員。
章節試閱
「把大自然法則奉為設計的圭臬,是與造物者合作。」──安東尼•高第(Antonio Gaudi)
上個星期,我敬畏地看著一棵15呎高的橡樹,它佇立在哥倫比亞河上600呎高的狹窄山脊上,這棵老樹只剩三根樹枝,最低的枝椏從周圍高大的花旗松下伸長,有25呎遠。這個絕妙的懸臂體基部直徑雈過12吋,而在另一端頂著一個樹冠,迎風而立,風速有時高達每小時80哩。它是由醣類、澱粉及水組成,沒有任何人為的結構體可與之相比。
在大自然的素材與體系裡,有很多特別的例子:蜘蛛吐的絲比同直徑的鋼絲還堅韌;珊瑚礁在溫暖的海水中製造「水泥」;鮑魚在寒冷的海中生產的「陶瓷」,也比任何人造物還要堅硬。健康的生態體系循環回收廢棄物,不製造任何有害的副產品,只有乾淨的水、氧及食物。
試想大自然如何完成如此有結構有系統的偉大工程?若我們把大自然的法則運用在人類的創作上,就叫做「仿生態」。將仿生態的構想運用在建築上是很有意思的,「東門商城」(Eastgate)即為一例,它是位於辛巴威哈拉雷(Harare)的一座辦公複合大樓,設計上參考了熱帶白蟻塚的構造。以白蟻的身量大小來看,這些蟻塚簡直是巨大的摩天大樓,但是其內部溫度維持比外界要涼爽許多的恆溫狀態。白蟻控制溫度的方式係操控垂直的通風管道,利用水在某些區域蒸散,並揮動翅膀使空氣流動。在「東門商城」,風扇從前廊帶進新鮮的空氣,透過中空樓板吹送到較高的樓層,空氣隨著高度上升變得溫暖,然後從屋頂逸出;到了夜晚,風扇吹送涼爽的外氣至大樓各處以冷卻各個樓層;這棟大樓的窗戶比一般大樓來得小,而且以厚窗簾來隔熱。「東門商城」於一九九六年完工啟用,所需能源不到相同規模傳統建築的10%,所有的承租戶均蒙受其惠。
另一個例子是「活水機」,這是由約鶺•陶德(John Todd)所發明的生化廢水處理系統,利用一套組合式的生態系統來潔淨水質。經過封閉及缺氧處理的下水道污水流入一座溫室,內有一組水槽,每個水槽含有不同種類的細菌、藻類、植物、蝸牛、魚類及其他生物,這些動植物在污水流經時予以分解,最後產生的「廢」水,水質竟然優於美國環保署的飲用水標準。
「我們塑造自己的住家,之後住家塑造我們的生活。」──溫斯頓•飺吉爾(Winston Churchill)
為什麼有些地方給人的感覺特別好?有些建築與鄰里就是能與社區生活發生共鳴,而有些建築就顯得凋零無生氣?為什麼我們在某些地方表現較佳,而在某些地方就很麆?有人認為,問題的答案可從「自然型式」與一般通稱的「自然」來尋找,這種理念稱作「親生命性」(biophilia)。哈佛大學的生物學者威爾森(E.O. Wilson)為這個理念的倡導者之一,他的工作是研究舒適度與生理反應、人類進化生態學,以及環境心理學。
目前最新的科學蹌據顯示,人類是從非洲的大草原上進化而來,而那就是我們試圖在世界各地重現的環境,例如:美國中西部的原住民會刻意減少橡樹的數量,以維持大草原的景象,而市郊草地、日式花園、象徵摩爾人天堂的「根涅拉伊芙庭園」,也都是如此。環境對生理與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正慢慢開始運用在建築物上,例如美國家具大廠「赫門米勒」(Herman Miller)在仿生態、親生命性與社區營造密西根賽蘭德(Zeeland)的辦公家具工廠,便運用親生命性的基本方針,來評估新設施的作業反應。建築物內凡是符合這個方針的區域,員工生產力的提升相當明顯而且可以量化,不符合這個方針的區域則沒有這種效益。親生命性的正面影響包括生產力、學術表現、每平方呎銷售額等評估項目,在在顯示我們依照親生命性所設計的建築物,能夠改善使用者整體的身心健康。總而言之,親生命性或許更能讓我們瞭解到如何創造一個更優質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若能將土地開發的目的與程序等相關理念,轉變為以療癒人類及大自然為出發點,以自然為師,尊重使用者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就能把生態學與房地產結合起來,也就能解決本章開頭亨利•梭羅所憂心的問題了。
海蒙特市:一座永續城鎮的規劃
Haymount: Planning a Sustainable Town
過去數十年來,都市規劃師與社會學者指出,由於文明過度依賴科技發展,讓人類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儘管在科學與其應用上已有大幅進步,甚督可延長餔強化人類的生命,然而以科技為本的社會因專業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我們的文明趨於破碎。對此問題,六○年代初期出現了社會運動,不多久後,又對環境問題提出反思;不過,這兩個運動都不算成功。為了使自然與人類文明能夠達到平衡,我們必須尋求整體的解決方法,找出一種能夠同時包容環境與社會契約的方式。
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沿著羅帕瀚納河(Rapahannock),有座全新規劃的城鎮──海蒙特市(Haymount),就體現這種解決方式,促進大自然與人類,魂的復育。它的規劃與設計係強調自然資源的保育、污染防治、適當的交通運輸方案、塑造有活力的社區生活,以及永續性在設計與實務上的必要性。
大部分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促成了低密度開發地區在都市近郊蔓延,不僅破壞大自然棲息地,還須以汽車等工具來滿足交通上的需求。不過,海蒙特市所規劃出的四千戶住宅、25萬平方呎的商業賣場,以及50萬平方呎的辦公商業區,將重建居民與土地之間的永續生命關係。第一期計畫為二○○一年初開工的廢水處理場,第一批房屋也在數個月後開始興建。
從鴶此著名建築與城鎮規劃的建築師鴶務所為杜安伊•普萊特吉伯克(Duany Plater-Zyberk),他們透過密集的在地設計研討會,對海蒙特市進行總體規劃,過程中包括設計師、科學家、贊成與反對此計畫的當地居民,都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自然資源保育及污染防治
早在規劃海蒙特市的第一條街道之前,專家顧問就評估可能瀕臨絕種的生物,以及可能遭受危害的物種,總計有三百多種被鑑定出有此危機。為堅持整體性的開發,牠們所有的生存需求都被仔細地l量,包括:隱蔽孵育處、糧草及棲息地、遷徙保護、食物來源與水源(及其特定的棲息需求)等。
海蒙特市的設計不只保護這些生物,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強化生物棲息地的永續性。現有的樹口將作清查與位置標記管理,同時分析樹的生長將如何影響住宅與野生生物。這些資訊將納入基地發展計畫,以盡量保存樹木,並將新栽種五萬棵原生樹木與灌木,以改善並增加大部分生物的棲息地,也提供棲息地給遠方飛來的候鳥。其他改善棲息地永續性的方法尚包括:
(1)保存重要的野生動物生存路徑、溼地及其他棲息地等;
(2)設計連結棲息地的綠帶;
(3)種植經揀選的原生樹種,提供野生動物較大遮蔭;
(4)設計暴雨逕流管理系統,以創造額外的溼棲息地;
(5)保護水質,包括控制肥料及殺蟲劑的使用;
(6)設立環境教育區與推廣計畫,以強化社區環保意識。
都市綠地的組成、生態的涵養及環境維護的完整性,都深受該市植栽規範的影響。因此,海蒙特市的植栽是由一套景觀法規來管理,無論公有或私人綠地,規定盡量種植本地的樹木,降低灌溉施肥及殺蟲劑用量,並執行一套有機種植與自然昆蟲掠食方案,作為整體病蟲害防治計畫的一部分。
督於水保部分,海蒙特市的餒雨逕流控制是運用植栽作為主要或次要的屏障,來管理水流、水土保持及維護水質,這種技術可以捕捉處理無特定來源的污染物質,讓地下水層獲得補充,並可減輕對地下水與地表水層的傷害。全方位的水資源管理則包括人工溼地、透水鋪面、堤岸護棧、植草區塊的停車場、沼澤草地及生物技術坡道護面等方法,不僅被蹌實對控制沖蝕有效,也對肥料減量使用、土壤滲透、河川整治及溼地創造有極大的效用。
這個城鎮有最棒的廢水處理系統,結合順序配套的技術、先進的三級淨水處理與人工溼地,結果排放的廢水水質,比原本從河裡抽取使用的水還要乾淨。生態l量也主導著海蒙特市飲用水的輸送設計,進水系統為一個垂直淺井下連結一串平行指狀延伸入河床底下的輸水管,此先進系統可避免攪動地下水層或河床底部,因此能保存地下水、水中植物以及魚纇。
野生動物圈、大氣狀況及水文環境並不會受到人為建設的左右,因此,海蒙特市的環保計畫是沒有地理分界的。在土地進行開發之前,海蒙特市的環境管理小組保留了1,000 畝的環境保護區,成功地設計出數個歷史保存區,並協助建立許多土地代管創造出一個有利行人徒步的環境,是海蒙特市造鎮成功的關鍵。
海蒙特市的交通運輸系統在設計時,就朝著環境、經濟與社會永續的目標發展,透過設計來紓解壅塞,並有計畫地降低每戶汽車交通哩程數與汽車代步的機會。這個造鎮計畫的中心理念即為「五分鐘步行」──大部分的居民日常需求都能在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內完成(例如:買一罐牛奶),而不用開車。計畫建立起一座由步道與自行車道環繞的城鎮,並設有定時接駁的公車系統;任何一個住宅區距離最近的巴士站不雈過1/4哩,讓居民可以選擇徒步。而住商混合的土地開發模式,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降低商業停車的需要,並鼓勵公司為員工建置交通車通鸆計畫。這樣一來,汽車代步的哩數減少,交通壅塞的現象獲得紓解,連帶降低車輛阻滯時所產生的廢氣排放污染。
本市道路設計採用二次大戰前美國城鎮的標準規格,縮減馬路寬度,減緩了汽車通行的速度,並鼓勵把街道當作公共空間利用。這些較狹窄的街道讓行人樂於使用,因為對行人而言反而有較大的空間感。此外,鴀進住宅後門進出口車道的觀念,可降低路邊人行道上裁切進出口車道的需求,減少汽車穿過人行道,同時增加路邊停車的便利性。這些特點全都有助於降低汽車行進速度,提高行人的舒適度,同時改善行車安全。
居民如須到1/4 哩以外的地區,則可利用接駁公車系統,銜接到維吉尼亞快速通鸆鐵路線。接駁公車系統也於社區之間提供運輸服務,讓老年人、青少年或沒有汽車的居民搭乘,停車點包括住宅區中心、便利商店旁、商業中心、學校、文化機構。近,公車站的美化與文藝計畫相互結合,讓等車變成一種享受。交通議題不能光靠大眾運輸系統來解決,因為那只解決了部分的工作通鸆運量。海蒙特市致力於提供當地工作機會,這是交通運輸計畫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該市的經濟發展計畫目標為提供每戶1.2個工作機會,各公司行號也積極招募員工來達成預定的就業目標。大部分的辦公大樓將以光纖電纜相互連接,使之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工作場所。
生氣蓬勃的社區生活
戰後的市郊住宅區表現出典型的社會與經濟階級區隔,產生許多社會與經濟發展問題,區域計畫法則是主要元兇。區域計畫法強制大區塊的分區,把低收入的住宅區分隔出來,而禁止混合式住宅(例如在商店或車庫之上蓋公寓),也不許同一地區出現混合用途或是大小區塊的混雜。這種法令以用途來畫分土地,會提高土地開發成本,並間接強迫居民出入都得開車;除此之外,這種強迫性同質化的建築類型,根本無法因應家庭成員的結構變動,例如隨著小孩成長或是父母年老之後而產生的不同居住需求。
海蒙特市正視這些基本的社區發展缺點,將其住宅與土地用途作混合式設計,建構方便行人徒步的環境,設置多樣化的文藝機構與設施,提供愉悅的文化氣息以涵養社區生活。本開發區域的每個地段均規劃有平價住宅區,並將以多種型式出現,亦即提供年長者、年輕人、單親家庭、低收入戶等多樣化的選擇。一個鼓勵步行的城鎮,不是只減少汽車的使用量,也應同時提高社區意識與社區安全,因為居民往往在走路時不期而遇,可因此而建立起良好的鄰里關係,並可增強守望相助的功用。海蒙特市管理私有建物的法規,有助於塑造公共與商業活動的空間,旨在強化社區的凝聚力、行人徒步的親切感與「地區感」。
這些法規中,一般規定包括建物的用途、配置、高度、可開放的空間(如:鼓勵設置前廊),以及八種不同土地型式與大小的停車場位,社區精神必須透過人與土地的緊密連結來培養,因此海蒙特市招募宗教性組織來此設立聚會所,並給予醒目的基地供其設置;公園也扮演凝聚社區的角色,由開發商提供資金設計建造,
以提供運動、休閒及公眾集會等多種公共用途。河岸沿線則依其自然條件規劃成公園或保護區,私人無法獨占。
永續性
或許,海蒙特市造鎮的例子中最獨特的部分,是其永續環保計畫。管理團隊發展出一套精密且兼具生態性與經濟性的模擬評估技術,所有主要經濟領域與商品組群中的資源與交易流程都經過評估,不僅涵蓋直接的影響(例如健康建材),還包括間接的影響(例如家庭支出)。隨著海蒙特市的經濟貢獻度增加,評估結果就成為有力的籌碼,管理團隊將與供應商及其他企業協商,訂定出自願性的環保責任協定,並提供取得資金的管道,協助當地企業達成符合嚴格環保標準的目標。
「把大自然法則奉為設計的圭臬,是與造物者合作。」──安東尼•高第(Antonio Gaudi)上個星期,我敬畏地看著一棵15呎高的橡樹,它佇立在哥倫比亞河上600呎高的狹窄山脊上,這棵老樹只剩三根樹枝,最低的枝椏從周圍高大的花旗松下伸長,有25呎遠。這個絕妙的懸臂體基部直徑雈過12吋,而在另一端頂著一個樹冠,迎風而立,風速有時高達每小時80哩。它是由醣類、澱粉及水組成,沒有任何人為的結構體可與之相比。在大自然的素材與體系裡,有很多特別的例子:蜘蛛吐的絲比同直徑的鋼絲還堅韌;珊瑚礁在溫暖的海水中製造「水泥」;鮑魚在寒...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