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好孩子的力量在於你
我相信好的父母養育出好的孩子。每當有人問我,養育出如此優秀的孩子的祕訣時,我便這樣回答:「不要從孩子身上找出問題點,而是從你自己身上找出來。」問題孩子一定會是由問題父母養育出來的,如果父母本身不懂得改變,只逼孩子改變,那麼,問題永遠解決不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父母在客廳不停地變換電視頻道,卻叫孩子去讀書,哪一個孩子願意乖乖坐在書桌前?
如果你要教養出有成就的孩子,你自己要先變成好父母。再加上養育過程中,你一定要先具備不為任何因素所動搖的主觀認定。換句話說,先不要談什麼冠冕堂皇的創意等等,而要先教好基本的原則。身為孩子父母的你,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最瞭解自己孩子的還是父母本身。因此,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孩子,就有多少個教育守則存在。
但問題在於,從外界來的很多因素,讓媽媽們對自己擁有的教育能力失去信心。真可惜,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的,而且自己更是最具有養育出好孩子的能力。 所以,請天下所有的媽媽們把耳朵摀起來,不要被周遭的雜音干擾,只關注自己孩子的一舉手一投足,然後繼續努力,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把屹立不搖的主觀認定建立起來。 基本上,教育孩子不是按照課本上的理論或任何規定,而是由媽媽的本性及直覺開始。
我這句話不完全是叫你與平常普遍的一些理論及規定背道而馳,知識就是力量,什麼都想試試看的態度並沒有錯,但選擇某一個理論或學說之前,自己應該先有主觀的認定。這意味著你要有判斷能力,以便知道你所選擇的方式,如何運用在你孩子身上。你該懂得如何取捨教育方式。而這必須藉由不斷地觀察孩子,才能具備這樣的主觀認定及判斷能力。
你寧願捨棄送孩子去補習班,或沉迷於理論與原則的時間,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注意看孩子的一舉一動,注意觀察孩子在想什麼、對什麼事感興趣、擅長於什麼、目前極需要的是什麼等等。如此一來,自然而然會產生主觀認定及判斷能力。在美國、日本接觸到無數的小朋友,那時我領悟到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每個小孩子都具有潛能與創意,這和與生俱來的天賦無關。更重要的是,如果採用錯誤的方法或懷著虛無縹緲的妄想,絕不會激發潛力。
發現孩子的另一面
結婚後,我先生告訴我:「老二彼得是早產兒,心智發展比一般小孩緩慢一點。因此,不要要求太高。」當時,彼得剛剛上小學,跟姊姊、妹妹比起來,非常小心眼、消極。有一天,彼得突然不舒服,我趕緊把他送去醫院,醫生告訴我的話真可怕,他說彼得小時候心理受到打擊,導致腦部受傷。在那之後,我非常傷腦筋,不知怎麼對待彼得。
兩個女兒按照我的規畫,由日常生活的小習慣開始慢慢教導,但彼得不行。我怕我主觀的認定反而會害了他,經過長時間的苦思,我決定先觀察他。我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或許瞭解孩子後,就能找出因應的對策。有一天,我在整理餐具,正好彼得在旁邊,當我從高的櫥櫃中拿出餐具時,彼得問我:「媽媽,為什麼重的餐盤要收納在那麼高的地方呢?把輕的餐盤放在高的地方,較重的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是不是比較好?」
人家口中比別人差的孩子能想出此方法,表示他的觀察力其實非常敏銳。後來,我又發現了彼得的另一面。放學後,孩子們在房間玩遊戲,我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在玩彼得發明的遊戲。「彼得,你怎麼會發明出這樣的遊戲?」「媽媽妳也知道,我喜歡科幻小說。不久前,我看了一本書,從那兒得到靈感。媽媽,妳要不要玩玩看?」
其實,我先生一向擔心彼得熱愛與現實有一段距離的科幻小說,但我發現了彼得的另外一面後,覺得那不至於讓人擔心。在我的心目中,彼得不光是一天到晚想鬼主意的孩子,他比同年齡的孩子更懂得表達自己的喜好、更懂得專注於其中。之前,先生嘴邊經常掛著彼得的事,很自然的,我對彼得產生一些成見,不過,從那次以後,我對他的想法完全改變了。他比同年齡的孩子觀察力敏銳,又能獨自發明遊戲;他的心智發展並沒有比一般小孩緩慢,也不是因腦部受傷,而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了。
之後,每當彼得用自己的點子做出任何東西時,我都稱讚他;一有空就帶他出去,讓他接觸很多新鮮的事物,並且讓他自己摸索。這種作法純粹是靠我的判斷所選擇的,果然,我的作法奏效,讓他親自體驗許多事物後,彼得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擅長於哪一方面。彼得在數學和科學方面嶄露頭角,讀高中時,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性的數理競賽得獎,誰會相信,這樣的孩子,在十年前竟然因功課差而接受課後輔導。
跟孩子一起去尋找孩子想要做的
目前,日本正面臨教育的盲點,努力進行教育改革,不再是一成不變、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而是重視每個孩子才華的教育。學校的形態也改變了很多,限制學生人數,著重「人性教育」,幫助學生讓學生親自找尋自己想要走的路。我們也是一樣,社會各相關單位檢討目前教育的問題,出現了新型「實驗學校」形態,甚至一般的學校也正摸索著進行改革。但是,這樣少數人的努力,無法改變現有的教育問題。
藉由幾次教育法案的修訂,怎麼能徹底改掉幾十年延續下來的教育惡習呢?必須要花時間來慢慢研究,並且納入多方面的問題考慮後,找出改善方案。如此看來,要握住「接力棒」的就是媽媽們。不能癡癡地等待教育改革完成,不要隨著社會的潮流飄浮,要知道怎麼做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曾經,日本的教育漸趨沒落,就是因為父母們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們應該站在教育的中心點才對。父母們要讓孩子自己去找答案,所以要給孩子提供很多機會,讓他們去親身經歷。許多媽媽們往往小看自己的孩子,她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涉世未深,還需要媽媽的引導。但這是錯誤的觀念!
其實孩子們比父母所想的還更聰明。因為父母不相信這一點,而促使孩子們成為離不開媽媽裙襬的「媽媽Boy」或「媽媽Girl」。以前一放假,我就把孩子們趕出去,讓他們在工廠與勞工一起工作,或一起出遠門去旅行等等。我只有一個要求——親自去經驗,然後多思考,多學習。我這唯一的要求,幫助了他們找到自己人生的色彩,及未來的方向。在讓孩子們嘗試各式各樣經驗的過程中,孩子們自己發現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華,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愛麗絲在經歷此過程中,發現自己口才很好,並且能言善辯,因此選擇了律師這條路;彼得熱愛機械組合、發明,終於選擇了專攻物理學;南茜的決定更快,十六歲就決定了要當律師。之後,孩子們不斷地挑戰、學習,終於找出自己的路。父母們對未來沒有把握的孩子,唯一能做得到的是——幫助孩子一起找尋孩子想要做的事情。當然,孩子在學習經驗的過程中,難免有挫敗,此外,正如很多媽媽們所擔心的一樣,孩子們可能走錯方向。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又如何?一次跌倒,也不至於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相反的,乖乖聽話,只會拚命地讀書長大成人的孩子,有一天「跌倒」,那事態才很嚴重。我認為,訓練孩子們親自找出未來方向,越早越好,因為越早機會越多。不要那麼在乎為了考試而讀書的現今教育制度,不要提心吊膽就只怕朝令夕改的教育法案。媽媽們一動搖,孩子們隨即動搖。孩子的教育不是像跟著流行換衣服,一穿就要穿一輩子的。現在還來得及,去找最適合孩子的衣服,而不是跟隨流行穿衣服。現在,最賢明的媽媽是,具有勇氣給孩子穿最合身的衣服的媽媽。
養育好孩子的力量在於你我相信好的父母養育出好的孩子。每當有人問我,養育出如此優秀的孩子的祕訣時,我便這樣回答:「不要從孩子身上找出問題點,而是從你自己身上找出來。」問題孩子一定會是由問題父母養育出來的,如果父母本身不懂得改變,只逼孩子改變,那麼,問題永遠解決不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父母在客廳不停地變換電視頻道,卻叫孩子去讀書,哪一個孩子願意乖乖坐在書桌前?如果你要教養出有成就的孩子,你自己要先變成好父母。再加上養育過程中,你一定要先具備不為任何因素所動搖的主觀認定。換句話說,先不要談什麼冠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