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
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外國人之所以不看漫畫,就是他們的國度沒有手塚治虫。」
日本朝日新聞以這句話向手塚治虫致敬。
相對來說,身為台灣人,對日本漫畫再熟悉不過,許多人的孩提記憶中,絕對少不了租書店,在書架上挑本《怪醫黑傑克》或者《原子小金剛》,然後鑽入靜謐而神祕的漫畫世界裡,度過大半時光。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昭和時代大眾文化代表人物,而後則有宮崎駿讓日本漫畫站上國際舞台。因此,一般探討日本動漫時,往往聚焦於二戰後的蓬勃發展。
然而本書要再將時光向前推移,以江戶末期為起點,尋找日本漫畫浮現契機,以及如何奠基,進而演繹出影響遍及全世界的動漫文化。藉由日本各地動漫相關博物館做為進入歷史洪流的時光機,悠閒漫步漫畫家養成的時空背景。
從北齋、田河水泡、竹久夢二、岡本一平,到也成為台灣五六七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小甜甜、櫻桃小丸子、烏龍派出所等等,探入漫畫家的心靈,並以其作品為鎖鑰,打開日本動漫文化深厚的底蘊與精彩。
二○○九年開始,
作者歷時十年造訪日本動漫相關博物館。
博物館不只是個展示空間,也是一條歷史幽徑,在那裡,我們窺見日本動漫是時代變遷與漫畫家心境的交織。解讀日本動漫,除了從娛樂或產業經濟層面之外,可以更深入探索文化層面,就讓我們在令和的新時代,回望江戶到平成的動漫記事,來趟心靈的壯遊!
作者簡介:
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大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的關注視角是從大眾文化如電影、動漫、文學等解讀中國、日本與台灣的歷史與社會,此前作品以中國現場出發,希望文字耕耘能隨關注視角漸次豐收。近年作品履歷:《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獲2011年金鼎獎)、《中國課》(獲2012年《亞洲週刊》年度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獲選2018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展書)。
章節試閱
第十一章 咖哩與味噌:《名偵探柯南》與《烏龍派出所》
咖哩與味噌:柯南與兩津勘吉
一九九四年青山剛昌三十一歲時,得到《週刊少年Sunday》的邀稿,此時,這本雜誌多年的競爭對手《週刊少年Magazine》,於一九九二年開始連載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大受好評。《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是本格的推理故事,主角金田一是個高中生偵探。創作《名偵探柯南》之前,青山剛昌畫過劍術與棒球漫畫,《週刊少年Sunday》找上他,就是希望他創作推理故事跟《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打對台。構思《名偵探柯南》時,青山剛昌回想到小學時閱讀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蘋與江戶川亂步。
《名偵探柯南》堪稱是文化雜糅的結晶。青山剛昌曾說,構思柯南時想到小學時閱讀推理偵探小說的經驗,如果沒有閱讀柯南.道爾的《小舞人奇案》,他便無法持續對偵探小說感興趣。《小舞人奇案》裡,主角是一位美國離婚女性,某位英國貴族對她一見鍾情,兩人在英國結婚過著幸福生活。未料,女主角的前夫卻前來糾纏,他發來電報,上面盡是外人無法解讀的跳舞小人圖案,這圖案只有女主角能懂,原來是威脅信息。最終,是福爾摩斯解讀出這些圖案的意義,全案水落石出。就是這個篇章,觸動青山剛昌創作《名偵探柯南》。其實,類似的手法也曾在柯南當中出現過。江戶川柯南中的「柯南」,足見青山剛昌對柯南.道爾福爾摩斯作品的致敬,江戶川則是向日本本土的推理小說江戶川亂步的推崇。《名偵探柯南》裡的少年偵探團正是江戶川亂步的角色,怪盜基德也跟怪人二十一面相類似,行竊之前都會先來個書信告知,在大家嚴陣以待的狀況下得手。毛利小五郎的名字則是仿自培育少年偵探團的明智小五郎,差異自然是毛利小五郎愛喝酒又好色,辦案功力兩光,實則柯南出面,他只是浪得虛名。
《名偵探柯南》成功的地方並不只在於推理情節的設計,跟《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本格派的推理動漫相較,劇情顯得簡單,雖然節奏快、時間短,但總覺得少了一味,這少了的一味就是由文化來填補。《貝克街的亡靈》進入福爾摩斯所處的十九世紀中期的倫敦,把小說的平面立體化,也對日本政二代、富二代藉父輩資源掌握日本未來提出警語、《迷宮的十字路》則透過兒歌展現了京都棋盤式的古城構造、《唐紅的戀歌》則藉和歌遊戲帶出日本傳統文化。總之,《名偵探柯南》像是文化展示平台。
漫畫版《名偵探柯南》歷經長期的連載,從一九九四年迄今,中間只有二○一七年年底中斷約四個月,而後再恢復連載。二十多年時光的堅持不輟讓人佩服,可以說,青山剛昌的生活就是柯南,每天工作二十小時就是為了柯南。但是,這還不是最驚人的,《烏龍派出所》的作者秋本治從一九七六年到二○一六年於《週刊少年Jump》(週刊少年ジャンプ)連載漫漫四十年,其間甚至沒有中斷,這也創下連續連載期數的金氏世界紀錄。一九五二年出生的秋本治,在東京都葛飾區龜有成長,這個描述是不是讓人眼熟?主角兩津勘吉正任職龜有派出所,出身東京下町,也就是普通人家的居住地帶,下町的象徵——淺草寺經常在動漫裡穿插出現,兩津勘吉的言行舉止如懶惰愛貪小便宜,都有著小市民的氣質,但他的心眼不壞,力大無窮的他,有時能因此助人。二○一六年《烏龍派出所》漫畫停止連載之後,東京近郊的龜有迅速成為景點,一出龜有站,可以看到以漫畫打造的景點,有趣的是,大體以台灣人與韓國人居多。
青山剛昌故鄉館與同在鳥取的水木茂紀念館一樣,都是小地方,基本上也分別以兩人的展館作為觀光景點。在榮町下車之後,車站前有拉麵店,這裡的拉麵味道獨特,原來這一帶是以牛骨熬湯。在步行將近二十分鐘,才到達青山剛昌鄉土館,沿途可見柯南、小蘭、怪盜基德的像。故鄉紀念館裡,就像是特地為兒童打造的柯南樂園,有變聲蝴蝶結,也有滑板遊戲。故鄉紀念館有訪談青山剛昌的相關影像。他的母親受訪時說青山剛昌從小就嶄露繪畫天分,同樣是虎,他畫的就像虎,而哥哥畫的倒像貓。青山剛昌在鳥取成長,直到就讀東京藝術大學才離開。
在台灣與日本都有高人氣的《烏龍派出所》
為什麼《烏龍派出所》在台灣深獲人氣?在筆者看來,這是人物角色設定以及在地配音的雙重效果。焦點人物兩津勘吉草根人物的性格,總讓筆者想到一九六○年代後期的人氣電影《男人真命苦》裡的寅次郎。兩津勘吉與寅次郎非常相似,市井小民氣質,心地不壞、愛面子、說話有些粗魯,邋遢沒有女人緣,始終單身。從一九六○年代末期開始的寅次郎熱潮,到一九七○年代中期出現的兩津勘吉,兩人有接續的味道,這類甘草人物儼然已成日本大眾流行文化中的重要類型。雖然《男人真命苦》在台灣並未有大人氣,但他們的草根形象卻與台灣鄉土題材電影、電視劇裡的甘草人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至於在地配音,則是《烏龍派出所》裡除了兩津勘吉會說台語之外,其他角色也偶爾說台語。事實上,台灣配音為作品增添在地色彩的例子不在少數,在電影,著名的例子就是周星馳電影的配音,不僅把周星馳的說話從粵語改為國語,周星馳「哈哈哈」的狂笑正出自台灣配音之口,可以說,一九九○年代周星馳電影在台灣走紅,配音是不可或缺的功臣。在動漫,一九九○年代末期台灣播出的美國動漫《南方四賤客》台灣配音加入了很多台灣在地的流行話題,在那個網路時代才開始不久的年代裡成為網路話題,此外,同是美國動漫的《辛普森家庭》也是個有趣的例子。
台灣配音是為了增加《烏龍派出所》的在地性,其實,秋本治在《烏龍派出所》連載之初,也為了日本在地讀者的口味,針對日本社會現狀有不少重口味的描述,也因此,《烏龍派出所》漫畫日文版全集是兩百冊,台灣則是一百五十冊,其中所差的五十冊是出版社認為過於重口味不適合海外所致。
《烏龍派出所》在連載了二十五年之後,秋本治出版了《兩津的時代—從〈這裡是龜有派出所〉讀娛樂史》(両さんの時代—〈こち亀〉で読むエンタメ史),其中以兩津勘吉為主角,帶出他成長年代的流行事物。在秋本治的設定裡,一九四○到一九五○年代是兩津勘吉的小學生時代,而後隨時代推演,逐步成為他的中學生(一九六○年代)、高校生(一九七○年代)、青年(一九八○年代)與壯年時代(一九九○年代)。舉例來說,秋本治是漫畫家,他所選取的起點就是一九四六年的漫畫月刊問世,彼時日本有十多種漫畫月刊,除漫畫內容之外,雜誌之間的競爭還包括所附的紙摺玩具。在戰後凋零的年代裡,能買一本月刊已是不容易的事,小孩們於是自行產生交換的方式,好能看到更多本漫畫,月刊裡所附的奇珍軼事,例如「尼斯湖出水怪」等,也成為少年世界的一環。其他有趣的事件還有一九五八年速食麵的問世、一九七四年便利店的開張等,此外,更多的篇幅則是模型、公仔的變遷。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所述不是憑秋本治個人的記憶來寫,而是秋本治團隊考察了很多工具書,確定物件起始年代來編列。
在筆者看來,這就是日本大眾文化的魅力之一。在日本大眾文化當中,經常能夠帶出課本裡沒有的日本史,例如秋本治所寫的書裡就以物件為主軸,帶出不同年代的流行事物,這自然不是個例。
本章談到推理小說,筆者是戰後社會派推理巨匠松本清張的鐵桿粉絲,他一九六○年發表的《砂之器》,是充滿社會想像力的作品,根據證人口供,證人聽到死者生前說話的腔調是東北腔,警方從東北開始加緊搜查相關線索,殊不知,人是會因為求職等因素前往他鄉,腔調也因此會隨人口遷移而改變。以腔調為起點,松本清張緩緩帶入戰後初期日本的社會景象,以及社會邊緣人的處境,松本清張為數眾多的作品都帶有這樣的色彩。松本清張是將近六十年前的作家,後輩推理作家也有承續的味道,以東野圭吾為例,他的經典之作《白夜行》裡,也穿插了一些日本物件史,作為故事推展的橋段,例如自動提款機出現的年代等。在《解憂雜貨店》裡,則有日本加入美國行列,抵制一九八○年莫斯科奧運的事件,或是作為時代記憶的披頭四等。
第十一章 咖哩與味噌:《名偵探柯南》與《烏龍派出所》
咖哩與味噌:柯南與兩津勘吉
一九九四年青山剛昌三十一歲時,得到《週刊少年Sunday》的邀稿,此時,這本雜誌多年的競爭對手《週刊少年Magazine》,於一九九二年開始連載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大受好評。《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是本格的推理故事,主角金田一是個高中生偵探。創作《名偵探柯南》之前,青山剛昌畫過劍術與棒球漫畫,《週刊少年Sunday》找上他,就是希望他創作推理故事跟《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打對台。構思《名偵探柯南》時,青山剛昌回想到小學時閱讀的福爾摩斯、亞森羅...
作者序
【前言】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
這本書透過日本動漫相關的博物館、紀念館來介紹日本動漫的歷史,從江戶末期到平成年代,沒有動漫新番的情報,也沒有宅與萌之類的語彙,更多的是歷史幽境裡的踏查,在不同的時代情境、漫畫家與他們的心境之間。
從二○○九年開始,筆者幾乎每年都會到日本造訪動漫相關的博物館,將近十年的考察,原點卻是來自中國生活經驗的觸發。
浮躁氛圍下的童年漫畫記憶
筆者從二○○○年到二○一二年在中國有十二年的生活經歷。約略是二○○八年,筆者在自宅花園抽菸時,突然有位陌生人停下腳步問我:「您這房子賣嗎?」突如其來的提問,讓人甚感詫異。當時「浮躁」正開始成為中國社會的關鍵詞,浮躁意指人人都想在最短的時間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自己的目的,迄今依然如此。就像那位陌生人,他或許就想跳過房屋仲介,不但找到房屋標的,又能省下一筆仲介費。
菸未熄,筆者突然在那浮躁的氛圍裡回溯自己生命中有沒有一段專注安靜的時刻?浮現腦海的竟是一九八○年代初期小時候在漫畫租書店裡看漫畫的情景。那是很多孩童的集體記憶,在書架上挑書,然後在漫畫的世界裡度過大半日時光。那時候台灣的小孩其實已看過手塚治虫以及宮崎駿的部分作品,深受歡迎的《怪醫秦博士》其實就是手塚治虫的經典作品《BLACK JACK》,在還沒有版權概念的年代裡,出版社經常把日本漫畫主角的姓名改為中文。
手塚治虫是昭和時代日本大眾文化的代表人物,宮崎駿則是平成年代將日本動漫推向世界的重要推手。一九七○年代末期,也就是昭和後期,宮崎駿還只是尚未成名的年輕動漫工作者,不過,台灣小孩其實已與宮崎駿打過照面。當時受到小孩喜愛的《萬里尋母》、《龍龍與忠狗》等作品,年輕的宮崎駿就參與了這兩部作品的製作。
九○年代如潮水湧來的日本動漫
此後,我再沒有接觸到動漫,直到日本動漫如潮水湧來的一九九○年代前後。
一九八九年《少年快報》創刊,創刊號就是驚人的〈城市獵人〉、〈七龍珠〉、〈亂馬1/2〉等名作的合輯,外加三十元超低價席捲市場,一九九二年二十三萬冊的發行量高峰,說明台灣驚人的日本漫畫閱讀人口。不過,台灣出版的日本漫畫多是未經日本出版社授權的盜版,《少年快報》堪稱集大成的海賊版。而後,台灣出版與媒體相關法律進行變革,與此同時,日本電視劇、電視動畫、漫畫大量引入台灣,哈日成為一九九○年代重要的文化風景。
就動漫來說,一九九二年《著作權法》大幅修訂,確立版權出版方向,過去租書店裡的漫畫其實多是盜版。自此之後,日本漫畫以堂堂正版之姿翻譯出版,值此同時,也是日本新一代漫畫家湧現之際,部分翻譯出版的作品改寫我們對漫畫的既有印象,所謂的漫畫遠遠不再單純是兒童讀物,漫畫也可以面向成人,談論政治、社會等議題,當時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諸如《沉默的艦隊》(一九九三)、《聖堂教父》(一九九四)、《家栽之人》(一九九四)、《夏子的酒》(一九九六)、《課長島耕作》(一九九六)等。
此外,一九九三年《有線電視法》通過之後,台灣進入第四台時代,日本動漫開始進入電視頻道,《櫻桃小丸子》就是較早一批播放的電視動漫。一九九五年第一家「漫畫王」在台北市問世,眾多分店在各縣市快速延伸,這是升級版的租書店,有個人的空間、有漫畫、有飲料而且二十四小時營業,那個年代服役當兵的人放假無處可去時,漫畫王成為打發時間的所在。
一九九○年代日本動漫無所不在,每個人都可依喜好各取所愛。
真實世界的想像與延伸
我喜歡看日本動漫,但唯獨無法理解科幻機甲的世界,也不解為何有人喜愛,直到多年之後,我才解開這個謎團。
陌生人突然的提問誘發我想起童年的漫畫世界後,突然興起提出日本動漫相關研究案的念頭,研究從人生的自我探問與追尋開始,是最愉快不過的事,我的運氣很好,研究案申請通過。研究案的主題之一,是中國大學生為何喜愛日本動漫。為此訪談了許多南開大學的學生,這讓我看到另一個國度的年輕人的世界。一名受訪者的回答讓筆者印象深刻,他說高中三年都受《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影響,生與死的價值討論在他腦海裡不斷翻滾。訪談多人之後,筆者對中國重點大學學生的成長經歷與生活世界有了清晰的輪廓,筆者可以想像高中生在重度的升學壓力與枯燥的教科書裡,《新世紀福音戰士》如何在他腦海裡形成鮮活的世界。
筆者之所以能夠理解那樣的心情,因為在研究前把《新世紀福音戰士》看了一遍,主人公碇真嗣始終在自我存在的問題上困擾著,觀看中突然想到一位中國同事告訴我的,中國的現實就像魔幻寫實主義。科幻是虛構但也是真實世界的想像與延伸,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開始可以進入科幻機甲的世界,也看到這個世界在中國年輕人世界裡的開展。
穿梭網路不如起步走路
研究計畫的另一個重點是日本動漫產業是怎麼形成的?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中文資料,這些資料有個共通特色,就是從二戰之後,特別是以手塚治虫為起點描述。至於二戰前日本動漫的發展呢?這方面資料較少,大抵僅是漫畫家名字與作品名稱浮面的介紹,所能找到的部分文章,其實也多是相互引用沒有新意。有趣的是,高中生、大學生喜愛日本動漫者不在少數,網路上只要輸入日本動漫這幾個字,就可以找到不少以日本動漫為主題的學生報告。這些報告談到日本動漫發展歷史時,二戰之前的部分就把網路上浮面介紹的文字稍加整理放在報告裡。
無庸置疑,現在是網路時代,但網路無法涵蓋所有的知識!十多年前剛開始教書時,每當課堂上問學生哪裡可以找到某某方面的資料時,學生們就是一副不可置信地制式回答「網上啊」!網路就是他們全部的世界,筆者不是很喜歡這個答案,但也無從反駁。不過,在日本動漫歷史的考察裡,卻慢慢發現網路的侷限。二○○九年第一次開始進行日本動漫相關博物館的踏查之旅,老實說,一開始所知有限,以為帶著日本全國通行的JR PASS,一次十多天的旅行就能搞定,我跟認為網路什麼都有的學生一樣膚淺。
但是,第一次踏查之旅卻有很大的收穫。我在東京中野區的二手漫畫書店裡買了朝日文庫的《手塚治虫物語》。上中下三冊的《手塚治虫物語》對手塚治虫一生有嚴謹的考證,例如他對漫畫的興趣,一方面來自父親書架上北澤樂天、岡本一平乃至外國漫畫家的作品,另一方面則來自他成長時期的赤本漫畫*,乃至田河水泡、橫山隆一等人的作品。誰是北澤樂天、岡本一平、田河水泡,以及橫山隆一?網路上所能找到的中文資料,就只有他們的名字與作品名稱,缺乏再進一步的介紹。舉例來說,田河水泡的《野良犬黑吉》(のらくろ)在昭和時期大受歡迎,甚至影響了當時的殖民地台灣,但田河水泡的出身與創作背景是什麼?他為何創作《野良犬黑吉》?為什麼《野良犬黑吉》在那樣的年代裡深受歡迎?網路上的中文資料裡,這些基本的解釋付之闕如。
心靈的壯遊!
就從手塚治虫小時候讀的漫畫開始吧!網路有侷限卻仍是重要的媒介,筆者開始搜尋這些漫畫家的名字,逐一看看有無相關紀念館、美術館。日本果然是非常重視自身文化保存的可怕國度,這些漫畫家大多有紀念館,其中不少更是以私人之力經營。在這些展示空間裡,可以看到漫畫家的一生與他的作品內容,乃至風格變化等等資訊。有的紀念館、博物館會出版介紹手冊,這些手冊圖文並茂,而且內容多經過專家考證,最特別的是這些手冊只有在紀念館、博物館才能購得。只有親身走一遭,才能獲得至寶!
就這樣,筆者從二○○九年開始到二○一八年,幾乎每年一次造訪相關的紀念館、美術館,這是日本歷史的壯遊。
逆時間軸而行,也逆眾人之思維。論及日本動漫,人們討論的往往是二戰之後日本動漫文化如何成為日本流行文化的象徵,動漫產值規模又是如何龐大之類的問題,很少人討論日本漫畫是如何浮現,如何奠定基礎,進而演繹出動漫文化。在筆者看來,日本漫畫的發展,以江戶末期為起點,浮世繪是江戶大眾文化璀璨的一頁,浮世繪師繪製流行文化,或風景、或相撲選手、或演員。但是,橫濱開港,寫真引入之後,浮世繪逐漸凋零,浮世繪師既向西洋人學西洋畫,也緊緊抓住另一樣新鮮事物──報紙,他們在報紙為大眾感興趣的主題繪製插畫,這就是日本漫畫的起點。
而後的發展裡,無論日本政治社會如何劇烈變化,漫畫都成為表述各種不同意見的平台與形式,一九三○年代,左翼運動者視漫畫為傳播理念利器,國家的戰爭動員也少不了以漫畫為宣傳媒介。戰後日本社會元氣漸漸恢復之際,手塚治虫成為最受矚目的漫畫家,次世代的漫畫家們都因小時候讀了手塚治虫的漫畫決心成為漫畫家。漫畫創作就像走林中路,有人依循著手塚治虫已走過的道路另闢新路,這些漫畫家在日本經濟再發展所帶來的大眾社會裡大受歡迎。也有人走較少人走的路,有的想要創造不同於手塚治虫的漫畫風格,或者呈現社會現實、或者呈現冷酷人性,或者以歷史長篇勾勒被宰制的弱勢者的歷史。
漫畫家所走的路跟自己的眼界、視野有直接關係,他們之間或有論辯,步入動漫時代,這些論辯會再來一次,就像宮崎駿對手塚治虫的強烈批判。不過,這些其實都豐富了動漫文化。對筆者來說,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透過紀念館、博物館等場所,像是偵辦刑事案件重建現場那樣,在歷史的軌跡裡理解漫畫家們創作的心境以及他們與時代的對話?
那是心靈的壯遊、歷史的探索,所謂的日本動漫歷史不再只是網路搜尋即可,所謂的日本旅行,也不再只是消費血拼!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那裡有時代轉折的波紋、有媒介變遷對大眾文化的形塑、有漫畫家們的心境。
歡迎您一起跟我來!
(*編按:赤本漫畫,意指當時書商為了大量銷售書籍,並且降低成本,因此採用粗劣的紙張印刷,加上紅皮封面裝訂的書,小出版社為了迅速賺錢,便模仿此形式,遂被稱為「赤本漫畫」。)
【前言】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
這本書透過日本動漫相關的博物館、紀念館來介紹日本動漫的歷史,從江戶末期到平成年代,沒有動漫新番的情報,也沒有宅與萌之類的語彙,更多的是歷史幽境裡的踏查,在不同的時代情境、漫畫家與他們的心境之間。
從二○○九年開始,筆者幾乎每年都會到日本造訪動漫相關的博物館,將近十年的考察,原點卻是來自中國生活經驗的觸發。
浮躁氛圍下的童年漫畫記憶
筆者從二○○○年到二○一二年在中國有十二年的生活經歷。約略是二○○八年,筆者在自宅花園抽菸時,突然有位陌生人停下腳步問我:「您這房子...
目錄
自序 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
第一章 葛飾北齋的漫畫擦邊球
第二章 橫濱交叉點:浮世繪的黃昏與漫畫的黎明
第三章 初代人氣漫畫家
第四章 大正到昭和前期的少女時代
第五章 大正昭和一水泡
第六章 凡人眼中的神——手塚治虫
第七章 常盤莊傳奇
第八章 劇畫雜草魂
第九章 不只是鬼太郎:水木茂的妖怪人生
第十章 從吳市到靜岡的機甲世界
第十一章 咖哩與味噌:《名偵探柯南》與《烏龍派出所》
第十二章 平成年代綻放的吉卜力
後記
自序 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
第一章 葛飾北齋的漫畫擦邊球
第二章 橫濱交叉點:浮世繪的黃昏與漫畫的黎明
第三章 初代人氣漫畫家
第四章 大正到昭和前期的少女時代
第五章 大正昭和一水泡
第六章 凡人眼中的神——手塚治虫
第七章 常盤莊傳奇
第八章 劇畫雜草魂
第九章 不只是鬼太郎:水木茂的妖怪人生
第十章 從吳市到靜岡的機甲世界
第十一章 咖哩與味噌:《名偵探柯南》與《烏龍派出所》
第十二章 平成年代綻放的吉卜力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