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職人眼中的人生風景
執業20年,最想說的話&最有感覺的畫
空間=人生,每一次買房、換屋,其實都上演著一齣人生大戲
FB上,讓人忍不住追蹤的空間故事PO文男人想要的廚房,女人不捨的餐桌;哭點很低的戲院,笑點很低的冰果室
每個房間,每間屋子,都藏著一段故事……
「50歲後,我學習當一個未來少年。」
「物質面的圓滿只是成熟,等到靈魂跟上來了才算熟成。」五十歲這年,建築師林淵源用微微的五十肩,塗寫了五十個有熟成畫面的故事。身為專業職人的20年,與每一位業主洽談的過程,宛如深夜食堂,看似談空間,卻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他人的生命世界。像是關不住的水龍頭,他一股腦地將這些年在建築設計世界裡遇到的活色生香或者銘感五內的人、事、物,藉著一篇篇小故事寫出來、也畫下來。
他先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開始在臉書PO文+圖為加班暖身,沒想到引起臉友們的熱烈回響。
臉友:「請告訴我關於讀你臉書的意義。」
林淵源:「讀我的臉書可以欣賞史詩級的腦殘漫畫,不讀我的臉書可以獲得健全的身心發展。」
臉友:「你怎麼特別喜歡畫穿著肉色緊身衣的中年大叔呢?」
林淵源:「因為肉色是愛情的顏色啊啊啊……」
臉友:「我覺得你的心裡住著一個不想長大的小男孩。」
林淵源:「為什麼不可以是小女孩呀?」
臉友:「你的臉書真是療癒啊!」
林淵源:「你這句話一秒鐘療癒了我^^」
臉友:「太有才了,鞠躬~」
林淵源:「鞠躬+1撞到頭 ><」
當設計工作量越大,林淵源FB上po出的塗鴉奇思異想就越猛,常有朋友問他為何這麼忙了還有時間塗鴉,他總是尷尬地回答:「為了紓壓」,但其實真正的答案是,「我正努力在生活中忘記自己是一位『建築師』。之所以想逃離這個角色的原因,恰恰就是因為我太愛建築,希望自己一直都能保有一個門外漢的心情,對那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天真。」
他寫下的,有真實生活的經歷,有異想世界的回應,追溯生命之初到遙想旅程終點的空間狂想,從家具物件、居住空間、街道,然後再到整個城市,處處都有故事,都有動人的風景,還有更多進入建築師腦袋裡才看得到的古怪世界。
男人究竟想要什麼樣的廚房?「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試想如果男人不僅需要廚房,而且想要廚房比需要還多,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可愛些,更療癒些呢!一生當中最該完成哪幾件事?……認真地整理小時候的照片,好好地跟爸媽說聲我好愛你們,安安靜靜地跟自己好好吃一頓飯、喝一杯溫開水,而且只做這兩件事;緩慢地走過自己居住城市的一條街道,溫柔地跟親密家人坐下來,畫畫自己最想要的房子……
「五十歲這一年,讓自己趨近熟成,此後每年遞減一歲,順著來時的路倒著長回去,到了一百歲那年重新找回孕育自己的子宮,生命於是完整……。」一篇文字搭配一紙插圖,用一種貼近耳朵的口吻,想建築、看生活,輕輕朗讀這建築眼看見的世界美好。
◎建築人
當你離開你一直以為扮演得很好的那個角色時,才終於讓你自己與那個角色都活了過來,並且深愛彼此。
◎工地是個動物園
整個城市是一個大動物園,大園子裡有無數個小園子,生態圈裡有食物鏈也有寵物鏈,有鄙視鏈也有崇拜鏈。社群提供了我們安全感,有時卻也會吃掉我們的存在感,這或許就是「城市」讓人迷戀也讓人焦慮的魅力所在吧!
◎型男建築日誌
這是一種新的職人工作哲學,把專注當下的日常身影活成一幕又一幕有型有款的迷人風景。
◎三十分鐘的旅行
把家屋走成風景,居住會跑出更深邃的意義。真正的生活在每一個此刻,安靜如瓷器,生動如瓷器上畫著的貓。綿長的旅行不在他方,在不離散的心底。
◎剛剛好的小
一個盆栽剛好放進四個季節,一首詩剛好放進平上去入,一間茶屋剛好放進琴棋書畫,一張床剛好放進生老病死。大小從來不是問題,是不是剛剛好才重要。
◎老房子
「老」是一片濾鏡,透過它看見本然,看見柔軟,看見雖然回不去但總有讓人乍現靈光的啟發。老出味道便是寶。
◎高富帥
後來我們知道了,高的不一定富,富的不一定帥,打包帶走的永遠要少一樣,世界才能一直保持和平。
◎我愛雜貨舖
甚麼都有,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雜貨舖裡的古早智慧永遠不會退流行。
◎哭點很低的戲院與笑點很低的冰果室
男人很需要哭點低的風景一二,大人很需要笑點低的風景三四。
作者簡介:
林淵源 (Yuan-Yuan Lin)
1966年生於台灣南投,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曾經歷「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998年於台北市成立「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曾入選「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林淵源:以築屋感染人的藝術家,2013年日本建築師藤本壮介來台訪問時,受邀參與對談之新銳建築師,為著名網站Wehouse之專欄作家。
作品包含集合住宅、獨棟住宅、臨時性住宅、非人類住宅、非典型住宅、未實現住宅…..
作品「水邊森」入圍2011年TRAA第三屆台灣住宅建築獎、作品「T house 」入圍2016年TRAA第五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相信建築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表達對於世界看法的一種載體,如同塗鴉,也如同書寫,希望透過各種型式的作品來觀看自己,看看那個一直住在心裡不想長大的小孩,也看看蹲在月亮暗黑面那一側的古怪自已。
章節試閱
男人想要的廚房
落筆之前,恐怕我得先問問:「男人到底想不想要廚房?」
這不僅是心理學的問題,可能也是生物學與進化學的問題,弄不好還會變成存在哲學的問題了。
我知道這麼說聽起來有點兒怪,何以我要小題大作。很多人以為廚房是女人的事,大部分男人是不需要管的。可是我常在想,有沒有可能是男人誤以為自己不那麼需要廚房。
得道的高僧(也是男人)說過這麼一句話:「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這句話落在男人與廚房之間就有意思了。試想如果男人不僅需要廚房,而且想要廚房比需要還多,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可愛些,更療癒些呢!
我想說一個故事,關於一個男人與廚房的愛恨癡愁。
老友L男,外商公司的高級主管,名校畢業的管理碩士。幾年前當他還是單身時就在城市二十樓的上空擁有一戶自己的「質男部屋」。房子共20坪大的面積全部打通,一個房間與一間浴室,一個男人與一隻大狗。廚房對他而言只是牆面的一個符號,在半夜突然飢餓需要煮碗泡麵時,那符號才會發生生物學的意義。其實這位雅痞不是不愛美食,而是享用料理美饌時的L男總是在那個叫作「家」以外的「他方」,一家又一家高檔的餐廳。烹調的概念與那個男人的身體接觸僅於味蕾食道與內臟了,也難怪他會與廚房演化出那種疏離的物與物之關係。而那個房子的大小也量身訂製般的剛剛好讓1.5個人舒服居住,那個0.5代表一種非穩定交往的情感關係,其實也就是他更迭不定的女伴們。
直到40歲那一年,L男說他需要一個廚房了,因為終於遇到一個懂他的女人,男人浪蕩的靈魂與漂泊的腸胃都想要定下來了。所以他換了一間30坪的房子,一個房間一間浴室,一個餐廳與開放式廚房,跟半個不需要電視機的起居間,另外一半留給了植物與寵物。
你可以想像這個房子的幸福感多到像奶昔一般溢出來了,廚房裡日日烹調的不僅是食物,更多的是愛情。空間跟身體的關係也不再只是物理性的尺度感,更多的是感官性的親密感。對L男而言,廚房非但不再只是個符號,而且簡直從名詞變成一個充滿表情的動詞了。對於男人類來講,或許這也是一種空間認知上的演化吧!
三年後,L男離婚了。(這裡不去解釋為了甚麼原因,反正跟柴米油鹽沒關係也好像有關係。)
回到獨居的他沒有再換房子,有意思的是,他把唯一的臥房拆掉,將原本的廚房延伸成為兩倍大。兩台冰箱兩座爐具,兩張島台兩盞吊燈;剩下一半的肢體動作揮舞著兩倍的兩次方的寂寞,他要讓自己睡在親密的寂寞裡。
那個懂他的女人離開以後,他似乎更加耽溺這間廚房了。就是「寂寞」這東西讓「耽溺」從嫩芽長成大樹,男人在重新單獨面對這個親密空間時開始學習從舌尖到腳趾尖跟自己好好相處,而最好的場所正是廚房,這是L男步入中年後賴以安身的存在哲學。
前陣子得知L男再婚了,某天我在臉書上收到他傳來的短訊:「哥們,我終於知道理想廚房的條件是啥了!」
「是啥?」我問
「不告訴你。」
…………………………………………………
「男人也許更想要的是廚房的主人。」
建築人
建築人的款式有許多不同路數,每種款式都有其獨到的魅力與特有的悲催。
我的朋友老徐,長得像鼎鼎大名的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就是設計了北京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的建築大明星,庫哈斯先生有著細細長長的身材跟一身的黑衣服,老徐也是這個模樣。老徐抽菸時喜歡把香菸夾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他說這種焚燒的儀式要安排在四支長指之間比較像壁爐烈火裡獨處的乾柴,既孤獨又快活,不曉得庫哈斯先生是否也如此。老徐長得老,三十年前就是現在的模樣了,屬於滄桑先行的建築人。聽著他在聊著對於建築的熱情與抱負時的那股苦行勁道,簡直就像是嘴裡含著快蛀光的牙在吃巧克力一般,微痛並甜著。
每次見到老徐時,總會覺得眼前這位黑衣巫師好像幾個世紀沒睡似的,黑眼圈早已像年輪一般覆蓋其歷經風霜的臉頰,顯出疲累的身形卻可以直挺著軀幹談論他的作品。一串又一串如四射火光般的囈語在我眼前迸開,一下子是理性的白色,隨即又浪漫如梵谷的向日葵,然後瞬間碎裂成葛飾北齋畫裡的滔天浪花。炯炯的眼神好像要把城市裡被無聊美學漫天撒下的大網子給畫破,每次看他仰著頭直視上方擋住陽光那棟巨大樓房時的蒼白表情,就會讓我想到庫哈斯先生有一張相片,相片裡的他也仰了頭朝上方直視,但讓他直視的卻是來自屋頂缺口透進來的那道光。我猜可能是這種四十五度仰角的身體姿勢特別適合建築人,從西方的柯比意、萊特到東方的安藤忠雄與伊東豊雄都曾以這個姿勢在跟他們的光交談,那些身影被留在一張張建築史頁裡的黑白相片,各自英雄也各自不朽著。
老徐自小學習古典鋼琴,原本應該是一位在演奏台上英姿煥發的白馬王子,可自從進了那個教他要勇敢做自己的建築學院後,白馬王子就被徹底解構再從反骨裡長出一個全新的浪子。他開始喜歡有毛邊的音樂,也讓自己原本被裁剪得一絲不苟的性格長出毛邊,柔軟如一張張被隨性撕開的棉紙,也鏗鏘如落在銀盤上的鋼珠。有時流洩如瀑、有時像冰山,在他身上我見到不斷進化的流動生命,也感受到那種在探究設計可能性時,如石像一般的堅毅精神。張牙舞爪的音符在這個建築怪客的手裡,也早已超出了樂譜上那五條只能平行的直線,我總能在他的建築作品裡,聽見幽微晦澀的樂音;也在他不從眾的琴聲裡,看見不斷崩塌又不斷拔起的高塔。
十五年前老徐去了中國發展,據說是受到一股母體般的巨大召喚,他說那裡土地尺度的大美讓他有了更高的理想與情懷。眼看對岸的建築動能在這幾年蓬勃發展,早已成了國際大師仙人們比劃身手的閃亮舞台,讓我對我的石像老友抱以更深期許。
多年不見的他,直到去年我到上海出差時才有機會再得聚首。這才知道堅持不離開建築領域的老徐後來熱情不減地轉進了土地的規劃與開發,現已成了城市裡的地產大亨。再次見面的那晚,他開了一瓶十萬元的紅酒與一支跟「切格瓦拉」同樣大器如砲管的雪茄,與我分享了另外一種建築人的碩大情懷。只見雪茄被夾在他一如往常的中指與無名指之間,隔著裊裊燃起的煙霧,我看到巨柴後方變胖了的「庫哈斯先生」,一時之間倒有那麼幾分「川普」的錯覺。
…………………………………………………
「當你離開你一直以為扮演得很好的那個角色時,才終於讓你自己與那個角色都活了過來,並且深愛彼此。」
男人想要的廚房
落筆之前,恐怕我得先問問:「男人到底想不想要廚房?」
這不僅是心理學的問題,可能也是生物學與進化學的問題,弄不好還會變成存在哲學的問題了。
我知道這麼說聽起來有點兒怪,何以我要小題大作。很多人以為廚房是女人的事,大部分男人是不需要管的。可是我常在想,有沒有可能是男人誤以為自己不那麼需要廚房。
得道的高僧(也是男人)說過這麼一句話:「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這句話落在男人與廚房之間就有意思了。試想如果男人不僅需要廚房,而且想要廚房比需要還多,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可...
作者序
五十歲這年,我用微微的五十肩,塗寫了五十個有畫面的故事。
兩年前原點出版來找我時,希望我用一些比較特別的角度來談談建築,當時覺得可能是因為我有比較特別的一部分被看見了。
於是我開始在想,我哪裡特別,而我又可以如何特別著。特別有名?特別不有名?是房子特別或者設計房子的腦子特別?……想來想去似乎通通不是。一掉進建築師這個角色框框裡去看待建築裡的「特別」這兩個字,似乎就「特別」不起來;總覺得心裡那一整個變型宇宙好玩的事突然要用專業人士的腔調說出時就顯詞窮,十根指頭在鍵盤上放到長出香菇也敲不出半個字。想著想著這件事就被我放在心上也擱在桌上了。
兩年好像不算短但有時又似兩個眨眼之間。這段時間我一直沒忘記寫書這件事,可倒是在日常裡逐漸忘記自己是個執業建築師了。我開始大量塗鴉,在房子設計稿的旁邊,而且日漸蔓延直到快將圖上的房子淹沒了,然後卻在這堆看似無關的線條圖案裡重新找到創作的火力與不同的視角。我的設計工作量越大,塗鴉紙上的奇思異想就越猛,常有朋友問我為何這麼忙了還有時間塗鴉,從小就愛畫東畫西的我總是尷尬回答說是為了紓壓,但其實真正的答案是,我正努力在生活中忘記自己是一位「建築師」。而想逃離這個角色的原因,恰恰是因為我太愛建築這門行當,希望自己一直都能保有一個門外漢的心情,對那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天真。
就在我習慣了游移在建築師這個角色裡裡外外時,一個熟成的時機來敲門了。原點出版與我以一種緣份俱足的自在,再次碰頭並提起了尚未動筆的那本書。這一天彷彿早就在那裡等著,等著我準備了一身不再帶著功夫的功夫,和全然可以放鬆的建築靈魂。而總編輯也決定不存任何預期來等著我的文字與圖像發生,我們一起的清楚共識是希望給彼此與讀者一些軌道之外的啟發與想像。彼時我腦裡出現了金庸小說裡的某段情節,我化身張無忌,蕙質蘭心的總編輯戴上鬍子變成張三豐,當張無忌在心裡將太極拳的招式忘得差不多了,也正是站在他身後的張三豐可以全然放心允其下山打怪之時。想是這麼想著,我當然不可能有張無忌的蓋世功夫,不然在下更想學會乾坤大挪移,一秒鐘就在夏威夷海灘上戴著墨鏡寫稿了。
接下來幾個月裡,我像是一只關不住的水龍頭,一股腦地將這些年在建築設計這個世界裡遇到的活色生香或者銘感五內的人、事、物,藉著一篇篇小故事寫出來也畫下來。有真實生活的經歷,有異想世界的回應,追溯生命之初到遙想旅程終點的空間狂想,從家具物件到居住空間再到街道然後再到整個城市,到處都有故事,都有動人的風景,還有更多進入建築師腦袋裡才看得見的古怪世界。
心思一離開框架,敘述者的角色也就不斷地流動了起來。我非常享受這一整個書寫的過程,而這個每日持續多量書寫的動作不僅啟發我良多,也開啟我更多生命的維度。每每在我回看之前寫成的篇章時,竟會不知不覺成了他者一般地跟著文字歡喜也跟著感動。不斷地離開熟練的身份而且不讓自己的角色被約定俗成的價值觀給凝固,果然是一門功夫之道。
一篇文字搭配一紙插圖,圖畫並不止於服務文字,我更希望它們有獨立存在並刺激觀者想像的能量。這本書想用一種貼近耳朵的口吻輕輕朗讀建築世界裡的美好,面對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堂奧的道理時,我們並不一定非得用冷硬的姿態去接近,此書不在於傳達高大的論述,因為「愛上建築」這件事本來就應該從小事、從日常、從平凡中開始。不管你是不是建築人,是心裡住著小孩的大人或者有著老靈魂的小孩,或者你只要還對於不同可能性的自己有一點點好奇,歡迎帶著輕鬆的心情,跟著我一起進入前一個我的異想世界裡吧!
五十歲這年,我用微微的五十肩,塗寫了五十個有畫面的故事。
兩年前原點出版來找我時,希望我用一些比較特別的角度來談談建築,當時覺得可能是因為我有比較特別的一部分被看見了。
於是我開始在想,我哪裡特別,而我又可以如何特別著。特別有名?特別不有名?是房子特別或者設計房子的腦子特別?……想來想去似乎通通不是。一掉進建築師這個角色框框裡去看待建築裡的「特別」這兩個字,似乎就「特別」不起來;總覺得心裡那一整個變型宇宙好玩的事突然要用專業人士的腔調說出時就顯詞窮,十根指頭在鍵盤上放到長出香菇也敲不出半個字...
目錄
作者序
建築
1. 蓋自己的房子
2. 發條人
3. 彩色鉛筆
4. 建築人
5. 跟自己的作品敲敲門
6. 工地是個動物園
7. 石材工廠的陽明春暁
8. 型男建築日誌
9. 假鬼假怪
10. 熟成
11. 三十分鐘的旅行
12. 雙核蘋果
13. 蝸居
14. 剛剛好的小
15. 未來少年
16. 住在文字裡
生活
1. 黑
2. 匠人
3. 理想的工作空間
4. 男人想要的廚房
5. 廁所驚魂記
6. 前任男朋友
7. 一見鍾情的房子
8. 家具人間
9. 你家的玄關
10. 樓梯的戲
11. 很有戲的防火巷
12. 妖嬈的城市裡有一條素顏的街
13. 獨立書店
14. 老房子
15. 梁實秋故居
16. 高富帥
17. 空氣人形
記憶
1. 老客廳的牆面
2. 天井
3. 我愛雜貨舖
4. 傳統市場
5. 公園
6. 戲台下的人間
7. 哭點很低的戲院與笑點很低的冰果室
8. 日日美好的校外福利社
9. 第一次住宿舍
10. 我的少女時代
11. 旅社初體驗
12. 光華商場
13. 餐桌的形狀
14. 傘下的世界
15. 填字遊戲
16. 來去永康街開一間店
17. 6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作者序
建築
1. 蓋自己的房子
2. 發條人
3. 彩色鉛筆
4. 建築人
5. 跟自己的作品敲敲門
6. 工地是個動物園
7. 石材工廠的陽明春暁
8. 型男建築日誌
9. 假鬼假怪
10. 熟成
11. 三十分鐘的旅行
12. 雙核蘋果
13. 蝸居
14. 剛剛好的小
15. 未來少年
16. 住在文字裡
生活
1. 黑
2. 匠人
3. 理想的工作空間
4. 男人想要的廚房
5. 廁所驚魂記
6. 前任男朋友
7. 一見鍾情的房子...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