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血緣、無地緣、無社緣,此即「無緣」。
人情淡薄、不再有交集的社會,就是「無緣社會」。
一個人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狀況,就是「無緣死」。
★第五十八屆菊池寬賞受賞
★NHK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採訪過程全記錄!
★年度最震撼人心的十大流行語之一,你不可不知的21世紀百大關鍵詞!
為什麼會出現無緣死?
為什麼正值壯年的年輕世代,會對無緣社會的來臨感到恐慌不已?
為什麼退休後理應頤養天年的銀髮族,卻面臨自己可能無緣死的現實?
二十年來從未缺勤的男子,過世後無人送終……
特殊清潔業者將無主骨灰快遞到寺廟供奉……
遠在異鄉的手足孤單離世,自己卻渾然不覺……
將人生全部奉獻給公司的上班族,卻落得中年離婚、孤獨終老……
交遊廣闊的單身貴族早早就與非營利組織簽訂生前契約……
非典型就業使得年輕世代未來無緣死的機率大幅提高……
層出不窮的老年人失蹤事件,突顯現代家庭功能的崩解及長期照護制度的不足……
這支由七位記者、一位導播及兩位攝影師組成的採訪團隊,耗時兩年,以東京為中心,足跡踏遍日本各地,從最北端的北海道到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縣南大隅町,都能夠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採訪了無數認識無緣死者的人、擔心自己會無緣死的人以及希望能用「結緣社會」終結「無緣社會」的人,製作了《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和二十七支以「無緣社會」做為切入點的節目。
沒有煽情、沒有口號,這群熱血的記者以鏡頭訴說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因人際關係疏離而引發的種種問題,以文字記錄他們在挖掘「無緣社會」實際面貌時所受到的震撼。
身為記者,他們必須摒除個人情緒,如實報導無緣社會的現狀。
作為子女,這群大都來自地方城市的遊子,也害怕自己或父母有朝一日會面臨無緣死。
「為什麼非得用這種死法離開人世?」是大家共同的疑問。
如潮水般在三個月內湧入的一萬四千通求救留言,是孤寂之人對無緣社會的控訴。
與人結緣,大家共同建立「關懷人,尊重生命的結緣社會」是他們歷經兩年採訪所尋得的一帖良藥。
《無緣社會》是給我們的一記「警鐘」
它不是高齡化社會的「必然」
它不是瘟疫
它是冷漠與自私的孿生子
作者簡介:
NHK特別採訪小組
日本放送協會(NHK)紀錄片節目《NHK特別專題報導》的製播團隊之一。
《NHK特別專題報導》自一九八九年播出第一個特別專題報導《政治是可以改變的嗎?里庫路特事件的衝擊》至今,製播了超過二千四百八十七部與社會、國際、經濟、歷史、政治、醫學、災難、自然環境、文化藝術、娛樂、天文地理有關的記錄片。
《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的採訪團隊,是一群長期關懷、採訪社會議題的NHK記者、導播與攝影師。在製作這次專題報導之前,他們曾在二○○六年製作過《窮忙族(一)拚命工作也無法擺脫貧窮》及《窮忙族(二)靠努力就能擺脫貧窮嗎?》的專題報導。
譯者簡介:
鄭舜瓏
輔仁大學日文系,台灣大學日文研究所畢,主修日本近現代文學。
日本福岡大學交換學生一年。曾任碧湖劇場日文導覽人員、版權代理公司日文版權業務。
平時喜歡耽溺於故事、文字、和音樂之中。
譯有《請勿在此丟棄屍體》、《殺意必定三度降臨》、《平成猿蟹合戰圖》、《新‧AV時代
──讓AV走出陰暗小房間的那些人、那些事》等作品。(以上皆由新雨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名家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玉琴(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秘書長)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茂呂美耶(作家、日本文化觀察家)
胡志強(臺中市市長)
湯禎兆(作家、日本社會文化研究家)
黃勝雄(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董事長)
楊力州(《拔一條河》導演)
楊培珊(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教授)
謝楠楨(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校長)
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警世書籍!—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 施修正
本書提出值得令人深思的議題—「無緣社會」的形成,深切希望更多人能夠瞭解並關心這個現象,進而思考改善的方法,讓我們的社會更幸福、更美好。—退休教師 郭美琴
想到不久後的未來,自己可能變成那樣,就深感不安,彷彿全身被揮之不去的絕望所縈繞一般。-書友.鬱卒中年上班族
失業的我,大概也會無緣死吧。-書友.天南繭繭生
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變得如此淡薄,令我感到背脊發涼。-書友.Pandora Xie
看這本書時,需要一些勇氣,因為「無緣社會」是如此真實地存在著。—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臺灣社會充滿了人情味,且民間的正面能量與力量豐沛而感人,政府與民間如能攜手合作,將可照顧更多需要照顧的人。
死亡固然是孤獨的必然,但走向死亡的過程卻不應該如此。多一分關懷,少一點「無緣」,其實我們可以做到!—台中市市長 胡志強
2011年311大地震跟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的罹難者,絕大部分都是本書所提及的「無緣死」孤獨老人。阪神大地震之後十一年的《國民生活白書》,直指1995年是日本的「志願工作者元年」,這種精神正好延伸及燃燒至各層面的社會問題上去。《無緣社會》這本書,正是這種精神延伸的明證。社會問題從來不會輕易消解,一切只待有心人主動站出來,集眾人之力,共思解決之道。—作家、日本社會文化研究家 湯禎兆
《無緣社會》是給我們臺灣社會的一記「警鐘」,希望國人能夠用心閱讀它!—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黃勝雄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而生存。願這本書的出版能刺激出更多創新的想法,來聯結更多的緣,豐富我們臺灣原本就已經聞名世界的「人情味社會」。—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
推薦序
希望臺灣不會走向「無緣社會」/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黃勝雄
人口學家指出,在一八○○年代,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部分的人都散居在鄉村,但是他們都很樂活,相互扶持。到了二○○○年,已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往都市遷移。理論上,城市人口擁擠、密度高,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應該更為頻繁才是。然而,事實上我們看到都市中的人們,即使住在同一棟公寓,搭同一部電梯,不互相打招呼已變成常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獨居老人死後無人聞問的報導亦時有所聞。
在花蓮縣狹長的花東縱谷村落,有很多獨居老人,我們會挨家挨戶為他們送午餐和晚餐,他們也會在固定時間站在門口,等待我們的送餐服務員替他們送餐。倘若我們沒看到他們依慣例站在門口等候,就會進房一探究竟,要是有老人家生病了,就會用復康巴士載他們到醫院。從一九九七年至今,十八年來,我們還沒遇過有老人家獨自死在家裡,卻沒被人發現的情形。
日本的公視(NHK)在二○一○年播出了《無緣社會》的專題報導,該報導中指出,「無緣死」的案例彷彿流行病似地到處散播—尤其是在東京這個國際級大都市。「無緣死」即「孤獨死」,指的是死後無人認領,由地方行政機關代為火化、埋葬、無人送終的現象。隨著社會高度發展,許多維繫人際關係的基本禮儀,因為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而被忽略,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亦因長期缺乏面對面交流而日趨淡薄。無法迎頭趕上最新科技潮流的人,常會有遭到排擠的孤獨感,容易因為覺得社會上的人都很陌生,認為自己與社會「無緣」或是「絕緣」。其實,無論是否跟隨現今科技的潮流,處於「過度依賴高科技產品」跟「完全拒絕高科技產品」兩個極端的人,晚年都很容易成為「無緣死」的高危險群。
本書是給我們的一記「警鐘」,希望國人能夠用心閱讀!臺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比日本還快,年輕人從事網路活動,也容易產生人際關係冷淡的問題,我們的老人社會福利比日本更差,落後許多,這些都是容易造成無緣死的隱憂。我們的人口都向都會區集中,真不希望看到臺灣也演變成「無緣社會」,希望公部門在社會福利政策的設計上,以及私人領域的教會、人道關懷的機構都能正視這個問題,讓我們臺灣永遠是一個「有緣社會」。
推薦序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而生存/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
《無緣社會》!當我接到這本書的稿子,立刻迫不及待地看完,這個主題實在太令人震撼了!傳統文化中始終支持個人成長與發展的家庭、鄰里、工作職場(單位),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制度與社會組織,竟然在日本出現空前的危機,甚至已經到了「無緣」的地步了嗎?臺灣社會是否也逐漸顯現出類似的社會警訊呢?
「無緣社會」是一個新名詞,但「無緣死」並非新的現象,自古以來,貧病交加,甚至淪落到死後無人收屍的慘事,從未在社會中絕跡。本書所要探討的現象,並非「偶發」事件。在全球化脈絡之下,在經濟掛帥的國家發展邏輯之下,所謂「現代社會」、「已開發國家」中,出現家庭功能減弱,許多年輕世代出於自由意志或為生活所迫,選擇不婚不育;固定雇用被短期契約雇用取代(甚至還發明了一個好聽的名詞來美化這個現象,叫作非典型就業);舊時關係緊密的村里社群,被住戶相見不相識的租用公寓、狹窄到難以活動的籠居、甚至膠囊旅館所替代,人們的血親、職場、地域之緣,各種各樣讓我們與自己、與他人產生聯結的社會關係,都正在一點一滴地被「賺錢、賺錢、賺錢」的價值觀所破壞、消磨、腐蝕。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特別是服務老人與家庭的社會工作者,無論在實務或研究工作方面,多年來,我不斷地見證人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與生命宇宙,聯結是可以加強或重新建立的。有憂鬱症患者因擔任志工服務他人而痊癒;有街友在社會協助之下重返職場;有家庭因原諒,並願意照顧早年荒唐不負責任的父親,使彼此心靈得到平靜;有外籍新娘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活躍且對社區有貢獻的成員……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社會聯結的建立,本就源發於人們內在俱足的韌性及復原力,每個案例都代表一個人,為了開創與社會的新聯結與嶄新人生所做的努力。
本書尾聲以建議大家努力找出新的「結緣場所」作結,正符合我們多年來在臺灣社會發展老人與社區服務的理念。一九九七年,臺灣曾發生過多起老人在家過世後無人收屍的案件,甚至有獨居老人死後遭狗啃食屍骨的慘事,在當時引起了社會相當大的不安,也啟動了我國老人福利史上大規模、系統性的「獨居老人服務方案」,至今方興未艾。以臺北市萬華區龍山老人服務中心為例,一九九八年開始實施獨居老人方案,隔年開始在社區固定舉辦下午茶聚會活動,邀請獨居老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與人互動;到了二○○○年,並更進一步聯結西門扶輪社區服務團,逐步將周邊商家也拉進來,大家共同討論如何照顧社區的弱勢老人。經過眾人年復一年地努力耕耘,這個原先以獨居老人為主要協助對象的方案,近年已經發展為每年一度的大規模萬華踩街嘉年華,並將範圍擴大到照顧所有的兒少老殘,讓社會能看見弱勢者的需要,也讓弱勢者知道哪裡可以取得社會資源。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而生存。願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刺激出更多創新的想法,來聯結更多的緣,豐富我們臺灣這個「人情味社會」。
推薦序
抬起頭,向溫暖的人群前進/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閱讀這本書,需要一些勇氣。因為「無緣社會」的存在如此真實,收到《無緣社會》的文稿時,我正巧在新加坡參加亞洲老人投資論壇,便在各國專業人士齊聚、大談老人投資的氛圍中,看完這本書。
銀髮族商機無限,就在大家一窩蜂搶著投資高齡產業的同時,老年人身陷無緣社會的現象,卻默默地開始發酵。因泡沫經濟擔心無法養家,始終不敢結婚的水野先生由於害怕無緣死,二十四小時都不敢鎖門;為工作而疏於關心妻兒的高野先生,落得熟年離婚、孤獨終老;擔任護理師的若山女士,年輕時為了照顧媽媽,婉拒了醫生同事的求婚,陪伴錯失結婚機會、獨居的若山女士的,只有病人送的感謝布偶。日本的真實經驗,實在值得臺灣警惕。
「與人結緣,人就能活下去。」
親愛的朋友,無論您幾歲,別再當「低頭族」了!
抬起頭,與家人、朋友多說說話吧!
推薦序
以「結緣」終結「無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博士 施修正
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警世書籍。
即便是早已躋身開發國家之列的日本,亦有日趨嚴重的「無緣社會」問題,「身分不明、自殺」、「死在路邊」、「餓死」、「凍死」,經過特別採訪小組的調查,像這類「無緣死」的案子,一年就有三萬二千多件。二十年後的日本社會,獨居單身世代將占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十。想要度過「無緣社會」的危機,並非易事。本書中所提出的透過建立「新的緣分」遏止無緣繼續擴散,讓「無緣社會」變成「結緣社會」,是很好的改善方式。只要與人結緣,人就能夠活下去。只要保持樂觀,一定會有好事發生!
親子關係日漸淡薄、單身化、職場人際關係不易延續等等問題,並非日本所獨有,臺灣社會同樣面臨「無緣社會」的衝擊。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如果能夠結合各地方政府機關、社區或公益團體,舉辦諸如老人關懷、親子互動、讀書會、環保醫院、掃街志工等活動,使人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與成就感,並進而貢獻一己之力,為社區謀福利,與大家結好緣,豈不是很好嗎?
倘若有朝一日,你成了孤家寡人,請不要害怕,社會上一定有你的容身之處。只要你願意伸出手與人重新「結緣」,必定能夠重新展開新人生。
名人推薦:◎各界名家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玉琴(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秘書長)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茂呂美耶(作家、日本文化觀察家)
胡志強(臺中市市長)
湯禎兆(作家、日本社會文化研究家)
黃勝雄(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董事長)
楊力州(《拔一條河》導演)
楊培珊(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教授)
謝楠楨(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校長)
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警世書籍!—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
章節試閱
無緣社會,日本—
形成這次採訪的契機,源自於我們和某位「孤苦無依」男性的相遇。這位失去派遣工作的五十歲男性,被派遣公司從公司宿舍趕出去,半個多月來輾轉在三溫暖和膠囊旅館之間,四處求職未果,被迫露宿街頭。二○○八年,在雷曼事件發生三個月後的十二月,那位男性在位於東京都心新宿區的某公園長椅上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
新年過後一月的某個晚上,我們前往那位男性在公園內的「指定席」,他在雨中撐著塑膠傘的雙手不停顫抖。那個夜晚很冷、很冷……
「我好想聽聽別人的聲音,誰都可以。」
男子低喃道,接著從背包中拿出收音機。
「只有這台收音機是我的好朋友。」
為什麼這名男性會在失業後,一路淪落到露宿街頭呢?
莫非,家人與朋友間的「羈絆」沒有拉他一把嗎?他沒有故鄉可回嗎?沒有人對他伸出援手嗎?
如今,這些被稱作窮忙族的人口愈來愈多。他們的人生因為一時的不如意,最後淪落到露宿街頭。當我們採訪他們的心聲時,不禁思考,所謂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到底指的是什麼?
每次採訪這位男性,他總會重複同樣一句話:
「我再也不想麻煩別人了。」
他沒有接受生活補助,一邊露宿街頭一邊找工作。他不願放棄,也不想麻煩別人,只想好好活下去。
所謂的「聯結」和「緣」不就是認同「人的一生,難免有麻煩別人,或者受他人請託的時候」嗎?在我們心中,這個疑問彷彿夢魘一般,始終縈繞不去。
「我不想麻煩別人」這句話的背後,象徵著人與人之間薄弱的「聯結」。
更雪上加霜的是,日本社會中「孤苦無依者」正日漸增加。
我們希望未來的社會應該是「即便只有一個人也能安心生活的社會,即便只有一個人也能安心迎接死亡到來的社會」,該怎麼做才能實現這個理想呢?為了找出這個答案,我們馬不停蹄地進行採訪。
**
發生雷曼事件的二○○八年年底,「中止派遣」這個名詞不斷在媒體上大量出現。
位於東京都心的日比谷公園,籠罩在一股不尋常的熱鬧氛圍之中。那是NPO(非營利組織)與勞動工會為無家可歸的失業者們所舉辦「過年派遣村」活動。在煮著除夕蕎麥麵的大鍋子前,排了將近五百人的長龍隊伍。
在這座公園裡,我們再度遇到了那位宣稱「只有這台收音機是我的好朋友」的男性─他就是在除夕夜,特地跑來派遣村的石田先生(匿名)。就在來到這裡,接受派遣村援助的三個星期前,石田先生被派遣公司片面解約了。
「有熱食吃,真是太感恩了。」
石田先生的臉皺成一團,瞇著雙眼,一臉開心地啜著味噌湯。我們對他提出採訪要求,想詢問他為何不向人求救,以及淪落到露宿街頭的詳細經過。取得他的同意後,我們和他另外約了時間採訪。
到了約定的二○○九年一月三日,石田先生卻從派遣村消失了。我們花了一整天在公園裡四處尋找他的下落,最後還是沒找到。
幸好初次見面時我有遞名片給他,兩天後,石田先生主動打電話過來。令人驚訝的是,石田先生寧可露宿街頭,也不願回到派遣村。
「我們再約個時間見面好嗎?」
依約在高田馬場車站後面現身的石田先生,除了頭髮長長了以外,一身乾淨的打扮,任誰都看不出他是露宿街頭的人。
「在派遣村領到衣服,行李變多了,只好這樣提著。」
他背著背包,兩手各提了一個旅行袋。我們一起往人煙稀少的公園走去。
「為什麼要離開派遣村?」
對於我們的問題,石田先生怒氣沖沖地說:
「因為他們叫我們去申請生活補助。我才不想領生活補助呢!再怎麼說,我才五十一歲耶,還能工作。人不就是要工作賺錢,設法謀生嗎?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我知道有錢不領很可惜,但這種錢只要領過一次,就會想領第二次,到最後就再也無法從中脫身了。」
我們一方面覺得他有理,但一方面又想,他大可以先領取生活補助,確保有地方住之後再找工作,不也是可以嗎?於是,我們又追問他不申請的理由。
「天氣這麼冷,你又露宿街頭,這樣怎麼能安心地找工作呢?」
石田先生以懷念又帶點認真的語氣,娓娓道出他的過去。
「我從東京都內某私立大學畢業後,在食品公司工作將近二十年。泡沫經濟的時候,公司業績不斷成長,當時真的工作得很開心。後來,公司經營不善,我被迫優退。離開公司的時候,我沒有多想,只覺得再找下一份工作就好。然而,我錯了。正職的工作完全輪不到我。後來我去派遣公司登記資料,總算勉強撐到現在。現在我雖然沒工作,但我認為只要認真找,一定找得到。」
「你最後一次工作是什麼時候?」
「去年的十二月中,在鋼鐵聯合工廠清潔鐵製的儲存槽,那是我最後一份工作。我可沒有放棄喔!今天早上我還去撿體育報,看求職欄,試著按上頭的號碼打了電話。可是,只要我一報出年紀五十歲,根本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不過,我不會放棄的。」
石田先生說完,從包包裡拿出了一包「香鬆」。
「這是在派遣村領到的香鬆。我現在就是靠這個配公園的自來水,勉強餬口。」
石田先生用堅毅的語氣,一口咬定地對我們說:
「我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錢了。露宿街頭,只怕體力不支。我明天一定要開始工作,只要有地方肯雇用我,我一定二話不說馬上去做。我下定決心了!」
為了禦寒,每天晚上不停走路的石田先生,連鞋尖都磨破了,露出黑黑的趾甲。
我們帶他去一家很小間的定食店吃飯,當作是答應我們採訪的謝禮。在我們的堅持下,他吃完一份定食,然後與我們告別。「這樣我就有力氣了,明天一定會找到工作,請等我的好消息。」石田先生不停地低頭行禮道謝,隨後朝他露宿的公園走去。這一天,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石田先生的身影。
我們去了那座公園好幾次,也去石田先生每次躲雨時會去的圖書館找了好幾回,甚至分頭找過附近其他幾座公園。但是,就是找不到石田先生。
到最後,我們已經不知從何找起。
下落不明─是生?是死?在無從得知石田先生的下落之餘,我們只能束手無策。
後來,我們試著找援助露宿街頭者的NPO志工商量。
「我能理解你們擔心的心情,但我勸你們別找了,找不到的。」一位在公園烹煮食物的NPO志工,突然潑冷水似地這麼說。
「假如他往生的話,你們就找不到了。」
「耶?為什麼,我們知道他的名字耶!」
「他沒有家人吧?而且假如他死在路邊,就會變成行旅死亡人。」
「行旅死亡人……」
在國家所刊行的官報中,每天都會刊登那些沒有親屬、身分不明的死者的消息。官報可以在網路上瀏覽,自從知道這個訊息,透過網路查詢「行旅死亡人」公告,已成為我們每天必做的事。幾天後,連日緊盯消息的我們,漸漸瞭解NPO志工所謂的「找不到」是什麼意思了。刊登公告的內容,並沒有詳述可供人查明身分的線索,刊登的文字僅僅數行,都是說明性別、服裝、死亡原因等等。
最後,我們還是找不到石田先生的線索。這時,我們重新思考這件事情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原來社會上有一群人下落不明,就算你想找也找不到。
**
當查詢行旅死亡人的公告成為我們的例行公事後,過了幾個月的某天,我們開始調查行旅死亡人是怎麼被埋葬的。他們大多數是由當地市、町、村、區公所以火葬的方式處理。地方行政機關會保管死者的骨灰五年,若無人認領,就會送去無主墳墓合葬。
我們訪問了地方政府外包火葬的殯葬業者後得知,這十年來,這類的案子增加了一倍左右。我們直接聯絡東京都內二十三個行政區的區公所,結果每一區的區長都告訴我們,這類「無人認領的遺體」數量正急速增加中,而且已經多到難以應付。其中最令區公所承辦人員感到困惑的是,有的死者家屬雖然住在別的地方,但對方卻以長年疏遠無來往為由拒絕認領。
在日本,這類「無人認領的遺體」究竟有多少?我們調查後發現,根本不存在相關數據。每位負責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持續增加中」,卻都沒有確切的數據。我們決定在全國展開調查。我們對全國各地一千七百多處的市、町、村展開電話調查,卻全部碰壁。
「沒有數據。」
「沒有確切的數字。」
調查十分困難,但我們不放棄,仍舊耐心地在電話中向各地方行政機關詳細說明情況,繼續進行調查,希望至少能夠查清楚每個地區由稅金支付的火葬件數究竟有多少。經過兩個半月的努力,我們統計出一個數字,一年有三萬二千人。
這個足以和日本一年自殺者數量匹敵的數字令我們大為震驚,我們將這種新的死亡方式稱為「無緣死」,決定繼續採訪下去。為什麼會發生「無緣死」?以下就是我們的追蹤調查。
板垣淑子(NHK新聞編輯室社會節目部導播)
無緣社會,日本—
形成這次採訪的契機,源自於我們和某位「孤苦無依」男性的相遇。這位失去派遣工作的五十歲男性,被派遣公司從公司宿舍趕出去,半個多月來輾轉在三溫暖和膠囊旅館之間,四處求職未果,被迫露宿街頭。二○○八年,在雷曼事件發生三個月後的十二月,那位男性在位於東京都心新宿區的某公園長椅上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
新年過後一月的某個晚上,我們前往那位男性在公園內的「指定席」,他在雨中撐著塑膠傘的雙手不停顫抖。那個夜晚很冷、很冷……
「我好想聽聽別人的聲音,誰都可以。」
男子低喃道,接著從背包中拿出收音...
作者序
編著者序
二○一○年夏天,某個連日酷熱的星期天,我走出位於東京都澀谷區的NHK電視台,來到車站前四方通行的十字路口。我從二樓的咖啡館往下眺望來來往往的行人。身著華服的情侶檔有說有笑地並肩行走著,還有緊緊牽著幼小孩童的小手過馬路的母親。
我觸景生情,不禁感嘆「每個人都與他人有聯結」,並回想起這一年半來的採訪。
成立「無緣社會」專題報導採訪小組的契機,是二○○九年一月在澀谷居酒屋的那場聚會。我和過去一同採訪窮忙族問題、暌違已久的幾位記者和導播見面,觥籌交錯之際,談起最近社會上發生的現象。
這時,一位女導播說:
「採訪窮忙族時,我們曾訪問過的一位男性,後來失聯了。他無依無靠,說不定就這樣在某個地方一個人孤獨地死去了。」
就算再怎麼努力工作也得不到回報,窮忙族的問題其實就是社會現實的縮影。在場的人無不強烈地感受到,窮忙族的問題終究會發展成人命關天的嚴重問題。
幾杯黃湯下肚,我們的大導播開口了,他喃喃道:
「『失去聯結的社會』,『失去緣分的社會』,簡單來說,就是『無緣社會』。」
「無緣社會」這個新詞彙,就在這樣的對話中誕生了。
我們的採訪小組,由七位記者、一位導播及兩位攝影師組成。我們將一個人孤獨死去,無人收屍的狀況稱作「無緣死」。「無緣死」的狀況到底有多嚴重?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向日本全國的市、町、村等公家機關調查有多少遺體是用公帑火化埋葬的,並抱著追根究柢的精神前往現場採訪。我們靠著殘存在死亡現場的蛛絲馬跡,追尋他們每個人的人生,簡直就像追查案件的刑警。
採訪小組裡的某位記者,曾說過一句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話:
「這是我至今遇過最困難的採訪,有些案件就連警方也不得不在調查中途放棄確認死者身分。隨著採訪的進行,死者的身分逐漸明朗,我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身分不明的自殺者」、「死在路邊」、「餓死」、「凍死」。經過我們向全國各市、町、村等地方行政機關調查的結果,得知像這種「無緣死」的案子,在日本,一年就有三萬二千多件。原本過著平凡生活的人,一點一點地失去與社會的聯結,一個人孤獨地活著,然後孤獨地死去。
記得某位記者曾經說過:
「我是抱著弔唁這些死者的心情去做採訪的。」
作為一名記者,我在新聞現場遇過許多事件、事故、災害等等攸關性命的採訪,卻從未聽過有人說「我抱著弔唁的心情採訪」。
「為什麼非得用這種死法離開人世?」在採訪的過程中,整個採訪小組都籠罩在一種益發強烈的悲憤情緒之中。
用字典查詢「無緣」一詞,上面寫著「沒有親人」、「沒有關聯」。在採訪獨居者的過程中,令我們感到訝異的是,原來自認「沒有親人」、在社會上與他人「沒有關聯」的人其實相當地多。代替家人為死者料理後事的NPO(非營利組織)告訴我們,請求他們協助的人,並不盡然都是銀髮族,五十多歲的申請人數也不斷攀升。在這些人之中,有從大公司退休的男性,也有單身的女性。沒想到一個人孤獨地迎接死亡的情況,比我們想像中的還普遍。
我們彙整手上的採訪資料,在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播出NHK專題報導《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接著,我們匯集了來自日本各地的NHK記者和導播的提案,將因為個人與家庭、地區、社會聯結薄弱所引起的諸如「隱蔽青年」、「棄兒安置」、「老漂族」等問題,以系列報導的方式在NHK的新聞節目《News Watch 9》以及《早安日本》中播出。觀眾在網路上的回響非常踴躍,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亦不乏三、四十歲的年輕族群,網路上甚至出現了許多諸如「或許,我也會無緣死」這類的留言。在進行了一連串的專題報導後,採訪小組的成員又各自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
二○一○年七月下旬,位於二樓的NHK電視台新聞編輯室忽然收到一則消息:
「東京都足立區發現一具都內最高齡(一百一十一歲)男性木乃伊化的乾屍。」
這是負責跑警視廳的採訪組長傳回來關於「消失的老人」的最新消息。
以這起事件為契機,日本各地陸陸續續回報老人失蹤的案件,總數多達三百五十多人,其中亦不乏親人往生後,家人仍非法領取年金的案例。發生這起事件後,以跑警視廳的記者為首,包括跑社會線、首都圈的記者以及幾位導播,大家再次集結成新的採訪小組,以總動員的方式進行採訪。
「有家人卻行蹤成謎的老人」
「需要人看護的老人家與失業的兒子同住,被孤立於社會之外」
一件件殘酷的現實浮現在我們眼前。
「無緣社會」
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過了六十五年,歷經高度成長期與泡沫經濟時代,迎接了成熟社會,日本最終還是走向了「無緣社會」。更令人擔憂的是,據說二十年後的日本社會,將有百分之四十是獨居的單身貴族。
想要度過「無緣社會」的危機並非易事,因為裡面牽扯到太多複雜問題。難道說,只要像過去一樣,回到地緣、血緣、社緣密不可分的社會就可以了嗎?抑或是,人與人之間還有其他新的聯結方式?時至今日,我們仍持續針對這些問題做採訪。
本書是由一群記者、導播、攝影師探尋「無緣死」死者以及獨居者的人生所留下的記錄,裡面有許多電視節目或新聞沒有播出的內容,乃根據當時採訪的筆記,重新編寫而成。
適逢本書文庫化,我們再補充第八章與第九章。這兩章是根據NHK專題報導《消失的老人們—「無緣社會」的黑暗》(二○一○年九月播出)與NHK專題報導《無緣社會—追求新的「聯結」》(二○一一年二月播出)所採訪的內容重新編排而成。我們深切希望,即使多一個人也好,能有更多人讀到這本書。
我認為,思考無緣社會的問題,就是幫助我們改變現在以及明天的日本。
NHK新聞編輯室《日本的明天Project》採編主任
中嶋太一
編著者序
二○一○年夏天,某個連日酷熱的星期天,我走出位於東京都澀谷區的NHK電視台,來到車站前四方通行的十字路口。我從二樓的咖啡館往下眺望來來往往的行人。身著華服的情侶檔有說有笑地並肩行走著,還有緊緊牽著幼小孩童的小手過馬路的母親。
我觸景生情,不禁感嘆「每個人都與他人有聯結」,並回想起這一年半來的採訪。
成立「無緣社會」專題報導採訪小組的契機,是二○○九年一月在澀谷居酒屋的那場聚會。我和過去一同採訪窮忙族問題、暌違已久的幾位記者和導播見面,觥籌交錯之際,談起最近社會上發生的現象。
這時,一位女...
目錄
推薦 希望臺灣不會走向「無緣社會」/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黃勝雄
推薦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而生存/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
推薦 抬起頭,向溫暖的人群前進/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推薦 以「結緣」終結「無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博士 施修正
前言
序章 「孤苦無依者」日益增加的日本
第一章 追蹤「行旅死亡人」──總結於寥寥數行的一生
【專欄】悄悄蔓延的「直葬」
第二章 日益淡薄的親情──被「拒絕認領」的遺體流落何方
第三章 單身化時代──「終身未婚者」遽增
【專欄】老漂族
第四章 社緣被切斷之後──仰賴「替代家人」的他們①
第五章 「單身貴族」的女性們──仰賴「替代家人」的他們②
【專欄】共同墓
第六章 對「無緣死」的恐懼已蔓延到年輕族群──在推特中訴說對未來的不安
【專欄】年輕力壯卻「繭居在家」
第七章 為了重建人際關係──重獲新生的男人
第八章 消失的老人們──高齡者接連失蹤
第九章 從無緣社會到結緣社會──尋求新的「聯結」
代後記
推薦 希望臺灣不會走向「無緣社會」/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黃勝雄
推薦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而生存/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
推薦 抬起頭,向溫暖的人群前進/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推薦 以「結緣」終結「無緣」/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博士 施修正
前言
序章 「孤苦無依者」日益增加的日本
第一章 追蹤「行旅死亡人」──總結於寥寥數行的一生
【專欄】悄悄蔓延的「直葬」
第二章 日益淡薄的親情──被「拒絕認領」的遺體流落何方
第三章 單身化時代──「終身未婚者」遽增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