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關上電腦,就沒事了——
你精心設計或在無意間顯露的網路人格,可能隨時取代真正的你。
史丹佛大學精神科醫師以臨床診療案例
剖析網路人格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全面入侵你的真實人生
無論是分享照片、收發電郵、流連於社群網站或追蹤金融市場,許多人都花大量的時間上網。雖然網路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也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阿布賈烏德醫師卻耗費多年時間治療許多被網路深深困擾的病患。
網路的危險性,一部分在於它讓我們一舉一動都充滿過份的信心、性感與魅力。阿布賈烏德醫師稱為「e-人格」的這個新自我,顯現在我們寄出的每一封簡略電郵、我們結交的每一位臉書「朋友」、我們按下的每一個「現在就買」的按鈕上。網路具有「反壓抑」的特性,讓人得以不需遵循日常模式,恣意行事;與此同時,每當你開啟瀏覽器,面對的將是各種負面心理力量的彼此競爭:
‧ 浮誇症:認為自己能在網路世界創下無窮無盡的成就。
‧ 自戀症:自認是全球網際網路的宇宙中心。
‧ 黑暗面:網路滋養人們病態的一面,促成許多惡行。
‧ 退化症:人們在網路上展現驚人的幼稚程度,例如使用簡化的網路語彙或大量表情符號。
多數人可能認為自己能把「現實」與「虛擬」完美切割。但事實上,並不是關上電腦就沒事了。e-人格太過強而有力,已無法約束在網路的圍牆內,它會滲透到離線世界,即使在我們登出後,也讓我們失去耐心、精神渙散、衝動行事,甚至誤以為網路上發生的一切才是「現實」。《人格,無法離線》以阿布賈烏德醫師的個人故事與專業經驗,讓我們正視這個全新的現象。
這是第一本剖析虛擬世界發揮影響力轉變人類心理的著作,本書向我們揭示,真實人生如何在社群網站的小圖示裡重新組合,我們在真實人生中的樣貌,又是如何越來越神似網路上的替身。
作者簡介:
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 ELIAS ABOUJAOUDE, MD
史丹佛大學精神科醫師,專研衝動控制障礙症、焦慮症與網路成癮,擁有史丹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士學位。現居舊金山。
譯者簡介:
張劭聿
198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台灣大學醫學系畢,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曾於美國杜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從事政策研究,喜歡文字、電影、旅行,專長醫學科研類翻譯。譯有《舊石器時代健康法則》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它講述網路如何透過某種我們一無所悉或不願思索的方式,改變了我們。不但讓人眼界大開,也拾回大眾急切需要的平易觀點,剖析現代通訊科技帶來的挑戰。本書創造的價值在於它倚重觀察、智慧、臨床經驗,還有以資料為導向的知識。
——雪梨大學,雪梨醫學院 弗拉丹‧斯達塞維醫師 Vladan Starcevic
網路對我們個人與集體的心理影響一天比一天清楚且令人擔憂。阿布賈烏德醫師寫的這本書,不僅是人們多年來需要的,更可以成為當代經典。對每天上網的我們來說,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前會長 艾倫‧夏斯柏醫師 Alan F. Schatzberg
阿布賈烏德全面性地回顧了網路世界對心理與社會的危險性,他的觀察是既及時又重要的。他用豐富的臨床資料描繪這些危險,並引用相關研究仔細分析。無論你在家或辦公室裡上網,或你的家人同事上網,都應該細細思量他在本書中點出的種種議題。
——開普敦大學精神醫學系教授兼主任 丹‧史坦醫師 Dan Stein
阿布賈烏德醫師記錄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象,很少醫療專業人士以紙筆講述或深入了解這現向,但多數人都曾親眼目睹。這本書既重要又富有智慧,顯示網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不見得都是往好的方向。人際關係虛擬化,不再真實,在這過程中,我們的人格發生質變以適應新科技。阿布賈烏德醫師不認為我們應該逆轉時鐘,而建議我們在這個無畏的新世界中小心前進,試著認清這個全新的「虛擬主義」所帶來令人轉變的力量。
——愛荷華大學卡佛醫學院精神醫學教授 唐納德‧布萊克醫師 Donald W. Black
名人推薦: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它講述網路如何透過某種我們一無所悉或不願思索的方式,改變了我們。不但讓人眼界大開,也拾回大眾急切需要的平易觀點,剖析現代通訊科技帶來的挑戰。本書創造的價值在於它倚重觀察、智慧、臨床經驗,還有以資料為導向的知識。
——雪梨大學,雪梨醫學院 弗拉丹‧斯達塞維醫師 Vladan Starcevic
網路對我們個人與集體的心理影響一天比一天清楚且令人擔憂。阿布賈烏德醫師寫的這本書,不僅是人們多年來需要的,更可以成為當代經典。對每天上網的我們來說,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
章節試閱
e-人格
沒有人會否認,虛擬革命已帶給庶民、經濟、社會與娛樂各層面徹底的新面貌。現在,我們無論任何事都在網路上完成,每個步驟都無比流暢,讓我們很輕易就忘記網路其實還是個相對年輕的媒介。我們受到新定律的支配,即使在不需上網的時候,比如當我們想專心看書的時候,也不敢關掉手邊的筆電或智慧型手機,至少一個瀏覽器視窗要保持敞開。網路,以及網路帶來的一切,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經驗裡。對我們來說,保持完全離線、斷絕聯絡的狀態變得有點不尋常,也許還有點不自然。
不過,雖然虛擬世界打造了一切不可思議的改變,現在這些改變已徹底融入我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網路卻也在不知不覺間重組我們的心靈地圖。當大多數人討論網路對我們的心理生活有任何影響時,我們往往專注在感情、社會與臨床效應。我們彼此交換網路戀愛與心碎的故事,歌讚虛擬社群中網友們惺惺相惜的支持。我們原以為沒有人能了解自己的秘密興趣,沒想到竟在網路上找到這麼多志趣相投的陌生人,我們不由得讚嘆網路的力量。聊起一個個失聯許久的老友重敘前緣的故事,我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看著自己的線上「朋友」圈滋長,人數破百甚至上千,我們似乎也感染了一股妄自尊大的氣息。我們研究各種心理疾病,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憂鬱症」、「厭食症」,自行診斷或互相診斷,然後再搜尋解法藥方。我們看著別人大方提供信用卡資料給熟悉或陌生的網站,而一點也沒有諷刺的意思,另一些人則古道熱腸地提供預防網路身分失竊的各種祕訣。但所謂「身分」,在這虛擬時代究竟代表的是什麼?難道竊盜——身分竊盜——是個人身分面臨的唯一威脅嗎?我們有眾多獨特的個人細節,難道只有銀行帳戶號碼和信用卡背面的三位安全碼可能失竊?美國每年有一千萬名不幸的被害人網路資料被竊,難道他們是身分竊盜唯一的受害者嗎?答案幾乎肯定是「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自我身分似乎正在發生改變——似乎有什麼東西劫持了我們的身分——全世界有十億網路公民,每次登入網路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樣脆弱的東西岌岌可危。
我很喜歡我大學時代的朋友蘿瑞,但喜歡她需要一番功夫。困難之處在於,我必須隨時切割她的血肉之軀(她的真實個體與真實記憶)與另一個我行我素的她。當她毫不在乎地漫步網路,卻給網路空間裡的旁人帶來無謂的壓力,彷彿以她的筆電為中心激起一圈圈困惑與痛苦的漣漪。身為她的朋友,該做的我大概都做了,想聯絡她時,只要能打電話就不要寫電郵,發郵件時絕對不轉發副件給她,我還得時常提醒自己,誰是真實蘿瑞、誰是虛擬蘿瑞,那位出席大學同學會、邀請我參加讀書會、或幫鄰居當臨時保姆的女士是蘿瑞本尊,而不是她虛擬的分身。但要是一位不熟悉她雙重人格的陌生人不小心夾在兩個蘿瑞之間,蘿瑞的雙重人格的負面效應又會再度活生生浮現,對自己與週遭人們的生活蒙上陰影。
那年蘿瑞35歲,在舊金山擔任人事主管,她開始與丹尼斯交往。兩人交往不過六周,蘿瑞就因為工作必須外派日本。也許是因為蘿瑞和丹尼斯知道兩人很快就要短暫分開,他們似乎刻意壓縮了正規追求過程,在東京早班飛機啟程的那天,他送她到機場,小倆口當下決定暫時不要再各自找住所了,因為「你怎麼知道呢,說不定一年後我們就要開始同居了。」
在這段強迫分離的期間,電子郵件成為這對情侶最便捷的溝通方式。但幾周後,隨著兩人隔空傳信的次數漸增,丹尼斯開始感覺與蘿瑞漸行漸遠;她發現他的熱情有消退的跡象。蘿瑞對這段關係的未來十分擔憂——雖然我明確告訴她不用過度擔心——她開始與她的「心理醫師朋友」分享他們的電郵記錄,想理出個頭緒來。
當我翻閱蘿瑞的郵件,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她冗長的電郵嚇了我一跳——丹尼斯大概也一樣——這些電郵與我認識、喜歡、往來的那位女士簡直判若兩人。丹尼斯的電郵洋溢著熱情與思念,絲毫不輸兩人交往初期的熱度,但邏輯冷卻了情感——把它「困住」了。另一方面,蘿瑞的思路卻非常難捉摸。她的電郵不時出現思想跳躍,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我(以及丹尼斯)看著她從日本的櫻花季跳到舊金山的房地產市場、跳到日本的壽司價格、跳到她多麼想念輕嚙她男友的耳垂、最後再跳到抱怨她上司的簡短電郵!一封接一封的電郵裡,蘿瑞顯得缺乏組織、毫無焦點、完全無法線性思考——這種人格特質顯然不討人喜歡,和丹尼斯與我認識的那位成功的、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專業人士完全兜不在一起。
不可避免地,隨著蘿瑞的郵件使丹尼斯陷入越來越深的困惑中,他的感情日漸冷卻,因此更加深了蘿瑞的絕望,她的絕望化為更加漫無章法的電郵。漸漸地,她的電郵讀起來像是一個忘了關閉快顯功能又吃了興奮劑的網路瀏覽器:各式各樣互不相關的視窗搶著爭取注意力,每個角落都塞滿閃爍的圖示,螢幕上隨時都有橫幅廣告跑上跑下。我試著向這位摸不著頭腦的朋友解釋,她毫無章法與優先次序的電子郵件可能是罪魁禍首——比如說,她似乎花同等篇幅想念男友與關心日本鮪魚的汞含量——蘿瑞完全無法理解。「但這不過是電子郵件而已!」她抱怨道,「我以為在網路上,我們可以自由聯想。」當然,網路可以讓人自由聯想,但蘿瑞的線上人格轉變實在太戲劇化,顯然毀了她的感情:丹尼斯被搞得暈頭轉向,幾個月後向她提出分手。
像這樣有兩套「操作手冊」的,不光是蘿瑞一人——線上互動一套、離線互動一套。蘿瑞的老闆似乎也顯示類似的二元作風。很諷刺的是,蘿瑞在郵件裡抱怨的諸多事項之一,居然是老闆的電郵風格。蘿瑞很受不了老闆的信件裡有股極具侵犯性、缺乏耐心的語調。出現這樣的風格並非刻意,只是老闆的電郵向來言簡意賅,以唐突的招呼語作開頭(「蘿瑞-」),草率的署名作結尾(「-吉姆」)、還有完全不管文法規則的內文(「東京報表今天太平洋時間下班前」)。即使他讓蘿瑞全權管理公司首個海外分部,甚至還批准了她的升遷,但在這些電郵裡,他卻顯得缺乏尊重又尖刻無情。對蘿瑞來說,從前那個溫暖的、真實的他就在走道對面的辦公室裡,現在卻遠在天邊,沒有東西能軟化他稜角分明的 e-人格,蘿瑞開始把他的文字做最壞的解讀,設想電郵背後有惡劣的意圖。因此,正當蘿瑞的線上人格正在大肆破壞自己的感情關係時,她老闆的線上人格也對蘿瑞產生莫大的工作壓力。
美國南加大安納堡傳播學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有個數位未來計畫(Digital Future Project),每年探討網路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力,研究者發現,近年來美國人花在網路上的時間逐漸增加,2008 年達到每周平均 15.3 小時。受訪的網路使用者表示,他們進行下列活動的頻率至少每周一次:收發電郵(96% 網友)、上網無目標的瀏覽(71%)、搜尋線上新聞(60%)、搜尋商品資訊(43%)、使用網路銀行與其他金融服務(38%)、即時通訊(37%)、玩線上遊戲(35%)、搜尋幽默有趣的內容(25%)。另外最近三年,線上社群的會員人數增長了不只一倍,超過一半的線上社群會員(54%)每天登入社群至少一次。高達 71% 的會員表示,這些社群對他們非常重要或極為重要,有 55% 的人說他們對線上社群的感覺與真實社群同等強烈。這些線上活動衍生出無可比擬的可能性——與朋友家人聯絡、不用走進實體店鋪就可以買到商品、不出門就能知天下事……等等諸如此類。然而研究人員沒注意到的是,這些活動也會定義出新的人格,我們一直以為人格是唯一的,現在新人格卻開始令人不安地伴隨著我們。
所有的線上活動的結果,會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創造一個e-身分。聚沙成塔,小小活動融合成的巨大虛擬個體,雖然不存在於真實世界,卻有自己的生命與力量。這個虛擬人格不受行為、社交、禮節,甚至網路禮儀等舊規範限制,它顯得更武斷、更不受拘束、有些黑暗面,而且無疑地更加性感了。它的優點不容忽視:對真實生活裡的現代人來說,「e-人格」可以是一股解放的力量,讓人超越羞怯的枷鎖、擺脫無謂的限制、與不可能連繫的人建立連繫。對許多人而言,虛擬版的自己能恰好補足真實自我的不足,延伸了現實生活裡的角色。如果我們用最好的燈光美化,新人格的確看起來比現實生活的本尊更大膽、更強壯、更有效率。因此,當你想發表非主流觀點或想組織人手對抗社會不公,利用即時訊息與社群網站會容易得多。網路激起人民運動、催生勇氣,反動力量從臉書一路延燒到德黑蘭的「自由廣場」,我們見到成千上萬名自由熱愛者,他們通曉網路、勇敢無畏,在 2009 年夏天掀起一場社會風潮,名為伊朗的「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同年稍後發生了另一場學生示威抗議,在其前夕,伊朗政府採取的第一件措施就是切斷網路。)
這也是為什麼用電郵與對方分手會簡單得多,這樣終結一段令人不愉快的、早就消逝的感情關係,至少我們以為這是個少點麻煩的方法,透過電郵我們講出一直沒說的話,省卻那層尷尬。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是我們效率一流、行動導向的一面,我們飛越惰性的山巒屏障,破除現實生活的警戒線、社交禮儀與商務規則,讓我們可以順利完成各種活動,既迅速又省事。虛擬人格有這麼多的好處,就像多出一隻手來:人們不僅在電腦前變得更勇敢,在離線後也變得更果斷、更有影響力、更有效率。
然而,對我的朋友蘿瑞和很多其他人來說,提昇效率、速度與勇氣的另一面,卻可能是真實世界中的困惑、痛苦和迷惘。為何如此?因為線上的自我人格其實很危險、不負責任,往往會無情地踐踏我們的謹慎感與自我控制的能力。它會慫恿我們去追求不切實際或有害身體的目標;它會讓我們以為自己比實際上更聰明、更博學多聞;它也會鼓勵我們做出更自私、更魯莽的行為。網路不但保證立即滿足幻想,也保證匿名,網路讓人無法抗拒上 eBay 買那件不需要的皮夾克,或在社群網站上翩翩起舞,把自己描繪得比原本更苗條、人緣更好、事業更成功的樣子。網路給了我們機會,把自己不喜歡的部分拿來重新創造,也給我們充分的自由。平常在刺眼的陽光下,我們的理智會克制某些事情,在網路上都可以任意進行了。網路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它回應了我們長久的渴望與需求,但另一方面,它卻會產生陌生且危險的挑戰——這些挑戰會深深撼動我們的身分、對自我的期許。的確,登入上線的原意也許是為了滿足人性中自我表達與人際聯繫的需求,它卻也因此往往給較不成熟、反社會的衝動冒出頭的機會,這些人性的衝動自古以來一向被文化、期許、宗教與所謂的「社會契約」所節制。若我們放任這些心理力量如脫韁野馬,其後果可能會十分深遠。
人們必須看得更遠,當然,虛擬世界提供了無限的新機會——無論是規模與潛力,這場革命皆可比擬工業革命——人們必須關注最戲劇化的轉變,正在我們的一舉一動、彼此溝通、在世界找到認同的位置等最基本的層面上,一點一滴地發生。當我們登錄上線,或全神貫注於收發簡訊,我們或多或少變成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個體。無意間,我們採用了一種新的人格,這個新人格有時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格幾乎毫無共通點。需要花點時間自我反省、仔細檢查,才能發現我們在電子郵件中的語調往往與本人說話大不相同,我們上網買東西時不像在當地商場裡採購時那麼深思熟慮,我們與網友見面的態度有失輕率,至於我們的線上個人檔案,呃,有引人上當之嫌。
我們變成的人格,也許是根據自己的瘋狂幻想精心打造的產物,例如「第二人生」(SecondLife)網站有超過1,600萬虛擬「居民」——從無到有的虛擬角色——居民們在這個平行世界裡工作、遊戲、發生浪漫關係。或者我們也可能重新包裝自己最具吸引力或最引人注目的個人特質,例如有超過1億個使用者的MySpace網站,或有超過5億使用者的臉書之類的社群網站。無論是第二人生、MySpace或臉書,使用者有心、刻意重寫自己的部分或全部自傳,創造全新版本的自己,呈現給廣大的虛擬觀眾,這些自己與「真實自我」之間,有時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然而,往往透過電郵、聊天室、部落格、留言板、電子購物、兩性追求等無數的虛擬互動,這個新自我總在不經意間現形。若拿一個人五花八門的網路活動,與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認識的那人來比較,我們就會發現虛擬人格是多麼陌生而疏離。的確,我身為精神科醫師治療網路相關疾患與研究的整體經驗使我相信,隨著我們花時間上網或使用相關電子媒介,我們的心理正在發生深遠的變化。這些變化是自動、幾乎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沒有人「教導」我們,在電郵裡應該變得大膽或更不注意措辭;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在表面上,這些全新特質讓我們覺得自己更厲害、更快樂:擁有一個似乎更自由、更能屈能伸的e-人格,讓我們可以暫時逃脫現實環境裡的緊張與壓抑。登入網路,裝戴上這樣的人格,無論是夜間兩、三個小時或在緊張的會議之間,也許可以看作是某種心理治療。它讓我們放鬆、解除壓力,給我們跳脫現實或暫時忘記周遭環境的機會。
但這些轉變,在網路空間中也許能賦予人力量、帶來樂趣,在真實世界裡卻有沉重的代價,這些轉變會產生兩種效應。首先,我們在線上採用的人格特質會進入我們的離線人格中,比如說,我們可能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互動與人際關係中,變得過度大膽或處事欠圓滑,即使沒有網路瀏覽器或iPhone的影響。第二種效應,是我們線上的冒險行為產生的直接後遺症:在線上夜郎自大或樂不思蜀,其代價往往在螢幕之外才會浮現,比如說家庭關係的緊張,當臉書上的新朋友開始占用太多家庭時間時;比如職場衝突,當一向老練的我們寄出笨拙的電郵,遭到老闆責難時;或干擾學習,因為我們網路活動的步調壓縮了我們注意力的長度。
看看我治療過的兩位病人:莉茲和理查。他們兩人分別因為強迫性購物及病態性賭博,來到我的「衝動控制障礙門診」求助。衝動控制障礙是一種精神疾患,屬於強迫症的類別。它與強迫症類似之處包括患者被反覆的焦慮想法所困擾(相當於沉溺想法的部分),還有藉著儀式性行為來緩和焦慮(相當於強迫行為的部分)。與強迫症不同的是,強迫症從來就不是什麼愉快經驗,衝動控制障礙則常常會令人興奮,有時甚至會產生快感,但長期下來卻會造成更多痛苦與懊悔。雖然我對治療現實生活中的衝動控制障礙相當有經驗,但莉茲和理查似乎給這個歷史久遠的障礙帶來了一些新變化:他們的衝動行為似乎只存在於虛擬世界裡。
莉茲是 44 歲的家庭主婦,過去從無精神方面的問題,她這次來找我幫忙,是因為她的線上購物開支完全失控。她在廣播聽到史丹佛大學臨床研究的廣告,我們準備測試作用於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 Celexa 之功效,治療對象是有強迫性購物困擾的患者。她希望自己能符合研究的納入條件。「每件我喜歡的衣服,我一定要買三件,每件不同顏色,」她在我們的首次會面中這樣對我說,聽來她對自己的行為也感到十分困惑,「然後,每種顏色,我得再多買兩個尺碼才行——萬一我變胖或變瘦了怎麼辦?」在此同時,莉茲在傳統商店的採購習慣卻還是相當理性。她舉了個例子,沒多久前,她竟然錯過了她家附近的大型家具賣場一年一度的勞工節周末促銷活動——她每年都在期待這個活動。「我覺得我大概買不起。今年不行。因為網路購物開支讓我負荷不起,」她解釋道。接著,她的語調彷彿懷念著她過去理性購物的時光,她補充道,「我在真正的商店裡,從來不會像上網購物一樣失控。在我發現『購物網』(Buy.com)之前,我是個認真存退休老本的人啊。我到底是怎麼了?」
或者說,網際網路是怎麼了?我鼓勵莉茲問自己這個問題,想想會不會是這個媒介本身導致她的行為。這想法似乎獲得了一些共鳴。「我想,不知為何,在線上的時候感覺好像不是真的,」她說,「或者是沒有那麼真。感覺很簡單、很有趣。幾乎沒有罪惡感——就像玩電腦遊戲一樣。電腦遊戲,能壞到哪去?」
不幸地,莉茲稍後發現,這電腦遊戲非常壞。線上大舉購物狂歡的後果,逼得她申請破產,這也是為什麼她急切地來我的門診尋求幫助。雖然她的困擾顯然是購物造成的,但這不是我們研究預定招募的傳統「強迫性購物症」。莉茲的問題不存在於我們稱為「購物中心」的擁擠現代神殿裡,完完全全只在 24 小時營業、永無停車問題的虛擬通路中。無論是我們診療過的強迫性購物患者或精神科文獻裡的案例,都是關於從真實商店買來的真實商品。我們篩選受試者的問卷裡,問題包含店內廣告、商品陳列的影響、是獨自購物或偕友購物、要花多少力氣才能到達她最愛的商店——這些問題不但與莉茲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很遺憾地無法「捕捉」她的問題。不過,莉茲毫無疑問是個強迫性購物者,然而她的採購興趣是全新玩意,我們的研究背景理論卻還卡在二十世紀的知識框架裡。雖然我沒法把她納入研究,我還是讓她持續來看我的門診。
至於理查,他是 36 歲已婚的人力資源專家,育有兩子,他來求診的原因是離婚的威脅。多年來,他的賭博習慣可以稱為「社交性」,與週一早上辦公室同事們在飲水機旁閒聊的話題沒什麼兩樣。理查和其他同事一樣,喜歡偶爾到離家車程約三小時的旅遊勝地利諾(Reno)享受周末滑雪之旅,有時他和老婆會在旅館大廳玩吃角子老虎機器,直到深夜。不過,他除此之外從沒尋找什麼新鮮刺激,也從沒有跑到附近印地安保護區的賭場試手氣,他在利諾贏過幾場賭局,令他印象深刻,也許因此他覺得偶爾進賭場流連還不錯。簡單地說,關於賭博,理查絕對「提得起、放得下」。
然而,電子郵件信箱裡的一封垃圾郵件,帶領理查進入一間虛擬賭場,也從此走上毀滅的不歸路。一切是從一次線上德州撲克免費體驗開始的,有天晚上理查睡不著,於是他上網試用了這個免費優惠。沒多久,他開始每晚期待著老婆上床睡覺,好讓他登入賭博遊戲。最終,他花光了賭場給的免費本金、刷爆了自己的信用卡,還把腦筋動到老婆的信用卡上。耐人尋味的是,每天一早開車上班經過印第安賭場區時,理查還會加速通過,一秒鐘都不浪費,急著要趕到辦公桌前,登入他最愛的賭博網站。「這種感覺和真正的賭場不一樣,」他一面解釋給我聽,一面打開他的皮夾,給我看全新的利諾賭場優惠卷,這些優惠券是他以前贏來的。「你看,他們一直寄信來,送我免費住宿、免費用餐、免費表演秀,」他說,「但沒有一個能打動我。不知為什麼,線上賭博的感覺比較好。感覺你身上一點限制也沒有,無論是你給自己的限制,或別人給你的限制,都沒有。全世界只剩下你和你的電腦螢幕,沒有人會反對或給你白眼,也沒有人會提醒你現實生活的責任,還有現實生活的卡債。」但理查不可能永遠我行我素。他嚐到了惡果,老婆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他,現實世界終於侵犯了他的虛擬人生。
要怎麼治療莉茲和理查?研究認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這一類的藥物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清素濃度,因而發揮療效。百憂解(Prozac)與 Celexa 是兩個例子,它們公認是相當安全有效的抗憂鬱藥。另外,安慰劑控制的雙盲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對強迫症患者也有效。(所謂安慰劑控制的雙盲研究,指的是無論研究者或受試者都不知道誰服用有活性的試驗藥物、誰服用安慰劑;這種研究設計被認為是測試藥物療效的「黃金標準」。)因為 SSRI 證明對強迫症有效,也有些研究者拿 SSRI 來治療衝動控制障礙症,包括強迫性購物與病態性賭博。雖然這方面研究呈現的效果不一,但有兩種 SSRI 看來頗具希望:用來治療強迫性購物的 Celexa 以及用來治療病態性賭博的 Paxil。
研究也顯示一種稱為認知行為治療(CBT)的心理治療法有療效,因此這個療法經常進入第一線建議名單中。認知行為治療的目標是糾正人們對情境的錯誤假設,例如有強迫性購物者相信,買更多東西會透過某種方式增進個人自尊,或賭徒相信自己有特殊才能,可以在純粹的機率遊戲中屢戰屢勝。當患者面對這些想法,同時也經常透過各種放鬆方式來降低焦慮症狀,患者能漸漸地斷絕有問題的行為,例如前往購物中心或賭場。
然而,認知行為治療與 SSRI 的效果發生在「現實生活」的衝動上,例如購物衝動與傳統式賭博衝動。就莉茲與理查來說,不知道為什麼,服用我處方的 Celexa 或 Paxil 藥物、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病人,好像並不是那個陷入麻煩、急需治療的同一人;而是他們的虛擬延伸人格——這是個陌生個體,我在辦公室的面對面會談中簡直難以捉摸。這也是為什麼治療的第一步,我給了他們一個顯而易見的藥方,簡單到不需醫師執照或合格治療師也知道——也就是切斷他們的網路。我要求他們登出離線,因為我覺得這能鞏固他們的真實人格,現在他們的真實人格正遭到虛擬人格的凌厲攻勢,後果十分嚴重。透過治療,他們會了解虛擬與現實生活的關係與偶然衝突,可以搭配放鬆療法,也許再加上 SSRI,都是可參考的合理選擇——總之,先離線再說。
莉茲和理查和蘿瑞不同,蘿瑞渾然不覺e-人格對自己的傷害,日積月累,直到突然醒悟,她感到非常震驚、不敢置信。然而莉茲和理查卻很明白,他們一上線就會變一個人。他們眼睜睜看著另一個人格接管全局,即使他們完全無法了解究竟事情為什麼會發生、該歸咎何人。彷彿有股難以抗拒的力量,讓他們在線上做出各種有害的行為,他們也知道這些線上行為與自己離線生活中的表現極為不同。他們感到很無助,但內心卻一清二楚,他們不可能不注意到這些既重大又戲劇化的轉變。
許多人的線上生活比較接近蘿瑞,不像理查或莉茲。他們非常低調地、甚至渾然不覺地讓步給虛擬的自我,而且幾乎感受不到正在發生的重大轉變。在無意間,他們寄出的電郵會激怒同事;他們按下「購買」鍵訂購的東西完全沒必要,一面還在為下個月的房貸擔憂;他們公開張貼自己的照片與個人資料,同時還抱怨網路安全問題;他們貼出一篇篇部落格文章,當中洋溢著誇張的自信與平常不存在的個人特質。隨後,一旦有什麼事害人陷入麻煩,他們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他們的反應大同小異,介於「我以為,我這個人的行為舉止向來都是這樣的!」與「我以為,我只是做自己而已!」之間。事實上,他們的舉止大相逕庭,即使他們一無所覺。
絕大多數人不會刷卡超過信用額度或甚至陷入破產,不過他們的花費的確可能超過自身的經濟能力。同事不會在走道攔下他們,質問他們寄的「沒頭沒腦」電郵,不過同事對他們的印象可能會開始改觀。他們的另一半大概也會被弄得又氣又煩,但不見得會打包走人。因為他們的「症狀」十分不明顯,這些人從不會出現在精神科醫師的診間,也沒有這個必要——無論根據任何公認的精神醫學標準,他們都不算有「精神病」,不需要吃SSRI 藥物或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但他們的確經歷了改變,他們的性格多少遭到劫持。在某種程度上,這轉變正在影響他們的生活、重新設計我們的文化,另一方面,即使在人們按下電腦的「休眠」鍵,或終於登出結束漫長的一天後,e-人格的效應仍舊徘徊不去,這些轉變與效應值得我們好好了解、研究並討論。
e-人格
沒有人會否認,虛擬革命已帶給庶民、經濟、社會與娛樂各層面徹底的新面貌。現在,我們無論任何事都在網路上完成,每個步驟都無比流暢,讓我們很輕易就忘記網路其實還是個相對年輕的媒介。我們受到新定律的支配,即使在不需上網的時候,比如當我們想專心看書的時候,也不敢關掉手邊的筆電或智慧型手機,至少一個瀏覽器視窗要保持敞開。網路,以及網路帶來的一切,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經驗裡。對我們來說,保持完全離線、斷絕聯絡的狀態變得有點不尋常,也許還有點不自然。
不過,雖然虛擬世界打造了一切不可思議的改變,現在...
作者序
前言
我有不少強迫症的病人,很多人非常迷信,他們要是知道我在寫一本關於網際網路的書,大概會警告我別在一開頭就提到線上死亡和虛擬遺囑這種事。
但當我反覆思考該如何介紹這本關於網路人生的書時,我的信箱收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建議我該是開始安排線上後事的時候了。這篇新聞介紹了兩個網站,顯然任何有大腦的網路公民都應該把它們收入書籤:「我的最後電郵」(MyLastEmail.com),上這個網站,我可以留下特殊訊息,在死後,我最愛的人可以收到這些訊息——該網站宣稱,這是「讓他們永遠珍惜」的線上遺產;另一個是「我的網路遺囑」(MyWebWill.com),它可以完成我的數位遺願,例如將我的帳號密碼轉寄給指定的親友、關閉我再也不需要的帳號、最後一次更新臉書(Facebook)狀態、幫我送出最後的推特(Twitter)留言,甚至還能幫我的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角色找到一個穩定的新家。無庸置疑地,形上學大概不在這本書的討論範圍之內,特別是這篇文章關心的是我們網路分身的後事。然而,在討論 eBay 或 Amazon 前,我覺得還是應該先介紹「我的最後電郵」和「我的網路遺囑」,因為它們標示著我們網路經驗的演進史,現在已「完成」到什麼程度。這段演進史發展至今,今天在網路上,我們以一個十分不同的身分出生、在那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然後在那裡去世,還要擔憂身後留下的遺產。我認為,線上經驗演進的代價,是我們離線世界的生活與演變,還有我們整體的心理平衡。
我從未想像過數位來生這回事,我倒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上線」究竟代表什麼意義。網路公司當紅的那幾年,我還是個史丹佛醫學生,看著史大校園為附近蓬勃發展的矽谷催生全新科技,我了然於胸,我也時常訝異於網路的力量,吸引我的同學們紛紛從醫學的「確定性」出走,到全新未知的世界裡闖天下。
幾年後,我成為精神科醫師,在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擔任強迫症門診與衝動控制障礙門診主任。我見過形形色色的案例,是網路透過各種方式戲劇化地改變人們的自我認同與行為。有些人強迫上網的程度可比擬強迫症患者,有些人體驗到的「欣快感」與病態賭博者與性愛上癮者也十分類似。因此,網路相關的心理疾病患者轉診到我的門診,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我用來診斷與治療他們的方法,有一部分是得力於我從事過的研究:我曾參與主持美國至今最大規模的一項網路使用問題研究。這項研究調查超過 2,500 名美國成人的網路習慣,發現線上病態行為橫貫地理遠近、社會經濟階層、年齡與性別,比例高得令人擔憂。我們蒐集到許多資料,與我在矽谷擔任住院醫師、觀察員與精神科醫師的多年經驗不謀而合:雖然網路在許多領域能發揮好的力量,但它也能對我們的居家生活、感情關係、工作事業、親職能力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影響我們是誰這個根本觀念。
隨著全新的人格傾向在虛擬世界中誕生、成長,我們看待自己、評價自己的方式也會日漸改變。 這些人格傾向包括對自己能力的過度信心、對他人的優越感、網路教給我們一套全新倫理準則,以及在瀏覽器前自然退化成孩童狀態的習慣。這些人格傾向組合起來,成就了「全新的你」。有些經驗看似影響重大,實際上卻幾乎沒有影響力;但網際網路不然,它確確實實會從根本改變我們,在上線與離線之間,我們做事、與人互動、說話、閱讀、思考、處理衝動與目標的方式有極大的不同。然而更讓人訝異的是,這些人格傾向會在不知不覺間偷渡到我們的離線生活裡,舉例來說,我們對真實社群的感受,會因為線上聊天室的印象而重新定義,而我們在離線生活中的人格狀態也會越來越仿同自己在線上化身的樣子。即使我們面前沒有瀏覽器窗口,身處在一個忘了鋪設數位用戶迴路(DSL)的島嶼上——這就是我們這一代對「荒島」的定義——我們做事、與人互動、說話、閱讀、思考、處理衝動與目標的方式,還是與 Google 紀元前大相逕庭。
因為網路幾乎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它成為這一切改變的主要媒介,也是本書討論的焦點,不過其他媒介也有能力帶我們進入虛擬世界。電視遊樂器、「智慧型」手機、iPad 都具備網路的重要特徵,也或多或少說明了心理變化的過程與離線生活中的後遺症,上面兩者正是本書的焦點。因此,我會不時提到這些數位娛樂用品相關的研究與趣聞,讓我的說理一方面更切題,一方面也能更完整。(幫各種資訊時代配件劃清界線已變成越來越不可能的任務了,就像 iPhone 現在變成我們的個人行事曆、遊戲機兼網路瀏覽器。) 我們都活在數位大世代中,要說數位來世也行;網際網路不過正好是時代的序曲,類似「誘導性毒品」的東西,讓我們敞開大門迎向更多的「上癮物」。
無庸置疑,網際網路(以及其他扶持我們心靈的數位拐杖)已徹底地、不可挽回地改變我們工作、遊戲、觀看世界、彼此聯繫的方式。然而,大多數人都忽略了背後最重要的(通常也是負面的)心理轉變。如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等等,網路帶來的好處有目共睹,但在本書中,希望我們的眼光越過這一切,把焦點放在那些被忽略的事情上。我不否認網路世界的好處,但希望透過我的努力,完成關於虛擬人生的全面評估。在其中,我更注意人們的心理狀態,並且試著將解析這份評估報告必要的工具與問題交到讀者手中。如果讀者們上網的態度變得更有自覺,甚至次數稍微減少一點點,那麼我就成功了。但對於後者,我可不抱太大期待。
前言
我有不少強迫症的病人,很多人非常迷信,他們要是知道我在寫一本關於網際網路的書,大概會警告我別在一開頭就提到線上死亡和虛擬遺囑這種事。
但當我反覆思考該如何介紹這本關於網路人生的書時,我的信箱收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建議我該是開始安排線上後事的時候了。這篇新聞介紹了兩個網站,顯然任何有大腦的網路公民都應該把它們收入書籤:「我的最後電郵」(MyLastEmail.com),上這個網站,我可以留下特殊訊息,在死後,我最愛的人可以收到這些訊息——該網站宣稱,這是「讓他們永遠珍惜」的線上遺產;另一個是「我的網路遺囑...
目錄
前言
1 E-人格
2 浮誇的幻覺
3 自戀
4 日行一惡
5 衝動
6 回歸嬰兒期與表情符號專制的天下
7 重新丈量性與愛
8 知識的錯覺
9 網路上癮
10 隱私的終結
11 量產時間、量產記憶
12 虛擬主義,比真實還真實的藝術
附錄∣楊氏網路上癮測驗
參考資料
前言
1 E-人格
2 浮誇的幻覺
3 自戀
4 日行一惡
5 衝動
6 回歸嬰兒期與表情符號專制的天下
7 重新丈量性與愛
8 知識的錯覺
9 網路上癮
10 隱私的終結
11 量產時間、量產記憶
12 虛擬主義,比真實還真實的藝術
附錄∣楊氏網路上癮測驗
參考資料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