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電視、網路上的「統計資料」都是唬人的!?
統計思考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可以幫助每個人的思考方式。 [日本讀者好評:出乎意料超有收穫的統計思考!] 那是「假消息」嗎?|那個策略「有利」嗎?
那個選擇「賺到了」嗎?|應該「規避」還是「承擔」風險?
「統計思考」是能合宜判斷,解決問題最快速的方法。
專文推薦
尹相志 數據決策人工智能科學家
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資訊的解讀與運用左右人生的走向。
「統計思考」教你聚焦重點,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判斷!
「統計思考」是根據統計數據推測事物,做出判斷,並簡化事物的思考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發揮極大作用。
本書以「統計思考」的形式,彙整作者的知識見解,用簡單明暸的方式,傳達將相關知識活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透過本書,將可學會「五大能力」:
【推論力】由「片斷」資訊掌握「全貌」。
【決策力】用「假設」思考做出正確決策。
【識破本質力】輕鬆選擇「要什麼、不要什麼」。
【簡單思考力】聚焦「重要資訊」,問題自然解決。
【彈性思考力】「稍微」改變看法,讓思考更有彈性。
統計思考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可以幫助每個人的思考方式。
例如,排隊結帳時,「哪一排可以比較快結完帳?」
堆積如山的工作中,「先做哪一件最有效率?」
從這些日常生活的場景,到升學、就業、結婚、買房等人生的重要階段,只要運用統計思考,就可以毫不猶豫地做出合宜判斷……可說是「為你解決問題,開拓人生」的思考方法。
作者簡介:
篠原拓也
株式會社日生基礎研究所保險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公益社團法人日本精算師會(IAJ, Institute of Actuaries of Japan)正式會員。
一九六九年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數學科。一九九二年進入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工作,二○一四年起就任現職,負責根據統計理論研究保險事業之經營與風險管理、評估保險商品收益性與風險、分析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調查社會保障制度(醫療照護)等。
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以「統計思考」的形式,彙整身為研究員的知識見解,用簡單明暸的方式,傳達將相關知識活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
譯者簡介:
李貞慧
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畢業,日本國立九州大學經濟學碩士,取得中國生產力中心第十屆中日同步口譯人才培訓研習班結業證書。
擅長中日對譯,目前專職從事金融商業、醫學、核能、光電、機械設備、電機工程、美容等口筆譯工作。
章節試閱
「彩券獎金」會消失,一如預期──「不輸給金錢誘惑」的思考方法
一個人的行為很容易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別是花錢的方法,更可以突顯出一個人的個性。
比方說有些人屬於「消費型」,只要喜歡,花錢就不手軟。也有些人屬於「節儉型」,會忍住自己的慾望,腳踏實地存錢。
當然也有很多人當花即花,當省即省。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人,從一個人的金錢價值觀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個性。
那麼「花錢的方法」和「如何賺到錢」之間,有什麼相關關係嗎?
花錢的方法會受到如何賺到錢的影響嗎?
這也會如實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個性嗎?
假設你手邊現在有一百萬日圓,這筆錢有以下三種使用方法。
①出國旅行,大手筆地花在餐飲和購物上。
②做為生活上的必要經費,如用來修繕老舊自宅等。
③存在銀行,有備無患。
而賺到這一百萬日圓的方法,則大膽限定為以下兩種方法。
一、一年內每晚加班到很晚,一點一滴累積到一百萬日圓。
二、很幸運地買彩券中了一百萬日圓。
①~③的花錢方法,會因為賺到這筆錢的方法不同,而有差異嗎?
這裡應該注意的是不論是怎麼賺來的,這筆錢都是一百萬日圓。
錢沒有顏色。這點大家都知道。
可是實際上當眼前的一百萬是一年來辛辛苦苦攢下來的,不知為何對這筆錢的看法就是會不一樣,很容易就會覺得適合存在銀行以備不時之需,或是買一些可以留給子孫的東西。
如果是買彩券幸運得來的一百萬日圓,就很容易覺得適合大手筆地花掉。
大家怎麼想呢?
賭資效應(House Money Effect)
事實上,行為經濟學的實驗結果顯示,比起辛辛苦苦一點一滴賺來的錢,人們比較容易一口氣花掉幸運得來的錢。
這就是所謂的「賭資效應」。原文中的「House」指的就是賭場,因為人們常常會把賭博賺來的錢大膽花掉,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賭博或投機性的資產運用,必須小心賭資效應。
假設你靠著短線炒匯賺了五十萬日圓。這種獲利很容易被認為是天上掉下來的錢。然後就很容易出現「反正是天上掉下來的錢,虧了也沒關係」的想法。
因為「損失五十萬日圓也無妨」的想法,就更大膽地投入短線炒匯,這是常見狀況。
如果交易可以持續獲利,當然不會有問題,但投資勢必有賺有賠。好不容易賺來的五十萬日圓,也可能全部虧光。
此時就有問題了。
賭徒謬誤(The Gambler’s Fallacy)
如果可以立即放手,也不會有問題,可是人的心理卻沒那麼容易做出放手的決定。心中一定會有個惡魔這樣說:
「上次不是輕輕鬆鬆就賺到五十萬日圓嗎?反正不是賺就是賠,最近都賠這麼多了,應該不會再賠下去了。
下一筆交易一定會賺。
對!反正本來就有一筆以備不時之需的存款,先拿來用一下,等賺了錢再補回去就好。一定沒問題的……」
都一直虧到現在了,下次一定可以賺回來。這種想法就是「賭徒謬誤」。
看著匯率走勢,都已經連續貶值好幾天了,也差不多該反彈了吧──看盤的人難免會有這種心態。可是不論是統計學或經濟學,都沒有任何合理的佐證。
賭資效應加上賭徒謬誤,就很容易引發投機悲劇。由古到今,不論是在現實生活,或是在小說、肥皂劇、電影等,都很常看到投機悲劇。
一開始投機時,自己心中其實有一條清楚的界限,區分辛苦賺來的錢和幸運得來的錢。
可是一旦投機出現損失,「反正都是錢」,就很順理成章地忽略這條界限了。再加上不會再賠了這種莫名奇妙的自信心,讓投機行為一發不可收拾。
這些行為是否就像本節一開始的說明,可以歸結為人的性格、個性呢?
有史以來不論是在哪個朝代、哪個國家,類似的悲劇不斷地重演。從這一點來看,或許應該當成是人同此心吧。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很少有人不為眼前的金錢所惑。
不論性格、個性,人類原本就很難抗拒金錢誘惑。
花大錢購物前,先想想賭資效應和賭徒謬誤,讓自己冷靜一下吧。
聰明花錢的關鍵,就在於退一步冷靜地思考判斷,不要被金錢的魔力耍得團團轉。
「全體同意的決定」為什麼會留下禍端?──跳脫「團體迷思」的方法
會議、聚會、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必須大家一起做出決定的場合。
採用多數決,「全體同意」做出決定,看起來是很好的做法。其實不然。正因為是全體同意的決策方式,更應該小心注意。
人數明明很多,卻沒人表示反對意見,這實在太不自然了。群組內是否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運作?
團體迷思(Groupthink)
人聚集成團體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團體迷思」。
這是一九七二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簡尼斯(Irving Janis)提倡的概念,也是社會心理學的專業術語。
假設某群組決定合議決策。如果這個群組有很強的團結意識,就會形成一股必須合群的壓力,強化群組內的封閉性思考,甚至引起高估群組本身的妄想。
結果反而出現比成員個別決策時更不合理的決策。
接著我們來看看形成團體迷思的機制。
假設開會時你針對某議案有自己的意見。如果當場可以明確表明意見當然很好,可是現實卻沒有這麼簡單。
例如你的意見和已經發言的人相反。而且針對別人的發言,與會人士都點頭表示贊同時,你該如何是好?
你是不是會有這種想法?
「如果我說出自己的意見,是不是會讓場面變得混亂?我說了自己的意見,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評價?會不會被人排擠……」
或者你會為自己找一些藉口。
「其實不表明自己的意見也沒什麼不好。而且大家的意見一定比我自己想的更正確。考慮到今後,現在不要主張自己的意見,選擇『以和為貴』也很重要。」
所以最終你就決定「放棄表達自己的意見」,默默接受和自己意見相反的團體決定內容。
團體迷思會帶來很大的弊害。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沒發言的人,「心中其實有和團體決定內容相反的意見」。
好不容易開會討論,結果有人卻避免發言,就無法共享個人意見的資訊。而且說不定還會被強勢、嗓門大的人主導,導致團體做出不同於原本應有的決策。
國家軍事策略、企業經營策略等重要決策會議中,也常見團體迷思。社會心理學有許多團體決策失敗案例的研究,多會提及團體迷思。
群體智慧(Swarm Intelligence)
「群體智慧」則是和團體迷思相反的概念。這指的是昆蟲、魚類、鳥類等群體,即使各個個體獨立活動,群體全體看來還是行動一致的樣子。
傍晚的天空中V字型列隊飛行的雁群、海中沙丁魚成群結隊地迴遊,都是群體智慧作用的狀態。要讓群體智慧發揮功能,關鍵就是根據團體內的單純法則,讓各成員獨立自主地行動。
因此才能產生團體一致的複雜行動。
目前在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等領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對群體智慧的研究。
團體迷思和群體智慧的差異,一般認為在於團體約束力的強弱和有無。這裡用前面開會的例子來說明。
團體迷思之所以發生,通常是因為團體的約束力過強,導致個人無法表示自己的意見。結果團體迷思下的會議決定,通常都是全體通過的決定。
相對地群體智慧產生的背景,則是團體有適度的約束力,每個人可以獨立自主地討論議案,坦率地表示自己的意見。群體智慧發揮時,會討論每個成員的意見,井然有序地做出決策。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陷入團體迷思呢?
開會時如果快要陷入團體迷思時,主席可以宣布中場休息,暫時中斷討論,讓成員有離開團體,獨立思考的機會。
光是這麼做,就可以跳脫團體迷思,讓成員更容易說出自己的意見。
團體行動時我們常常強調團結的重要性,傾向強化約束力。特別是在日本,更有根深蒂固的「以和為貴」的協調精神。
然而過度強烈的約束力可能導致陷入團體迷思。所以我們要用心營造出一個不受制約,可以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發揮群體智慧的狀況。
如何選擇「家電產品的保固期間」比較有利?──人會做出「確保安心」的抉擇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迫做出各式各樣的抉擇。
如果要決定的是「重要大事」或「沒有經驗的事」,其實很難做出抉擇。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聰明做出抉擇呢?接下來用家電產品的「延長保固」為例,再加入行為經濟學的內容,一起來想想看。
據說每到發獎金的夏季和冬季,高價家電產品就賣得很好。
購買家電產品時,最常被迫做的抉擇就是要不要延長保固。
幫我結帳的店員曾經這麼問我。我想大家應該也都有過這種經驗吧。
「原廠提供本產品一年保固。但本店提供延長保固到五年的服務。只要支付五百日圓,就可以延長保固期間,您要不要延長保固?」
還沒用過的產品,到底有多容易壞?會出大問題還是小問題?在這個時間點沒人知道。
到底應不應該付費延長保固呢?這真令人難以抉擇。
此時該怎麼做,才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斷呢?
這裡介紹一個行為經濟學的實驗。
付款時有兩種選擇。
①必須付五百日圓。
②有○‧一%的機率必須付五十萬日圓,但有九十九點九%的機率不用付一毛錢。
如果必須選一個,你會選哪一個呢?
不論是①或是②,平均支付金額都一樣是五百日圓。
實驗結果發現選②的人比較多。
可能是樂觀的人很多,覺得「機率○‧一%的壞運氣沒那麼容易發生,所以自己應該碰不到」吧。
可是──
「選②的話,萬一真的必須付五十萬日圓,那可是一筆很大的負擔。①的五百日圓可說是避免花大錢,相當於買個安心的保費。」
如果像這樣說明「什麼是保險」,結果選①的人就變多了。
這就是行為經濟學中說的「保險的邏輯」。
人一旦理解到「保險可以守護重要的東西」,就會因為安心感的效用,而比較願意購買保險。
當不知道該不該延長家電產品的保固期間時,請先仔細聆聽店員的說明。
如果因此可以感受到「安心感」這項效用,那就延長保固吧。
如果無法感受到效用,就不要延長保固即可。
特別是購買保險這種沒有實體的東西時,必須仔細理解商品或服務的架構,因為不理解就無法安心。
聰明抉擇的方法,其實就是為了安心做出的抉擇。
能幹的人「用兩個策略判斷」──聰明的「定位」法
要做出「正確決策」,最重要的是要擬定「正確策略」。
沒有策略是另一回事,如果有策略卻模糊不清,就可能導致決策錯誤、錯失決策機會,或是喪失先機落於人後。
那麼擬定什麼策略才有助於做出良好抉擇呢?
當我們思考個人在團體中應該如何設身處世時,有時會參考大自然的生物。「賽局理論」就是以生物群組的觀察為基礎,試圖導出人類社會中的適應策略。
接著介紹「群策略」和「地盤策略」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
群策略
所謂的群策略,就是集合個體以求生存的策略。
這是大自然當中沙丁魚等魚類或斑馬等常採用的策略。
群策略有兩大優點。
第一是成群結隊可以提高對周圍的警戒監視功能。雖然知道有天敵接近的風險,可是單一個體要全方位二十四小時保持警戒實在很難。如果集合成群,分攤警戒的任務,就可以一直維持在警戒的狀態。
第二是就算不幸遭遇天敵襲擊,會被吃掉的個體數量有限,大多數個體可以活下來。也就是降低被吃掉的風險。
這種群策略可以提高對天敵的警戒能力,降低個體被吃掉的風險。
但是群策略也有缺點。
當群體極大時,群體當中爭奪食物的問題會變得嚴重,群體社會的上下關係也會越來越複雜。而且這些爭奪只會越來越多。
地盤策略
所謂地盤策略,則是個體各自分散,分享有限資源的策略。
這是肉食性動物如老虎,和香魚等常採用的策略。
地盤策略也有兩大優點。
只要地盤發揮功能,個體和個體之間就可以保持適當距離,獨占在自己地盤上的所有食物。
地盤策略也有益於繁殖。繁殖和育兒時因為有自己的地盤,可以築巢過穩定的生活。
然而地盤策略也有不能發揮功能的時候。
當個體數量遠多於資源時,就有一些個體無法擁有自己的地盤。
這麼一來,為了預防受到這些個體的侵略,地盤擁有者就不能放鬆警戒。所以就越來越難在自己的地盤上安心悠閒地獨占食物。
企業的群策略和地盤策略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這兩種策略各有優缺點。
這兩種策略也是人類社會中的常見策略。
例如企業內員工採用的就是群策略。針對企業所處環境中的各種風險提高警戒,讓企業永續生存,自己則取得相對應的報酬、薪資維生。
然而企業內形成小社會,其間的人際關係傾軋,也時有所聞。比方說部分員工偷懶或爭權奪位等,導致員工之間發生派系鬥爭,影響業務效率等。
另一方面,地盤策略則常見於新產業領域的新創企業經營者,利用新技術取得優勢等事例中。
只要利用專利,把新技術變成智慧財產權,建立穩固的地盤,就可以在地盤上穩定地經營事業。
然而在取得專利前,如果出現類似的新創企業爭奪市場,就很難維持自己的地盤。
有些企業也會引導員工採取地盤策略。例如在組織與職稱上,給予所謂的職務權限任務。只要員工完成被賦予的任務,就可以穩定、有效率地推動業務。
然而有時職務權限沒有明確的界線,或是新事業還未設定職務權限。此時員工之間可能有職務重複的狀況,或是有些職務無人負責,導致混亂。
這兩種策略不能單純論優劣。永遠都採群策略的生物群組,一旦不能適應環境,就可能全數滅亡。
不過永遠奉行地盤策略,當個體數量增加時,也可能因為爭執不斷,讓各個個體疲於奔命。
所以重要的是視所處環境,隨機應變使用不同的策略。
採用地盤策略的香魚,當個體數量增加喪失策略優勢時,聽說就會改採群策略。由這個例子可知,重要的是不固守單一策略,而是隨機應變使用不同策略。
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隨機應變改變使用的策略,這種策略稱為「次經驗法則」(Meta-Heuristic)(參閱二四○頁)。實行次經驗法則時,察覺周圍環境變化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次經驗法則帶來策略的多樣性。不是群策略或地盤策略二選一,而是組合兩種策略,讓策略因此有更多可能性。
香魚如何區分使用兩種策略?這一點很耐人尋味。讓我們一起期待今後相關生物學的調查研究進展吧。
我想人類也應該向香魚看齊,視狀況變化隨機應變使用不同策略,這一點很重要。
為了做出適當決策,也可以重新檢視之前擬定的策略。平常就要保持彈性思考的習慣,這一點請務必牢記在心。
真實隱藏在「手邊沒有的資訊」中──留心「抽樣偏差的陷阱」
政府的人口普查、各傳媒的民調、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世上有各式各樣的調查存在。
主辦單位透過調查收集資料,但並不一定每次都能取得必要資訊。應該說得不到必要資料的時候反而比較多。
這種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
針對無法收集到的資料想一想,並不一定是徒勞無功的事。
因為有時不在調查範圍內的資料反而能呈現出真實狀況。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這麼說吧。
抽樣偏差的陷阱
有關如何處理不在範圍內的資料,有一個出名的故事。
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匈牙利出身的統計學家亞伯拉罕.沃爾德(Abraham Wald)針對美國海軍戰鬥機的提議。
二戰期間他是統計研究小組成員。這個小組成立的目的是利用統計學知識協助軍方,成員都是全美數一數二的數學家和統計學家。
這個小組組織類似活用科學技術開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只不過統計研究小組不開發武器,而是進行戰爭的統計分析。
有一次小組成員根據自歐洲戰線歸還的海軍戰機中彈狀況分析結果,提議針對較常中彈的機體部分進行裝甲補強。
沃爾德反對這項提議:
「我們取得的資訊,不過是中彈後勉強飛回基地的戰機資訊,無法就此看穿真實狀況。真正應該補強的是無法生還的戰機較常中彈的位置,也就是生還戰機較少中彈的引擎部分才是。」
這是沃爾德的提議。
他的提議立刻被採用並落實。結果成效獲得認可,之後也用在韓戰和越戰中。
這可說是透過思考不在分析範圍內的資料,慧眼識英雄的一個好例子。在作業研究領域,這就是知名的「抽樣偏差的陷阱」。
換個話題。開發醫藥品時為了掌握新實驗藥品的藥效,會進行臨床試驗。一般臨床試驗中會讓多名患者和健康人士使用實驗藥品,搜集使用一定期間後的效果,以及副作用發生的數據。
此時為了比較使用和未使用實驗藥品的差異,會準備形狀、味道等酷似實驗藥品的對照藥品(安慰劑)。而且會將參與臨床試驗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使用實驗藥品,另一組則使用安慰劑。
在看使用一定期間後的效果和副作用時,有一些應注意的部分。也就是臨床試驗期間內,不論是實驗藥品組或安慰劑組,都可能有受試者中止參與試驗,可能原因如下。
①患者病情生變,不得不中止服用實驗藥品。
②為進行其他治療方法,自臨床試驗對象排除,中止使用實驗藥品或安慰劑。
③因為實驗藥品或安慰劑無效,受試者自主停藥。
排除這些人後所彙整出的臨床試驗結果,又會有什麼問題呢?問題就在於這樣的結果,是來自參與臨床試驗到最後的患者和健康人士的結果,也就是資料有所偏頗,亦即有「偏差」。
以因為實驗藥品或安慰劑無效,自主停藥,而自臨床試驗資料中被排除的受試者為例來說明吧。
這就表示剩下的資料,包含許多覺得實驗藥品或安慰劑有效,而繼續服用的受試者的資料。
如果服用實驗藥品的人比服用安慰劑的人更容易感受到藥效,那就有點麻煩了。
因為試驗後取得的資料之中,除了原本的藥效差異外,還會混入「覺得實驗藥品好像比較有效」的真實感受差異。
就算實驗開始時隨機分成兩組,但最終取得的資料卻很難說是隨機的結果。
那該如何是好呢?
有關這個問題,藥學界有一個知名的方法,就是「意圖治療分析法」(ITT,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這種方法就是把在臨床試驗期間,因某些原因中止的人,都當成持續服用實驗藥品或安慰劑的受試者,做為資料分析的對象。
在ITT分析中,因為臨床試驗一開始的隨機分派持續到最後,不存在中止偏差。
特別是針對安慰劑組,自主脫離試驗的對象,其資料也仍是分析對象,因此實驗藥品實際上沒有藥效的時候,顯示這個事實的臨床試驗結果的可信度也會提高。
然而實際上要實施ITT分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是因為針對自臨床試驗脫離的患者或健康人士,必須逐一追蹤調查脫離後的病情和副作用。
脫離臨床試驗的受試者當中,可能有人已經離世。
或者是有人可能換了住址或聯絡方式,根本找不到人。
就算找到人,也不一定會老實告知脫離後的病情和健康狀態的資訊。
結論就是無法收集到受試者脫離試驗後的全部資料。
此外ITT分析還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脫離試驗的受試者一旦變多,對於實驗藥品或安慰劑的持續使用,就會摻入更多假設的影響。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臨床試驗開始時,實驗藥品組和安慰劑組各有一百位受試者,但中途卻出現大量脫離者,結果結束時實驗藥品組剩二十人,安慰劑組只剩十人。
此時就算把脫離者(實驗藥品組八十人,安慰劑組九十人)當成分析對象,分析資料,分析出來的結果到底能不能正確顯示實驗藥品的效果和作用,實在令人懷疑。
站在維持隨機分派的立場來看,ITT分析的確是理想做法,可是真要實施可是一項大工程。
在看臨床試驗結果時,也必須確認這些資料是ITT分析的結果,還是排除脫離者後的分析結果(「實際治療分析法」〔Per-Protocol Analysis〕)。
看到以上的說明事例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培養從未取得的資料中識破本質的眼力。
「彩券獎金」會消失,一如預期──「不輸給金錢誘惑」的思考方法
一個人的行為很容易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別是花錢的方法,更可以突顯出一個人的個性。
比方說有些人屬於「消費型」,只要喜歡,花錢就不手軟。也有些人屬於「節儉型」,會忍住自己的慾望,腳踏實地存錢。
當然也有很多人當花即花,當省即省。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人,從一個人的金錢價值觀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個性。
那麼「花錢的方法」和「如何賺到錢」之間,有什麼相關關係嗎?
花錢的方法會受到如何賺到錢的影響嗎?
這也會如實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個性嗎?
假設你手...
推薦序
事物的本質理解了,就不會因複雜度影響正確判斷
睜開眼睛,你看到的是甚麼樣的世界?
古人才有閒情逸致看著日升月落、季節變換,隨著工業時代、資訊時代一直進展到數據時代,無論是小至該去哪裡買口罩,大到如何經營企業,一切都變得越來越複雜。因此,如何觀察事物找出最重要的核心關鍵,就成為在這個複雜的時代中生存的關鍵能力。
《能幹的人用統計思考判斷》這本書,與其說是在介紹如何透過統計分析來找出事物本質的關鍵,我認為應該說,作者是在用統計作為工具來談如何剖析問題的心法。
有時候科學是反直覺的,就像是連續投了三次硬幣都正面,我們總會覺得下一次是反面的可能性較高?從作者的角度看來更像是人類的直覺是反科學的,因此他透過了許多生動的例子(甚至有很多都跟現在疫情前後呼應,你若是覺得作者有預知能力,你看,你的直覺又在反科學了。)來詮釋人類的心理特性是如何影響我們研判事物的本質,而唯有理解與反省這些人類直覺上的缺失,用數據來補強決策,才能避免錯誤的決定。
像是作者提到人類的心理會傾向規避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大部分所認知的風險其實不是真的會發生損失,而是我們害怕不確定性,反而選擇了不利的選項。
若是用作者書中的心法對照目前疫情現況,就可以清楚理解大家搶購口罩的行為,其實心裡都知道實際上不戴口罩的真正危害並不大,但是卻擔心未來有買不到口罩的可能,因此選擇了對於全體民眾最不利的選項──瘋搶口罩。
若是主政決策者能清楚事物的本質,就應該理解宣傳非發燒感冒者不需戴口罩這個做法是徒勞無功的,因為這並非這起風波的核心關鍵,如何降低大家對於未來可能買不到口罩的擔憂才是核心,從這個核心本質下手,就可以清楚掌握施政決策的優先順序。
從二○一六年AlphaGo橫空出世後,許多人越來越擔憂機器的計算力有天會超越人類,甚至取代人類。以我做數據科學二十年的經歷看來,我在這行業的每一天都只會越來越讚嘆人類的智能,而感受到現在人工智能技術的不足。
在過去透過簡化的統計模型描述這個世界,後來發現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複雜,企圖用簡化的數學模型來詮釋是不足的,也因此有了深度學習,那是否意味著人類的決策應該也要從簡單變複雜?我覺得這反而像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概念。
機器由於缺乏真實的智能,因此只能透過從簡單邁向複雜來提高準確率,但是只有人類具有抽絲剝繭、御繁為簡的能力,只要事物的本質理解了,也就不會因為複雜度而影響了正確判斷。
機器的算力只是人類的工具,就算有龐大算力在手,若是決策思維不變,那就仍然只是「工人智慧」。《能幹的人用統計思考判斷》中所談的內容,我覺得不光是一流商業人士需要了解,應該是現在人都應需要具備的數據決策思維。
數據決策人工智能科學家
尹相志
事物的本質理解了,就不會因複雜度影響正確判斷
睜開眼睛,你看到的是甚麼樣的世界?
古人才有閒情逸致看著日升月落、季節變換,隨著工業時代、資訊時代一直進展到數據時代,無論是小至該去哪裡買口罩,大到如何經營企業,一切都變得越來越複雜。因此,如何觀察事物找出最重要的核心關鍵,就成為在這個複雜的時代中生存的關鍵能力。
《能幹的人用統計思考判斷》這本書,與其說是在介紹如何透過統計分析來找出事物本質的關鍵,我認為應該說,作者是在用統計作為工具來談如何剖析問題的心法。
有時候科學是反直覺的,就像是連續投了...
目錄
推薦序 事物的本質理解了,就不會因複雜度影響正確判斷
前言 在人生各個階段做出「不後悔的判斷」
Chapter 1 資訊「是真?」「是假?」──【推論力】
統計思考讓你看清一切
01瞬間知道那一排「要等幾分鐘」
運用「利特爾法則」做出聰明選擇
02蝴蝶振翅表示遠方有龍捲風?
重新檢視「初始條件」而非「結果」
03用「製造批號」推論「製造數量」
由片斷「掌握全貌」的方法
04不良品「何時‧何地」發生?
不為統計「悖論」所騙
05一家店的來客多寡,幾乎會維持在「座位數的六成」
人的行動出乎意料地「隨機」
06「有付出就有收穫」就統計來說,正確嗎?
某天突然「開竅」的法則
07「喝咖啡就生病」真正的原因是?
導致結果錯誤的「干擾因子」
08「很難擺脫」低潮的心理
「有二就有三」的法則
09「身高較高的人體重較重」是真的嗎?
小心「迴歸分析」的陷阱
Chapter 2 這個戰略「不利?」還是「有利?」──【決策力】
用「假設」思考,即可做出正確決斷
10「彩券獎金」會消失,一如預期
「不輸給金錢誘惑」的思考方法
11「全體同意的決定」為什麼會留下禍端?
跳脫「團體迷思」的方法
12如何選擇「家電產品的保固期間」比較有利?
人會做出「確保安心」的抉擇
13「資訊越多」越難做出抉擇
「資訊偏誤」擾亂判斷
14到底要看「病患數」還是「疾病比例」?
「多方面觀察」數值資訊的習慣
15能幹的人「用二個戰略判斷」
聰明的「定位」法
16癌症檢查結果有多正確?
不被「偽陽性」「偽陰性」所騙
Chapter 3 這個選擇「賺到了?」還是「虧大了?」──【識破本質力】
可以輕鬆選擇「要什麼、不要什麼」!
17機率可以是「二分之一」也可以是「三分之一」?
「懷疑前提」的習慣
18同班同學「同一天生日」的機率是?
那件事「真的是奇蹟」嗎?
19遇上「颱風」和「扒手」的機率有幾%?
「懷疑關聯性」的習慣
20不受表面的「營收成長」迷惑
「看穿數字戲法的謊言」的方法
21此「平均數」足以代表集團嗎?
找出部分「突出的數據」
22「氣溫三十度左右」的感覺因人而異
了解統計數值的「模稜兩可」
23看穿不適用「數量邏輯」的情形
「以小制大」的聰明思考方法
Chapter 4 應該「規避」還是「承擔」風險──【簡單思考力】
簡單思考問題自然解決
24保費中設定的「適當空間」是?
「留白」保持彈性
25為何無法避免「二年級魔咒」
用「回歸平均」挑戰常識
26得不得流感之間
「簡單思考」複雜事物的方法
27到底要戴幾層「口罩」才能安心?
「保持公正觀點」的方法
28如何「妥善分組」?
巧妙運用「隨機要素」的訣竅
29生存率、死亡率的「正確看法」
要「彈性」因應時代變化
Chapter 5 結果「不對」還是「合理」?──【彈性思考力】
「稍微」改變看法,思考更有彈性
30「不安」從何而來?
規避未知的「艾斯伯格矛盾」
31真實隱藏在「手邊沒有的資訊」中
留心「抽樣偏差的陷阱」
32把「壽險」和「產險」一起看,妥當嗎?
試著區分「同質資訊」和「異質資訊」
33「問卷結果」有多少可信度?
「取樣」會影響調查結果
34思考今後企業必要的「次經驗法則」
「穩定的戰略」,不無謂地樹敵
35「正常」「異常」的界線
懷疑常識,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的方法
後記 快樂地鍛鍊「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的能力」
推薦序 事物的本質理解了,就不會因複雜度影響正確判斷
前言 在人生各個階段做出「不後悔的判斷」
Chapter 1 資訊「是真?」「是假?」──【推論力】
統計思考讓你看清一切
01瞬間知道那一排「要等幾分鐘」
運用「利特爾法則」做出聰明選擇
02蝴蝶振翅表示遠方有龍捲風?
重新檢視「初始條件」而非「結果」
03用「製造批號」推論「製造數量」
由片斷「掌握全貌」的方法
04不良品「何時‧何地」發生?
不為統計「悖論」所騙
05一家店的來客多寡,幾乎會維持在「座位數的六成」
人的行動出乎意料地「隨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