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東西方觀點──
有關呼吸的鼻子與胸腹腔解剖生理學、瑜伽能量學、調息法
揭露如何運用呼吸來調節生命能量的祕密呼吸不只是單純的生理現象
呼吸的節奏及速度,反映著一個人的身心狀態;
若能調控呼吸,就能改變人生。
◎「呼吸」不值得注意嗎?
情緒、身體及呼吸之間的關係本質為何?
呼吸是否與心念有任何的互動關係?
我們是否能藉由改變呼吸模式,來改變情緒與生理狀態?
「呼吸」實則扮演著整合人類生命各層次的角色,
若能對「呼吸」有著徹底的了解,
將能擴展我們對身心的覺察及調控力。
◎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
斯瓦米‧拉瑪與兩位美國知名醫師,分別從東方與西方的觀點,對「呼吸」進行全面的審視,包括胸腔與腹部的物理運動、呼吸道的生理與解剖學、各式呼吸習慣的生理與心理作用、鼻子構造與呼吸氣流的關係、呼吸氣流與神經系統活動的複雜模式、瑜伽觀點中潛藏在身心背後的載具「氣」(prana)等,說明了呼吸對生理健康及高階意識狀態的重要性。斯瓦米‧拉瑪也在本書中分享喜馬拉雅瑜伽士所練習的調息法,讓讀者可以立即從中受益。
不論是幫助釋放食物中的能量、影響心肺系統的功能,或是改變自主神經系統、情緒狀態等,呼吸在維繫人體器官的完整運作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呼吸是所有生理活動的基本,並因為它碰觸到人體眾多層面的運作,我們可以透過它來觀察與操控這些層面。
受傷時的哭泣、驚嚇時的喘氣,以及憤怒時呼吸的顫抖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情緒如何影響呼吸的情況。瑜伽士認為,呼吸與心念之間存在著對等的關係,若某種心念狀態會造成某種呼吸模式,那麼藉由有意識的採用該呼吸模式,即可喚起相對應的心念狀態。如果我們改變呼吸模式,就能改變個性;當我們的心念受到干擾時,呼吸就會變調,會變淺、變快且不均勻。
呼吸與心相互依存,掌控呼吸,心就會開始變得專一;假使呼吸不規則或斷斷續續,則心就會散亂。能控制呼吸與「氣」的人,就能控制住他的心;能控制心的人,就能控制住他的呼吸。調息能幫助練習者控制「氣」,進而達到更高層次的靈性修持。
本書將呼吸理論知識視為可被應用的個人成長工具,詳實描述了一系列實用的練習與技巧,以便讀者可有系統地控制呼吸及「氣」生命能量。這些練習都有助於擴展對呼吸的覺察,並以有益的呼吸方式來取代無意識的呼吸習慣。由於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因此也可以被用來介入身體與心念的運作,隨著我們對呼吸的覺察及控制,這種介入將可以深化生理與心理的改變。
作者簡介:
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 1925~1996)
二十世紀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瑜伽大師之一,亦為作家及人道主義者。出生於北印度喜馬拉雅山的婆羅門書香世家,三歲時即獲喜馬拉雅山偉大聖者Bangali Baba的啟蒙。年少時常雲遊於喜馬拉雅山間,並在上師的引導下參訪了上百位大師、高人及隱士,包括住在西藏偏遠地區的祖父。除了密集的靈修訓練之外,斯瓦米‧拉瑪也在印度及歐洲接受高等教育,學習西方心理學、哲學和醫學。從1949至1952年,榮膺南印度名望甚高之Shankaracharya僧團主席,之後回到上師的山洞僧院接受進一步訓練,最後於1969年到美國,創辦了喜馬拉雅瑜伽學院。最有名的著作為《大師在喜馬拉雅山》(Living with the Himalayan Masters),展露出大師在許多面向的非凡事蹟,並展現東方傳統生活的典範。
魯道夫‧巴倫坦(Rudolph Ballentine)
另類輔助醫學界的領導者,畢業於杜克大學醫學院(Duke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曾任教於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醫學院(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病學。他曾是印度阿育吠陀醫學院的研究生,也研究過印度的順勢療法,並曾在美國和法國修習心理學。他是《瑜伽與心理治療》(Yoga and Psychotherapy)的合著者,亦撰寫並編輯許多相關著作,如《冥想的理論與實踐》(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ditation)、《徹底療癒》(Radical Healing)、《素食變革》(Transition to Vegetarianism)、《飲食與營養》(Diet and Nutrition)等。
艾倫.海姆斯(Alan Hymes)
為心血管及胸腔外科醫師,為呼吸研究領域的先驅,專注於研究呼吸模式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互關係。
譯者簡介:
黃誠勳
現任職於某外商科技公司,曾負責業務主管達二十年以上。於2003年左右,因健康因素開始於健身中心學習瑜伽,從此,在年近五十時開始與瑜伽結緣。後轉台北奉愛瑜伽(Bhakti Yoga)中心學習體位法及瑜伽梵唱,並研習《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及《聖典博伽瓦譚》(Sri-mad-Bhagavatam)。
2005年初遠赴印度馬亞布爾的國際奉愛瑜伽總部(Iskcon)學習吠陀經典。
2005年10月參加奉愛瑜伽大師Atmananda在台舉辦之四十天瑜伽營,學習力量瑜伽(Power Yoga)、拙火瑜伽(Kundalini Yoga)、瑜伽哲學、梵咒瑜伽(Mantric Tantric),以及吠陀面相學(Vedic-based Face Reading)。
2006至2007年,參加生活的藝術中心Sri Sri Ravi Shankar學派之呼吸練習,及蓮花修持體位法研習營。同時亦接觸了Geshe Michael Roach之西藏心瑜伽,學習藏傳佛教瑜伽心法並第一次接觸帕坦迦利編撰之《瑜伽經》。
2007至2008年,參加阿南達瑪迦學派邱顯峯老師主持之喜悅之路瑜伽靜坐協會舉辦的第0702期勝王瑜伽教師證照班,學習較深入之呼吸法、身印鎖印、瑜伽解剖學及瑜伽經和哈達瑜伽經等,並通過檢定考試獲得勝王瑜伽教師證書。
2008年9月,赴印度達蘭莎拉受教於法王,研習龍樹菩薩所著之《菩提心釋論》及蓮花戒大師所著之《修次中篇》。
2007年底受喜馬拉雅瑜伽傳承斯瓦米韋達.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大師啟引成為其弟子,並開始研習靜心禪修、吠陀經典之奧義書等靈性瑜伽修持。
2008年4月,赴印度瑜伽發源地瑞斯凱詩(Rishikesh)之Swami Rama Sadhaka Grama研習喜馬拉雅瑜伽傳承,並完成喜馬拉雅師資班第一期課業。
2009年11月,再赴瑞斯凱詩完成喜馬拉雅師資班第二期課業。
(Swami Rama Sadhaka Grama 是由近代偉大的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所創立,他是偉大聖哲Shankara及其他許多喜馬拉雅瑜伽聖者之傳承。)
章節試閱
Chapter 1 何必為呼吸傷神?瑜伽與能量體
許多讀者會對竟然有一本書全部都在談論「呼吸」這個議題而感到驚訝,因為西方醫學對於呼吸的研究並不太熱衷。在一封寄給知名醫學期刊編輯的信中,一位醫師抱怨浪費時間與金錢在芝麻小事上,他感嘆地說:「這件事就是一個例子,竟然有人寫一整本書去論述如何呼吸!」他無法想像有比呼吸更微不足道、更淺顯易懂的生理流程。
當然,呼吸是一個重要的生理流程,假如你不能呼吸,就無法活下去,從這個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應該同意呼吸很重要。然而,我們大多數人仍然會說:「你要不是正在呼吸,就是沒在呼吸。如果你正在呼吸,那就沒什麼問題;要是你沒在呼吸,反正已是死軀,也沒什麼問題。」
或許事實沒有那麼簡單,在傳統東方,長久以來就有人花費數十載的光陰在研究呼吸上。事實上,有整座寺院專注在圍繞著呼吸相關的修行,而且據說許多瑜伽士展現的所謂奇蹟,主要都是基於對呼吸的掌控。但是,為何要特別強調呼吸這種普通平常、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生理流程?
‧心念與身體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很難理解呼吸為何如此重要,部分原因出自我們已經習慣從西方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我們的觀點主要基於對物質現象的研究,習慣拿物質實體來做物理與化學分析。我們的實驗室科學是根據對物質的分析量測與操控。我們的醫師所接受的教育,也是解剖學及生理機能訓練,我們的哲學基本上是物質的。
同樣地,我們對人類的理解主要是從物質的觀點出發,根據我們對身體的研究、對身體部位的碰觸,以及可以被分析衡量的生理現象。我們對於能被客觀地觀察的科學研究,感覺最自在。當我們的研究脫離物質世界,並試圖去研究超越自身感官所及的現象時,就開始感覺一點不太確定,並且不可避免地起了疑問:「這真的合乎科學嗎?」
這種對於非物質領域科學證據的懷疑,在心理學上的研究特別明顯。
然而,「心念」無疑是讓我們人類存在的、真實且無法迴避的要件。現代西方人對研究心念的興趣,被不確定該如何著手的困惑所抵銷,因為心念無法被解剖或分析、量測或放在箱子裡研究。它也無法被放在蓋玻片上,用顯微鏡來觀察,或是用電子儀器來檢測。
然而,我們的主觀經驗卻向我們保證心念的確存在,而且還很重要。我們都能覺察到自己的思緒,知道某些東西正在進行當中,而且我們也承認,不論多勉強,我們的身體所從事的大部分行為,以及我們如何操控物質世界的背後,都是由心念在指使。
但在西方,我們仍然對心念領域和有形物質世界領域之間的關係感到困惑。我們的身體到底如何與心念相互作用?這已是一個超越理論層面的問題。身心如何相互作用的問題,讓我們的醫學專家及心理學家感到困惑。當醫師沒能治好病痛時,他們會雙手一攤地說:「問題一定出在心理層面。」當心理醫師沒能幫助病人重整他的心理世界時,他們會聳聳肩說:「或許你應該去看看專科醫師,以確定不是身體的某個部位出問題。」病人在困惑的心理醫師與專科醫師之間穿梭,卻仍在等待那位瞭解身心整合的專家現身。
身體與心念之間是如何連結的?西方科學家在此議題上,似乎已經走到死胡同。但是東方哲學,尤其是出自於瑜伽的科學所提出的一些見解,或許會出現我們所要的答案。因為瑜伽科學包含身體與心念領域的研究,而這兩項功能層次也僅是瑜伽研習所涵蓋的一小部分範圍而已。
自從遠古時代開始,許多瑜伽大師就花費大量時間做研究,試圖解釋人類存在各個層次之間的連結關係,他們發現,除了身體與心念之外,還有很重要的高階功能存在。例如,他們揭露並探索超越思緒的意識區,這一個較高且廣大的非概念性意識層次,只能藉由跨出我們日常的思考流程才能接近它。這種可以讓我們向內專注探索的技巧,就稱為「靜坐冥想」。
靜坐冥想可用來處理那些超越心智層次的生命運作功能(也就是人們所稱的「較高意識」)。然而,靜坐冥想並不是瑜伽唯一的面向;瑜伽還包括體位法(asanas),教導練習者如何去控制、調節及覺察自己的身體。此外,還有練習如何操控自己的心理功能,例如專注。瑜伽明白人類是一個多種不同層次的存在,包括身體、心念,以及超脫心念的意識層次等的綜合體。
但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討論中,忽略了另一個位於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重要層次,因為根據瑜伽的說法,身體與心念並不會直接相互作用,它們是藉由一層具有獨特功能的中間層來產生相互關聯。西方科學家對此中間層的忽視,可能可以用來解釋為何他們對身心之間關係的理解如此含糊不清,並被「身心二元性」的論點卡住。四分五裂的學說造就出兩種格格不入、無法調和的學派:一派是心理學家或人本主義者,另一派是醫學專家或實驗室研究者。
死硬派的科學家確信,任何值得研究的東西必須是實體物質,如果他們想要研究人類的行為,就會局限在分析量測身體的動作、發聲,或個體的測試表現。如果他們自認是心理學家,就比較喜歡被貼上「行為科學家」的標籤,認為心念是不適合被研究的。這似乎是時代的潮流,然而在過去數十年間,訴求「整體健康」的運動開始推開更寬廣的覺察大門,讓少數醫學先鋒與研究人員踏入這扇門。
在東方,很幸運地,身心之間的關聯性已經被徹底探討,特別是靜坐冥想族群,他們發現這一構成身心相關的中間連接層有它獨特的特質,並且主要跟能量有關。
Chapter 1 何必為呼吸傷神?瑜伽與能量體
許多讀者會對竟然有一本書全部都在談論「呼吸」這個議題而感到驚訝,因為西方醫學對於呼吸的研究並不太熱衷。在一封寄給知名醫學期刊編輯的信中,一位醫師抱怨浪費時間與金錢在芝麻小事上,他感嘆地說:「這件事就是一個例子,竟然有人寫一整本書去論述如何呼吸!」他無法想像有比呼吸更微不足道、更淺顯易懂的生理流程。
當然,呼吸是一個重要的生理流程,假如你不能呼吸,就無法活下去,從這個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應該同意呼吸很重要。然而,我們大多數人仍然會說:「你要不是正在呼吸,就...
作者序
【前言】
運用呼吸之學,調節生命能量
──琳達.詹森(Linda Johnsen)
倘若你可以屏息數小時,以探索生命存在的其他層次,而你的身軀卻看似已經死亡?倘若你只是專注在自己的心念,即能在頃刻之間治癒致命疾病?倘若你可以建立一種深度的平靜,讓生命中沒有一件活動可以打擾你?當然,這些都是童話故事的題材,平常人做不到這些事。然而,古老的瑜伽士聲稱他們經常做這種事。當然,在迷信的文化中,文盲也自稱能做相同的事。
然後在一九七○年,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一位在喜馬拉雅山洞被養育長大,從小就在被嚴密保護的瑜伽祕密傳承中接受訓練的瑜伽士,走進了美國的研究實驗室,在最嚴謹的實驗環境下,他模擬死亡的情境,實質上停止他的腦波與心跳,卻仍然對實驗室內在他周遭所發生的事保持全然的覺察。斯瓦米.拉瑪在實驗室中所展現的能力,讓西方科學界目瞪口呆。突然間,印度瑜伽士的論點似乎較少被視為迷信,而比較像廣泛的內在科學得到了證據,甚至在許多重要的領域上,大幅超越了當今西方醫學與生理學的理解層級。
當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現代人類終於學到如何感謝古老智者的知識與實務慧眼。但不幸的是,正當我們被此無比珍貴的數千年醫學知識所喚醒時,保存此傳統的奇妙文化消失了。然而,在喜馬拉雅山的洞穴寺院,以及印度次大陸的森林隱士中,瑜伽大師仍然在傳授這些讓他們成為世紀傳奇的知識和技巧。其中,這些瑜伽士所保存的、能幫助達到完美自我控制的關鍵技巧就是「呼吸之學」(svarodaya)。
「呼吸」是人類身上唯一可自主運作,亦可受意識控制的生理機能。這個簡單的慧見對於印度的內在心念探索者而言,具有驚人的意涵:呼吸是控制自主神經系統的關鍵。在西方人的教育中,認為這部分的功能超出人們的覺察,並且完全無意識地自主運作。瑜伽士藉由學習操控自己的呼吸模式,獲取了對大腦做出有意識控制的能力,達到任何西方人都難以想像的程度。而這件事直到斯瓦米.拉瑪走進實驗室後,才獲得證實。
以現在西方醫學進步的速度,可能還需要花好幾世紀的時間才能趕上斯瓦米.拉瑪的論述。例如,他堅信我們的身體事實上是由一種被稱為「精身」(其梵文是sukshma sharira,意為精微的身體)環繞著的能量場所建構,大部分的西方科學家至今仍在爭論這部分生命體的存在。然而,斯瓦米.拉瑪就是藉由操控這個能量場,讓他的手臂長出腫瘤,然後又在幾小時內讓它消失。你可以想像,假如一小部分的研究經費能被用來探索此生命能量,現今的癌症治療可能產生什麼變化?
生命能量「氣」,其梵文是 prana(音譯為「普拉那」),古埃及與迦勒底人(Chaldea)所留下的僅存文獻,都顯示他們很小心地在處理生命能量的運用;中國與日本的醫師及武術師,至今仍然在運用此「氣」。這本書就是對瑜伽修行者「如何運用呼吸之學,調節生命能量」的巨大議題做介紹,並以現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來敘述,這是第一本探索生命能量如何做為生理器官背後支撐力量的重要書籍。
【緒論】
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重要連結
──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醫師
本書內容是對「呼吸」的審視,也就是「呼吸」如何整合我們生命各層次的存在,使其成為一個全功能的總體,在各層次發生相互作用的本質,以及一些如何修改這些相互作用的實用方法。本書所討論的範疇極廣,包括胸腔與腹部的物理運動、內部器官的功能、能量流動所扮演的精微角色,以及它如何影響心念等。更精確地說,因為能量的漣漪脈動影響著人類的許多功能,若能對「呼吸」有著徹底的瞭解,將為擴展我們對身體與心念各層次的覺察,提供一個有力的工具。它也會對治療型態有所幫助。
藉由對一些心念特質的觀察,就可以對呼吸的重要性做出最佳評價,因為心念傾向於藉由有意識的覺察去過濾許多事件,以避免感官的困惑,如此才能讓它專注在更重要的改變上。換句話說,一個新的思考模式,或是一個新的活動,在剛開始時都會吸引許多有意識的關注,但是經常的重複行為就變成無意識與習慣。例如,走路對成年人來說,不需要做什麼努力;它幾乎不需要我們做有意識的關注,雖然在必要時我們仍可以輕易地干預。然而,將走路的動作流程整合到心念中,則需耗費多年的嚐試,直到它變成慣性,進入無意識層面為止。
人體內部器官(例如,心臟、腎臟、肝臟)也有類似的反應。從生理回饋實驗中也證明這些器官的某些生理活動,原本被標示為自主運作的,經過訓練之後也能受意識所控制。雖然,要達到熟練的控制程度,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訓練。
對生理功能而言,呼吸是很獨特的,因為從肺臟、血液中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回饋訊號,抵銷了呼吸的速率與深度,然而,呼吸活動本身卻是一種肌肉的自主性行為。例如,根據個人對呼吸的精通程度不同,呼吸的速率與深度可以被改變,但是不自主的反射行動則限制了呼吸可被改變的程度。這種不自主的反射動作是一種保障,而且特別重要,畢竟我們對呼吸的需求是很基本的。這也部分反應了氧氣在新陳代謝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因為若沒有氧氣,我們的身體就無法燃燒食物並產生能量。
現代科學已經瞭解呼吸的許多物理原則,包括輸送氧氣進入身體及全身所動用到的肌肉與器官,直到新陳代謝的分子反應等。然而,對此複雜的生理系統所做的純理智訴求,已經將科學界對呼吸的概念局限在物理層次裡,但即使是最隨意的生理反應,也顯示出呼吸的重要性已超越了純粹的新陳代謝功能。例如,從我們個人的經驗中,就暗示了情緒和呼吸之間的關聯性,因為激烈的情緒狀態似乎與呼吸方式的改變有關。哀傷哭泣與盛怒時會發抖地呼吸,更是常見的例子。除此之外,例如疼痛和運動所產生的物理刺激,也會改變呼吸與情緒兩者的狀態。
一旦研究這些觀察之後,一系列的疑問就會產生:情緒、身體及呼吸之間的關係本質為何?背後的載具是什麼?呼吸是否與心念的其他生存領域有互動關係?是否能藉由改變呼吸模式來改變情緒與生理狀態?
這些都是本書所要探討的疑問,每一章節都發展出「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重要連結」這個核心論點的一個面向,作者將多種西方科學的發現,以及東方豐富的體驗智慧編織在一起,成為一篇完整且平衡的論述。在第一章論述本書的基本原則之後,由艾倫.海姆斯(Alan Hymes)醫師接著以特殊的觀點介紹呼吸道的生理與解剖學,並探討各式呼吸習慣的生理與心理作用。由魯道夫.巴倫坦(Rudolph Ballentine)醫師撰寫的第三章,則從吸入氣流的準備功能去檢視鼻子這個門戶,並探討神經系統活動的複雜模式,以及它所喚起的能量流。在最後一章,斯瓦米.拉瑪描述身心界面的載具:「氣」(prana)。根據瑜伽古籍的說法,「氣」是能量最精微的單元。斯瓦米.拉瑪討論氣身層(能量場的態樣),這些能量場潛藏在身體的結構與所有生理心理機能背後,並有可接受心念控制的潛能。
這本書的目標是以一種可以被應用為個人成長工具的方式,來介紹呼吸的理論知識,因此,書中詳實描述了一系列實用的練習與技巧,以便讀者可有系統地控制呼吸及「氣」生命能量。這些練習都有助於我們擴展對呼吸的覺察,因為當我們觀察自己如何使用呼吸時,各式無意識的呼吸習慣就能被確認,並被較為有利的呼吸方式所取代。就像小孩藉由變得更加覺察自己的身體並學習走路,來克服行動的笨拙一樣,對呼吸的覺察也能逐漸將呼吸帶回到更有意識的控制之下。
由於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因此它也可以被用來介入身體與心念的運作,隨著我們對呼吸的覺察,以及增加對其精微方面的控制,這種介入將可以深化生理與心理的改變。然後,本書就能為有意識的心念開拓出一條新的通道,為人類真正的整體健康與個人成長的追求,提供一項有力的工具。
【前言】
運用呼吸之學,調節生命能量
──琳達.詹森(Linda Johnsen)
倘若你可以屏息數小時,以探索生命存在的其他層次,而你的身軀卻看似已經死亡?倘若你只是專注在自己的心念,即能在頃刻之間治癒致命疾病?倘若你可以建立一種深度的平靜,讓生命中沒有一件活動可以打擾你?當然,這些都是童話故事的題材,平常人做不到這些事。然而,古老的瑜伽士聲稱他們經常做這種事。當然,在迷信的文化中,文盲也自稱能做相同的事。
然後在一九七○年,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一位在喜馬拉雅山洞被養育長大,從小就在被嚴密保護的...
目錄
前言—運用呼吸之學,調節生命能量/琳達.詹森
緒論—呼吸是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重要連結/約翰.克拉克
Chpater 1 何必為呼吸傷神?瑜伽與能量體
—心念與身體的問題
—生命的層次
—宇宙的氣息
—發展對呼吸的覺察
Chpater 2 呼吸與胸腔:呼吸的運作機制/艾倫.海姆斯醫師
—細胞呼吸
—肺與循環系統
—呼吸的機制
—呼吸習慣
Chpater 3 跟隨你的鼻子:鼻子的功能與能量的關係/魯道夫.巴倫坦醫師
—鼻子的解剖學及生理學
—黏液毯
—鼻腔沖洗法
—鼻孔的偏側特質
—鼻孔交替呼吸法
—導引呼吸氣流
—鼻子的功能及大腦邊緣系統
Chpater 4 通往較高覺察的門戶:呼吸的科學/斯瓦米.拉瑪
—調息與神經系統
—基本的呼吸與淨化技巧
—鎖印及其應用
—手印式
—呼吸覺察在冥想時的重要性
● 推薦進階自修書單
前言—運用呼吸之學,調節生命能量/琳達.詹森
緒論—呼吸是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重要連結/約翰.克拉克
Chpater 1 何必為呼吸傷神?瑜伽與能量體
—心念與身體的問題
—生命的層次
—宇宙的氣息
—發展對呼吸的覺察
Chpater 2 呼吸與胸腔:呼吸的運作機制/艾倫.海姆斯醫師
—細胞呼吸
—肺與循環系統
—呼吸的機制
—呼吸習慣
Chpater 3 跟隨你的鼻子:鼻子的功能與能量的關係/魯道夫.巴倫坦醫師
—鼻子的解剖學及生理學
—黏液毯
—鼻腔沖洗法
—鼻孔的偏側特質
—鼻孔交替呼吸法
—導引呼吸氣流
—鼻子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