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Fnac銷售排行榜前二十名。
※法國最重要的當代人類學家。
※繼《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後,時隔二十年,作者回到地鐵現場的觀察和反思。
地鐵是巴黎的形容詞。少了地鐵,巴黎就失去輪廓、失去面孔。
地鐵也是巴黎的動詞。少了地鐵,巴黎就無法述說、無法聯結。
一九八六年,年輕的馬克‧歐傑剛從非洲完成人類學研究,回到巴黎這個城市。面對這個熟悉又有點陌生的故鄉,歐傑帶著人類學家的眼睛,選擇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鐵當作對象,進行了一場近在身邊的人類學觀察,並將觀察寫成《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他在書中探討,交通工具及其衍伸空間(如車站)的主要功能是將人們帶往不同地點,人們並不在此駐留,這種空間因而具備過渡的特性,類似例子還有機場、旅館等場所。不同於乘載著記憶和認同的地方,歐傑將此類空間稱為「非地方」(Non-lieux)──後來成為理解當代性的重要概念。
二十多年後,人類學家老矣,發覺快要跟不上世界改變的快速腳步。但所謂的改變,到底是什麼改變了?
歐傑選擇重回地鐵現場去檢視。因為地鐵之於巴黎,不僅僅是一項交通工具,它形塑了巴黎的城市樣貌,也塑造了巴黎人的生活方式和節奏,更有許多關於巴黎地鐵的歌曲、圖像、文字伴隨著巴黎人的生命,宛如巴黎的記憶和歷史中心。而這幾十年來,巴黎地鐵似乎逐漸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占據,巴黎市民反而被這個不斷擴張和加密的網絡推擠、被節奏吸納,貧窮與孤獨也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他在地鐵站、列車、乘客之間發現了不同的景觀、不同的秩序、不同的族群組成,無論是聽音樂的年輕人、免費發送的地鐵報、不同的乞討方式或是重新裝修的外觀,歐傑試圖從細節中找出時代的量尺、借以標誌出「當代」的特徵,並同步針對自己二十年前對地鐵和「非地方」的關係的定義提出了修正。
馬克‧歐傑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在涂爾幹、牟斯、李維-史陀等思想大家的影響之下,提出許多影響深遠的概念。其關於當代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的諸多著作已成必讀經典,也被後進大量引用。他的書寫承襲了法國學者的傳統,有著小說家和散文家的優美筆觸,沒有硬梆梆的專有名詞和理論分析,也沒有令人眼花撩亂的吊書袋,在這本書中只有地鐵與他所討論面向互為喻體和喻依。
這本書是瞭解馬克‧歐傑這位重要當代學者的理論的最佳路徑。書籍輕薄短小,適合在車廂內展書閱讀,讓你在通勤、移動的時刻細細體會那些習焉不察的變動。
作者簡介:
馬克.歐傑 Marc Augé
生於1935年,1992年和多位人類學者於法國高等社會學院成立當代世界人類學研究中心。他曾撰寫諸多以人類學觀點看待當代社會的作品,由此探討今日人類學研究的可能發展,奠定法國當代重要人類學家的地位,其優美的書寫也讓他成為一位傑出的作家。馬克.歐傑屬於1960年代訓練出身的民族誌者,受到李維-史陀、涂爾幹和牟斯的影響,其論述討論面向豐富,從經濟、旅行、電影、攝影、社群網站、城市地景等角度切入當代日常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與人和歷史的關係。重要著作如《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Non-Lieux: Introduction à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surmodernité)、《人類學家與全球化世界》(Pour une anthropologie des mondes contemporains)、《地鐵上的人類學家》(Un ethnologue dans le métro)、《遺忘的形式》(Les formes de l'oubli)、《不可能的旅行》(L'impossible voyage: Le tourisme et ses images)等。
譯者簡介:
周伶芝
法國雷恩第二大學劇場研究碩士、巴黎第一大學美學學士、中法翻譯、文字創作者、PAR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撰稿、藝術收藏+設計雜誌特約撰稿、劇場美學與創作相關講師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重返巴黎地鐵》對於我們處於變動狀態的社會提供了一種解讀,地鐵(地底下的世界)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在地表上的社會。此外,在上一本書《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和這本書之間,我們也可以察覺到地鐵對市民來說變得不可或缺,並且隨著巴黎的生活節奏而產生改變。重返地鐵現場讓我們可以認清當下的現實,予以檢視。馬克‧歐傑向以分析巴黎的地底世界著稱,本書證明他不愧為城市日常生活的細膩觀察家。」──Lebannier Adèle,《文化通識讀本》(2008-2009 Culture générale)
「馬克‧歐傑的分析橫跨了殖民與全球化,這位人類學家試著以透徹的批判尋找逃脫的方法,逃脫全球化和媒體的魅惑,逃脫一種『新神話的夢魘』所帶來的威脅。」──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
名人推薦: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重返巴黎地鐵》對於我們處於變動狀態的社會提供了一種解讀,地鐵(地底下的世界)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在地表上的社會。此外,在上一本書《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和這本書之間,我們也可以察覺到地鐵對市民來說變得不可或缺,並且隨著巴黎的生活節奏而產生改變。重返地鐵現場讓我們可以認清當下的現實,予以檢視。馬克‧歐傑向以分析巴黎的地底世界著稱,本書證明他不愧為城市日常生活的細膩觀察家。」──Lebannier Adèle,《文化通識讀本》(2008-2009 Culture générale)
...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路程
我幾乎每天都有機會在康凡森站(Convention)搭地鐵。我對巴黎第十五區沒有什麼特別的依戀(說起來,我還比較算是一個屬於莫貝爾廣場〔la place Maubert〕的孩子,當我一靠近第五或第六區時,我就忍不住蹦蹦跳跳,盧森堡公園是我的伊甸園)。但是生命的偶然卻為此刻做了決定。再說,十二號線是一條精采的地鐵線。它直接帶我奔向蒙帕納斯-班維呂站(Montparnasse-Bienvenüe)。我只消幾步路就能身處伐梵十字路口(carrefour Vavin)和盧森堡公園,或甚至是火車站,那兒總有幾班火車駛向布列塔尼,我自童年起就夢想的另一座伊甸園。但是我也可以在巴斯特站(Pasteur)轉車,然後溜向星形站(Étoile),或是繼續前進,到賽夫爾─巴比倫站(Sèvres-Babylone),那兒可以找到高等教育學院,或是再往遠一點,通往上層的權力機關,蘇法利諾站(Solférino)和國民議會站(Assemblée-Nationale)。巴斯特、蒙帕納斯、賽夫爾─巴比倫都是將我帶往首都各角落的地鐵交匯站。康凡森站,則靠近環城與外圍大道,所以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巴黎的地鐵站,讓我可以輕易地從這裡出發、前往各地。我曾是巴黎人,我仍是巴黎人。
經常搭乘巴黎地鐵是組成我地理身分和社會身分的要素之一。在不同於我的世界裡,有的人從未搭過地鐵,除了特殊狀況之外,比如說,選舉期間——在我更小的時候,地鐵的票價一如長棍麵包的價格,必須列在眾議員或總統候選人的選舉政見裡,不過,這個慣例現在似乎已經過時。無論如何,可以確知的是,對於常搭地鐵的旅客來說,在轉線或抵達目的地之前,那些接連相繼、絮絮叨叨的站名,總是像支隨時就要哼出口的無聲老調。如果他離開巴黎,這串站名的單調喃語彷彿也可以暫時忘卻,然而一旦他回到地鐵,一切又隨之重新浮現;站名的長串唸禱是親密喧囂的一部分(字詞、名字、平庸的句子、各種噪音、片段的音樂),日復一日伴隨旅客;他的地鐵路線變成他腦中的旋律,盤旋不去。第十二號地鐵線,便是如此,是首樂曲、一個文本、一首詩,就像騎單車一樣自然:忘不了。
當我在寫《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時,我非常肯定並沒有打算寫一個地鐵的人類學。我當時是以人類學的方式觀察我這個人類學家,從非洲回鄉的人類學家。我在地鐵裡觀察他並且向他提問。他則使用人類學家的詞彙和知識背景,盡其所能地回應。總之,我試著將自己置換為一個土著的角色,只是這個土著有點特別,就是我。從這一觀點來看,就知道我不是為了要大力發揮想像。那時最困難的毋寧是,試圖找出幾個我可以好好向這土著提問的問題,如果我要以人類學家的身分向他探問。請別怪我把事情搞得頗為複雜;我將自己一分為二,就是為了試著讓人類學家的那一分身瞭解(讓我自己瞭解),被像我這一類的人探詢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原始動機就是如此,但是讀者們的注意力比較放在調查研究的方面,亦即地鐵本身;這裡是我自問的場景,我必須要對地鐵適切地描述一二,才好提供關於這個背景的想法,也是為了勾勒出屬於這個城市空間非常獨特的狀態,我們並肩而行、我們錯身而過,或有時,我們與他人相遇。
職業成就你,也給你帶來職業病。當我在康凡森站上車後,我無法阻止自己睜大眼睛,第一眼就環視車廂、觀察乘客組成。我特別會注意到,車廂內總是有乘客在看書,而且十次有九次以女性佔大多數。我還試著想像,什麼樣不和諧的混雜樂音會在地鐵列車裡傳開,如果幾十個年輕樂迷暫時將他們的耳機線拔掉、放出音樂,和我們分享他們對音樂的動情與激昂。他們的目光同時迷失又專注,因為聽音樂的同時,還得留神一站站經過的地鐵站,他們自己便是他異性。如果我能聽到他們正在聽的音樂,我一定對這音樂無感。我已然從中脫節。我注意到的、我想觀察的,是年齡、出身、新的行乞或激起注意的方式。這就和所有人一樣,你會這樣跟我說。也就是這個和他人不一樣的分別,是我再也做不到的,好吧,或許應該說:我幾乎再也做不到,自然而然地悄悄鑽進這個我仍然感到新穎、有點奇異的世界;這是職業病的影響,而且無疑地經由年齡的意識、隨之而來各個微小的排除而更為增強,這些因素都輕緩無聲地伴隨、影響著。
我們透過兩種相互矛盾的態度來定義人類學家的觀察方法,距離和參與,對每天都要觀察的我來說,前者倒是更簡單。此外,因為我無法忘懷我曾寫過《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過往闖入了現今,再度造成我的分裂。已有二十年,我都是雙面的;回想我的這個雙重性並觀察它,我變得三重甚或四重。
這一類特殊的自我分裂增生,緣自於人類學家註定的命運,一旦他開始寫作便重壓在他肩上。如果他沒法輕易忘卻他曾寫過什麼,或者至少忘記他曾如此寫過,那麼就有太多過往和分身來叫喚他。讀者們,特別是較年輕的讀者,常常在沒有意識到出版日期的情況下去理解一部作品。人們有時會指責人類學家在民族誌的描述裡使用現在時態,讓他們研究的對象處在一種人為的無時間性裡:「多貢人(Dogon)這麼做,班巴拉人(Bambara)那麼做……」這些遭受非難的人類學家也同樣因讀者否認時間感而淪為受害者,就像許多作者一樣,他們的讀者將相差多年、不同構思的書相提並論,查閱、比較、期待找到闡釋或揭開矛盾之處,簡而言之,要求總結交待。
但是我們也不能說讀者完全錯了。要作者對自己的寫作負責是很公道的,尤其是人類學家,更是要對他所寫的描述、提出的分析負責。此外,探究的人和寫作的人終究都是著魔、執拗的人,那麼持續地在作者經年的著作裡翻找也不是先驗地不理智。從這一觀點來看,巴黎地鐵正好為文學、人類學或其他類型的作品提供一個出色的隱喻。它也是,同樣堅持;長久以來,它總是鑽進同樣的地道,一天之內要重複拜訪首都裡和歷史上的傑出地點好幾回。它持之以恆,它日復一日,它表現今日城市的品味與潮流的方式,常常是進一步闡明每一站的歷史特色:巴斯特站要人想起疫苗接種的原理,羅浮宮站展示某些古代文物的複製品,或是協和廣場站的牆上銘刻了《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即使如此,這仍阻止不了它的改變,和人類的歷程相反,它不會衰老、只會更加煥然一新:更安靜、更明亮,它會令一個自戰前時代返回的幽靈感到驚奇,不只如此,還有日益自動化的設備形成地鐵站的奇觀,也會令幽靈更感訝異;售票員一個接一個地從地鐵站裡消失,將和往昔的剪票員在遺忘裡重逢。然而不管如何,這個幽靈肯定會一直因磁磚的光芒感到刺眼,那磁磚把地鐵站從最初便存在的老牆給掩蓋在其後了。但幽靈仍然可以辨別出,那種只有在地鐵站的拱頂下才聽得到的,各式聲響交匯的獨特回音。而就像所有沒耐性的旅客,他也無法抗拒自己想要靠近軌道的欲望,站在月台的邊緣,探出腦袋,為了試圖辨認出隧道深處奇特的明暗異動,閃現的燈光預告列車的即將到站。總之,他很快便能找回他的地鐵,那種感覺就好像,見到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我們從他蒼老的面容上再度看到那個我們曾經熟悉的男孩的笑容。
第一章 路程
我幾乎每天都有機會在康凡森站(Convention)搭地鐵。我對巴黎第十五區沒有什麼特別的依戀(說起來,我還比較算是一個屬於莫貝爾廣場〔la place Maubert〕的孩子,當我一靠近第五或第六區時,我就忍不住蹦蹦跳跳,盧森堡公園是我的伊甸園)。但是生命的偶然卻為此刻做了決定。再說,十二號線是一條精采的地鐵線。它直接帶我奔向蒙帕納斯-班維呂站(Montparnasse-Bienvenüe)。我只消幾步路就能身處伐梵十字路口(carrefour Vavin)和盧森堡公園,或甚至是火車站,那兒總有幾班火車駛向布列塔尼,我自童年起就夢想的另一座伊...
作者序
我從未停止搭乘地鐵,也從未停止當一個巴黎人。我有時會咒罵首都壅塞的交通,夢想身在一座沒有尖峰時刻、沒有塞車的城市,可是,另一方面,當我偶然有幸體驗鄉村的幽靜、昂熱式的安寧,或者冬日裡冷清海灘的孤寂,我卻總是為此感到有點困窘。當我遠離首都太久時,我就變得略微思鄉,老實說,每每我一回到摩肩擦踵、熙來攘往的城市之中,便感到寬慰。二十年之後,這裡所能表述的,確切地說,其實並非重返地鐵,而更是一次停頓、暫歇、回省的一望,好試著畫下句點,一如我們每個人時不時都會這麼做,以那些必然太庸俗的措辭來說,為了讓我們自己詫異於,時光飛快流逝的速度,或是,為了讓我們自問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因為,眼見變化,令人驚奇的,不是它曾發生過,而是我們沒能從中體會:它如此「自然地」逼使我們今天對過往的蹤跡、昨日的事實感到迫切需要,以這些多少變得乏人問津的事物,來作為認定現實的衡量。
在此情況下,這些過往的蹤跡有兩個層面。首先是這本書,一九八六年出版的《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而我可以重讀此書;再來則是地鐵本身,它依然在那兒,但它變了。因此,重訪地鐵,與我自身有關的是,回頭檢視我曾寫過的書,試著進一步瞭解我為何寫它,同時,觀察地鐵。二十年過去,地鐵形塑出巴黎和世界普遍的節奏,一切發生的變化,就猶如地底下的空間,透過獨特的視覺效果,為移動中的社會其或緩慢或加速之進展,呈現出一幅「強化」的景象。
最後的提點:世界改變,而我老矣。這兩種變化顯然是無法相較的,但是將它們並列對比,能夠由此自問我們所稱之為當代性的意義和現實為何。誰才是與我同為當代人,或者說,我得因誰才能說我是當代人?為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或至少再次表述它,因此在我這段路程的終點,我邀請讀者在地鐵裡和我重聚,然後再隱身消失於我每日相遇又分離的無名人群中。也許我們將在那裡擦肩而過卻不自知。人們在我眼前接連交錯而變得模糊,一群群不同的男男女女,根據心情或狀況,顯得於我時而太近、時而太遠,然而,為著一些不知所以然的理由,我卻在其中感到與之極其聯結,即便我無法決定該從「聯結」(solidaire)這個詞的哪一定義去談,一如我們所知,它的定義游移在機械性與友愛之間。
我從未停止搭乘地鐵,也從未停止當一個巴黎人。我有時會咒罵首都壅塞的交通,夢想身在一座沒有尖峰時刻、沒有塞車的城市,可是,另一方面,當我偶然有幸體驗鄉村的幽靜、昂熱式的安寧,或者冬日裡冷清海灘的孤寂,我卻總是為此感到有點困窘。當我遠離首都太久時,我就變得略微思鄉,老實說,每每我一回到摩肩擦踵、熙來攘往的城市之中,便感到寬慰。二十年之後,這裡所能表述的,確切地說,其實並非重返地鐵,而更是一次停頓、暫歇、回省的一望,好試著畫下句點,一如我們每個人時不時都會這麼做,以那些必然太庸俗的措辭來說,為了讓我們...
目錄
前言 我從未停止搭乘地鐵
第一章 路程
第二章 改變
第三章 當代人
結語 努力了解藏在細節裡的意思
前言 我從未停止搭乘地鐵
第一章 路程
第二章 改變
第三章 當代人
結語 努力了解藏在細節裡的意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