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或失智,不會等我們準備好才發生
無論照顧父母、子女、兄弟或夫妻
每個人都需要事先了解身邊有哪些資源
老人潮來了,浪頭正撲打著年輕世代。
台灣從一九九三年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到了二○一八年,老年人口的比例會上升到一四%;換句話說,台灣只花了二十五年,就躋身高齡社會之列;更嚇人的是,到了二○二五年,台灣會成為每五人就有一個老人的超高齡社會。
當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超過半年仍無法改善,日常生活沒有辦法自行照料者,就是需要長期照顧的人,其中以銀髮長者居多。
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數,約為總人口數的三%,但在整體長照需求人口中,有三八%不是老人。這意味著,年輕人也可能需要長照。八仙塵爆後,許多燒燙傷的年輕人,同樣也有需求。長照,跟你想的不一樣。
本書從心理調適、出院準備、財源支應、照護人力、機構住宿、居家與社區照顧、喘息服務、居家環境、輔具運用、家屬支持、安寧照護、活力老化等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台灣長期照顧現象、需求與問題,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長照的各個面向,在需要的時候不會茫然失措。
延伸閱讀:
癌症探祕(2015)
凝視死亡(2015)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2014)
醫療自主時代(2014)
告別之前(2013)
作者簡介:
陳清芳
從醫藥記者出發,以公衛社福大小事鋪路,在鍵盤上練功,至今仍未出師,希望將輕盈的、沉重的、美麗的、醜陋的、青春的、老邁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化為跳舞的文字,躍進閱讀者的腦裡。
林芝安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康健》雜誌主編,作品有《外國旅人遇見台灣驚豔》、《沒有圍牆的醫院》、《真逆齡:醫學實證,超越抗老的大智慧》、《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天主教善牧基金會的故事》、《關鍵時刻──邁向全民健保改革新紀元》等書。
劉惠敏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曾任非政府組織(NGO)工作者、《聯合報》醫藥記者,現為自由撰稿、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著有《營養聖戰40年》。好奇型,過敏座,小小腦袋趕不上好奇心,人生不甘於一種選擇,採訪書寫是社會參與之其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奏延・衛生福利部部長
林萬億・行政院政務委員
閻雲・台北醫學大學校長
名人推薦:林奏延・衛生福利部部長
林萬億・行政院政務委員
閻雲・台北醫學大學校長
章節試閱
前言
進入長照的世界……
起初,只是一道小浪,孩子踏浪其間,不以為意;怎料孩子尚未長大獨立,便已成了滔天巨浪,強烈的陣勢幾乎要把人淹沒!是的,老人潮來了,浪頭正撲打著台灣的年輕世代。
倘若人口結構老化的腳步沒有放緩,二○一六年,也就是今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會多於零至十四歲的幼年人口數量。
台灣從一九九三年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到了二○一八年,老年人口的比例會上升到一四%,換句話說,台灣只花了二十五年就躋身高齡社會之列;更嚇人的是,到了二○二五年,台灣會成為每五人就有一個老人的超高齡社會。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社會結構是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所占的比例做為評估標準:占比七%是高齡化社會,一四%是高齡社會,超過二○%就是超高齡社會。
試著想像一下,大眾交通工具的所有座位都是博愛座、路上坐輪椅的長輩比坐嬰兒車的奶娃還多是什麼情形……。很抱歉必須告訴各位,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但是放眼現今社會,一個人從老到死的時間跨度愈來愈大,維他命、關節保健食品、成人奶粉等廣告,總是營造出﹁銀髮樂活﹂的暮年風景,畫面中的爺爺奶奶可以騎車環島、筋骨軟Q又蹦蹦跳跳的。
可是,事實上,台灣的老人家從躺床到嚥氣,平均纏綿病榻七年時間,足以讓遲暮之年陷入悲劇。
暮年風景不淒涼
然而,從少年到白頭,生命最後的景象,一定只能如此悲涼嗎?台灣的學者專家及社會工作者走訪丹麥、挪威等北歐福利國家,把老人過世前平均僅躺床十四天,做為「成功老化」的具體目標,並考察前輩老人國──日本的經驗,接連推行「老有所養」的政策。
從一九九八年的老人長期照顧三年計畫,到二○○八年至二○一七年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以及二○一五年年中立法通過的《長期照顧服務法》,無一不揭示新的體制正在醞釀,未來將有長期照顧保險或是長照二.○計畫。
原本由社政、衛政各司其事的老人福利與照顧資源,在中央,改由衛生福利部(衛福部)統整分配;在各縣市,以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長照中心)做為單一窗口,提供免費諮詢及多元服務。
長照中心在各縣市多數採取公設民營、委託專案公開招標方式,委由公私立醫院、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或私人,辦理居家式、社區式、機構住宿式及綜合式的長期照顧服務。由於個案的失能程度與照顧需求不同,使用長照服務前,必須經過個案評估,這和民眾透過全民健保,隨時可以就診很不一樣。
個人套餐,斟酌上菜
長照中心的據點多半設立在鄉鎮區的衛生所、活動中心;受理民眾申請後,會派出照顧管理專員(照管員)家訪,進行個案需求評估,再將評估結果回傳長照中心,依據評估表連結長照資源,由承辦單位或個人提供服務。
失能個案的「個人套餐」,會由各縣市依人力、物力、財力「斟酌上菜」,表定共有八大類: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老人營養餐飲、交通接送、居家護理、社區及居家復健、喘息服務。
具體來說,替獨居老人送餐打掃、交通接送失能長輩就醫復健、失能長輩白天的家庭托顧或日間照顧、重度失能長輩插著鼻胃管及尿管住進護理之家等等,都是長照套餐的「菜色」。
至於照顧人力,以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為主,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志工等等也會給予適當妥善的協助。
這些人,都需要被照顧
當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超過半年仍無法改善,日常生活沒有辦法自行照料者,就是需要長期照顧的人。符合這些條件的對象,以銀髮長者居多,因此,十年長照的服務對象,包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五十五歲至六十四歲的山地原住民、五十歲至六十四歲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s)失能且獨居的老人。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衛福部前次長李玉春為衛福部籌劃長期照顧保險,她指出,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數,約為總人口數的三%。
在整體長照需求人口中有三八%不是老人,表示也有年輕人需要長照。二○一五年六月底發生的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造成四百九十九個年輕人燒燙傷,事發後半年陸續有十五人死亡,幸運活下來的人因傷而殘,必須長期復健,同樣需要長照服務。
倘若不是老人,卻需要長期照顧,多半有幾種原因,例如:腦性麻痺、先天多重障礙、重度精神疾病、意外事故傷害的兒少及社會青年。在新的長期照顧體制建置完備之前,主要是透過《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精神衛生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取得相關社會福利資源。
那麼,最需要長期照顧的老年人口,又有多少比例是真正有這方面的需求?根據衛福部的調查,每十個老人,就有一.六個處於失能狀態;以二○一五年中、老年總數兩百八十六萬人推估,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將近四十六萬人。
不過,弔詭的是,使用政府長照資源的老年人卻僅有十六萬人!這並非少子化社會的孝子賢孫扛得起的照顧重擔,而是因為二十二萬個外籍看護加入其中,成為長期照顧大軍。
政府長照資源不足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理事長陳正芬認為,面對這個現象,與其怪罪低薪外籍看護搶走本國看護的工作機會,反倒更應該檢討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資源嚴重不足。有八成的失能老人是輕度、中度失能,讓他們留在家裡或在社區照顧才是最人性化的做法,可是政府的長照時數實在少得可憐,晚輩們照顧不來,不得已只好請外勞分擔負荷。
政府一年投入五十億元新台幣的長照經費,但台灣大學護理系所兼任副教授、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前司長鄧素文坦言,不論是居家、社區還是機構住宿式的長照資源,「統統都不夠!」
長照十年計畫到第八年(二○一五年)時,服務資源比初上路時成長一.七六倍,其中使用量最大的居家服務單位微幅增至一百七十六個;居家護理所少了一家,變成四百八十六家;使用量排名第三的交通接送增加十處,成為四十一處;家庭托顧站則是屈指可數,全台只有二十一站;至於其他服務資源,更是成長有限。
目前看來,政策主力是放在「一鄉一日照」,日間照顧中心(日照中心)從三十一家增加到一百五十九家;其次是照顧者家屬需求殷切、使用量排名第二的喘息服務,從一百零二處成長至一千五百四十九處。
誰能真正幫助家屬?
當政府的照顧服務資源不夠用時,老百姓只能自力救濟,轉向俗又大碗的服務人力,也就是外籍看護,可是一旦聘請外籍看護,失能家庭就得放棄絕大多數的政府長照資源,並且自行支付一個月兩萬兩千元的外籍看護人力成本。換言之,這也意味著,未來政府若是開辦長期照顧保險,或是端出額外付費的服務,老百姓能從口袋裡掏出來的錢,大約也是這個數字。
在長照十年計畫中,外籍看護被定位為「補充人力」,但對於許多需要使用長照服務的家庭,外籍看護才是真正有幫助的人。儘管這種現象像是用非正規軍打持久戰,卻是升斗小民的實際生活情況。
從二○一○年至二○一五年,外籍看護平均每年增加五千人,於是演變成一般大眾常見的狀況,外籍看護的人數愈來愈多,本國籍看護紛紛落跑,政府為失業勞工進行職業訓練、民間組織自訓二度就業主婦的照服員,也跟著嚴重流失。目前實際在工作崗位任職的居家照顧服務員(居服員),僅約八千人。
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崔麟祥表示,政府規定機構內的本國籍照顧人力必須是外籍看護的兩倍,「我們隨時在徵人!」
財力、人力缺一不可
有人認為,大專院校現在有三十多個長照科系,可以培育成未來的長照生力軍,甚至技職幼教專科將來也可以轉型,成為長照新血。
理想的情況是,能夠加薪,並且提供在職訓練、職涯規劃,讓照服員不再是過去所謂的「看護阿姨」,而是具有專業形象的「照顧祕書」或「照顧師」,就像殯葬業形象大改造後,禮儀師、送行者成為一份自傲又受人尊敬的行業,再加上輔助科技的介入,可以讓長期照顧工作變得更方便、更體貼。
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長照的內涵,也就是人對人服務的本質,並不會改變。
長期以來,本土照服員嚴重不足,隨著新型態居家社區整合照護的推動,又產生另一個人力隱憂,因為這類服務需要更多復健、護理等專業醫療人員下鄉,但偏鄉離島本來就有無醫村、護士荒等問題,必須以高薪招徠,才能夠慰留醫療人員。未來的長照體系,顯然還有重重挑戰必須克服,既要搞定錢,也要搞定人。
前言
進入長照的世界……
起初,只是一道小浪,孩子踏浪其間,不以為意;怎料孩子尚未長大獨立,便已成了滔天巨浪,強烈的陣勢幾乎要把人淹沒!是的,老人潮來了,浪頭正撲打著台灣的年輕世代。
倘若人口結構老化的腳步沒有放緩,二○一六年,也就是今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會多於零至十四歲的幼年人口數量。
台灣從一九九三年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到了二○一八年,老年人口的比例會上升到一四%,換句話說,台灣只花了二十五年就躋身高齡社會之列;更嚇人的是,到了二○二五年,台灣會成為每五人就有一個老人的超高齡...
推薦序
【序】養老送終是國家大事/林奏延・衛生福利部部長
當了一輩子的兒科醫師,在我在年輕時,門診裡面是一堆孩子哇哇叫,現在是一堆大人圍著金孫團團轉,如今我早就到了當爺爺的年紀,被劃歸到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族群,對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社會現象,有深刻的體會。
對我來說,台灣的出生率太低,國家不能不重視生兒育女,近幾年來,生育津貼、育嬰假、幼托照顧等各項政策努力「催生」,到了二○一五年,內政部統計的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一.一八,較前幾年略有起色。在另一方面,台灣快要變成老人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正在逼進一四%,照顧悲劇時有所聞;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沒過多久,二○二五年就要到達二○%,養老送終也是國家大事。
台灣人的平均餘命大約八十歲,活得久還要活得健康,不要讓老年人壓垮下一代,這才是長壽的福氣。可是現階段,許多長輩在壽終正寢之前,大約有七、八年時間是失能躺床,而不是含飴弄孫,吃喝拉撒全要借助他人之手,這應該不是爺爺、奶奶之輩想讓兒孫扛起來的奉養孝道。
衛生福利部了解到,八七%的老年人是身體健康或是稍有小毛病的亞健康狀態,其餘的一三%需要長期照顧,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有品質又能負擔的照顧服務體系,長期照顧和預防失能並行,向北歐國家看齊,高齡社會卻活躍老化,將死亡前的失能時間壓縮到一年、半年,甚至三個月不到。
長期照顧是延續性的政策,從長期照顧十年計畫進展到未來的長期照顧制度,亟需仰仗穩定可靠的財源以及術業專攻的照顧人力,學界到民間團體為此提出相當多建言,隨著新政府執政,拍板定案使用指定稅收挹注長照財源,也致力於教育體系與產學合作養成本土的長照人力,期能讓長照制度可長可久,成為安定社會的重要支柱。
放眼國際間,不乏台灣可資借鏡的成功經驗,諸如美國的PACE(Programs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模式,整合健保門診醫療以及居家與社區的復健、日間照顧、交通接送、臨托喘息等全方位的服務,發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又如日本千葉縣柏市、東京大學與都市再生機構合作,設置高齡友善公所、在宅醫療、長照養護機構等,老人安養機構的附近就是幼兒園、植物工廠,建構安享天年的社區生活。
這些在社區扎根的長期照顧模式,不能排除與醫療照顧的成功接軌,台灣已經造就全球肯定的全民健保制度,當前民眾置身快速老化的社會結構,長照需求迫在眉睫,聘用外籍看護絕非解決照顧問題的特效藥或萬靈丹。
本書從長照失能者的心理調適、個人及家屬的各方面準備開始談起,介紹台灣長照服務的不同類型與資源布置,再以安寧善終做結尾,案例生動,資訊實用,相信民眾閱讀之後,不論已老、初老或未老,必能有所助益。
【序】展望長照新未來/林萬億・行政院政務委員
一七四八年台灣縣(今台南市)、澎湖縣、鳳山縣所設的普濟堂,應屬台灣最早的老人長期照顧(長照)機構;日治時期改為慈惠院,當時共有七家;一九五三年另一種專為照顧退伍軍人的榮譽國民之家設立於新竹、台南、屏東、花蓮,陸續共設了十六家;一九七六年政府將各種救濟院改名為「仁愛之家」;至一九八一年止,設有公立仁愛之家九所,私立二十五所。其實,當時還有為數更多的私立老人照顧機構未立案。
一九九七年《老人福利法》修正,為解決眾多未立案的小型養護機構問題,承認其為合法機構,但附加條件是不辦理募款、不接受補助、不享受租稅減免,即所謂「三不政策」。到二○○二年年底,列管的七百一十四家未立案老人安養護機構,有四○一家立案,二六四家關閉,四十四家轉型,只剩五家未立案。
居家服務的出現始於一九八三年高雄市政府推動的志工居家老人服務,三年後,台北市政府開始聘用全職在宅服務員提供到宅老人服務。遺憾地,正在萌芽的老人居家服務,徹底被一九九二年《就業服務法》通過允許外籍勞工來台擔任家庭照顧工作打敗。從第一年的三百零六人到二○一五年的二十二萬兩千三百二十八人,從此老人居家服務市場淪陷。
一九九三年護理機構頒訂的《護理機構分類設置標準》,明訂「護理之家」為三類護理機構之一。自此,除了安養機構、養護機構、安養堂之外,台灣又多了一類針對罹患慢性病的老人長期護理機構,且不受《老人福利法》規範。台灣的老人長照體系更加零散破碎。
因於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五日台北縣中和市未立案慈民安養中心大火燒死十一位老人,行政院於一九九八年五月七日通過《加強老人服務安養方案》做為回應;二○○○年更執行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三年,成為年二○○七年民進黨執政時期通過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的前導。
行政院框列了長照十年計畫八一七億三五六六萬元預算。然而,國民黨執政七年多只編了兩百三十四億五千五百萬元,當然只能服務不到預定的三分之一的失能老人,亦即長照十年計畫執行上出了很大的問題。關鍵在國民黨政府期待以通過《長期照顧保險法》來取得更大財源,而延宕長照服務系統的建立。
長照財源來自稅收與保險之爭,不只是關係到長照服務系統的資源配置,更涉及財富重分配。論者以指定稅收制基金較小質疑政府誠意,然而,保險制的財源大部分來自受薪階級,其實是變相加稅一・一九%,對受薪階級不公平。如今,制度已定,爭議落幕,長照十年計畫二.○已啟動,加速社區為基礎的服務系統的普及建立、提高給付額度、增加人力培訓、建構優質的勞動環境、簡化支付流程,將使我國長照體系邁進一大步。
【序】彩霞滿天,美好長照/閻雲・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有兩部中外電影,充分詮釋老年的美麗與哀愁。
《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是齣二○一二年的英國喜劇電影,透過一群英國的退休老人,為了頤享天年前往印度一家陳舊的酒店度假,發生一連串的有趣故事,將老年人的心境表露無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場老人與生命對話的旅程,是他們走過老年時光的另一種選擇。
香港華語片《桃姐》,劇情描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與照顧自己長大的女傭桃姐之間的主僕情。劇中桃姐老年孤單無依,自願住進老人安養院,鏡頭裡將養老院中老人的孤寂生活與淒涼心境,細膩生動地呈現在大家眼前,令人不勝唏噓。
生老病死,各有其時,迫於環境與現實有種種無奈,許多老年人就在這種情況下,走到生命的盡頭。兩部電影悲喜情節截然不同,卻都透過戲劇手法呈現生動寫實與劇情張力,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每個人都會老,但要如何活到老、活得好,幸福美滿地過一生?
反觀台灣,在我們面對加速進入高齡社會之際,你和我都準備好迎接長壽老年時代來臨了嗎?
根據統計,台灣在二○一七年就會邁入高齡社會;到二○二五年時,台灣將成為全球少數的超高齡國家(即老年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數的二○%);換言之,屆時台灣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年人。
因此,顯而易見的未來,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人口海嘯,將撲向台灣,愈生愈少、愈來愈老。這對我們社會穩定及經濟發展將帶來重大衝擊及深遠影響。未雨綢繆,如何照顧老人長輩,已成為我們刻不容緩面對的課題,這也是臺北醫學大學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這本《台灣長照資源地圖》的發想與緣起。
維護長輩生活品質
專家們常說,老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小老、中老及老老。六十五歲到七十五歲是「小老」,是人的一生中最能享受生活的階段;在七十五歲到八十五歲的「中老」時期,約有八成的人需要用藥,但多還有自主能力,不用躺在床上;至於到了八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之後,很多人就有臥病在床的可能性。
一旦老人家臥病在床,勢必加重家庭負擔,因為不知這個情形要維持多久,也不知何時需要辭去工作?有些老人有驚人的生命力,臥病在床的時間非常長。從醫生的角度,最不希望看到「臥病在床」這四個字,表示病患的生活品質會因此受到影響。
因此,在我們醫生、醫療上的考量,最重要的是讓臥病在床的時間大幅縮短,且愈短愈好。
如果臥床超過三個月,衍生的就是壓力、困境;若是臥病在家,家人須面對的支持與負擔何其大,更重要的是,家人能做的事很有限,以目前科技,他們需要點滴與營養、注射性藥物,沒有受過醫療訓練的人完全做不到,居家護士也僅能提供點狀的服務,因此家醫科承擔很大的負擔,他們的角色愈來愈多是在支持這些居家護士與居家老人的照顧。
至於安養中心呢?事實上,又有誰願意直接將長輩送進安寧照護或老人安養中心?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很多安養中心的入住率是不足的,意即還有很多空缺,但申請時,卻還很困難,不一定能夠住得進去,這是因為配套措施不足之故。
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服務品質的疑慮。其實很多安養中心的設立,不一定只有營利上的目的,也有的是基於一份感同身受,然而,這又涉及福利政策,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龐大資金或充裕的經費補貼,所以安養中心能支付的薪資不高,自然很難提升服務品質,相對地,很多人不敢送長者入住。
學習如何做老人
老人照護是一條漫漫長路,要耗用大量人力物力,慶幸的是,我們政府也了解這個問題,已積極推動老人長照計畫,期以法規與政策,福利加上保險,讓老人照護做得更好。
邁入高齡社會,老人照護將成為我們周遭更普遍的事。在老人照護上,很多中年人因為工作忙碌、家庭、子女等諸多藉口,不大願意想辦法與長者溝通,甚至視之為「犧牲」,如果以這樣的心態照護老人,自然就會是一張苦瓜臉;若以健康的心態視之為自我學習──學習如何做老人,就會變成理所當然,甚至是一種由心而生的喜悅!
在美國,我的病人老先生與老太太攜手一起來看病的例子很多,有一位老太太陪同先生來看病,老先生留下來做化療,老太太說她要去做運動,之後再來接老先生,我好奇地跟她聊了起來,老太太說運動不只維持自己健康,更重要的是維持心理與精神健康,運動之後偶爾碰到朋友,喝個咖啡,先將自己照顧好,才能行有餘力照顧老伴。
我另一個病人喜歡開車,生病之後不能開車,話也變少了,因此他兒子就帶著他遊車河,問他好不好,「怎麼會好?」老父淡淡回了一句,兩人在遊車河途中一路無言。後來兒子買了電子血壓計,上車前先量一次血壓,然後在途中再量一次,自此,父子間的談話就多了血壓的話題,從測量血壓開始,父子倆的對話也多了,相對父親的心情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靜心面對,化解難題
「我很忙,只有五分鐘時間,站在玄關就不進去了……你今天吃藥了嗎?家裡沒什麼事吧……」這連珠砲的「問候」,是否覺得有些耳熟?或許是真的忙,或許是既擔心又關心,只是可曾想過:這樣的焦躁的方式與行徑,會對被探視或照護的老人留下負面的影響嗎?
老人心中的不安,常常是照護者行為的反射,日積月累,他們的行為會因為我們的不耐煩或焦慮態度而激化,令人擔心的是,老人家的這份心理不安,隨之而來的就是可能導致成精神性疾病。
與其讓老父、老母成為自己焦慮的投射,不如自己做好心理建設,自己是去學習,創造自己與長輩之間的對話,然後互相影響。也就是說,從你、我的一念之間開始,來解開這個高齡化與照護的「結」!
今天,樂見臺北醫學大學為國內讀者呈現長期照護的專書,理論與實務兼具,透過一個個動人的真實故事,讓人身歷其境,體會照顧老人家的甘苦歷程與心情,相信對於長期照護初起步的台灣而言,應有不少助益,也希望能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對長期照護的重視,共同攜手打造「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同世界。
【序】養老送終是國家大事/林奏延・衛生福利部部長
當了一輩子的兒科醫師,在我在年輕時,門診裡面是一堆孩子哇哇叫,現在是一堆大人圍著金孫團團轉,如今我早就到了當爺爺的年紀,被劃歸到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族群,對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社會現象,有深刻的體會。
對我來說,台灣的出生率太低,國家不能不重視生兒育女,近幾年來,生育津貼、育嬰假、幼托照顧等各項政策努力「催生」,到了二○一五年,內政部統計的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一.一八,較前幾年略有起色。在另一方面,台灣快要變成老人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正在逼進一四%...
目錄
序
養老送終是國家大事 林奏延・衛生福利部部長 4
展望長照新未來 林萬億・行政院政務委員 6
彩霞滿天,美好長照 閻雲・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8
前言
進入長照的世界…… 12
01 心理調適篇
如何面對「病後」人生 20
02 出院準備篇
不必「害怕」病人回家 34
03 財源支應篇
要花多少錢買照顧? 52
04 照護人力篇1
該請外籍看護嗎? 74
05 照護人力篇2
居服員是什麼? 82
06 產學合作篇
用對方法,照顧工作可以更輕鬆 94
07 機構住宿篇
老人院絕非迫不得已的選擇 102
08 居家與社區篇1
安養,何必離鄉背井? 120
09 居家與社區篇2
陪老人走過時光 134
10 喘息服務篇
讓家屬也能喘口氣 146
11 住家環境篇
不只是無障礙空間 156
12 輔具運用篇
讓回家更容易 166
13 家屬支持篇
別讓自己身心俱疲 176
14 安寧照護篇1
在生命的盡頭,學會放手 196
15 安寧照護篇2
平順走完人生旅程 210
16 活力老化篇
爺爺奶奶也要追逐自己的夢 222
附錄
資源就在你身邊 232
序
養老送終是國家大事 林奏延・衛生福利部部長 4
展望長照新未來 林萬億・行政院政務委員 6
彩霞滿天,美好長照 閻雲・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8
前言
進入長照的世界…… 12
01 心理調適篇
如何面對「病後」人生 20
02 出院準備篇
不必「害怕」病人回家 34
03 財源支應篇
要花多少錢買照顧? 52
04 照護人力篇1
該請外籍看護嗎? 74
05 照護人力篇2
居服員是什麼? 82
06 產學合作篇
用對方法,照顧工作可以更輕鬆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