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作為一項武器──而且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其威力向來為人所忽略。宋鴻兵由此入手,在二○○七年寫成《貨幣戰爭》一書,立時洛陽紙貴,在華文世界喧騰一時,並譯成多種語言出版。經過三年的廣泛蒐集資料與密集寫作,宋鴻兵再次推出《貨幣戰爭──金權天下》,以極具煽惑力的文筆,嫻熟剪裁大量史料,尋找歷史縫隙,提供了不同於一般的歷史圖像。這是宋鴻兵廣受矚目與批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宋鴻兵看待歷史的角度──陰謀論、民族主義、精英統治、不信任民主政治──多少也反映了目前中國大陸看待自身、理解世界的方式。在讀者被宋鴻兵的文字所炫惑、驚異、入迷、起疑的同時,更可揣摩這微妙的深層心理結構。
章節試閱
基金會:財富的隱身大法
「大道無形」,「大隱隱於朝」,統治者最高的境界就是令對手有形而使自己無形,如此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十世紀初,國際銀行家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巔峰,家族富可敵國,權傾朝野,但副作用也非常嚴重。金融寡頭的勢力越大,對立面就越廣,反抗力量越強,不滿情緒越重,仇恨意識越明顯。當社會各種反對勢力聯手時,金融寡頭必將深陷萬劫不復的境地。
國際銀行家似乎同時參透這個道理,各大家族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都從公眾的視線消失了。他們都是低調解釋,家族的後代對財產控制不再感興趣,追求各自的興趣和事業,而家族財產多改為投資構架。隨著現代社會新興行業和高新科技的飛速發展,家族積累的財產已大幅縮水。如今的世界已經是完全不同了,人也是完全不同的人,傳統富豪家族已退出歷史舞臺,聚光燈轉到「後起之秀」的身上。實情果真如此嗎?
各大富豪家族的財產其實根本沒有萎縮,而是被合法地藏起來了。財富的實際控制權和支配權從沒有離開過他們的掌心,甚至對財富的控制力還更大。現代的富豪無影無蹤,無聲無息,可又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已臻「大道無形」的化境。代理人出面在前臺做秀,自己則藏身幕後,掌控著社會的運作。
這個完美的新型財富遊戲,就是目前在歐美實際操縱社會運作的基金會體系。
二十世紀前半葉,金融資本主義完成了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金融勢力集團從直接控制工業資本主義的第一線轉為幕後間接操縱。新興的公司經營構架的核心是: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廣泛募集社會公眾資本,其目的就是以最小的資金,以最大限度的槓桿效應去控制超大規模的社會財富,盡可能控制社會各行業的骨幹龍頭,形成壟斷資本主義的結構,但從外面看不出來真正控制者的身份。公司表面由專業經理人運作,但董事會和關鍵股權的控制完全集中在極少數金融家族手中。金融家族控制龐大的基金會體系和其他投資集團,透過表面的代持機構,來貫徹「形散而神不散」的關鍵股權和董事會的控制。代持機構就是那些著名的金融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擔負起「防火牆」的功能,以便金融家族擋住公眾的視線。越是到了多元資本主義時代,這種現象越是普遍。
但要玩這種新遊戲,富豪家族必須首先做出「犧牲」。正所謂「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捨得捨得,不捨怎能得?捨去名義,得到實質。財富隱身大法的「入門功夫」就是捐獻,而捐獻的理論基礎就是:放棄所有權,擴大控制權,從而合法隱蔽財產。富豪失去的僅僅是排行榜和被媒體聚焦的煎熬,但卻能得到幕後的清涼和倍增的財富控制力。
基金會避免了富豪最痛恨的高達五○%的遺產稅、收入所得稅、贈與稅,更妙的是基金會的投資增值還逃避了資本利得稅。在完全免稅的情況下,基金會的資產如滾雪球般迅速增長。美國國會報告顯示,由於基金會的存在,美國每年高達三分之二的總收入是免稅的。稅賦的壓力越是放在永遠沒有可能建立自己基金會的中產階級身上。超級富豪的基金會資產就像癌細胞一般迅速擴張,不斷從中產階級的家庭財富細胞中汲取營養,社會財富分配更加不公。
根據統計,一九六九年美國五百九十六個基金會的淨收入超過了美國五十家最大銀行淨收入的兩倍。從一七九○年建立第一個基金會以來,美國的基金會數量越來越多:
一九○○年以前,十八家
一九一○到一九一九年,七十六家
一九二○到一九二九年,一百七十三家
一九三○到一九三九年,二百八十八家
一九四○到一九四九年,一千六百三十八家
一九五○到一九五九年,二千八百三十九家
到了二○○二年,竟高達六萬二千家
基金會僅需要每年「貢獻」五%來進行慈善事業,而國際銀行家賺錢的手段豈只有區區五%的回報?更何況,這五%的慈善投資還可以用來實現社會影響力和學術研究控制力,讓社會輿論環境和法律政策更向自己傾斜,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如今,富豪也學會這一招。為什麼要上富豪排行榜呢?為什麼要把財富寫在自己名下,而不是寫在其他人名下,卻受自己控制呢?擁有財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是實現可永續存在的控制力!這就使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往往透過股票代持的辦法以避免曝光。中國與歐美的不同在於沒有類似歐美的「合法的」、「永續的」、「免稅的」、「可繼承的」、「財務隱祕的」、「可互鎖的」、「可衍生的」法律載體,來幫助富豪隱藏財富,以實現直接控制向間接控制,顯性支配向隱性支配轉型的重大財富控制戰略「升級」。(摘自《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第八章)
扭曲的美元與「債務堰塞湖」
如果我們把國家看作一個公司,也有一張資產負債表。在這張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下,就是國家的財富,即透過勞動所創造的各種商品和服務,在負債項下,則是這些勞動成果的「收據」,即貨幣。貨幣並不是財富本身,只是對財富的一種「索取權」和對財富的「分配權」。
如果說社會的實體經濟主要是在「做蛋糕」,那麼貨幣系統的核心作用就是「切蛋糕」。貨幣體系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價值取向,因而構成社會對財富創造者和擁有者的獎懲制度基礎。合理的貨幣系統的作用就是「獎勤罰懶」,只要努力創造財富,誠實儲蓄勞動成果,將獲得制度性的保護和系統性的獎勵,從而鼓勵人民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和享受公平的成果分配。反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將產生「獎懶罰勤」的效果,刺激財富的投機和賭博行為,嚴重扭曲社會財富的分配機制,懲罰老實的財富創造者,並剝削本份的財富儲蓄者。如果炒股票就能發大財,人何必要去勤奮工作?如果大家都在金融市場上輕鬆獲得暴利,誰還會去踏踏實實,從事實體經濟艱辛繁瑣的辛苦工作?好逸惡勞、巧取豪奪之風日盛,勤儉持家、艱苦奮鬥之氣日衰,整個社會的財富創造的熱情將受到嚴重侵蝕,最後,國家乃至文明將會衰落。貨幣學家弗蘭茲•皮克有句名言:「貨幣的命運終將成為國家的命運。」
貨幣體系正是社會、乃至文明的道德倫理基石。從這一點看,葛林斯潘等人早已洞悉了誠實的貨幣制度對人類文明究竟意味著什麼。這也是他們最終必將放棄現有在經濟上負債累累,在道德上千瘡百孔的美元體系的根本原因。
這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並非是一系列偶然與巧合的後果,而是一場醞釀已久的全球範圍內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總清算。造成這種史上罕見的經濟結構嚴重扭曲局面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一九七一年布萊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美元的過度發行。美元逐年放大的濫發趨勢將世界經濟體中各種潛在的危險因素逐漸聚集起來,在經歷了長達三十多年的緩慢惡化之後已是無以為繼,危機終於爆發了。
這場危機的本質是一場美元體系的重大危機,它不同於一九三○年代以來的歷次經濟衰退,無論這場危機如何落幕,世界都再也不會回歸從前的格局。從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到國際貿易分工,從全球貨幣機制到金融市場重建,從國際均勢到地緣政治版圖,從新能源革命到綠色時代的來臨,這場金融危機對現有世界格局的衝擊將不亞於一場世界級的戰爭。
一九七一年,美國單方面廢除了布萊頓森林體系。從此,美元的發行既不受黃金的制約,也沒有國際機構的監督。美國開始走上一條放縱美元發行,利用其世界儲備和結算貨幣的特權地位,盡享向全球徵收鑄幣稅的驚人利益。
一九五九年之後,美元的發行量就持續超越美國GDP的實體經濟增長速度,美元的超量發行在一九九七年進入快速攀升的階段,18這兩條線之間的差距可被視為美國這幾十年來透過美元過量發行向全世界徵收的「鑄幣稅」。特別是一九七一年美國單方面廢除了布萊頓森林體系,乃是美元的重大國際違約行為。布萊頓森林體系是世界各主要國家簽署的國際公約,具有法律約束力,美國政府未經協商,突然單方面廢除了美元與黃金的掛鈎,相當於美元的嚴重賴賬行為。既然美元有過違約的「前科」,那麼未來再次違約和賴賬也不無可能。(摘自《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第九章)
基金會:財富的隱身大法「大道無形」,「大隱隱於朝」,統治者最高的境界就是令對手有形而使自己無形,如此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二十世紀初,國際銀行家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巔峰,家族富可敵國,權傾朝野,但副作用也非常嚴重。金融寡頭的勢力越大,對立面就越廣,反抗力量越強,不滿情緒越重,仇恨意識越明顯。當社會各種反對勢力聯手時,金融寡頭必將深陷萬劫不復的境地。國際銀行家似乎同時參透這個道理,各大家族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都從公眾的視線消失了。他們都是低調解釋,家族的後代對財產控制不再感興趣,追求各自的興趣和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