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闡述「阿德勒」教育思想的一部經典~~
勇氣,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資產。人生不是坦途,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困難;
教育的目標,就是去了解孩子,為孩子預備好面對人生任務,有勇氣去克服挑戰。
本書是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Alfred Adler),專門討論兒童的人格發展與教育觀念的一本經典。
這也是一本直指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書——我們都有過童年,有過童年時期的種種體驗,因此我們會如此關心教育問題。這本書正好直接剖析「人—教育」的核心問題,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再活一次,認識自己,並且更知道如何好好地教導小孩。
這本書結合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以及許多實例,希望給予家長、老師、心理輔導者一些指引,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健全的人格,並了解兒童行為問題的癥結、問題兒童是如何產生的。
阿德勒的核心觀念包括:.一個人的人生風格(style of life)是他所有行為的根源,幼兒在5歲之前,就會建立其人生風格的原型。父母和教師必須注意孩子的人生風格是否有偏差。
.孩子的偏差行為,只是他們追求優越感和逃避自卑感的手段。
.孩子從小到大,在以下這三個面向,最能表現真正的自我:
1. 人際關係(群己):如何結交朋友,與人相處?
2. 社會分工(志業):如何投入和運用自己的一生?
3. 親密關係(愛與被愛):如何和異性相處?
.人生目標錯誤的兒童,會為了維持其優越感,而產生各種問題行為,小則冷漠、自閉,大則與社會為敵。
.沒有壞孩子,只有灰心氣餒的孩子。這些孩子需要鼓勵,幫助他重拾勇氣。
.一些「好孩子」之所以表現出好的行為,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當情境產生變化,他的好行為不一定能持續。
解决這些兒童問題的關鍵,在於了解其整體人格,並給予同情、理解、關心與鼓勵,而不是懲罰。透過一步步的認知層面的改造,讓兒童重新形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目標,可以正面地實現其優越感。
本書的英文版於1930年出版,距今將近90年,但是讀來沒有距離,彷彿在談我們身邊的兒童、青少年、父母與教師。阿德勒的每句金言,溫暖中又帶有當頭棒喝的力道,他以親切的口吻,為我們解惑,也道出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原理。
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更了解孩子,也更認識自己,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開始。
作者簡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與佛洛伊德、榮格齊名,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的三巨頭之一。
阿德勒對後世的影響與貢獻極大,包含多位知名心理學家,如馬斯洛(Abraham Maslow)、弗蘭克(Viktor Frankl)、羅傑斯(Carl Rogers)、佛洛姆(Erich Fromm)等,而人際關係學大師卡內基(Dale Carnegie)、成功學大師柯維(Stephen R. Covey)、經營管理大師大前研一也都深受阿德勒心理學的啟迪,卡內基更曾讚譽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他的重要著作有: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The Science of Living)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兒童的人格教育》(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認識人性》(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譯者簡介:
▌彭正梅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是比較教育學、德國教育學、西方教育哲學、教育政策。出版的學術著作有《異域察論:德國與美國教育學研究》、《求取與反思:新世紀以來全球教育改革研究及中國教育傳統的初步考察》等多部,還有多部譯著出版,並在重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彭莉莉
教育學博士,現就職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阿德勒為我們指出一個關鍵,就是大人們幾乎都缺乏對孩子的行為目的之了解,只著眼在孩子的表象行為。阿德勒說,我們無法直接處理行為或症狀本身,必須了解孩子這個人,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我們要關注的焦點不是「錯誤行為」,而是犯了錯誤行為的「孩子」。
——曾端真,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這本書雖然是寫給家長和老師看的,而且灌注了滿滿的心理學氛圍,但是卻不因此而顯得艱澀,反而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孩子的關愛之心。阿德勒就像是孩子的代言人,他為孩子發聲,寫下他們無法以言語流暢表達的內心劇場,寫下他們如何因大人的忽視或溺愛,而長成今日的模樣……
——丘美珍,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這本書是為家長及老師而寫,特別是寫給那些非常用心、希望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及規矩的家長及老師們。正因為我們都渴望給孩子最好的,而「最好的」是來自我們大人的觀點,所以總是會有盲點。作者鼓勵我們也從孩子的視角去了解他們的處境,去體會他們因為環境、生理因素或人際互動中嘗到的挫敗感,去了解那些不願意正視大人雙眼的孩子在害怕什麼,去想像那些被貼上懶惰散漫、心不在焉標籤的孩子們,可能是更害怕被貼上無能或愚蠢的標籤。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阿德勒博士是一位相當具有社會意識的心理學大師,在他的個體心理學中,把人視為一個獨立而統一的個體。然後,在社會、學校、家庭等系統與脈絡裡面,看待一個成長中的兒童,如何超越其自卑感,形塑其人格與生活型態,並持續一生地追求優越感與實現自我價值。……我們可以藉著鼓勵,讓孩子將彌補自卑感的力量,用在對家庭、學校、社會產生貢獻,就可以建立其自我價值感。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名人推薦:阿德勒為我們指出一個關鍵,就是大人們幾乎都缺乏對孩子的行為目的之了解,只著眼在孩子的表象行為。阿德勒說,我們無法直接處理行為或症狀本身,必須了解孩子這個人,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我們要關注的焦點不是「錯誤行為」,而是犯了錯誤行為的「孩子」。
——曾端真,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這本書雖然是寫給家長和老師看的,而且灌注了滿滿的心理學氛圍,但是卻不因此而顯得艱澀,反而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孩子的關愛之心。阿德勒就像是孩子的代言人,他為孩子發聲,寫下他們無法...
章節試閱
第一講 引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理性的自我發展的問題。這對於兒童也是一樣。不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兒童尚未成年,給予他們指導就異常重要(雖然成年人有時也需要指導)。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完全可以放任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成長──如果他們有兩萬年的時間,而且在適當的環境下發展的話,他們也許最終可以適應現代文明的成年人的行為規範。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須關注並引導兒童的成長。
但是,這裡最大的困難莫過於人們對兒童的無知。因為,成年人要了解自己、自己情感的來源、愛恨的原因,即了解自己的心理,本身就已經相當困難;那麼,了解兒童,並且在掌握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去指導和引導他們,就更是加倍的困難了。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專門研究兒童的心理,這不僅是因為這個領域本身的重要性,也因為我們能夠藉此認識成年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個體心理學有別於其他的心理學,它不允許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個體心理學把焦點放在人格的統一性(unity of personality,也譯為整體人格),並研究整體人格如何為了其發展與表現,而努力地奮鬥與追求。從這個立場出發,個體心理學的科學知識是實踐的知識,因為所謂知識就是對於錯誤和謬誤的認識;不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個體自己,只要擁有這樣的知識,就知道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人格的發展。
個體心理學所採用的這種研究方法,使得它的所有論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個體心理學的理解,個體的行為是由個體的整體人格所發動和指引的,因此,個體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的所有陳述都精確體現了這些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個體的行為反映了個體的心理活動。在本章,我將對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作一整體性的論述,以後的各章會更詳細地探討本章所提出的各種相關問題。
關於人的發展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人的心理總是充滿著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兒童自出生起,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希望圖景,這種圖景是無意識形成的,但卻無時不在。這種追求,這種有目的的活動自然反映了人具有獨特的思考和想像能力;這種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我們一生的具體行為,甚至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因為我們的思想絕不是客觀的,而是和我們所形成的目標和人生風格(style of life)是一致的。
整體人格內含於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每一個體又由其整體人格所塑造。因此,每一個個體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不過,他既不是完美的畫作者,也不會對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具有完全的認識。他只是一個極易犯錯和不完美的存在。
在考察人格的建構時,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的整體及其獨特的人生目標和風格,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個體對於生活事實的主觀看法的基礎上。個體對客觀事實的觀念和看法,絕不是事實本身。因此,人類雖然生活在同樣的事實世界之中,卻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來塑造自己。每個人都根據他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來塑造自己,他的有些看法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正確的;有些則是不健康的、錯誤的。我們要永遠考慮到,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特別是要考慮到他童年早期時的心理障礙和問題,因為這些心理障礙和問題會影響他後來的人生軌跡。
這裡以一個具體案例來說明。這是一個五十二歲的女人。她總是沒完沒了地貶損比她年長的女性。對此,她回想到,她童年的時候,由於她的一個姊姊得到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就總有一種屈辱感和無價值感。如果這裡可以運用個體心理學的「縱向」(vertical)觀察方法來探討這一案例,那麼,我們就可以從這個女人的童年和她現在的狀況中發現同樣的心理機制,同樣的心理動力:她總是擔心別人看不起她;當她注意到別人更討人喜歡,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時,她就心生怨恨。儘管除此之外我們對於這個女人的一生或她的整體人格一無所知,但是,我們幾乎可以根據已知的兩個事實(她的童年和現在)來填補對她了解的空白。在這方面,心理學家就像小說作者一樣,運用一個確定的行為主線、一種人生風格或一種行為模式來建構人物的生活,以確保人物的整體人格不會被破壞。一個優秀的心理學家甚至能夠預測這個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並能夠清晰描繪出她獨特的「生命主線」(life line)所附帶的人格特徵。
個體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動是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inferiority)。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像力,激勵他試著透過改善自己的處境來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個人處境的改善則可以緩和自卑感。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心理補償(compensation)。
自卑感和心理補償機制的重要之處是,它開啟了人們犯錯的巨大可能性。自卑感或許客觀上有助於個體完善,不過,它也可能導致單純的心理調適,從而會擴大了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的距離。又或者自卑感過於嚴重,當事人最終只能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為上加以克服,儘管這種補償性的心理特徵的形成<
是必要而且是必然的。
我們這裡把那些明顯表現出補償性的性格特徵的兒童分為三類:生來就衰弱或有器官缺陷的兒童;從小受到嚴厲管教、沒有受到父母慈愛的兒童;從小被寵壞的兒童。
這三種類型代表了問題兒童的三種基本處境;藉由對這三種兒童的考察,我們就更能去研究和理解正常兒童的發展。儘管不是每個兒童都是生而殘疾,但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孩子都表現出某些由身體欠缺或器官缺陷所引發的心理特徵。我們可以從殘疾兒童中的極端例子來研究這些心理特徵的原型。而對於被嚴厲管教或嬌寵過甚的另兩類兒童而言,在實務上,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屬於兩者之一,或兩者兼有。
上述三種基本處境都會使兒童產生欠缺感和自卑感,並f且會刺激兒童形成超越其自己潛力的雄心壯志。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生同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難以截然區分。在病理學上,我們很難判斷,是過度的自卑感還是膨脹的野心對個體的傷害更大。兩者通常會按照一定的節奏,依次出現。過度的自卑感會激起兒童膨脹的野心,而這種野心有時又會毒化他的心靈,使他永不安分。這種不安分並沒有導致有意義的行為;它不會結出任何果實,因為它受到了野心的過分澆灌。這種野心又與個體的性格和癖性糾纏在一起,不斷地刺激兒童,使他們變得過於敏感,並總是容易對傷害或蔑視動怒。
這種人(《個體心理學雜誌》充斥著這類個案)雖長大成人,才智能力仍沉睡未醒。他們變得「神經兮兮」,或性格乖僻。如果發展到極端,這種人最終會成為不負責任的人,或走向犯罪,因為他們頭腦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們絕對是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義者。他們之中有些人迴避現實和客觀事實,為自己構築了一個全新的幻想世界。他們做著白日夢,沉溺於幻想世界,似乎那就是現實世界。於是,他們終於成功獲得了心靈的安寧。而實際上,他們只是虛構出另一種現實,藉以達到心靈和現實的和解。
心理學家和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類型的兒童在成長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情感(social feeling)的發展程度。社會情感在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中具有決定性和指導性的作用。社會情感的發展若是受到任何阻礙,都會嚴重危害兒童的心理發展。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
個體心理學就是圍繞著社會情感的基本原則來發展相應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家長和教育者不應該讓孩子只和一個人建立緊密聯繫,因為若是這樣,孩子勢必不能為將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了解兒童的社會情感發展程度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兒童都會經歷人生中最初和最困難的考驗。學校對兒童來說,是一個新環境。在這裡,兒童將表現出他們對新環境是否準備充分,特別是對於如何與人相處是否準備好了。
人們普遍缺乏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的知識,因此,許多成年人在回想他們的學校生活時,總覺得那簡直是一場噩夢。如果教育得法,學校自然也能彌補兒童早期教育的欠缺和缺失。理想的學校可以是家庭和現實世界之間的中介;學校不僅是一個傳授書本知識的地方,它還應該是傳授生活知識和生活藝術的場所。不過,在等待理想學校出現以彌補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家庭教育的弊端。
對於家庭教育的弊端,學校只能發揮顯示器的作用,這是因為學校還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環境。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那麼,孩子在入學時就會感到孤立無援;他們會因此被視為古怪、孤僻,這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一開始的孤僻傾向。他們的成長因此受到傷害,並可能發展成問題兒童。人們常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殊不知學校只是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
關於問題兒童能否在學校獲得一些進步,個體心理學還沒有定論。不過,我們總能證明,如果兒童進入學校時遭遇失敗,那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與其說是學習的失敗,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失敗。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兒童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他們的氣餒情緒開始擴展,迴避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總是盡可能地逃避,並尋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他們不走社會所確定和認可的大道,而是選擇能獲取某種優越來補償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對於這些喪失信心的兒童來說,選擇最快捷的成功之道,最具有吸引力。在他們看來,甩開社會的、道德的責任給他們一種毫不費力的征服感,這比起走社會所確定的大道要容易得多。選擇捷徑顯示了他們內在的怯懦和脆弱,儘管他們的外在行為表現得相當勇敢無畏。這種人只肯做十拿九穩的事,藉以炫耀自己的優越。
正如我們所見,作奸犯科之人儘管表面上無所畏懼,骨子裡卻十分脆弱;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那些表面上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卻在沒有什麼危險的環境中,從各種微小的跡象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感。
現在我們來探討從未受過慈愛的孩子的性格特徵。我們從那些罪大惡極者的生平中,可以發現這類兒童的性格特徵,只不過這些特徵在這些人身上表現得最淋漓盡致。從這類人的生活史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即他們在童年時代都曾遭受惡劣的對待。因此,他們就形成了冷酷的性格,滿懷嫉妒和恨意。他們不能容忍別人幸福。這一類嫉妒者不僅存在於惡貫滿盈者之中,在所謂正常人當中也可看到。一旦他們有了孩子,或對孩子負有教育責任,他們就會認定孩子不應該比他們自己的童年過得更幸福。
這樣的觀念和看法,並不是出於惡意。他們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長時期受到惡劣對待和嚴厲教育的人的精神狀態。這類人還會用許多他自以為正當的理由和格言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例如「不打不成器」。這些人不停地拿出無數的證據和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行為,但都無法使我們相信他們是對的。僵硬的、專橫的教育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只會使孩子遠離這些教育者。
第一講 引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理性的自我發展的問題。這對於兒童也是一樣。不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兒童尚未成年,給予他們指導就異常重要(雖然成年人有時也需要指導)。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完全可以放任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成長──如果他們有兩萬年的時間,而且在適當的環境下發展的話,他們也許最終可以適應現代文明的成年人的行為規範。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須關注並引導兒童的成長。
但是,這裡最大的困難莫過於人們對兒童的無知。...
推薦序
導讀
歷久彌新的教育觀:為孩子預備好以勇氣迎接人生
曾端真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本書貫穿一個概念:勇氣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資產。兒童教育的根本之道是了解孩子的人生風格,並且以鼓勵協助孩子培養勇氣。人生不是坦途,每個人都無法避開困難,必須面對人生任務的挑戰。阿德勒主張兒童教育的目標在於為孩子預備好面對人生任務,和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
坊間關於管教孩子的書或訊息,有如萬花筒般,絢麗又千變萬化。許多父母和教師面臨的困境是,雖然讀遍了書本知識,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仍然有英雄無用武之憾,也迷失在多如牛毛的管教知能中,無所適從。阿德勒為我們指出其中一個關鍵,那就是大人們幾乎都缺乏對孩子的行為目的之了解,只著眼在孩子的表象行為,因而所用的管教方法上焉者揚湯止沸,下焉者孩子越走越偏。阿德勒說我們無法直接處理行為或症狀本身,必須了解孩子這個人,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我們關注的焦點不是「錯誤行為」,而是犯了錯誤行為的「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關心人必定要先於處理行為。
阿德勒用深入淺出的故事來說明生命風格,以及如何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人生風格是主導人生的軸線,有如隱藏在個體潛意識中的領航圖。這張隱藏的人生地圖指出個體所欲前往的目標,以及如何避開所厭惡的處境。個體的目標即其優越感所在,其所厭惡的處境即其自卑感之處,偏差行為或症狀便是他們追求優越感和逃避自卑感之手段。
孩子的錯誤行為是其人生風格偏誤的跡象。阿德勒說人生風格是所有行為的核心根源,幼兒在五歲之前,已然建立了人生風格的原型,父母和教師必須能夠辨識兒童的人生風格是否已經偏誤,並且及時伸出援手。孩子犯錯是氣餒的現象,因此教育孩子不能偏離鼓勵之道,唯有鼓勵,才能讓氣餒的孩子有勇氣修正人生風格,走回正途。正確地了解孩子,謹守鼓勵的態度和技巧,便不會在管教技巧的迷陣中亂了方寸。
阿德勒主張人格的整體性,行為只是整體人格的表象部分,了解孩子必須以整全的人性觀來看待。任何意圖以片面的行為症狀來解釋行為意義的人,將無法看到孩子心理生活的整體樣貌,也就失去了引導孩子的正確方向。對於孩子違規犯過、冷酷無情的行為,如果不了解其行為之目的,很容易祭出處罰的策略。處罰只會讓孩子更強化他們對世界的敵意,更惡化他們的行為模式。以處罰來管教孩子,凸顯出管教者對於人性知識的貧乏。我們需要對孩子有整全的了解,去發現冷酷無情背後暗藏的脆弱心靈。內在脆弱的兒童,對於受傷相對的敏感,有如脆弱的枯枝,輕輕一碰便會斷裂。他們的行為顯示其仍然奮力在保護這根岌岌可危的枯枝,他們不想斷裂。為了自我保護,避免受到斷裂的痛苦,他們需要戴上盔甲,用冷酷無情來武裝自己。這類孩子,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處罰。前者有如溫暖的陽光,讓孩子有勇氣脫下盔甲;後者有如冷冽的寒風,只會讓孩子更握緊武器來保護自己。握緊武器的孩子,正是父母和教師眼中的頑劣孩子,然而大人們並未覺察自己在「製造」屢勸不聽的孩子。
幼兒都會有自卑感,自卑感會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創造出其主觀認定能夠克服自卑感的方法。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是自己人格的畫家,但不是完美的畫家,每個人都會犯錯,也不完美。兒童的認知是建立在對事實的主觀詮釋,而非事實本身;其所創造的補償自卑模式,犯錯的可能性極高。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我們必須從兒童的成長史來了解孩童,探求其行為的意義,及其自我觀點、人我觀、和對生活世界的觀點。孩子以這些觀點為立基,創造出補償自卑的行為。孩子的行為都是為了避開自卑感所創造出來的自我保護模式。兒童和成人對於困難的認知有所不同,成人必須用他們的眼睛來看世界,用他們的耳朵來聽聲音,用他們的心來感受世界。教師必須讀懂孩子的心理世界,並且用同理的態度和鼓勵的方法,才能修正他們錯誤的補償自卑模式。
補償自卑的心理機制是潛意識的歷程,小孩自身並不知道。生活中常見成人受困於兒童的偏差行為,生氣地問:你為什麼這麼懶惰?你為什麼要偷竊?你為什麼這麼沒有自信?你為什麼不上學?你為什麼改不過來呢?孩子如果願意說的話,也只能說出表面的原因,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目的何在。阿德勒說,我們不能期待兒童能說出答案。找尋答案是教育者的責任。答案就在兒童的人生風格中。
書中說明了兒童如何建構出氣餒的人生風格。犯錯是孩子失去勇氣的現象,只有氣餒的孩子,沒有壞孩子,這是教育者應有的基本常識。這個常識幫助教師在面對孩子的行為時,去除評價的眼光,保持客觀、同理的態度,以平靜的情緒,找到幫助孩子的出口。迷航的孩子,需要予以導航而不是處罰或棄之不顧;氣餒的孩子需要被鼓勵,以協助其重建勇氣。
本書的英文版發行於一九三○年,距今將近九十年,但是讀來彷彿在談近在你我身旁的兒童、青少年、父母與教師。阿德勒的每句金言,溫暖中又帶著當頭棒喝的警醒力道,讓人臣服。有別於讀理論書籍的苦澀、和操作式手冊那般的生硬,阿德勒以說故事的方式,貼緊我們的困惑,娓娓道出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原理,邊讀邊有解惑的快感,腦海中也不斷地浮出新方法。這本書沒有教我們技巧,但是在阿德勒教育觀的薰陶之下,將能自然地創造出和孩子互動的有效策略或技巧。
教師和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應以了解兒童為本,如阿德勒所言,正確地了解孩子將比不了解孩子更能好好地教育他們。
/
推薦序
穿越時空的阿德勒,解密親子因果之旅
丘美珍 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我自己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後,一直思考著教養的理路。但是,正所謂「教子無師父」(台語),如今我回顧自己過往超過十五年的親職歲月,與其說,教養是一種科學,我更覺得,教養是一種藝術。
科學跟藝術有什麼不同?我的淺見是:若人人依照「標準程序」執行,都有相同的結果,這就是科學;若人人依照「標準程序」執行,卻有不同的結果,這就是藝術。
這本針對「教養」的心理學講義,是個體心理學家開山祖師阿德勒(Alfred Adler),綜合自己的學術創見,以及對眾多孩子的觀察和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在我看來,這很像執行教養「標準程序」的指導手冊。
一八七○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阿德勒,他所創立的學說及應用,這兩年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成為暢銷書顯學。這本《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兒童的人格教育》,其實是在一九三○年出版的。但是,即使在將近九十年後的今天,閱讀這本書的內容,竟然就像在看當今教養學者的部落格一般,沒有任何違和感!
尤其,以孩子成長的階段來看,阿德勒在書裡提醒了幾個重點,是父母和師長必須放在心上的:
(1)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最應該克服的心魔是「自卑情結」。
所有的孩子,在大人主導的社會中,都會先以「年幼體弱」的姿態存在,他看到大人都站著而他只能爬行,看到大人可以說話而他不能言語只能哭鬧,他確知自己處於不成熟的生命階段,因而感到自卑。因為內在的驅力促使他想要擺脫這種自卑感,學習更高階的肢體動作及表達方式,以進化到更優越的階段。
阿德勒對於「自卑」給予正面評價,他認為,正因為我們感到自卑,才有動力追求優越,從小到大皆是如此。
適度的自卑,是進步的動力;但過度自卑,卻會扭曲孩子的心靈,讓他們企圖尋找可以快速成功的捷徑,最後有可能誤入歧途。
同樣的,為了克服自卑,孩子想要努力提升自己,雄心大志油然而生。一般來說,大人會激勵孩子挑戰遠大的目標,但是,阿德勒提醒,長期被膨脹雄心驅使的孩子,會感受到強大的壓力,因此失去身心均衡。
在過與不及之間,如何陪伴孩子成長,這正是大人的智慧。
(2) 影響孩子這一生命運的,不是他的天賦,而是他的人格。
阿德勒提醒,孩子未來的發展潛力,不是由天賦決定的,也不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而是由他的人格(personality)決勝負。換言之,天賦再高的孩子,如果沒有正面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就很難將自己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
阿德勒提到,孩子從出生起,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希望願景。在追求的過程中,因為他的目標和思考互動的結果,形成了人生風格(style of life)。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人生風格通常在四歲到五歲就已經確定下來。在這段時間,孩子因為所見所聞,培養出社會情感,和必要的社會適應能力。大約在五歲時,他對世界的看法就已經固定下來。
看到阿德勒這麼鐵口直斷地提出五歲看一生的主張,我有點訝異。但是回顧自己家裡孩子的成長歷程,卻也不得不同意,每個孩子的確都有自己個性的基調。但是,我認為,即便是同類型的人生風格,也有「原始」與「圓融」之分,這就是教養與教育所能著力之處。
如果孩子在幼兒階段能夠受到大人的鼓勵和輔導,不斷克服自卑感,發揚天賦,超越自己固有的能力,就能建立對自己的信心,由此建立影響一生、正面的「人生風格」。
(3) 孩子真正的自我,是一幅有跡可循的畫作,而他才是作者。
有些大人誤以為自己手上握著畫筆,可以自由隨意地描繪出孩子的理想面貌,卻忽略了每個孩子才是他自我畫像的作者。
阿德勒認為,孩子從小到大,在以下這三個面向,最能表現真正的自我:
1. 人際關係(群己):如何結交朋友,與人相處?
2. 社會分工(志業):如何投入和運用自己的一生?
3. 親密關係(愛與被愛):如何和異性相處?
由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他真正的性格、真實的自我,因為人格具有一致性,絕不會自相矛盾。對大人來說,孩子真正的樣貌,就彷彿是一個待解的謎,只能發現而無法重生。任何基於善意而加諸孩子身上的幫助,必須在解謎之後才能真正奏效。
沒有人立志要過不幸褔的人生,透過群己、志業、愛與被愛這三個環節,正是實踐人生幸福的方法。從年輕到年老,孩子和我們一樣,追求一種被愛且利他的旅程。
這本書雖然是寫給家長和老師看的,而且灌注了滿滿的心理學氛圍,但是,卻不因此而顯得艱澀冷淡,反而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孩子的關愛之心。在字裡行間,阿德勒就像是孩子的代言人,他為孩子發聲,寫下他們無法以言語流暢表達的內心劇場,寫下他們如何因大人的忽視或溺愛,而長成今日的模樣……
這無疑提醒了大人,教養其實是一段親子互動的旅程,而且昨日之因,將長成明日之果。所以,今日的你,如何拿捏教養及陪伴的分寸,正展現了身為大人的智慧。
反覆翻閱這本書之後,發現九十年前的古人,與九十年後的我們,內在的心靈世界竟然如此相似。而阿德勒準確、穿梭時空般的,洞悉這個心靈世界的脈絡和紋理,如此寫成這樣一本既詩意又通達的教養之書。這位身高只有一五五公分的古人,腦中所擁有的,這種創造經典的智慧,正是使他成為心理學大師的主因吧!
導讀
歷久彌新的教育觀:為孩子預備好以勇氣迎接人生
曾端真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本書貫穿一個概念:勇氣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資產。兒童教育的根本之道是了解孩子的人生風格,並且以鼓勵協助孩子培養勇氣。人生不是坦途,每個人都無法避開困難,必須面對人生任務的挑戰。阿德勒主張兒童教育的目標在於為孩子預備好面對人生任務,和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
坊間關於管教孩子的書或訊息,有如萬花筒般,絢麗又千變萬化。許多父母和教師面臨的困境是,雖然讀遍了書本知識,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仍...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