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注意,認識自己靈魂裡面最重要的東西。
學習覺察、面對、了解與清理
鬆開障礙,往愛與自由的方向移動。
「如果你是心靈道路上行走已久的人,這本書像是臨門一腳,帶給你當下的醒悟;如果你是剛接觸心靈探索的人,這本書像是一本心靈導航,減少你人生的迷路。在本書中,素珍老師把最深的東西,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而最淺顯的道理,卻可以帶我們到最深的地方。」釋覺華(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老師的話語,就像立足於山頂的覺者,已清楚看見每條心理軌道的起點與終點,以及彼此的關聯。她從這樣的高度提醒我們要去注意自己的念頭,去看到自己的受苦模式,當我們可以逐漸體會老師所說的心理路線與受苦模式,就更能感受老師想要帶領我們去體悟她所領悟的那份愛與慈悲。」李宗燁
呼喚要覺醒的心靈
我們一直做很多事想要符合他人的期望,符合社會道德的制約,因此不得不壓縮自己、驅迫自己,給自己壓迫跟暴力。我們做這麼多,內心有很多衝突跟矛盾,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這些努力、配合或委屈、辛苦,為的是被認同、被接納,有個安全與歸屬感,這些其實就是被愛的感覺,我們渴望這種狀態,以為因為配合、努力就可以得到愛,千方百計想要得到愛跟安全,甚至不惜犧牲一切去換取這種愛的感覺。
可是我們不知道愛其實一直在我們內在,只因被向外找尋的方法、想法跟努力所蓋住,所以再怎麼努力終究會失望、落空,如果我們可以了解這點,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想要得到的愛跟歸屬一直都在,只因我們沒有學習所以看不到這點。本書的重點,告訴我們,讓我們把方向轉過來,去看到我們尋尋覓覓的愛與歸屬就一直在我們的內在。
愛就在你心中
■跟親人的關係,可以說是剪不斷理還亂,你已經沒辦法算清楚誰是誰非,誰給多誰給少,誰好誰壞,恩多少、怨多少,完全無法衡量跟估計,唯有心中的愛出現的時候,這些都變得微不足道、渺小、不重要。這樣關係就有圓融跟真正的快樂。所以我們學習了解與清理障礙愛的能量。
■我們曾經受傷、被騙或受過苦我們就會用這樣的傷害去看待每件事、每個人甚至是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所以我們看出去就會是痛苦的,解讀都是負面的。反過來說,障礙清除開之後,我們看出去每件事就是愛。
這是它原本的狀態,沒有透過傷害去看,所以直接看到的就是事實,這個事實就是愛。這個愛其實一直你在心裡未曾消失過。
■因為受過傷我們就期望不要再經歷這個傷害,帶著這種態度跟親人相處必然會有許多的投射與侷限,原本的愛一直出不來,透過清理與看到傷害,愛就會出現。
不須刻意去修煉或做什麼而是讓原本就有的愛能夠重新出現。
本書特色
本書不是理論、知識的談論,而是一本認識自己的燭光,每篇短文都可以拿來在生活中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所以本書重點不在增加讀者的知識概念,相反的,可以如實地注意自己將會減少很多束縛,鬆開障礙,往愛與自由的方向移動。
名人推薦
王 甄 台北榮民總醫院主治醫師
林國慶 助理教授,私立高雄仁愛之家前家主任
呂俐安 資深心理師
黃啟霖 資深編譯
游乾桂 作家
陳品皓 資深臨床心理師
顏佑真 諮商心理師
釋覺華 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如果你是心靈道路上行走已久的人,這本書像是臨門一腳,帶給你當下的醒悟;如果你是剛接觸心靈探索的人,這本書像是一本心靈導航,減少你人生的迷 路。在本書中,素珍老師把最深的東西,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而最淺顯的道理,卻可以帶我們到最深的地方。」──釋覺華 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老師的話語,就像立足於山頂的覺者,已清楚看見每條心理軌道的起點與終點,以及彼此的關聯。她從這樣的高度提醒我們要去注意自己的念頭,去看到自己的 受苦模式,當我們可以逐漸體會老師所說的心理路線與受苦模式,就更能感受老師想要帶領我們去體悟她所領悟的那份愛與慈悲。」──李宗燁 本書文字整理者
作者簡介:
作者:劉素珍
1963年生,二十幾歲時曾被數家醫院同時診斷出罹患來日不多的絕症,絕望的瞬間醒悟自我意念的運作,身心脫落,卸下自我的牢籠,生出極大能量與安定。2004年開始研習氣功,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有感於現代人要過有品質的生活需要兼顧身體、關係與靈性,於是在2008年開始把靜心的精神融入氣功,教導人們從覺知動作來靜心,並帶領家族能量的療育(家族系統排列)至今。
有人覺得她的教導很像克理希那穆提,某些法師及學佛者覺得更像大圓滿,接觸過家族排列者卻說她的排列就像海寧格。
文字整理:李宗燁
1965年生,臺大心研所碩士,曾任大學講師、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員、觀音線協會志工督導、北市社會局合作輔導員、任林文教基金會團體帶領。
著作:《走出乖小孩的受苦迷宮》、《生命史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王 甄 台北榮民總醫院主治醫師
林國慶 助理教授,私立高雄仁愛之家前家主任
呂俐安 資深心理師
黃啟霖 資深編譯
游乾桂 作家
陳品皓 資深臨床心理師
顏佑真 諮商心理師
釋覺華 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如果你是心靈道路上行走已久的人,這本書像是臨門一腳,帶給你當下的醒悟;如果你是剛接觸心靈探索的人,這本書像是一本心靈導航,減少你人生的迷 路。在本書中,素珍老師把最深的東西,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而最淺顯的道理,卻可以帶我們到最深的地方。」──釋覺華 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老師的話語,就像立足於山頂的覺者,已清楚看見每條心理軌道的起點與終點,以及彼此的關聯。她從這樣的高度提醒我們要去注意自己的念頭,去看到自己的 受苦模式,當我們可以逐漸體會老師所說的心理路線與受苦模式,就更能感受老師想要帶領我們去體悟她所領悟的那份愛與慈悲。」──李宗燁 本書文字整理者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王 甄 台北榮民總醫院主治醫師
林國慶 助理教授,私立高雄仁愛之家前家主任
呂俐安 資深心理師
黃啟霖 資深編譯
游乾桂 作家
陳品皓 資深臨床心理師
顏佑真 諮商心理師
釋覺華 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如果你是心靈道路上行走已久的人,這本書像是臨門一腳,帶給你當下的醒悟;如果你是剛接觸心靈探索的人,這本書像是一本心靈導航,減少你人生的迷 路。在本書中,素珍老師把最深的東西,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而最淺顯的道理,卻可以帶我們到最深的地方。」──釋覺華 圓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老師...
作者序
前言
記得從高中開始,雖然不須為現實生活煩惱,但心裡始終不輕鬆,我一直在找尋,但是也不知道要找甚麼。翻遍了當時圖書館心靈的書籍還是很困惑。讀了心理系想從理論找答案,也經常逛書店搜尋每一本新書。進研究所以後開始想從心靈課程找到答案,於是上過許多老師的課、參加各類的團體,體會到發洩情緒可以暫時感覺舒暢,但並沒有停止找尋的腳步。
尋尋覓覓的我,卻是在跟素珍老師學習之後,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找尋。原來我會一直遍尋不著是因為我弄錯了方向,即使再好的理論或技巧對我只是暫時的安慰劑,因為我始終沒有回首面對想要找尋的背後──那個匱乏的心。
學習靜心與釋放後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心靈深處藏著那麼多讓自己受苦的信念跟以為。而這些苦就像心理的背景無所不在。學習從起心動念當中循線找到深層的苦痛,了解並鬆開它們讓生命越來越輕盈。很高興能夠藉由這本書分享素珍老師的教導,期待有緣人能找到回家的路。
為讓讀者順利瞭解本書的特別用語,可以先參考以下的舉例與說明:
跟自己連結
剛開始接觸氣功時我覺得這功法很好,便鼓勵家人也去學,但是家人卻興趣缺缺。還不死心的我有一次跟哥哥說:「我先教你好了。」他說:「有沒有最簡單的,一招就好了。」聽了心裡有點生氣,想說我這麼好意,你卻不當一回事。通常我們不愉快的時候,不是責怪對方就是忍下來,或是用一些好的想法來掩蓋不舒服,無論發洩出來或忍下來都稱為跟自己沒有連結。只是這樣的模式就會不斷的累積情緒與阻礙關係,因為錯過了從這件事去了解與發現自己的機會。
跟自己連結就是不帶批判地觀察自己,這樣才能從這個表面的情緒進一步地認識自己,發現更深層的信念或傷害。當我注意這份怒氣時,發現背後的想法是我覺得好的東西,期望你也可以認同。當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生氣自然不見了,原來表面為對方好的舉動卻是藏著自己想要被認同的需要。
還沒學習靜心之前以為被認同是件理所當然的事,也常常不自知地在尋求被認同,好像被認同了就會有種歸屬感跟安全感;然而素珍老師帶我們看見其實這是頭腦的誤解,因為不管怎麼做,歸屬感與安全感始終只是逃避痛苦的寄託,只需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變動就會被打回原形。
渴望被認同背後的心理因素很多,如被排擠,被否定、孤單或空虛等等。因為我們從來不會也沒有學習如何面對這些傷痛或障礙,而是讓思想頭腦的習慣反應,驅動我們去擺脫或對抗這些痛苦,所以不斷地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好的、重要的優秀的。
這裡素珍老師指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洞見就是:對痛苦的思想反應就是延續痛苦。例如我內在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希望家人來認同我所做的事,表面上似乎是如果得到認同了就會安心一下,其實卻是更強化了原來的「認為自己不夠好」,因為想被認同的想法就是從覺得自己不夠好所反應出來的。
換句話說,我們常常被內心的背景程式驅動著,很理所當然就這樣反應,卻對於這些程式會把我們帶往何處一點都不明白。這些背景程式就是我們很多的「以為」,我以為只要被認同就有歸屬感,我以為被讚賞就會有價值,我以為大家有共同的興趣,我就不孤單,我以為你們開心,我就開心……等等。
當我沒有覺察這些以為的時候,就會不斷地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反覆受苦。只有注意到這些以為,看到這些只是以為而不是事實,認清這些只是從過去的傷害所投射出來的虛假目標,自然可以不費力氣地跳脫出來。
關於愛
從我的例子也可以看到,表面上我的好意背後其實是討愛,然而別人認同我,我就得到愛了嗎?還是依舊匱乏?對方有能力給愛嗎?愛是什麼?本書揭露了關於愛的真相,請你一起來探討。
障礙
受傷時我們會生出很多的信念跟以為,例如我沒有用、我不夠好,然後以為只要討好別人,讓別人喜歡我,這樣我就是有用的人了,接著就會終其一生都在這些信念跟以為中打轉。老師把這些傷害跟相關的反應稱為障礙。障礙就是過不去的點,所以只要碰觸到就會生起很大的煩惱,並在這裡卡住;也因為過不去,於是在不同的時空都會重複相同的受苦劇情。
在關係中,很容易碰觸到彼此的傷害並且從傷害做反應,障礙也意味著阻礙關係中愛的流動,同時它也阻擋了我們原本的覺性。
同在或陷進去思想
藉由動作中注意手腳的移動(詳書上練習),很自然地一定會開始想其他的事情,這時候意識到被念頭帶走了就回到動作上,慢慢的心就容易安定下來,因為這些念頭就是反映與延續平常的煩惱。漸漸地當念頭飄走時很快地就知道要回來,這樣可以說自己跟念頭之間開始有距離,這是觀察念頭的基礎;反之,跟隨著念頭去想過去或等一下的事而無視於當下的動作,這叫做陷進去思想裡。當我們可以純粹的注意動作而沒有陷入過去與未來的想法,可以說就是一種同在的狀態。
同樣地,當我不自知的帶著渴望、被認同的動機,去邀請家人也來喜歡氣功時,就叫做陷進去;當我注意到生出一個要被認同的想法時,叫做跟念頭有距離。
止與清理
可以注意念頭才能停止繼續製造受苦的事件與關係,例如看到自己又想拿別人的成就跟配偶比較時,能夠了解這樣做只是傷害,也看到想比較背後的不安,比較的念頭自動停下來,這樣可以稱為止。
遇到挑戰或煩惱現前時,如果沒有學習就會忙著解決表面的問題或事件,於是又陷入原來障礙的受苦模式之中。就像一直想要被認同,當對方反應不如預期時就會覺得失望、挫折,大部分的反應就是我要如何才能被肯定或是乾脆放棄,這就是陷入過去障礙的反應。
學習感官覺知,如注意動作或聽聲音,可以跟這些反應保持距離,既不落入自己是失敗者的認為,也不會企圖擺脫這個挫敗感,念頭暫時止息地注意這個挫敗,沒有動機與想法的跟這個狀態在一起叫做「同在」。如此挫敗感就會流動,也許是生氣接著是哀傷……等等,一層一層的情緒就會鬆開,甚至會出現這個障礙的源頭是過去曾經被嘲笑的記憶,也看到了自己以為只要被讚美就可以擺脫羞愧感,這樣的過程就是了解與清理。
從另一方面說,小時候被嘲笑的傷害生出我不如人的信念,頭腦會從我不如人衍生出各種變裝,例如努力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別人會的我也一定要會,只做有把握的事,積極想要收集他人的讚美與認同,無法忍受別人不同意見,極力要求家人要表現好……等等。我們就會在這些受傷記憶的變裝中疲於奔命,製造種種辛苦煩惱。「同在」不僅是鬆開表面的情緒,更可以從障礙的源頭鬆開,整個衍生的受苦的模式也會脫落,這樣的清理會很自然地帶來自由與平靜。
面對所謂的負面情緒,其實不需要做什麼,只需要「同在」,它甚至能夠鬆開意識深層的傷痛也帶來了解,它是究竟的療癒。
點亮自己內心的光明
本書不是理論、知識的談論,而是一本認識自己的燭光,每篇短文都可以拿來在生活中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所以本書重點不在增加讀者的知識概念,相反地,可以如實地注意自己將會減少很多束縛,鬆開障礙,往愛與自由的方向移動。
剛開始聽素珍老師教導的人可能有時會聽不懂,因為我們完全被內在的信念跟以為推動著,一步一步地在經歷這些思想所延伸的心理歷程。當我們在討好的當下,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動作背後的恐懼與痛苦,也看不到接下來必經的委屈與不平乃至更孤單,就像盲人走在軌道上,對於起點與下一站毫無所悉。
老師的話語就像立足於山頂的覺者,已清楚看見每條心理軌道的起點與終點,以及彼此的關聯。她從這樣的高度提醒我們要去注意自己的念頭,去看到自己的受苦模式,所以也不用太努力去思辯這些短文,而是藉由這些文字注意自己,只要領悟隻字片語,其實每一篇都是相通的。當我們可以逐漸的體會老師所說的心理路線與受苦模式,就更能感受老師想要帶領我們去體悟她所領悟的那份愛與慈悲。
前言
記得從高中開始,雖然不須為現實生活煩惱,但心裡始終不輕鬆,我一直在找尋,但是也不知道要找甚麼。翻遍了當時圖書館心靈的書籍還是很困惑。讀了心理系想從理論找答案,也經常逛書店搜尋每一本新書。進研究所以後開始想從心靈課程找到答案,於是上過許多老師的課、參加各類的團體,體會到發洩情緒可以暫時感覺舒暢,但並沒有停止找尋的腳步。
尋尋覓覓的我,卻是在跟素珍老師學習之後,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找尋。原來我會一直遍尋不著是因為我弄錯了方向,即使再好的理論或技巧對我只是暫時的安慰劑,因為我始終沒有回...
目錄
目錄
前言
自序
解讀
洞察情緒
關係互動
跟父母連結
關於學習
關於問題解決
傷害他人、懺悔與慈悲
關於愧疚
認同
依賴
安全感
關於愛
學習面對或是逃避
頭腦層次
觀察思想的運作模式
感官的覺知
無處不道場
目錄
前言
自序
解讀
洞察情緒
關係互動
跟父母連結
關於學習
關於問題解決
傷害他人、懺悔與慈悲
關於愧疚
認同
依賴
安全感
關於愛
學習面對或是逃避
頭腦層次
觀察思想的運作模式
感官的覺知
無處不道場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