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想帶你認識、實踐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主張、生活風格。我們稱它,新奢華主義。
新奢華主義是:只持有最愛的,只持有最好的,只持有最需要的。
如此一來,你的居家空間再也不會塞滿無用東西,凌亂不堪;你的生活將變得簡單精緻而有品味。
該怎麼做?
首先,就從丟掉可有可無、廉價粗糙的東西開始。超過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不留戀的物品,不持有;無法回歸自然或轉讓給其他人的物品,不持有;和自己或自己的生活風格不符的物品,不持有。
再者是購物時,不斤斤計較於價格,只買真正需要、真心喜歡的物品。這麼一來,家中不但變得更清爽,心靈也能得到高度滿足。透過這種新生活方式,你也能看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想要的東西。
作者簡介:
金子由紀子 著
1965年出生,曾任職出版社,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寫作領域廣泛,涵蓋生活方式、健康、旅遊、教育等,也是日本綜合情報網站All About「Simple Life」的管理者。在十年的單身生活經驗中,發現了「用少量物品過悠閒生活」的快樂。現在,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仍然繼續實踐著簡單生活。她所提出的、貼近個人經驗的生活術,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章節試閱
和減肥的共通之處
有件事和實踐不持有的生活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減肥」。
我根據自己曾經擔任減肥書作者的經驗,察覺到了這一點。這兩樣事情,真的很相似。
減肥是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共同目標,是一個歷經千辛萬苦卻未必如願以償的大問題,但是,根據醫師或營養師等擁有正確減肥知識的人的說法,減肥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
「消耗的熱量(活動量)比攝取的熱量(食量)多,就一定能減重。」
之前雅典奧運期間,我在電視上看到花式游泳選手的練習情況。
這項運動消耗的熱量十分驚人,那些女選手為了補充熱量,好像一直吃個不停。事實上,她們一天攝取的熱量高達一萬仟卡,相當於成年男性四到五天的必要熱量。
所以,即使吃得再多,如果有相當的運動量,也能保持如花式游泳選手般美妙的纖細體態。這就是因為「攝取的熱量和消耗的熱量差不多」。很簡單,不是嗎?
但是,聽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這也正是市面上各式減肥食品和減肥書籍這麼多的理由。
這點,也可以套用在物品上。
「清出來的東西和帶進家裡的東西,如果數量一樣,東西就不會增加。」
「帶進家裡的東西比清出來的東西數量多,東西便會增加。」
這真的是很單純的原理。
據說,善於管理衣物的模特兒和藝人,即使一件接一件不斷換穿當季流行服飾,但只要穿過的衣服馬上處理掉,置衣間也不會大暴滿。
但是,看到便宜洗潔劑或保鮮膜就不知不覺買下來的家庭主婦,廚房裡因為擺滿這些消耗品,慢慢占滿了收納空間。
如果想過不持有的生活,盡可能地只出不進,就是一大重點。
光「丟掉」是不夠的?!
「改善被雜物塞爆的生活。」
這樣的主題,經常出現在電視或雜誌的企畫中。
「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丟掉東西」,很多人有這樣的煩惱。於是,收納及室內布置的專家和企畫人員一起造訪這些人的住家,只見物品占據了地板或桌子。然後,專家和委託者一起進行分類:
「這個丟掉吧。」
「這個留下來吧!」
專家按生活機能規劃出完美的收納技巧,丟棄不需要的東西,並且請回收業者前來估價……這些內容真的很能引起觀眾的收看興趣。而且看到打掃完畢後的房間,連自己都有種乾淨俐落的感覺。
然而,之後的情況很少被播放出來。
我不禁心想,到底有多少人可以繼續維持那種完美的狀態?
也就是說,這和減肥的「反彈」狀況,不謀而合。
據說不少人能順利減去十公斤、二十公斤,即使在短短兩、三個月內,也能辦到。
但如同體重在短時間內下降般,也很容易快速反彈回升。很多人將每日攝取的熱量降至最低限,拚了命運動,但卻在減肥成功之際,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體重,回復原狀。
如果,好不容易整理得整齊美觀的房間,也從隔天開始一點一滴慢慢變亂,也許總有一天會恢復原狀吧。
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
忽然一時興起,整理自己的辦公室座位或家裡的廚房,恍如夢境般整理得一塵不染,但不久後,桌上又不知不覺堆積了大批資料,本來空無一物的廚房流理台上,又開始亂七八糟堆滿了沒有收拾的東西……
這就是「生活中的反彈」。
即使能在某一天進行總清理,把東西丟光,將每個角落整理得乾乾淨淨,也只能算是「短期減肥」。丟掉東西令人鬆一口氣,但是如果又買其他物品回來囤積,一切就會恢復原狀。這麼一來,「不持有的生活」便遙遙無期了。
那麼,生活中的反彈是怎麼發生的呢?
為什麼會有反彈現象?
直接詢問減肥專家:「減肥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結果,馬上得到:「減肥的祕訣,就是不要減肥」這個令人驚訝的答案。
雖然這回答有點禪味,但關鍵似乎就是如此。
減輕體重、變瘦這件事,本身不難,問題在於持續保持這樣的狀態。
真正的減肥,雖然本質上是指「改變生活型態=改變自我」,但即使人人都想變瘦,卻不打算改變生活型態。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減肥方法,大抵上都是諸如「只依照某份菜單進食」、「只做某種運動」等小技巧,都是為了故意忽視自我改革的偏方。這種減肥方式還是少做為妙,更重要的,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這些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也是因為說對了很多事。
將「減肥」置換成「丟棄」,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物品塞爆的原因了。
我認為,雖然「反彈」的因素因人而異,但最大的原因應該在於:
並沒有將減肥或整理家務,根深柢固地當做自己的生活習慣。
所謂的減肥,並不是指「到某月某日為止,我要減到幾公斤」,而是要以「當我減到幾公斤後,要『一輩子』維持這樣的體重」為起點,那麼減肥才算成功。
生活也是如此。
如同電視節目播出的那樣,將所有東西一次丟光,立即見效,做起來的確很痛快,但只能減少一時的物品數量,並不是改變生活型態。如果不改變囤積物品的習慣,過不了多久,你的生活就會再度「反彈」。
那麼,為什麼生活中的物品會這麼多?
因為買過頭?或是得到東西的機會很多?還是下意識總覺得可惜,然後就留下了東西?
只要回想自己過去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就會發現家中物品累積的原因。如果不能清楚意識到改善這個習慣的方式,不管「丟」幾次,每次都只是再度反彈而已。
「丟棄」這件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養成」不囤積物品的生活習慣。
利用習慣,在不知不覺中讓住家煥然一新!
「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將家中的東西好好整理,將東西分為『留下的』、『不要的』,一次收拾乾淨。」
心裡不斷這樣盤算,但想了幾年也沒實踐的人,相信一定很多。
任何人都會對「一次就收拾乾淨」特別有好感,所以總是想找機會試試看,卻一直找不到這樣的時間。等到好不容易有了空閒,又覺得還有其他一直想做的事情,對整理收拾完全提不起勁。
「想讓生活更加順暢」,曾有這個願望的人,是不是有高達九成比例都處於這樣的狀態?
「一次就收拾乾淨」固然令人開心,事實上,也是一項很累人的工作。所以,才一直裹足不前吧。
對於這樣的你,首先我推薦:「養成一個簡單的、可以持續的習慣。」
你每天的例行習慣是什麼?
刷牙洗臉、回家後洗手、取下來的手錶放在固定位置。像這樣,每件事情都在不經意時進行著,這些應該也都是完全不需要勞力的動作。
幾項生活小習慣合起來,就形成了行為模式。
生活習慣並不只限於刷牙洗臉這類事情,也包括:
在藥妝店一看到特賣面紙,便反射性多買幾包的習慣。
在便利商店選購飲料時,不知不覺買了附贈小食玩的飲料的習慣。
總是無意識地將飯店的便利用品帶回家的習慣。
「這些都是所謂的習慣嗎?」
也許不少人會懷疑,但如果這些行為的頻率很高,就一定是習慣了。
那麼,想不想試試看靠習慣的力量,減少家中塞滿的物品,在非常輕鬆的情況下,將家中整理得一乾二淨?
「習慣」其實非常有趣,你可以不必刻意執行,只要在某個程度上做點什麼事,就可能養成固定習慣。
根據經驗老到的內科醫生的說法,會造成疾病的一些生活習慣,大概花兩週的時間便能一一改變。例如,讓喜歡重口味的人習慣清淡;讓只想吃肉的人開始吃蔬菜。如果是戒酒或戒菸,根據數據顯示,多數人也只需要一到兩星期的時間。
改變性格並非易事,但是改變行為,誰都可以立即開始。
‧不再每天買保特瓶飲料,在冰箱中準備自己泡的麥茶或自製飲料。→兩週減少十四個保特瓶垃圾。
‧一天整理一個抽屜,並丟掉不需要的物品。→兩週減少十四個抽屜裡的物品。
‧身上帶著計步器,養成一天走一萬步的習慣。→最後,丟掉沒有在使用的運動器材。
每天持續一個做得到的小習慣,能能防止總量可觀的物品進入家中,或者幫自己清出不需要的物品。因為習慣也和物品有旗鼓相當的力量。
雖然這些小習慣在兩星期內便能養成,要格外注意的是,在你培養或改掉習慣時,一次只針對一個。也就是說,兩星期中,只培養或改正一個習慣,
每個人的狀況當然不同,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盡量一次只集中在一個習慣上,比較容易產生效果。
因為,在這兩週內,很可能遇到各種狀況或麻煩,也許有不知如何持續下去的時候。但是,發生無法掌握的情況時,如果把心力集中在一個習慣上,事情會簡單得多。如果覺得每個習慣實行起來都不難,就同時做好幾個,不但會產生很大壓力,而且中途就叫苦連天了吧。
找一個簡單的習慣,持續執行兩星期,讓它確實成為你的習慣。
接著,再用兩週的時間,養成下一個簡單的習慣。
如此反覆進行,那些蔓延在你生活中、總是不知不覺增加的物品以及令人困擾的習慣,便會消失,進而養成不增加物品、過著舒適生活的習慣。
當然,很可能還是有花兩星期也無法養成的習慣。
也許,會有好不容易養成,卻不知在何時消失的習慣。
這時候,只要回到最初的狀態,再花兩星期或更長的時間培養即可。如果還不行,就再來一次。
花多少時間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改變現狀。
「如果哪天有時間的話……」
別再這麼想了,與其像垂涎三尺盯著畫中大餅的傢伙那樣羨慕別人,不如逐步確實養成好習慣,才是對你有好處的做法。
通往不持有生活的捷徑:七個習慣
要確實邁向不持有的生活,以「每天一點一點」、「一個習慣花兩星期養成」為目標,比「一次就收拾乾淨」來得管用,這點在之前已經提過。
那麼,要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才能實現不持有的生活?
在這裡,我舉出下列七點:
1.不拿
所謂「沒有比免費更昂貴的東西」,真是一點也沒錯。
除了真心喜歡的贈品外,大多數免費得到的物品都不會被珍惜對待。人們會在下意識中抱持著「反正是免費」的態度,粗魯地使用這些東西。
不只使用態度很隨便,「不用也拿回來放」的狀況也不少。
囤積在家裡的物品,大多數不正是這類東西嗎?
拿到的時候,多數人總是心想「到時候如果不喜歡,丟掉就好了」,隨便收下。但是,後來能丟棄的人,絕對不多。
雖然是免費的,但不特別喜歡,而且還可以用,丟掉也滿麻煩……
就在這樣的心態下,連用都沒用過的免費物品,堆積如山。
「免費拿到」這件事,不費半點力氣,不用花錢,只要多幾次,就會陷入這樣的狀態中。
因此,如果有志於過不持有的生活,第一步便是「不拿」。
下定決心執行這個習慣,可以說是進入不持有生活最快的捷徑。
舉例來說,如果覺得塑膠袋過多,收納起來令人困擾,就應該養成帶購物袋出門的習慣。
即使不整理房間、不丟東西、不花心思收納物品也沒關係。只是,外出的時候一定要帶購物袋,養成購物時告訴店員「不需要塑膠袋」的習慣,如此一來,你家裡就可以開始「只整理塑膠袋」。
因為塑膠袋可以裝垃圾,或使用在其他很多用途上,所以一停止從外面帶回塑膠袋,家裡囤積的量就會逐漸減少,之後也不用花時間整理。
即使家裡的塑膠袋沒了,也請保持帶購物袋的習慣喔。
如果真的需要塑膠袋,就自掏腰包購買市售的環保塑膠袋。
市售的環保塑膠袋比較堅固,就像自己帶出門的購物袋一樣,不會不小心東西就掉得到處都是。
最重要的是,你不會像以前那樣浪費塑膠袋。那是當然的,雖然只是一點小錢,卻可是自掏腰包購買的。
免費發送的東西、試用品、飯店的便利包、附贈品、禮品、小贈禮以及親戚朋友對你說「喜歡的話就帶回家吧」、認為自己搞不好會用到的東西……對這些東西,請堅持完全不拿的態度吧。即使只做到這點,生活應該也會變得非常簡單。
話雖如此,要拒絕別人的贈禮,下定決心抱持著即使有損人際關係也無所謂的態度,如果不是意志力堅定,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你是否學會了高明的拒絕方式?在不得不收下東西時,是否已經預先想好去處?在學習不拿的同時,可能也得事先掌握適當的應對方式。
2.不買
購物其實很有魅力。特別是女性,相信不會有人討厭買東西吧?
購物不但有魅力,還有魔力。如果不斷買東西,生活不但漸漸變得不自由,也會阮囊羞澀。好不容易買進很棒的東西,卻生活得不快樂,就一點意義也沒有。如果要採購,應該用讓生活更富足快樂的方法吧。
雖然衝動購物能夠消除壓力,令人感覺痛快,但是購物後後悔,種下新的壓力種子的情況也不少。
要避免這樣的危險,就徹底執行「這一次不買。」
購物時,會有各種想法在腦中盤旋:這個顏色好看嗎?尺寸合嗎?哪一種花色漂亮?維修方便嗎?
但是,「這個東西真的需要嗎?」相信,很少人會從這個角度思考。
即使家裡的東西已經塞爆,空間被占滿,但在商店裡拿起商品,考慮買還是不買或該選擇哪一個等問題時,還是完全將這個重點拋諸腦後。
不管購物的理由是什麼,對於想買東西的人來說,那些東西都是「必要的」。
在一部以罹患購物強迫症的年輕女子為主角的小說《購物狂的異想世界》(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中,主角每次購物時,總是會為自己辯解:
「……今天已經快累死了,這個東西無論如何我都要買!」
大家多少都有這種經驗吧?
接下來的情形便是,不久後看到玄關堆滿了自己買回家的爛鞋子,或是化妝台上從沒用過的髮飾,便會哀聲嘆氣。
看來,當心裡想著「現在不買,也許以後就不會買了」時,還是不要買比較好吧。
「還是好想買喔。」
如果仍然有這種想法,雖然你的確可以買下來,但是多半會演變成上述的情況。
而且如果不小心弄丟,不但是和它們「沒有緣分」,多數的狀況其實是,這些東西不再有初見時的吸引力,所以沒有好好珍惜。
為了消除壓力而進行「必要」的購物,雖然可以在瞬間讓內心安定下來,但這也只有在購買當時而已。
唯有抱持著「如果沒買無所謂就不買」的立場,讓物品登堂入室的門檻變窄,家中只出現「真正喜歡的東西」、「真正必要的東西」的生活,才能真正實現。
3.不儲存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家裡總會有兩、三個相同的東西,甚至更多。其中大多是保鮮膜或衛生紙等消耗品。要注意的是,請盡可能不要囤積這類物品。
如果消耗品庫存已經多到壓迫收納空間,在用完之前,請下定決心不再添購。而且,也要逐漸減少東西,慢慢把家裡整理乾淨。
「丟棄」是一項耗費體力的苦差事,但是「消耗」只要交給時間即可,做來可說是輕鬆愉快。如果家中的東西還是囤積很多的話,也許可以送人來加速消耗庫存的速度。
庫存品的共通點是,不會腐壞。
因為這些東西不會腐壞或損傷,所以容易被當做禮品及贈品,或常在超市特賣時買了一堆回來。但是,真的有必要在家裡囤積好幾個一樣的東西嗎?
會囤積東西,是由於「如果用完了該怎麼辦」的不安感,以及「那麼便宜就多買幾個」的現實原因。不管哪個原因,都與不持有的生活原則相悖。
保鮮膜很少在一天內完全用完,鋁箔紙也同樣,根本沒有囤積好幾卷的必要。即便暫時用完,如果知道該怎麼處理,就完全不會令人困擾。保鮮膜用光了的話,把盤子或湯碗倒扣蓋上,或用現有的塑膠袋、報紙包好即可;面紙用光了,擤鼻涕時用舊手帕也沒有關係。如果果汁翻倒在地板上,不是也可以用抹布或舊布擦拭嗎?
如果家中沒有庫存,東西用完時,動腦筋想變通方式的機會便能增加,使用消耗品的方式也將跟著改變。
「不論用多少,反正家裡都還有庫存,沒關係啦!」
過去總是抱持這種心態來使用的保鮮膜或面紙,若想到數量有限,使用時就會較為謹慎。
在消耗品大減價時,不知不覺就買一大堆的人應該不少。原先認為這些東西能讓自己「占便宜」,卻反而常因此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產生「損失」。只為了一卷便宜幾塊錢的東西,卻造成收納上的不便,不但房間變得亂七八糟,也會形成資源使用的浪費。
我曾經聽過停止囤積保鮮膜的某個人說過:
「用微波爐加熱時,就用鍋蓋;切半的蘋果則用碗倒扣蓋住來保鮮;保存食物就用報紙或密閉容器。像這樣處處留心的話,保鮮膜一年都用不到一卷。」
以我來說,孩子出生前,即使是擦拭一點小髒汙也使用面紙,但現在會開始留意自己消耗大量面紙的情況。我在桌上放置為了育嬰而大量購入的紗布,來代替面紙,果然讓面紙的使用率大幅減低。
使用紗布擦拭孩子的嘴巴或手,或是不小心灑在桌面的湯湯水水後,丟進洗衣機裡清洗即可。因為它體積小,乾燥速度快,所以成為我愛用的小工具。
許多便利物品讓生活變得輕鬆愉快,這是很令人心存感謝的事。但是完全依賴這些物品,便會淪為它們的奴隸。
相反地,即使沒有這些便利物品,只要身懷生活智慧和技巧,相信也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那麼,就以這份自信,將不持有的生活變成自己的生活型態。
此外,因為便宜而一起買下,也常常導致使用上的浪費。囤積便宜貨,與免費取得東西是一樣的道理。
即使便宜,也只買必要的東西。
即使免費,也只拿需要的部分。
乍看之下雖然好像有所損失,但是如果換來一個神清氣爽的好生活,不正是成本效益最高的事嗎?
4.丟棄
丟棄,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每個人都認為丟掉東西再簡單不過,事實上完全不是。相信,沒有辦法丟掉家中塞滿的物品的人,應該能了解吧。
不管是別人送的或自己買來的,「得到」物品這件事都很愉快,但要除去時,就成為一個問題。
當東西損壞或老舊時,要丟掉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分類,就是會遇到的障礙之一。
分類時,必須將不要的東西分為可燃、不可燃、危險物品、資源垃圾(紙箱、紙、布、保特瓶、鋁罐、鐵罐、玻璃瓶或舊衣服)等種類,然後分別在指定的時間丟棄。如果太忙或搞錯時間,可能得再等上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丟棄。大型垃圾更是如此。
但是如果因為丟棄東西很麻煩,家中就亂七八糟堆積不使用、不要的物品,也很浪費空間吧。把這些東西丟掉,家中環境就會變得清爽。
因此,養成丟棄的習慣也很重要。
家裡的雜誌或小冊子超過一定數量,就要徹底丟掉。
漂亮的糕餅盒子或箱子,如果沒有使用也丟掉。
超過食用期限的食物、沒有使用的調味料,也丟掉。
「丟棄」這個習慣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必須明確執行「丟棄前的準備工作」。特別是資源垃圾,如果沒有確實使用專用的垃圾桶或袋子、有固定放置的場所,這些東西就會散落得到處都是。不如想辦法用漂亮的袋子或箱子,讓丟棄這件事變得更輕鬆愉快,養成丟棄的習慣吧。
5.替代
過去,人們為了持有物品而努力不懈,今日卻必須為了不持有物品而努力,絞盡腦汁思考如何不讓東西進家門,其中一個方式便是「替代」。
例如,想把大瓶子裡剩下的味醂移到小瓶子時,可以使用漏斗。
如果沒有漏斗的話,怎麼辦?
平常的你,應該會因此添購一個漏斗。但仔細想想,你總不會老是在移動液體吧?頂多一年一次。
那麼,還要為了這個原因特別買一個漏斗嗎?
漏斗並不是價格昂貴的物品,恐怕在十元商店裡也買得到。
但是,特別去買平日不太使用的物品,儘管只花十元,也令人猶豫不決吧。
十元商店能買到的漏斗,一定是粉紅色的廉價塑膠製品。你應該也不喜歡吧,但這是一年才使用一次的工具。
然而,每次打開廚房抽屜時,就會看到這個自己討厭的東西,雖然只是一個漏斗,還是讓你不太愉快吧。
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應該以其他東西「替代」。只要能夠發揮和漏斗同樣的功能,外觀天差地遠也行。
舉例來說,將薄塑膠板捲成漏斗狀插到瓶口裡;或是表面覆蓋著塑膠的厚紙板也可以。只要在移動液體時能保持漏斗狀即可。
這麼一來,你不用買漏斗就能解決這個難題,不必多花十塊錢,家裡也不會多一個礙眼的東西。
話說回來,為了漏斗這個便宜的小東西如此猶豫不決,不是很傻嗎?也許是喔。
但如果不是漏斗,而是其他更高價的東西呢?
或是更占空間、體積更大的東西呢?
雖然大家都希望仔細斟酌,只持有必要的物品。但實際上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卻會毫不遲疑買下漏斗。
所以,即使是小東西也盡可能不持有,請試著想一想在什麼都不買、不拿的情況下,是否有其他東西可以替代?我認為,可以用來替代的東西,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
如果閱讀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紀錄,便可以知道,當時物資極端缺乏,人們會善用替代物品度過難關。那樣的智慧和努力,令我驚訝。
現在當然不是為了重現那時的悲傷記憶,才要利用「替代」這個方式。
不是為了彌補貧困,而是為了創造豐足,才應該活用現有的東西。不要浪費金錢和空間在很少使用的東西上,而是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每天使用、喜愛的物品上。
6.借用
為了邁向不持有的生活,借用,也是一項有效的方法。
不常使用的東西,和「替代」一樣,向別人借用或向業者租用,也是必須養成的習慣。
例如,我家沒有客人專用的棉被,因為很少有客人過夜。
如果有,大抵上就是妹妹一家人,而且在來之前,妹妹一定會跟我聯絡。因為是如此親密的關係,他們住在我家的時候,我們便用露營時使用的戶外睡袋,讓他們用我們的棉被。如果不夠用,就向相關業者租用。
租用棉被,一組一晚約五千日圓。儘管不便宜,我還是絕對不準備多餘的棉被。我認為,如果為了很少使用的東西空出大空間,是太過奢侈的事情。
如果我居住在寬敞的房子,可能會毫不猶豫地準備客人專用的棉被。但我家是一般小公寓,完全沒有這種收納空間。
雖然勉強塞也不是不行,卻壓迫到自己每天生活的環境。為了幾年用上一次的東西,每天處於如此狹窄的空間,不是很奇怪嗎?
所以,我認為租借棉被所支付的租金,是讓自己日常生活過得更舒適的必要花費。
但是,大多數人對於「借用」這件事有些擔心,所以不是很積極。
支付租金所租來的東西也就算了,如果是向別人借用,不但得小心避免弄髒、弄壞,萬一有點損壞,非得購買一個同樣的東西歸還、賠償不可。借的時候要向對方低頭,歸還時,也要送一點小小謝禮吧。說得明白些,就是麻煩。
儘管如此,如果只是小東西,像工具或烹調用具等,我還是會盡量跟別人借。
過去的日本不就是這樣嗎?在電視普及之前,擁有電視的家庭並不多。想看電視,不但要到有電視的人家去看,商店或餐廳裡的電視,也得和許多人分享。
現今社會的住家中,不但每個房間都可能裝設一台電視,甚至車子裡也有,就連手機也能看。每個人都有一台電視,甚至更多,但是,這樣的情況讓人覺得好像有點寂寞。
現在,大家一起看電視的景象,似乎愈來愈少見了。
然而,對不持有的生活來說,不只是要避免用過即丟,「共用一物」的觀念也很重要。
從試著在社區中共用車輛的「汽車共用」開始,如果能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個家庭也許就會減少囤積少用物品的情況,避免壓迫居住空間,也減少無謂的浪費。
還有一件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借東西給別人」、「能向別人借東西」,我想,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建立於此。特別是對於居住在都市的人們來說,這不正包含了彌補人際關係淡薄化的重要意義嗎?
7.沒有也無所謂
不買、丟棄、借用……接下來是這招:沒有也無所謂。
我們在購物時,並不會抱著「買不需要的東西吧」的想法,而是認為「這個東西無論如何都需要」、「這個東西無論如何都想要」,才買下來的。
不論在大拍賣會場或逛郵購網站,想得到某樣物品時,一定是抱持著「無論如何我都需要這個東西」的想法。
這些「無論如何都需要、想要得不得了」的東西,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堆積成大型垃圾山,或在跳蚤市場被標上超便宜的價格出售,一點也不珍貴。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沒有人知道答案。
但是,我們卻可以在此看見人類的欲望,只是,最後的現實卻可以說是出乎意料地悲慘。
欲望,在東西到手之前,如同水熱得滾燙、火燒得旺盛,像源源不絕的動力。但東西一到手,又好像沒有這回事般,對原先想要的東西完全失去關注,這種情況所在多有。這不正是大家都有過的經驗嗎?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無論如何都需要這個東西。」
一般人總是這麼想,這時候請務必自問,到底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東西。
如果沒有這樣東西,會有什麼樣的困擾?
得到這個東西後,到底可以享用幾次(使用、看、閱讀)?
如果沒有這個東西,怎麼辦?
這是想要一直放在身邊的漂亮或是方便的物品嗎?
欲望高漲的時候,說不定這些問題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也許你可以用這個問題回歸自我:「這個真的是必要的嗎?」
經常不斷在內心詢問這個問題,也許能得到「沒有也無所謂」的答案。
生活中沒有也無所謂的東西,應該很多。
(摘自本書第三章)
和減肥的共通之處
有件事和實踐不持有的生活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減肥」。
我根據自己曾經擔任減肥書作者的經驗,察覺到了這一點。這兩樣事情,真的很相似。
減肥是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共同目標,是一個歷經千辛萬苦卻未必如願以償的大問題,但是,根據醫師或營養師等擁有正確減肥知識的人的說法,減肥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
「消耗的熱量(活動量)比攝取的熱量(食量)多,就一定能減重。」
之前雅典奧運期間,我在電視上看到花式游泳選手的練習情況。
這項運動消耗的熱量十分驚人,那些女選手為了補充熱量,好像一直吃個不停。事實上,...
目錄
前言: 讓身心都清爽的處方 類型診斷表1想嘗試不持有的生活嗎?日本住家裡東西堆積如山,原因何在? 誤會大了!再生資源的回收規則「不浪費」的真正涵義不持有的生活,是指用最少的東西過生活嗎?不持有的生活,不是節約生活你會發現自己正在存錢不持有的生活帶來好心情稍微再多花一點工夫的樂趣2持續享受清爽生活的祕訣為了不持有,應該怎麼和物品共處?不買無謂物品也可以的魔法咒語生活整理術,只要認真遵守就萬事OK!家裡有其他生物,為什麼能讓打掃變得輕鬆愉快?你家是否堆了許多完全沒用過的鍋子?一件披肩勝過三件上衣每天使用的物品要斤斤計較有朋友,東西掰掰!3用「七個好習慣」自然而然減少物品和減肥的共通之處光「丟掉」是不夠的?!為什麼會有反彈現象?利用習慣,在不知不覺讓住家煥然一新!通往不持有生活的捷徑:七個習慣1.不拿 2.不買 3.不儲存4.丟棄 5.替代 6.借用 7.沒有也無所謂4家務整理實踐篇不同物品的處理方式與不增加物品的祕訣你是哪種人?──類型與處方箋用「只出不進」的小祕訣,邁向不持有的生活衣物我再也不要這樣的衣服了尋找衣服的第二春衣櫃清爽整齊的祕訣書本‧CD‧DVD家裡的書籍和軟體,都是必要的嗎?與需要的人分享文化財產盡量不增加書本和CD的妙方紀念品‧有趣小玩意保有回憶的同時,是否也累積了壓力?一次解決,乾脆俐落留下曾經的感動,其餘免談!家具‧家電不符合生活步調的物品=不需要的物品處理大型家具前的停看聽連丟掉都嫌麻煩的東西,不要!紙類處理掉這些紙本資訊吧清理前,先分清楚重要性就是不讓這些難以管理的紙張愈來愈多……製作計畫表,就能一目瞭然 5不持有的生活,讓人感到愉快為了擁有真心想要的東西,所以不持有時間就是金錢?這些生活方式,可以支援不持有的生活不要說「忙翻了」東西不是敵人,是朋友結語: 為了不迷失
前言: 讓身心都清爽的處方 類型診斷表1想嘗試不持有的生活嗎?日本住家裡東西堆積如山,原因何在? 誤會大了!再生資源的回收規則「不浪費」的真正涵義不持有的生活,是指用最少的東西過生活嗎?不持有的生活,不是節約生活你會發現自己正在存錢不持有的生活帶來好心情稍微再多花一點工夫的樂趣2持續享受清爽生活的祕訣為了不持有,應該怎麼和物品共處?不買無謂物品也可以的魔法咒語生活整理術,只要認真遵守就萬事OK!家裡有其他生物,為什麼能讓打掃變得輕鬆愉快?你家是否堆了許多完全沒用過的鍋子?一...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