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正在干預台灣大選!
我們要如何看清事實,反制假訊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服群眾的不是事實,甚至也不是捏造的事實,而是公然蔑視。」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已進入後真相時代!訴諸個人情感與價值觀,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我們甚至無法分辨真假。後真相等同於意識形態霸權,以此手法迫使他人相信某樣事情,無論是否存在良好的佐證。這是政治支配的祕訣,欺騙、操弄和利用,成為創造獨裁政治秩序的工具。
本書作者追溯後真相現象的發展過程,從否認科學的假新聞興起,到我們退回資訊孤島的心理盲點,全都逐一加以檢視。他認為,後真相是一廂情願的說法、政治語言的操弄、大規模的集體幻想。後真相的危險不僅在於放任我們以觀點和感覺來塑造對事實和真相的認識,而且讓我們陷入脫離現實的風險中。
此外,人類天生的認知偏差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所下的結論都是基於良好的推理,即使事實並非如此,再加上傳統媒體的衰落、社群媒體的興起,以及出現了將假新聞當作政治工具的手法,現在這個世界擁有促成後真相時代的理想條件。
尤其處於資訊唾手可得的網路時代,許多人只關注與自己立場相同的新聞,或是只相信來自同溫層的網路、從他人聽來的訊息,然後又將這些事件以非黑即白的方式,輕易地評斷劃分。作者表示,在這個有人試圖遮蓋我們眼睛的世界,我們應該挺身而出,捍衛真理/真相,同時還要學習如何反擊。
作者簡介:
麥金泰爾(Lee McIntyre)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哲學博士,曾在柯爾蓋特大學、塔夫茲大學、西蒙斯大學執教,現任波士頓大學哲學暨科學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哈佛大學擴展學院倫理學講師,曾為哲學教師和學者編輯幾本選集,並撰寫通俗淺白的小說和非小說。其寫作宗旨是讓讀者接觸與當前時事有關的哲學主題。著作包括:《尊重真理》(Respecting Truth)、《黑暗時代》(Dark Ages)、《科學態度》(The Scientific Attitude),以及《社會科學中的法律和解釋》(Laws and Explan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譯者簡介:
王惟芬
臺大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日前在巴黎半工半讀,一邊於索邦法式文明課程修習法文,一邊翻譯寫作偶爾還兼中文家教。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以科普、科學史、藝術史、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為主。Email:weifen.wang@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書評
我的本周選書是麥金泰爾的《後真相》。這是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基本知識叢書中的一本小書,講述我們這個時代最令人不安的一種趨勢:越來越多人否認科學、證據、事實和真相本身。作者提供我們精闢的說明,解釋這現象出現的緣由始末,並點醒世人,我們都該反擊這種危險的虛無主義思想。
──查卡瑞亞(Fareed Zakaria),《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讀到這本小書,真的是如獲至寶。麥金泰爾的《後真相》完美反擊目前美國意識中爆發的另類事實問題。麥金泰爾提出種種建議,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個後真相時代擔任自己的事實檢查員,美國的每個記者、政治人物和讀者,都應該在下次總統大選前,將這些建議貼在自己的電腦鍵盤旁。
──薛莫(Michael Shermer),《懷疑雜誌》(Skeptic Magazine)
麥金泰爾的書也許是目前探討後真相的書中最深思熟慮的一本……(他)的論點深具說服力,指出我們確定真理的方法(不僅是事實本身),正受到攻擊,而且這種攻擊格外的危險。
──婁查達(Carlos Lozada),《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這本書其實比較接近一場哲學之旅,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不僅關注特定事實或真相的命運,還指出目前真正遭受威脅的,其實是我們用以確定真相或了解真相的方法,也就是科學。
──婁查達(Carlos Lozada),《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刻》(PBS NewsHour)
名人推薦:▌書評
我的本周選書是麥金泰爾的《後真相》。這是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基本知識叢書中的一本小書,講述我們這個時代最令人不安的一種趨勢:越來越多人否認科學、證據、事實和真相本身。作者提供我們精闢的說明,解釋這現象出現的緣由始末,並點醒世人,我們都該反擊這種危險的虛無主義思想。
──查卡瑞亞(Fareed Zakaria),《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讀到這本小書,真的是如獲至寶。麥金泰爾的《後真相》完美反擊目前美國意識中爆發的另類事實問題。麥金泰爾提出種種建議,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個後真相時代擔任自己的...
章節試閱
傳統媒體之所以衰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網路,這點毫不讓人意外。美國的報紙銷售量在一九八四年達到高峰,然後因為有線電視的競爭才開始緩步下滑,不過一直要到一九九○年代網際網路普及開來,局面才真正開始動搖。二○○八年金融危機發生時,許多報紙開始陷入自我縮減的循環:收入下降、裁員、產品萎縮,然後是訂戶持續流失。
分析家近年來提出警告,報紙持續減少銷售量等於是請讀者不要再買報紙。大多數報紙都大幅縮水,不僅版面變小,報導篇數變少,就連編輯室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少。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彼得.阿佩特(Peter Appert)說:「在我看來,大幅削減成本勢必會影響編輯品質。我無法證明新聞品質是推動銷售量的原因,但是如果我是報紙業者,肯定會為此徹夜難眠。」
二○一六年皮優研究中心發表最新版的「新聞媒體狀況」報告,他們詳盡描述這整個惡夢:
對於報紙而言,二○一五年可能也是衰退的一年。周間銷售量下降七%,週日銷售量下降四%,兩者均顯示出自二○一○年以來的最大降幅。與此同時,廣告收益也創下二○○九年以來的新低,在二○一四到一五年間下降近八%……根據目前能獲得最新的數據,在二○一四這一年,報社編輯部人力也下降一○%,比自二○○九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低。在過去二十年來,報業的人力裁減約兩萬個職位,差不多是三九%。
在同一時期,廣播和有線電視網也經歷另一種形式的衰落。在上一章提到,早在一九九○年代媒體就開始放棄實事求是的調查型報導,而改走呈現權威人士觀點的路線。當時電視台(以及報社)早已裁減或關閉他們的外國新聞機構多年,改以報導低成本的國內新聞。到二○一五年為止,這似乎是個相當有先見之明的決定,至少從財務和評級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況且這一二十年來全球最大的新聞的確就發生在美國本土。
說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對電視網來說是一大福音,還太過輕描淡寫。電視台的收視觀眾人數激增,利潤滾滾而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公布其二○一六年的毛利是十億美元,是該公司史上最好的一年。福克斯電視台(本來就是美國最賺錢的有線電視網)預計賺進十六點七億美元。視聽大眾日日夜夜都想看到更多關於選舉的報導。「與去年同期相比,福克斯的日間收視率增長六○%,CNN增長七五%,而MSNBC更是暴增八三%。」他們是如何吸引觀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播放他們想要看的,而那就是不斷地報導川普的新聞。當然,福克斯新聞台早已欣然向川普輸誠,有些人已經認為他們的報導基本上就是在幫共和黨造勢。但就連CNN也現場直播川普的造勢大會,而且對當中內容毫無查核或加以評論。根據一些估計,在二○一六年大選期間,有線電視新聞網等於為川普提供近五十億美元的免費宣傳。不過,這樣做當然符合他們的自身利益。川普是隻金雞母,就算他因為報導而獲利,那些電視網也同樣受益。問題在於他們難道會因此而忘了自己的責任,不去檢查一些川普的謊言?許多人認為確實如此,因為幾乎沒有電視網是以報導真相的高標準來對待大選的報導,反而是採用他們之前處理科學問題的「假平衡」策略,將川普和希拉蕊的支持者納入他們的專家小組。這個決定影響程度之大,甚至讓人說是CNN幫川普選上總統。CNN的董事長傑夫.扎克(Jeff Zucker)當然沒有這樣想,但就連他也坦承:「若說我們去年犯了什麼錯誤,就是可能在選前幾個月拍攝過多他(川普)的造勢大會,並將其播放。」而在那些造勢大會上,川普動不動就侮辱媒體。他把他們安排在圍欄內,而且禁止他們對他演講期間的群眾畫面進行任何剪接。他是怎麼讓媒體乖乖就範?各家新聞網必須同意他的條件,才能分享川普這塊大餅。面對自身難保的報紙,以及出於自身利益的電視新聞,為此而感到惱怒的大眾要去哪裡宣洩這股挫敗感,或是從信任的人那裡得到最新最夯的消息?只能直接去社群網站。
臉書於二○○四年創建時,僅是一個社交網站,讓用戶與現有的朋友聯繫並結識新朋友。他們可以分享想法,參加他們感興趣的線上社群。隨著發展,臉書逐漸成為新聞聚合器。這不僅是因為大家會在自己的頁面上分享新聞故事,也是因為在頁面右欄有臉書策劃(和編輯)的「動態消息」。這是根據用戶按「讚」次數來挑選,因此這些消息是針對個人挑選的,會顯示我們比較希望看到的消息。當然會有其他公司想要一起加入,不僅是讓用戶看到各種資訊內容,還想成為一個擷取其他報導來源的新聞替代網絡。於是二○○五年You-Tube成立了,二○○六年則是推特。
在社群媒體逐漸成為一種新聞來源的同時,新聞與輿論之間的界限又變得更加模糊,因為大家會煞有介事地分享在部落格、替代新聞網站,或來源不明的地方看到的文章,就像分享真的新聞一樣。在二○一六年美國大選期間,隨著選戰加溫,社群媒體上出現越來越多支持特定黨派的內容,與時下這股科技促成的動機推理氛圍不謀而合。現在只要點擊一下,就可以看到想看的「新聞」(不論是否經過事實查核),不再需要去主流媒體那邊看一些不太有趣的實況報導。網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直接滿足他們確認偏差的欲望(更不用說,還可以為一些免費新聞的內容評分),也省下一筆訂閱傳統新聞的費用。若是可以從朋友那裡獲得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還可以得知他們的想法,為什麼還要花錢訂報紙呢?「權威報紙」對此股浪潮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在皮優最近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有六二%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是從社群媒體那裡獲知新聞,而當中有七一%是來自臉書。這意味著,如今在美國成年人族群中,有四四%是在臉書上看新聞。這樣的數據反映著新聞內容的來源(和構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查核和編輯的減少,要如何確定新聞報導的可靠性?儘管傳統新聞產業仍然存在,但要分辨哪些文章是實事求是、有確切來源,卻變得日益困難。當然,有些人就是只喜歡閱讀(並相信)呼應他們自己觀點的新聞而已。
這樣的結果就是形成大家熟知的新聞孤島,即視聽大眾僅獲得極端和片段的媒體內容。當我們的新聞來源是社群媒體,就可以刪除那些不喜歡的新聞來源,就像刪除政治觀點不同的網友一樣。現在我們看到的新聞的可靠性取決於臉友的查核,而臉書的演算法則會根據我們「按讚」的次數來決定我們會看到哪些新聞。這樣想來其實很諷刺,原本為了讓人隨時查閱可靠資訊的網路,現在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個應和自己的迴聲室。這是多麼危險。少了編輯的把關,在面對那些現在有時稱為「新聞」的內容時,要怎麼知道我們沒有受到操弄?
我還記得大約是在七歲時,和母親一起去附近的超市。站在收銀台前排隊時,我從一旁的報紙上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頭條新聞,我指給我媽媽看,她說:「哦!那是垃圾。那是《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他們滿紙謊言。你別相信上面寫的。」然後,我們展開認真的對談,討論她怎麼會知道上面印的都是假的,要是她從來都沒讀過上面的報導,以及何以報紙會印出明知是假的報導。時至今日,在超市的收銀台那邊還是看得到《國家詢問報》,所以現在我想請你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思想實驗。假設你帶了一份《國家詢問報》和《紐約時報》回家,用剪刀把文章剪下來,並列拼貼,然後掃描成電子格式,再將兩份報紙修正成一樣的字體,讓人無法一眼看出差別。這樣一來,你有可能立即判斷出哪則報導是真有其事嗎?而這就是今日在臉書、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等新聞聚合網站上呈現新聞的方式。你可能會說,還可以去看這則新聞的出處,但是你真的知道哪些來源是可靠的嗎?如果看到的是《紐約時報》,也許會比較願意信任它。但如果是「資訊戰」(InfoWars)網站呢?要是來自保守派出資的新聞平台Newsmax呢?或是刻意模仿ABC新聞網的假新聞網站ABCNews.com.co?
如今,「新聞」來源不可勝數,幾乎不可能分辨出哪些是可靠的,哪些沒有經過仔細查核。然後這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有些消息來源以巧妙的偽裝讓自身看起來煞有介事。好比說ABCNews.com.co,這可不是ABC新聞的分支。但是當網站將這些經過傳統查核與事實核對的新聞,和那些充滿謊言和政治宣傳的文章同時並列時,誰還能分得清楚哪邊是真?哪邊是假?這的確讓那些有意利用我們的無知和認知偏差的人有機可趁。
假新聞的歷史
假新聞並不是從二○一六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開始的,更不是社群媒體的發明。事實上,有些人認為假新聞是與「新聞」這個概念一起出現。
自一四三九年約翰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印刷術以來,假新聞便與新聞一同誕生,並且開始廣泛傳播開來。在那個時代很難驗證什麼是「真」新聞。新聞的來源很多,從政治和宗教組織發行的官方出版物到水手與商人的目擊陳述都有,況且那個時代也還沒有新聞道德或客觀性的概念。尋找事實的讀者必須密切注意……(假新聞)的存在……實際上比經過查證的「客觀」新聞要久遠得多,整整早出現一個多世紀。
假新聞世代流傳,即使是在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的時代也是如此。在法國大革命前夕,巴黎街頭出現許多小冊,指稱政府即將破產。這些是由政治的反對派釋放出來的,他們以不同的版本來攻擊不同的人。到後來等到有足夠的資訊流出,大家才開始了解真實情況。「但是,就像今天一樣,讀者必須抱持懷疑精神而且還要懂得明辨事理、區分是非。」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美兩國都有假新聞傳出。其中一則還是取材自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寫的小說故事,說有些「剝頭皮」的印地安人加入英國國王喬治的陣線。
在那之後,假新聞還是繼續在美國與世界各地流傳,但最後「客觀」標準開始出現。麥克.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在他那本洞見觀瞻清楚分析的《發現新聞:美國報紙的社會史》(Discovering the News: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指出:
在一八三○年代之前,客觀不是一個問題。美國報紙本來就是用來表現黨派觀點,而不是中立觀點。實際上,沒有人期待他們看到的報導如同我們今日所認知的「新聞」。「新聞」這個概念是在傑克森(Andrew Jackson)時代才發明的。
在傑克森時代到底發生什麼事,才會催生出要客觀報導的想法,呈現無黨無派、實事求是的新聞?
這與美國第一家電訊公司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的興起有關。在一八四○年代發明電報後,傳播消息的速度變快,於是一批紐約報社在一八四八年組成美聯社。由於美聯社是為不同報社收集新聞,而他們各自的政治立場不同,因此美聯社會竭盡所能地「客觀」報導,好讓所有成員和客戶都能接受。到十九世紀後期,與大多數報紙的報導相比,美聯社的電訊明顯少了編輯的評論色彩。因此,有人認為,美聯社的做法成為理想的新聞模範。
但這並不意味著假新聞消失了,也不是說有哪一家報紙變得更為「客觀」。美聯社提供給這些報社的也許是沒有黨派立場的原始材料,但各家報社還是按照自己的風格各行其是,大作文章。
客觀報導並沒有隨著美聯社的壯大而成為主流,也沒有在十九世紀後期的新聞業中成為規範或標準作業方式……在世紀之交,各大報強調的是在報導新聞時也要寫一篇好故事。報紙內容主要發展出的就是各種聳動的形態。
那是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的時代,當時諸如威廉.赫斯特(William R. Hearst)和約瑟夫.普利茲(Joseph Pulitzer)這類媒體大亨會以報紙銷售量相互較勁。如今已沒有人確定「黃色新聞」一詞在一八九○年代是怎麼出現的,但後來就順勢將其理解為了吸引讀者而以腥羶色為主的新聞報導,而不是報導真相。當時的不實報導情況演變得有多糟?遭到引發一場戰爭,一場真正的戰爭:「要是赫斯特沒有在紐約新聞界引發一場報業銷售量的激烈競爭,就不會發生那場美西戰爭。」更可怕的是,這場戰爭似乎不是因為媒體無意間的疏忽促成的,而是為了增加銷售量刻意去激化出來:
在一八九○年代,威廉.赫斯特等富豪和他的《晨報》(Morning Journal)以誇張的手法來引發美西戰爭。赫斯特在哈瓦納的通訊記者表示不會發生戰爭時,赫斯特……留下了他著名的答覆:「你提供圖片,我提供戰爭。」於是赫斯特發表古巴官員對美國女性進行脫衣搜身的假照片,最後促成他想要的這場戰爭。
當時的局面就是這樣糟糕,而赫斯特也不是唯一的罪人,他的報導更不是引發西班牙和美國這場戰爭的唯一黃色新聞。
一八九八年,美國海軍戰艦「緬因號」(USS Maine)在古巴哈瓦納附近爆炸,造成二百五十多名美軍死亡。原因一直不明。但是,黃色媒體妄下定論,表示這是西班牙人造成的。「緬懷緬因號」成了黃色媒體的口號,推動輿論走向戰爭。
不過就是在這股黃色新聞熱潮的高峰期,媒體開始醞釀客觀報導的想法:
一八九六年,在黃色新聞事業最招搖的日子,《紐約時報》開始強調以「資訊」模式,而非「故事」模式來報導新聞,漸漸奠定在報業的龍頭地位。美聯社之所以提供實事求是的新聞純粹是為了要吸引政治立場各異的客戶,而《紐約時報》提供資訊,則是為了吸引一批相對具有選擇性、社會同質性高的富人讀者群。
在新聞這段顯然有些顛簸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新聞學中的客觀性概念,累積到今天,讓現在的我們似乎忘了過去曾有過那樣一段混亂的時期,早已為今日的媒體所寵慣,覺得媒體理所當然要客觀報導新聞。
直到網路新聞興起,我們這個時代的新聞觀念才受到嚴重挑戰,假新聞再次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說,網路新聞讓黃色新聞起死回生,再度盛行。
但是,讓我們先退一步想想。就某方面來說,客觀性和無黨派的中立報導難道不是我們對新聞的期待?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有權勢之人總是會讓「小人物」相信他們希望自己所相信的(而且通常有一套方法),以便從中獲利。毫不意外,在印刷文字變得便宜,能夠與其他資訊來源競爭前,國王(或是可以控制貨幣和政治的人)真的是可以「創造自己的現實」。這就是為什麼說媒體自由是一種革命性(而且是相當晚近的)概念,即使這當中受到假新聞汙染。但是,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媒體自由得來輕而易舉,或是說,不需要特別努力去爭取真相?正如之前所提,在新聞媒體的大半歷史中早就具有派系色彩。摺頁小冊都是政治宣傳。報紙的老闆有其商業利益考量和其他立場。這一點真的有改變過嗎?然而今日的我們卻覺得有權利讀到客觀報導,而且在發現新聞來源不客觀時,會感到震驚不已。而我們一直以來僅以一美元來支持這樣的期待,希望看到實事求是、無黨無派的報導?在這場大選喚醒我們之前,真的有人密切關注過媒體正在失去其固有的特性?把這一切推給技術進步,並聲稱「如今時代不同了」是很容易的。但是,技術在假新聞的產生中本來就一直扮演著一個角色。印刷術和電報讓我們對新聞有了不同的期待,但也對我們自身產生影響。網路讓取得新聞變得容易(和便宜),也讓我們變得懶惰。我們自覺有知的權利,但這也削弱我們的批判思考力。這難道不是一股助長假新聞捲土重來的力量嗎?目前的環境確實造就出滋養假新聞的良好環境。
今日的假新聞
到目前為止,談了很多關於假新聞的歷史,但還沒有加以定義。到底什麼是假新聞?假新聞不僅是一則錯誤的消息,還有刻意造假的成分。這是基於特定目的而創造出來的。在二○一六年的選舉季開始時,或許製造假新聞的目的只是當作一種點擊誘餌(clickbait),以聳動的標題來吸引人點擊,這樣便能讓帳戶有幾美分的進帳,基本上,這就跟在收銀台附近的《國家詢問報》以「希拉蕊僅剩六個月生命!」這類標題來誘惑人把報紙放到購物車裡是一樣的。但隨後黑暗逐漸降臨。一些「假新聞」的製造者注意到,同樣都是正面報導,川普的新聞獲得的點擊次數比希拉蕊的來得多,而在負面報導中,希拉蕊的點擊率最高。猜猜看他們會增加哪些新聞的比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假新聞從點擊誘餌演變為不實報導。從賺取收益的工具轉化成政治操縱的手法。
在二○一六年大選期間,有不少假新聞是來自巴爾幹半島和東歐的其他地方。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紐約時報》刊登一則標題為「深入假新聞製造廠:『這一切都是為了錢』」,文中提到住在喬治亞首都提比利斯(Tbilisi)的窮苦大學生貝卡.拉特沙比茲(Beqa Latsabidze)的故事,他和兩個人分租一房間,想要靠谷歌廣告來賺錢。他說一開始他發布關於希拉蕊的正面報導,等著看看有沒有錢進帳,但是沒有什麼人氣,於是他改寫川普的報導,結果發現自己找到一座金礦。他說:「全都是川普……人們為之瘋狂。我的觀眾喜歡川普……我不想寫有關川普的壞話。如果我寫關於川普的假新聞,我會失去觀眾。」於是他加倍對希拉蕊的抨擊,並且說盡川普的好話,然後賺了數千美元。他最賺錢的那篇文章完全是虛構的,文中提到墨西哥政府宣布若是川普入主白宮,他們將關閉進入美國的邊界。當調查人員對拉特沙比茲施壓時,他說他這麼做完全沒有政治動機。他只是想賺錢。他還宣稱他沒想到竟然有人會把他寫的當真,他對此感到很不可思議。「沒有人真的相信墨西哥會關閉邊境。」事實上,他表示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所寫的是「假新聞」,他覺得這只是「政治嘲諷」。
現在,全美十七個情報單位都認為俄國政府在美國大選期間曾積極參與抹黑行動,因此像他這種裝無辜的說詞勢必會遭到質疑,認為其動機沒有這麼單純。目前已發現克里姆林宮曾駭進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腦,在當中尋找可用於操縱選舉的資訊,而且也確定大量有利川普的假新聞都源自於俄羅斯,並透過俄國衛星發送,就這些看來,去推測在抨擊希拉蕊的假新聞背後會有來自政界的金援(或至少是想法),真的很難嗎??這些選舉黑客可能只對錢感興趣,但他們是為誰服務呢?何以遠在巴爾幹半島上的馬其頓王國的一個小鎮上,會成立超過一百個支持川普的網站。我們能夠相信這背後完全沒有人策劃,沒有什麼意識形態嗎?
隨著假新聞傳播者飄洋過海,開始在美國本土出現,這問題一直揮之不去。在報導「假新聞製造廠」兩個月後,《紐約時報》又爆出另一則關於抹黑希拉蕊假新聞的內幕,他們發現剛從戴維森學院畢業的卡麥隆.哈里斯(Cameron Harris)是一篇假新聞的主謀,身為川普支持者的他在《基督教時報》網站上發布這篇堪稱是假新聞的「傑作」。他的標題是「在俄亥俄州的倉庫發現成千上萬張投給柯林頓的假票」哈里斯先在網路上偷了一張英國票箱的照片,合成一個守衛上去,然後便在自己家裡編出整個故事,最後有六百萬人分享那篇文章!就像是喬治亞的那位黑客一樣,哈里斯聲稱,他唯一的動機就是錢。他在幾天內就賺了五千美元,不過他說在整起事件中最重要的是他學到另一件事。他說:「起初,我有點嚇到,竟然有人這麼輕易地就相信了。這幾乎像是個社會學實驗。」當新聞揭露這則假新聞完全是哈里斯編造的,他立刻遭到解雇,並表示他對所做的一切感到後悔,不過他也說「假新聞」其實是要靠寫手與讀者「雙方」共同製造。
(摘自本書第五章 社群媒體興起與假新聞問題)
傳統媒體之所以衰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網路,這點毫不讓人意外。美國的報紙銷售量在一九八四年達到高峰,然後因為有線電視的競爭才開始緩步下滑,不過一直要到一九九○年代網際網路普及開來,局面才真正開始動搖。二○○八年金融危機發生時,許多報紙開始陷入自我縮減的循環:收入下降、裁員、產品萎縮,然後是訂戶持續流失。
分析家近年來提出警告,報紙持續減少銷售量等於是請讀者不要再買報紙。大多數報紙都大幅縮水,不僅版面變小,報導篇數變少,就連編輯室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少。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彼得.阿佩特(...
目錄
系列叢書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何謂後真相?
第二章 否認科學:一張理解後真相的地圖
第三章 認知偏差的根源
第四章 傳統媒體的式微
第五章 社群媒體興起與假新聞問題
第六章 後現代主義導致我們進入後真相嗎?
第七章 對抗後真相
謝辭
詞彙表
注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系列叢書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何謂後真相?
第二章 否認科學:一張理解後真相的地圖
第三章 認知偏差的根源
第四章 傳統媒體的式微
第五章 社群媒體興起與假新聞問題
第六章 後現代主義導致我們進入後真相嗎?
第七章 對抗後真相
謝辭
詞彙表
注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