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告訴你:你和你的大腦,如何打破舊框架,回應新挑戰!
探討人們抗拒健康相關的科學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演化上的原因。面對健康、安全、醫學議題,我們總自認是專家!?
而當人的認知一旦形成,是否再也聽不進新觀念?
.明明科學證明接種疫苗是人類史上一大發明,且對孩子有益,
但家長為什麼仍避之唯恐不及?
.明明統計顯示,家中擁有槍枝,對於家人和自己的傷害遠勝於保護,
但人們卻充耳不聞?
.為何政府和研究機構投入大量經費致力研究,提出眾多證據證明科學是對的,
人們卻總是說證據還是不夠,拒絕相信科學?
《拒絕真相的人》一書,探討人們抗拒健康相關的科學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演化上的原因。簡單來說,人類這物種一旦形成認知就很難改變想法,是演化的結果,有其演化上的優勢。但弔詭的是,現代科學總是透過擺脫先前觀點來取得進展。這麼一來,面對科學推陳出新,人類既有認知該如何融入科學新發現,是個大問題了!
尤其是面對醫療、安全和健康等與生命攸關的重大議題,人們更容易固執己見。該如何突破演化限制,讓人們聽進科學家中肯的建言,對於科學家來說,是個重要的挑戰。
本書舉出幾個人們常常反對科學的例子,來說明人們最常拒絕正確知識的情況,包括:父母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明明家裡擁有槍枝死亡率會增加、基改食物的安全性啟人疑竇等等,並提出了六個可能導致人們抗拒科學知識的關鍵因素:
這一切背後都有陰謀嗎?
相信陰謀論有什麼好處?它讓人卸下心中負擔,找到可以怪罪的對象。然而,想法接近的陰謀論團體成員,究竟如何形成?人們之所以向陰謀論靠攏的動機是什麼?
魅力領袖訴諸人的情緒腦
和科學家不同,魅力領袖不會理性說教,而是訴諸人們情緒需要。由於人們對不一致訊息的容忍度不高,而且社會驅力也要求我們順從他人,所以他們會從對手觀點下手,找出引發人們認知不協調之處,然後用故事和情感讓人產生共鳴。
一旦觀念已經成形,想要改變就很困難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們在面對與自身信念相左的證據時,觀念會改變得非常緩慢,而且極為頑強。一旦觀念成形,初始印象便決定人們理解後來證據的方式。
人們害怕面對不確定性,總想填滿未知空白
人們面對不確定性時會坐立難安,甚至會覺得可怕,想知道事情為什麼會這樣或那樣。人們天生想要或需要找到因果關係的本性,會讓我們輕易給出因果連結,因此把自己導往錯誤甚至危險的科學結論之中。
人們天生會被簡單的說法給吸引
人們接受不科學觀念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複雜的東西讓人卻步。人類大腦天生會被清楚簡單的說法給吸引,尤其當這些說法和情緒性辭令扯上關係時。
人腦傾向高估小風險、低估大風險
公共健康統計學家告訴我們,洗澡時因滑倒或是從樓梯上摔下來而摔死的機率,比墜機而死的機率還高;但我們對風險的既定認知,遠超過用來描述實際風險的數字。人類大腦天生有一種偏誤,就是高估小風險,卻低估大風險
研究人們為何抗拒融入新資訊的心理障礙,已是神經科學領域中的最先進議題。本書致力於了解人們如何做出自己認為最好的決策。了解之後,作者也提出新方法,告訴我們該如何改善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科學家不能在科學象牙塔中操弄科學術語,指責民眾無知,而是應該要好好學習有效的科學傳播方式,改善科學教育,好讓人們願意敞開心胸了解科學,而不是被一知半解的知識或是有心操弄者所影響,從而最終可以做出正確的醫療與安全抉擇。
作者簡介:
莎拉.高曼(Sara E. Gorman)
擁有博士和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在大型跨國健康照護公司擔任公共衛生專家。工作涵蓋全球心理衛生領域,旨在提升全球健康領域的證據品質,以及全球健康的資金模式。她為健康和醫療期刊寫過很多與全球健康、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政策以及女性健康相關的文章,這些期刊包括PLoS Medicine、《國際女性健康期刊》以及《愛滋照護》。她在「HIV法律案件」的政策部門工作,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擔任研究員。高曼博士在賓州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在哥倫比亞大學邁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取得碩士學位,並在哈佛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
傑克.高曼(Jack M. Gorma)
擁有醫學博士學位,是富蘭克林行為健康諮詢公司的執行長和首席科學長。高曼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精神醫學系任職二十五年,最後擔任精神病學之利伯爾教授(Lieber Professor of Psychiatry)。他後來成為埃斯特及約瑟夫克林根斯坦基金會的教授,以及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精神病學主任與神經科學教授。他寫過或共同寫過的科學文章超過四百篇,他的研究持續受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贊助達二十五年之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從反疫苗到拒絕相信愛滋病是人體免疫缺損病毒所致,缺乏科學素養、不信任醫學與陰謀論,已經嚴重威脅大眾的健康。在《拒絕真相的人》一書中,莎拉和傑克高曼闡述拒絕主義背後的心理因素,說明那些宣傳極具破壞性的拒絕主義者,是我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最佳利器。高曼父女在這本論證充分的作品中提出很棒的內容,這一點無可否認。
──賽斯.克里區曼博士,康州大學心理學教授
科學帶我們走出黑暗時代,走進啟蒙時代,但不幸的是,美國目前有一股強大的反科學力量,正威脅把我們送回更黑暗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人們拒絕注射疫苗、否認氣候變遷,並且譴責基因工程技術,但這些技術從過去以來持續拯救我們的生命。《拒絕真相的人》描述了人們對抗科學的力量,以及目前的科學教育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利用一系列引人入勝的例子,解釋為什麼我們很難說服人們真正的風險到底是什麼。
──保羅.歐菲醫學博士,《壞信念:當宗教信仰侵蝕現代醫療》一書作者
這是一本有趣、可讀性高且分析詳盡的書,它說明大腦為什麼會誘騙我們對抗科學證據,甚至以犧牲我們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一本重要且好看的書,每個人的書架上應該都有一本!」
──妮可麗.納特拉斯,牛津大學研究博士,開普敦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名人推薦:從反疫苗到拒絕相信愛滋病是人體免疫缺損病毒所致,缺乏科學素養、不信任醫學與陰謀論,已經嚴重威脅大眾的健康。在《拒絕真相的人》一書中,莎拉和傑克高曼闡述拒絕主義背後的心理因素,說明那些宣傳極具破壞性的拒絕主義者,是我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最佳利器。高曼父女在這本論證充分的作品中提出很棒的內容,這一點無可否認。
──賽斯.克里區曼博士,康州大學心理學教授
科學帶我們走出黑暗時代,走進啟蒙時代,但不幸的是,美國目前有一股強大的反科學力量,正威脅把我們送回更黑暗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人們...
章節試閱
第一章:陰謀論
陰謀是一種很神祕的東西。雖然缺乏資料佐證,但我們仍然可以說大多數人從未參與過陰謀,或甚至不認識任何一個參與過陰謀的人。就一般生活來說,就算只是要讓一群為數不多的人長時間對某些事情持相同看法、找時間聚會,然後計畫並實際執行一個秘密,光是這樣似乎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例如,讓一小撮人一起計畫一場驚喜的慶生宴,且要保密到家直到活動舉辦那天,光這件事就夠難了。可能有很多人多少曾經認為,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好像一直在和我們做對,但實際上今天的父母根本沒時間或精力秘密從事這樣的事。
儘管如此,還是一直有人要我們相信這世上確實有龐大、組織嚴密且精心策劃的陰謀存在,這些陰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人要擴大他們的利益和影響力,並且意圖破壞我們的健康和幸福。下一章將描述到的每一個魅力領袖,都宣稱自己起碼是一種陰謀的受害者。在健康和醫療領域裡,被說成是陰謀人士的通常包括有組織的醫療機構、主流科學界和大眾健康機構與政府單位、大型藥廠以及其他公司。就算是美國全國步槍協會領袖威恩.拉皮埃爾(Wayne LaPierre)這種擁有龐大經濟資源且和槍枝製造產業關係密切的人,都說自己是左翼政治人物、媒體和聯邦政府陰謀下的受害者。他希望我們相信,那些人都蓄意反對美國人擁有憲法第二修正案所說的權利,讓善良人民置身在劫匪、武裝罪犯的險境中。
陰謀論團體領袖的說法是:「對大多數像綿羊一般順從的人民來說,大部分的陰謀論是無形的。人們的一生就像在草原上吃草的羊,從沒想過邪惡的野狼每天都在岩石後面潛伏著。因此,倡導陰謀論的領袖人物告訴我們,他們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雖然我們在本書常常批評科學界把一般大眾看得很愚蠢,但這些陰謀團體的領袖其實也把我們當成傻子看。
你可能在讀本書前言時,就感受到我們對陰謀論的態度。我們認為,陰謀論輕則誤導我們,重則危害我們。的確,當我們在檢視反科學人士所提的陰謀論時,會發現他們企圖警告人們不要讓孩子注射疫苗,不要吃基改食物,嚴重憂鬱時不要接受電擊痙攣休克治療法,或是要避開核能。但在這些案例中,這些陰謀論實際上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此,如果我們想判斷反科學人士的說法是否有誤時,可以注意他們是否正研擬秘密且組織嚴密的陰謀論,把這當作他們的假想敵,就會容易判斷許多。如果是,我們便可駁斥他們。
也許它終究只是陰謀論
就現實情況來說,我們無法接受把上述結論當成普遍規則來用,因為有些陰謀論描述的情況確實存在,且確實對人體健康有害。最讓人震驚的案例是最近一個真實的陰謀論,它說菸草公司和科學家合作,反駁吸菸會導致癌症和許多其他嚴重疾病。想像一下,假設在一九六五年,有個人不斷在廣播節目和電視脫口秀節目中堅稱尼古丁是一種非常容易讓人上癮的物質,而且抽菸是一種會讓人致命的成癮症。這人還說那些彼此競爭的菸草公司,一同資助一群資歷出色的科學家,要科學家提倡錯誤且誤導人的科學,藉此顯示香菸對人體無害。而且,菸草公司和科學家合謀,準備運用它龐大的財務資源和科學影響力,毀掉任何膽敢提出不同看法之人的科學生涯。它們甚至四處提供高額的政治獻金(這種情況和賄賂沒什麼差別)給政府官員,誘使他們撤回對抗菸草製品的法案。
在我們評論這位想像中反菸草人士的正當性之前,我們先快速瀏覽一下其他的陰謀論。胃腸病學家安德魯.威克非(Andrew Wakefield)博士說過,兒童接種疫苗很危險,這些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和其他發展異常。威克非博士堅稱製造疫苗的公司彼此競爭,聯合起來資助一群資歷出色的科學家和小兒科醫生,提倡錯誤和誤導的科學,藉此顯示疫苗很安全。而且,這些製藥公司和科學家合謀,準備運用它龐大的財務資源和科學影響力,毀掉任何膽敢提出其他看法的人。此外,它們還用政治獻金賄賂政府官員和醫療界,讓他們支持疫苗計畫。
在第一個例子中,這位想像中的反菸草人士說法完全正確,而第二個威克非博士的例子則完全錯誤。菸草產業及其科學裙帶份子,無恥地模糊了菸草會使人上癮且有致命性的確鑿罪證。這個案例是人類史上在產業和科學領域裡最骯髒的一個汙點。這個陰謀延誤了大眾理解尼古丁的真相,以及政府以嚴格稅法勸阻人們購買香菸的措施;若非如此,可能會有好幾百萬因抽菸而死的人能獲得拯救。但是另一方面,威克非博士的陰謀論則是瞎扯。已有汗牛充棟的證據顯示疫苗安全又有效,所以製藥公司根本不需從事秘密活動來推銷疫苗。醫生知道疫苗的好處有其真憑實據,而且許多和疫苗產業無商業利害關係的人,像是大眾健康官員,都非常推薦人們施打疫苗。簡言之,人們會因為抽菸而死,而許多生命卻因疫苗而獲得拯救。
但是,當我們再把這兩個案例看過一遍後,就會發現對於上述兩個案例的描述聽起來極為相似。我們把時間拉回一九六四年,當時路德.泰瑞(Luther Terry)博士發布第一份美國公衞局局長針對抽菸所提出的報告。當時全美約有一半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都在抽菸,但這些抽菸者並沒有因為這份報告,就認為報告裡彙整的證據很實在而戒菸。事實上,美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讓抽菸率開始下降,而在這段期間當中,菸草業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冷酷不實的資訊反制報告內容。在美國,當大眾尚未把抽菸與「駱駝牌香菸」、「萬寶路男人」以及「寶貝,妳該好好寵愛自己」這類形象聯想在一起之前,就有一些勇氣十足的人起身對抗菸草業以及他們所雇用的科學家。這時,大眾才知道自己原來是菸草業陰謀下的受害者。只要販售菸草的利潤依然很高,這種陰謀顯然樂見人們對那些報告嗤之以鼻。
納歐米.奥雷克斯(Naomi Oreskes)和艾瑞克.康威(Erik M. Conway)曾詳細說明部分受人敬重的科學家和菸草業之間驚人的合作關係,這些科學家企圖說服我們抽菸和癌症並沒有關係。他說:
數百萬頁的菸草訴訟文件顯示抽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當人們懷疑抽菸和健康風險之間是否有關係時,他們知道科學家在這件事上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律師和少部分學術界人士之外,很少有人去研究這些文件。這些文件還顯示,類似手法不僅也被用在全球暖化的議題上,還有一長串和環境與健康議題相關的事物也包括在內,例如石棉、二手菸、酸雨以及臭氧層。
直到一九七○年代初期,克里斯.慕尼(Chris Mooney)和謝麗.基爾申鮑姆(Sheril Kirshenbaum)都持續追蹤和大公司有關的可疑來源。
科學之所以受到質疑,不只是現在新流行的「質疑權威」態度,還包括人們往往有正當理由去懷疑科學。由瑞秋.卡森和拉爾夫.納德(Ralph Nader)帶頭的環境和消費者行動,讓大家明白科學不見得永遠都有益處,那些看起來很棒的技術,像是DDT殺蟲劑、氯氟碳化物,也可能有糟糕的隱形後果。於是,「企業科學」的說法開始出現,這種科學源自於貪婪,它沒有做好適當保護措施就逕自進行,把利益看得大眾更重要。
那麼,把這點考量進去後,我們該如何判斷泰瑞博士是對的,而威克非博士是錯的呢?在此,更重要的目標是讓非科學出身的消費者,分辨出某個名字前面冠上「博士」稱號的人是可信的,而另一個這樣的人卻在誤導我們。有些陰謀確實存在,而有些則是富有魅力且擅長操縱人心的領袖人物編造出來的,這些人把陰謀論當成工具,藉此強化他們危險的訴求。我們承認,從一開始討論這個議題,就沒辦法給大家簡單的標準以分辨對錯,很多時候只有在回頭看時,才能輕鬆看出兩者間的差異,畢竟事後一切都已經揭曉了。
第一章:陰謀論
陰謀是一種很神祕的東西。雖然缺乏資料佐證,但我們仍然可以說大多數人從未參與過陰謀,或甚至不認識任何一個參與過陰謀的人。就一般生活來說,就算只是要讓一群為數不多的人長時間對某些事情持相同看法、找時間聚會,然後計畫並實際執行一個秘密,光是這樣似乎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例如,讓一小撮人一起計畫一場驚喜的慶生宴,且要保密到家直到活動舉辦那天,光這件事就夠難了。可能有很多人多少曾經認為,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好像一直在和我們做對,但實際上今天的父母根本沒時間或精力秘密從事這樣的事。
儘管如...
目錄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陰謀論
第二章 魅力領袖
第三章 認知偏誤
第四章 用因果關係填滿未知空缺
第五章 複雜性
第六章 風險評估
注釋
索引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陰謀論
第二章 魅力領袖
第三章 認知偏誤
第四章 用因果關係填滿未知空缺
第五章 複雜性
第六章 風險評估
注釋
索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