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30萬人次
★cousera.com全球開放課程最熱門的講師
★最新社會心理學論述,顛覆你我對和諧人際的認知
當同理心變成理盲濫情,當周遭充斥正義魔人與網路公審……
我們不只要有同理心,更要講道理----------------------------------------------------------------------------
人往往依偏好選擇同理對象、用暴力發洩同理情緒,你以為同理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事實也許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對各種社會事件的反應深受同理心的影響,也就是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感受他人的感受的能力。多數人都認為同理心是善行和道德的驅動力。我們往往覺得,同理心的唯一問題,就是同理心不夠。
但在本書中,作者要帶我們檢視所謂的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它可以是讓人快樂的來源,也是人際關係很有價值的一面。它可以驅使我們去做好事。但整體而言,它卻不是一個好的道德指引。
同理心怎麼會讓我們做錯呢?簡單地說,同理心是將關注焦點放在眼前一群特定的人。我們比較關心他們,卻對自己行為的長期後果無感,也對那些我們無法同情者的遭遇盲目。同理心是帶有偏見的,會把我們推往狹隘或種族主義。它也可能引起暴力,我們對和自己比較親近者的同理心,往往會導致戰爭或敵意。它也會讓我們的情感耗竭。
同理心會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在公共政策和各種關係中,做出不符合道德的選擇,或受情緒主導而無法將利益最大化。同理心其實是一種反覆無常且非理性的情感,很容易受偏見所誤導。它會打亂我們的判斷,反而導致殘酷的行為。
本書提出許多開創性的科學證據,主張個人或國家許多錯誤的決定,從要捐錢給誰到決定要不要開戰,從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到要把誰關進牢裡,常常是受情感所驅動。若把同理心拿掉,說不定我們的決定會更清楚、更公平且更符合道德。
究竟同理心為什麼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與行為?
首先,是選擇性。世上的苦難何其多,為何我們只關心或特別關心某些事件?這是媒體報道覆蓋率和「可辨識受害者效應」(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所造成的現象。媒體對事件的廣泛報導,更容易觸動人們的惻隱之心。二○○五年,美國少女 Natalee的失蹤事件引起美國全國關注,該事件的報導時間遠超出同期在蘇丹發生的種族滅絕。過去三十年,美國發生六場大規模槍殺案,造成五百人死亡,但其實只占全國死於謀殺人口的 0.1%。
另外則是「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受害者的具體形象,是醞釀同理心的重要元素。經濟學家 Thomas Schelling 早在四十五年前就以一個傳神的例子說明這個概念︰「假設一名六歲小女孩需要好幾萬元動手術,好讓她的生命可以捱到聖誕節,郵局一定會被一個個塞滿錢的信封給淹沒。但假設報道寫的是,再不推行銷售稅籌集資金,曼徹斯特的醫院便無法運作,屆時死亡率將明顯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會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有了名字和故事,受害者似乎更顯可憐。通常有具體受害者才能牽動同理心。
其次,同理心容易讓我們重視個體勝過群體。人們對於有魅力的人、和自己相似的人,或具有同樣種族或國家背景的人,會產生更多同理心。研究發現,人們在觀看一系列面孔的照片時,會對與自己同樣種族的面孔產生較多同理心。我們對一個個體愈了解,對個人的關心愈會勝過群體。
同理心也會導致殘酷或侵略性的行為。憤怒和同理心有許多共通點,其一是在碰到可感知的不平等、殘酷或不道德後所產生的反應。許多目睹犯罪或不公不義的人都會對受害者產生深切的同理心,想要替受害者討回公道或報復犯罪者。而研究顯示,天生比較有同理心的人如果看到陌生人受苦受難,會出現更侵略性的行為。
本書希望告訴大家,幫助別人不只用心,更要用腦。同理心不該只是一種感性的情緒,亦要有理性的思考。而實際將同理心付諸行動的時候,要運用腦筋將所行之善「最大化」,亦即所謂「有效利他主義」。如果我們理性運用同理心,大眾論述也許能更公平、更符合道德。如果我們能真正體會,失去一百條性命比失去一條命更加嚴重,如果我們能認同,遠在他國、和我們看起來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的性命跟我們的家人一樣重要,那麼政策就能有所改善。
作者簡介:
保羅‧布倫 Paul Bloom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講授的線上開放課程選課人數突破三十萬人次。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及《自然》(Nature)等媒體。現居康乃迪克州紐哈芬市(New Haven)。
著有︰《兒童如何學習字義》(How Children Learn the Meaning of Words)、《笛卡爾的寶寶:從兒童發展學解讀人性奧祕》(Descartes' Baby: How the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Explains What Makes Us Human)、《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How Pleasure Works)、《只是嬰兒》(Just Babies: The Origins of Good and Evil)等書;作品曾獲頒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優等獎,以及美國心理學會伊蓮娜‧麥考比獎(Eleanor Maccoby Award)「發展心理學最佳書籍」。
相關著作:《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
譯者簡介:
陳岳辰
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現任專業口筆譯者、大學兼任講師,並參與多款軟體及遊戲中文化專案。譯作有:《死亡之門》、《御劍士傳奇》、《非理性時代:天使微積分》、《非理性時代:渾沌帝國》、《非理性時代:上帝之影》、《無名之書》、《我無罪》、《無罪的罪人》、《原罪》、《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誘惑者的日記》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同理心不是洪水猛獸,但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就未免捨本逐末了。因此,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可能不是一味的歌頌讚美……在感同身受之餘,還要有出色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對別人的際遇,我們要懂得克制情緒反應,但不失憐憫。如此,我們追求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滿足感,而是人類社會長遠的進步。――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就是Paul Bloom流暢的文筆、犀利的文字及說服的功力。他在每一章節中對同理心的正反辯證,真是絲絲入扣,每句話都鏗鏘有力,每一個實例都分析詳細,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思維走,進入理性思考。――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媒體推薦:
★同理心是我們的文化中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布倫教授將它拉下聖壇,做了一番生動又有趣的重新檢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挑戰你我思維……在這個「後真相政治」的時代,本書是對真相的疾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巧妙的反同理心論述……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清楚點出了人類基於良善用意卻可能造成的風險與危害。 ――美國網路媒體Vox
★挑戰我們一直以來視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重要理念……將完全顛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你自己的道德感。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
★布倫教授無疑是對的,訴諸同理心確實帶來不好的政策。同理心可以驅使我們關心別人,但還需要理性幫助我們建制與施行旨在減少苦痛的公共政策。――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名人推薦:★同理心不是洪水猛獸,但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就未免捨本逐末了。因此,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可能不是一味的歌頌讚美……在感同身受之餘,還要有出色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對別人的際遇,我們要懂得克制情緒反應,但不失憐憫。如此,我們追求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滿足感,而是人類社會長遠的進步。――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就是Paul Bloom流暢的文筆、犀利的文字及說服的功力。他在每一章節中對同理心的正反辯證,真是絲絲入扣,每句話都鏗鏘有力,每一個實例都分析詳細,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思維走,進入理...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都是同理心惹的禍?
道德的最低限度是基於理性行事,考量受到自身決定影響的個體,平等對待各方利益,做出理由最為充分的選擇。――James Rachels
過去幾年間如果別人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會說自己正在寫書。他們追問細節,我便回答「和同理心有關」。一聽到同理心三個字,眾人點頭微笑,直到我補上一句:「我反對同理心。」
通常對方會一笑置之。我起初訝異不解,後來才意識到原來「反對同理心」就像「反對小貓咪」一樣,多數人覺得莫名其妙,不可能是認真的。再者,這種立場極其容易引起誤會,學到教訓之後我明白打從開頭就得解釋清楚:我並非反對道德、憐憫、仁慈或愛,我也希望大家做好人好事好鄰居。我會寫這本書,無非期待大家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並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只不過我意識到想靠同理心達成目標,恐怕會走上不少冤枉路。
反對同理心會引來他人錯愕,原因之一在於大眾習慣視同理心為絕對善,就好比我們絕不嫌錢多、絕不嫌自己太瘦……也絕不嫌同理心過剩。
就此而言,同理心很不一樣。我們對其他情感、情緒、能力的態度相對批判,看得到一體兩面,像是一個做父親的可能因為憤怒而失手將年幼孩子打死,但同樣的憤怒若發自不公不義則足以重塑世界。崇拜放在值得的對象身上很美妙,若放在連環殺人魔之類則很危險。我認為慎思明辨才是正途,所以會在書中多所強調。不過我也要聲明,理性同樣能致人犯錯。勞勃‧里夫頓(Robert Jay Lifton)以《納粹醫生》(The Nazi Doctors)一書探討二戰時期集中營醫師對囚犯進行人體實驗的心路歷程,(註1)他們都是聰明人,卻利用那份聰明說服自己接受慘無人道的行徑。那時若他們聆聽了自己心聲,結果也許好得多。
所有人類心智功能都可以接受檢視、辨別好壞。所以就讓我們來好好看看同理心。
為了有效評量,首先我們得清楚界定何謂同理心。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想出了很多定義,甚至有本以此為主題的書一次便列出九條。(註2)也曾有研究團隊指出同理心指涉極其廣泛,「從狗兒打呵欠會傳染、雞群發出求救訊號、到人類醫學以病患為尊的態度」(註3)都能囊括在內。另一支團隊則說,「同理心有多少種定義,恐怕取決於多少人研究這個主題。」(註4)其實不同版本之間的定義差距甚微,我在書中要探討的同理心將採取最典型的解釋:設想別人對某件事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蘇格蘭啟蒙運動哲學家詳究此定義下的同理心,不過當時他們稱之為「同情心」(sympathy)。正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言,我們有能力思考另一個人的狀態,並且「將自己代入他的處境……(註5)稍微讓自己成為那個人,理解對方的感受,體會對方的感覺,儘管感受或較輕微,但並非全然不同。」
這是我想到同理心時腦海浮現的定義。要注意的是,有另一種情況是猜測別人腦袋裡發生的一切卻不沾染對方的感受。你痛苦所以我痛苦,我能感受你的感受,這才是我這裡所要討論的同理心。假如我知道你痛苦,但我自己沒有因此痛苦,則停留在心理學家所謂的社會認知、社會智能、讀心、心智理論、心靈內化等等。某些脈絡底下這些能力被統稱為同理心,但「認知同理」(cognitive empathy)和「情緒同理」(emotional empathy)仍有區別,後者才是此處焦點。
本章後面也會從批判的角度檢視認知同理心,但現在請先記住:兩者相異,相關的腦部運作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同,人可以一種同理心特別多,另一種同理心特別少。
亞當‧斯密說的是「情緒同理」,一種突如其來、不由自主的心理反應。他特別舉例:「思緒纖細」(註6)的人看見乞丐身上有膿包和潰瘍時「身上對應的部位就會發癢不適」。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也寫到:「祖母在餐桌上有時會咳個不停,我的喉嚨也會因為同理她而縮緊。」(註7)尼可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去看孩子的足球賽時總是挑選前面沒人的座位,以免自己做出「同理心腳踢」(註8)的動作。看別人用鐵錘敲到自己的拇指,要很堅強的人才能不為所動,要我一定忍不住整張臉皺起來。
但同理心並不只是反射動作,它還可以加以灌溉培養及發展延伸,經由意志活動進行導引和聚焦。歐巴馬尚未選上總統時在演講中說過同理心是個選擇,他強調︰「很多人與我們不一樣,要試著透過他們的眼睛看世界,譬如挨餓的孩子,被資遣的煉鋼廠工人,因為風災水災流離失所的家庭。只要能這麼思考,練習擴展自己關注的範圍,同理他人承受的苦難,別計較是親近的友人還是遠方的陌生面孔,屆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很難不採取行動,很難不伸出援手。」(註9)
我喜歡這段話,他點出了同理心如何成為善的力量。通過同理心,我們更加關心別人,更願意努力改善別人的生活。
同理心不是那顆拯救蒼生的萬靈丹
幾年前,史迪芬‧平克探討同理心時以書單做開場白:
下面這些書名或標題在過去短短兩年間問世:同理心時代、同理心為何重要、同理心的社會神經科學、同理心科學、同理心鴻溝、為何同理心是必須(且瀕危)、全球化世界下的同理心,以及企業如何透過創造普遍同理心而獲益……其他例子還包括:教導同理心、教導孩童同理心。《同理心的根源:經由一個個孩子改變世界》,作者得到小兒科醫師貝瑞‧布雷澤頓(T.Berry Brazelton)的推薦,「致力於世界和平與保護地球的未來,起點就是各地學校和教室內每個孩子、每個家長、每個老師。」(註10)
決定寫書之後我也開始留意類似例子。目前在亞馬遜網站上有超過一千五百本書的書名或副標含有同理心這個詞,前二十名的目標多是針對家長、教師、心靈成長、行銷(《如何利用同理心創造受人喜愛的商品》),還有兩本不錯的科普書。
也有許多網頁、部落格、YouTube頻道以歌頌同理心為主題,比方有網站專門列出歐巴馬提及同理心的發言,其中一句相當有名:「當前社會和世界最大的赤字在於同理心。」(註11)在我發表了一篇關於本書主題的文章以後,便受邀參與一系列線上的「同理心座談」,與會者都認同同理心的重要性、鼓勵大家更有自覺地運用同理心。後來我的書架上、iPad裡也有滿滿的同理心書籍,還出席過好幾場主旨包含「同理心」的研討會。
我開始觀察同理心這話題在公眾事件中被討論的模式。二○一四年秋季發生幾起黑人男性手無寸鐵卻遭警察擊斃的憾事,許多人忿忿不平譴責美國人、尤其是美國警察對於少數民族欠缺同理心。然而我同時也讀到許多評論認為太多美國人對警察或犯罪受害者沒有同理心。雙方似乎只有一個共識,就是社會需要更多同理心。
很多人相信同理心能拯救世界,傾向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的人尤其如此。提供建言給自由主義政治人物時,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寫道:「每個進步的政策背後都有一個相同的價值觀,就是同理心……」(註12)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呼籲大眾「躍向全球同理心意識」(註13),並且在著作《同理心文明》(The Empathic Civilization)的結語中感慨:「我們是否來得及在全球崩潰之前形成生物圈意識與全球同理心?」(註14)
面對這些問題,診斷結果都是缺乏同理心,而更多的同理心就是那顆萬靈丹。艾蜜莉‧巴澤隆(Emily Bazelon)指出「霸凌最可怕之處在於全無同理心」(註15)──她認為這診斷不僅適用於霸凌者,也適用於眼見霸凌卻不挺身而出的人,而建議就是「記住絕大多數人都有同理心和善心,我們要盡全力灌溉心裡的種子」。安德魯‧索羅門(Andrew Solomon)關注孩子與父母之間有重大身心差異時可能遭遇的困境(例如侏儒症、唐氏症或變性),他原本擔憂時代漸趨排外恐異,恐怕會有「同理心危機」(註16),但發現這些特殊處境的孩子具有化解危機的力量,研究也發現他們的父母在同理心和憐憫心兩方面都有增加。類似論調我很熟悉,因為我有個嚴重自閉症的兄弟,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時聽到別人說這樣的孩子是上帝的禮物,用意在教導人類如何同理與自己不同的人。
對於欠缺同理心,賽門‧巴隆‧柯恩(Simon Baron-Cohen)提出的想法或許堪稱極端。他認為惡人即缺乏同理心之人,若問「惡是什麼?」他的答案是「同理心的消蝕」。(註17)
不難想見很多人將同理心視為解決道德問題的魔法。這樣的論述簡化以後約略是:人類先天只關心自己,最在意的莫過於自身的喜樂與痛苦。靠近火會縮手、渴了會找水喝再自然不過,可是同理心使我們重視他人的體驗,別人的難受變成自己的難受,別人的飢渴變成自己的飢渴,於是我們幫助被燙傷的人、提供水給需要的人。因為同理心,我們將他人當作自己照顧,關切範圍得以擴大而不局限在自身。
於是當人類主動運用同理心,本來不可能的慈善得以發生。同理心使我們關切奴隸、遊民、遭受單獨監禁者的處境,使我們進入被霸凌的同性戀青少年、強暴受害者的內心世界。我們能夠同理受鄙視的少數民族或者異國受到宗教迫害的人。這種種經驗我自己並沒有切身體會,但催動同理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彷彿親身經歷,於是我變成更好的人。詩人惠特曼在《草葉集》(Leaves of Grass)裡說:「我不問受傷的人是什麼感覺,而是自己成為受傷的人。」(註18)
同理心推動人類的善行。父母在勸阻小孩某些不當行為時幾乎都用過同一套說辭:「要是別人這樣對你,你會有什麼感覺?」馬丁‧霍夫曼(Martin Hoffman)估計這種同理心提示在每個孩童生活中一年約四千次。(註19)慈善、政治、社會活動也時常鼓勵大家基於同理心採取行動。
還沒完!若要繼續列舉下去,許多實驗室、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或者哲學分析,以及針對嬰幼兒、黑猩猩與老鼠的觀察──全被詮釋為同理心對勸人為善極具重要性。
與同理心無關的善行義舉
無論多麼擁護同理心,無可否認的是世上仍有其他動機足以引人向善。哲學上的經典範例首先出自中國先賢孟子:路過湖畔,看見孩童在淺處掙扎,自己稍微涉水便能救助,那麼便應當幫忙,視若無睹是不對的。
這項善舉背後的動機為何?當然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想像溺死的痛苦或父母得知噩耗會傷心欲絕。感同身受可以促使我們採取行動,但實際上無此必要。不透過同理心我們也能意識到讓小孩溺斃並非好事。正常人見狀都會過去拉孩子一把,而且事前內心並未上演同理心的小劇場。
普遍來說,正如杰西‧普林茲等人所言,人類不使用同理心也完全有能力做各種道德判斷。(註20)事實上,很多不幸事件根本沒有能夠同理的明確受害者。我們不會贊同順手牽羊、逃漏稅、開車窗亂丟垃圾、不排隊這類行為,而這些例子裡面受害的並非特定對象,也缺乏可以同理的目標。
換言之道德的內涵不限於同理心。我們如何判斷是非對錯,以及各種行為背後的動力,其實有各式各樣的源頭。有些人的道德根植宗教或哲學對人世的詮釋,有時則來自對他人命運更全面性的思慮,通常稱為憐憫或大愛。比起同理心,我認為此類思想情懷更適合作為道德準則。
此時此刻就能看到這些力量正在運作。想想是否有群人努力為世界打造更好的未來,擔心人類製造太多溫室氣體、耗竭化石燃料、破壞自然環境,又或者未能處理極端宗教組織興起的問題。這些憂慮不需要同理心,因為沒有特定對象可同理,而是基於對人類生活與發展更廣泛的關切。
在某些情況中,發自同理心的關注反而與一些道德理念有所衝突。在我寫作的同時,學界正進行一輪爭辯,主題是教授講課或舉辦研討會之前是否要事先聲明內容可能觸動情緒、甚至歷史傷痛,以便學生有機會選擇是否列席聽講。
贊同「觸動警告」的論點多半基於同理心。試想身為強暴受害者,若教授在一堂本來看似與強暴無關的課程上忽然播放電影片段,畫面竟是性侵過程,那種感受確實糟透了,但當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留在位置上壓抑忍受,另一個是當著大家的面衝出教室且感覺很丟臉。對於面對此種處境的學生展現同理心(我想正常人都做得到),就會認為觸動警告是不錯的提議。
有一位學者對此不以為然,指稱觸動警告儼然是「同理心正確」。(註21)她指出,「相較於藉由探究質疑西方正典的文本來挑戰現況,學生反而……拒絕閱讀挑戰個人舒適圈的內容。」這種說法或許過分輕視「個人舒適圈」,儘管為此更動整個課表未必合理,但人類真實的苦痛仍有重量、值得重視。
反對觸動警告的觀點本質為何?(註22)其實同樣是在追求人類整體的福祉,基本上也不可能有別的用意才對。但這種論調不是基於同理心,關心的不是任何特定個體,而是長期的、程序性的以及抽象的演變。亦有評論認為觸動警告違反提供學生各種嶄新體驗的學術精神,而且由於我們不可能預測所有能挑動學生情緒的主題,因此政策本身並不可行。更甚者,校方若將資源分散在這種事務上,反而忽略了更值得重視的議題,例如如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當然主張這些論點的人也可以訴諸對特定個人的同理心,不論是真實或想像的。在道德辯論中,同理心就像調味料使滋味更豐富。但反觸動警告一派的立場終究不將重點放在特定個人,於是也證明了推動道德思辨絕非別無他途。
再舉一個同理心與其他道德考量衝突的例子。丹尼爾‧巴特森(C. Daniel Batson)與其研究團隊進行實驗,他們告訴受試者有一位名為雪莉‧桑莫斯的十歲女孩罹患絕症,正排隊等待治療以舒緩痛苦,而現在受試者有權將她調動到等待救援名單較前面的位置。(註23)倘若直接詢問如何處置,多數人會認為只能讓她繼續等待,畢竟前面其他孩子也有需求。但若先請受試者想像雪莉承受的煎熬,結果就會傾向將她的順位往前挪,超過那些可能更需要幫助的孩子。此處可見同理心的力道超越公正性,導致多數人認為違反道德的決策。
真實世界裡有許多善行義舉和同理心無關,但我們對此時常視而不見,習慣將一切歸功於同理心而忽略其他因素。《同理心測驗》作者萊斯里‧賈米森描述她與蒙受冤獄多年的傑森‧鮑德溫(Jason Baldwin)之間的對談:「我起身表達自己對他的寬恕深感敬佩,覺得他彷彿出自本能就能原諒當年認定他有罪的那些人,接著我請教他那份寬容來自何處。當時我以為答案必然是大量的同理和積極想像,也就是進入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但鮑德溫給了完全不同卻簡單得多的回答──基督信仰。」(註24)
接著我們看看札爾‧克洛文斯基(Zell Kravinsky),他捐出四千五百萬美元的家產給慈善單位還覺得不夠,在家人激烈反對下,他甚至捐腎給素未謀面的人。種種舉動很容易被解讀為無比的同理心、對他人深刻的關懷,但至少以克洛文斯基的案例來說結果恰好相反。彼得‧辛格對他的敘述如下:「克洛文斯基聰明絕頂,具有教育和彌爾頓詩歌兩個領域的博士學位……他的無私完全是數學計算的結果,他引述科學研究證實少一顆腎臟的死亡率僅四千分之一,換言之不捐出腎臟代表他自認生命價值有對方的四千倍之高,而他認為這完全不合理。」(註25)
辛格進一步闡述這種現象。他主張雖然克洛文斯基這樣的人是基於冷冰的邏輯理性而行善,實際上卻比受同理情感驅使的人做了更多──這個論點在本書中將會一而再再而三出現。
第一章 都是同理心惹的禍?
道德的最低限度是基於理性行事,考量受到自身決定影響的個體,平等對待各方利益,做出理由最為充分的選擇。――James Rachels
過去幾年間如果別人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會說自己正在寫書。他們追問細節,我便回答「和同理心有關」。一聽到同理心三個字,眾人點頭微笑,直到我補上一句:「我反對同理心。」
通常對方會一笑置之。我起初訝異不解,後來才意識到原來「反對同理心」就像「反對小貓咪」一樣,多數人覺得莫名其妙,不可能是認真的。再者,這種立場極其容易引起誤會,學到教訓之後我明白打從開頭就得...
推薦序
對同理心鏗鏘有力的正反辯證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同理心是諮商的基本技術,諮商心理師一直都在運用此技術,抓出案主的情緒,說中他的感受,案主覺得有被重視及瞭解,諮商關係較容易建立,諮商也就隨之啟動。身為諮商心理學學者,看到這本《失控的同理心》,以為是一本如何正確運用同理心的心理學書籍,興高采烈地開始閱讀,但是在自序部分就看到作者明確的表達寫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說服讀者也反對同理心,於是立刻激起了好奇心,很想一探究竟。
Paul Bloom教授自己也是心理學家,他當然瞭解多數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使用同理心一詞的真正涵意,但他認為不能光看字面,而且也不是一對一或一對少數人的範圍,個人與社會所面臨的各種議題其實並非同理心不足,實際上問題往往肇因於同理心過剩,因此整體而言,同理心是個薄弱的道德指標。
乍讀之下,覺得作者的論調相當武斷,他自己也知道這會是有爭議的,因此他就先從社會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同理心的心理過程。他廣博閱讀,蒐集文獻,並不反對前人所言,一一列舉同理心的好處。然而他主張,光是「情緒同理」及「認知同理」是不夠的,且源於同理心的善行常常常造成惡果,而後他從討論親密關係、惡與暴力、政治等層面來呈現同理心可以造成族群整體的影響。
Paul Bloom教授引經據典,如數家珍,包括學術研究、書籍、電影、實驗等等,很有條理的列出理性思考及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並列舉全世界已經發生及正在進行的大小事例,自小孩溺水至國際戰爭,其實就是在闡揚有效利他主義,結合心靈與頭腦的新社會運動。他的主旨在於發揚大善大愛,不要侷限於同理心的小善小愛,才更適合做為道德標準。
因此作者闡釋的同理心是遠大於心理學家所指出的同理心,由字裡行間來看,他非常心服於亞當‧斯密的理念,並融會貫通。斯密原本是贊成同理心的,後來卻認為「不是大自然在人心中點燃善惡的火苗」,轉而主張審慎考量和行正道的念想兩者結合,才能成為足夠的驅力。作者認為斯密三百多年前的主張,放諸今日仍準,以許多篇幅來探討斯密的言論並引用其話語,尤其強調其提醒人們謹言慎行,難過的人要有自覺別人不一定想要同理,傳遞情緒時要有所節制,此正表達了作者在本書中的主題。
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就是Paul Bloom流暢的文筆、犀利的文字及說服的功力。他在每一章節中對同理心的正反辯證,真是絲絲入扣,每句話都鏗鏘有力,每一個實例都分析詳細,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思維走,進入理性思考。整本書其實是在討論人性,人們就是太有情感了,不論是正面或負面情緒,往往流於濫用同理心,導致許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因此作者引領讀者由微觀及宏觀面來看待人們的情緒、思考及行為,強調理智與理性應建立在觀察與邏輯原則上,並以科學方法為典範。也就是說,大家在為同理心辯護時,仍應帶有理智。
「同理心是狹隘的偏頗的」、「目光短淺」、「不合邏輯」、「運作模式太愚蠢」,這些武斷的字詞是作者在本書開端直言的,然而到了後來,他的說詞放鬆了,「我反對同理心言論是立足於理性,主要是基於政策面,並非人際關係中的同理心。」他的結論是要為同理心找到合適定位,他並不反對同理心而是反對誤用同理心,同理心和理性可以是最佳拍檔。
由此可知,作者的周密辯才與他思考的詭譎與邏輯化,先是激發讀者的錯愕與好奇心,被他引領至思想世界遊歷一番再出來,就同意他有趣又有理的觀點。這是一本內容豐富、言之有物的好書,舉凡對人及人性有興趣的讀者都要人手一本。我在此也特別推薦給心理學界的諮商、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師,可以幫助你自我成長,進而善用同理心,更為洞察人心,在專業上得心應手。
控制同理心
資深媒體人/范立達
同理心,在現代社會中似乎成為人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名詞,但可能很多人不曉得,兩千三百多年前,孟子就已經提到過同理心這個概念。
孟子是這麼描述的。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什麼叫「不忍人之心呢?」孟子解釋:「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用白話來說,孟子認為,如果看到小孩子要跌到井裡去了,任何人一定都會浮現驚駭同情的心情,而這樣的情緒反應,不是因為想要討好孩子的父母,不是為了要在親朋鄰里間博取名聲,更不是出自於厭惡那孩子的驚呼哭號聲。那全然都是因為「不忍人之心」所致。
這種「不忍人之心」,其實指的就是同理心。
但孟子後來又擴張解釋,把不忍人之心定義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者的組合。他並說:「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如果仔細推敲,惻隱、羞惡這兩種反應毋寧更偏向先天,是不經學習而具有的感性活動,與辭讓、是非這兩種必須經過後天教育方能習得的理性判斷大不相同。
孟子或許不是一位稱職的心理學家,所以在分辨情緒與理性時難免混淆,但不得不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能注意到人類心緒的活動,知道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道理,也算難得。
孟子也認為同理心可應用於政治。他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從同理心出發,即能行仁政。
到了現代,同理心有另一個代名詞,即「換位思考」。說起來,「換位思考」這樣的講法比同理心更能具體描繪出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情緒活動。因為更清楚易懂,所以這樣的概念就更易被眾人接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指控一個人沒有同理心,不懂得換位思考,簡直就像是指控此人毫無人性一般。
但同理心太過氾濫也可能是場災難。
台版「羅倫佐三兄弟」的故事,迄今在網路上都還找得到。張家這三個孩子先後被診斷罹患ALD(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如果要接受醫治,就必須到美國進行骨髓移植,龐大醫療費粗估一人就要一千五百萬元。這件事經媒體披露後,全台愛心大爆發,短短三天,張家就募到了七千四百多萬元,但同時,因為如此龐大的捐款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的結果,也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應。在那段時期,很多慈善團體都很難募到款項。
這就是見樹不見林效應,也就是社福界最擔憂的事。
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社福界能夠勸募到的捐款就只有這麼多,如果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其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就無法分配到這些救急或救命的資源。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最合理的捐款方式應該是把款項捐給聯合勸募,再由他們按每一個不同需求的個案或社福團體妥適分配,才能讓捐款的效益最大化。但事實上,聯合勸募大概是社福界最苦哈哈的團體之一。說穿了,因為他們沒有故事,沒有辦法聚焦,善心人士難以產生同理心,所以很難得到金援。
同理心就是聚光燈,但它能投射的距離有限,能照亮的範圍太小,非常容易發生偏誤,而造成種種問題。所以發生在我們周遭的故事,我們常會隨之而喜、隨之而悲,但遠在異鄉的悲慘消息,我們卻往往視若無睹。廣島核爆瞬間奪走十萬條人命,但因為沒有產出十萬則悲情故事,在我們心中那就只是個數字。「小燈泡」妹妹的不幸,卻讓台灣絕大多數人流下熱淚。這樣的例子證明: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萬人就變成了數據。我們對個體敏感,但對於統計數字卻常常無感。鮮明的個案故事,會激發大量的同理心,但同理心過於氾濫,會造成輕重失衡,會讓判斷失準,會讓理性被情感蒙蔽,會讓人做出錯誤的抉擇。我們在乎少數人受苦,卻往往忽略更多人身上的悲慘命運。我們的道德判斷和行動往往強烈受到同理心左右,其結果卻常導致世界變得更糟。
同理心不是洪水猛獸,但被同理心綁架而失去理智,就未免捨本逐末了。因此,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可能不是一味的歌頌讚美。一如本書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的,同理心能夠催動善念,善念能使世界更美好;就算因同理心而起的報復,也可能會引導世界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但人的行為不能被同理心操控,在感同身受之餘,還要有出色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對別人的際遇,我們要懂得克制情緒反應,但不失憐憫。如此,我們追求的,就不只是當下的滿足感,而是人類社會長遠的進步。
下回,當你在新聞中看到某些富太太擔任某慈善團體的義工,在感動之餘,或許可以想想,若她們願意將些珠寶首飾捐出,效果可能更勝於沿街賑災施粥。
最後,還是回頭看看孟子。孟子歌頌同理心,肯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但他也提醒,「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他認為,執政者不能被短淺的現實而迷惑了雙眼,必須看到問題的癥結。遇有餓孚,不是問責地方官,而是思考如何輕徭薄賦,減少百姓的負擔;地方不靖,不是只有派兵圍剿,而是著眼於如何提振朝綱,讓四方蠻夷近悅遠來。
看來,古人的智慧還真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呢!
對同理心鏗鏘有力的正反辯證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同理心是諮商的基本技術,諮商心理師一直都在運用此技術,抓出案主的情緒,說中他的感受,案主覺得有被重視及瞭解,諮商關係較容易建立,諮商也就隨之啟動。身為諮商心理學學者,看到這本《失控的同理心》,以為是一本如何正確運用同理心的心理學書籍,興高采烈地開始閱讀,但是在自序部分就看到作者明確的表達寫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說服讀者也反對同理心,於是立刻激起了好奇心,很想一探究竟。
Paul Bloom教授自己也是心理學家,他當然瞭解多數心理學家和哲學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都是同理心惹的禍?
同理心只是聚光燈,光束範圍十分狹窄,將我們喜愛在意的人事物照得熠熠生輝,也將陌生、相異和遭到排斥的人事物捨棄在無法察知的昏暗中。
•同理心不是那顆拯救蒼生的萬靈丹
•與同理心無關的善行義舉
•結果好壞是道德議題重要一環
•同理心和偏見一樣會扭曲道德判斷
•瞭解他人心理是種工具,無關道德
第二章 同理心的魔法
同理心本身無法自動轉化為善心,可是同理心能夠觸動既存的善念。它使原本就善良的人更善良,因為善人不樂見苦痛,同理心卻突顯苦痛。
•整個大腦都是同理心的迴路?
•同理心的共振力道單薄
•理解不等於感受
•同理心為什麼使人善良?
•秤秤你有多少同理心
第三章 做好事,也要做對事
若要避免自以為是的行善,追求真正有效的善舉,首先得願意處理複雜糾結的議題,再者必須面對阻力,有些阻力背後是邪惡、是貪慾……結論不是呼籲大家別再付出,而是希望付出得更有智慧,能夠瞻前顧後。
•一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是數據
•別掉入同理心的陷阱
•仔細看看自己為什麼做好事
•暫且放下自己
插曲:同理心政治
政治辯論中,立場衝突通常出在關注焦點不同。也就是說大眾雖然選邊站,但分歧點並非應不應該同理,而是應該同理誰。
•你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
•差距並不極端,但已經足夠
第四章:人際關係與同理心
或許任何親密關係都一樣,它能「增進幸福、減輕苦難,因為快樂倍增,但悲痛減半」。但我個人期盼當自己恐慌時,關心我的人能夠鎮定,當自己陰鬱時他們能帶來活力。
•絕對共存程度的高低
•少點同理,多些慈愛
•以理解和關懷取代同理心
•同理心的代價
•一定程度的痛苦有其必要
插曲:同理心作為道德基準
同理心的功用僅在於接收別人的感受,可惜如果我感受到你的難受,卻沒發現難受的是你,還誤以為是自己,那麼根本不會試圖幫忙。
•選擇自私,不能推給基因?
•同理心沒有餵奶重要
第五章 暴力和惡意
量刑根據有邏輯且公正的分析,而不是奠基在同理被害者的苦痛上。乞兒來討錢,我們若確定了給錢只是造成更多問題,就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這麼做不是否定世上的痛楚和苦難,也並非值得憂慮的非人化思維,而是為大局著想才有所取捨。
•惡與道德缺口
•同理心的成本效益評估
•同理心如何引發暴力?
•心理變態與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才會導致非人化?
第六章 一個理性越多越好的時代
一旦人意識到自己進入了真正的決策過程就開始運用理性思考,做出論述、表達意見、也接納別人的想法,有時候還願意改變立場。
•我們的心智與大腦
•人類能夠批判自己,因此才有無窮可能性
•理智和理性的必要性
•思考、表述、接受、改變
前言
第一章 都是同理心惹的禍?
同理心只是聚光燈,光束範圍十分狹窄,將我們喜愛在意的人事物照得熠熠生輝,也將陌生、相異和遭到排斥的人事物捨棄在無法察知的昏暗中。
•同理心不是那顆拯救蒼生的萬靈丹
•與同理心無關的善行義舉
•結果好壞是道德議題重要一環
•同理心和偏見一樣會扭曲道德判斷
•瞭解他人心理是種工具,無關道德
第二章 同理心的魔法
同理心本身無法自動轉化為善心,可是同理心能夠觸動既存的善念。它使原本就善良的人更善良,因為善人不樂見苦痛,同理心卻突顯苦痛。
•整個大腦都是同理心的迴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