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生是花蓮重要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他深入原住民部落採集傳統歌謠,並以此為基底,創作室內樂、協奏曲等曲式。2012年林道生獲頒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肯定他對原住民文化保存、傳承與弘揚的付出。
本書以林道生之生命史研究,試圖理解這位後山不平凡的音樂家,如何透過自學,踏上音樂創作之路。由歷史脈絡下觀察,「戰爭期世代」的作曲家,在不同生命階段,個人採取的適應策略,進而確立自我創作風格。
本研究認為,1950年代以來,林道生的創作核心由民族精神的反共愛國歌曲,隨現代主義移入後的無調性現代音樂,逐漸轉為中國文化圈下的民族音樂,最後發展出關注臺灣為主體的愛鄉歌曲。這幾段時期依序相互疊合、扣連,並互為影響。
林道生之作曲強調各族群之文化內涵,以音樂語言傳達對臺灣的關懷。她的創作歷程,記述臺灣音樂史的流變,其多元豐富的作品風格,更為臺灣音樂史譜下不朽的樂章。
章節試閱
第一章緒論
林道生是花蓮重要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深入原住民部落採集傳統歌謠,並以此為基底,創作為室內樂、協奏曲等曲式,2012年(民國101年)獲頒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肯定他對原住民文化保存、傳承與弘揚的付出。
本研究旨在探究「戰爭期世代」的林道生,跨越臺灣不同政權體制和文化衝擊,對其成長、創作所刻劃出的音樂生命圖像。
本章回顧生命史相關研究文獻,掌握生命史文本需置於歷史情境脈絡,並可作為「重建社會的重要工具」的研究核心。同時,生命史作為「新民族誌」的研究範疇,凸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主體性,將林道生定位於「研究參與者」,透過研究者之間互為主體性的對話方式,試圖達到「視域融合」的生命詮釋。
第一節 後山移民音樂家的傳奇人生
一、補綴歷史銀河的星子
是這段文字,攫住筆者的目光。
與入船通垂直相交的兩條街現在叫北濱和海。熟悉原住民音樂的作曲家林道生,他的父親林存本1940年帶著家人從彰化遷到花蓮,就住在這裡。
林存本在彰化與賴和住處甚近,經常出入賴家,1930年代,在《臺灣文藝》以及楊逵主編的《臺灣新文學》雜誌上皆曾見其作品─帶有虛無主義與頹廢主義傾向。來到花蓮後,除工作外甚少外出,亦不見其作品發表。1947年5月因腦溢血病逝。同年二二八形成的政治氣壓,導致家人將其文稿、藏書全部燒毀,只留下極少數的殘篇、札記,見證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
散文的內容讓筆者想起一次工作採訪時,在林道生老師書房的電腦螢幕瞥見〈花蓮港〉曲譜,腦海立刻浮現「花蓮港啊,是個好地方,好地方啊,青山綠水 風光明媚賽蘇杭」的歌詞和旋律。一問之下,才得知這首曾在花蓮國中小學音樂課教唱的曲子,與眼前這位音樂家淵源很深,而且曲調竟是阿美族民謠。
為什麼〈花蓮港〉原曲是阿美族民謠,卻有著「賽蘇杭」濃厚中國風的歌詞?林道生並不是原住民,為什麼卻有許多原住民音樂作品、傳說著作?他是如何跨進這個領域?如何克服族群文化差異,走進全臺原鄉部落,完成採集工作?是什麼樣的動力,促使他不間斷踏查、研究和創作?一連串的疑惑,讓筆者像是撞見兔子跑進樹洞的愛麗絲,追著〈花蓮港〉背後的故事,意外銜接上林道生的音樂生命史。
對於1960年至1980年的花蓮學子而言,林道生(1934—)的名字是不陌生的。在花蓮後山,郭子究和林道生是二位重要的音樂教育者。他們有相似的共同點,例如:早年移居花蓮、非音樂科班出身、家庭經濟困頓、幾乎是自學進入音樂領域等等。郭子究的〈回憶〉,和林道生編寫的〈花蓮港〉,均曾列為花蓮縣中小學音樂課必教歌曲,也是花蓮的代表曲目。
郭子究曾是林道生就讀花蓮高中時期的音樂老師,雖然短短一個月,林道生就轉考花蓮師範學校簡易師範科。後來,兩人同赴臺灣公務人員省訓團研習音樂,結下亦師亦友的情誼。某次,郭子究騎車不慎摔傷,在醫院做水療的三個月期間,林道生常前往陪伴聊音樂。乃至於1992年(民國81年)花蓮縣立文化中心(今花蓮縣文化局前身)主辦的「回憶──郭子究音樂創作回顧展」演唱會,林道生擔任製作人;1996年(民國85年)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出版林道生編著的《不朽的海岸樂章──郭子究手稿作品集》,均可看出兩人深厚情誼。
然而,這兩位同為走過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兩個時代的後山音樂家,郭子究受到較多的關注與記錄,原因可能是郭子究年紀與輩分較長,且於1999年(民國88年)辭世,陸續有傳記出版。另一方面,兩人的音樂發展領域確實有極大的差異,雖同為音樂教師,郭子究偏重音樂教法,創作以合唱曲為主,林道生則以作曲比重較高,各時期作曲風格迥異。林道生自國中音樂教師退休後,轉任玉山神學院,展開原住民音樂的研究和創作,作品朝向室內樂等大型樂器編制呈現,然而,花蓮缺乏專業演奏團體,作品不易發表。
筆者開始著手林道生之研究時,有關他的文字資料,大多在地方縣志,或花蓮人物誌之類的書籍,以數行或數頁的篇幅聊備一格;偶然在本地報紙或雜誌刊載,也多是小方塊欄位,內容介紹雷同,並聚焦於後期對原住民族音樂和傳說採錄的貢獻,鮮少述及昔日的音樂軌跡。對於花蓮音樂發展史之完整度而言,確是極大的疏漏。
音樂家許常惠曾以「平凡後山的不平凡音樂家」讚譽林道生,肯定他對地方上音樂教育的努力,更可貴的是作曲的奮門精神:
任何社會都有少數默默耕耘的人,只是他們的人數不多,他們屬於不平凡的平凡人。我非常敬佩他們的工作,因為這個社會許多有意義的工作是靠他們在推動。林道生先生就是平凡後山的不平凡音樂家。
他在經濟生活困苦,教學工作勞累的情況之下,還能自修苦學作曲,終於使他能從歌曲小品到大型合唱或器樂作品,這個成就不是一般臺北人所能做到的。如果不是對音樂具有無比的熱情與不動的毅力,那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
許常惠這段描述,我們可以從音樂人的眼光認識林道生。筆者有感於花蓮在地作曲家必須留下更多的文字記錄,並透過本人的口述、照片、手稿、媒體報導等史料,得以讓我們更貼近作曲家一生的心路歷程、創作背景、自我定位,期以生命史之研究,補齊花蓮音樂史之人物篇章。
二、移居後山的原住民音樂作曲家
1940年(昭和15年),正值二次大戰期間,6歲的林道生跟著父母舉家搬到花蓮定居。林氏在彰化的老家是個大家族,父親林存本繼承的商號營運不善倒閉,避至後山,二戰後期一家過著清苦生活。好不容易,戰爭結束,父親卻旋於1947年(民國36年)過世,由寡母撐起十名子女的養育重擔。
我們認識的林道生,來自於他的音樂作品,尤其1980年代後,他採集大量的原住民傳統歌謠、傳說神話,十多年的時間,深入臺灣二百多個部落。林道生對於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保存的貢獻,在於透過音樂專業,將口傳民間歌謠記錄於五線譜。進一步,以西方音樂作曲方式,使原住民傳統歌謠出現了室內樂、協奏曲等藝術歌曲的新風貌。
2012年(民國101年),已獲得國內外諸多音樂獎項的林道生,再度獲頒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感謝他對音樂教育、保存、傳承及弘揚的付出和貢獻。
我們深信,音樂創作者的歷程,絕對與其生長的時代背景、家庭環境、教育薰陶,乃至於人生際遇,有著極大的關連。但是,逐字記錄口述生命歷程,似乎就不過是將花蓮音樂家生平作傳記式保存,比對當時的「大歷史」,逐一對號入座。因為時代是如此這般,於是造就了這樣的人生,成為一部生命故事。筆者認為,生命史能發掘和透露的,應該有更多線索值得探究。
三、世代概念下的觀察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代序的開頭引用歌德的文字:「任何人只要早生或晚生幾年,就他個人的教育和行動範疇而言,大有可能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她提到研究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歷史時,注意到「世代」(generation)差異的問題。而George H.Kerr則以1937年(民國26年)蘆溝橋事件為觀察點,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人口構成約略分成:老一代(grandparents)、中年一代(Formosa of middle age),及新生代(young Formosans)。
周婉窈提出的「戰爭期世代」,是指1945年(昭和20年)日本戰敗投降時年齡在15至25歲之間的臺灣人,這個年齡界線只是大概,這個世代包括或前或後的一些人。
世代的概念已普遍運用在觀察社會的現象,例如:3C商品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作為人際溝通、購物、學習的媒介,這些出生後即以影像接收為主的「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大幅顛覆傳統許多學科的理論和觀點,學校教育課程重新定位即是一例。
法國年鑑學派史學家布洛克(Marc Bloch)在《史家的技藝》說明世代的意涵:
大約同時生在同樣環境中的人,必然受到類似的影響,尤其是在他們的成長期。經驗證實:拿這樣的一群人來與比他們年老許多或年輕許多的團體相比較的話,他們的行為顯示出某些一般而言相當清楚的特徵。即使是就他們最不一致的地方而言,也是如此。就算是敵對的雙方,都被同一爭論所激怒,這也仍然表示他們是相像的。這種來自同一年代的共同烙印正是造成一個世代(generation)的東西。
布洛克認為,世代並非以年齡為區隔,週期也不是規律不變的,會隨著社會變遷快慢,造成世代之間邊界的縮小或擴大。而個人特質也會影響他是屬於哪一個世代,青年期是最容易受到當代社會變遷影響的一群。即使在布洛克撰書的二次大戰期間,大眾傳播媒體訊息流通緩慢的法國鄉村,他觀察到世代對於不同社會階層的青年,依舊發揮同等強度的作用,只不過是腳步上的落後。
如今,手裡也拿著智慧型手機,利用電子郵件和筆者聯繫的林道生,他出生的年代,就在周婉窈界定的「戰爭期世代」群體之內。跨越80年臺灣大小事件,處於臺灣邊陲的東部地區,隨著時代潮流和思維轉換,勢必有部分歷史經驗深植於他的認知,也有部分在世代主導的轉換,使得他在回望時改弦易轍。兩者塑造了現在的林道生如何看待自我的生命敘述。
透過歷史地圖,我們得以想像現在走過的街,過往的模樣;透過個人生命史,我們或許能夠更接近,當時走過這條街的人們,在歷史現場的心境,以及後來怎麼了。而林道生代表的,不僅是音樂家的身分,對於美學和內心自省有著高度覺察,亦具備「戰爭期世代」的時代意涵,作為跨越不同世代的知識分子,他的生命經驗將呈現出何種圖像?藉由報導者口述與研究者的雙重視域融合,可否更能看清楚,在音樂資源貧乏的後山,如何養成了至今仍創作不輟的音樂家?以及生命如何在諸多變動環境,綻放自身的璀燦。
第二節 探向生命的路徑
一、生命史研究(life history research)
我們從何理解音樂家與他走過的時空?
確切的說,哪一種研究取徑,得以同時像個偽裝得宜的生態攝影師,趨近於完整記錄被攝主體的生命歷程;一方面又有小說《哈利波特》的儲思盆(Pensieve)功能:任何人都能透過儲思盆看到別人的記憶,那些記憶可能連當事人都已忘記。同樣的事件,在儲思盆的世界,卻呈現不同的視角和理解,因為它儲存的是主觀記憶。
生命史(life history)是生命歷程(life course)研究的一支,生命歷程強調時間與空間位置(location in time and place)(文化背景)、生命的關連性(linked lives)(社會整合)、個人力量(human agency)(個人目標導向)、以及時間的安排(timing)(策略適應)。而生命史研究亦具備對整體、對歷史、對脈絡因素、對個人適應策略的重視。
相較於追求客觀知識,生命史研究的出發點,根據報導者對話或訪談的結果收集生活經驗,資料來源也包含書信、日記、手稿、報章雜誌等文件。然而,生命史的訪談與新聞媒體採訪不同,不是短暫的進入一個情境查訪便寫出印象,或者只記錄個人回顧經歷的事件。而是要尋找和發現研究對象的意義和架構為何?它是如何發展的?又是如何影響行為的?它所呈現的是個人「主觀真實」。
生命史在社會科學領域,約略可分為三個時期。大約192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呈現蓬勃的狀態,致力於研究個人檔案,如自傳、日記、書信。第二時期約從二次戰後持續到1960年代後期,個體生命史研究因量化和實驗方法,而被邊緣化。
第三時期自1970年代中期延續至今,大多與生命歷程有關。而當代研究的另一個主流集中在社會學、人口統計學,以及歷史學為取向的生命歷程研究。另外,研究的敘述性、脈絡性和整體性,提供瞭解弱勢群體(如女性、少數民族)的生命史與觀點。這些研究的共通點,均以關心生命的路徑如何受到個體與社會、個體與歷史環境互動的影響。由上述不同學科對生命史的重視,亦象徵生命史研究跨學科的特性。
對於主體(subjectivity)的關注,當是生命史研究再受到重視的因素之一。例如心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等,藉以理解時代脈絡下的個人行為。通過個人長時間的生命歷程述說,研究者彷彿也進入儲思盆的世界,跟隨報導者足跡,以他的眼睛重新觀看當時的社會和事件,試圖理解其所處的情境,如何作出選擇,往後又是如何牽動生命的走向。
這無疑是一場重新建構的自我詮釋。報導者在口述的當下,採取回望的姿態,述說生命現場的記憶和感受,再經過研究者將口述文字化,予以解讀、重組,寫成研究報告。無論研究者再怎麼「客觀」,勢必是建構、拆解、再建構等,存在一連串無可避免斷裂的過程。
過去與現在的觀點比例各占多少?可信度是否能作為學術研究採信?個人主觀論述,能否足以為某個歷史時期或團體發聲?這些學界對生命史研究的質疑,反而是生命史研究者欲強調的。生命史的敘述,是了解個人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重要方法,也是了解社會互動中個人心向意圖的方式。更進一步,能將生命書寫作為自我理解的工具,了解自己的生命受到哪些知識和權力的影響,了解自己今日處境的因素,肯定自我存在價值,在回顧的過程,也能表達自我意見,挑戰既有知識和思維模式,進而重新找到力量。
生命史研究也被視為「新民族誌」(neo-ethnography),研究方式著重研究對象即是參與研究的人,而非純粹的被報導者。其所強調的「新」,是以多向度的方式,處理參與者所敘述的故事,研究對象經由討論、交互作用、陳述及建構出他們自身,是一個積極的說明者。20顧瑜君認為,生命史資料的收集過程是一個彼此深入對話,彼此積極參與的產物,建構出研究者與參與者共同的看法與價值。她強調:
研究者不是客觀知識的收集者,或是試圖揭露一個可以被發現的、經驗世界和社會事實,必須在過程中與學術理論及思維間不斷的進行辯證,同時「容許」生命史的傳主透過意義建構的歷程,發現、探索而生產知識。
生命史研究不是堆砌口述記錄的「故事」,必須放在「歷史情境脈絡」分析,甚至提出批判。顧瑜君並提出生命史研究陷入泥沼時,不妨回過頭檢視自己相信哪一種知識產出的方式。是發現或經驗客觀事實?或者透過實踐而得的解釋?基於生命史研究作為「重建社會的重要工具」,研究者已經選擇自己相信的知識生產。
音樂創作,是複雜的內心運作進程,而且無法轉換為文字作為有符號意義的文本。與文學創作不同的是,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其指涉性經常晦澀不明,許常惠描述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抽象、最不現實的,尤其是作曲。22而作曲家在音樂中反映出的信仰,是「一種個人與時代渾然構成的信仰」、「一種經過個人與時代的經驗、感覺、思想磨練出來的信仰」、「它必須經過分析聲音的分析與組織,才能構成音樂語言、而後才能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意志」。23音樂的現象,更是作曲家的「思考現象」,音樂內的樂曲發展、節奏律動、音色變化,時時刻刻在蛻變,也代表著作曲家每日的發展、律動和變化。
本研究並非以林道生的音樂作品為分析主體,創作離不開生命,藉著他的生命史,理解他如何接觸音樂,各個生命時期的經歷如何影響音樂創作風格,而他又是如何看待所處的社會和自我定位。當我們理解創作者觀點,或許更能接近音符串起的「未說出的話」。
第一章緒論
林道生是花蓮重要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深入原住民部落採集傳統歌謠,並以此為基底,創作為室內樂、協奏曲等曲式,2012年(民國101年)獲頒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肯定他對原住民文化保存、傳承與弘揚的付出。
本研究旨在探究「戰爭期世代」的林道生,跨越臺灣不同政權體制和文化衝擊,對其成長、創作所刻劃出的音樂生命圖像。
本章回顧生命史相關研究文獻,掌握生命史文本需置於歷史情境脈絡,並可作為「重建社會的重要工具」的研究核心。同時,生命史作為「新民族誌」的研究範疇,凸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主體性,...
推薦序
撰寫人物的生命史很難,因為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包括家庭、社會、國家及個人的生境遇,會給予不同的經驗。而其自身心路歷程的轉變,有時也不一定會跟隨著代而走。然而如果要書寫跨越時代,且又是創作、著作等身的音樂作曲家兼教育家,則又更難下筆。因為其人生經歷不同政權的教育,有著不同的被統治經驗,其創作的歷程與豐富的作品,使得生命史更是不容易去探索。
本專書的主角林道生老師,雖然不是出身於後山花蓮,但從他跟隨父母親由彰化搬到花蓮之後,從此他鄉變故鄉,接觸到花蓮的多族群與多元文化,並慢慢地展開他的音樂創作旅程。2012年為肯定他對原住民文化保留、傳承與弘揚地付出,花蓮縣文化局更頒發「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
林老師接受過日治時期皇民化的初等教育,與戰後國民黨中國化、去日本化、反共抗俄的精神教育,兩種截然不同的國族主義教育體制,使他必須趕緊自我調整以因應變化。
除了家裡給予的教育與薰陶之外,其並未受過完整的音樂訓練,在花蓮師範學校就學期間,慢慢地發現自己有音樂的天分;而在接觸到張人魔老師之後,初步參與臺灣原住民音樂的採集,而這樣的經驗其後在玉山神學院任教時更加地被他發揚光大。在他田野調查及閱讀相關文獻之後,因為對原住民文化、生命哲學有更深一層認識,及自身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林老師在創作時,更能將原住民歷史文化等元素融合在歌曲當中。
軍中服役的經歷與面對戒嚴時期胞弟無端遭羅織思想罪名入獄,在「飽命」與「保命」的現實考量下,林老師創作了非常多的愛國歌曲,逐漸打開知名度;「曲盟」則對他提供自學、觀摩和發表的機會,也醞釀他深邃且自由的樂曲芬芳。2000年後,林老師更與花蓮在地的文人合作,使他的作品呈現更加多元。他的作品也關注時事、結合時事,且將父親林存本互動的好友賴和的作品加以編劇,完成《賴和詩作歌曲集》。
林老師的人生經歷豐富,其創作、著作又非常多元,除非與他建立一定的信賴關係,並能細心聆聽、整理其口述歷史,耙梳其紙本創作者,才能較接近地呈現這位花蓮在地的音樂家,而慧珍就是以她對文字掌握的敏感度、細膩流暢的書寫功力,加上她在碩士班就學期間的歷史專業訓練,將林老師的生命史放在臺灣整體的大歷史中作對話,以〈兩個國族教育的思想啟蒙〉、〈愛國歌曲和現代音樂創作〉、〈民族音樂中的他者與自我〉等章節,並藉由與林老師共同參與研究的方式,使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林老師生命史的發展、形貌,儘可能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慧珍撰寫時考證用心,文字極為順暢,引述不少林老師的訪談記錄,其生動的敘述,彷彿林老師就站在眼前跟我們談他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慧珍是我在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班指導的研究生,第一次接觸到她的名字,是協助花蓮縣文化局審查她所主筆、編輯的《花蓮縣2014全國古蹟日導覽手冊──時光旅行》時,當時覺得她的文筆流暢優美,能將田野、口述的資料與文獻作結合,透過圖像與文字使作品完美地呈現出來。接著,慧珍申請入學,成為系上的研究生。上課期間,慧珍非常認真,對於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的相關課程都有修讀,遇到疑問時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只是上課時間會把握機會討論,下課後回到家也會寫信來詢問,以獲得解答。
在指導她寫作論文期間,她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顧一對子女,課業、家庭、工作要同時兼顧,非常的辛苦。還記得花蓮縣文化局《花蓮縣2015全國古蹟日導覽手冊──走街串巷老花蓮》,又由慧珍工作的公司承接撰寫的任務,期間她的女兒生病住院,蠟燭多頭燒,跟我約好時間要訪談日治時期花蓮港廳的官營移民村、新城神社相關發展歷史時,累得睡過頭了而急忙跑來,她是個非常負責任卻又容易緊張的人,到達的時候連忙道歉;我只是擔心她累壞了,要她放輕鬆,因為一邊工作、一邊唸書,又遇到家人病倒需要照顧時,心中的煎熬是可以體諒的。
臺灣的歷史,絕不是只有政治人物或是政治發展的記錄,臺灣各個在地音樂作曲者、教育者、臺籍日本兵、工藝家、企業家、運動員……,他們的生命史將可充實我們對臺灣史如實的認識,因為這些在地人物的境遇,因應大環境的身心調適,更貼近人民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記憶。
慧珍的碩士學位論文獲得東台灣研究會出版審查通過,並得到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獎助出版,為人師者的喜悅莫過於此。其實,慧珍撰寫的過程中我獲益更多,更能從她的論文中以不同的視野理解、學習臺灣史。
我個人專長不是音樂史,幸運地系上相關專長的老師能適時予以協助,使慧珍論文撰寫時能夠更加嚴謹。當然,提供文獻與口述資料、共同參與研究與慧珍「視域融合」的林道生老師是最大的貢獻者,因為林老師的信任、無私地提供各項資料,使慧珍的研究成為可能,並最後撰寫完成及出版。原先希望由林老師撰寫推薦序,因為他才是真正的功勞者,又是音樂界、教育界的前輩,我只不過是修改文字錯誤、提醒慧珍注意史料的正誤與論文的格式而已,但林老師非常客氣謙虛的說:「還沒看過自己推薦自己的文章,怪怪地。」因而由我代為寫這篇推薦序。
《林道生的音樂生命圖像》一書即將出版問世,對於記錄東臺灣歷史、記錄東臺灣在地音樂家的生命史,可說是極有意義之事。希望這是慧珍階段性研究的結成與再出發,期盼她對東臺灣的研究繼續著力,對臺灣史研究與臺灣奉獻心力,企盼不久的將來也能見到更多的研究出版。
潘繼道
2018.5.5
撰寫人物的生命史很難,因為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包括家庭、社會、國家及個人的生境遇,會給予不同的經驗。而其自身心路歷程的轉變,有時也不一定會跟隨著代而走。然而如果要書寫跨越時代,且又是創作、著作等身的音樂作曲家兼教育家,則又更難下筆。因為其人生經歷不同政權的教育,有著不同的被統治經驗,其創作的歷程與豐富的作品,使得生命史更是不容易去探索。
本專書的主角林道生老師,雖然不是出身於後山花蓮,但從他跟隨父母親由彰化搬到花蓮之後,從此他鄉變故鄉,接觸到花蓮的多族群與多元文化,並慢慢地展開他的音樂創作旅程。...
作者序
第一次採訪林道生老師,主題是童年的美崙溪印象,他提到就讀明治國民學校,在美崙溪上游泳課、同學抓溪裡的小魚塞進嘴裡當零食的趣事;北濱街小孩偷挖日本人種的地瓜被發現,大家急忙跑向臨港線鐵路橋,從橋上撲通撲通跳進美崙溪逃跑。他的談吐風趣,我笑得臉都僵了,邊寫採訪稿還禁不住捧腹大笑。事後我厚著臉皮徵詢林老師:我有榮幸為您寫回憶錄嗎?
拜工作之賜,我很幸運的能聆聽不同的人生故事。採訪常是短短二小時不到,隨著受訪者步履,經歷他們分享和述說的生命風景,笑中帶淚,受益最多的往往是我。
生命史研究無異是最貼近另一個生命的經驗,而我再次幸運的,與花蓮知名的音樂家林道生老師重新走過日治後期到21世紀的今天,穿越八十多年,以他的視角認識故鄉過往。
二年多的研究過程,承蒙林老師撥冗協助進行口訪,以及對我的高度信 任,提供寶貴的一手史料,並時常主動e-mail文稿、照片和突然想起來的重要事件。甚至審閱論文初稿時,直接改好電子檔回傳,對於年逾八旬的長者如此付出,令後學感激萬分。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李宜憲老師悉心指點錯誤,陳鴻圖老師在歷史專業和書寫結構的寶貴意見。研究所修業期間,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郭俊麟老師引導我進入學術思維,李世偉老師為人生問題解惑,郭澤寬老師在音樂和文學領域的精闢見解,以及中研院民族所黃宣衛老師指導如何建構出研究脈絡等,都讓我的研究所生涯豐富而扎實。
論文寫作過程,花蓮縣文化局圖資科楊淑梅科長、黃偲婷小姐,協助文獻查找;本系妃澤、家渝幫忙相關行政流程,學弟妹鴻瑋、芝菁、冠翰一路走來相互鼓勵。修業期間,更因任職公司負責人林景川先生的包容,使我放心完成研究。
論文指導教授潘繼道老師則是我內心安定的力量,再多挫折,只要老師一出手,都能化阻力為助力;更要感謝東台灣研究會與曹永和文教基金會,使拙作碩論有機會出版專書,內容或有諸多不足與缺漏之處,皆因我的研究和書寫火候仍有待努力。
文稿最後校對時,正好聽到周杰倫的《青花瓷》,歌詞有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想必我和林老師,以及指導老師們,應是累積幾世的緣,因緣具足了,才得以成就這本書的出版。
姜慧珍 謹識
2018.05.06
第一次採訪林道生老師,主題是童年的美崙溪印象,他提到就讀明治國民學校,在美崙溪上游泳課、同學抓溪裡的小魚塞進嘴裡當零食的趣事;北濱街小孩偷挖日本人種的地瓜被發現,大家急忙跑向臨港線鐵路橋,從橋上撲通撲通跳進美崙溪逃跑。他的談吐風趣,我笑得臉都僵了,邊寫採訪稿還禁不住捧腹大笑。事後我厚著臉皮徵詢林老師:我有榮幸為您寫回憶錄嗎?
拜工作之賜,我很幸運的能聆聽不同的人生故事。採訪常是短短二小時不到,隨著受訪者步履,經歷他們分享和述說的生命風景,笑中帶淚,受益最多的往往是我。
生命史研究無異是最貼近另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後山移民音樂家的傳奇人生
第二節 探向生命的路徑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 兩個國族教育的思想啟蒙
第一節 皇民化的童年與國民學校
第二節 去日本化與花蓮師範學校時期
第三節 美崙溪畔的教學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愛國歌曲和現代音樂創作
第一節 軍中文藝初試啼聲
第二節 「飽命」與「保命」的創作
第三節 亞洲作曲家聯盟與現代化衝擊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民族音樂中的他者與自我
第一節 原住民音樂與神話寫作
第二節 音樂與文學的交會
第三節 音樂著述建構的創作脈絡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林道生之大事記年表
附錄二:林道生音樂作曲年表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後山移民音樂家的傳奇人生
第二節 探向生命的路徑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 兩個國族教育的思想啟蒙
第一節 皇民化的童年與國民學校
第二節 去日本化與花蓮師範學校時期
第三節 美崙溪畔的教學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愛國歌曲和現代音樂創作
第一節 軍中文藝初試啼聲
第二節 「飽命」與「保命」的創作
第三節 亞洲作曲家聯盟與現代化衝擊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民族音樂中的他者與自我
第一節 原住民音樂與神話寫作
第二節 音樂與文學的交會
第三節 音樂著述建構的創作脈絡
第...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