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祈禱和冥想,都是協助我們專注感受的方法!
緊張、繁忙的生活,需要「慢」來鬆馳;許多生活情趣,祇有細細慢慢的品嚐,才能享受個中三昧。
慢慢的走,穩穩的走,保持心境平和寧靜,總有一天,驀然回首,發現自己是那個走得最遠的人。
緊張、繁忙的生活,需要「慢」來鬆弛;許多生活情趣,祗有細細慢慢的品嚐,才能享受個中三昧。唯有放慢腳步,失去的自我才能在「慢」中尋回;唯在放慢腳步,生活才能一點一滴重新流回心裡。
這本書將會使我們從各個方面,了解祈禱和冥想的本質與方法。雖然每個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祈禱,但是藉由其他人-特別是那些擁有特殊經驗的人-的言談中,我們可以找到共鳴的觀點,傾聽書中微小的聲音,讓它在你眼前展開不同於往日的活力。
放慢腳步,既是一種生活學,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唯有將心的步伐慢下來,才能讓生活的感受豐富起來!
每個人都能祈禱和冥想,這本書將會使我們從各個方面,了解祈禱和冥想的本質與方法。雖然每個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祈禱,但是藉由其他人──特別是那些擁有特殊經驗的人──的言談中,我們可以找到共鳴的觀點,並將它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對我們有所助益的東西。
你必須以開放的心胸、接受的態度來看待冥想和祈禱。它們將會使你的生命,在你眼前展開不同於往日的活力,並對你造成深遠的影響。現在,請以開放的胸襟走入這本書的世界裡,傾聽書中微小的聲音,讓它悄悄的走入你的生命裡。
本書教導你如何把冥想和祈禱溶入生活中。在小時候的觀念裡,祈禱是在特殊場合和時間才做的事。在二十世紀中期的西方社會中,人們以出世的觀點強調祈禱的功能;其他的文明文化則將這種神聖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結合,讓每件事都變成祈禱的獻禮和冥想的活動。巴里人(Bali)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以每日的祈禱、舞蹈儀式和尊敬的態度,面對大自然與神聖的藝術。
從本書的對話中你可以發現:把祈禱和或冥想與日常生活結合,並不是不可能的事。首先,賴瑞.多斯醫師談到祈禱治療的力量。喬.卡貝辛提醒我們要時時專心,並且在生活中保持知覺。薩格.瑞波許將告訴我們如何把亙古千年的智慧,運用在現代的物質世界中。冥想老師傑克.卡非提醒我們在這個精神的旅途上,可能發生的錯誤和挑戰,同時,他也提供他專為西方人所設計的冥想方法。本身是個冥想者的瑪莎.辛那達告訴我們,她從寂靜和孤獨中獲得的經驗。她的智慧對每個致力於心靈探索的人很有助益。
冥想大師辛森.揚捨棄哲學上的理論,從多次的生活經驗中,鍛鍊出一個基本且有用的冥想方法。在祈禱和冥想的階段中,想像力是一個重要且必須的過程,珍妮.阿特伯格會針對這點與我們討論。格.韓瑞克帶領我們回到呼吸的根源,使我們了解:呼吸不只對生命很重要,學習如何呼吸,可以幫助我們整合心靈、身體和靈魂。 在與尼爾.唐努的對話中,我們得到一些很有趣的啟示,他同時也告訴我們他與上帝交談的經驗。最後,已故神父貝德.葛瑞菲斯用他那溫和的口吻,提醒我們什麼才是達成心靈生活最重要的方法。
在閱讀此書時需要注意一點:每一個章節都可視為完整的一部分,然而每個人所發表的觀點卻又彼此相繫。每一位專家的觀念皆為本書的論點提出佐證。我們希望親愛的讀者們,能發現書中的對話,對你們有用,並且對你們的心靈運動提出中肯的意見。希望本書真能對你們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麥可.湯姆斯 Michael Toms
是新次元廣播公司的發起人一,也是「新次元」節目的主持人。新次元廣播公司是新次元基金會──一個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的主要事業部門。
「新次元」是一個全國性的廣播訪談節目,深入討論各種不同的話題。曾因此節目而獲獎。作者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以獨特創造性和積極的探討方式,和多位一流的思想家與社會改革者有過深入的對談。
本書正是他和多位當代思想家,如索甲仁波切、尼爾.唐努、瑪.辛那達……等人的對談錄。
章節試閱
思考並沒有錯,我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這其中的問題是:思考的過程是否為我們生命的全部?我們活在思想中,或是我們真正地體驗到生命的豐富色彩?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於「專注」──領會此時此地的真實--不是過去或是未來,而是現在,並且完全的覺醒。當我們做到這點時,我們的生活和時間的品質都會改變。專注能讓我們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且擁抱我們生命旅程中的起起落落,使旅程中的每個遊人都能從專注態度的實現中獲得好處。
瓊‧卡貝辛曾經幫他培育主管人員、醫學院學生、物理學家、醫院員工、奧運選手、裁判和牧師。他是麻塞諸塞州州立醫療中心壓力減輕部門的創始人與主管;專注醫療中心的執行董事,並且是預防與行為醫療部門的教授。在一九九三年,他的部門曾與比爾‧莫耶(Bill Moyes)發起「治療與心靈」運動。他是《遽變的生活:運用你的身體與心靈智慧去面對壓力、疼痛與疾病》(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每日的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的作者,他也與妻子共同創作──《生活中的祈福:來自內心的關懷》(Everyday Blessings: The Inner Work of Mindful Parenting)。
麥可‧湯姆斯:瓊,你是怎麼開始接觸「專注」的概念,並且運用它?
瓊‧卡貝辛:真正情況我已經不太記得了。我所記得的是:那時是六○年代中期,當我還是麻省理工的學生時,我對自己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不滿意。那時正值東京灣事件之後,而且整個國家都喧騰著公民權利運動和稍後的反戰運動。而我就讀的學校,卻緊急研發專為越戰所用的各種精密武器。在這衝擊之下,我試圖為自己理出所有事件背後的意義。我讀的是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而這使我不禁懷疑:身為一個科學家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在我看來,我們祇著眼在特定的生命系統中,卻忽視了生命的其他方面,像是我們是甚麼?以及我們如何產生知覺?
為了滿足對科學的熱情,我到麻省理工研習生物學。但是在這裏,我無法得到我想要的。然而,在劍橋的那段日子裏,卻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很多我所崇拜的偶像──禪學大師、印度教宗師都到那裏舉辦演講、討論會,並且貢獻他們所知所長。那真的很棒。這些使我感覺到,當我用一部分的自我做著科學實驗的同時,另一部分的我會吶喊著尋找非關科學的一切知覺。所以我開始抽空探尋有關這方面的知識。當我開始學習空手道時,我發現他們會以瑜伽作為暖身運動,而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瑜伽。就這樣,經過這許多年,我結合了各種不同的學問和知識,而琢磨出屬於自己的冥想方式。我最先接觸到的是禪,後來則是毗婆舍那(Vipassana,內觀)的傳統方式。而後我漸漸看到並且感受到佛教和瑜伽的中心思想,那就是知覺與專注。
在你的著作《生活的劇變》與《每日的冥想》中,你指出:你不一定要成為一位佛教徒纔能保持專注。
沒有錯!而且我認為,我們的文化缺乏太多有關冥想的知識。你也可以說,我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正逐漸改變中,特別是我們內在經驗的方面。我們改變太多,也把很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而且身為美國人,以及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有旺盛的精神;我們不停的移動、進步,並且想把每件事做得更好,而為自己製造了太多壓力。
一九七九年,我在麻塞諸塞州州立醫療中心設立了壓力減輕部門。
這個部門的主要研究目標在於:如何把佛教與瑜伽傳統的冥想本質,放入主流的思想中。希望一般大眾能從這些本質中,找出與他們生活的相關之處,並且希望他們能和傳統的僧侶一般,擁有刺激他們冥想的動力。事實上,我們也達成我們的期望。我們發現,不管是甚麼年紀、甚麼生活方式的人,尤其是那些對禪學、冥想或是類似的思想不感到興趣的人,到最後都認為它非常有價值,並且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當它是醫院中的一個部門時,他們很容易接受它。這個「壓力減輕部門」設計了一期八週的課程,為的是教導人們如何更妥善照顧自己,讓他們在接受醫療之外,還能夠參與自我的身體保健。
如果你好好想一下,你會發現醫院的功能很像「達卡磁鐵(dukkha magnets)」達卡(dukkha)是佛教的名詞,意指「痛苦」。它不僅僅代表著身體的痛苦,也可能是世事無常或不可避免的改變所帶來的失業痛苦。當達卡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人們不是到停屍間就是到醫院尋求解脫。當然,當人們被送到停屍間時,你很難對他們做出甚麼努力。所以醫院就變成一個非常適於教導如何處理痛苦、疼痛和壓力(這是西方社會中,最接近「苦」的字眼)的地方。如此一來,當人們走出醫院時,他們就能瞭解,當他們遇到生命中無法改變的事情那些他們無法掌控的,並且會增加他們痛苦的事情時他們該如何面對。
你曾經研究如何把專注的技巧運用在慢性疾病上嗎?
是的。我們曾經讓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接受冥想的訓練,然後,我們又嘗試其他醫療方法。從實驗的一開始看來,它似乎有些不負責任,因為在做這種臨床實驗之前,我們並沒有以論文來證明它將產生的功效,我們也沒有運用精確的科學方法將實驗程序寫下。我們之所以會這麼做的原因在於,我們祇希望能藉它影響科學和醫學的思考方式,讓人們可以從強烈的知覺中,尋找出最接近他們深層自我的方法,以治癒自己。
而這種知覺的力量可以是生命/心靈的成長、學習、自療、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一些醫師們在絕望的情形下要他們的病患所嘗試的醫療方式。然而,要讓任何人改變這些事,非常地困難──特別是要他改變自己根深柢固的態度和行為。
你能告訴我們一個有關這個實驗的例子嗎?
甚至在我們還未開始閱讀相關的研究資料時,我們就發現:人們會為了各式各樣的疾病上醫院──不祇是為了身體上的不適,更由於心理上的壓力而顯現出來的煩躁、疼痛、易怒,以及由心理影響身體所產生的毛病。可是有些人非但不參與治療疾病的過程,也表現出一副不成熟的態度,並且對於醫院的治療方式也不怎麼滿意。
所以我們部門設立的基本目的,就是針對那些不滿意現有醫療制度的人--那些不滿意治療結果的人。這些人一旦到我們這裏來之後,我們便要他們向自己挑戰、做些不同的改變,並且讓他們自己達成沒有任何人能幫助他們做到的事,而這些改變成為補助醫療的良方。
從這八週中,我們可以看見人們身體上和心理上的病況,以及由於他們的心理所導致的生理問題,正逐漸減輕。然而,這些成效並沒有在那些接受傳統以及高科技醫療方法的慢性病人的身上看到。這裏就牽涉到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參與一個以「學習」為主的專注訓練,真的有其效用。因為這種訓練是一種自我教育而非傳統的醫療方式。
接受心靈/身體知覺訓練的人,會瞭解並且發現到:即使在遭受多種疾病的折磨之下,他們還是能讓疾病和伴隨疾病而來的疼痛減輕。在實驗的後續追蹤中,我們發現,病情和壓力減輕的情況可以維持至四年以上,而這都歸功於病人親身參與這個實驗計畫。更令人興奮的是,直至今日的追蹤報告中顯示,能多活十八年以上的,還大有人在。
但是這並不表示,人們能藉著這種治療方法使病痛奇蹟般消失,或是你光是用冥想就能掃除你全身的疾病。冥想並不是生活中所有問題的解藥;它也不是幫你清除身上的病痛後,讓你的身體重新正常運作的清潔工。它的意義不在此。它的基本意義在於:如果疼痛已經變成你生活或身體的一部分時,你可以學習與它相處。我們課程的目的在於教導人們「如何」與疾病相處,我們並不保證他們的疼痛會奇蹟式消失。
但是我們可以從實驗中看到的是:病人疼痛的程度會降低。然而,這個實驗對病患產生更大影響是:就算他們病況並沒有減輕,他們卻因此改變他們與疾病之間關係──他們會覺得他們更具控制它的能力。
一群病患聚在一起討論他們對疼痛的想法的團體,讓我聯想到大衛‧史匹格(David Spigel)為一些患有乳癌的婦女所開辦小型討論會。在這團體中,她們可以說出她們現在所面臨的狀況,並且藉由相互扶持,使她們能活得更久。
沒錯,這也是很重要的方法,讓一位病患在一個充滿關懷的環境中抒發自己的感受,並且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在這個團體中被接受。受病痛折磨的人通常不會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疾病,因為他們從以前就瞭解到,沒有人願意聽他們訴苦。但是病患們可以到這裏來說出他們的經驗,並且知道他們不會被批評;他們也知道他們不會因為說出真話而受到譴責。
一些以心理治療疾病的方法,都是以推測性的條件交替模式(operant conditioning model)為根據。這種模式認為:疼痛是一個學術上的名詞,而你可以在一個環境──不會使用到『疼痛」之類字眼或是不會承認所有痛苦都是因它而起的地方,把「疼痛」從腦中掃除。雖然這種課程對某些人而言很有效,然而很多參與過這類治療的人都會覺得被貶低了身分。因此我設計出一種討論模式,讓病患說出他們目前遭受的情況,然後,我們再針對病患所說出的經歷進行討論,使人們忠實地面對疼痛。
我還想指出一點:雖然我們在部門裏研究了好幾年,但是關於疼痛這部分的領域實在太廣大了。我們研究的一項特點在於:壓力減輕的課程不祇為慢性病人所設計,其中也包含了艾滋病、心臟病、癌症、高血壓、頭痛和所有你能想到的病癥的病患。不管是那種疾病的病人,都可以一起參與相同的課程。
所以照這樣看來,我們的研究就與史匹格的研討會大不相同,因為在研討會裏的成員都是乳癌末期的婦女。再者,那是一種小團體的治療方法(small-group therapy),也就是所謂的情感治療法(supportive emotive therapy)。而我們的課程是以大團體的形式出現,並且是以密集性的冥想訓練為主。這個大團體能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溝通方式,使每個成員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並獲得支持,然而談論自己的感覺和成員間的相互扶持,卻不是這個課程的主要焦點。這個課程著重在:我們如何藉由專注的冥想訓練來處理自己的感覺。我們現正把研究的重心放在罹患初期乳癌的婦女上──看她們能藉由這八週的課程發生甚麼改變。
很多人都認為:當人們在冥想時,他們必須使自己和外界隔絕,並且停止思考。你對這樣的誤解有何看法?
有一次,我一位病患給我一條口香糖,而那個口香糖的包裝紙上載有連環漫畫。後來在一些專業的演講上,我常常把這些包裝紙上的漫畫,當成我演講的內容之一。在第一張包裝紙上,這個漫畫的其中一個主角是坐著的。他的朋友走過來說:「你在做甚麼?」他說:「我在冥想。它能帶給我內心的平靜。所以兩分鐘後,我會失去意識。」在最後一張包裝紙上,這個朋友走開了,並且說:「天哪!我還以為他一出生就像那樣!」
這真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一般人會認為冥想代表著停止思考,並且把所有事物推離腦海,以為唯有如此纔能達到平靜與清楚的狀態。
在這裡我並不是說,那種深沉的祥和與平靜不能藉由冥想達成。事實上,真正的冥想是讓你學習如何達到類似睡眠的狀態雖然冥想的主要意義在於「覺醒」。也就是,如果你愈努力想睡著,你入眠的機率也愈低。人們常會有這種經驗:你隔天有許多事情等著去做──開會、工作等等,所以你便早早爬上床、關掉電燈,但是還有一個東西關不掉你內心的燈。你的腦子還不肯休息。你愈想強迫自己快快入眠,你就愈會失眠。
我喜歡把我們的頭腦形容成海洋,而海面上總會有波浪。如果你把整個身體想成海洋,你就會發覺,你的思緒就像波浪一樣,在海洋中頂多十呎或二十呎高。即使海面上波濤洶湧,然而海底下卻是一片的寂靜。我們的腦子也是一樣。各種不同資訊會在腦中形成一次次的風暴。大腦的表面會產生極大的震盪,然而大腦裏的大部分地方,卻是我們從未開發過的領域。即使處在所有風暴的中間,這個我們不熟悉的領域,也會如海底一般穩定、平靜。
所以,我們主要的目標並非得到內心的平靜,而是發掘它因為它一直都存在我們的靈魂之中。冥想可以讓你安然面對所有發生的事情。要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不斷的練習,就像是練舉重一樣,如果你想讓你的肌肉更強壯,你必須每天持續舉重,以達到你的期望。
當你找到內心的專注、鎮定和平靜時,那麼你就能找出對抗當前困難──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的方法。這就是我所指的真正的冥想訓練。真的,這就像是一個冒險的旅程,你可以從中發現許多樂趣。當然,它也可能使你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你必須要有面對「激變」的決心。所謂「激變」就是人類體能極限的改變。當病患想要放鬆緊張的情緒時,他們會到我們這裏來。事實上,在我們的課程中有一堂名為「壓力減輕和放鬆」的課程。這堂課的目的是,讓人們以為他們的壓力已經減輕,並且獲得放鬆。
然而,「減輕壓力和放鬆」課程的真正目的,不在於快速達到成效。因為人們從小並沒有學過有關壓力紓解的課程,所以一開始,我們會讓他們稍稍舒緩緊張的情緒。當人們做到這點後,他們便會很快發現,紓解壓力其實和入眠的方法非常類似。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為此詮釋出一個非常美麗的意象:為心靈的種子澆水。如果我們希望心靈的種子發芽,如果我們想要培育它們,我們就必須常常幫這些種子澆水。不論任何東西的成長或是任何學問的學習,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會使我們所培育的東西獲得滋養與保護。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卻常常幫那些雜草澆水。我們總是幫苦難和愚蠢的種子--反動的力量、野心、恐懼,和回憶澆水。
很多類似的研究都以東方和亞洲的宗教為基礎,但是因為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步調的不同,所以我們實在很難實行專注的練習,因為東方人的生活習慣確實與我們不同。對於這點,你的看法如何?
我覺得我們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實,專注的練習可以在西方社會中實行。不論任何職業、任何年紀的人,都可以到我們的部門來和我們一起練習,或是他們也可以藉由書籍和錄影帶自己練習。在我們開辦這個中心的十年後或是更久,有很多人跑來告訴我們,自從他們在十年前上過課後,這些年來的每個日子裏,他們一直不斷練習、很少間斷。在這些人中,有很多人都是在公司位居要職的管理人員;也有一些是科學家、醫生、律師、老師、救火隊員、警察和建築工人。在這些人中,我們看見我們的文化對心靈教育的飢渴。
從囚犯中,我們看見他們對內心平靜的飢渴;同樣的情形也可以在我們中心的人和學校裏的孩子中看見。所以我覺得,無論你對這種練習有何種誤解,你必須知道:它確實存在於每個東方社會之中,而且有兩千五百年之久。重要的是:藉由時間的催化,它會一點一滴與我們的文化融合。然而它的本質不會因此而改變。我認為「集中注意力」是冥想中最要緊的事,而且也是人類最原始的天性之一。
思考並沒有錯,我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這其中的問題是:思考的過程是否為我們生命的全部?我們活在思想中,或是我們真正地體驗到生命的豐富色彩?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於「專注」──領會此時此地的真實--不是過去或是未來,而是現在,並且完全的覺醒。當我們做到這點時,我們的生活和時間的品質都會改變。專注能讓我們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且擁抱我們生命旅程中的起起落落,使旅程中的每個遊人都能從專注態度的實現中獲得好處。
瓊‧卡貝辛曾經幫他培育主管人員、醫學院學生、物理學家、醫院員工、奧運選手、裁判和牧師...
作者序
在小時候的觀念裏,祈禱是在特殊場合和時間纔做的事。在二十世紀中期的西方社會中,人們以出世的觀點強調祈禱的功能;而其他的文明文化則將這種神聖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結合,讓每件事都變成祈禱的獻禮和冥想的活動。巴里人(Bali)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以每日的祈禱、舞蹈儀式和尊敬的態度面對大自然與神聖的藝術。
從本書的對話中你可以發現:把祈禱和冥想與日常生活結合並非是不可能的事。首先,賴瑞‧多斯醫師(Dy. Larry Dossey)談到祈禱治療的力量。喬‧卡貝辛(Jon Kabar-Zinn)提醒我們要時時專心,並且在生活中保持知覺。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將告訴我們如何把亙古的智慧,運用在現代的物質世界中。
冥想老師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mfield)提醒我們在這個精神的旅途上可能發生的錯誤和挑戰,同時,他也提供他專為西方人所設計的冥想方法。而本身是個冥想者的瑪莎‧辛那達(Marsha Sinetar)也將告訴我們,她從寂靜和孤獨中獲得的經驗。她的智慧對每個致力於心靈探索的人,將有很大的助益。
冥想大師辛森‧揚(Shinzen Young)捨棄哲學上的理論,從多次的生活經驗中鍛鍊出一個基本而且有用的冥想方法。在祈禱和冥想的階段中,想像力是一個重要且必須的過程,珍妮‧阿特伯格(Jeanne Achterberg)會針對這點與我們討論。
格‧韓瑞克(Gay Hendricks)帶領我們回到呼吸的根源,使我們瞭解:呼吸不祇對生命很重要,學習如何呼吸可以幫助我們整合心智、身體和心靈。在與尼爾‧唐努(Neal Donald)的對話中,我們得到一些很有趣的啟示,他同時也告訴我們他與上帝交談的經驗。最後,已故神父貝德‧葛瑞菲斯雀(Bede griffiths)用他那溫和的口吻,提醒我們甚麼纔是達成心靈生活最重要的方法。
在閱讀此書時需要注意一點:每一個章節都可視為完整的一部分,然而每個人所發表的觀點卻又彼此相繫。每一位專家的觀念皆為本書的論點提出佐證。我們希望親愛的讀者們,能發現書中的對話,對你們有用,並且對你們的心靈運動提出中肯的意見。希望本書真能對你們有所助益。
麥可‧湯姆斯(Michael Toms),一九九七年六月寫於加州
在小時候的觀念裏,祈禱是在特殊場合和時間纔做的事。在二十世紀中期的西方社會中,人們以出世的觀點強調祈禱的功能;而其他的文明文化則將這種神聖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結合,讓每件事都變成祈禱的獻禮和冥想的活動。巴里人(Bali)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以每日的祈禱、舞蹈儀式和尊敬的態度面對大自然與神聖的藝術。
從本書的對話中你可以發現:把祈禱和冥想與日常生活結合並非是不可能的事。首先,賴瑞‧多斯醫師(Dy. Larry Dossey)談到祈禱治療的力量。喬‧卡貝辛(Jon Kabar-Zinn)提醒我們要時時專心,並且在生活中保持知覺。索甲仁波切...
目錄
關於麥可.湯姆斯
序
第一章 祈禱和醫療
第二章 從冥想中覺醒
第三章 心靈像一台照相機
第四章 放慢腳步,感受一切
第五章 心靈即是生活
第六章 沉潛於生命中
第七章 心像的治療力量
第八章 有意識的呼吸
第九章 如何與神對談
第十章 單一的世界
關於麥可.湯姆斯
序
第一章 祈禱和醫療
第二章 從冥想中覺醒
第三章 心靈像一台照相機
第四章 放慢腳步,感受一切
第五章 心靈即是生活
第六章 沉潛於生命中
第七章 心像的治療力量
第八章 有意識的呼吸
第九章 如何與神對談
第十章 單一的世界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