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有方法,救樹有訣竅!
從補校到東大博士,她一路在夾縫中掙扎茁壯;
醫治樹木十多年,她反而被樹療癒了……➔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人類與樹木、森林之間的關係,
可以溯及九百萬年前,當時人類以森林為生活的中心……
「樹木除了提供並改善我們生活環境,也能療癒我們的心靈。」在人與樹的互動交流中,我們看到了生命值得尊敬的面向,也從鳳春老師的生命歷程中,發現許許多多的不思議,以及從來不曾知曉的樹木見聞。
➢什麼樣的樹會散發出奶油醬油味呢?
➢一棵存活近五百年的老橡樹,樹冠約有60萬片樹葉,一天就可以製造出12公斤的糖、吸收約二至三戶人家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蒸發400公升的水分、製造10個人一天所需的氧氣。
➢二百多顆種子中,能成長為大樹的只有一個。
➢「片利共生」的合體夫妻樹,有時並不互相恩愛,而是存在相互競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美國紅木公園的巨樹,經歷過無數的森林大火,但這是為樹群繁衍後代的唯一方式。
➢日本宮城縣的一處小村莊為了祈求柿子的豐收,通常會在樹幹基部像是恐嚇樹木般,拿著鐮刀輕輕劃傷樹幹,如此一來隔年就會豐收。
➢臺灣第一條近代行道樹是出現在臺南,在當時又被稱為鳳凰新道,種滿了鳳凰木。
➢流蘇樹的特色莫過於雌雄異株及兩性異花(同時開雄花與雌花)。再者,流蘇害怕孤單寂寞,不論公母,最好找個伴一起種植,才能促進開花生長。
➢目前,最長壽的染井吉野位於東京都文京區小石川植物園內,有將近一百三十歲。
➢櫻花品種之中能夠超過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為垂櫻。最具代表性的垂櫻,位於福島縣三春町的三春垂櫻──為彼岸櫻系統的垂櫻。
➢行道樹的生長速度比樹林內的樹快了二至三倍,但行道樹也比一般樹木高出了兩倍的死亡率。
➢中國自北魏時期開始就出現「嫁樹」的習俗。據說每年的正月日出之時,需用尖刀刮破樹皮,不刮則果樹只開花而不結果。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樹木有其決定生死的方法,人類能做的只有順應自然……
從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栽樹有其一套方法,但現代人,認為只要有土,就可以種樹了。為此,鳳春老師不得不疾呼:「不懂樹木,就不要種它!如果要照顧它,請多多跟樹溝通,用心理解它們。」你了解樹嗎?一起來看看吧!
➢修剪是為了確保樹木維持健康,因此就算是森林內的樹木,也具備斷臂機制。
➢老樟樹樹幹基部容易出現的樹瘤,是樟樹中蓄積最多樟腦的部位,同時樹體內樟腦成分使害蟲無法攻擊,避免了因蟲害導致傷口腐朽的發生。
➢從樹皮的皺褶狀況,就可以知道樹的受風程度。
➢一旦發現樹木長出如同香菇般的子實體,就可以確定樹幹內部已出現腐朽的情形。
➢種樹不是土壤愈多愈好,被深埋的樹根很可能因此無法呼吸而生長不良。
➢移種大樹,必須實施「斷根」作業,讓樹能盡速適應新的生長環境。
➢移植樹木不是任何時間都能進行,必須注意「移植適期」,古人甚至都是趁深夜時分進行移植的。
➢「餵樹」的肥料必須講究,不夠熟的堆肥對樹的根系反而會造成傷害。
➢冬季幫松樹圍上肚兜,不是為了幫樹保暖,而是為了抓蟲!
➢澆水是一門大學問,選擇噴灑方式,可刺激葉面生成乙烯,進而促進植物生長。
➢櫻花樹比起其他樹種呼吸量大,樹皮因此具備許多環狀氣孔,猶如鼻子一般。壯年期氣孔多的代表呼吸能力強,但隨著老化,樹皮上的氣孔就會漸漸消失減少,這是判斷櫻花樹齡的一個方法。
➢愈是接近樹冠頂層的葉子,其儲存水分的組織愈發達。因為樹冠頂層的葉子很難獲得從根系吸上來的水分,於是漸漸發展出從樹葉表面吸收雨水及霧氣的功能,如同生長沙漠乾燥地區植物般具備了儲水機能。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樹健康才能夠保護我們,
如果樹生病了,就會連帶著影響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
樹是活的,每天都在動,我們愛樹的同時,也要認識樹,體認它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面對每一棵生病的樹,鳳春老師總有許多的無奈,那每一次所看到的傷害,彷彿也在她的心裡挖出一個破洞。
➢我們破壞了櫻花樹的生存空間,忽視了它所需的生長環境,卻一味期待櫻花能盛開。試想,我們確實不懂種樹,深深以為樹只要種下去就可以存活……
➢若是穿插其他強健原生樹種,恐怕這些櫻花就會自我放棄!其實,這並不是水土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給它生存、生長的環境。
➢大家誤以為只要有土,樹木便會生長良好的邏輯,應該需要顛覆。
➢樹木醫的治療只是一個推手,想要讓樹木健康,最重要的還是天天照顧它的人。
➢折倒的大樹入我夢來,像個斷了腳的孩子,拖著腳一跛一跛的走著……
➢樹木移植,也就是斷根,重新養根的概念。移植到新的生長環境,根系是否能適應、細根是否充足等,都會決定移植後的生死關鍵。
➢所謂生態系,並不僅僅聚焦於單一種的生物,更是涵蓋了周邊的生物、空氣、土壤、水等整體環境。
➢儘管流蘇樹是可以生長達百年的樹種,但是土壤、土質,甚至樹木所需要的生長生存空間已達極限,恐怕超過百年都會是很大問題。
➢只要植栽環境有了改變,就算是可生長百年的樹,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我們並沒有隨著文明的進度提升種植技術,反而是令人乍舌地倒退!
➢樹木不僅是靜止不動的大型植物,它具備了鮮活的生命力,能療癒需要它的人,只要你願意用心體會樹木的美,便能從中得到力量。
➢我像是來判死刑,面對櫻花樹的垂死掙扎,又不得不替老櫻花樹完成遺願。
➢我深信,只要多一位愛樹人,就便有助於減少更多需要治療的樹木;保護樹木的根本,還是須從建立愛護樹木意識形成而起。
➢小黑蚊之所以氾濫,答案就是我們使用了太多的農藥,以至於蜻蜓的天敵消失,阻斷了生態的食物鏈。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巨樹聽到我在樹下吶喊的聲音,
之後冥冥之中我也像是被安排著朝向樹木專業前進……
她曾經是一個被教育放棄的孩子,但在橫跨文學、農學、工學三大領域後,一路走來,她的心始終如一,焦點都是——樹!這位「愛樹成痴」的女子——
★是少數在日本取得樹醫執照的臺灣人,也是目前唯一的臺灣女樹醫。
★是臺灣首座規劃種植約2萬3000棵喬木與灌木的垂直森林建築「陶朱隱園」的植栽顧問。
★是罕見結合農學與工學的樹醫專家。
★是臺灣樹木醫學人才考試教科書的主編。
由日本轉回臺灣後,她看到了這塊土地上人與樹之間的交流面貌,也從中發現了問題。為了這塊土地,為了萬物生靈長久共存的和諧,也為了心中的感謝,她決定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要將「人與樹」的故事傳承下去,履行曾經允諾的一絲希望曙光……
➢掌握樹木生死大權的竟然不是樹木醫,而是這些景觀設計師。
➢如果問題不在病蟲害,而是土壤基盤,那麼找植物病蟲害專家勘查,不就像急需外科手術的病人,卻找了眼科醫師來診療一樣。
➢人類的基因刻著對大自然的嚮往。
➢我喜歡看著盆栽裡面的青苔和小樹,想像著它們之間微妙的連結和關係,或蹲或站,一看就是許久時間。
➢戰戰兢兢的撿起被剪落地的根系,不時地將根系放在手心仔細觀察,我好奇根系所散發的氣味,仔細分辨每一小段根系的氣味。
➢樹林中充斥著各種生物生態,而樹木更是與我們共生在這塊土地上,每種樹木都有著各自的名稱及特色,我也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生命力。
➢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這裡讀書到傍晚,累了就走到植物園內看著這些樹木,從中得到一些療癒。
➢此刻我深深體會人生的無常。回想著老師父交代的字字句句:「所做所為不留遺憾,盡力而為,一切隨緣。」
➢記得樹木的名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要有深厚的興趣,才能具備分辨的能力。
➢摸著溫暖的纖維狀樹皮,望著這些神木,不可思議的心情湧入內心,這樣的美震撼我心。我不自覺的立誓要保護樹木,內心吶喊著,「各位樹神、巨木,有朝一日,我想成為保護樹木的一員。」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樹木的入門就是認識它!感覺它!理解它並欣賞它。
➢樹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用獨特的方式展現出生命力。樹木也是活的!
➢在這個校園歷經十次的櫻花盛開,而我自一股傻勁的走入樹木的世界,也愛了樹。
➢綠化的核心概念,不僅僅是將樹木引進人們生活的都市環境中,更是希望能讓樹木在此永續生長,與人類共生。
原來,樹——
就是你我生活的日常,就是你我生命的共同體!
作者簡介:
詹鳳春
日本樹木醫
臺灣第一位女樹木醫。
東京大學農學院森林植物學專攻樹木生理學,農學碩士。基於樹木生理基礎學,進而導入適地適木之運用學,取得東京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環境設計學之工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兼任教授,專長為樹木醫學、樹木治療與外科、植栽基盤改良、適地適木設計、生態設計等相關工作。
在臺灣,主要致力於阿里山櫻花治療計畫,同時為了推廣樹木基礎知識,受邀至地方政府、各景觀企業開課演說,以及接受各國媒體訪問諮詢。
資歷
‧東京大學工學院都市工學環境設計學工學博士
‧東京大學農學院森林植物學農學碩士
‧日本樹木醫登錄第1899號
‧日本自然再生士登錄第937號
‧日本植栽基盤診斷改良師
章節試閱
◎樹呀,你是誰?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這是我學習樹木醫學的第一個夏天。度過了嚴冬,所有樹木像是從睡夢中甦醒,陸續緩慢的抽芽、展葉,呈現出綠意盎然的一面;這些長出來的幼葉便被我們喚做「新綠」。
開學的第一堂課為樹木學,據學長姊的經驗之談,這是一門既艱辛又有趣的課程,進入這一門專業,首先當然就是要認識樹木—將樹的名字分辨清楚。這個春天讓我蠢蠢欲動,既期待又憂心。期待的是展葉後便能進入深山受訓、採葉,展開標本製作。憂心的則是來自熱帶國家的我,實在沒自信能識別出生長在溫帶的樹木,相信這些樹木對我也極為陌生。就這樣,我抱著期待的心情,進入深山展開魔鬼訓練。
這一清早,一行人扛著登山裝備、手持大型垃圾袋來到秩父實驗林——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我們是山裡的垃圾清道夫。一路上,老師帶領著我們,指著前方出現的樹木一一說明特徵,而我們則是連忙採集葉子,猛往垃圾袋裡丟,無暇欣賞樹木姿態。這原本是向樹木自我介紹的好機會,我們卻一心惦念著採集樹葉的工作,連它們的正眼都不及細看!
就這樣不斷攀登、不斷摘葉,老師一開始講解的樹木到最後一個也都記不得。
怎樣都無法記得樹木的名字,是當下所有同學唯一的感受,這樣的無力感深深困擾著我們。身為外國人的我,連同學的名字都記不清楚了,怎麼有辦法將上百種樹木的名字都記下來?
走在隊伍的最後面,我也管不了前面老師的說明,索性靜靜的看著森林,一邊欣賞樹木姿態,一邊望著忙著摘葉的同學。
「不要偷懶,趕緊跟上!」同學不時回過頭來提醒我。
就這樣走了半天,大家都累了,聲音也變小了,在隊伍後頭的我依稀聽到老師說:「這棵樹叫做山毛櫸,據說是森林女王,可以活超過兩百歲……山毛櫸的種子五年才豐收一次,到秋天時果實會一口氣掉落地上,便宜了山內的熊。這些動物三到五年才能食補一次,非常不容易。」
我眼睛為之一亮,原來山毛櫸有這樣特色。走著走著,眼前出現如西瓜皮的樹皮,這是「瓜楓」——果然有瓜的氣味。我突然想到,樹木的名字跟它的特色有關連,想要辨別樹種,就得用心了解它們的特色,而不是拿著大垃圾袋收拾枝葉就好!這番領悟讓我頓時對這堂課燃起了極大的興趣。
結束一整天收穫滿滿的摘葉,才是噩夢的開始。垃圾袋內的枝葉一枝一枝展開,當我想試著辨別這是什麼樹時,腦袋竟然一片空白,說不出任何樹種的名字!內心頓生一股挫折,只是能茫然的將葉子擦拭乾淨,一整晚忙著剪貼標本。
我翻開手邊的樹木圖鑑,試著確認這些枝葉的名字。卻不知怎的,完全的茫然,怎麼看各個都相似。
到了深夜,總算是把今天撿拾到的枝葉都清理乾淨。我望著沉重的剪貼本,枝葉標本、採摘日期都一應俱全,獨獨缺了枝葉名稱……
一位同學從我身旁走過,感嘆著明明記起了樹木的名子,卻沒過多久就忘記了,他拍拍我的肩膀,「身為日本人,我連自己國家的樹都記不得了,更何況是身為外國留學生的妳,真是不容易,加油!」
我走向廣場中的樹林,欣賞月光反射在葉片上的光線內心滿是挫折與無力。就在此時,我突然聞到一股香氣,類似奶油醬油的味道,我反覆觀望四周,想確認這股香味是否來自宿舍廚房。四周皆是樹林,不可能有這樣的香氣。
我像偵探一般循著香氣尋找它的來源。費了很大的勁,終於找到了,無法置信的是,這股香氣竟然是某棵樹的葉子散發出來的。我一度懷疑是不是當時的我飢腸轆轆才產生了幻覺,然而反覆確認再確認,香氣確實是這棵樹散發出來的。
我坐在樹下,靜靜欣賞月光與樹影,這股靜謐感讓我開始想與樹木對話,我自言自語地說:「我是一個留學生,來到異地念書,連同學的名字都記不住,更記不得你們的名字。這一晚忙著擦乾淨每片辛苦摘來的葉子,卻還是不知道這些葉片來自哪棵樹……可不可以透露那麼一點點你們的世界讓我知道,或者跟我說說你朋友的名字。」
自言自語了好一會兒,我感受不到任何回應,只好訕訕的對這棵樹說:「明天我還會再來看你。」
這一晚,就在很大挫折與遺憾中度過了。
隔天一早,我前去尋找昨天散發出奶油醬油香的樹木。循著那股清香走到樹的面前,香氣卻好像變弱了,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認錯了。老師遠遠看著我一直站在樹下徘徊,於是走上前來,「妳發現什麼了嗎?」
「我想我大概是肚子餓了,總覺得這棵樹的葉子飄出濃濃的奶油醬油香。」
「就是它釋放的氣味沒有錯喔,它叫『連香樹』。由於葉子呈現心型,又散發出氣味,因此被取名連香樹。」
老師接著說:「在日本鄉下常見老一輩的人到深山採連香樹的葉子,曬乾後磨碎做為香爐的焚香材料。它可是焚香的極品呢!」
我摸著樹幹,對著它說:「原來你叫連香樹!昨晚打擾了。原來你是這麼厲害的樹呀!」
◎在寺院生活找回平靜
回家之後,我反覆思考舅舅的一番話,漸漸說服自己打消插考日間部的念頭。這天,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常與母親一起到寺院拜拜,有位遠親阿姨——我母親的堂妹——正好是出家師父。我想到阿姨所在的寺院靜思,便拜託母親帶我去寺院。
我央求母親:「可不可以帶我上山找師父,我想要待在山上,靜下心來好好讀書。」
母親原本一臉疑惑,最終還是答應了我:「好吧,那就明天去山上!」
我急忙把教科書、衣服行李整理好,隔天便懷著閉關的心情出發。
上山必須走上好一大段山路,我揹著自己的行李,由母親幫我提沉重的書本。我跟媽媽費了好大的勁,才終於走到山上。
一抵達寺院,我不假思索地一屁股坐在寺院前休息。師父見狀,走上前來問我:「行李是妳自己提上來的嗎?」
「我負責拿衣物,剩下的書本都是我媽媽揹上來的。」
師父突然臉色嚴肅的說:「自己要讀的書自己揹上來,怎麼會讓媽媽幫妳揹?」師父的責問讓我頓時無言以對。
師父指示我把行李搬到客房,請我準備燒柴更衣。待我匆匆忙忙地收拾好行李走出大殿時,卻早已不見母親的身影。
「妳母親已經自己走下山了。」師父淡淡的說。
我疑惑著母親的不告而別,走上山頭靜靜望著山下,試著尋找母親下山的足跡。直到遠遠看著母親搭上公車,消失在山的盡頭,我才安心回到客房。
在寺院裡的生活,除了一早必須參與誦經拜佛、掃地、燒柴之外,剩下的就是我閉關自修的時間了。我被師父安排在後廂房自修,每天望著山嵐的變化,聽著鳥聲、蟲鳴聲,獨自面山自修。我漸漸不想走出深山,甚至也曾經動過出家成為僧者的念頭。
我常會在唸書的空檔出去散心,走在寺院的森林小道,不時會遇見老師父與其他僧眾,聆聽他們談起人生的經驗。
這一天我一如往常悠閒地走在步道中,欣賞午後的山嵐升起,迎面而來的老師父見了我便問:「讀了一整天的書,肚子很餓吧?」她邊說邊自口袋中拿出一顆蘋果,塞在我的手上。
老師父說自己十八歲時就離家來到這個寺院,寺院中除了樹以外,還有個小花園邀請我跟她一同去看看。
我跟在老師父身後,走往山後的一片老樹林。「這會是怎樣的一個桃花源呢?」看著叢林內的小通道,我內心想著。走出小林道後,寬廣的林蔭隨即印入眼簾,讓人無法想像在這山谷之中竟然會藏有這樣的一片森林。
老師父帶著自豪的心情介紹起眼前的每一棵樹,當中夾雜著自己的人生過程及回憶。
我們走到一棵老松樹底下,老師父指著樹冠,頹喪地說:「這棵老松樹原本明明都好好的,這幾年卻開始變得很奇怪,有時候樹上還會出現很多天牛。接著不到半年,葉子就開始變黃了,本來還以為是養分不夠,所以特地為它施了肥, 誰知道最後,整棵樹就這麼乾掉了。」老師父以傷心又無力的口吻說,「不知道是不是被蟲咬死了?還是天氣太熱?」
我在一旁點點頭,不發一語,儘管心中感到非常可惜,卻也同樣無可奈何。
老師父指引我再往林道深處走,迫不及待的想向我介紹她最近新植的櫻花樹。師父說,這棵櫻花還會流出樹液,摸起來就像黏膠一樣。
「妳知道這棵櫻花樹是什麼品種嗎?不知道這些流出來黏膠對櫻花樹是好還是壞?」老師父問我。
我笑著說:「小時候常常看父親在校園內照顧樹木,好像見過類似的樹,但是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品種,更別說該怎樣照顧才好。」
「這個小樹林就像是我的桃花源,當中的每棵樹,不論是老樹、小苗,或是正在成長茁壯的樹,都跟我有著很深厚的情感,就像是我的家人一般。每當累了的時候,我就會坐在這個石板上,一邊喝茶一邊欣賞這些樹,對著它們說話。」 老師父說。
我與老師父坐在石板上,看著樹群,以及遠方不停飄上來的山嵐,靜謐的風景宛如一幅山水畫。
我好奇的問,「師父,您到山上歷經數十載,如果人生重來,是否還是會選擇這條路?」
「這是當然的呀!沒有遺憾。」老師父毫不猶豫地說, 「妳看呀,這座山每天都呈現出不一樣的臉孔,起了山嵐時便有如身在仙境;如果認真欣賞,妳會發現這些樹木會隨著四季而出現不同的景色。這樣無常的景色,我從來不曾厭煩,自然更再三叮嚀我多來欣賞這個美景。」
這個下午,我與老師父就這樣靜靜坐在石板上,看著霧氣的變化,談著人生的道理。
隔天清早,我忙著清掃步道上的落葉時,看到幾位師父急急忙忙的跑上跑下。我走上前去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師父們卻告訴我,老師父於今天清晨離世了,大夥兒正忙著處理她的後事。
怎麼會這樣?昨日我還與她老人家談笑風生,望著山嵐說著人生夢想、做人道理!
事發突然,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個人踩著沉重的步伐尋找昨天走過的小林道,靜坐在昨日一起看著山嵐的石板上不斷嘆氣。此刻我深深體會到人生的無常。回想著老師父交代的字字句句:「所做所為不留遺憾,盡力而為,一切隨緣。」而今,老師父留給我的記憶,就剩這一片樹林與這些寶貴的字句了。
老師父的後事處理完不久,我在某天清晨走向寺院大殿,眺望群山想著老師父與我的對話。此時,師父走向前來,以嚴肅的口吻對我說:「妳該下山了,回去考大學吧!妳有目標了嗎?」
「還沒有。」我回答:「但我想像師父一樣,留日學習。我以日文系為目標,希望日後有機會可以像師父一樣,到日本學習與自然有關的專業。」
「妳一定可以把日文學好。要記得父母的辛苦,永遠不能忘記,自己讀的書自己揹。」師父淡淡的說。
準備下山之前,我獨自走向老師父帶領我走過的小樹林。望著枯黃的松樹,撫摸綠油油的櫻花葉。「老師父牽掛松樹的枯萎、櫻花樹的照顧,日後,我一定會幫老師父找到正確的解答。」我內心堅定的想著。
◎斷了腳的大樹
某年夏天,我受私人機構請託,擔任一處建案的顧問,前往勘查,這是一棵壯年的櫸木。來自中南部的苗圃,被安排入住在臺北市的繁華地段。
面對建案趕工期,未能配合樹木移植的適當時期而勉強種植。從樹木的生理觀點來看,對樹木能否健全生長存在著非常大的風險與壓力。樹木移植;也就是斷根,重新養根的概念。移植到新的生長環境,根系是否能適應、細根是否充足,在在決定了移植後的生死存亡。通常預備移植樹木,自前一年從苗圃挖出斷根,需經過一整個夏天確保細根生長後,隔年春天移植時才能提升適應能力。
這個建案的基地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內,於初春種植了來自中南部的櫸木。由於養生期間過短,細根尚處於養成階段不夠充足。眼前,這棵櫸樹開始要進入夏季,也就是進入發根階段。假設順利度過這個夏天,那代表根系抓穩這塊地,想必日後可以在此生根茁壯。對這棵移植樹而言,這個夏季會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當我們都極為掛心這棵櫸木之時,七月的某一天,原本晴朗無風的氣候卻在午後開始起了很大的變化。我在會議室內望著室外的氣候變化,不斷的風勢增強起風雨,不久後政府公布下午放颱風假。在這一念之間,腦海撇過了這棵大櫸樹,大櫸樹是今年四月種植的,由於根系未抓地而不夠穩固,能否安全度過颱風的考驗是一大課題。儘管內心牽掛不已,但也只能耐心等候祈禱。
狂風暴雨的夜晚,也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我的夢裡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影像,一個斷了腳踝的孩子,拖著斷裂的腳踝,一跛一跛的走著。
當我被驚醒時,望著天未明的天色,不斷思考這樣的景象直到天亮。風雨趨緩時,我接到了來自工地的緊急電話:「老師!怎麼辦,昨晚的風雨將櫸木吹倒了!」
「糟糕!」我心中吶喊。我立即取消接下來的會議,直奔現場處理。
剛種植的大樹很需要支柱,才可以避免風害拉扯新根,長出來的新根一旦被扯斷,便很難有足夠的能量再次發根,甚至可能因此漸漸枯死。當我看到現場傾倒的櫸木,確實就像是腳踝斷掉一樣。儘管立即扶起,斷裂的細根不計其數,這樣的倒伏、拉扯對櫸木是個致命傷。特別是側根的細根,好不容易四月種植後才發的細根,這樣生長途中斷裂,讓人愈看愈不捨,之後是否有足夠的能量再次發新根,都還是個未知數。
我拍拍扶起的櫸木,對它說:「加油!我們重新再來一次。」
我重新診斷土球邊的根系,了解受到拉扯斷落的根系。顯然的,自四月種植後,已發了不少新根,這些新的細根像是新生嬰兒那般粉嫩脆弱。檢視過後,遭受拉扯的細根為數不少,除了樹體受到很大的傷害,也讓樹體的支持力顯得非常微弱。
我與在旁的工地主任望著緩慢扶起的樹體,彼此像是失去目標一樣,一臉茫然與無奈。面對混亂的現場,只能振作起精神,重新整頓植栽基盤、調整土壤, 讓櫸木重新具備能量發根。
要能夠發根,是需要掌握土壤內部的空氣比例。我們立即調度重新調配的土壤,為避免裸露的根系乾枯,空氣溼度以及爭取搶救的時間極為寶貴。我們現場一行人,在一場兵荒馬亂之時,自扶正、覆土、種植、踩踏、灌水的整個程序中如時且迅速,一心只為能挽回櫸樹一命。
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全靠櫸樹自身的努力!
◎種樹學問大
「適地適木」是近年興起的種植概念,源自古代的林業經營手法。種植樹木時,仔細考量種植地的氣候、地質、地形、土壤等要素,選出最適合的樹種,就稱為適地適木。
簡而言之,適地適木就是幫樹找個好家。
舉例來說,周遭常見的植物中,竹類與柳樹類偏好水分多的環境,因此不難在溪流河川邊、土石堆積處看見它們的身影,就算不是生長在上述環境,也可推斷其所生長的地層中必定含有較多水分或地下水層距離土表較近。此外,常見的青苔類等也可做為判斷水分供給充足與否的要素。
除了適地適木之外,近幾年的植栽設計也導入了樹木相生相剋的自然配植概念。每一種花草及樹木所需求的生長環境各自不同,如何讓不同種類的樹木相互配合,構築水、土壤、微生物之間的平衡,同時考慮所有植物之間的空間平衡(所謂的即相生相剋),便是自然配植的核心概念。
計劃種植時,是否正確掌握樹木配種與性質?是否為樹木所需要的環境?配植的樹種之間的協調及適性為何?一直到所提供的機能與日後生長預測的考量,都應納入整體規劃與設計。
當然,不可否認還是必須運用自然本身的力量,藉由微生物、植物自身的自然回復力,提升土壤微生物優化,益生菌提升樹木免疫力。總而言之,就算是適應能力再強的樹種,若沒有適合的土壤、水分條件也無法永續生長。選擇樹種時,還是必須考察附近植生的種類和生長狀況。
古代人將種樹、移植用來譬喻教育,就連唐朝柳宗元曾經也受到種樹者的啟發,將種樹的概念延伸到教育上。根據唐朝的文獻《種樹郭橐駝傳》記載:
一位種樹者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郭橐駝是鄉里聞名的種樹達人,凡他所經手的樹木無不生長得茂盛、健壯。
柳宗元對郭橐駝備感好奇,特地向他請教了植樹的訣竅,郭橐駝卻說,種樹不須特別的技術,不過是順應其性罷了!一旦種植後,就不要再去干擾它,讓它順應本性的長大。
柳宗元將郭橐駝的種樹思想延伸至教育,認為培育樹苗就如同教育學生,在根系尚未穩固之前投注過多關心,擅自移動樹體、擾亂根系,反而容易導致樹木枯萎,這就跟教育的概念如出一轍。
中國古代的種植概念在唐朝時期發展至頂峰,除了出現如長安、洛陽之類的庭園都市,也留下了不少種植相關的文獻記載。這些文獻中提及土壤、氣候、生長環境不良對樹木的影響,也提到移植樹木時,若切斷維持根系生長及吸收的細根,就容易導致根系失去機能,進而枯萎。
因此,為了讓移植所切斷的根系重新發出新根,移植後除了要支持地上部的樹體外,更須留意空氣、溫度,及土壤環境是否適宜,還要給樹木養生的時間。此外,根據樹種的不同,發根的特質、植栽時期也會有所不同,皆應納入移植時的考量。
日本受到唐朝文化的影響,自平安時代開始也導入綠化景觀的概念及種植手法。根據當時文獻描述,樹木的植栽可分為陰陽:「將樹木以土塚高植,為淺植,可吸收地上陽氣而生長茁壯。深植時,陰氣聚集生長反而不良。」高植能吸收陽氣,遇到櫻花、杜鵑這類不喜潮溼低地的樹種, 用土塚式的種植方法便可確保植栽基盤的通氣、排水環境,讓樹木健全生長。由此可見當時的種植技術已充分考量到土壤環境的適性。
論到樹木移植,據說當時移植樹木都是趁深夜時分進行的。日落之後,移植的工人挑著樹進行搬運,並且趕在天亮前把樹木種好,以不驚動樹木的心情謹慎地進行移植的動作。可見得自古代開始,便對種植樹木的手法極為講究。
種樹技術發展至今面臨了更多的挑戰,除了驟變的氣候帶給樹木的壓力外, 都市內的生長環境已不再是自然的土壤環境,而是充斥著人工植栽基盤,這樣的基盤之下,根系伸展受限、排水不良、劣質土壤等因素,都足以成為樹木生長的致命傷。此外,為了配合建案的工期,絕大多數樹木也未能在移植適期進行移植。
◎樹呀,你是誰?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這是我學習樹木醫學的第一個夏天。度過了嚴冬,所有樹木像是從睡夢中甦醒,陸續緩慢的抽芽、展葉,呈現出綠意盎然的一面;這些長出來的幼葉便被我們喚做「新綠」。
開學的第一堂課為樹木學,據學長姊的經驗之談,這是一門既艱辛又有趣的課程,進入這一門專業,首先當然就是要認識樹木—將樹的名字分辨清楚。這個春天讓我蠢蠢欲動,既期待又憂心。期待的是展葉後便能進入深山受訓、採葉,展開標本製作。憂心的則是來自熱帶國家的我,實在沒自信能識別...
目錄
序文/挫折困難正是學習的機會!
Part1 樹木與我
1 尋求自然與寂靜——與樹結緣
2 與巨樹的約定——難忘的紅木公園之旅
3 一絲的希望與堅持——與恩師相遇
4 學習無價——研究室的生活
5 樹呀,你是誰?——記不住的芳名
6 樹木是活的——樹木獨特的生存之道
7 成為樹木醫——成為樹木醫生前的最後關卡
8 邁向守護樹木的專業——愈磨難愈剛強
Part2 樹木的療癒
1 懂樹木——讓櫻花樹呼吸呀!
2 櫻花,請不要客死他鄉!——面臨移除危機的混血兒
3 默默守護的真愛——樹木醫背後的無名英雄
4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遠道而來的櫸木
5 公園內的老流蘇——記憶中飄著白花的樹
6 吶喊的櫻花樹——放手也是一種治療
7 滿載孝心的庭院——認養與親情
8 巨樟——屹立不搖的精神象徵
Part3 樹木與人類
1 樹木及森林的重要——樹木的實際益處
2 種樹學問大——幫樹木找個好家
3 染井吉野的國際風潮——絕世美女的誕生
4 樹木癌症——樹木的不治之症
5 從樹木看健康——人體有如大自然的縮影
6 樹木的藥及人工營養——化肥農藥是必要之惡?
7 都市內的一點綠意——行道樹的美麗與哀愁
8 樹呀,你到底結不結果?——古老的豐收儀式
9 夫妻樹——從相斥終至合抱
10 樹之語——樹木之間的溝通工具
11 樹木與陰陽五行——陽木生山南,陰木生山北
結語/樹木醫的未來
序文/挫折困難正是學習的機會!
Part1 樹木與我
1 尋求自然與寂靜——與樹結緣
2 與巨樹的約定——難忘的紅木公園之旅
3 一絲的希望與堅持——與恩師相遇
4 學習無價——研究室的生活
5 樹呀,你是誰?——記不住的芳名
6 樹木是活的——樹木獨特的生存之道
7 成為樹木醫——成為樹木醫生前的最後關卡
8 邁向守護樹木的專業——愈磨難愈剛強
Part2 樹木的療癒
1 懂樹木——讓櫻花樹呼吸呀!
2 櫻花,請不要客死他鄉!——面臨移除危機的混血兒
3 默默守護的真愛——樹木醫背後的無名英雄
4 日有所思,夜有...